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

合集下载

蒙城县概况

蒙城县概况

蒙城县开放分类:地理、地域、地名、行政区划、区县目录• 城市概况• 交通区位• 工业商业• 农业发展• 人文环境• 旅游资源• 科教资源∙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城市概况蒙城县位于安徽北部,行政区域介于北纬32°56′~33°29′与东经116°15′~116°49′之间。

县境略呈长方形,东西宽40公里,南北长60公里。

位于淮南、淮北之间,东临蚌埠,西接阜阳,隶属亳州市,总面积2060平方千米(简册)/2091平方千米(当地政府网站)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52%。

总人口122万人(2004年)。

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林业百佳县。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东城路16号,邮编:233500。

代码:341622。

区号:0558。

拼音:Mengcheng Xian。

蒙城县辖13个镇、2个乡:城关镇、双涧镇、小涧镇、坛城镇、许疃镇、板桥集镇、马集镇、岳坊镇、立仓镇、楚村镇、乐土镇、三义镇、篱笆镇、王集乡小辛集乡庄周办事处漆园办事处范集工业园区蒙城殷称北冢,周曰漆园,唐天宝元年更名为蒙城。

是先哲庄子故里,是驰名中外的道家文化圣地,是巾帼英雄刘金定的家乡。

境内有万佛塔、文庙、庄子祠、刘海庙等名胜古迹。

尤其是近年发掘的尉迟寺遗址,被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以及万佛塔均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蒙城,自然条件优越,自然丰富。

全县气候温和,土地肥沃。

盛产优质小麦、水稻、玉米、山芋等粮食作物和棉花、油菜、黄豆、烤烟、薄荷等经济作物,是全国小麦商品粮、优质棉、低芥酸油菜生产基地县。

畜牧养殖业优势明显,是全国优质肉牛、山羊板皮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

特别是黄牛生产,年饲养量近百万头,为全国养牛第一大县,现任县长牛群。

地下资源也非常丰富,优质煤储量4.6亿吨,经国家批准年产150万吨的许疃煤矿已经建成并生产。

水陆交通便捷。

涡河长年通航,经淮河通江达海。

“203”、“305”、“307”省道交汇于县城,已经建成的南京-洛阳高速公路贯穿全县东西。

蒙城方言事物命名理据探究

蒙城方言事物命名理据探究

蒙城方言事物命名理据探究陆侠【摘要】蒙城方言中有大量富有形象色彩的指称事物的词语,从命名理据角度对其考察,可分为四种类型:特征理据、功能理据、借代理据、比喻理据;具有三种特点:具象性、类比性、文化性.通过对方言命名理据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本地区人们的思维特点、生产生活方式及方言词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等.【期刊名称】《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28)005【总页数】5页(P10-14)【关键词】蒙城方言;理据;具象性;类比性;文化性【作者】陆侠【作者单位】亳州学院中文与传媒系,安徽亳州 236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蒙城县位于安徽省的西北部,本地区方言中有大量富有形象色彩指称事物的词语,能使人联想起该词所指称事物的形状、形态、颜色等生动具体的形象。

本文从事物的名称与事物本身的关系,即事物命名理据的角度来对其考察,对蒙城方言事物命名理据以及由此反映出的本地区的文化、本地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心理进行系统地总结。

本文的语料均来自田野调查,选取的语料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

采用田野调查、材料搜集、分类整理、统计归纳等方法,在大量描写的基础上进行解释和说明。

(一)特征理据“抓住事物的特征并给予描述,这是人类认识纷繁世界并为万物命名的一个重要途径”(严修鸿,2002)。

客观事物的特征有形态、来源、材料、颜色等等。

人们在给事物命名时总会选取其中一个或几个特征作为依据。

如“猪耳稞(车前草)”的理据是此植物的形状像猪的耳朵;又如普通话中的雪里红,在蒙城方言中称作“腊菜”,命名的理据是这一事物出现的时间(在冬天出现)。

1.外形特征依据事物的大小、曲直、粗细等外形特征进行命名,看到事物的名称就能知道事物的形状。

如:曲蟮:蚯蚓。

蚯蚓爬行时一伸一曲,一伸一曲爬行状是其得名原因。

小辫:娇贵男孩后脑勺处留的一撮胎发。

长长后梳成辫子,较细,故称为小辫。

以外形特征为命名理据的还有罗弓腰(驼背)、蜷弓鸡(毛鸡蛋)、大头葱(洋葱)、大棒子(玉米)、大秫秫(玉米)、小秫秫(高粱)、斜路、团筐、细粉(粉丝)、胖头(鳙鱼)、三叉(挖土工具)、叉子(一种农具)等等。

小涧镇基本概况简介

小涧镇基本概况简介

小涧镇基本概况简介
蒙城县小涧镇系宋朝女英雄刘金定故里,具有1000多年历史。

位于蒙城县的西北部,距离县城十三公里,面积117平方公里,耕地11万亩,人口6.9万,下辖11个行政村,3个社区,是蒙城县三个中心镇之一。

境内自北向南有窑山、土山、灵山(又名狼山)、双锁山(又名齐山)、黄柏山、尖山等六座山丘,山青水秀,风光宜人,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为蒙城乃至亳州所独有。

灵山(又名狼山)--即《水经注》所载之狼山,县级历史文化名胜保护区。

山有九峰,很是奇特,在山下只能望见一峰,只有站在山巅,才能看见九个山峰,故名“九鼎灵山。

”海拔90.3米,面积3.07平方公里。

灵山北部现有荒山700余亩,山体现为裸露山体,为做好荒山的开发保护,近两年才开始对北部荒山实施山体绿化工程。

北山周围有基本农田2000余亩,山体周围耕地涉及狼山村、灵山村两行政村,其中山西至小郭路400余亩平坦耕地,山北至狼芮路200余亩耕地,山体以东耕地较多,有1200亩耕地。

小涧镇灵山距离镇变动所5公里,变压等级35千伏;距离漆园变电所16公里,变压等级220千伏;距离城西二里吴变动所18公里,变压等级110千伏。

安徽蒙城简介

安徽蒙城简介

安徽蒙城简介
摘要:
一、地理位置
二、历史文化
三、经济发展
四、旅游景点
五、特色美食
六、总结
正文:
一、地理位置
蒙城,位于安徽省亳州市,地处安徽省西北部,豫皖两省交界处。

东邻涡阳县,西接利辛县,南与凤台县接壤,北与河南省永城市毗邻。

蒙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亳州市的重要交通枢纽。

二、历史文化
蒙城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春秋时期,这里曾是宋国的附属国。

秦朝时期,设立蒙县,自此蒙城成为历代行政区划的所在地。

境内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

三、经济发展
蒙城经济发展迅速,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优质棉产区、瘦肉型猪养殖基地。

近年来,蒙城县紧紧围绕“农业富县、工业强县、服务业活县”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四、旅游景点
蒙城拥有众多旅游景点,其中最著名的是AAAA级旅游景区——蒙城海洋世界。

此外,还有岳坊景区、许疃煤矿景区、板桥集战斗纪念馆等。

这些景点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还为蒙城带来了丰厚的旅游收入。

五、特色美食
蒙城特色美食丰富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蒙城烧饼、蒙城羊肉汤、蒙城麻辣烫等。

这些美食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制作工艺,吸引了众多食客。

六、总结
蒙城,一个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经济发展迅速、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

这里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美味的小吃,无疑是值得一游的地方。

蒙城县水资源现状分析

蒙城县水资源现状分析
1 . 降 水 量
7 . 8 %。
采用 倒算法推算蒙城 县当地 的地表
W = R X( 1 一 Kb ) ( 1 )
城县 国土 面积 2 1 4 3 . 9 k m ,耕地 面积 其中越 流补 给量 、弹性释水量分别 占 水资源可利用量 。计算公式为 : 式中: w 一 当地地 表水资源 可利用
东经 1 1 6 。1 5 ~1 1 6 。4 9 和 北 纬 1 3 0 7 . 7 k m z ,蒙城县城 区占全市地下水 6 . 5 8 5 亿m 3 2 0 1 2 年过境水量 0 . 1 5 6 亿n l ’ 。
3 2 。5 6 ~3 3 。2 9 之间 ,东临蚌 埠 降落漏斗总面积的 2 5 . 3 %, 约3 5 0 k m 。
5 . 水 资 源 总量
量; R 一 当地地 表水 资 源量 ; K 厂 不 可利
蒙城县多年平均 ( 1 9 5 6 —2 0 1 3年 ) 用系数 ,其值为不 可以被利用 的水量 与 水资源总量为 6 3 6 9 9万 m, ,产水系数 不可能被利用 的水量 之和与地表水资 源 为O . 3 4 ,产水模数为 2 9 . 7 1 万m 3 ] k m 2 , 量的 比值 。推算蒙 城县 当地 的地表水 资
四、 水 资源可利用量
1 . 地表 水 可利 用量
市怀远县 , 西接 涡 阳县 、 利辛县 , 南靠
蒙城县 中深层 、 深层地下水资源量
淮南市凤台县 , 北依淮北市濉溪县。 蒙 为 4 0 6 6万 m3 / a , 折合近 1 1 . 1 3万 m 3 / d ,
2 3 0万亩 , 人口 1 3 1 . 9 万 。蒙城地理位 中深层孔 隙地下水 资源 量 的 9 2 . 2 %、 置优越 ,境 内交通便利 ,公路 四通八 达, 有省道 ¥ 3 0 5 、 ¥ 3 0 7 、 ¥ 2 0 3 三线路经 过蒙城城区 。 水运有涡河和茨淮新河 , 分别为五级和四级航 道。 二、 水资源量

蒙城简介

蒙城简介

蒙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殷称北冢,周曰漆园,唐天宝元年更名为蒙城。

是先哲庄子故里,是驰名中外的道家文化圣地,是巾帼英雄刘金定的家乡。

境内有万佛塔、文庙、庄子祠、刘海庙等名胜古迹。

尤其是近年发掘的尉迟寺遗址,被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列为国家级保护文物。

蒙城位于安徽北部,行政区域介于北纬32°56′~33°29′与东经116°15′~116°49′之间。

县境略呈长方形,东西宽40公里,南北长60公里。

位于淮南、淮北之间,东临蚌埠,西接阜阳,隶属亳州市,总面积2060平方千米(简册)/2091平方千米(当地政府网站)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52%。

总人口132万人(2012年)。

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县,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林业百佳县。

这里有着上佳的风景,上乘的教育,繁华的商业街。

这里就是我的家乡,蒙城。

目录1.历史文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旅游景点 (3)3.教育机构 (4)4.医疗机构 (7)5.美食 (8)6.居住环境 (10)历史文化蒙城,古称漆园,始建于殷商,圣贤庄子曾为漆园吏,唐天宝元年(742年)更名为蒙城县,驰名中外的道家文化圣地。

境内有万佛塔、文庙、庄子祠、九鼎灵山寺、尉迟寺遗址等众多名胜古迹。

其中位于县城东北的尉迟寺新石器时代遗址,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原始部落遗存,被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199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已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处黄淮大平原腹地的蒙城,已经有五千年文明的辉煌历史,她每一处遗迹,无不烙上时代的足音,无不昭示着蒙城这块热土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旅游景点庄子祠宋元丰元年(1078年)蒙城县令、秘书丞王竞始建庄子祠,大文学家苏轼著《庄子祠堂记》。

安徽蒙城简介

安徽蒙城简介

安徽蒙城简介
摘要:
一、地理位置
二、历史文化
三、风景名胜
四、经济发展
五、特色美食
六、未来展望
正文:
蒙城,位于我国安徽省西北部,隶属于亳州市,地处淮北平原,地理坐标为东经115°37′-116°05′,北纬33°15′-33°39′。

东邻蚌埠市,西接阜阳市,南毗淮南市,北靠宿州市。

全县总面积2064 平方千米,人口140 万。

蒙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据史书记载,蒙城始建于周朝,距今已有3000 多年的历史。

秦汉时期设县,唐代改为蒙城县。

境内有许多历史遗址和人文景观,如庄子祠、文庙、万佛塔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蒙城县的风景名胜颇具特色。

庄子祠位于蒙城县庄子故里,是为纪念道家学派创立者庄子而建。

文庙是蒙城县古代最高的学府,也是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万佛塔则是一座具有佛教特色的古塔,塔内供奉着从北魏至隋唐时期的万余尊石刻佛像。

近年来,蒙城县经济发展迅速。

农业方面,蒙城县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
产基地之一,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

工业方面,蒙城县重点发展化工、食品、建材等产业。

其中,白酒产业是蒙城县的特色产业,拥有多个知名品牌。

蒙城县的特色美食丰富多样。

蒙城烧饼是当地的传统名点,选用优质小麦粉制成,外皮酥脆,内馅鲜美。

另外,蒙城卤猪蹄、蒙城麻花等特色小吃也备受人们喜爱。

展望未来,蒙城县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经济、文化、旅游等多方面的发展。

蒙城县市场概况

蒙城县市场概况

蒙城县概况一、蒙城县概况●地理区位:蒙城区位独特,位于安徽西北部,地处淮北平原,隶属亳州市,县境东临怀远县,北接涡阳县和濉溪县,西与利辛县接壤,南与凤台县交界,交通便利。

●交通状况:交通便捷畅通,东接京沪铁路中心站蚌埠市90公里,西连京九铁路中心站阜阳市90公里,南毗淮南,北邻淮北,南京至洛阳高速横穿东西,省道307线、305线、203线交汇于县城,涡河、茨淮新河经淮河通江达海,长年通航。

●地域概况:国土面积2091平方公里,耕地230万亩,辖15个乡镇、2个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和1个林场,人口132万。

其中城关镇辖区面积57.39平方公里。

全镇辖23个村、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4万人。

●经济概况: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8亿元,增长12.9%;财政收入11.5亿元,增长40%;规模工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增长4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1亿元,增长17.9%;引进市外资金82.6亿元,增长77.1%;外贸进出口总额1.19亿美元,增长24.5%;农民人均纯收入6159元,增长18.2%。

今年1—4月份,完成财政收入5.93亿元,增长37%;规模工业增加值11.3亿元,增长17.1%;固定资产投资20.1亿元,增长41.6%;引进市外资金53.4亿元,增长27.3%。

2012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60亿元,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91亿元,增长40%;财政收入14.4亿元,增长2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亿元,增长18%;外贸进出口总额1.48亿美元,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7100元,增长15%;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44.5亿元,贷款余额72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22.4亿元和17.5亿元。

2012年经济数据比较产业概况:盛产优质小麦、玉米、山芋、棉花、油菜等农产品,也是全国黄牛、生猪、山羊生产基地。

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地下储量优质煤10亿吨,拥有年产300万吨的许疃煤矿,以及正在建设的年产300万吨的赵集煤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城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淮北中原中部,隶属亳州市,县境东邻怀远县,北接涡阳县,西与利辛县接壤,南与凤台县交界,交通便利。

蒙城,古称漆园,始建于殷商,圣贤庄子曾为漆园吏,唐天宝元年(742年)更名为蒙城县,驰名中外的道家文化圣地。

境内有万佛塔、文庙、庄子祠等众多名胜古迹。

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微服游访路过蒙城,走得又饥又渴,来到一家客店投宿。

乾隆膳后问侍从道:“这鸡汤炖麦仁叫啥汤?”侍从心想:自古君无戏言,皇上说是啥汤就是“啥汤”。

于是便顺口答道:“啥汤。

”于是命侍从取出文房四宝,提笔写“sa汤”二字,下边题了“乾隆御书”留给了店家。

其他店家见此也开起了sa汤店,并在汤内加鸡蛋,味道更加鲜美,久而久之,蒙城的sa汤便远近闻名
油酥烧饼是蒙城颇具特色的风味食品,据说,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了。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有一个姓宋的孤身老人,在文庙大门西侧,以卖油酥烧饼为生。

后来,老人收山东人薛延年为徒。

薛延年手艺学成之后,传子传女收学徒,以后更是代代相传,于是会做油酥烧饼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名气。

蒙城油酥烧饼选料非常精良,制作非常考究。

面粉要上等精白面粉,猪油要上等猪板膘油。

食盐、大葱、麻油、芝麻等佐料也要最好的。

面要和得不软不硬。

佐料的用量和搭配都有严格的标准(当然也得要根据季节气候的不同适当调整)。

•万佛塔位于蒙城县城中心,因塔身内外嵌砌琉璃小佛近万躯而得名。

此塔为宋代建筑风格,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砖塔,高42.2米,造型优美,现已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载入《中国名胜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