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歌曲弹唱》第五单元 儿童歌曲钢琴伴奏编配与弹唱

合集下载

《幼儿歌曲弹唱》C大调幼儿歌曲弹唱

《幼儿歌曲弹唱》C大调幼儿歌曲弹唱

《幼儿歌曲弹唱》C大调幼儿歌曲弹唱一、实践目的与基本要求(一)实验目的掌握大、小调正三和弦、属七和弦、副三和弦及附属和弦的概念及弹奏方法,为幼儿歌曲的常用大小调式的正三和弦配奏奠定基础(二)实验内容1.了解大小调正三和弦的性质,进行大、小调正三和弦、属七和弦、副三和弦及附属和弦的概念及弹奏练习2.了解和声、旋律连接方法,并运用两种连接法进行大、小调正三和弦的连接3.弹唱作品《小鸭子》、《三只熊》4.琶音的弹奏要求及要领5.琶音课堂练习二、主要使用工具及器材钢琴、电子钢琴、黑板三、实践项目步骤1、什么是和弦?让同学们自己概括:三个音按三度关系叠置而成。

2、和弦的种类:三和弦、七和弦、九和弦等今天首先介绍三和弦的弹奏方法。

3、和弦弹奏:手位的准备十分重要,确定指法、架子架好,按双音弹奏的方法,三个指头整齐地落键,同时发响。

(老师带领同学们先右手握住左手的拳头半打开用1、3、5指去尝试,手臂一定要放松;再让同学们练习书25条C、G、F那几个调和弦)。

4、弹奏力度规律:从很弱(ppp)到很强(fff),根据压力需要,用力部位也随之改变,可以从指、腕、前臂、大臂甚至身体发力通过手指送到琴键。

力度越弱,用力部位越小;反之力度越强,用力部位越大。

练习书第34页24条。

5、教师讲解(1)琶音的概念:琶音( arpeggio)指一串和弦音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依次连续奏出,可视为分解和弦的一种。

通常作为一种专门的技巧训练用于练习曲中,有时作为短小的连接句或经过句出现在乐曲旋律声部中。

(2)琶音的演奏方法:分手练习、变速练习按照节拍组织方法来练习,使音阶、琶音的练习一样有节拍的感觉。

这一点很重要。

很多学生只强调音阶、琶音的起始音和结束音,因此演奏出来像一堆没有组织好的音符。

按照节拍感觉来练习音阶、琶音,能让我们体会到音阶、琶音练习中音乐的节律,使音阶、琶音一样具有音乐性。

1.教师示范C大调、G大调、F大调琶音2.学生模仿4.课堂练习(1)手腕运用手腕的协调音阶、琶音弹奏中关键的环节。

《幼儿歌曲弹唱》教案:全分解伴奏编配《虫儿飞》

《幼儿歌曲弹唱》教案:全分解伴奏编配《虫儿飞》

《幼儿歌曲弹唱》教案全分解伴奏编配《虫儿飞》教学内容:学习分解伴奏编配,边弹边唱编配歌曲《虫儿飞》教学过程:一、课程教学过程1、回课教师抽查学生弹唱,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心.教师回课时指出问题,学生及时改正2、音乐欣赏柴科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生于矿山工程师兼官办冶金工厂厂长家庭.1859年毕业于彼得堡法律学校,在司法部任职.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音乐学习班(次年改建为彼得堡音乐学院).1863年辞去司法部职务,献身音乐事业.1865年毕业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同时积极创作,第一批作品问世.受富孀梅克夫人资助,1877年辞去教学工作专事创作.1878-1885年间曾多次去西欧各国及美国旅行、演出.1893年6月荣获英国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同年10月底在彼得堡指挥《6号悲怆交响曲》(即6号交响曲)首次演出后不久即去世。

他的代表作品有:第四、第五、第六(悲怆)交响曲,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第一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罗科主题变奏曲》、第一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纪念伟大的艺术家》、交响序曲《1812年》、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交响幻想曲《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意大利随想曲、弦乐小夜曲以及大量声乐浪漫曲. 欣赏:《天鹅湖》3、发声训练连音练习5 6 5 6 | 5 4 3 2 | 1 — ||u u u训练目的:收口演唱U 使气息均匀支持,声音竖起来,连惯流畅。

训练方法和要求:(1)注意声音与气息的结合,起音及声音都要做到气息均匀的支持。

一口气唱完。

(2)收嘴角咬住U 音连贯甩起来舒展的演唱。

4、歌曲演唱教学(1)多媒体听音乐在听的基础上熟悉歌曲《虫儿飞》的旋律、节奏、音准。

感受这首歌曲与之前学习的儿歌有什么不同。

钢琴与幼儿歌曲伴奏第五章

钢琴与幼儿歌曲伴奏第五章

配弹参考伴奏:
第五章 常用的伴奏音型
三、主属音伴奏
第五章 常用的伴奏音型
所谓主属音是指乐曲调式音阶中的I级 (也称主音)和 V 级音 (也称属音),这两个音在调式音阶中占有重要的地 位,也是最能体现调式调性的音。
以下是音符对应的音级名称:
第五章 常用的伴奏音型
主属音伴奏公式五线谱: 主属音伴奏公式简谱:
THANK YOU
第五章 常用的伴奏音型
2.带低音的柱式和弦伴奏公式
第五章 常用的伴奏音型
范例参考五线谱:
第五章 常用的伴奏音型
提示:请按照乐曲开始部分提供的织体及旋律下方的和弦标记进 行弹奏。
第五章 常用的伴奏音型
提示:请按照乐曲开始部分提供的织体及旋律下方的和弦标记进行弹奏。
范例参考简谱:
第五章 常用的伴奏音型
第五章 常用的伴奏音型
一、全分解和弦概念 全分解和弦是指将和弦分别弹奏的一种伴奏形式,适合于抒情歌
曲或欢快的歌曲。具有抒情、优美、婉转、悠长的效果。分解和弦 是把四部和声以单音的形式按先后顺序弹奏,通过排列音的先后顺序 与节奏松紧的变化,可以构成多种音型。如可以先出现五音、三音、 跟音,或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
第五章 常用的伴奏音型
第五章 常用的伴奏音型
【强化练习】 1.钢琴弹奏练习
第五章 常用的伴奏音型
第五章 常用的伴奏音型
2.幼儿歌曲伴奏练习
第五章 常用的伴奏音型
第五章 常用的伴奏音型
第五章 常用的伴奏音型
第六节 琶音伴奏音型
第五章 常用的伴奏音型
一、琶音伴奏概念及常见音型
琶音伴奏是将和弦分别弹奏的另一种伴奏形式,它的表现力 丰富,如流水般细腻,音域较宽,非常地自由。常见的琶音伴奏 有八度内的琶音伴奏和超越八度的琶音伴奏。

《幼儿歌曲弹唱》教案:C大调正三和弦伴奏编配及应用

《幼儿歌曲弹唱》教案:C大调正三和弦伴奏编配及应用
( 1 )穿指、跃指弹奏技能 ( 2 )双手和弦弹奏技巧 ( 3)运用歌唱方法演唱音阶。 3.情感目标 ( 1 )穿指、跃指弹奏技能 ( 2 )通过熟悉大调音阶及和弦,感受大调坚定明亮的色彩,从而感受积极正能量。 通过学习和练习,摸索出儿歌伴奏的方法,为后续课程增强信心。
课前准备
1.五线谱本、铅笔、橡皮 2.在五线谱中写出C大调上下行音阶及正三和弦构成 3.找到自己喜欢的适合用正三和弦编配的儿歌。
教学过程:
一、课程教学过程 1、音乐欣赏
冼星海(1905——1945)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禹, 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选修小提琴.1928年 入上海音乐专科音乐学校,学习小提琴、钢琴.此期间,发表有《普遍的音乐》等音乐评论.
2、基本训练
演唱C大调音阶上下行。
演唱要求:右手打拍子,每个音由4拍变为2拍再变为1拍。声音洪亮,音准准确, 节奏清晰稳定,每个音咬字清晰。自然大调音阶及和弦构成原理
自然大调上行音阶构成:全音 全音 半音 全音 全音 全音 半音
弹奏要求:将低音谱号中的和弦分别每个四拍单手弹奏,熟练后再进行一拍一个连接, 非常熟练后按曲目节奏弹奏。左右手先分手练习再合手练习。弹奏C大调音阶并演唱。
教师选择5名同学测试发声练习掌握情况并加课堂成绩。
三、课下作业
1.熟练弹奏C自然大调上下行音阶及正三和弦连接。 要求:先慢后快练习。由每个四拍到三拍、两拍、一拍、半拍逐渐加快速度练习。 先右手后左手再合手练习。 2.用正三和弦编配一首喜欢的儿歌,伴奏音型自定。 例:
要求:伴奏音型自定,和弦出现正三和弦中一到三个即可。有感情的边弹边唱。 手指尖触键,音色清晰连贯。演唱声音洪亮,气息平稳,声情并茂。

《幼儿歌曲弹唱》课程标准

《幼儿歌曲弹唱》课程标准

《幼儿歌曲弹唱》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幼儿歌曲弹唱》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幼儿歌曲的弹唱技巧,提高其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

本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强的特点,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能够掌握幼儿歌曲的弹唱技巧,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应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技巧,包括手型、指法、节奏等;熟悉幼儿歌曲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等;能够独立识谱,掌握幼儿歌曲的弹奏技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学生应能够熟练掌握幼儿歌曲的弹唱技巧,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幼儿、热爱音乐教育事业的情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价值观。

三、课程内容与安排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钢琴弹奏基础知识、幼儿歌曲弹奏技巧、幼儿歌曲演唱技巧等。

具体安排如下:1. 第一阶段:钢琴弹奏基础知识(包括手型、指法、节奏等),共计20学时;2. 第二阶段:幼儿歌曲弹奏技巧(包括识谱、和弦连接、伴奏音型等),共计30学时;3. 第三阶段:幼儿歌曲演唱技巧(包括发声、气息、音准等),共计20学时;4. 第四阶段:实践操作与考核,共计10学时。

每个阶段都设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学生应能够熟练掌握幼儿歌曲的弹唱技巧,并能够在实践中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理论讲授、示范演示、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等。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实践操作等;期末考试采用现场演唱和弹奏的形式,考察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教学效果。

通过教学评价和考核,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六、课程资源与保障为保障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需要做好课程资源与保障工作。

中职幼师专业《幼儿歌曲弹唱》课程教学初探-4页文档资料

中职幼师专业《幼儿歌曲弹唱》课程教学初探-4页文档资料

中职幼师专业《幼儿歌曲弹唱》课程教学初探《幼儿歌曲弹唱》是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自己演唱,自己伴奏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技能,也是中职幼师说、唱、弹、跳、画“五项全能”基本功中,“唱”和“弹”两项的有机结合。

在幼儿园的五大领域教学中,音乐是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活动中,教师通过弹唱的形式示范音乐作品,让儿童对作品有初步印象,教师也可以通过自己准确、生动的伴奏和演唱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具备良好的儿歌弹唱能力,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幼师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知识与技能(一)了解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幼师专业的学生,首先要认识琴键,了解琴键中黑键和白建的关系,掌握弹奏钢琴时的坐姿和指法,学习钢琴弹奏最基本的两种演奏方法,即,断奏与连奏。

弹奏音阶、和弦、琶音等相关技巧的练习曲,为自己弹奏流畅的旋律做好铺垫。

(二)掌握相关的乐理知识,具备相应的识谱能力中职幼师专业的学生都开设的有乐理、试唱、钢琴、声乐等课程,这便是为以后的弹唱打基础。

学生首先要认识音符,能够分辨音符的时值、音高,把握乐曲的节奏,这样在弹唱歌曲时,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正确视奏乐谱。

在学习中,应该加强音乐符号的辨识及和弦知识的学习。

歌曲伴奏属于多声部范畴,和声的使用,在伴奏中具有“灵魂”的地位,和声选配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歌曲的弹唱效果。

一般来讲,儿歌的和声应用比较简洁,和声进行要求清晰、明朗,所以,学生在接触儿歌弹奏初期,要掌握和弦中 I、IV、V级正三和弦的运用,在此熟练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学习其他和弦的配奏,就会比较容易一些。

另外,移调知识的学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演唱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声音特点、音域宽广程度来调整音高,更利于发挥自己的声音特色,取得良好的弹唱效果。

二、儿歌弹唱的步骤和方法(一)准确判断歌曲的调性拿到一首作品,首先要反复的练习演唱,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以便对歌曲的调性做出准确判断,为后面自己配伴奏做好准备。

教案儿 歌 弹 唱 中 的 伴 奏 音 型.

教案儿 歌 弹 唱 中 的 伴 奏 音 型.
学与练相结合,体会伴奏音型的风格
理论与实践巩固知识点
通过小组讨论,生生合作,总结出和弦型伴奏型的作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播放儿歌《走路》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伴奏音型
3、播放儿歌《妈妈格桑拉》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伴奏音型
思考讨论总结半分解型伴奏音型适合为活泼欢快式幼儿歌曲编配伴奏
思考讨论总结全分解和弦伴奏音型适合为抒情优美式幼儿歌曲编配伴奏
教学重点
掌握三种简单伴奏音型的弹奏方法
教学难点
合理的选择符合儿歌风格的伴奏音型
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手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与练同步)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子五线谱板、钢琴、电钢琴
教学过程新课
播放儿歌、出示PPT
《共产儿童团歌》雄伟庄严型
《走路》欢快跳跃型
PPT、出示内容(板书)
二、伴奏音型分类(板书)
1、和弦型
2、半分解和弦型
3、全分解和弦型
PPT出示谱例练习曲
教师示范演奏并说明
弹奏方法
仔细聆听
认真思考
积极思考回忆旧知识:和弦的构成,与老师共同推理,根据和弦组合变化形式总结出新知识伴奏音型的分类
仔细聆听
认真思考
讨论练习
由上学期所学乐理知识推理总结出伴奏音型的分类(以旧知识导出新知识)
通过小组讨论,生生合作,总结出半分解和弦型伴奏型的作用
通过小组讨论,生生合作,总结出全分解和弦型伴奏型的作用
教学总结
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不同风格的儿童歌曲,并可以逐步适宜的选择了合适的伴奏音型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共同总结

《幼儿歌曲弹唱》教案:幼儿歌曲弹唱及发声练习

《幼儿歌曲弹唱》教案:幼儿歌曲弹唱及发声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弹唱课学习方法 (2)掌握弹唱课程课上课下如何练习。 (3)学习歌唱中呼吸方法
2.技能目标 (1)掌握边弹边唱的能力 (2) 掌握歌唱呼吸 (3)运用弹唱能力组织音乐活动。
3.情感目标 (1) 通过自弹自唱,丰富自己的情感,为今后幼儿工作组织音乐活动
奠定了基础。 (2)通过学习气息,更好的美化声音,训练气息,让歌唱变得更加轻松自如。
(2)共鸣腔体综合运用
在歌唱发声时,应用混合共鸣的方法掌 握好共鸣在各声区的比例,使声音获得Βιβλιοθήκη 好 的效果。(3)发声练习
快吸快呼
用断开数数的方式找到快速吸气呼气的感觉,同时感受腰腹部灵活弹跳, 本练习主要运用欢快跳跃或有爆发力的歌曲中。 无旋律练习:断开数数 一、二、三、四、五 老师示范 学生练习
课前准备
1、指甲不得超过指尖,不得美甲涂指甲油。 2、每名学生找到5首最喜欢的儿歌并准备好谱曲。 3、准备弹唱课本及五线谱本、铅笔 橡皮。 4、准备自我介绍和个人才艺展示。 5、谈谈你对歌唱呼吸的理解
教学难重点
•如何让学生掌握本课程学习方法
未来的幼儿教学岗位中,拥有过硬的弹唱技能对一名幼儿教师来说尤为重要, 怎么才能更好更快的学好本门课程呢?掌握方法才是高效学习的关键。
《幼儿歌曲弹唱》教案
幼儿歌曲弹唱及发声练习
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教学难重点 教学方法 教学时量 教学过程 课下作业 课后总结
教学内容
1、如何学习幼儿歌曲弹唱 (1)歌曲弹唱的概念及重要性 (2)为什么要学习歌曲弹唱 (3)歌曲弹唱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价值所在 (4)弹唱课需要具备的能力 (5)课上课下如何练习 2、基本发声训练 (1)快吸快呼训练 (2)慢吸慢呼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就是说,一首歌曲可以仅由一个乐段构成,称为一段体 (一部曲式)歌曲。 ❖ 当一首歌曲由两个以上乐段构成时,则根据其包含乐段的数 量分别被称为二段体、三段体甚至更多段体歌曲。 ❖ 歌曲中包含了两个以上乐段时,各乐段之间具有重复、对比、 展开、再现等内在联系,以构成一个富裕变化而又有统一的 完整音乐结构。有时,这些乐段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不如一段 体歌曲中的乐段。
❖ 为儿童歌曲创编钢琴伴奏,要学会思考与解决音乐创 编过程中的问题,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
❖ 1、熟悉歌曲 ❖ 2、选配和声 ❖ 3、选择适当的音型 ❖ 4、增加前奏、间奏、尾奏 ❖ 5、在钢琴上试听并加以改动
模块二 儿童歌曲的乐段分析
一、乐段概述
❖ 一首歌曲,无论其篇幅长短,都具有独立完整的音乐结构。 ❖ 在歌曲结构中,乐段是具有独立音乐表现意义的基本单位。
❖ 总之,歌曲的结构与伴奏手法的应用之间有 着密切的联系,并存在着一些基本的规律。 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和体会两者之间的 这种联系并掌握和运用其中的规律,将会使 即兴伴奏与自弹自唱的整体水平不断有所提 高。
模块三 前奏、间奏、尾声的编配
❖ 歌曲的附属部分通常指除带有歌词的旋律以外的部 分。
❖ 包括前奏(也叫引子),间奏(也叫过门和间插), 尾声(也叫后奏)三个部分。
二、乐段的结构特点
❖ 由两个或四个乐句构成的歌曲(如包含了两 个或四个乐句的一段体歌曲或每个乐段分别 包含了两个乐句的二段体歌曲)为这类歌曲 作即兴伴奏应本着简明、同意的基本原则, 在和声和织体方面上都不宜使用过多的“浓 烈”的对比和发展手法。
❖ 在篇幅较大的二段体中,第一乐段往往显得 较为平稳,第二乐段则常常用各种方式与第 一乐段构成对比以推动乐思的发展,并形成 歌曲的高潮。这时,我们就要调动积极而有 效的手段以烘托和强调这种对比因素,并积 极组织好高潮的准备和表现。
❖ 幼儿歌曲由于大多都篇幅较小,一首歌曲可 能只有几小节或十几小节。所以,前奏大多 都不被写入歌曲的乐谱,这就需要我们根据 歌曲的表现内容添加进去,有利于幼儿的演 唱。
❖ 几种简便易学的方法 : ❖ 1、用歌曲的开始句作为前奏 ❖ 2、用歌曲的结尾句作前奏 ❖ 3、用歌曲的伴奏型做前奏
二、间奏
奏和尾声 。
第五单元 儿童歌曲钢琴伴奏
编配与弹唱
主编:郑艾明
❖ 一、配弹伴奏的步骤 ❖ 二、儿童歌曲的乐段分析 ❖ 三、前奏、间奏、尾声配钢琴伴奏时,一般先熟悉试唱歌 曲,对歌曲的调式调性及风格特点等有一个总 的了解之后,再给歌曲选配和弦.然后选择适当 的和声,选择合适歌曲风格和情绪的伴奏音型, 增加前奏等.最后是弹唱视听.
❖ 这些部分与歌曲主体(即带歌词的旋律)部分是有 机的整体,是整体的歌曲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们对导入歌曲主题,塑造音乐形象、烘托及延伸歌 曲情绪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前奏
❖ 前奏,又称为“引子”,是幼儿歌曲主题前 的预备部分,具有引出歌曲主体,明确调式、 调性、速度、力度及情绪,提示歌曲内容的 作用。
❖ 间奏最主要的功能就是 “承上启下”,还具有深化 音乐情绪、明确段落结构的作用。间奏还能为演唱 者提供歇息的机会。
❖ 歌曲的间奏最常出现在根据多段歌词的需要而进行 的全曲或乐段重复之间。当歌曲中出现从头的重复 时,前奏即可当作间奏使用,这时,亦可将前奏做 适当的变化。
❖ 如果在歌曲内部的结构连接处需要间奏,一般情况 下歌谱中会提供,只要照本宣科即可。如果仍需要 自行编创,亦可参照前奏的编创方法进行。
❖ 尾声的作用:一是为加强终止,一是为补充 终止,使终止更完善、更圆满,使终止更具 终止感。尾声与前奏一样,几乎涉及到每首 幼儿歌曲。也就是说,只要有伴奏,就会有 尾声。
❖ 1、重复主音主和弦的尾声 ❖ 2、重复前奏的尾声 ❖ 3、主和弦分解的尾声 ❖ 4、重复结尾旋律的尾声
单元练习
❖ 1、简述钢琴伴奏编配的基本步骤 ❖ 2、为歌曲配伴奏,在合适之处加配前奏、间
❖ 间奏较之前奏在幼儿歌曲中的使用率并不是 很高,尤其在篇幅短小的歌曲中更为罕见。 在幼儿歌曲中间奏的加入与否是要考虑歌曲 所表现的内容、考虑音乐的需要,再者,间 奏一般都会含在歌曲创作的曲谱上,作为伴 奏者只需按照曲谱中的间奏编配合理的和声、 织体就可以了。
三、尾声
❖ 尾声时歌曲的余意,是演唱者把歌词唱完后, 由伴奏者来继续补充和展示歌曲未尽的乐意 时采用的一种方法。
❖ 在某些三段体中的歌曲中,经过第二乐段的对比表 现,第三乐段的常见形式是再现第一乐段的音乐内 容。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不要简单地全盘照搬第一 乐段中的伴奏手法,而可以在它的基础上做出某种 程度的发展和变化处理,以更好地配合第三乐段中 乐思的呈述。有时,三段体歌曲的第二乐段仅仅是 一种平稳的过渡性的段落,而全曲的情绪高潮被安 排在第三乐段出现。对此,我们可作出相应的伴奏 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