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技术基础知识-11
输血科应知应会知识

输血科应知应会知识输血科是医院内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负责为病人提供输血服务。
在日常工作中,输血科的医务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输血科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相关内容。
1. 输血的定义与目的输血是指将供血者的血液或其血液成分经过特定处理后输注给受血者,以补充患者体内的血液成分,提高其供氧能力和代谢功能。
输血的目的主要有:补充血量和减少贫血;输送凝血因子和提供凝血功能;提供免疫功能等。
2. 输血的适应证与禁忌症输血并非对所有病人都适用,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症。
适应证包括严重贫血、严重失血、凝血功能障碍等;禁忌症则包括急性溶血反应史、输血反应史、血型不合等。
在进行输血前,医务人员需要仔细评估病人的情况,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输血血液成分的选择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输血可以选择全血、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新鲜冷沉淀等不同的血液成分。
全血适用于急性失血、休克等病情;红细胞悬液主要用于红细胞减少或功能障碍;血小板悬液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新鲜冷沉淀则用于血浆凝固因子缺乏。
4. 输血的前准备工作在进行输血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医务人员需要核对病人的个人信息、血型和配血结果,确保输血的准确性。
其次,检查输血管道是否通畅,消毒皮肤并进行穿刺。
然后,确定输血速度和输血量,并进行必要的病情观察。
5. 输血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输血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
首先,输血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
其次,严格遵守输血速度和输血量的要求,以防止过快或过多导致输血反应。
此外,输血后还需要观察病人的反应情况,并及时处理输血相关的并发症。
6. 输血的不良反应与处理尽管输血是为了救治病人,但在实际操作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后,病人出现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输血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溶血反应、感染等。
当出现输血反应时,医务人员需要及时停止输血,处理病人的不良症状,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输血技术初级(师)基础知识-试卷10

【B】与细菌细胞的分裂、呼吸及生物合成功能有 关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参与细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 【D】与细菌致病性有关 【E】决定菌体的抗原性 本题思路:考生应对细菌细胞结构重点掌握,答案 B 描述的是中介体的功能。中介体是细胞膜内陷、折 叠、卷曲而形成的细菌特有的囊状结构,与细菌细胞 的分裂、呼吸及生物合成功能有关,类似真核细胞的 线粒体。 18.细菌的革兰染色性不同主要是由于下列哪种结构 不同引起的 【score:2 分】 【A】细胞核 【B】细胞壁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细胞膜 【D】细胞质 【E】细胞内容物 本题思路:
【D】观察细菌的大小和形态,应选择细菌在适宜 生长条件下的对数期为宜
【E】机体内的生态环境也会影响细菌形态 本题思路: 12.细菌所具有的细胞器应为 【score:2 分】
【A】细胞核 【B】高尔基复合体 【C】核糖体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线粒体 【E】以上均不对 本题思路:细菌为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无典型细胞 核,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 器。具有细胞壁,不进行有丝分裂。考生应对细菌的 特点有相应了解。 13.下列对细菌形态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score:2 分】 【A】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包括球菌、杆菌和螺 形菌
【B】细菌中螺形菌种类最多,大小、长短、粗细 差异很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细菌的形态受温度、pH、培养基成分和培养 时间等因素影响很大
【D】一般是细菌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培养 8~18 小时时形态比较典型
【E】观察细菌的大小和形态,应选择细菌在适宜 生长条件下的对数期为宜 本题思路:备选答案是对三种细菌形态特点的描述, 考生应对重点特点进行掌握。B 答案混淆了杆菌和螺 形菌的形态概念,描述的应为杆菌的特点。 14.下列细菌的特殊结构中具有强抵抗力的是 【score:2 分】
临床输血技术师考点汇总

临床输血技术师考点汇总
一、输血基础知识
1. 输血的定义与目的
2. 输血的历史与发展
3. 输血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二、血液生理与血型
1.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2. 红细胞生理与功能
3. 血型系统与血型遗传
4. 常见血型与特点
三、血液成分与制备
1. 血液成分的分类与特点
2. 血液成分制备的方法与流程
3. 血液成分的质量控制与保存
四、输血适应症与禁忌症
1. 输血的适应症与指征
2. 输血的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3. 特殊情况下的输血决策
五、输血不良反应与处理
1. 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与特点
2.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与处理
3. 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与上报制度
六、特殊情况输血
1. 紧急输血与抢救措施
2. 稀有血型与特殊需求输血的处理
3. 孕妇与儿童输血注意事项与策略
七、输血感染风险与防控
1. 输血感染的风险因素与途径
2. 输血感染的预防措施与控制标准
3. 输血安全管理与法律法规要求
八、输血相关法规与标准
1. 国内输血相关法规与政策解读
2. 国际输血相关法规与标准概述
3. 医疗机构的输血管理职责与规范要求
九、输血技术操作规范
1. 血液采集、运输与交接流程
2. 输血前的检查与核对制度
3. 常见输血技术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4. 血液库存管理与临床用血调配原则。
输血医学介绍课件

输血医学介绍课件xx年xx月xx日•输血医学概述•输血医学的基本知识•输血医学的临床应用•输血医学的科研方向目•输血医学的教育与培训录01输血医学概述输血医学是一门研究血液和血液替代品的采集、制备、储存、输注和临床应用的专业医学学科。
定义输血医学强调血液及其替代品的采集、储存、输注和临床应用,具有独特的学科特点和要求。
血液是一种宝贵的生物资源,同时也是一种高风险的医疗产品,因此输血医学具有其特殊的临床和社会意义。
特点定义与特点输血医学的发展史早期输血实践早在公元前1500年,埃及人就开始尝试将血液从一只动物转移到另一只动物身上。
而人类最早的输血实践则可以追溯到16世纪,当时意大利的医生首次尝试为一位患者输注了人类的血液。
现代输血医学的诞生1900年,奥地利医生Karl Landsteiner发现了人类血型,标志着现代输血医学的诞生。
此后,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输血医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输血医学的快速发展自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临床需求的不断增加,输血医学得到了快速发展。
血液储存技术的改进、血液代用品的研究和应用等,使得输血医学更加安全、有效和便捷。
支持高强度治疗现代医学治疗中,许多高强度治疗手段如化疗、放疗、器官移植等都需要输血的配合和支持。
输血可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和治愈率。
挽救患者生命对于某些疾病,如严重贫血、出血、失血等,输血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能够迅速补充患者失去的血液成分或功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临床急救在急诊医疗中,输血也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措施。
例如在车祸、地震等灾害现场,输血可以迅速控制出血、补充血容量,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
输血医学的重要性02输血医学的基本知识血液的组成血液主要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其中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液的功能血液具有运输、调节体温、免疫防御、参与凝血和生理代谢等多种功能。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献血献血是指通过采集静脉血液的方式,将血液捐献给需要输血的患者。
输血知识培训课件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评估输血效果,如贫血改善情况、出血倾向缓解等,为调 整输血方案提供依据。
输血过程中的护理与记录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采血、输血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 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记录输血过程
详细记录输血时间、种类、数量、输 注速度、患者反应等信息,确保可追 溯性,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记录管理
对每次输血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输血时间、种类、数量、输血前后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以便于日后查阅和总结。
Part
05
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
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和表现
早期输血不良反应
多发生在输血开始后15分 钟至2小时内,主要表现为 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循 环超负荷等。
延迟输血不良反应
血液的酸碱平衡
血液通过调节酸碱平衡来 维持内环境稳定。
输血的概念和目的
01
02
03
输血的概念
输血是指将健康人的血液 或血液制品输给患者,以 补充失去的血液或特定成 分。
输血的目的
输血的主要目的是补充失 去的血液、纠正贫血、提 高血容量、提供特定血液 成分以及治疗某些疾病。
输血的原则
在输血过程中,应遵循安 全、及时、合理和科学的 原则,确保患者的生命安 全和治疗效果。
输血过程中的安全与防护
预防输血反应
为预防输血反应,应确保血液制品质量合格,避免使用过期或不合格的血液制品 。
防止血液传播疾病
加强血液检测,确保血液安全,避免因输血而导致的血液传播疾病。
Part
04
输血后的管理
输血后的观察与评估
观察输血后的反应
输血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发热 、过敏、溶血等不良反应,以及是否 有呼吸困难、心悸等严重症状。
输血技术(基础知识)考点辅导

基础知识一、生理学1、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液的理化特性1.动脉血鲜红,静脉血暗红。
血浆的色泽由浅黄至草黄乃至浅棕色。
血浆色泽的变化是与胆色素、铜蓝蛋白、转铁蛋白的含量与状态有关,不同的生理状态下可有轻微的变化。
2.比重;全血正常的比重为1.050-1.060。
由蛋白的浓度来决定。
3.渗透压(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4.酸碱度pH为7.35-7.455.血容量;指循环系统中存在的血液容量,它包括循环血容量和贮备血容量两种。
贮备血容量约为整个血容量的1/5,在失血、剧烈运动等情况下,重新分配,以补充循环血容量。
6.粘度血液的粘度除受红细胞影响外,同时也受血浆粘度的影响。
(2)血细胞生理瘀红细胞的生理功能进行人体的内呼吸;成人男性HGB为120-160g/L,成人女性HGB为110-150g/L与输血关系密切的,是粒细胞和淋巴细胞。
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组成了天然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功能是吞噬和破坏入侵的细菌等病原体。
淋巴细胞:发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②血小板的生理功能:血液凝固、创口愈合(3)生理性止血①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生理性止血过程主要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个过程。
1)血管收缩小血管受损后,损伤性刺激立即引起局部血管收缩,若破损不大即可使小血管封闭。
这是由损伤刺激引起的局部缩小血管反应。
引起血管收缩的原因有以下三点:1.损伤性刺激反射性使血管收缩;2.血管壁的损伤引起局部血管肌源性收缩;3.黏附于损伤处的血小板释放5-HT、TXA2等缩血管物质,引起血管收缩。
2)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血管内膜下损伤暴露了内膜下组织可以激活血小板和血浆中的凝血系统,以及血管收缩使血流暂停或减慢,利于血小板粘附与聚集,形成一个松软的止血栓填塞伤口;血管壁损伤后,血管收缩,少量血小板附着于内皮下胶原上,同时受损红细胞释放ADP及局部凝血过程中生成的凝血酶,促使血小板活化而释放内源性ADP及TXA2,进而促进血小板不可逆的聚集在损伤处粘集成堆,最终形成血小板止血栓。
输血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输血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输血的适应症?A. 大面积烧伤B. 严重贫血C. 急性心肌梗死D. 肥胖症答案:D2. 输血时,血型相合的重要性在于什么?A. 避免输血反应B. 提高输血效率C. 减少输血成本D. 增加输血量答案:A3. 以下哪种血型系统是由Rh因子决定的?A. ABO血型系统B. Rh血型系统C. Kell血型系统D. Duffy血型系统答案:B4. 输血过程中,如果出现发热反应,应采取的措施是:A. 减慢输血速度B. 立即停止输血C. 给予抗过敏药物D. 增加室内温度答案:A5. 以下哪项是输血传播疾病的预防措施?A. 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B. 只使用亲属的血液C. 对所有血液制品进行筛查D. 减少输血次数答案:C二、填空题6. 输血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同型输血、慢速输血、适量输血7. 输血过程中,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________,并________。
答案:停止输血、给予抗过敏治疗8. 交叉配血试验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步骤。
答案: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9. 血型不兼容时,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是__________。
答案:溶血性输血反应10. 为了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所有献血者在献血前必须进行__________。
答案:健康检查和血液筛查三、简答题11. 简述输血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答案: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认患者身份、评估患者的输血需求、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获取患者的知情同意、准备相应的输血设备和急救药物。
12. 描述一下什么是自体输血,它有哪些优点?答案:自体输血是指患者使用自己预先储存的血液或在手术中收集的血液进行输血。
它的优点包括:减少对血液供应的依赖、避免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减少输血相关的免疫抑制效应、避免血型不兼容的问题。
四、论述题13. 论述输血相关的法律和伦理问题。
基础护理输血知识点总结

基础护理输血知识点总结概述输血是指将新鲜血液或其制品从一个人的血管转移到另一个人的血管。
输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用于治疗失血性休克、贫血、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
在护理过程中,对于输血患者需要进行细致的护理和观察,以确保输血过程顺利和患者的安全。
知识点总结1. 输血适应症输血的适应症包括:失血性休克、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凝血功能障碍等。
在临床上,输血通常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输血。
2. 输血的分类根据输血品种的不同,输血可以分为全血输注、红细胞悬浮液输注、血小板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输注等。
每种输血品种都有其适应症和注意事项,护士需要根据医嘱和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输血品种。
3. 输血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输血之前,护士需要进行输血的准备工作。
包括核实患者的身份、患者的输血适应症、医嘱的合理性、募集医生指导等。
此外,还需要核实输血品种和数量、检查输血管路是否通畅、准备输血所需的设备和器材等。
4. 输血的操作技巧在进行输血过程中,护士需要掌握好输血的操作技巧。
首先要在合适的时间内将输血品种取出,避免输血品种过早脱水。
其次要注意检查输血管路是否通畅,输血针头要放置得当,不得有血液渗漏。
输血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5. 输血风险及预防措施输血风险包括输血反应、传染病传播等。
护士在进行输血过程中需要注意预防输血反应的发生,监测患者输血前、输血中和输血后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及时采取措施。
此外,还需要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规范》等规章制度,确保输血的安全。
6. 输血后的护理输血后的护理与输血前的护理同样重要。
护士需要监测患者输血后的症状和体征变化,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输血反应,及时采取措施。
在输血后要嘱患者多饮水,促进排尿,有利于排出体内多余的液体和代谢产物,帮助康复。
7. 输血的记录和汇报在进行输血过程中,护士需要认真记录和汇报输血的相关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E】 本题思路:[解析] CD4 和 CD8 分子分别与 MHCⅡ类和 Ⅰ类分子结合,可增强 T 细胞与抗原提呈细胞或靶细 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辅助 TCR 识别抗原。所以,CD4 和 CD8 分子又称为 T 细胞的辅助受体。另外,CD4 和 CD8 分子分别与 MHCⅡ类和Ⅰ类分子的结合也是 CD4 + T 细胞和 CD8 + T 细胞识别抗原时分别具有自身 MHC Ⅱ类和Ⅰ类限制性的原因。CD4 和 CD8 分子的胞质区 可结合酪氨酸蛋白激酶(PTK),参与 TCR 识别抗原所 产生的活化信号转导过程。
• 【A】CD4 • 【B】CD8 • 【C】CD19 • 【D】CD21 • 【E】CD81
【score:5 分】 (1).能与 MHC Ⅰ类分子结合的细胞分化抗原是 【score:2.50】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能与 MHCⅡ类分子结合的细胞分化抗原是 【score:2.50】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本题思路:[解析] Th0 细胞的分化方向受抗原的性 质(如不同的病原生物)、局部环境及细胞因子等多种 因素的调控。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细胞因子 的种类和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Th1 细胞的主要效应 功能是增强吞噬细胞介导的抗感染免疫,特别是抗胞 内病原体的感染。Th2 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4、 IL-5、IL-6、IL-10 及 IL-13)可促进 B 细胞的增殖、 分化和抗体的生成,故 Th2 细胞的主要作用是诱导和 促进 B 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E】 本题思路:
• 【A】外斐试验 • 【B】肥达试验 • 【C】冷凝集试验 • 【D】Ascoli 试验 • 【E】抗链“O”试验
【score:10 分】 (1).辅助诊断伤寒的是【score:2.50】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辅助诊断风湿病的是【score:2.50】 【A】 【B】 【C】
• 【A】增强吞噬细胞介导的抗感染免疫,特别是 抗胞内病原体的感染
• 【B】免疫的负调节作用 • 【C】抑制 Th1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 • 【D】诱导和促进 B 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 【E】可分化成为多种 T 细胞亚群
【score:7.50】 (1).Th0 细胞的主要功能【score:2.50】
本题思路: (3).参与造血及细胞活化、分化、生长和趋化等的细 胞因子是【score:2.50】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解析] TCR 复合物及其辅助受体分布于 T 细胞,CD3 参与 TCR 信号转导,CD4 和 CD8 辅助 TCR 识别抗原,参与信号转导。BCR 复合物及其辅助受体 分布于 B 细胞,CD79a 和 CD79b 参与 BCR 信号转导, CD19/CD21/CD81 复合物辅助 BCR 识别抗原,参与信 号转导。IgFc 受体(FcR)主要分布于吞噬细胞,DC, NK 细胞,B 细胞,肥大细胞等,参与调理吞噬、ADCC 和超敏反应。细胞因子受体分布广泛,介导细胞因子 刺激后的信号转导,参与造血以及细胞活化、生长、 分化和趋化等。死亡受体分布广泛,主要有 TNFR I、Fas,诱导细胞凋亡。
• 【A】TCR 复合物及其辅助受体 • 【B】BCR 复合物及其辅助受体
• 【C】Ig Fc 受体 • 【D】细胞因子受体 • 【E】死亡受体
【score:7.50】 (1).分布广泛,主要有 TNFR I、Fas,诱导细胞凋亡 的细胞因子是【score:2.50】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主要分布于吞噬细胞,参与细胞吞噬、ADCC 和 超敏反应的细胞因子是【score:2.50】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3).辅助诊断炭疽病的是【score:2.50】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4).辅助诊断斑疹伤寒的是【score:2.50】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输血技术基础知识-11 (总分:10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B 型题 (总题数:13,score:100 分)
• 【A】普通菌毛 • 【B】荚膜 • 【C】芽胞 • 【D】鞭毛 • 【E】质粒
【score:10 分】 (1).与细菌黏附作用有关的是【score:2.50】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与细菌对热的抵抗力相关的是【score:2.50】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3).与细菌耐药性相关的是【score:2.50】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4).与细菌抗吞噬作用有关的结构是【score:2.50】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 【A】鉴别培养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B】厌氧培养基 • 【C】基础培养基 • 【D】营养培养基 • 【E】选择培养基
【score:5 分】 (1).含有细菌所需的基本营养成分,可供大多数细菌 生长的培养基是【score:2.50】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2).能判断细菌对糖或蛋白质的分解能力的培养基是 【score:2.50】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 (2).Th1 细胞的主要功能【score:2.50】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3).Th2 细胞的主要功能【score:2.50】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