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转移性支出

合集下载

第七章 财政转移性支出

第七章 财政转移性支出
税式支出与财政支出
税式支出的效应
正效应 有利于鼓励微利有益产品和具有外部正效应产品的生产 有利于增加科技投入,推动科技进步 有利于实现产业和地区结构协调发展 有利于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提高整个社会福利水平 有利于扩大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增加就业机会
负效应 不利于纳税人之间平等竞争,容易造成经济的扭曲 背离了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税收公平原则 导致税法复杂化,增加了征管难度 累加激励效果和对非纳税人的排除增加了新的分配不公 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造成税款流失 淡化了税收权威,加剧了分配领域的混乱局面
中国城镇医疗社会保险实践中的问题
药品定价不规范、药品定价虚高 垄断暴利 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尚存很多空白
中国农村医疗社会保险实践中的问题
筹资额少,集体与政府补助不足,专业医疗人才缺乏 道德风险广泛存在,农民相关权利被肆意侵害 大病、慢性病就医报销制度障碍重重
失业保险与最低生活保障
失业保险是国家以立法形式强制建立失业保险基金,为非本人 自愿而失去工作与收入者,提供一定限期的物质帮助或再就业 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财政转移性支出的效应与问题
我国政府间财政的纵向不平衡 我国政府间财政的横向不平衡 政府间财政不平衡的深层原因
公共财政理念和制度建设在我国刚刚兴起,大量的预算外资金、 政府基金没有得到科学的反映和管理,政府经济事务缠身导致 其公共服务财力不足。
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以及省以下政府内部之间的职能和公共 事务划分模糊,中西部地区和以农为主的县乡公共服务财力不 足。
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 社会优抚
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内涵:公民在就业期间,由个人及供职单位参保缴 费,待退休后依法领取养老金的社会保障制度。
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 社会保障体系完备 “储存个人服务时间”制度 现行养老保障制度的调整

财政投资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课件

财政投资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课件
优化财政资源配置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评估两种支出方式的效益,为财政资源配置提 供决策依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促进社会公平与发展
了解两种支出方式的差异,有助于制定更加公平、可持续的财政政 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比较方法
数据收集
收集有关财政投资性支出 和转移性支出的相关数据 ,包括支出规模、结构、 效益等方面的信息。
政策选择
在经济发展阶段和财政状况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财政支出方式 。在经济增长较快时期,可适当增加财政投资性支出;在社会经济发展较为成熟、民生问 题较为突出时,可适当增加转移性支出。
04
我国财政投资性支出与转 移性支出现状分析
我国财政投资性支出现状分析
投资规模
近年来,我国财政投资性支出规 模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主要用于 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
特点
具有直接投资性质,资金投放量大, 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对 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长期影响。
投资性支出的主要内容
01
02
03
04
基础设施建设
如道路、桥梁、水利、电力等 。
公共服务设施
如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等。
环境保护与治理
如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
高新技术产业支持
如对科技创新、新能源等产业 的投资。
优先支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投资, 提高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和覆盖面 。
促进科技创新
加大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资,支持企 业研发和技术改造,提高产业技术水 平。
优化投资结构
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需求, 优化财政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
加强监管和评估
建立健全财政投资项目的监管和评估 机制,确保投资构逐步优化,向 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同时加 强了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方面 的支持。

财政投资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课件

财政投资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课件

转移性支出
具有间接的社会效益,能够保障社会福利、 维护社会稳定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04
我国财政投资性支出与 转移性支出现状分析
我国财政投资性支出现状分析
投资规模
近年来,我国财政投资性支出规 模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主要用于 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
,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投资结构
财政投资性支出结构不断优化,逐 渐向民生领域倾斜,如教育、医疗 、文化等,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转移性支出的 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手段也日益多 样化。目前,我国转移性支出主要包 括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税 收支出等。
03
财政投资性支出与转移 性支出的比较
支出方式的比较
财政投资性支出
主要用于增加或减少国家积累基金的活 动,包括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
VS
转移性支出
转移结构
财政转移性支出结构不断完善,逐渐 向基层和困难群体倾斜,以缩小收入 差距和促进社会和谐。
我国财政投资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结构分析
投资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比例关系
01
我国财政投资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比例关系不断调整,以适
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投资性支出内部结构
02
财政投资性支出内部结构不断优化,逐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
节倾斜,以提高整体效益。
转移性支出内部结构
03
财政转移性支出内部结构不断完善,逐渐向基层和困难群体倾
斜,以促进社会公平和和谐。
05
我国财政投资性支出与 转移性支出的优化建议
优化投资性支出的建议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
重点支持交通、能源、水利等 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经济社会

财政学-第四讲 转移性支出

财政学-第四讲 转移性支出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阐述社 会总产品的分配问题时就已经涉及了社 会保险。
■在传统体制下,中国的社会保险体系事实 上被分为两大块:一是集体所有制单位(包 括广大农民及城镇集体单位)二是国有制单 位.
2.5.1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我国传统体制下的社会保险制度
1、已经取得重大进展
① ② ③ ④ ⑤
2.5 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
2.5.1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 和发展 2.5.2 养老保险
2.5.6 辅助社会保险项目
我国社会 保险制度
2.5.3 失业保险
2.5.5 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 项目
2.5.4 医疗保险
2.5.1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我国传统体制下的社会保险制度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实施社会保障自 然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
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
186.8 1006.0 2644.5 6968.6 151.9 877.1 2385.6 5401.0 117.3 516.8 1327.5 6066.1
178.8 950.1 2278.1 5093.3
9.3 35.3 160.4 333.0
/ 8.1 24.8 93.0
/ 2.9 11.2 44.0
2、医疗保险的内容
3、医疗保险的运行模式
2.5.5 我国的辅助社会保险项目
2.5.5 我国的辅助社会保险项目
思考与讨论:中国的社会保险制
度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革?
34
2.6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的目标和问题
1.进一步完善的目标 2.养老基金的筹资模式问题
3.开征社会保险税问题
4.广大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险问题
俾斯麦 1815-1898

财政学第8章 转移性支出

财政学第8章 转移性支出

1965 1970 1975
2.35 1.01 1.57
1995 2000 2004
1.69 1.34 1.9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
0.5 1 2
1.5
2.5
0 占支出百分比
52 60 70 78 85 20 20 02 04 95
(二)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外) 1.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规模随着保险项目的增加、 覆盖面的拓宽及筹资比率的调整,支出规模呈明显扩 张趋势。 2.就我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结构考察,社会养老保险 基金支出占保险基金支出的大部分,由此可以看出养 老保险在我国社会保险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其 所占比重有降低趋势。
350000 300000 250000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0 1996 1998 2000 2002 保险基金支出规 模
养老 失业 医疗 工伤 生育
养老 失业 医疗 工伤 生育
1995年
2005年
2003-2007年社会保险参保人数
(单位:万人)
近五年社会保险参保人数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 立法,对法定受保人 (劳动者)在遭遇风 险而失去或减少收入 时,给予其一定的收 入补偿,以满足其基 本生活需要的社会保 障项目。
社会福利是国家在社 会成员基本收入之外, 以提供设施、服务和 津贴的方式来使社会 成员的生活达到一定 水平,以提高其物质 文化生活质量的社会 保障项目。
职工的缴费率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企业缴费率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
基本养老保险金
企业
职工
社会统筹基金
企业缴费一部分
2006.1.1起 为企业缴费 的全部
个人帐户 存储额

04 财政转移性支出:社会救助、社会保险、财政补贴

04 财政转移性支出:社会救助、社会保险、财政补贴
家庭月保障金额=当地月保障标准 家庭人口数-家庭月收入总额
天津商业大学
农村低保制度
• 我国农村低保制度概况 •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贫困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各地区的农 村低保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 • 2012年,全国农村低保平均标准为172.3元/(人﹒月), 月人均补助水平为104元。 • 截止2012年底,全国有农村低保对象2814.9户、5344.5万 人,全年各级财政共支出农村低保资金718亿元,其中,中 央补助资金413.4亿元,占总支出的60.1%。
• 城市低保经费来源:

1999年开始,中央财政开始注入资金。2012年,全年各级财政 城市低保支出674.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439.1亿 元,占总支出的65.1%。
天津商业大学
4.1.3 社会救助支出的经济效应
• 社会救助计划实施途径 • 市场途径
• • 在农村实施的以项目开发为基础的各种扶贫计划; 目的:为缺少进入市场机会和能力的贫困人口创造条件,使他 们在增加收入的基础上,增加自立能力。一般被认为具有“造 血”功能,而不只是“输血”功能。
天津商业大学
农村低保制度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007年7月,中央政府决定在全国普遍建立农村低保制度。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运作
• 最低生活保障,以收入调查(means-tested)为基础,家庭人 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村贫困线(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家庭可 以得到救助。 • 农村贫困线,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按照能够维持当地农村 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穿、水、电等费用确定。 • 补助数额:采取补差机制,即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 贫困线标准的差额享受。
2000年制定的人均年收入865元的低收入标准,2007年,该 标准调整为1067元。

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

2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一、社会保障的含义
社会保障是指政府为了劳动者和其他社会成员因年老、伤残、 社会保障是指政府为了劳动者和其他社会成员因年老、伤残、疾病而丧 生劳动能力或机会,或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原因面临生活困难时, 生劳动能力或机会,或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原因面临生活困难时, 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提供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 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提供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以确保其基本生 基本医疗需要的一种经济保障活动。 活、基本医疗需要的一种经济保障活动。 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社会保障的主体是政府。 (一)社会保障的主体是政府。 社会保障的对象是相关制度规定的社会成员。 (二)社会保障的对象是相关制度规定的社会成员。 社会保障提供的是基本生活、基本医疗保障。 (三)社会保障提供的是基本生活、基本医疗保障。 社会保障通过国家立法或行政措施来推行和实施。 (四)社会保障通过国家立法或行政措施来推行和实施。 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五)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9
目前,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按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 目前,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按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并分 别纳入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进行管理。 别纳入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进行管理。2000 年底国务院发布的 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指出,在职职工的缴费率为8 《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指出,在职职工的缴费率为8%, 纳入每个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企业缴费率为20%,纳入统筹基 20%, 纳入每个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企业缴费率为20%,纳入统筹基 合计缴费率为28 28%。 金;合计缴费率为28%。 基本养老金的给付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 基本养老金的给付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基础养 老金月标准为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的20% 20%, 老金月标准为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 本人账户累计额除以120 120。 本人账户累计额除以120。

转移性支出名词解释

转移性支出名词解释

转移性支出名词解释
1、转移性支出(transfer expenditure),购买性支出的对称。

指政府无偿向居民和企业、事业以及其他单位供给财政资金。

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收益者的支出。

2、转移性支出主要由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构成。

支出分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三类,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型再分配活动。

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越大。

这是一种收入再分配的方式。

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进行重新分配,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并没有相应的产品或服务交换发生,所以转移支付是不计入GDP的。

3、转移性支出体现了公共财政的效率、公平和稳定三大职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