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高效课堂】《数学广角(第二课时)》拓展练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高效课堂】《数学广角(第二课时)》基础练习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高效课堂】《数学广角(第二课时)》基础练习

数学广角(第二课时)一、他t ā 们men 各ɡè 得d é 了le 多du ō 少sh ǎo 分f ēn。

小丽、小红、小明、小亮参加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知识竞赛活动,他们的成绩分别是90分、92分、93分、96分。

小丽 我得的分数最少,我得了( )分。

小红 我得的分数比小明多,我得了( )分。

小明 我得的分数比小亮少,我得了( )分。

小亮 我得的分数比小红多,我得了( )分。

二、他t ā 们men 分f ēn 别bi é 拿n á 着zhe 为w éi 班b ān 级j í 准zh ǔn 备b èi 的de 预y ù 防f án ɡ 甲ji ǎ 型x ín ɡH1N1流li ú 感ɡǎn 的de 物w ù 品p ǐn :体t ǐ 温w ēn 计j ì、毛m áo 巾j īn 、消xi āo 毒d ú 粉f ěn ,猜c āi 猜c āi 小xi ǎo 军j ūn 手sh ǒu 里l ǐ 拿n á 了le 什sh én 么me 。

三、每m ěi 两li ǎn ɡ 个ɡè 人r én 进j ìn 行h án ɡ 一y ī 场ch ǎn ɡ 跳ti ào 绳sh én ɡ 比b ǐ 赛s ài,3 个ɡè 人r én 一y í 共ɡòn ɡ 要y ào 比b ǐ几j ǐ 场ch ǎn ɡ?答案一、90 93 92 96二、体温计三、3场。

(2021年整理)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最新练习题

(2021年整理)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最新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最新练习题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最新练习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最新练习题的全部内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最新练习题
1.用4、6和7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 )个两位数,它们分别是( )。

2.用4、0和7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三位数,其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
3、有4个小朋友,要互相通一次电话,他们一共要打多少次电话?
4、小军、小明、小强站成一排,有几种不同的站法?
5. 34、35、43、45、53、54这些数是用( )、()和( )这三个数字组成的。

6、有一张10元、一张5元、一张2元、一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组成多少种不同的币值?
7、有二张5角钱币,四张2角钱币,四张1角钱币,现要用1元钱买一枝自动铅笔,问有几种付钱的方法?
8、一辆客车往返于合肥、南京、上海三地载客,要准备( )种不同的车票。

9、莉莉和她的3个好朋友,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 )次手.
10、水果店里有下面的四种水果搞促销,降价卖。

菲菲的妈妈想挑其中的两种买,她有几种买法?可以怎样搭配呢?
11、
12、。

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导学案第二课时

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导学案第二课时

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导学案第二课时黄华小学二四班周林芬班级:姓名:评价: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学习目标:1、认真观察,分析,推理。

2、在合作中交流自己的推理方法,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4、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学习重点认真分析推理,学会推理方法。

学习难点掌握简单的逻辑推理方法。

自主学习1、自主学习理解例2。

总结例2内容的推理方法:在甲和乙两者中必须选择其一,不是()就是()。

2、合作学习,探究例3。

(1)认真观察主题图,理解图意。

分析:小红拿的是语文书,说明小明和小刚只能拿()和(),小刚说自己拿的不是数学书,说明小刚拿的是(),小丽一定就拿()。

所以小红拿的是(),小刚拿的是(),小丽拿的是()。

(2)四个小朋友分别考了89分,91分,97分,100分。

小丽说:“我考的最少。

”小华说:“第三名不是我”。

小明说:“我考得最好。

”,小红:“我………”她们四人分别考了多少分?讨论分析:(3)小组交流怎样进行合理正确的推理。

我们的想法是( )3、汇报展示:(一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评价)知识闯关1、小强和小红分别拿着铅笔和橡皮,小强说:“我拿的不是铅笔。

”所以小强拿的是(),小红拿的是()。

2、三位同学踢毽子,分别踢了20个、35个、27个。

小华说:“我踢的不是最少的。

”小丽说:“我踢得最多。

”小丽踢了()个,小华踢了()个,小强踢了()个。

3、排队上车,小华、小明和小红,小云在最后一个,小明不是第一个,请把她们的名字按从前往后的顺序写下来:4、自主完成书本第101页的练习题。

5、集体讨论评价练习情况。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表现很好,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良好)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教案-第八单元第二课数学广角(二)-人教版

二年级上教案-第八单元第二课数学广角(二)-人教版

二年级上教案-第八单元第二课数学广角(二)-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引导学生探索数学广角(二)的相关知识,通过趣味性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课程内容包括认识多边形、图形的分类、平面图形的对称性以及简单的图形变换。

我们将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多边形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命名常见的多边形。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图形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图形的对称性,能够识别和创造对称图形。

4. 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图形变换(如平移、旋转)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对多边形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对图形对称性的发现和创造。

3. 理解和运用图形变换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准备各种多边形的模型或图片,以便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多边形。

2. 准备图形卡片,用于图形分类和对称性的教学活动。

3. 准备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用于图形的绘制和创造。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多边形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激发他们对多边形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多边形的概念,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命名常见的多边形。

3. 图形分类: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将图形卡片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4. 对称性探索: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图形的对称性,让他们能够识别和创造对称图形。

5. 图形变换: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换。

6. 应用拓展: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图形知识解决问题。

7.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使用图表、颜色等辅助工具,使板书更具吸引力。

板书内容应包括:1. 多边形的概念和常见的多边形。

2. 图形的分类和对称性。

3. 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换。

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绘制一些多边形,并尝试对它们进行分类。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高效课堂】《数学广角(一)》双基练习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高效课堂】《数学广角(一)》双基练习

八数学广角
1.数学广角(一)
1.组数。

(1)用□2、□5、□6三张卡片摆成不同的两位数。

①可以摆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分别是多少?
②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差是多少?
③可以摆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分别是多少?
(2)用□0、□4、□7三张卡片组成两位数,可以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2.小红和父母去照相,如果站成一排,有多少种不同的站法?
3.4个人进行象棋比赛,每2人赛一场,一共要赛多少场?
4.下面有4种球,每班可以借其中的2中,有多少种不同的借法?(把号码写在横线上)(12分)
①篮球②足球③排球④乒乓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买一套衣服,有几种不同的买法?
①②③④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①6个25 26 52 56 62 65
②65-2=40 ③6个256 265 652 625 526 562
(2)4个
2.6种
3.6场
4.①②①④①③②③②④③④
5.6种①④①⑤②④②⑤③④③⑤。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时《数学广角(二)》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时《数学广角(二)》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时《数学广角(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二)》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第二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整体思想”和“集合概念”。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但在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方面,仍需要具体的形象事物作为支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教具、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体思想”和“集合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整体思想”和“集合概念”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整体思想”和“集合概念”。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整体思想”和“集合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图片、卡片、实物等。

2.教学课件:故事情境、动画演示等。

3.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情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讲述一个国王要分粮食给百姓的故事,引导学生在故事中发现“整体思想”和“集合概念”的影子。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展示故事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整体思想”和“集合概念”。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关键信息,如国王把粮食分给百姓的过程,以及百姓如何领取粮食等。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故事中发现“整体思想”和“集合概念”的经历。

然后,教师邀请部分学生上台演示如何运用“整体思想”和“集合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分配粮食、整理物品等。

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数学广角—推理-第二课时(导学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数学广角—推理-第二课时(导学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数学广角—推理-第二课时(导学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世界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推理: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方法,找出事物的规律。

2. 数字的推理:通过观察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数字的规律。

3. 图形的推理:通过观察图形之间的关系,找出图形的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猜测、推理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找出事物的规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推理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探究:学生独立观察、猜测、推理,找出事物的规律。

3. 合作交流: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发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 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汇报自己的发现,教师点评、总结。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推理的方法。

2. 学生谈收获,教师点评、鼓励。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观察生活中的推理现象,与家人分享你的发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七、板书设计1. 生活中的推理2. 数字的推理3. 图形的推理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测、推理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世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推理的方法,提高观察、猜测、推理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人教版 二年级上 数学广角 第二课时

人教版 二年级上 数学广角  第二课时
根据已知条件通过活动判断出结论,感受简单排列和组合的不同。
教学
难点
根据已知条件通过活动判断出结论,感受简单排列和组合的不同。
教学
准备
教学活动过程第(三)课时
步骤
设计
意图
预设时间
教师活动及用时
学生活动及用时
改进与反思
一、情境导入
二、探求新知
三、巩固复习
四、课堂小结
回顾旧知,引出新知。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比较充裕的时间去观察、思考、探究,选择用列表、画图等形式表示结果,体现了解题方法的多样性。
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课题)
简单的组合
本内容需要几课时完成
1
设计教师
设计日期
共享人




知识

能力
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掌握组合不需要考虑顺序的原则。
过程

方法
经历观察、比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讨论事物组合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
重点
师: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数求和与顺序无关,两个数交换位置和还是一样的,因此只填一种。
小结:
加数
加数

5
7
12
5
9
14
7
9
16
如表格所示,得数有3种可能。
师:那你们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3)深入探究。
老师现在有一个疑问,排数字卡片时用3个数摆两位数可以摆出6个数,但求和的时候只有3种可能,为什么出现的结果不一样呢?
巩固练习,让学生再次动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组合与顺序无关的排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