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特种设备法律法规

特种设备法律法规
(总 Nhomakorabea令140号)
第二条 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 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 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 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统 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应当按照本办 法的规定,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 业人员证》,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 理工作。
第八十六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 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整顿, 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依照本条例规定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的; (二)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未取得相应特 种作业人员证书,上岗作业的; (三)未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 教育和培训的。
•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9109元(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82180元
• 四、总费用=12000元 +216000元 +382180元=610800元(估计)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549号)
第二十五条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 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 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 位置。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549号)
第三十九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 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节能教育和培训, 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 节能知识。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 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549号)
第八条 国家鼓励推行科学的管理方法,采用 先进技术,提高特种设备安全性能和管理水平, 增强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防范事故的能力, 对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国家 鼓励特种设备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和推 广,促进特种设备节能技术创新和应用。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关于对特种设备科学技术奖《奖励章程》和《评审细则》征求意见的函-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关于对特种设备科学技术奖《奖励章程》和《评审细则》征求意见的函-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关于对特种设备科学技术奖《奖励章程》
和《评审细则》征求意见的函
正文:
----------------------------------------------------------------------------------------------------------------------------------------------------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关于对特种设备科学技术奖《奖励章程》和《评审细则》征求意见的函
各有关单位:
为推动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科学技术水平,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经有关科技管理部门同意,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拟设立“特种设备科学技术奖”,并开展相关评奖工作。

现将《特种设备科学技术奖励章程(征求意见稿)》和《特种设备科学技术奖评审细则(征求意见稿)》发给你们,请组织有关人员广泛征求意见,并于2015年3月30日前将意见反馈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于节能促进会事业发展部。

联系人:王长明
电话:************
电子信箱:****************.cn
附件:
1.《特种设备科学技术奖励章程(征求意见稿)》
2.《特种设备科学技术奖评审细则(征求意见稿)》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2015年1月12日
——结束——。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级别评定标准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级别评定标准
—1—
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团体标准
8. 固定办公场所(含试验场地)不少于 1500 平方米; 9. 取得 B 级《级别评定证书》满 2 年。
(二)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无损检测机构评定为 B 级: 1. Z≥80; 2. Ⅲ级无损检测人员不少于 4 名,其中至少有 2 名已在该机构连续工作 2 年以上; Ⅱ级无损检测人员不少于 25 名,其中至少有 15 名已在该机构连续工作 2 年以上; 3. 四年内未发生直接责任的较大及以上由检测质量引起的特种设备事故或安全生 产事故; 4. 四年内未发生直接责任的预警等级较大及以上的污染事件; 5. 四年内未发生虚假的检测行为; 6. 四年内检测责任过失赔付能力不低于 400 万元/年; 7. 固定办公场所(含试验场地)不少于 800 平方米; 8. 取得 C 级《级别评定证书》满 2 年。
(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无损检测机构评定为 A 级: 1. Z≥90(见附件 B); 2. Ⅲ级无损检测人员不少于 6 名,其中至少有 3 名已在该机构连续工作 4 年以上; Ⅱ级无损检测人员不少于 45 名,其中至少有 25 名已在该机构连续工作 4 年以上; 3. 四年内未发生直接责任的较大及以上由检测质量引起的特种设备事故或安全生 产事故; 4. 四年内未发生直接责任的预警等级较大及以上的污染事件; 5. 四年内未发生虚假的检测行为; 6. 被核准的无损检测项目不少于 2 项(其中至少 1 项为常规项目); 7. 四年内检测责任过失赔付能力不低于 600 万元/年;
2014 年 4 月,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组织有关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代表、无损检测专家成立
了起草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级别评定办法》征求意见稿,于 2014
年 12 月征求意见。根据征求到的意见,2015 年 1 月,起草组根据征求意见形成送审稿。2015 年 6

特种设备信息管理系统

特种设备信息管理系统

特种设备检查信息系统总体需求说明书合用范围特种设备检查工作及特种设备检查机构中国特检协会信息工作委员会2023年5月目录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引言 (4)1.1 目的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文档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系统概况 (7)2.1 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届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第三届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郑杨艳、叶有俊、燕集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
中、王一宁、王志荣、 院、南京工业大学
陈潇、王苏盼
王一宁、朱庆南、刘英、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
徐锦新、杨雨图、白玉、 院、南京林业大学、航天晨光股份
缑斌丽
有限公司
杜好阳、张春雷、蔡桂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
电站锅炉新型奥氏体耐热
倪进飞、李茂东、黎华、 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钢高参数条件下组织老化 王志武、李正刚
武汉大学
规律及寿命关系研究
锅炉安全节能物联网监测
赵辉、汪宏、熊伟东、马

仿真与诊断处置关键技术 舜、邱征宇
杭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附件 1 第三届“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一等奖(3 项)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齐国利、管坚、高建民、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哈尔滨
层燃锅炉低氮燃烧、系

梁琳、杜谦、刘雪敏、栾 工业大学、佳木斯大学、中国合格
统高效集成及运行技术
积毅、刘丽东、潘锋
评定国家认可中心
海交通大学、中国特种设备检测

研究院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华
多类型燃油锅炉能效集中 李越胜、杨泽亮、卓献荣、
4 快速检测技术开发
喻孟全、江志铭
南理工大学、广州亚斯克节能科
技有限公司
垃圾焚烧炉内受热面高温 杨波、李茂东、张双红、
5 Cl 腐蚀及其控制研究
李仕平、陈志刚
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喜、史冬云、王艺达、 研究院、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前款特种设备的目录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第三条特种设备的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下同)、使用、检验检测及其监督检查,应当遵守本条例,但本条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海上设施和船舶以及矿山井下使用的特种设备、民用机场专用设备的安全监察不适用本条例。

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用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装、使用的监督管理,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四条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县以上地方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实施安全监察(以下统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第五条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节能责任制度。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和节能全面负责。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第六条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进行检验检测工作,对其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承担法律责任。

第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督促、支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监察职责,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

第八条国家鼓励推行科学的管理方法,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特种设备安全性能和管理水平,增强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防范事故的能力,对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受理项

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受理项

修管理方法建立与应用
、李建宏
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独山子石化分公司
刘红星、刘景新、吴婷、王彬、张
36 压力容器检验风险控制与防范
唐山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
强、刘颖、田春青
埋地管道检验及风险评估技术 郑杨艳、叶有俊、燕集中、王一宁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37
研究
、王志荣、陈潇、王苏盼
南京工业大学
王一宁、朱庆南、刘英、徐锦新、
、陈蓉、苏洪军、仲开维、齐茂亮 济南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魏崇振
56 大容积高压力气瓶疲劳试验装 胡军、戴行涛、刘岩、古海波、由 大连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
置的研制
宏新、宋薛思、韩冰
57 气瓶外测法水压试验用标准瓶 胡军、戴行涛、刘岩、古海波、谢 大连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
标定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常欢、宋薛思、韩冰
应用研究
制冷系统融霜水击的形成机理
许林滔、郭吉林、周国发、徐春国
47 及其预防水击冲击失效的设计 、张翀宇、卢沛
台州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
准则研究
张志毅、丁春辉、杜玉远、牛振宇
48
波纹管膨胀节性能试验的图像 测量方法与装置研发
、包钢、胡熙玉、马艳秋、孙静、 孙少辰、赵华楠、杨铭斯、孙新力
沈阳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蚀及其控制研究
卢忠铭、王小聪、张辉、笪菁、刘
课秀
超(超)临界锅炉用新型耐热 谢国胜、彭碧草、龙毅、冯超、谢 湖南省湘电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
5 钢损伤机理及无损评价方法与 亿、屈国民、刘云龙、熊亮、刘蛟 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
应用

究院
6
电站锅炉新型奥氏体耐热钢高 参数条件下组织老化规律及寿

2020年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2020年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2020年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摘要:
1.2020 年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简介
2.获奖项目的背景和意义
3.获奖项目的具体内容和创新点
4.获奖项目的社会影响和应用前景
正文:
2020 年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是由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颁发的一项重要奖项,旨在表彰在我国特种设备检验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该奖项的设立,充分体现了我国对特种设备检验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对于推动我国特种设备检验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获奖项目名为“特种设备安全检验与监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是由我国知名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和相关企业共同完成的一项科研成果。

该项目针对我国特种设备检验领域存在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如设备安全检验的准确性、检验效率、检验成本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和突破。

具体来说,该项目首先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风险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风险的检验策略,从而提高了检验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其次,该项目研发了一种新型的检验设备和方法,大幅度提高了检验效率和准确度,降低了检验成本。

最后,该项目还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特种设备安全监控体系,实现了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预警,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该获奖项目的研究成果已经在我国的特种设备检验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奖励全国特种设备检验领域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开发、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取得成果或做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特种设备检验行业的科技进步,促进特种设备检验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是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发起,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批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准予设立的全国特种设备检验行业科学技术奖(简称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的申报、评审、授奖等活动的管理。

第四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的奖励工作,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规章制度,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建立科学、民主的评审程序,鼓励联合攻关和自主创新,促进中国特种设备检验领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五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边远地区鼓励奖(以下简称鼓励奖4个等级。

第六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每两年度评审1次,由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向获奖者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原则上不得低于每项(人1万元。

获得一、二等奖的项目,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择优向主管部门推荐国家级科学技术奖。

第七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负责提供与奖励活动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数额,保证合法的资金来源。

使用本会的合法收入作为奖励活动资金,不得利用国家财政性经费或者银行贷款。

奖励活动资金包括奖金和活动经费,资金专款专用,且持久稳定。

建立健全的财会制度和财务专职人员。

第八条在评审和奖励活动中,不应当以任何借口或名义向候选人或者候选单位收取任何费用;不应当非法筹集或不正当使用奖励经费和资金。

第九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的授奖数占总受理数的比例不得高于50%。

第十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授予,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干涉。

第十一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是授予个人或组织的荣誉,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依据。

第二章奖励范围和对象第十二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奖励范围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一在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研究、创新、发展领域中取得的优秀研究成果,包括特种设备检验领域新科学技术研究,新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研制与开发,特种设备检验方法和内容的重大科学技术创新和改造;(二在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实践和推广应用中取得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项目、组织和个人;(三对推动和实现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产业化进程做出较大贡献的项目、组织和个人,包括吸收、消化、采用和推广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四对普及和推广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知识和研究成果做出较大贡献的项目,包括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领域的法规、标准研究和制定,信息化研究等成果;(五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以及其他相关机构的监督管理和人员培训考核等方面取得的具有创新性、开拓性的优秀软科学研究成果和理论模型。

第十三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对象是取得特种设备检验领域科学技术成果的个人和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均可申报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

第三章奖励评定标准第十四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按下列3个指标综合评定:(一创新性、科学技术水平和技术难度;(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对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

第十五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的评定标准如下:(一在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研究、创新、发展领域中取得的优秀研究成果。

一等奖创新性强,技术难度很大,对推动特种设备检验方法和设备的改革与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二等奖创新性较强,技术难度大,对推动特种设备检验方法和设备的改革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三等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技术难度较大,对推动特种设备检验方法和设备的改革与发展发挥了作用,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鼓励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技术难度较大,对推动边远地区特种设备检验方法和设备的改革与发展发挥了作用,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二在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实践和推广应用中取得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项目。

一等奖推广性很大,对推动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实践和推广应用起到重大作用,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二等奖推广性大,对推动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实践和推广应用有很大作用,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三等奖推广性较大,对推动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实践和推广应用有较大作用,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鼓励奖推广性较大,对推动边远地区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实践和推广应用有较大作用,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三对推动和实现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产业化进程做出较大贡献的项目,包括吸收、消化、采用和推广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

一等奖推广、采用或消化、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在整体上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推动和实现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产业化有重大作用,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二等奖推广、采用或消化、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在整体上技术指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推动和实现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产业化有很大作用,取得了很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三等奖推广、采用或消化、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在整体上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推动和实现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产业化有较大作用,取得了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鼓励奖推广、采用或消化、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在整体上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推动和实现边远地区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产业化有较大作用,取得了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四对普及和推广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知识和研究成果做出较大贡献的项目,包括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领域的法规、标准研究和制定,信息化研究等成果。

一等奖创新性强,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技术难度很大,科研成果技术成熟,对普及和推广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知识和研究成果起到重大作用,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二等奖创新性较强,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技术难度大,科研成果技术成熟,对普及和推广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知识和研究成果有很大作用,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三等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技术难度较大,科研成果技术较成熟,对普及和推广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知识和研究成果有较大作用,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鼓励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技术难度较大,科研成果技术较成熟,对普及和推广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知识和研究成果有较大程度的作用,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五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以及其他相关机构的监督管理和人员培训考核等方面取得的具有创新性、开拓性的优秀软科学研究成果和理论模型。

一等奖创新性强,具有较高理论和学术水平,技术难度很大,对推动特种设备检验领域改革与发展,为管理和决策起到关键作用,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二等奖创新性较强,技术难度大,符合我国实际,对推动特种设备检验领域现代化管理或决策起到重要作用,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三等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技术难度较大,符合我国实际,对推动特种设备检验领域现代化管理或决策发挥了作用,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鼓励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技术难度较大,符合我国实际,对推动边远地区特种设备检验领域现代化管理或决策发挥了作用,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第四章评审机构及其主要职责第十六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设立完善的管理和日常工作机构,明确与奖项管理各部分工作内容相对应的各机构的职能,建立符合要求的能够满足奖项评审需要的权威评审组织;提供必要的、与奖励活动相适应的固定办公场所和设施;保证与奖励活动规模和业务相适应的工作人员数量,保证学历符合要求的专职工作人员数量。

第十七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理事长办公会为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的最高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责为:1、负责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的宏观管理和组织指导工作;2、负责审定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3、负责审定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结果;4、研究、决定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中出现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八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为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机构,其主要职责为:1、负责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的评审;2、提出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和等级的意见;3、处理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4、为完善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提出咨询意见。

第十九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由73名评审委员组成,评委应为单数,评审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若干人。

每年根据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的申报情况,从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行业专家库中选取。

根据评审工作的需要,可以设专业评审组,负责专业初评工作,并将初评结果报评审委员会评审。

评审委员会委员、专业评审组成员应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熟悉国内外特种设备检验领域科学技术发展动态,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其中,从事科学研究或者技术开发工作的专家人数占评审组织总人数的比例不应低于70%。

评审委员会委员应具备客观、公正、公平、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秉公办事的良好职业道德,有能力全程参加评审会议,对申报项目的技术内容、知识产权负有保密职责。

第二十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秘书处负责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的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为:(一负责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的申报受理及符合性审查工作;(二负责奖励办法等管理文件制订、修订的起草工作;(三负责选取评审委员会委员和推荐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人选;(四负责评审的组织工作;(五负责向理事长办公会报告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六负责与评审有关的其他日常工作。

第五章申报条件第二十一条完成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成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可直接向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申报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几个单位共同完成的项目,经协商一致后,由第一承担单位申报。

申报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时,申报个人和单位应按要求填写统一格式的申报书一式10份,提供完整、真实、可靠的申报证明材料一式4份。

第二十二条申报奖励的项目应根据成果的类别,提供申报项目的科学技术水平、创新性、技术难度、对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证明材料,如:立项批准文件、验收(评审报告、有相应资质单位出具的检测报告、查新资料、应用的证明材料、专利证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证明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