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工艺美术史1到4章总结完整

中国工艺美术史1到4章总结完整第一篇:中国工艺美术史1到4章总结完整中国工艺美术史1到4单元总结——第一章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一时代背景:在原始社会漫长的阶段,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石器成为主要的武器和生产工具,成为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因此以石器工具的水平作为划分不同时期的标志,这一时期称为石器时期。
二艺术风格: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是生动、活泼、纯朴、天真的原始设计。
三设计成就:a、从旧石器时期演变成新时期时期;b彩陶和黑陶是原始社会工艺美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标志着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的独特成就。
c、旧石器是打制的、新石器石工具进步表现为磨光和钻孔技术。
4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A、彩陶文化分为五种类型:a半坡型:1设计特点是小口尖底瓶造型优美,符合力学原理,很适合原始人的打水、提水之功能,是一种简单而优秀的古代设计作品。
船型壶又称菱形壶,壶体两头尖,形如菱角,正中有口,口的两边器体上各有一耳,上饰类似渔网的纹样,造型别致灵巧,装饰简朴,是一件优美的工艺品。
2尤以鱼纹和人面鱼纹最具特色和代表性。
3变现手法:由写实到抽象、直边三角形。
4风格特点朴质。
5距今年代约70000-6000。
b 庙底沟纹:1造型以大口鼓腹小平底最为典型,小口尖底瓶制成“双唇”式样,而敛口小平底大翁、圆底釜则是半坡型所没有的。
2主要以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为主。
3表现手法以双关手法和曲边三角形。
4风格特点律动节奏。
5距今年代约6000-5000年。
c马家窑型:1以小口的壶、罐居多。
2艺术特点;满、内彩、点和旋涡的巧妙运用。
3表现手法以繁彩和内彩为主。
4风格特征旋动华美。
5距今年代约5000年d半山行:1最具特色的是短颈广肩鼓腹彩陶罐,罐体近视球体,造型饱满。
2主要以旋涡纹和葫芦纹最有代表性。
3表现手法以多效装饰法和双关法、黑彩、红彩合用。
4风格特征是富丽精巧。
距今年代约4500年e马厂型:1主要以小口双耳罐最为典型。
2以人形纹最有特点。
3表现手法是注意大效果、盛行陶衣和喜用浮雕技法。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中华民族多元的文化遗产和智慧。
在中国的五千年文明历程中,工艺美术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艺术,更是生活的一部分。
本文将以时间顺序为线索,为您介绍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开始有了自己的工艺美术。
那个时期的人们主要以石器、骨器、角器等材料制作各种器物,如斧头、针、针线等,这些物件既有实用性,也具有一定的装饰性。
这些早期的工艺品在形态上简单朴实,但已经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工艺美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进入商代,中国的工艺美术进一步发展。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也是中国工艺美术的重要时期。
商代的青铜器是当时的代表,它们的造型独特,镶嵌着各种图案和文字,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格。
同时,商代的玉器也非常有名,这些玉器有的是用来装饰和佩戴,有的是用来祭祀和供奉,无论是制作技术还是雕刻工艺都非常精湛。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的工艺美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周代。
周代的青铜器更加精美,工艺更加繁复。
青铜器的装饰纹饰更加丰富多样,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纹饰铜鼎”。
铜鼎作为古代的礼器和宴饮用具,在周代被赋予了更深的宗教和礼仪意义,因此制作工艺非常精细。
此外,周代的陶器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今仍然是研究古代陶器发展历程的重要依据。
中国的工艺美术在秦汉时期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
秦汉时期,中国统一了文字和货币,交通和通讯也得以发展,这为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条件。
在这一时期,青瓷成为重要的陶瓷品种,象牙雕刻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同时,金属制品如铜镜、铁器等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作品在技术上更加精湛,造型上更加丰富多样,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的工艺美术在唐宋时期进入了黄金时代。
唐代的青瓷、玻璃器等陶瓷和玻璃制品极具艺术价值,成为了中国工艺美术的代表。
同时,唐代的金银器制作技术也非常先进,造型上注重线条的流畅和简洁。
工艺史——六朝。最新

中国工艺美术史
镂孔山形金饰 北燕
中国工艺美术史
鎏金铜佛 北魏
中国工艺美术史
归义氐王金印 西晋 3.2×2.2×2.1厘米
此金印重88.5克, 驼纽,印面文字为凿刻 而成。“归义”犹言归 化而附之,即归顺之意。 此印为晋室颁赐给归顺 于晋的氐族部落酋长之 印。现藏于上海博物 馆。
中国工艺美术史
谢谢观看
中国工艺美术史
(二)、瓷器
• 南北朝时期,民族的融合及佛教的盛行,对陶瓷制品 带来重大影响,如佛教祥瑞象征的莲花成为流行纹饰, 促使了陶瓷艺术风格的多样化。 • 北方瓷史晚于南方,突出成就是白瓷的烧成,说明当 时的工匠们已开始掌握了减少胎釉中铁元素含量的技 术。这为彩绘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釉色,对后世有深 远影响。到隋代其技术已臻成熟。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一)、陶塑
彩绘骑马吹角陶俑 北魏 陶牛 北朝
中国工艺美术史
黑釉楼阁佛像陶魂瓶
三国两晋南北朝 江苏省南京市出土 高42厘米、腹径26厘米、 底径16.3厘米 魂瓶,又称“谷仓罐”, 或“堆塑罐”,是流行于 三国孙吴至西晋期间的一 种形式独特的随葬品,多 出土于江苏、浙江两省。 瓶为平底,口沿以上部分 堆塑楼阁、房屋、人物、 飞鸟、走兽等,有的还有 佛像和其他的装饰图案。 这是为了祭奠死者、超度 亡灵而专门烧制的随葬明 器。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东晋织成履
中国工艺美术史
第四节 漆器工艺
• 产量和生产规模不如汉代发达,但在技术上仍然有发 展。 一、夹纻
1、战国、两汉时已经流行。 2、六朝时期,随着佛教的盛行,开始出现夹 工艺塑造佛象。
二、斑漆
六朝时新创,几种颜色的漆交混而产生斑纹的一种漆器。
2024版中国工艺美术史

民间工艺美术传承与发展
民间工艺美术的种类与特点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种类繁多,包括剪纸、刺绣、泥塑、陶瓷等,具 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方式
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方式主要有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和地域传承等。
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民间工艺美术面临 着传承断层、市场萎缩等挑战。
现代创意设计与传统工艺融合
现代创意设计的理念与方法
现代创意设计注重创新、实用和美观相结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设计创作。
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设计的结合
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设计的结合可以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 的艺术作品。
中国工艺美术史
目录
CONTENTS
• 绪论 •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 • 奴隶社会工艺美术 • 封建社会工艺美术 • 近现代工艺美术 • 中国工艺美术特色与价值
01 绪论
CHAPTER
工艺美术定义与特点
定义
工艺美术是指运用各种美术技艺, 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同时注重审美 和装饰性的手工艺品和美术品。
石器装饰与审美
部分石器在实用功能基础 上,还具备装饰性,如穿 孔石珠等,显示出原始人 类的审美意识。
彩陶艺术
彩陶的起源与发展
彩陶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主要分 布在黄河流域,以仰韶文化和马家窑 文化为代表。
彩陶的制作工艺
彩陶制作包括选土、成型、烧制等工 序,其中烧制温度和气氛控制尤为关 键,直接影响彩陶的色泽和质地。
现代创意设计与传统工艺融合的实践案例
许多设计师和艺术家通过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设计相结合,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艺术 作品,如现代陶瓷艺术、纤维艺术等。
5(第5章) 中国工艺美术史[7页]
![5(第5章) 中国工艺美术史[7页]](https://img.taocdn.com/s3/m/f2a63e81195f312b3069a517.png)
简答辑要
★1. 简述汉代画像石的风格特点
汉代画像石的艺术特点体现在构图方传统法则,即以平面的散点和分层方式布局,形象按上下层次、左右关 系获得在空间中的位置,没有提供向纵深延伸的暗示。
简答辑要
★1. 简述汉代画像石的风格特点
汉代画像石的艺术特点体现在构图方式、形象塑造和雕刻技法三个方面。 ②形象塑造具有影形观察和线描表达两个显著特点。物象的体积消失在剪影式的平面造型中, 以曲线为主的轮廓线强调了形象的形体与动态特征,几乎所有的形象都处在行进、跳跃、顾盼、 飞腾的运动瞬间。
感谢浏览
简答辑要
★1. 简述汉代画像石的风格特点
汉代画像石的艺术特点体现在构图方式、形象塑造和雕刻技法三个方面。
③雕刻技法主要有阴线刻、阳线刻、浅浮雕等。画像石最普遍的是减地平雕加阴线刻,即在 平整的石面上剔去形象轮廓之外的部分,使形象呈浅浮雕状,然后用阴线刻出轮廓内的细部。画 像石以东汉前期的孝堂山石祠与东汉后期的武氏石祠为代表。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工艺美术史
第一章 陶工艺 第二章 瓷工艺 第三章 青铜工艺 第四章 家具工艺 第五章 建筑与环境艺术 第六章 染织工艺(纹样) 第七章 其他工艺(漆器、金属工艺、玉器等)及综合
简答辑要
★1. 简述汉代画像石的风格特点
画像石是汉代厚葬之风的产物,一种雕刻着不同画面,用于构筑墓室、石棺、享祠或石阙(què, 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的建筑石材。画像石萌发于西汉武帝时期,东汉时期画像石分布范围 扩大,形成四个中心区域。其题材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天文星象、社会生活等。
中国工艺美术史

1.我国陶器的起源很早,1962年在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出土了距金8000多年的陶器,是我过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陶器资料。
2.所谓“彩陶”,是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
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
3.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特点:(一)满。
(二)内彩(三)点和螺旋纹,因此马家窑型陶瓷的艺术风格,可用旋动、流畅来形容。
4.“编织是用竹、藤、柳、草等天然材料编成生活用品,它的起源应当更早于陶器。
5.原始社会的各种工艺创作,在工艺美术创作上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一)实用和装饰的统一。
(二)技术对艺术的影响。
(三)形式感得应用。
(四)表号性的艺术手法。
6.在郑州紫荆山北和南关外,发现了俩处较大的制铜遗址。
在这里出土的有溶铜炉、坩埚、木炭、铜渣、砺石以及铸造青铜器的各种陶范。
在郑州张“赛“南街杜岭土岗出土了俩件大型铜方鼎,考古界称之为”杜岭方鼎“。
7.司母方鼎是我国目前所知最大的一件青铜器。
也是世界少见的珍品。
它是商代晚期制作。
8.商代青铜器的装饰艺术特点可归纳为:1图案纹样是以单独适合纹样为主。
2图案纹样多采用对称的格式。
3商代的装饰多采用主纹和地纹的结合4商代铜器装饰方法,早期脱胎于陶器的拍印,后期则运用刻花的方法。
9.青铜器的加工其方法大体有:1,焊接2,刻划3,镶嵌4,金银错5,鎏金6,镂空10.彩会陶主要是作用明器,作为陪葬用的。
战国俩汉时期厚葬之风盛行,是彩会陶兴盛的主要原因。
11.战国漆器的生产,以南方的楚国最为发达。
这个地区气候温和,雨量适宜,漆树生长较多,至今仍是我国漆树种植的重要地区之一。
12.战国时期的漆器,主要出土地点有湖北江陵、随县、云梦,湖南长沙,河南信阳,四川成都,山西长治,河北平山,临~~等。
楚国则是漆器的重要生产地区。
13.春秋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无论品种、制作、艺术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具有它自己的特点和时代风貌:(一)它具有时代的共同性和地区的特殊性。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件

主管工作心得感悟(精选20篇)主管工作心得感悟篇1我叫__x,于20__年x月__日入职公司,被派往__小区项目部,从事现场技术管理工作。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这的一年的时间里,我对公司项目团队及同事等各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首先在此感谢公司给予我这样的学习机会与锻炼自我的平台,在领导的关怀指导以及同事的关心帮助下,我很快的适应了公司的管理模式和工作环境。
现将这两个月的工作情况及感受总结如下:1、我们项目部是一个年轻化的团队,大部分同事都是80后,是非常有活力和激情的。
同事之间的相处是非常融洽的,没有恶意竞争现象,是我比较向往的团队,就连领导都是那样平易近人。
2、在新员工座谈会上,我更近一步的了解了公司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员工岗位的提升空间。
我更加相信自己能够在公司的培养及同事的帮助下,很快能够独挡一面,真正的能够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3、在项目工作中,技术负责人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岗位,关系着整个项目的技术支持、安全及造价等多方面的工作。
由于我刚从事技术负责人这个岗位,经验有些欠缺;因此,对于工作我一直不敢懈怠,坚持小心谨慎,脚踏实地,认真务实,高效求新的工作态度,及时编制各项专项方案并向同事请教以确保工程顺利开展;及时对现场各施工班组的工序进行技术交底,杜绝出现不必要的返工和损失。
4、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相关单位进行协调确认,并形成文字依据,再将确认的方案,施工方法,图中修改部位及时通知相关作业班组,坚持做到当天事,当天完成。
5、在对确认的设计变更及时办理现场签证,做到与施工同步。
6、积极配合甲方、监理等单位对现场的质量、安全检查,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施工。
坚持以工序质量控制整体工程质量。
总之,在当前工作中的不足,我会以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的拓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来弥补,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一个技术过硬,管理全面的'全能型人才。
在此,感谢公司领导给了我这样一个发挥的舞台。
我要更加珍惜这样的机会,积极融入这样一个年轻活力,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团队,为公司的发展竭尽全力。
中国工艺美术史-1-绪论ppt课件

玉雕 清
工艺美术的起源和发展
9.近现代 衰败和新生、模仿和创造、恪守与分化构成近现代中国工艺美术的基本景观。
竹雕
寿山石
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
一、工艺美术的概念 二、工艺美术的分类 三、工艺美术的起源和发展 四、中国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
中国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
1.材质之美 对材料的光泽、质感、纹理的心理感受和审美感受 2.工艺之美 “百工”,制作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 3.鉴赏之美 一是鉴别,二是欣赏 4.功能之美 实用功能体现的美 5.造型之美 物品的外形和结构 6.装饰之美 附丽于器物上的装饰
唐三彩骆驼载乐佣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 唐
工艺美术的起源和发展
6.宋元 宋代发达的手工业和尚文重理的文化氛围,形成了清新典雅、平淡含蓄的美学
风范。元代工艺美术风格趋向粗狂、豪放和刚劲。 染织工艺的织金锦、陶瓷工艺的青花和釉里红是这一时期的突出贡献。
錾花银盘 宋
釉里红瓶元
青花罐 元
哥窑 宋
工艺美术的起源和发展
工艺美术的概念
D 美学思想不同 工艺美术:手工技术装饰美常带有
个人情趣,贯穿着个人的精神,保 持着经验、感性的特征,以装饰为 美; 艺术设计:机械技术功能美是建立 在流水线基础上的,以实用功能为 目的,反应的是大批量、标准化的 和谐、统一和理性的技术美特征。
工艺美术的概念
3.工艺美术的本质特征:适用性和审美性相统一 A 适用性:符合特定的功能要求,符合生活
明代 景泰蓝
唐代 唐三彩罐
中国工艺美术史·绪论
一、工艺美术的概念 二、工艺美术的分类 三、工艺美术的起源和发展 四、中国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
工艺美术的分类
按用途分: 1.生活日用品(衣、食、住、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福建福州油纸伞
❖ 福州的纸伞制作相传唐五代时 期由开闽王王审知从江浙一带 引进。最初的形制为直柄式, 伞身粗大,但经久耐用。经宋 元、明数百年的发展,福州纸 伞质量有很大提高。清乾年间, 福州雨伞的出口量仅次于布匹, 瓷器,居第三位。晚清至民初, 福州府全城伞店大小共三百家, 规模较大的有“杨常利”和 “富贵”,中等规模的有陈世 泰、林新利、潘忠明、长利炳、 张兴泰、一团和、陈天利、张 泉发、潘赏和等十余家,小户 约两百多家。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一、中国伞的起源
❖ 伞的起源是一个目前尚不清晰说 明的问题 在古代中国,有多种 关于伞的传说与文献,也有一些 可供我们探索的考古材料。虽然 这些材料尚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 却能开启我们无限的想象。 我 们将具有猜测性的观点展示在这 里,让观众朋友们自己做出判断。 或许有一天,正是您的观点,解 开了中国伞起源之谜,并成为大 家认可的定论。
台湾原乡缘纸伞
❖ 随着一些客家人迁往台湾定 居,油纸伞在台湾亦有所发 展。油纸伞除了挡阳遮雨外, 也是婚假中不可或缺的礼物。 台湾美浓至今保留油纸伞制 作
浙江余杭油纸伞
❖ 余杭油纸伞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乾隆 三十四年(1769)董文远九房开设 的伞店。产品主要包括渔船伞、文 明伞等。由于品质精良,经久耐用, 深受人们欢迎。一些外地香客途经 余杭时甚至会在半夜叩门购伞,作 为礼物送给家乡的亲友。随着现代 伞的出现,余杭油纸伞逐渐被淘汰。 生产技艺亦濒临失传。21世纪初, 在社会重视非物质文化的背景下, 人们又成功恢复传统油纸伞的制作。
祭祀与崇拜
❖ 对伞的构造的超自然意义解释, 为伞赋予了神秘的宗教色彩。 穹形的伞面让人们联想到天, 二十八跟伞骨被认为与天上的 二十八宿相对应。这使人有理 由相信伞具有神圣的性质和神 秘的力量,也使得人们对伞产 生神秘莫测的感觉,产生了敬 畏、感激、依赖的宗教情绪。 在很长时间里,伞不仅是人们 崇天心理的一种文化载体,也 成为对神顶礼膜拜的一种模具
等级与仪仗
❖ 在古代中国,伞的使用具有强 烈的等级性,成为社会身份的 象征。皇帝出行时用华盖;宋 代规定:百姓、官吏伞一律用 青色,天子用红黄二色;明代 规定庶民只能用纸伞,不得用 罗娟凉伞。从后魏时期开始, 伞还正式用于官仪,成为皇家 礼仪的一部分。伞的礼仪与等 级特征并不仅限于中国,在古 代的埃及与巴比伦,以及在东 方的日本、缅甸和泰国,这种 现象也普遍存在
喜庆与祈愿
❖ “伞”的汉字由许多“人” 构成,伞因此成为多子多孙 的祈福;红色的伞表示喜庆, 具有消灾辟邪、平安吉祥的 功能。伞因为是远行必带的 用具,送伞成为对远行者一 路顺利的祝福,并衍生出对 赴京赶考和外出任官的人伞成为人们抒发情 感的载体,进入艺术表演的殿 堂。在中国,许多地区和民族 都有自己风格独具的伞舞。人 们以伞为道具,载歌载舞,表 达自己的感情。伞技则属于技 巧表演一类。表演者以伞为道 具,进行复杂和高难度的表演。 在伞技表演中,伞既因其绚丽 而悦目,也是表演者保持平衡 的一种工具
古典工艺伞
❖ 一方面。制伞匠人经验的积累和品 位的提高,伞的制作开始超越实用 层面,成为一种工艺品;另一方面, 随着现代金属伞的普及,传统油纸 伞迅速推出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样 的背景下,一些传统伞业转而制作 工艺伞。由于工艺伞的实用价值让 位给审美价值。所以在选料,工艺 和装饰上力求精益。伞骨采用精选 的淡竹,经复杂的手工使伞面收拢 又恢复成天然竹节。伞面则有油纸、 花边、绸作原料,图案形式可分为 刷花伞,绘画伞,绣花伞,各有自 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西湖绸伞的诞生
西湖绸伞的制作
纷繁多样的西湖绸伞
四、中国伞文化
❖ 伞在伴随着人们生活的同时,人们 也将自己的情感和观念。以及建立 在这种观念基础上的象征含义赋予 伞,伞在历史沉淀中所形成的文化 内涵广泛,深刻而复杂。它的制度、 它的形态。它的颜色,甚至它的汉 字字形,都激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想。 它既是将人群分开来的仪仗制度的 一部分,又是将具有共同心愿的人 联系在一起的媒介,它既为人们带 来喜庆与吉祥,但又成为民俗心态 中的一种难言的禁忌。正是在这种 多样化的情绪中,形成了各地丰富 多样的伞文化
四川泸州油纸伞
❖ 四川泸州油纸伞起源于明末清初以 生产大红伞为特色。泸州油纸伞的 制作从削竹到描绘图案共20多道工 序均采用手工操作,鼎盛时期境内 共有100多家作坊,从业人员上万 人,主要集中在江阳区蓝田,泰安。 沙湾、分水、弥陀、小市等地。20 世纪四、五十年代,靠近泸州小市 码头的珠子街成为著名的“油纸伞 一条街”。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 到油纸伞特俗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泸州油纸伞开始复苏。由于严格保 持传统工艺。泸州油纸伞成为这一 领域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
三、美丽的西湖绸伞
❖ 丝绸很早就被用做伞面材料。尤 其是中唐以后,随着丝绸的普及, 绸伞进一步流行。南宋临安市全 国的制伞中心,市场上绸伞品类 众多。有大小黄罗伞、清凉伞, 红绿小伞和方伞等,供顾客选择, 及至近代,杭州西湖绸伞作为绸 伞家族最靓丽的一支,脱颖而出, 成为中国绸伞的突出代表。西湖 绸伞以竹做骨,以绸张面,小巧 玲珑。风格典雅,伞头造型多借 鉴西湖中的“三潭”。伞柄的造 型除了注意艺术上的变化外,还 要求手感舒适、线条流畅。
五、走向世界的伞
❖ 在中国以外的一些地区,很早就出 现了伞。在古埃及,伞是法老仪仗 的一部分;在古希腊,伞是贵族妇 女遮阳的专用器具。在漫长的中世 纪,除了教堂保留了仪仗意义的伞 外,伞并不见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一般认为真正作为人们生活用具的 伞,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 来自中国,在唐代,中国伞便传到 了朝鲜与日本,并在日本发扬光大。 从16世纪中叶后开始有零星的中国 伞进入欧洲,知道17世纪中叶,伞 才开始走进欧洲人的生活。伞走向 世界,不仅给各国的人们带去便利, 也丰富了当地文化。
江西婺源甲路油纸伞
❖ 相传宋代,江西婺源甲路村人根据丞 相马庭岚从京城带回的油纸伞进行仿 制。并不断改进工艺,世代相传,使 甲路村成为油纸伞的重要产地之一。 甲路油纸伞美观大方,坚固轻巧,在 民间有良好的口碑。相传清帝康熙微 服在婺源看徽剧时突然下雨,前排观 众撑伞挡住后面观众的视线,有顽童 向前排观众投石,石子击中其中一把 伞却反弹。康熙帝派人询问,得知那 把伞产自甲路,于是有了“甲路伞, 甲天下”的说法。甲路伞于1936年 曾获得国际产品博览会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