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doc
2023年医院感染预防指南医务人员版打印版

2023年医院感染预防指南医务人员版打
印版
本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以确保医院的环境清洁,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感染控制的重要性
医院感染是指在新近入院或在院患者治疗过程中,因与医疗行
为有关而导致的感染。
医院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治疗效果,
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和住院时间,同时对医务人员也会带来严重的健
康威胁和心理压力。
预防和控制方法
1.手卫生
手是病菌最常见的携带者,医务人员在进行任何与患者相关的
操作前必须洗手。
当医务人员需要频繁接触患者时,可以使用洗手
液和免洗洗手液。
2.环境清洁
医院应该每天对病房和手术室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保持病房和手术室的通风良好。
3.使用抗生素
医院应该合理使用抗生素并避免滥用抗生素,这样可以减少对患者和公众的健康风险。
医务人员应该准确了解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和疗效,以避免使用错误或过量的抗生素。
4.个人保护
医务人员在与患者接触时应佩戴口罩、手套和隔离衣等个人防护装备,防止感染的传播。
5.教育培训
医院应该向所有医务人员提供感染控制的相关培训和教育,对
于如何洗手、清洗消毒工具和如何处理感染都应该充分了解和培训。
结论
医院感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可以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进行有效的管理,医务人员应该注意手卫生、环境清洁、合理使用
抗生素、个人保护和接受相关培训。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
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

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在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方面,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应该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共同努力,保障医疗环境的安全,避免感染传播。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控制和预防措施:1、熟悉感染源:医务人员应该了解不同感染源的特点,及时识别可能存在的感染传播途径。
2、严格遵守消毒规范:各种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具都需要进行规范的消毒、灭菌处理,确保无菌状态。
3、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和病人体液的频率较高,要经常进行手部的洗涤和消毒,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4、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系统,定期对医院内各类感染进行监测和分析,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5、保持医疗环境清洁:医院的环境要保持清洁整洁,防止细菌、病毒在环境传播,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6、提倡患者自我防护:医院在入院时要告知患者一些防护方法,建议他们多洗手、佩戴口罩等。
7、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过度使用抗生素容易导致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增加感染难度。
8、定期进行感染控制培训:医院要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控意识和技能。
9、强化空气净化措施: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空气传播,医院应该确保空气净化设施的良好运行。
10、实施疫情监测:如出现传染病疫情,医院要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遏制疫情蔓延。
11、建立感染控制领导小组:医院可设立感染控制领导小组,协调各方资源,共同应对感染传播。
12、监督评估感染控制效果:医院要对感染控制工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
总之,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医务人员和患者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保障医疗安全。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有效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操作准则完整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操作准则完整
介绍
本文档旨在提供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操作准则,以确保医院环
境的卫生和员工、患者的健康安全。
以下为一些关键措施和操作建议。
手卫生
- 员工在接触患者前后,必须正确洗手或使用洗手液进行消毒;
- 携带手伤、湿疹或湿疹破损的员工,应避免直接与患者接触;
- 定期培训员工正确的手卫生程序。
感染控制措施
- 员工在患者接触、患者体液处理、清洁污染设备等操作前后,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 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并按规定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处置;
- 定期清理与消毒医疗设备、工具和表面。
清洁和消毒
- 员工应根据规定要求,定期清洁和消毒医疗设备、工具和表面;
- 使用合规的清洁剂和消毒剂,按照正确的比例和操作方法使用;
- 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卫生检查和评估。
废弃物处理
- 按照规定要求将医疗废弃物分类并妥善处理;
- 员工应接受相应的培训,了解正确的废弃物处理流程;
- 定期检查和评估医疗废弃物处理措施的有效性。
感染监测和报告
- 建立有效的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疾病的情况;
- 员工应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及时上报感染相关信息;
- 定期分析和评估感染监测数据,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培训和教育
- 为医院员工提供相关的感染预防控制培训和教育;
- 更新员工有关感染预防控制的知识和技能;
- 定期评估培训和教育的效果,进行必要的改进。
以上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操作准则的基本内容,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目录第一篇疫情防控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监测操作指南 (4)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检测操作指南 (7)3.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操作指南 (10)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个人防护操作指南 (15)5.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培训操作指南 (17)6.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宣传教育操作指南 (18)第二篇医疗救治7.重点人群分类分级健康服务操作指南 (20)8.发热门诊扩容和简化流程操作指南 (27)9.重症床位扩容改造操作指南 (29)10.医联体及城乡医院对口帮扶操作指南 (39)第三篇重点机构11.养老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 (41)12.儿童福利领域服务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 (46)-2-13.精神卫生福利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 (51)14.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 (57)15.保障邮政快递业畅通运行操作指南 (63)第四篇重点场所16.商场、超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 (65)17.农贸(集贸)市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 (69)18.餐饮服务单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 (73)19.沐浴服务单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 (78)20.展览活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 (81)-3-第一篇疫情防控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监测操作指南一、常态监测1.病毒变异监测。
选取代表性城市哨点医院门急诊病例、重症和死亡病例及代表性口岸(包括陆路、航空和港口口岸)入境人员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样本,开展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将序列及时报送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
实时掌握病毒株变异趋势,及时捕获新变异株,分析变异对病毒特性、免疫逃逸能力等的影响。
2.个案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依法依规及时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落实相关信息报告管理要求,一旦诊断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后应在24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治疗过程中因接触医院环境或接受医疗服务而感染的疾病。
医院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因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医疗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首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医院应当建立感染控制委员会,明确感染控制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制定感染控制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感染控制工作的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
此外,医院还应当定期进行感染监测与报告,对感染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其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需要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
医务人员是医院感染控制的第一责任人,他们应当具备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技术,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置制度。
医院应当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感染控制意识和能力。
另外,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需要加强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
医疗机构的环境清洁和消毒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制定清洁消毒工作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医疗设施、器械、床单、被褥等物品的清洁消毒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此外,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还需要加强患者的管理与监测。
医院应当建立患者感染风险评估机制,对高危患者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感染迹象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此外,医院还应当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提高患者对感染控制的重视和配合度。
总之,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是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加强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加强患者的管理与监测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希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能够充分重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共同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作为医疗机构中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医院感染是指在患者在诊断、治疗或照护过程中,在医疗机构内获得的新的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对患者的恢复和治疗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
因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医院感染的预防需要患者与医务人员共同努力。
在入院之前,患者需要提供详细的疾病史、过敏史和其他相关的健康信息,以便医务人员在制定治疗计划时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状态。
同时,患者还需要充分了解和遵守医院内的感染控制措施,如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和遵循红底绿字等医院的标识规定。
其次,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需要医务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
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感染控制和预防培训,提高其对感染病原体的认识,并学习正确的操作技巧。
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手卫生的要求,包括洗手、使用酒精洗手液或佩戴手套等。
同时,在手术、创伤和无菌操作等高风险操作时,医务人员应该合理使用抗生素,并严格遵守消毒和无菌操作的规程。
此外,医院感染的预防还需要医疗机构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医疗机构应建立和完善感染控制委员会,并制定明确的感染防控计划。
在医院内,需要做好定期巡视和检查,以确保各部门、设施和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此外,医院还应加强对病区和手术室等易感染区域的监测和管理,并定期对医院内环境进行空气和水质的检测。
除了以上的措施,医院感染的预防还需要支付机构、保险商和政府的支持和监督。
这不仅包括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撑,如酒精洗手液、消毒液、口罩等,也包括对医疗机构的评估和监测,以确保其达到或超过感染控制的标准。
同时,建立医院感染的统计数据库,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和报告,既有助于评估和改进现有的感染控制措施,也有助于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以便于制定更科学、更有效的预防策略。
总之,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需要患者、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和相关机构共同努力。
只有所有人都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措施,才能有效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诊疗和护理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的、复发性或恶化的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会给患者的康复带来困难,还可能会给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带来风险。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医院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建立:医院应设立专门的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明确责任和监督措施。
2. 感染监测和报告机制:建立感染监测和报告机制,统计和分析感染发病率及其易感因素,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事件。
3. 感染预防和控制培训:对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感染预防和控制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大家的感染意识和防护能力。
4. 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具体措施: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和体液喷溅传播感染的防治措施,以及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医院环境清洁和消毒等各个环节的操作规程。
5. 使用抗菌药物的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预防交叉感染。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只有严格执行规程,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同时,医护人员和患者也要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共同努力,共同抵御医院感染的风险。
新冠肺炎疫情医院感染风险与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医院感染风险与防控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1. 根据《应对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新冠核酸检测时釆用()级以上防护措施。
A. 一(正确答案)B. 二C. 三D. 四2. 对于急重症患者人群的核酸检测,原则上要在()小时内报告结果。
A. 6 小时(正确答案)B. 8 小时C. 12 小时D. 24 小时3. 在釆集患者咽拭子标本、吸痰、气管插管等可能发生气溶胶和引起分泌物喷溅操作时,医务人员应该怎样做()必要时可选用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A. 穿一次性隔商衣或者医用防护服(正确答案)B. 戴医用手套、医用防护口罩C. 护目镜/防护面屏等D. 以上全正确4.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无新冠疑似和确诊病例污染时,日常清洁消毒应每日至少2 次,可使用浓度为() mg/L 含氯消毒剂消毒。
A. 2000 (正确答案)B. 500D. 250E. 无明确规定5.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釆集标本送检核酸时,以下选项中,优先考虑釆集A. 鼻咽拭子+口咽拭子(正确答案)B. 口咽拭子C. 鼻咽拭子D. 粪便标本6. 二级防护主要防护用品包括:()A 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工作帽(正确答案)B. 护目镜或者防护面屏C. 穿防渗隔离衣或者防护服D. 一次性乳胶手套或者丁腊手套、鞋套E. 以上均包括7. 患者男, 20 岁, 3 天前从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至我院就诊,持健康绿码,问询病史时正确的是()A. 因持绿码,可不问询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相关症状(正确答案)B. 因持绿码,可不问询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相关流行病学史C. 因来自国内中高风险区,应详细问询流行病学史及症状D. 拒绝患者就诊8.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于清洁与消毒应遵循的“六不”原则正确的是()A. 不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正确答案)B. 不直接使用消毒剂对人员进行消毒C. 不在有人条件下对空气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D. 不使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进行预防性消毒E. 以上均正确9. 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二版)中的防控策略是):()A. 内外同防,医患同防,人物同防,人防技防(正确答案)B. 医患同防,人物同防,人防技防,技防器防C. 内外同防,医患同防,人防技防,技防器防D. 内外同防,医患同防,人物同防,三防融合10. 隔离病房人员不应穿工作服进入歇息室,严禁在()饮水、就餐,避免无防护条件下交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3
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为进一步指导医疗机构做好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阵低发生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的风险,规范医务人员行为,特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
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
(二)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意识和工作水平,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医疗机杓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发现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时,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规范报告,并做好相应处置工作。
(四)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和加强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为医务人员提供合适、必要的防护用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保证工作效果。
(五)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必要时按照要求进行空气消毒。
(六)医疗机构应当合理安排医务人负的工作,避免过度劳累,并及时对其健康情况进行监测。
注意监测医务人员的体温和呼吸系统的症状。
(七)在诊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
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一)发热门(急)诊
1. 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更求。
2.应当配备数量充足符合要求的消毒用品和防护用品。
3.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隔离及个人防护等措施,在接触所有患者时应当戴外科口罩,接触疑似或确诊患者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
戴口罩前和摘口罩后应当进行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4.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发热门(急)诊时,要按照有关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二)收治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病区(房)。
1.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
2.应当配备数量充足、符合要求的消毒用品和防用品。
3.对疑似和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疑似患者进行单间隔宙,经病原学或者血清学确诊的同类患者可以置于多人房间。
4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空气隔离与接触隔离措施,具体措施包括:
( 1 )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隔离病房时,应当遵循《医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并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2)原则上患者的活动限制在病房内,若确需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当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造成交叉感染。
(3)用于疑似患者的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实行专人专用。
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在用于其他患者前,应当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4)严格探视制度,不设陪护。
若必须探视时,探视者应当严栝按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
(三)医务人员的防护。
1.医务人员应当技照标准预防原则,根据其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空气隔离与接触隔离。
2. 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
4.一次性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或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
5.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导致感染的危险性程度采取分级防护,防护措施应适宜。
(1)标准预防:适用于所有医务人员。
(2)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1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 )工作时应当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防护口
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4 )严格执行洗手与手消毒制度。
5 )结束工作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粘膜的防护。
( 3)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疑似和确诊患者留观室、隔离病区(房)的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患者使用过的物品等的医务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1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3)进入留观室和隔离病区(房)的医务人员必须戴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防护服或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粘膜和眼睛的卫生与防护:。
(4)三级防护:医务人员为确诊功患者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操作时,应当在二级防护的基础上,加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四)加强对患者的管理
1. 应当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定路线由医务人员指导和引导进入病区。
2.患者进入病区(房)前应当更换衣服,个人物品及教换下的衣服集中消毒处理后,存放于安全的指定地点由医院统一保管。
3.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戴口罩;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然后将卫生纸丢入医疗废物容器;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消毒剂消毒双手。
4.患者出院、转院时必须进行沐浴或适宜的消毒处置,更换干净的衣服后方可离开病房;患者住院期间使用的个人物品经消毒后方可随患者或家属带回。
5.患者死亡后,应当及时对尸体进行处理。
处理方法为:用浓定为3000 m8g/L 的含氯消毒剂或成0. 5%过氧乙酸棉球纱布填塞患者口、鼻、耳、肛门等所有开放通道;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