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综合征症状鉴别诊断共37页
(参考课件)水肿鉴别诊断

10、蛋白丢失性胃肠病
常见病因:胃肠肿瘤、巨大皱襞肥厚性 胃炎、肠道淋巴瘤、慢性肠炎、吸收不 良综合征、胃肠道淋巴系统异常等 。 水肿特点:虽予高蛋白质饮食,仍不能纠 正其低蛋白血症。
23
11、特发性水肿
常见病因:内分泌功能失调及直立体位 的反应异常所致 水肿特点: (1)几乎只发生于妇女 ; (2)主要出现在身体下垂部位 ; (3)卧床休息后水肿可减轻或消退,劳累 时可加重,早晚体重可相差1.0kg以上 ; (4)立卧位水试验阳性。
26
局部性水肿
淋巴回流受阻所致的水肿 ;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胸骨前水肿 ; 血管神经性水肿 ; 神经营养障碍所致的局限性水肿
27
1、局部炎症所致水肿
常见病因:丹毒、蜂窝织炎等局部炎症; 伴随症状:常伴局部红、热及触痛
28
2、肢体静脉血栓形成及 血栓性静脉炎
水肿特点:血栓性静脉炎除有局部性水 肿外,还有局部炎症的表现;局部疼痛。
20
8、药物所致水肿
常见药物:糖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 素、胰岛素、钙拮抗剂、萝芙木制剂、 甘草制剂等。
水肿特点:在用药后发生,停药后消失
21
9、血清病所致水肿
常见病因:注射动物血清而引起的过敏 性疾病 。
水肿特点:眼睑、颜面、手足等部位水 肿
伴随症状:发热、皮疹、关节痛、淋巴 结肿痛等,尿常规检查可呈现一过性蛋 白尿 。
钾、高血钠、血容量增加等。
15
5、内分泌代谢疾病所致水肿
(5)糖尿病; (6)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水肿特点:
①眼睑、踝部与手部的轻度水肿; ②多于月经前7—14、d出现,月经来潮 后消退,呈周期性; ③可有乳房胀痛、下腹沉重感; ④部分病人有明显的神经症状。
水肿综合征症状鉴别诊断

X水肿综合征症状鉴别诊断血管外组织间隙有过量积液,称为水肿(dema)。
其出现于全身各部位和体腔的,称为全身性水肿(general edema),基局限于某一部位或器官的,称为局部性水肿(local edema)。
水肿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伴随于许多疾病经过中的一个体征。
单个动物发生的水肿,称为个体水肿病(individual edema);畜群中一部分、大部分乃至全部发生的水肿,则称为群体水肿病。
一.水肿形成的因素在正常情况下,血管与组织间的液体交流保持着动态平衡。
毛细血管动脉端压为32mmHg左右。
静脉端压为12mmHg左右,而整个毛细血管系统的平均压为25mmHg,约相等于血浆胶体渗透压。
动脉端所产生的滤过压,可使血管内的液体透出毛细血管而进入组织间隙;另一方面,静脉端的毛细血管压小于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间隙的液体可重新吸入毛细血管内。
血管与组织间液体的这种滤透和再吸收作用,保证了体液交流的平衡。
组织活动时,组织间隙的液体偏多,多余的液体可通过淋巴管汇入血液而保持这种平衡状态。
组织液正常交流图104 Ⅹ水肿综合征症状鉴别诊断可见,影响血管和组织间液体交流的参数包括: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通透性,组织压和淋巴流。
下列各种因素,可造成水肿。
毛细血管压增高一般先有静脉系统淤滞,造成静脉压升高,使静脉端毛细血管压增加,组织间隙液体再吸收减少,而形成水肿。
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与毛细血管压相对立的是血浆胶体渗透压。
前者使液体由血管滤过至组织间隙,后者使液体由组织间隙再吸进血管。
血浆蛋白,不同于盐类、糖、非蛋白氮等溶质,不易透过毛细血管膜,是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维持者。
血浆白蛋白,分子量小于球蛋白,所产生的渗透压约为相等重量球蛋白的三倍。
因此,血浆总蛋白尤其白蛋白减少,是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的决定性因素。
临界水平线大约是:血浆总蛋白,55g/L;血浆白蛋白,25 g/L;血浆胶体渗透压,20mmHg。
水肿鉴别诊断精品PPT课件

19
7、结缔组织病所致水肿
(3)皮肌炎 水肿特点:轻度水肿 伴随症状:以上睑为中心的眶周水肿性紫 红色斑 。
期以后无高血压及蛋白尿,分娩后自行恢复 。
17
7、结缔组织病所致水肿
常见病因: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系统 性硬化病 ;皮肌炎 。 水肿特点及伴随症状: (1)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 水肿特点:颜面与双下肢水肿 伴随症状:蝶形红色皮疹,盘状红斑 ;多 系统损害及自身抗体阳性
18
7、结缔组织病所致水肿
24
12、其他原因所致的功能性水肿
(1)高温所致水肿 :通常出现在手、足 等部位,常于夏季发生,可反复多年;
(2)肥胖者较瘦者的水肿倾向大 ; (3)“旅行者水肿” : 见于长时间站
立行走的旅行者 ; (4)间脑综合征。
25
局部性水肿
局部炎症所致水肿; 肢体静脉血栓形成及血栓性静脉炎 ; 下肢静脉曲张所致的水肿 ; 慢性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 慢性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
16
6、妊娠性水肿
常见病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围生期心肌 病 、子宫压迫盆腔静脉所致水肿 。
水肿特点:水肿多从踝部开始 ; 伴随症状: 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血压升高、眼底改变及
尿常规异常,重者出现抽搐与昏迷 ; ②围生期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症状 ; ③子宫压迫盆腔静脉所致水肿 :发生在妊娠中
29
3、下肢静脉曲张所致的水肿
特点: (1)多发生在小腿; (2)静脉高度扩张、迂曲、隆起,站立时
水肿鉴别诊断

5、内分泌代谢疾病所致水肿
(4)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水肿特点: ①下肢及面部水肿; ②有高血压、肌无力及周期性瘫痪、低血
钾、高血钠、血容量增加等。
8、药物所致水肿
常见药物:糖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 素、胰岛素、钙拮抗剂、甘草制剂等。
水肿特点:在用药后发生,停药后消失
9、血清病所致水肿
常见病因:注射动物血清而引起的过敏 性疾病 。
水肿特点:眼睑、颜面、手足等部位水 肿
伴随症状:发热、皮疹、关节痛、淋巴 结肿痛等,尿常规检查可呈现一过性蛋 白尿 。
1、心源性水肿
体征:黏膜紫绀、颈静脉怒张、肝颈静 脉回流征阳性,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 及舒张期奔马律(右心奔马律),肝肿大和 压痛,晚期可出现黄疽。
2、肾源性水肿
常见病因:肾炎、肾病综合征 ; 水肿特点:
(1)早期于晨起时出现眼睑或颜面水肿 ; (2)水肿的分布与体位关系不大 ; (3)伴血压升高、尿改变 ; (4)重度水肿、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 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 (肾病综合症)
5、内分泌代谢疾病所致水肿
(5)糖尿病; (6)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水肿特点:
①眼睑、踝部与手部的轻度水肿; ②多于月经前7—14天出现,月经来潮后 消退,呈周期性; ③可有乳房胀痛、下腹沉重感; ④部分病人有明显的神经症状。
6、妊娠性水肿
常见病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围生心肌 病 、子宫压迫盆腔静脉所致水肿 。
全身性水肿
妊娠性水肿 结缔组织病所致水肿 药物所致水肿 血清病所致水肿 蛋白丢失性胃肠病 特发性水肿 其他原因所致的功能性水肿
水肿的鉴别诊断

水肿得鉴别诊断水肿部位全身性———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特发性等局部性—-—炎症性、丝虫病性橡皮肿、血管神经性病因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内分泌代谢性炎症性血管神经性等特点凹陷性非凹陷性一、全身性水肿(一)心源性水肿指原发得疾病为心脏病,由于心脏功能障碍而引起得水肿、轻度得心源性水肿可以仅表现踝部有些水肿,重度eifenb内分泌得病例不仅两下肢有水特点肿,上肢、胸部、背部、面部均可发生,甚至出现胸腔、腹腔及心包腔积液、心脏病患者由于心功能障碍,多呈现端坐呼吸,被迫采取坐位或半坐位。
因此心源性水肿多出现在两下肢得足部、踝部、骶骨部及阴囊等处,明显受体位得影响、心源性水肿得诊断应具备以下得主要特点:①有心脏病得病史及症状表现。
如表现有心悸、呼吸困难或气急、端坐呼吸、咳嗽、吐白色泡沫样痰等症状。
②心脏病得体征、如心脏扩大,心脏器质性杂音、颈静脉扩张、肝淤血肿大。
中心静脉压增高、血循环时间延长、肺底湿性啰音等。
③水肿得表现。
为全身性凹陷性水肿,两下肢最为明显,与体位有关。
水肿得程度与心功能得发展与变化密切相关,心力衰竭好转水肿将明显减轻。
(二)肾源性水肿由于肾脏疾病得不同,所引起得水肿表现及机制都有很大差异。
肾源性水肿初起时,低垂部位得水肿往往不如眼睑部或面部显著。
病人常发现晨起时眼睑或面部浮肿、肿胀,后来才扩布至全身。
与心源性水肿不同,它没有明显得血循环动力学障碍,无体循环静脉淤血,外周毛细血管内得流体静压无明显增高,患者一般能平卧,无明显得下垂部位与体位得影响,因而水肿时,机体内潴留得过多得体液,首先分布在皮下组织疏松与皮肤松软得部位。
而实验证明眼睑正就是组织间隙压力很低、皮肤伸展度很大得部位。
肾源性水肿在临床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与慢性肾小球肾炎得患者。
1、肾病综合征得水肿肾源性水肿常表现为全身高度水肿,而眼睑,面部更显著。
尿液中含大量蛋白质并可见多量脂性与蜡样管型,但无血尿。
水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水肿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根据病史、水肿的表现及上述的各项检查,一般水肿的鉴别即确定是哪种类型的水肿或什么原因引起的水肿不会有很大困难。
个别情况表现不典型或多种原因混合存在,也可能造成诊断困难。
现将常见的几种全身性水肿和局限性水肿表现的特点及主要的诊断依据简述如下:一、全身性水肿(一)心源性水肿指原发的疾病为心脏病,由于心脏功能障碍而引起的水肿。
轻度的心源性水肿可以仅表现踝部有些水肿,重度的病例不仅两下肢有水肿,上肢、胸部、背部、面部均可发生,甚至出现胸腔、腹腔及心包腔积液。
心脏病患者由于心功能障碍,多呈现端坐呼吸,被迫采取坐位或半坐位。
因此心源性水肿多出现在两下肢的足部、踝部、骶骨部及阴囊等处,明显受体位的影响。
心源性水肿的诊断应具备以下的主要特点:①有心脏病的病史及症状表现。
如表现有心悸、呼吸困难或气急、端坐呼吸、咳嗽、吐白色泡沫样痰等症状。
②心脏病的体征。
如心脏扩大,心脏器质性杂音、颈静脉扩张、肝淤血肿大。
中心静脉压增高、血循环时间延长、肺底湿性啰音等。
③水肿的表现。
为全身性凹陷性水肿,两下肢最为明显,与体位有关。
水肿的程度与心功能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心力衰竭好转水肿将明显减轻。
(二)肾源性水肿由于肾脏疾病的不同,所引起的水肿表现及机制都有很大差异。
肾源性水肿初起时,低垂部位的水肿往往不如眼睑部或面部显著。
病人常发现晨起时眼睑或面部浮肿、肿胀,后来才扩布至全身。
与心源性水肿不同,它没有明显的血循环动力学障碍,无体循环静脉淤血,外周毛细血管内的流体静压无明显增高,患者一般能平卧,无明显的下垂部位和体位的影响,因而水肿时,机体内潴留的过多的体液,首先分布在皮下组织疏松和皮肤松软的部位。
而实验证明眼睑正是组织间隙压力很低、皮肤伸展度很大的部位。
肾源性水肿在临床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
1、肾病综合征的水肿肾源性水肿常表现为全身高度水肿,而眼睑,面部更显著。
尿液中含大量蛋白质并可见多量脂性和蜡样管型,但无血尿。
水肿鉴别诊断

3、肝源性水肿
常见病因:肝硬化 ;病毒性肝炎;肝癌 水肿特点:
(1)主要表现为腹水 ; (2)首先出现于踝部; (3)颜面及上肢常无水肿 ; (4)常伴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症的 其他临床表现。
11
4、营养不良性水肿
常见病因:慢性消耗性疾病 ;低蛋白血 症;维生素B缺乏症等
水肿特点: (1)发生前常有体重下降; (2)从下肢开始向上蔓延; (3)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 降低
33
5、慢性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常见病因:原因有血栓形成、恶性肿瘤压迫或 肿瘤组织侵入静脉内引起阻塞 ;
特点:腹胀、腹壁静脉曲张、下肢与阴囊水肿、 肝或脾肿大;
与肝硬化区别:①前者腹壁静脉曲张的血流均 向上,而肝硬化时脐以上水平血流向上,脐以 下水平血流向下。②前者下肢静脉曲张伴有精 索静脉曲张,下肢水肿出现较早或与下肢静脉 曲张同时出现,下肢水肿不对称。
水肿
主要内容
定义 病因鉴别 病史采集及检查要点
2
(一)定义
水肿(edema)是指血管外的组织间隙有过 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分类: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性水肿。 不包括内脏器官局部的水肿。
3
(二)病因鉴别
全身性水肿 局部性水肿
4
全身性水肿
心源性水肿; 肾源性水肿 ; 肝源性水肿 ; 营养不良性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内分泌代谢疾病所致水肿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23
10、蛋白丢失性胃肠病
常见病因:胃肠肿瘤、巨大皱襞肥厚性 胃炎、肠道淋巴瘤、慢性肠炎、吸收不 良综合征、胃肠道淋巴系统异常等 。 水肿特点:虽予高蛋白质饮食,仍不能纠 正其低蛋白血症。
24
11、特发性水肿
水肿鉴别诊断参考PPT

水肿鉴别诊断
(3)皮肌炎 水肿特点:轻度水肿 伴随症状:以上睑为中心的眶周水肿性紫 红色斑 。
20
水肿鉴别诊断
常见药物:糖皮质激素、雄激素、雌激 素、胰岛素、钙拮抗剂、萝芙木制剂、 甘草制剂等。
水肿特点:在用药后发生,停药后消失
21
水肿鉴别诊断
常见病因:注射动物血清而引起的过敏 性疾病 。
(2)肥胖者较瘦者的水肿倾向大 ; (3)“旅行者水肿” : 见于长时间站
立行走的旅行者 ; (4)间脑综合征。
25
水肿鉴别诊断
局部炎症所致水肿; 肢体静脉血栓形成及血栓性静脉炎 ; 下肢静脉曲张所致的水肿 ; 慢性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 慢性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
26
水肿鉴别诊断
水肿鉴别诊断
南京军区福州总院肿瘤科 陈碧茵
1
水肿鉴别诊断
定义 病因鉴别 病史采集及检查要点
2
水肿鉴别诊断
水肿(edema)是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 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分类: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性水肿。 不包括内脏器官局部的水肿。
3
水肿鉴别诊断
全身性水肿 局部性水肿
4
水肿鉴别诊断
水肿鉴别诊断
特点: (1)多发生在小腿; (2)静脉高度扩张、迂曲、隆起,站立时
更明显; (3)晚期局部皮肤发生萎缩、色素沉着及
慢性溃疡形成 。
30
水肿鉴别诊断
常见病因:胸腔肿瘤、纵隔炎症、上腔 静脉血栓形成或栓塞、心包压塞。
水肿特点: (1)头、颈、上肢水肿; (2)上肢静脉压升高; (3)胸壁静脉怒张; (4)颅内压增高; (5)呼吸、吞咽困难。
(1)早期于晨起时出现眼睑或颜面水肿 ; (2)水肿的分布与体位关系不大 ; (3)伴血压升高、尿改变 ; (4)重度水肿、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 血症及高胆固醇血症 (肾病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