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动物性原料 (畜类(哺乳类)原料)

合集下载

第3章畜产食品原料第一部分畜禽种类及品种

第3章畜产食品原料第一部分畜禽种类及品种
对饲料要求严格,背膘厚在2.5~3.5厘米; 典型的品种有丹麦的长白猪,英国的大约克夏猪等,近似品
种有金华猪。
第3章畜产食品原料第一部分畜禽 种类及品种
长白猪原产于丹 麦,是世界著名 的瘦肉型猪种。 主要优点是产仔 数多,生长发育 快,省饲料,胴 体瘦肉率高等
瘦肉型
金华猪又称金华两头 乌,是我国著名的优 良猪种之一,金华猪 具有成熟早,肉质好, 繁殖率高等优良性能, 腌制成的“金华火腿” 质佳味香,外型美观, 蜚声中外。
第3章 畜产食品原料
第3章畜产食品原料第一部分畜禽 种类及品种
第一部分 畜禽的种类及品种
本节课主要内容
猪 牛 羊 兔 禽类
第3章畜产食品原料第一部分畜禽 种类及品种
一、猪
第3章畜产食品原料第一部分畜禽 种类及品种
杜洛克 大白猪
长白猪
皮特兰
汉普夏
陆川猪
金华猪
第3章畜产食品原料第一部分畜禽
内江种类猪及品种
第3章畜产食品原料第一部分畜禽 种类及品种
⑴、长白猪
产地与分布:原产于丹麦,原名兰德瑞斯,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腌 肉型猪种之一,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引入饲养。
外貌特征:全身被毛白色,头小清秀,脸面平直,鼻嘴直长,耳 大向前倾平伸。躯干较长,前窄后宽呈流线型,胸部有16-17对肋 骨,乳头7-8对,背部平直稍呈躬形。四肢较高,后躯的肌肉较丰 满。由于其体躯长,毛色全白,故在我国通称长白猪。
缺点:繁殖力不太高,母性差,肉质较差。
第3章畜产食品原料第一部分畜禽 种类及品种
⑷、汉普夏猪
产地与分布:原产于美国肯塔基州的布奥尼地区,是北美分布较 广的一个品种。建国后,从美国和匈牙利引入我国。
外貌特征:体型大 ,背腰微弓,后躯肌肉丰满。毛色特征突出 ,在肩部到前肢有一条白带环绕,其余均为黑色,故有“银带猪 ”之称。头大小适中,颜面直,耳向上直立,中躯较宽,背腰粗 短,体躯紧凑,呈拱形。

《烹饪原料》课件——畜类原料概述

《烹饪原料》课件——畜类原料概述

一、禽畜类原料的概念和营养成分 2. 禽畜类原料的营养成分
表 4-2 畜类原料的主要营养成分
成分名称
成分情况
维生素 畜肉中含有少量的维生素,主要存在于瘦肉中,是B 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 此外,畜类的内脏中也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A及维生素B2 等
碳水化合 畜体中的碳水化合物较少,主要以糖原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葡萄糖和麦芽 物 糖。当肉中糖原较高时,会使肉有特殊香味,但久放后糖原酵解产生乳酸, 会使肉发酸
2
May Jun
Jul
3 Aug Sep Oct Nov
了解禽畜类原料的概念和营养成分。 了解各种禽畜类原料的特征特点和烹饪用途
等。 了解各种禽畜肉制品的特征特点和烹饪用途
等。 了解蛋、乳及其制品的特征特点和烹饪用途
等。 了解禽畜类原料的品质鉴别和保藏方法。
01
认识禽畜类原料
任务导入
老王是一家饭店的大厨,今天有位亲戚到老王家 做客。老王准备了一大桌菜,其中有红烧肉、红焖 羊肉和熘肥肠等菜肴。可是吃饭时,亲戚却只吃了 一些鱼肉和青菜,其他的菜一点儿都没吃。老王问 是不是这些菜做得不合口味,怎么都没吃。亲戚说 因为自己有心脏病,而肥肉和内脏类菜肴的脂肪和 胆固醇含量较高,所以不敢吃。
畜类原料: 是指人们饲养的已经驯化的哺乳动物,以及未被列入国家保护动物 目录的野生哺乳动物的总称。
一、禽畜类原料的概念和营养成分 2. 禽畜类原料的营养成分
畜类原料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分、维生素和无机盐等营养成 分( 见表4-2),其含量因畜类的种类、性别、年龄、营养状况和部位的不同而有 所差异。
项目四
禽畜类原料
项目阅读
禽畜类原料富含蛋白质、 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是日常生活及宾馆饭店中 常用的动物性原料。

《烹饪原料知识》填空题(结束)

《烹饪原料知识》填空题(结束)

《烹饪原料知识》填空题第一章烹饪原料基础知识烹饪原料要求是无毒、无害、有营养价值、可以制作菜点的原料。

烹饪原料中的营养素可以分为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两大类。

多糖存在植物中的称为淀粉;存在于动物肝脏中的称为糖原。

烹饪原料中的水分分为束缚水和自由水。

束缚水的特点是:不易结冰,不能作为溶质的溶剂烹饪原料按照烹饪运用分类可分为主料、辅料和作料按烹饪原料的性质分类可分为植物性原料、动物性原料、矿物性原料、和人工合成国外采用的按营养成分分类方法热量素食品、构成素食品、保全素食品选料的基本原则是:具有营养价值、口味、质地、均良好,并无有害成分以及符合菜肴产品制作的实际需要等基本要求,这样才能达到选料的目的。

鉴别原料的新鲜度高低,一般都从原料的形态、色泽、水分、重量、质地和气味等感官指标来判断。

理化鉴别包括理化检验和生物检验。

感官鉴别中的嗅觉检验是检验气味,味觉检验是检验滋味。

植物性原料质量变化的因素有呼吸作用,后熟作用,发芽和抽薹。

动物性原料质量变化的因素有尸僵作用、成熟作用、自溶作用、腐败作用影响烹饪原料质量变化的外界因素:物理学方面、化学方面、生物学方面物理学方面包括:温度、湿度、日光、空气等的影响烹饪原料常用保管的方法:低温保藏法、高温保藏法、脱水保藏法、密封保藏法、腌渍保藏法、烟熏保藏法、气调保藏法、辐射保藏法、保鲜剂保藏法、活养保藏法。

高温保藏法采用高温杀菌法和巴氏消毒法。

脱水干燥法可分为自然干燥法和人工干燥法。

盐腌保藏法是利用盐腌原料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高渗透压是原料中的水分析出,同时使微生物细胞原生质水分析出,蛋白质变性,从而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其活力,达到保藏原料的目的。

气调保藏法能降低氧气的含量,增加二氧化碳或痰气的含量,从而减弱鲜活原料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达到保藏的目的,此方法多用于水果、蔬菜、粮食的保藏和鲜蛋类。

保鲜剂有防腐剂、杀菌剂、抗氧化剂、脱氧剂。

谷粒的基本构造是有谷皮、糊粉层、胚乳和胚四部分组成。

畜类原料

畜类原料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认知常用的畜类原料的种类和肉质特点以及畜类副产品的结构和肉质特点,并能正确地指导烹饪运用。

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不滥用畜类原料。

〔学习要求〕通过学习,应掌握猪、牛两种有代表性的畜类动物的肉质特点和烹饪运用特点;掌握最常用的肾脏、肝脏、胃、蹄筋和皮、乳汁的组织结构特点或风味特点以及在烹饪中运用。

掌握野畜与家畜在肉质特点上的异同。

熟悉羊、兔等畜类以及其他副产品的结构和烹饪运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重点包括猪、牛的肉质特点和烹饪运用特点;肾脏、肝脏、胃、乳汁的结构特点及烹饪运用。

本节的难点为畜类动物的组织结构特点及肉质特点。

〔教学内容〕第二节畜类原料一、兽类原料的主要种类及烹饪运用(一)家畜1 、猪1 )品种特点:目前有按产区不同将其分类为:华北型、华南型、华中型、西南型和高原型等猪种。

按商品用途不同将其分成三大类:瘦肉型猪,其瘦肉率高于 60% ,肥膘厚低于 3.5 厘米;脂肪型猪,其瘦肉率低于 40% ,肥膘厚高于 4.5 厘米;肉脂兼用型猪,其瘦肉率在 40 ~ 60% 之间,肥膘厚度在 3.5 ~ 4.5 之间。

2 )肉质特点:肌肉纤维细而柔软,肉质细嫩,肉色较淡,猪瘦肉含蛋白质约 20 %,并富含 B 族维生素;结缔组织少而柔软;脂肪组织蓄积多,肥膘厚,而且肌间脂肪也较其它畜肉多,猪脂肪熔点较低风味良好,且易消化吸收;猪肉本身无腥膻味,而持水率较高。

所以,猪肉适用的烹调范围广,而且烹调后滋味较好,质地细嫩,气味醇香。

猪肉味甘咸性平,具有滋阴润燥的功能。

3 )烹饪运用特点:猪肉是菜肴主料的常用原料。

刀工形式多样,可与任何原料搭配成菜,烹调方法多样,可制作众多菜肴、小吃和主食。

但由于各部分的肉质有差异,所以具体操作时必须根据肉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烹调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成菜效果。

2 、牛1 )品种及肉质特点:按用途不同将其分为役用牛、肉用牛、乳用牛及兼用型牛。

按种类分有黄牛、水牛、牦牛和奶牛等。

第3章动物性原料 (禽类(鸟类)原料)

第3章动物性原料 (禽类(鸟类)原料)
快速成菜。 (4)小巧玲珑的鸽蛋、鹌鹑蛋等,质地细腻,味鲜,
适合作大菜和造型菜的原料。
2)可用于制作各种主食、小吃、糕点、面制 品;
13
2)利用蛋清、蛋黄的特性和色泽、风味, 作为辅助原料和调味原料使用。
(1)利用蛋黄的乳化作用、色泽、风味 a、调制蛋黄酱、冰淇淋、鸡尾酒和糕点制作。 b、制作“金衣糊”和“全蛋糊”。使原料油炸后, 色泽金黄,质地酥脆。
老鸭宜炖、煨、焖制成菜,突出其肥嫩鲜香的特 点。
尤其是制汤不可缺少的原料,缺之乏味。
6
3、鹅 雁形目鸭科
1)肉质特点
以立冬至次年3月左右宰杀的质地最好。与鸡、 鸭相比,鹅肉质粗、有腥味。但体型大,出肉率高。
2)烹饪运用特点
(1)多以整只烹制,尤以烧烤、腌熏、卤制为宜。也 就是多加工成禽肉制品。如挂炉烤鹅、糟鹅、盐水鹅、 脆皮鹅等。
10
三、禽类副产品
除胴体以外的可食用部分,一般俗称“禽杂”。
(一)肌胃(砂囊、胗肝、肫肝)
禽胃
腺胃(肫把子) 肌肉层(平滑肌)
肌胃 肫皮(内壁筋。粘多糖和蛋白质形成)
肌胃以发达的平滑肌供食。质脆嫩,可用炒、 爆、炸、卤等方法成菜。由于与肚头质地相似,常 相配成菜。
11
(二)禽蛋
1、禽蛋的结构
1)蛋壳、蛋壳膜;2)蛋清;3)蛋黄 。
作调辅原料时多选用的是鸡蛋。
15
(三)禽爪
鸭掌、鸡爪是常用的原料,食用部位是真皮和筋。 皮厚筋较多,富含胶原蛋白,质地脆嫩。鸭掌还有发 达的蹼,食用价值更高。
可带骨或去骨运用。
(四)禽舌
总的来说:肉质细嫩,味鲜美。有“无鸡不鲜”之 说。
3
2)烹饪运用
对同一品种而言, 年龄和性别是选料的主要依据。 (1)仔鸡(小笋鸡、当年鸡):生长期在1年以内。肉质

畜类原料基本知识

畜类原料基本知识

畜类原料基本知识
1.2畜类原料的结构与加工
202
3. 畜类原料的烹饪加工 畜肉在烹饪中主要做菜肴的主料,独 立成菜,表现出明显的风味特点;偶 尔也做配料,并适用于和多种蔬菜合 烹,也适应多种烹调方法。尤其是猪 肉,一般无膻味,在调味上适应味型 较广。牛肉含水量较多,但因纤维粗 糙而紧密,加热后蛋白质凝固而收缩, 持水能力反而降低,失水量大,使肉 质变得老韧,因此炖、焖、卤是常用 的烹调方法。羊肉因有较重的膻味, 烹调时使用的配料及调味品要根据除 膻的原则进行选择。畜肉也可做料头、 馅心等。
畜类原料基本知识
1.1畜类原料的化学成分
202
1. 蛋白质 畜肉蛋白质含量约占肌肉的18%,这些蛋白质在肌 肉的组织结构中参与不同的生理功能活动。从营养 学的角度来说,蛋白质也是最有食用价值的部分, 包括肌动蛋白、肌球蛋白、肌红蛋白、胶原蛋白、 弹性蛋白、网状蛋白等。 2. 糖类 肉中的糖类约占体重的5%,主要以糖原形式存在, 又称动物淀粉,此外含少量的葡萄糖和麦芽糖。畜 肉中的糖原含量与宰杀前状况(包括营养、疲劳程 度等)有关。营养状况良好、宰杀前运动较少的畜 体含糖原量相对较高。
谢谢观看
畜类原料基本知识
1.2畜类原料的结构与加工
202
1. 畜类原料的组织结构 畜肉的组织结构决定了它在烹饪运用中的 性质特点。了解畜肉的组织结构就能在烹 饪运用中根据原料的组织学特点合理运用。 畜肉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烹饪中所涉及 的是肌肉组织、脂肪组织、结缔组织和骨 骼组织。肌肉组织富含人体所需要的优质 蛋白质,是构成瘦肉的核心部分,是食用 的主要部位。脂肪组织是结缔组织的变形, 由退化的疏松结缔组织和大量的脂肪细胞 组成。结缔组织在动物体内分布很广,是 构成肌腱、筋膜、韧带及肌肉内外膜的主 要成分。骨骼组织包括硬骨、软骨,是动 物体的支柱组织。骨骼的构造一般包括骨 膜、骨质和骨髓。

第三章动物性原料_野畜类原料与畜肉制品

第三章动物性原料_野畜类原料与畜肉制品
第三节

野畜类原料
一、野畜的组织结构特点 二、野畜的主要种类

野畜——又称野生兽,指不由人类饲养驯化,且 不可以人为控制其繁殖,处于野生或半 野生状态的哺乳动物。
竹鼠
果子狸
狍子
黑豚
一、野畜的组织结构特点
竹鼠肉
果子狸肉
狍子肉
黑豚肉
※二、野畜的主要种类
竹鼠
黑豚
野畜
果子狸
狍子
1、竹鼠

又称竹馏、芒狸、竹狸、竹根鼠、冬毛老鼠等。
②西式火腿
法国烟熏火腿
意大利火腿 著名品种
苏格兰整只火腿
黑森林火腿
德国陈制火腿
法国烟熏火腿
苏格兰整只火腿
德国陈制火腿
黑森林火腿
意大利火腿
②西式火腿
加工方法
带骨火腿
去骨火腿
盐水火腿


带骨火腿——将猪前后腿肉经盐腌后加以烟熏而 制成的半成品。 成品厚薄适度,断面色泽均匀,具有特殊芳香味。



小红肠又称热狗,在剖开的长形小面包中夹一条 香肠,以羊肠作肠衣,肠体细小。 鲜嫩细腻,味香可口。
热狗

大红肠又称茶肠,制作时除选用牛肉与猪肉外, 还添加猪脂肪丁。 形体粗大,肠体较松嫩,口感香而不腻 。


色拉米香肠是意大利风味的西式肉制品,以猪的 通脊肉和牛的黄瓜条肉为原料,切碎后加入香辛 料、发酵剂,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发酵四个月 而成。 鲜嫩适口、略带辣味。
灌肠品质


中式灌肠以肠衣干燥完整且紧贴肉馅,全身饱 满,肥瘦肉粒均匀,瘦肉呈鲜玫瑰红色,肥肉 白色,色泽鲜明光润,无粘液和霉点,香气浓 郁而无异味为质量好。 西式灌肠以肠衣干燥、无霉点和条状黑痕、无 黏液、肠衣与肉馅不分离、无空洞、气泡,组 织坚实有弹性、无杂质、异味为质量好。

动物性原料

动物性原料

皮、腱、肌鞘、韧带、膜、血管、淋巴管、神经等。
皮冻
骨骼组织

是动物机体的支持组织,它包括硬骨和软骨。
硬骨又分管状骨和板状骨。
含骨骼组织多的肉,质量等级低。
水产类原料的组织结构

面点中较常用的鱼,按体形分为四种:
(1)梭形 又称纺锤形,其鱼体呈流线型。
(2)扁形
(3)圆筒形

其形如细长的圆筒状,故名圆筒形,此类鱼体长,较细。
动物性原料及其制品

肉脏、头、蹄后剩下的胴体。
任务1 动物性原料的组织结 构和化学成分


动物性原料包括:
家畜类
家禽类
水产类
(一)家畜肉的组织结构

肌肉组织
在胴体中占50%~60%,存在优质蛋白质,食用价值高,也是衡量肉质量的重要 因素。
脂肪组织
(4)侧扁形
2.鱼的外表结构

鱼的外表主要包括: 鱼鳞,鱼鳍,侧线,鱼鳃,鱼眼,口,触须。
3.鱼类的部位分档

鱼头
指鱼的胸鳍以前部分。鱼头肉少骨多,富含胶原蛋白,胶质以及饱和脂肪,煨汤 能最好发挥鱼头的营养价值。
2.鱼的中段

鱼的中段是指鱼胸鳍以后至臀鳍以前的部分。
分为脊背和肚裆:
丁,丝,条,片,块,蓉,泥

占胴体的20%~40%,是由退化了的疏松结缔组织和大量脂肪细胞积聚而 成。 贮备脂肪 肌间脂肪

蓄积在皮下、肾脏周围和腹腔内 蓄积在肌肉的内、外肌鞘
结缔组织

占胴体的15%~20%,主要是由无定形的基质与纤维构成。
具有坚硬、肉质粗糙,难溶和不易消化的特点,营养价值较低。
在家畜的分布:
可以制成皮冻,馅心,以及一些水晶菜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具体使用时: • 要按照肉质特点选择恰当的烹饪方法。 • 在菜肴中一般多作主料,少作配料。
3
2、牛 偶蹄目牛科
1)肉质特点 由于牛体格高大强壮,所以其肌纤维粗而长,
结缔组织多,肉质结实较硬,肌肉色深; 脂肪呈白色或黄色,饱和度高,香味浓略有膻味,
肌间脂肪较低。 从种类来看:黄牛>奶牛>牦牛>水牛。
16
三、畜类制品(畜肉制品)
肉制品:运用物理、化学等方法,配以适当的 辅料和添加剂,对动物肉及副产品进行加工而得到 的产品。
结构:外被由致密结缔组织形成的纤维膜(被
膜)。肾实质由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组成。食用部位
是皮质。
质地:属脆嫩、柔软原料。由于内外无筋膜,
细胞排列无方向性,可作各种刀工处理,尤其是剞 花刀。
成菜特点:应上浆或过油,并快速成菜。由于
质地与肝脏相似,可相配成菜。
11
(三)胃(肚子) 是动物消化道的一部分,是 肌肉层特别发达的部位。(1、2)
(2)羊的前腿、肋条、胸脯肉质较次,适合于烧、焖、 扒、炖、卤等,讲究熟软。
(3)由于羊肉膻味重,烹调中更注意去膻。
5
4、兔 兔形目兔科 兔肉微带草腥味,肌肉色浅呈粉红色,肌肉纤
维细,没有粗糙的结缔组织,肉质柔软,肌间脂 肪少,风味清淡。易被赋味,称为“百味肉”。
烹饪运用特点: 剥皮或烫毛去皮使用。
分布均匀,无腥膻味或很弱;
• 总的来说:猪肉质地细嫩,滋味醇香,是一优质原料, 运用广泛。尤其是1-2年的猪肉质最好。
• 乳猪:生长1个月左右尚未断奶的小猪。
2
2)烹饪运用特点
• 猪肉运用非常广泛:
• 广泛运用于菜肴、小吃、面点和加工品制作中。 • 表现在: 可与任何原料相配,刀工形式多样,味
型多样,烹调方法多样。 • 可加工多种肉类制品。
特别提醒: 1、对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禁止滥捕滥杀; 2、有些野畜会带来疾病传播,对人类造成危害。 所以应按一定的规律有节制地捕猎;采取人工驯 化饲养满足人们的需求。
8
二、畜类原料的副产品
从烹饪的角度来说:就是除动物胴体以外的一 切可食用的部分。一般俗称“杂碎、下水”。
(一)肝脏 是动物的大型消化腺。 肝实质:由无数的肝小叶组成;外面有结缔组
胃的种类 单室胃(单胃)
多室胃(复胃)
代表动物

牛、羊
外形
贲门部、胃体、幽门 瘤胃(毛肚)、网胃(蜂窝肚)、 部;胃体分:胃大、 瓣胃(千层肚、百页肚)、皱胃。 小弯;前、后壁。
结构
从内到外:黏膜(黏膜上皮、固有膜、黏膜肌层) 黏膜下层 肌层(平滑肌) 浆膜
特点
肌层分三层(内斜、 前三个胃是食道的变形,皱胃才是
质量要求:以无皱、厚实的背皮和后腿皮为好。 烹饪运用: 1)直接运用于烧、烩热菜和凉菜中; 2)加工成皮冻作凉菜和一些特色面点及肉制品(水 晶肠); 3)干制品可作凉菜或发制后做热菜。(油发后仿制 “鱼肚”。)
15
(五)乳汁
乳类营养全面,易消化吸收,除直接食用外, 在烹饪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1、烹饪中以奶代汤,可增加菜肴的香甜度,使其清淡 爽口、风味别致,且增强了营养。注意:所用主、 配料应无味或味淡。 西餐中乳汁运用非常广泛,而且是一大特色。 2、在中西式面点、小吃、西式甜品、中式甜菜、饮料 中广泛运用。(风味小吃、甜菜炸、炒鲜奶) 3、利用由于其良好的乳化性,改善原料的质地和工艺 性能。 在面团制作中加入可提高水、油的乳化,改善胶体 性质;在虾茸等细碎原料中加入,可提高其粘性。
2、结缔组织较多。为了牢固连接肌肉组织而加 厚增粗。
3、脂肪组织含量少,特别是肌间脂肪含量少。 而且一般有较重的腥膻味。
7
所以,烹饪运用时通常采用长时间加热的烹制 方法;而且多加入香辛原料等去膻臊、增香,调味 时味重。(有点类似牛羊肉的运用)
但是,野畜中也有肉质优质的,如:竹鼠、果 子狸、野兔、鹿等。
猪肠和小肚含丰富的结缔组织,韧性好,常加工成 “肠衣”,灌制香肠和香肚。
13
(四)蹄筋和皮 1、蹄筋 主要是指畜类动物四肢蹄跟部的肌
腱及相关联的韧带。
• 组成:致密结缔组织。 • 干制品质量要求:身干、透明、长大者为佳。
鹿蹄筋>猪蹄筋>牛蹄筋 成菜口感柔软、滑嫩。
14
2、皮
烹饪中使用的主要是其真皮部分,由致密结缔 组织构成。
中环、外纵);幽门 胃本体;瘤胃、网胃肌肉层发达;
部的环行肌特别发达,瓣胃不发达,结缔组织含量高。因
称为“肚头”。
有黏膜和黏膜下层向内形成角质突
起(肉毛),称为“毛肚”。
12
小肚:畜类动物的膀胱。
肠:与胃的结构相似,分小肠和大肠两部分。大肠肌 肉层较厚,结缔组织多,脂肪多是常运用的部分。结肠 含脂肪多又俗称“肥肠”,直肠俗称“肠头”。 禽类的肠肌肉层更薄,结缔组织多,具较强的“脆韧 性”。
2)烹饪运用特点 (1)特别注重选料以及烹调方法的选择; (2)注意去除腥膻味; (3)进行嫩化处理。
4
3、羊
偶蹄目牛科羊亚科
1)肉质特点
肉色红润,肌肉纤维细而柔软;脂肪白色,肌 间脂肪较少,膻味重。
一般:绵羊的品质优于山羊。羯羊品质好。
2)烹饪运用特点
(1)羊的后腿肉、背脊肉是用途最广的部位,适于炸、 烤、爆炒和涮等,菜品讲究细嫩;
织被膜(浆膜)。 质地:细胞成分多,含水量高,柔软脆嫩。
9
禽肝:体小,质地更细嫩(肝小叶小, 膜很薄)。
禽类可肥育出:鸭油脂肝和肥鹅肝 。
成菜特点:柔嫩。往往采用上浆等方法, 并快速烹制而成菜。如长时间卤、酱烹制, 质地则较硬。
胆汁的运用:傣族的“牛撒撇”
10
(类)原料
畜类原料:是指家畜、野畜的胴体及其副 产品和加工品的通称。
一、畜类原料的主要种类及运用
(一)家畜:是指人类为满足肉、乳、毛皮以及担负 劳役的需要,经过长期饲养而驯化的哺乳动物。
1
1、猪 偶蹄目猪科 1)肉质特点
• 肌纤维细而柔软,结缔组织少而柔软,肉色较浅淡; • 脂肪积蓄多,肥膘厚,肌间脂肪含量较其它畜类高且
1)生长期在一年内的兔肉,肉质细腻柔软,多爆 炒、熘、拌、炸收、蒸制成菜; 2)生长期一年以上的兔肉质稍老,多烧、焖、炖、 煮制成菜。
6
(二)野畜
• 野畜与家畜相比的肉质特点和烹饪运用特点:
由于大多数野畜善于奔跑、跳跃和行走,所以:
1、肌纤维较粗,肌肉组织发达,肌肉结实;且 肌肉中含肌红蛋白较多,肉色较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