7 傅雷家书两则
课件2:第7课 傅雷家书两则

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如何做人、如何对 待生活。 艺术的修养
胜不骄,败不馁
赤子之心
“……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 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摘引自傅雷给儿子的一封信。
心灵的朋友
读一读,找一找,从这两封信来看,这种 “父子如朋友”的境界体现在哪些字里行间?
“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 境,没有perfect的一天,人生也没有 perfect的一天!”
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时候,有何作用?
第一则(1954年10月2日):写于儿子消沉苦闷时,劝尉儿子如何 正确地面对感情的创伤,战胜挫折,泰然处之。
第二则(1955年1月26日):写于儿子在音乐上取得巨大成功之时, 激励儿子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正确对待 成功。
你认为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坚强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篇一:傅雷家书两则【教学目标】1、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2、理解父子之爱、朋友之谊、知己之情的交融。
3、能够领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境地。
4、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1、读懂两封家书,体会到其中不同的期望和情感。
2、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
3、认识到个人的成功、事业的胜利和国家的荣誉之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磁带、录音机。
【其他】学生预习课文,阅读《傅雷家书》。
【课时安排】〖教学内容〗1、整体感知两封信的情感。
2、研读第一封信。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1、播放李春波的《一封家书》,学生谈感受。
2、在以前,通讯工具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书信则是沟通两地相思情感的最好使者。
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在他的长子傅聪留学海外时,就在一封封家书中为儿子排忧解难,传达着自己的惦念之情。
写得多了,经过整理,一部《傅雷家书》就诞生了。
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其中的两封信,感受父亲对孩子的牵挂。
创设情境。
二、整体感知1、检查“读一读,写一写”:庸碌凭吊谀词扶掖大惊小怪廓然无累重蹈覆辙涕泗横流自知之明气吞斗牛2、阅读课文,说说两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时候,有什么作用?明确:第一封信,从“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
”可以看出,这封家书应该是写在儿子精神消沉时。
从“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在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可知,傅雷此时写这封信想鼓励儿子振作起来,以平和心态去面对人生重点挫折,乐观地迎接情感的创伤,做一个勇敢的人。
第二封家书,是写与儿子成功之际。
家书二则主要内容

傅雷家书两则
傅雷家书两则指的是中国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傅雷在1954年和1955年写给儿子傅聪的两封家书。
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傅聪遭遇挫折和面对成功的不同时候,傅雷在家书中的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带着为人父的认真和期待,细致且严格地教导儿子傅聪该如何面对挫折,又该如何对待成功。
这是两封普通而又不普通的家书,傅雷通过家书教导儿子傅聪在精神消沉时,该学会泰然处之;在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时候,要学着保持谦卑,保持赤子之心,向着艺术的更高峰进发。
如今,这两封家书保留了下来,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让更多的人查阅,理解和体会,这不再只是傅雷对傅聪的教导,从更广阔地角度看,这两封家书教育了一代代少年人,鼓励也激励着新的一代人不畏挫折,也不会在鲜花掌声中迷失自己。
《傅雷家书两则》

傅雷家书两则引言傅雷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化界的杰出人物之一,也是著名翻译家和教育家。
他对子女的教育格外注重,与子女之间的书信往来被整理成集子,传播至今。
本文将分析其中两封深具启发性的家书。
背景傅雷先生的家书两则分别为《给《雷峰塔》的编剧通信》和《给儿子的信》。
这两封信件以平实的文笔、真挚的感情,展现了傅雷先生作为父亲和艺术家的独特见解和教育理念。
《给《雷峰塔》的编剧通信》本信是傅雷先生给《雷峰塔》的编剧写的,他在信中对该剧的创作提出了建设性的评价和宝贵的意见。
傅雷先生首先赞扬了该剧对于经典名著的改编,同时也提醒编剧要保持原著的核心精神。
他认为艺术作品是表达个人情感和对世界的思考的重要方式,而改编作品更需要对原著的敬意和深度理解。
在信中,傅雷先生强调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的重要性。
他表达了保留原著中的精神和意义的愿望,呼吁编剧要审慎处理对原著的改动,并勉励编剧们要保持对艺术的敬畏之心。
他的观点无疑对当下的文化创作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给儿子的信》这封信可谓是傅雷先生给子女最重要的一封家书之一。
在这封信中,傅雷先生向儿子表达了对他的关爱和期望,同时也传递了自己对儿子未来发展的理解和希望。
傅雷先生在信中提到了一些家教观念和人生道理。
他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并着重指出要选择那些真正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好书。
他还谈到了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处世之道的重要性。
此外,他强调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勇于面对挑战的精神。
傅雷先生在信中还谈到了艺术和美的追求。
他希望儿子在追求个人理想的同时能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他认为艺术是人生的一种享受和追求,同时也是塑造个人灵魂和修炼自我的重要途径。
结论通过对傅雷先生家书两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他作为父亲和艺术家的独特魅力和智慧。
他通过这些信件向子女传递了自己对于艺术、教育和人生的思考和理解。
他的观点和见解对现代社会和文化创作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傅雷家书两则不仅仅是一种家庭教育的见证,更是一种对于艺术和文化的思考和关注。
7 傅雷家书两则

疏通字词
• 扶掖 • 枘凿 • 凭吊 • 庸碌 • 廓然无累 • 重蹈覆辙 • 涕泗横流 • 气吞斗牛 • 惊心动魄 • 自知之明
yè
扶持,提携。
ruì záo
比喻两不相容。
对着遗迹、坟墓等怀念。
lù 形容人平庸,没有志气。
lěi 心胸开阔,没有牵挂。
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本文形容极度高兴。
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 对待感情的创伤就像古战场被黄沙掩埋只 留苍凉平静,沉郁超然,头脑一定要冷静, 心态一定要平和。
引用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故事
是法国小说家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翰·克 里斯朵夫》中的主人公,他是以贝多芬为原型创作的。 他一生与音乐为伴,在生活中到处碰壁,始终是一名 孤独的反抗者。
反,他能够充分理解儿子的痛苦,首先尽力地安慰他,让儿子
觉得温暖、放心;然后娓娓而谈,以十分平等的口气给他提出
一些人生的忠告。朋友的境界,还在于志同道合,互为知音。
傅雷与傅聪对音乐艺术有许多共同的感受可以交流,可以互相
补充、互相借鉴,这也是“父子如朋友”的体现。
《傅雷家书》语录
•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此二语可为你我写照。
小结:作为一位伟大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 傅雷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借助儿子成功的机会, 给予了他更多的艺术砥砺,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 境界。
结合两封信的内容,你认为傅雷希望傅聪成 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
希望儿子做一个意志坚强、不断进取、追
求卓越,拥抱“赤子之心”的人。在追求艺术至
境的过程中,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
傅雷家书两则
第一课时
感悟
《一封家书》是远在他乡的游子写给家乡亲人 的,质朴的语言饱含了浓浓的亲情。
傅雷家书两则主要内容

傅雷家书主要内容第一封家书写作的时间是当儿子精神消沉的时候,第二封家书写作的时间是当儿子欣喜成功的时候。
这两封家书从两个方面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那一份动人的舐犊之情。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傅雷家书两则主要内容,欢迎来参考!(一)整体把握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
前者,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后者,则满怀欣喜,激情洋溢。
前者偏重理性,后者充满感情。
但融汇、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第一封信的开始,傅雷首先宽慰儿子:不必担心父母会因为知道了孩子的精神消沉而烦恼或不安。
而且,孩子向父母诉苦,在家信中发泄,乃是情理之中的事。
接着告诉儿子: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
那么,应该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跌宕呢?首先,应该对这一切泰然处之,尽量让心理保持平衡,不至于受伤。
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他还用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的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
其次,慢慢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情,即冷静、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引为借鉴。
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从而越来越坚强。
对于感情的创作,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
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
课件4:第7课 傅雷家书两则

傅雷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 的文学名著,翻译作品达34部。译作丰富,行文流畅, 文笔传神。主要作品有《约翰·克利斯朵夫》《高老头》 《欧也妮·葛朗台》《老实人》等34部。
傅雷夫妇
傅聪
傅敏
傅聪——早于六十年代已被 《时代杂志》赞誉为“中国当 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是华人音乐家扬名国际乐坛的典范
激情之爱:强烈、外露、炙热 伴侣之爱:平静、含蓄、温和
3、如何培养爱情
冷静观察: 优、缺点(坦诚相待)、 性格脾气(是否相投)、 其他方面
阅读全文,整体感知 1、这封信写作的时代、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2、这封信的主要,正如对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样不能太苛”。 何谓“太苛”?
讨论: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想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终身 伴侣,可为什么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没有找到呢?
2、如何认识爱情
傅雷家书两则
亲爱的爸爸妈妈 :
你们好吗 ? 现在工作很忙吧 ? 身体好吗? 我现在广州挺好的, 爸 爸妈妈不要太牵挂,虽然我很少写信,其实我很想家。
爸爸每天都上班吗?管得不严就不要去了,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也该 歇歇了。
我买了一件毛衣给妈妈,别舍不得穿上吧,以前儿子不太听话,现在懂 事他长大了。哥哥姐姐常回来吧?替我问候他们吧!有什么活儿就让他们干, 自己孩子有什么客气。
爸爸妈妈多保重身体,不要让儿子放心不下。今年春节我一定回家,好 了先写到这吧。
此致
敬礼
李春波
一九九三年十月十八日
傅雷及《傅雷家书》 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上海南汇 县(现南汇区)人。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 论家。1927年赴法国入巴黎大学学习。1931年返国, 受聘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讲授美术史和法文,1934年 与叶常青合办《时事汇报》周刊,任总编辑。抗战 期间,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抗战胜利后,参与 筹备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并当选为第一届理事。 “文革”初受到迫害,1966年9月3日和夫人朱梅馥 (fù)双双自缢。
7.《傅雷家书两则》Daisy

作者鼓励儿子不惧怕矛盾,勇敢面对矛盾, 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趋向完美。
用“坚强”一词再来概括两封信 的内容。 当遇到挫折时要坚强面对;当 迎来成功时,不要被胜利冲昏了 头脑,要坚强;当一名艺术家, 要不怕孤独,要有一颗赤子之心, 这是坚强的最高境界。
话题:
傅雷是一位_______________的父亲。
傅聪:世界著名钢琴家。 在世界范围内一直被认为是 华人最伟大的钢琴家、中国 的钢琴诗人。
早于六十年代已被《时代杂 志》赞誉为“当今世界最伟 大的钢琴家之一”。是华人 音乐家扬名国际乐坛的典范 。
• 英国《泰晤士报》:傅聪是当今 世界乐坛最受欢迎和最有洞察力 的莫扎特作品的演奏家。 • 美国《时代周刊》:当今时代最 伟大的钢琴家之一。
第二单元
7 傅雷家书两则
傅雷
傅雷(1908-1966), 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文 艺评论家。从三十年代 起,致力于法国文学的 翻译介绍工作,毕生翻 译作品三十余部,主要 翻译作品有罗曼· 罗兰的 长篇巨著《约翰· 克利斯 朵夫》以及三大名人传 记《贝多芬传》《托尔 斯泰传》《米开朗琪罗 传》,巴尔扎克的著名 作品《高老头》《欧也 妮· 葛朗台》《贝姨》、 《邦斯舅舅》。
第二封:满怀欣喜、激情洋溢
的勉励。
学生活动1:
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在以下小标题中填 入合适的词或短语,分别对两封家书进行 概括。
第一封: 这是一封__________________的家书。 第二封: 这是一封__________________的家书。
参考示例:
第一封 这是一封劝慰儿子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 处之的家书。 这是一封教儿子如何面对挫折的家书。 这是一封和风细雨、安慰鼓励的家书。 第二封 这是一封提醒儿子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至 境的家书。 这是一封教儿子如何对待成功的家书。 这是一封满怀欣喜、激情洋溢的家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傅雷家书两则
1.感知两封家书的内容和风格。
2.在读中品味语言,体会哲理语句的含意。
3.领悟以平和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用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境地。
【重点难点】
重点: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难点:对于“坚强”完整而深刻的理解。
【新课导入】
导入1:世上有一座桥,是父母用自己的青春为子女搭起的一座生命之桥,是用希望和奉献搭起的一座通向成功和幸福的桥梁。
傅雷和他的夫人就为他们的儿子搭起了这样一座桥梁。
踏着这座用爱架起的桥,他们的大儿子成为世界一流的钢琴家,小儿子成为英语特级教师。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傅雷写给大儿子的两封家书。
导入2:多媒体播放歌曲《一封家书》,师生讲述家书的故事。
一封封家书,一句句安慰与鼓励,不管我们遇到怎样的风雨,我们的亲人都不会把我们抛弃。
今天,让我们走近著名翻译家傅雷,来阅读他写给儿子傅聪的两封家书,体味家书背后的浓浓深情和殷殷希望。
【预习内容】
1.注音。
庸碌
..(yōng lù) 凭吊.(diào) 谀.词(yú)
扶掖.(yè) 重蹈.覆辙(dǎo) 廓.然(kuò)
羲.皇(xī) 涕泗.(sì) 枘.凿(ruì)
2.解释下列词语。
(1)扶掖:扶持,提携。
(2)重蹈覆辙:再走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3)刻骨铭心:形容牢记在心上,永远不忘。
(4)气吞斗牛:形容精神旺盛,意气高昂,精神焕发的样子。
形容气魄很大。
3.填空。
从第封信中,看出信是作者在儿子时所回的,目的
是。
答案:(示例一)一精神消沉劝慰他正确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示例二)二
取得巨大成功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
【探究内容】
1.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作者希望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遇怎样的痛苦和不幸,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友情提示:从文章的主题这个角度结合课文内容去探究。
)
2.课文中有两处生动的比喻,请体会其含义。
(1)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答案: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性。
(2)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答案: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傅雷要求儿子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做到冷静、洒脱的想法。
3.对于“坚强”,应怎样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答案:坚强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
二是“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永远保持“对艺术的谦卑”。
1.阅读第一则家书,回答问题。
(1)这封信是针对傅聪遇到的什么情况写的?中心是什么?
答案:在儿子精神消沉时写的。
中心是安慰和激励儿子。
(2)傅雷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告诉儿子怎样面对消沉苦闷的?
答案:(1)应该对这一切泰然处之,尽量让心理保持平衡,不至于受伤。
(2)冷静、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引以为鉴。
(3)文中“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一句中的“安慰”和“鼓励”两个词颠倒顺序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不好,因为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在人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该先安慰他,再去鼓励,如果颠倒顺序就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所以不能颠倒。
2.填空。
(1)“克利斯朵夫”是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中的人物。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诗人的诗,出自《》。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唐代诗人的诗,出自《》。
答案:(1)约翰·克利斯朵夫(2)李白将进酒杜甫登高
3.仿写。
父爱是失败时,给你批评,给予你跌倒了爬起来的信心。
父爱是
答案:(示例)成功时,给你庆贺,激励你继续前行的号角
【走近名家】
傅雷,字怒安,号怒庵,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一生译著宏富,翻译作品达34部,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
其中巴尔扎克的占15部: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搅水女人》等等。
罗曼·罗兰4部:《约翰·克里斯朵夫》《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
伏尔泰4部。
《傅雷家书》(1981)整理出版后,也为读者所注目。
【写作背景】
《傅雷家书》不是一本普通的家书。
傅雷给傅聪写信的目的有四: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一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势方面。
【文体知识】
书信格式
①称谓:第一行顶格写,后面加冒号。
②问候语:在称谓的下一行空两格的位置起笔,单独成段。
③正文:格式与一般文章相同。
④结尾语: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下一行顶格写敬礼。
⑤署名:结尾语的右下方写写信人的身份和姓名。
⑥日期:在署名的下一行应写上完整的日期,包括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