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电解与电镀

合集下载

高二化学电解与电镀试题

高二化学电解与电镀试题

高二化学电解与电镀试题1.如图是在待镀铁制品上镀铜的实验装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源a极为负极B.Ⅰ极上铜放电而逐渐消耗C.Ⅱ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2e-=Fe2+D.Ⅱ极上Cu2+放电而使溶液中Cu2+浓度逐渐变小【答案】B【解析】电镀时,镀件作阴极,则b为负极,镀层金属作阳极,a为正极,故A项错;C项中,Cu2++2e-=Cu,故C项错;D项中CuSO4溶液的浓度不变,也是错误的,答案选B。

【考点】考查电镀原理的有关应用和判断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电解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电镀的工作原理,然后结合装置图灵活运用即可。

2.如图所示,a、b是多孔石墨电极。

某同学按图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断开K2,闭合K1一段时间,观察到两支玻璃管内都有气泡将电极包围,此时断开K1,闭合K2,观察到电流计A的指针有偏转。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断开K2,闭合K1一段时间,溶液的pH变大B.断开K1,闭合K2时,b极上的电极反应为2H++2e-=H2↑C.断开K2,闭合K1时,a极上的电极反应为4OH--4e-=O2↑+2H2OD.断开K1,闭合K2时,OH-向b极移动【答案】B【解析】该题为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综合试题。

当断开K2,闭合K1时为电解池,此时根据电源判断a极为阳极,b极为阴极,相当于电解水,a极的电极反应为4OH--4e-=O2↑+2H2O,故A、C两项正确;当断开K1,闭合K2时,该装置为原电池,可看作氢氧燃料电池,a极为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b极为负极,电极反应为2H2+4OH--4e-=4H2O,故D项正确,B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

【考点】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综合应用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检验。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然后结合装置图灵活运用即可,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电解精炼池的比较

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电解精炼池的比较

溶液中离 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子的移动 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共性
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电解精炼池的比较
类型 定义 原电池 将化学能转化 为电能的装置 自发反应 没有电源; 两极一般不同 (指电极材料) 电解池 将电能转化为 化学能的装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电镀池
应用电解原理在金属 上覆盖一层其他金属 非自发反应 有电源; 阳极:镀层金属; 阴极:镀件
铜的电解精炼池 应用电解原理提 炼金属的装置
类型
原电池
电解池 阳极:与电源的 正极相连; 阴极:与电源的 负极相连
电镀池
铜的电解精炼池
负极:较活泼的 电极名称 金属; 正极:较不活泼 及构成 的金属或导电非 金属 电极反应 电子流向 负极:氧化反应; 正极:还原反应 由负极到正极
阳极:镀层金属; 阴极:待镀金属
阳极:粗铜; 阴极:精铜
阳极:氧化反应;阴极:还原反应 由电源的负极到阴极;阳极到电源的正极 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特征
装置特征
有电源; 两极可同可不同
有电源; 阳极:粗铜; 阴极:精铜; 电解液:硫酸铜 (1)阳极:粗铜; 阴极:精铜; (2)电解液:硫 酸铜
(1)两极连接电 (1)镀层金属接电 (1)活泼性不 源的正极,待镀金属 源两极; 同的两极; 接电源的负极; 形成条件 (2)电解质溶液;(2)电解质溶液; (3)形成闭合回 (3)形成闭合回 (2)电镀液必须含 有镀层金属的离子 路 路

电镀生产 原理

电镀生产 原理

电镀生产原理
电镀生产是一种将金属涂覆在物体表面的工艺,通过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在电流作用下,被还原为金属原子并沉积在物体表面的过程。

电镀生产的主要原理是基于电解现象。

当直流电流通过电解液时,正极(阳极)上的金属离子会被还原成金属原子,而负极(阴极)上的物体表面则接收并沉积这些金属原子。

这样一来,物体表面就形成了一层金属覆盖层,实现了电镀。

为了进行电镀,在电解槽中需要加入一种称为电解液的溶液。

电解液通常由金属盐和其他添加剂组成,以提供金属离子和调节电解液性质的功能。

金属离子在电解液中的浓度决定了电镀效果的好坏。

在电镀生产中,除了使用适当的电解液,还需要控制电镀过程中的参数,如电流强度、电镀时间、电极间距等。

这些参数的调整可以影响金属离子在物体表面沉积的速度和均匀性,进而影响电镀层的质量。

电镀生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电镀,可以有效地改善物体的外观和性能,例如增加金属的亮度和耐腐蚀性。

此外,电镀还可以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实现精密加工,提高产品质量和精度,因此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家居等领域。

总之,电镀生产是一种利用电解现象将金属涂覆在物体表面的工艺。

通过控制电流、电解液和工艺参数,可以实现金属离子
在物体表面的沉积,形成金属覆盖层,从而改善物体的外观和性能。

高三化学教案:原电池与电解

高三化学教案:原电池与电解

高三化学教案:原电池与电解第一篇:高三化学教案:原电池与电解高三化学教案:原电池与电解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复习掌握原电池、电解、电镀、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原理。

能力培养:根据知识点的复习培养总结、归纳的能力,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思想:应用电化学的知识综合、归纳,理论联系实际。

科学方法:应用实验研究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一、电化学知识点的复习【设问】电化学中有哪些知识点是重点要掌握的呢?学生活动回答:原电池与电解池的不同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两极反应的判断和书写;电化学的应用。

很好,我们可以将电化学的知识归纳在网络图中,哪一个同学能够写出?【投影】知识点的归纳,网络图学生打出投影:1.常见的电池【设问】①构成原电池的材料是什么呢?②原电池的原理是什么呢?③它的原理与电解池有什么不同?④常见的电池的类型?看录像或投影:回答:①原电池是由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电解质溶液构成的。

②原电池是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③它的原理与电解池不同,因为电解池是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④常见的电池有:干电池;蓄电池。

几种电池示意图:【设问】根据示意图你能说明电池的种类吗? 回答:锌锰电池(干电池)、铅蓄电池、燃烧电池(氢氧燃烧电池、甲烷燃烧电池)等。

【设问】①电池的两极各发生了什么反应?②电池正、负两极应该如何确定?它的两极与电解池的两极有什么不同点?③在可逆电池中,充电、放电过程是应用了原电池的原理还是电解池的原理? 回答:①活泼的金属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不活泼的金属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②原电池与电解池的两极不相同,表现在:原电池活泼金属是负极,而电解池与电源负极相互联结的就是负极(阴极)。

原电池两极金属的金属活动性必须不同,而电解池两极可以是惰性电极,也可以是金属电极。

③放电的过程是应用了原电池的原理,而充电过程应用了电解池的原理。

2024高中化学第1部分专题1小专题大智慧二原电池电解池和电镀池的比较讲义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

2024高中化学第1部分专题1小专题大智慧二原电池电解池和电镀池的比较讲义含解析苏教版选修4

原电池、电解池和电镀池的比较比较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定义(装置特点) 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层其他金属的装置装置特征 无电源,两极材料不同有电源,两极材料可同可不同有电源续表比较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形成条件①活动性不同的两极(连接)②电解质溶液(两极插入其中并与电极自发反应)③形成闭合回路①两电极连接直流电源②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形成闭合回路①镀层金属接电源正极,待镀金属接电源负极②电镀液必需含有镀层金属的离子[例] 如图所示:(1)当K 1、K 2断开时,________片上有气泡产生,生成气体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仅K 1闭合时,________片上有气泡。

生成气体对应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3)仅K 2闭合时,________片上有气泡,总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此时锌与稀盐酸干脆反应产生H 2。

(2)仅K 1闭合时,Zn 、Cu 和盐酸构成原电池,Cu 为正极,电极反应为2H ++2e -===H 2↑,因此铜片上产生气体。

(3)此时为电解池,Cu 为阳极,失电子,电极反应为Cu -2e -===Cu 2+,H +在锌片上得电子产生H 2,总电极反应为Cu +2HCl 通电,CuCl 2+H 2。

[答案] (1)锌 Zn +2H +===Zn 2++H 2↑(2)铜 2H ++2e -===H 2↑(3)锌 Cu +2HCl=====通电CuCl 2+H 21.氢镍电池是近几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镉污染的镉镍电池。

氢镍电池的总反应式为:12H 2+NiOOH Ni(OH)2。

依据此反应式推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四周溶液的pH 不断增大 ②电池放电时,镍元素被氧化 ③电池充电时,氢元素被还原 ④电池放电时,H 2在负极上反应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解析:选C 放电时,H 2在原电池负极被氧化为H +,其四周溶液的pH 减小。

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比较图

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比较图

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比较装置名称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实例 CuZn(H2SO4) 氯化铜溶液(惰性电极)铁把上镀铜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原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形成电流(自发)电流通过引起氧化还原反应(非自发)电流通过引起氧化还原反应(非自发)形成条件(四条)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形成闭合回路、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电源、电极(惰性或非惰性)、电解质、闭合回路电源、电极(CuFe)、电解质、闭合回路装置判断无外加电源有外加电源有电源、阳极金属与电解液中金属离子为同一金属元素电极判断负极:还原性较强的极或电子流出的极或电流流入的极正极:还原性较弱的极或电子流入的极或电流流出的极阳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极阴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极阳极:镀层金属(Cu)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极阴极:被镀物或镀件(Fe)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极电极上的反应(1)负极本身或还原剂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2)正极:溶液中某些阳离子或氧化剂得到电子(1)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即阳极金属或溶液中阴离子失去电子的反应(2)阴极本身不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1)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即阳极金属失去电子的反应(2)阴极本身不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电解质溶液浓度几乎不变)口诀负极氧化正还原阳极氧化阴还原两极反应负极:Zn - 2e- =Zn2+(氧化)正极:2H++2e- =H2↑(还原)阳极:2 Cl- - 2e- = Cl2(氧化)阴极: Cu2+ + 2e- = Cu(还原)阳极:Cu - 2e- = Cu2+(氧化)阴极: Cu2+ + 2e- = Cu(还原)电子流向(三流方向:e- I 离子)负极→外电路→正极电源负极→由导线→阴极→由溶液→阳极→电源正极电源负极→由导线→阴极→由溶液→阳极→电源正极电流方向(I)正极→外电路→负极电源正极→阳极→阴极→电源负极电源正极→阳极→阴极→电源负极溶液离子流向负极→阴离子;正极→阳离子阳极→阴离子阴极→阳离子阳极→阴离子阴极→阳离子应用设计电池、金属防腐氯碱工业、电镀、精炼、冶金金属美容、金属防腐。

氧化还原在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对比表格

氧化还原在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对比表格

氧化还原在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对比表格一、负极是活泼金属,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是还原反应…阳极得电子,还原反应,阴极失电子,氧化反应…口决是:升失氧,降得还。

阴阳极的口诀是:阳失氧、阴得还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二、(注意是个表格)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比较①原电池②电解池③电镀池实例CuZn(H2SO4)氯化铜溶液(惰性电极)铁把上镀铜能量转化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②电能转化为化学能③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原理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形成电流(自发)②电流通过引起氧化还原反应(非自发)③电流通过引起氧化还原反应(非自发)形成条件(四条)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形成闭合回路、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电源、电极(惰性或非惰性)、电解质、闭合回路电源、电极(cufe)、电解质、闭合回路装置判断①无外加电源②有外加电源③有电源、阳极金属与电解液中金属离子为同一金属元素电极判断①负极:还原性较强的极或电子流出的极或电流流入的极正极:还原性较弱的极或电子流入的极或电流流出的极②阳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极阴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极③阳极:镀层金属(Cu)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极阴极:被镀物或镀件(Fe)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极电极上的反应①(1)负极本身或还原剂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2)正极:溶液中某些阳离子或氧化剂得到电子②(1)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即阳极金属或溶液中阴离子失去电子的反应(2)阴极本身不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③(1)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即阳极金属失去电子的反应(2)阴极本身不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浓度几乎不变)口诀负极氧化正还原阳极氧化阴还原两极反应①负极:Zn - 2e- =Zn2+(氧化)正极:2H+ +2e- =H2↑(还原)②阳极:2 cl- - 2e- = cl2 (氧化)阴极: Cu2+ + 2e- = Cu (还原)③阳极:Cu - 2e- = Cu2+ (氧化)阴极: Cu2+ + 2e- = Cu (还原)电子流向(三流方向)①负极→外电路→正极②电源负极→由导线→阴极→由溶液→阳极→电源正极③电源负极→由导线→阴极→由溶液→阳极→电源正极电流方向①正极→外电路→负极②电源正极→阳极→阴极→电源负极③电源正极→阳极→阴极→电源负极溶液离子流向①负极→阴离子;正极→阳离子②阳极→阴离子阴极→阳离子③阳极→阴离子阴极→阳离子。

原电池、电解池和电镀池工作原理对比

原电池、电解池和电镀池工作原理对比

1.原电池
^YO,.夺A蕃夸教学论坛◇争。9,寺夺AY◇ 回路. 2.组成电解池的条件
负极一导线一正极(从较活泼的金属沿着导线流向较 不活泼的金属).
(1)与电源相连的两个电级.
2.电解池
(2)电介质溶液或溶化的电解质.
电源负极一导线一阴极;阳极一导线一电源正极.
(3)形成闭合回路
3.电镀池
3.组成电镀池的条件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原电池、电解池和电镀池工作原理对比
口山东沂南县山大华特卧龙学校 高英华
一、定义对比
化极.
1.原电池:把化学能变成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正极: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或
2.电解池: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也叫电解槽.
者氧气得电子(吸氧腐蚀),故也叫还原极.
3.电镀池: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层其
2011.02
万方数据
原电池、电解池和电镀池工作原理对比
作者: 作者单Leabharlann : 刊名:英文刊名: 年,卷(期):
高英华 山东沂南县山大华特卧龙学校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ZHONGXUESHENG SHULIHUA(JIAO YU XUE JIAOYAN BAN) 2011(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xsslh-jyxjyb201102044.aspx
电源负极一导线一阴极;阳极一导线一电源正极.
(1)镀层金属接电源正极。待镀金属接电源负极.
例 如下图,铜锌原电池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
(2)电镀液必须含有镀层金属的离子(电镀过程浓度不
是(
).
变). 三、电极名称对比 1.原电池:两级叫做正负极.
装有琼脂 KCi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電池、電解與電鍍
學習概念圖
學習重點
第一節標準還原電位
1. 一個電池所能產生的最大電壓,又稱為電動勢。

2. 還原電位是表示物質得到電子的傾向,當半反應的方向逆轉時,其還原電
位須乘以-1;半反應的係數乘上某一倍數時,其還原電位不變。

E°電池>0的反應將可自然發生。

3. 電池可視為由兩半電池反應所組成,還原電位較高的半電池對電子較具吸
引力,因可進行還原反應,所以是由此半電池提供了氧化劑參加反應;而還原電位較低的半電池由於對電子的吸引力較弱,便進行氧化反應,所以是由此半電池提供了還原劑參加反應。

第二節金屬離子化的傾向
4. 金屬於水中離子化的傾向與還原電位的大小息息相關。

還原電位愈低(愈
負)的金屬,其還原力愈強,為強還原劑,反之則為弱還原劑。

第三節電池的電極反應
5. 鋅碳電池以石墨棒與鋅片作為陰極與陽極,不適合充電。

目前部分市售乾
電池以氫氧化鉀作為電解質,即為所謂的鹼性乾電池,可提高電池使用壽命。

6. 鉛蓄電池是以鉛、二氧化鉛與稀硫酸作為陽極、陰極及電解質的電池,可
重複充電使用。

7. 燃料電池以氫氣或是甲醇等燃料作為還原劑。

電解、法拉第電解定律與電鍍
8. 電池將化學能轉成電能,而電解或電鍍反應則是將電能轉為化學能。

9. 電解進行時,待電解物質的質量變化(ΔW )會與通入的電量(Q )、原子
量(M )成正比,與其每莫耳所接受(或失去)的電子數莫耳數(n )成反
比:ΔW =Q ‧M n ‧F
,此即所謂的法拉第電解定律,其中比例常數F 稱為法拉第常數,其值為96500 C/mol 。

10. 電鍍泛指於固體(如金屬或塑膠)表面利用電解原理被覆他種金屬薄層的
技術或應用;無電電鍍是以適當還原劑代替陰極,將已附著於待鍍物品表面的金屬離子還原。

第7章有機化合物
學習概念圖
學習重點
第一節有機化合物的組成及結構
1. 欲得知有機化合物的結構,須先了解其實驗式及分子式,再依化合物的化
性及物性決定其結構式。

第二節有機鹵化物
2. 烴中的H為鹵素取代的化合物稱為鹵化烴,如三氯甲烷及四氯化碳等。

第三節醇、酚及醚類
3. 醇類是羥基(-OH)與飽和碳鍵結而成的有機化合物,其通式為ROH。

4. 醚類是醇中羥基(-OH)上的H為烴基所取代的化合物,可以用R1-O
-R2表示,其中R1與R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5. 醇在適當的條件下可以被氧化為醛或羧酸。

6. 苯環上的氫被羥基所取代的化合物稱為酚,酚是一種弱酸,酸性比醇大。

第四節醛與酮
7. 醛類的通式為,R為H或烴基,醛可與氧化劑反應生成酸。

8. 酮類的通式為,R1、R2皆為烴基,酮通常不與氧化劑反應。

第五節羧酸與酯
9. 羧酸的通式為RCOOH,R可為H或烴基,由於分子間具有氫鍵,其沸點
比分子量相當的醇類高。

10. 酸酐的通式為,R1、R2可為H或烴基,為二分子的
羧酸反應脫去一分子的水所形成,酸酐遇水則形成二分子的羧酸。

11. 酯類的通式為,R1可為H或烴基,R2為烴基,為一分子
的羧酸及一分子的醇反應脫去一分子的水所形成的化合物。

第六節胺與醯胺
12. 胺類是氨(NH3)的衍生物,為氨上的氫被烴基所取代的化合物,可區分
為一級胺(RNH2)、二級胺(R1R2 NH)及三級胺(R1R2R3 N),其中R、R1、R2、R3為烴基。

13. 醯胺類為羧酸中的羥基(-OH)為胺基所取代的化合物,通式為
,R1、R2、R3可為H或烴基。

第8章聚合物
學習概念圖
學習重點
第一節聚合物的分類與性質
1. 聚合物是由小分子單體重複連接而成的巨大分子。

2. 聚合物依據來源可分為天然聚合物及合成聚合物。

3. 聚合物依聚合方式可分為加成聚合物及縮合聚合物。

第二節合成聚合物及橡膠
4. 人造纖維可分為纖維素纖維及合成纖維。

5. 塑膠的單體是來自石油中所提煉出的簡單化學物質,依性質而言,塑膠可
分為熱塑性及熱固性塑膠。

6. 天然橡膠是以異戊二烯為單體聚合而成的天然聚合物。

第三節醣類
7. 澱粉、纖維素及肝醣均是以葡萄糖為單體聚合而成的天然聚合物。

第四節蛋白質與核酸
8. 蛋白質是生物體的主要基礎物質,它的組成單元是胺基酸。

9. 蛋白質的結構主要有螺旋及褶板等二種。

塗料、接著劑及離子交換樹脂
10. 接著劑可分為化學反應型、蒸發型、熱熔型及壓感型等四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