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形的面积复习课教学设计
《多边形面积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多边形面积的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103-105页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让学生回忆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渗透转化的思想。
2.在观察、比较、辨析中,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面积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的联系和结构,并熟练计算多边形面积计算。
3.通过等积变形、平移等解决组合图形的面积,应用转化思想,提高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计算多边形面积,理解等积变形。
教学难点:利用平移、滚动等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准备:希沃白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整理与复习知识,建立知识结构。
1、学生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2、所学的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开火车:一人文字表达,一人用字母3、回忆: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呢?本单元所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什么?(转化)4、师小结:用一个结构图就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出来,不过这知识多边形面积这个单元的主要部分,我们要学会自己整理单元知识,这是一个把书读薄的过程(由厚到薄),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们班同学的整理的本单元知识。
师适时引导学生发现(左边、中间、右边各整理的是什么?)生发现:右边是图形之间的关系和变化。
师: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图形之间的关系与变化”。
二、夯实基本图形面积的计算1、提问:计算面积时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区分面积和长度单位、别忘记三角形面积÷2、找准对应长度)学生上台板书计算过程,并订正。
2、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异同与联系?同:等高等面积异:底不同形状不同师:提示:这些图形高相等,底不同,为什么会面积相等呢?它们的底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看看两个梯形,上底和下底有什么内在相同?(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都是10。
)追问1:从梯形往右看,梯形的上底和下底还可能是多少?(可能分别是3和7、4和6。
)追问2:当上底和下底相同时,梯形变为什么图形了?(变为长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的面积 整理和复习》精品课教案_18

《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1.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整理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及公式推导过程,能灵活熟练地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2.经历回顾、梳理、类比、归纳等过程,沟通图形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体会转化思想,培养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享受思维的乐趣。
【教学重点】整理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及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灵活熟练地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掌握转化的思想方法,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思维导图、课堂投票等教学资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磁条教具。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引入课题师:同学们,咱们这一单元主要学了什么内容?(多边形的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揭示课题)二、梳理知识,形成网络(一)整理单元知识要点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这一单元里面咱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请大家用“思维导图”把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列举出来。
(教师把思维导图推送给全班同学,同学们在平板上完善思维导图,全班交流。
)(二)整理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师: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是我们本单元学习的基本图形,他们的面积你们都会计算吗?请把它们的计算方法分别写出来。
(教师以“课堂提问”的方式把问题推送给全班同学,同学们在平板上依次写出各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选取学生的作品展示交流。
)(三)整理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1.师: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请同学们结合老师推送给你们的课件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教师把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的课件推送给全班同学,同学们结合课件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汇报展示(1)师:哪个小组来说说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生:把平行四边形沿着它的“高”剪下来,分成两个部分,运用“割补”法,经过“平移”,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
小学数学_《多边形的面积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多边形的面积复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回忆、整理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多角度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2、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整理完善知识结构,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知识熟练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设“境”引入师:今天,杜老师要带领大家参观一下光明小学的校园。
看,这是光明小学的校园平面图,你有什么发现?生1:我发现水池区是平行四边形;生2:我发现草坪区是四边形;生3:我发现花圃是三角形;生4:我发现苗圃是正方形;生5:我发现竹林区是梯形;生6:我发现假山区是组合图形。
师:同学们很善于观察,多边形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天杜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复习多边形的面积。
(出示课题)二、回顾梳理,以“理”求清师:你还记得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生:记得。
师:大家一起来说一下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生齐答: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底乘高除以2;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除以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底乘高;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乘宽;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边长乘边长。
师:光记住计算公式还不行,还要明白公式是怎么来的。
课前,同学们对本单元所学的三种图形的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行了复习,下面我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请看交流的要求,请XX来读一下。
生:借助学具摆一摆,说一说每种图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的?要求:1、每人选择一种图形,说完其他的同学可以补充交流。
2、说完后把学具摆好,安静等待。
师:要求明确了吗?生:明确了。
师:好,开始。
(四人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师:小组交流完了,我们全班交流一下。
大家注意,交流时说完一下图形再说下一个,说过的方法就不要再重复了。
1、交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师: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生1:我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将其中一个图形平移后就拼成了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样,就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底乘高除以2。
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 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 面积的实际应用:如土地面积、房屋面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梯形和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模型或多媒体展示多边形的面积计算过程。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多边形面积知识。
2. 新课导入:讲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公式,重点讲解梯形和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3. 实例讲解:通过实例讲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6. 总结提高: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多边形,思考其面积计算方法,并尝试计算。
3. 收集关于多边形面积的实际应用案例,与同学分享。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八、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对多边形面积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表达和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多边形的面积的与复习》教案公开课

《多边形的面积的整理与复习》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多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
难点:灵活运用多边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多媒体课件、练习题、实物模型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尺子、圆规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多边形的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回顾旧知: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多边形的定义、性质及面积计算公式,为学生提供知识基础。
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强调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5. 典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8.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适量作业,巩固学生对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掌握。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 练习题评价:对学生的练习题进行批改,评估学生对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关注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运用多边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园林设计中的绿化面积、测量土地面积等。
2. 介绍多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领域,如工程设计、地理信息系统等。
3. 引导学生探讨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上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练习课教学设计

4.复习组合图形。
课件出示:(1)师:本单元我们还学习了组合图形,同学们看这样一个组合图形,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思考过后,请同学们快速地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2)汇报算法小结:在本道题的多种列式中,可以归纳为两种方法:分割法和添补法。
分割法用的是加法计算,而添补法用的是减法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使学生明白计算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环节三:练习巩固,内化发展。
】师:看来同学们都特别地善于总结和观察。
现在我们就利用前面的复习来做几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如果你做对一道题,都可以给自己画上一颗星来奖励自己,最后你们在小组内比比看谁得到的星最多,谁就是你们小组的数学小冠军好不好?(一)细心判断。
(全对得五颗星)1.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它们的底和高一定相等。
()2.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2倍,它的面积就扩大2倍。
()3.梯形面积的大小与它的底和高有关,与它的位置和形状无关。
()4.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是8cm,它的面积就是32cm2。
()5.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一定能够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二)我会填。
(全对得四颗星)1.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三角形的面积是15m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2.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如果三角形的底等于16cm,那么平行四边形的底是()cm。
3.若三角形的底缩小2倍,高扩大4倍,那么它的面积()。
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等于长方形的长和宽,已知长方形的面积是26cm2,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dm2。
(三)大显身手(全对得三颗星)用篱笆围成一个梯形养鸡场(如图),其中一边利用房屋墙壁。
已知篱笆长80m,求养鸡场的占地面积。
(四)开动脑筋(全对得三颗星)一个三角形的底是15厘米,如果底缩小3厘米,面积就缩小18平方厘米。
原来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练习形式多样,既巩固了本课所复习的知识,又让学生明确:在联系生活解决问题时,不能把纯粹的数学知识生搬硬套,要灵活应用,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小学数学_多边形面积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4页的“回顾整理”教学目标:1.回忆已学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弄清图形面积之间的联系,使之形成知识网络。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4、通过整理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分析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及推导过程,灵活运用平面图形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沟通面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领会转化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各种平面图形的学具卡片、三角板、直尺、一般的平行四边形1个,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等。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直接入题。
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多边形的面积,今天我们一起来整理和复习这单元的内容。
(板书课题:多边形面积的整理与复习。
)二、合作探究,自主整理师:昨天让同学们结合预习提纲自主整理了本单元的内容,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先交流一下。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1、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2、说说各种图形的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3、面积单位的换算。
学生活动:在自主梳理的基础上,小组交流,组长选好记录员,做好整理。
教师活动:教师巡视,对于知识点整理困难或不完善的小组予以科学指导。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交流推导过程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整理成果?学生上台先展示自己小组制作的手抄报,再交流推导的过程,说出梳理方法,教师引导注意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结合,不完善的补充。
各小组在汇报时,提醒其他小组注意倾听,倾听他们的推导过程是否正确,语言表达是否条理准确,评出最佳汇报小组。
学生在汇报时,师关注平行四边形的推导过程是否沿高剪开;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否“用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后的图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转化后的图形与原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2、教师点拨,加深感知运用超链接,课件展示各平面图形的推导过程 出了它们的面积公式。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说课稿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单元复习。
教材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有一个更系统、更深入的理解。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总结,多边形面积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多边形面积计算的练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对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仍然容易出错,对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熟练运用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2.教学难点: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引出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2.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多边形面积计算的规律。
3.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并解释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课题:“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
执教:浚县卫溪街道办事处西街小学李志英
学习目标:1.复习已学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沟通图形面积之间的联系,形成知
识网络。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够正确计算图形
的面积。
3.能够运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图形的面积。
学习难点:明确各种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沟通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课件、几个基本图形。
学习过程:
一、督预示标
1.课件出示:房间整理前后的图片,让学生进行比较。
师:在生活中,我们对事
物进行整理,可以让事物条理化;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可以使知识更系统、更完整。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整理与复习“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
元的知识。
(板书课题:“多边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
2.检查课前复习情况:(1)关于“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的内容,课前你是怎
样复习的?复习了哪些内容?(2)在复习的过程中,你还存在哪些问题?
3.根据学生的复习情况定位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复习已学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沟通图形面积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够正确计算图形的
面积。
3.能够运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自学梳理
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纲,再次梳理“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的内容。
自学提纲
1.回顾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内容,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哪些问题?
2.我们是怎样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的?请尝试整理一下。
三、小组答疑
1.小组长主持,各成员在小组内交流学到的知识和讨论解决仍存在的问题。
2.互说并整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推选出小组代表准备展示交流成果。
四、展示评价
小组代表分别展示自己小组的交流成果,接受其他小组成员和老师的质疑、评价。
1.汇报我学到了什么。
2.展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沟通这些面积公式的联系。
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是推导其它图形面积公式的基础。
板书:基本图形面积计算公式联系网络图
3.由多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提炼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转化思想。
转化
(板书:新知识旧知识)
推导
五、联系拓展
我是公正小法官
判断下面各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2)平行四边形的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
()
(3)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4)两个底和高都分别相等的三角形,它们的面积一定相等。
()
(5)把一个活动的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面积不变。
()
我是计算小能手
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cm )。
我是运用小天才
1.妙想家在一块底边为4m ,高为
2.5m 的平行四边形空地上种满了鲜花。
如果每平
方米土地的鲜花卖300元,这块平行四边形空地上的鲜花可以卖多少元?
2.如图,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15cm 2,一条直角边长6cm,另一条直角边长多少厘米?
3.实验小学的一块草坪如下图所示,为了保护草坪不被踩踏,
学校利用一面墙和篱笆把草坪围了起来。
篱笆全长36m,这块草坪的面积有多大?
六、总结导预
1.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收获了什么?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2.预习《分数的再认识(一)》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还可以这样表示:
s=12ah 。
12 表示一半,也就是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1
2 是个分数,分数对于同学们并不陌生,但是三年级的时候只是初步认识了分数,下一单元要进一步认识分数,相信你对分数
会有新的发现。
课后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法预习《分数的再认识(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