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和位置公差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

合集下载

形状和位置公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

二、形状公差带(只控制实际被测要素的形状误差)
形状公差有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和圆柱度等四个项目,它们不涉及 基准,它们的理想被测要素的形状不涉及尺寸,公差带的方位可以浮 动。也就是,形状公差带只有形状和大小的要求,而没有方位的要求。
公差带为两平行平面,公差带可上下移动或朝任意方向 倾斜。
1.直线度: 它是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的不直程度,被限 制的直线有:平面内的直线,回转体的素线, 平面等的交线,轴线等。
3、任选基准的标注方法(互为基准)
4、公共基准的标注方法
第三节 形位公差带 一、形位公差带的含义及性质
形位公差带:用于限制实际要素形状和位置变动的区域。
它可以是空间区域,也可以是平面区域。 为了描绘形位公差带,必须根据被测要素特征和设计要求 确定其公差带的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通常称为形位 公差的四要素。
4、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及符号
表4-1
§2 形位公差在图样上的表示方法
一 、形位公差框格和基准符号 1、框格 国标规定,采用水平或垂直矩形框标注 形状公差有两格(无基准) 位置公差有三格或多格(有基准)
0.02
0.02 A
(1)公差符号:从表4-1中选取相应符号 。 (2)公差值:如果公差带为圆形或圆柱形,公差值前加 注Ø,如果是球形,加注SØ。
4.圆柱度(综合性指标) 它能够控制圆柱面的圆度,素线的直线度, 两条素线的平行度以及轴线的直线度等等。 公差带:半径差为t的两同轴圆柱。
三、基准(GB/T17851-1999) 基准的定义: 与被测要素有关且用来确定其几何位置关系的一个几 何理想要素(如轴线、直线、平面等),可由零件上的一个 或多个要素构成。 1、基准的种类 基准有基准点、基准直线(包括基准轴线)和基准平面 (包括基准中心平面)等几种形式。 按照需要,关联要素的方位可以根据单一基准、公共基 准或三基面体系来确定。

形位公差详解 含图片说明

形位公差详解 含图片说明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线轮廓度
采用线轮廓度首先 必须将其理想轮廓 线标注出来,因为 公差带形状与之有 关。 理想线轮廓到底面 位置由尺寸公差控 制,则线轮廓度公 差带将可在尺寸公 差带内上下平动及 摆动。
公差带形状为两等距曲线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面轮廓度
面轮廓度: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 指标
公差带形状为两等距曲面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面轮廓度(复合轮廓度,美国ASME新标准)
可 在 尺 寸 公 差 内 平 动 和 摆 动
在 尺 寸 公 差 内
只 能 上 下 平 动
我国GB标准尙未放入此标注形式。因可用25±0.25来等效替代上格。
形位公差的分类介绍 平行度
平面度:两平面或者两直线平行的误差最大允许值 实际应用:
轴线直线度公差 0.5 0. 75 …… 1
0.5 M
图 78
公差原则
示例(用公差带图解释)
最大实体 原则M
最大实体要求(轴)
19.7 - 20
0.4
0.1 - 0.3 0 +0.1 尺寸
0.1 M
LMS = 19.7
Hale Waihona Puke MMS = 20 MMVS = MMS + t = 20 + 0.1 = 20.1
.
形位公差的定义
定义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 形状公差:形状公差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 允许的变动全量;形状公差标注无基准
要素是指零件上的特征部分 — 点、线、面 实际要素 Real Feature — 零件加工后实际存在的要素(存在误差)
位置公差:位置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 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位置公差标注一般需有基 准

机械设计手册形状和位置公差

机械设计手册形状和位置公差

1.6
3.2
12.5
20 25 30 40 50 60 80 100 120 150 200 250 300 3 级 平 板,自 动 车 床 床 身 底
10
Ra 1.6
3.2
6.3
12.5 面。
30 40 50 60 80 100 120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11
易 变 形 的 薄 片、薄 壳 零 件,
file://\\jf05\Back\技术资料\嘉丰技术资料\通用技术资料\机械设计手册\... 2006-6-27
页码,1/1
标注方 法
注:□500表示每边为500的正方形
说明
如果图样上所标注的形位公差无附加说明,则被测范围为箭 头所指的整个轮廓要素或中心要素
如果被测范围仅为被测要素的某一部分时,液压用 细实线画出该范围,并注出尺寸
如需给出被测要素任一长度(或范围)的公差值时的标注方 法
如不仅给出任一长度(或范围)的公差值,还需给 出全长(或敕个要素)内的公差值时的标注方法。
400
630
1000
1600
2500
应用举例
平行度用于泵体和
齿轮及螺杆的端
4 3 4 5 6 8 10 12
15
20
25
30
40
50 面,普 通 精 度 机 床
的工作面;高精度
机械的导槽和导板
垂直度用于发动机
轴和离合器的凸
缘;气缸的支承端
5 5 6 8 10 12 15 20
25
30
40
50
60
80
主要参数d(D),B,L图例:
页码,1/1
当被测要素为锥面时,取d=(d1+d2)/2

形状和位置公差表示法

形状和位置公差表示法

关联要素即是对其它要素有功能相关的要素。 2、公差带的主要形式 形状公差: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位置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二、符号
形位公差符号包括项目特征符号和附加符号。 1)形位公差项目特征符号 国家标准中规定了14项形位公差。其中: – 形状公差包括4个项目。 – 形状或位置公差(轮廓)包括2个项目。 – 位置公差3种包括8个项目。 形位公差的项目分类及基本符号见表1。
当基准要素是轴线或中心平面或由带尺寸的要素确定 的点时,则基准符号中的线与尺寸线一致。如尺寸线 处安排不下两个箭头,则另一箭头可用短横线代替。
单一基准:单一基准要素用大写字母表示,标注在框 格的第三格中。 公共基准:由两个要素组成的公共基准,用由横线隔 开的两个大写字母表示。 三基面体系:由两个或三个要素组成的三基面体系, 表示基准的大写字母应按基准的优先次序从左至右 分别置于各格中(其顺序与字母顺序无关)。
标注基准目标的图样示例: 基准目标标注示例一:
谢谢大家!
表4 框格的标注基本符号
1)被测要素的标注 用带箭头的指引线将框格与被测要素相连,按以下方 式标注: a)当被测要素是轮廓要素时,箭头应指向轮廓线,也 可指向轮廓线的延长线,(但必须与尺寸线明显地分 开);
b)当指向实际表面时,箭头可置于带点的参考线上, 该点指在实际表面上;
c)当公差涉及轴线、中心平面或由带尺寸要素确定的 点时,则带箭头的指引线应与尺寸线的延长线重合。
2)附加符号 对形位公差有附加要求时应标注相应符号,见表2。
表2
表2(续)
3)形位误差的限定符号 对于某些要素除规定其形位公差的宽度或直径外,还 要求在公差带内进一步限定该要素误差的变化方向, 此时应在框格中公差值后加注相应的限制符号,见表3。

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符号表示方法

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符号表示方法

机械制图常用形位公差符号表示方法一、形位公差零件加工时,不仅会产生尺寸误差,还会产生形状和位置误差。

零件表面的实际形状对其理想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形状误差。

零件表面的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位置误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简称形位公差。

二、形位公差符号标注符号直线度(-)——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直与不直的一项指标。

平面度——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圆度(○)——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

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

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线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面轮廓度——符号是用一短线将线轮廓度的符号下面封闭,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

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位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检测一、形位公差的概念图样上给出的零件是没有误差的理想几何体,但是,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所组成的工艺系统本身存在各种误差,以及加工过程中出现受变形、振动、磨损等各种干扰,使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形状和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体规定的形状以及线、面相互位置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状误差,相互位置之间的差异就是位置误差,它们统称为形状和位置的误差,简称形位误差。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不仅有尺寸误差,而且会产生形状和位置误差。

形位误差对机构、仪器的使用功能影响很大。

因此,仅控制尺寸误差尺寸误有时仍难以保证零件的工作精度、联结强度、密封性、运动平衡性、耐磨性和可装配性等方面的要求,特别在高温、高压、高速重载等条件下工作的精密机械影响很大。

零件的形位误差对其使用性能会产生以下影响:(1)影响零件的功能要求。

例如,机床导轨的形状误差会影响结构件(如刀架)的动精度;车床主轴两支承轴颈的形位误差会影响主轴的回转精;齿轮箱上各轴承孔的位置误差将影响齿面承载能力和齿轮副的侧隙。

有结合要求的平面形状误差将影响结合的密封性,并因接触的减小面降低承载能力等。

(2)影响零件的配合性质。

例如,对于圆柱结合的间隙配合,圆柱表面的形状误差会使间隙大小分布不均,当配合件发生相对转动时,磨损加快,降低零件的工作寿命和运动精度。

(3)影响零件的自同装配性。

例如,花键轴各键的位置误差将影响与花键孔的联结;箱盖、法兰盘等零件上各螺栓孔出现位置误差将难以自由装配。

因此,设计零件时必须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并考虑制造时的经济性,对其形位误差加以必要且合理的限制,即合理地确定零件的形位误差。

形状公差标准是重要的基础标准之一。

我国参照国际准,重新修订并以颁布实施的《形状和位置公差》国家标准有GB/T1182-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GB/T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4249-1996》《公差原则》、GB/T16671-1996《形状位置公差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等。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的详细解说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的详细解说

轴:具有 dmax+t形位理想轴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二、独立原则 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各自独立,测量 时 分别满足各自
的公差要求。
因独立原则时尺寸与形位误差检测较为方便,故应用 广泛。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三、包容原则 1、单一要素的包容原则
0 0.2
① 图样标注:尺寸公差后加 ø 10
2、最小、最大实体状态和实效状态 1)最大、最小实体状态 合格零件拥有材料最多的状态称最大实体状态。 合格零件拥有材料最少的状态称最小实体状态。 最大实体尺寸:dmax 最小实体尺寸:dmin Dmin Dmax
2)实效状态:最大实体尺寸与实效尺寸综合后的尺寸。
孔:Dvs=Dmin-t形位
轴: dvs=dmax+t形位
L1 M 2 M1 f= L2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c、倾斜度 倾斜度公差带有三种形式: 面对面的倾斜度、线对线的倾斜度、线对面的倾斜度。 面对面的倾斜度标注示例:解释45度的含义。 倾斜度误差的测量:转换成平行度误差的测量。
1、与理想要素比较原则,
如:自准直仪测直线度,平台上测平面度。 2、 测量坐标值原则。 如:测量孔轴线的位置度误差。 3、 测量特征参数原则。 如:两点法及三点法测圆度误差。 4、 测量跳动误差原则。 如:(径向、端面圆全)跳动误差的测量。
5、 控制实效边界原则。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小结 1、了解形位公差的概念。 2、掌握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的内容。 3、掌握形位公差的项目符号及标注方法。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001 GB-T 1182-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

001 GB-T 1182-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
理论正确尺寸应围以框格 零件实际尺寸仅是由在公差框格中位置度 轮廓度或倾斜度公差来限定 见图 和图


延伸公差带
延伸公差带用符号○表示 见图

最大实体要求
最大实体要求用符号○ 表示 此符号置于给出的公差值或基准字母的后面 或同时置于两者后面
见图 图 和图 详见



最小实体要求
最小实体要求用符号○表示 此符号置于给出的公差值或基准字母的后面 或同时置于两者后面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公差原则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最大实体要求 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
通则
形位公差的公差带必须包含实际的被测要素 要素是指零件上的特征部分 点 线或面 这些要素是实际存在的 也可以是由实际要素取得的 轴线或中心平面 根据被测要素的特征和结构尺寸 公差带有下述几种主要形式

示 采用小径轴线用 表示 见图 和图
由齿轮和花键轴线作为被测要素或基准要素时 节径轴线用
表示 大径 对外齿轮是顶圆直
径 对内齿轮是根圆直径 轴线用
表示 小径 对外齿轮是根圆直径 对内齿轮为顶圆直径 轴线用
表示


局部限制的规定
如对同一要素的公差值在全部被测要素内的任一部分有进一步的限制时 该限制部分 长度或面 积 的公差值要求应放在公差值的后面 用斜线相隔 这种限制要求可以直接放在表示全部被测要素公 差要求的框格下面 见图
差值进一步限制的符号及表示方法等 并增加了附录 形状和位置公差符号的比例和尺寸 该附录除
基准的画法外其他内容均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
图 )$
!+)
对要素的形状误差在公差带内
有进一步限制的要求时 ! 其标注见 第 &(# 条 "

理论正确尺寸 对于要素的 位 置 度 # 轮 廓 度 或
倾斜度 ! 其尺寸由不带公差的理论 正确位置 # 轮廓或 角度确定 ! 这种尺 寸称 $ 理论正确尺 寸 %" 理论正确尺寸 应围以框格 ! 零件 实际尺寸仅是由在 公差框格中位置 度 # 轮廓度或倾斜 度公差来限定 !见 图 ## 和图 #)""
返回总目录
返回分目录
后退
!
!" # $ %%&’(%))* 摘录 返回总目录
返回分目录
后退
!
!"# 对几个表面有同一数值的公差带要求 ! 其表示法可按图 !" 和图 !! 所示 "
图 $&
图 $$
!"! 用同一公差带控制几个被测要素时 ! 应在公差框格上注明 #共面 $ 或 #共线 $ #见图 !$ 和图 !%&%
!!
形位公差带的定义 本条规定了不同公差特征项目的形位公差带及其定义 ! 示图和解释仅说明与规定有关的内容 ! 见
表 #" "
表% 符号 公差带定义 标注和解释
))
!!#!
直线度公差
!!!!在给 定 平 面 内 !
直线之间的区域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 的两平行
!!!!被 测 表 面 的 素 线 必 须 位 于 平 行 于 图 样 所 示 投 影 面
&!(’% $ $$ 如需要 ! 用一个或多个字母表示基准要素或基准体系 )见图 ! # 图 $ 和图 %* "
图#
图!
图$
图%
!&! !&$ !&%
当一个以上要素作为被测要素 ! 如 + 个要素 ! 应在框格上方标明 ! 如 &+,’#
&+ 槽 ’
)见图 -& "
如对同一要素有一个以上的公差特征项目要求时 ! 为方便起见可将一个框格放在另一个框格的下 如要求在公差带内进一步限定被测要素的形状 ! 则应在公差值后面加注符号 ) 见表 $& "
则公差带是直径为 ! 的圆柱
!!!!被 测 圆 柱 面 的 轴 线 必 须 位 于 直 径 为 公 差 值 ’$%$(
的圆柱面内
!!#$ 平面度公差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 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被 测 表 面 必 须 位 于 距 离 为 公 差 值 $%$( 的 两 平 行 平
基准目标代号在图样中的标注见图 %1’
图 "#
图 "$
图 %&
图 %!
返回总目录
返回分目录
后退
!
!" # $ %%&’(%))* 摘录 返回总目录
返回分目录
后退
!
!"
形位公差之间的相互关系 当有功能要求时 ! 要素的形位精度可由一个或几个公差特征项目来控制 " 当要素的形位精度由某
一特征的公差来限定时 ! 某些情况下该要素的其他误差也同时被该公差控制 ! 如平面度公差同时控制 直线度误差 " " 另一些情况则不控制其他误差 ! 如直线度公差不控制平面度误差 " "
形 状
形 状
有或 无
位 置
有或 无
表! 说 明 符 号 说 明 符 号
包容要求 直 接 最大实体要求 被测要素的标注 最小实体要求 用字母 可逆要求
!!!!% !!!!% !!!!% !!!!% !!!!%
基准要素的标注
延伸公差带
基准目标的标注 理论正确尺寸
自由状态 & 非刚性零件 $ 条件 全周 & 轮廓 $
差值 !"!# 的两同心圆之间
被测圆锥面任一正截面上的圆周必须位于半径差为 公差值 !"$ 的两同心圆之间
!!"$
圆柱度公差
!!!!公差 带 是 半 径 差 为 公 差 值 ! 的 两 同 轴 圆 柱 面 之 间 的
区域
!!!!被测圆柱面必须位于半 径 差 为 公 差 值 !"$ 的 两 同 轴
圆柱面之间
返回总目录
返回分目录
后退
!
!" # $ %%&’(%))* 摘录 返回总目录
返回分目录
后退
!
图 $%
图 &’
图 &(
!"#
单一基准要素用大写字母表示 !见图 "#$ ! 由两个要素组成的公共基准 " 用由横线隔开的两个大写字母表示 % 见图 ""$ ! 由两个或三个要素组成的基准体系 " 如多基准组合 " 表示基准的大写字母应按基准的优先次序从
返回分目录
后退
!
!" # $ %%&’(%))* 摘录 返回总目录
返回分目录
后退
!
图 $%
图 $$
图 $&
! 公差带 !"# 除非另有规定 ! 见图 "# 和图 "$% ! 公差带的宽度方向就是给定的方向 ! 见图 "& 和图 "’% 或垂直于 被测要素的方向 !见图 "( 和图 ")% "
图 $’
线明显的错开 & ! 基准符号还可置于用圆点指向实际表面的参考线上 #见图 !.& )
图 $*
图 +,
( (( 当基准要素是轴线或中心平面或由带尺寸的要素确定的点时 ! 则基准符号中的线与尺寸线一 致 # 见图 !/* 图 $, 和图 $"& % 如尺寸线处安排不下两个箭头 ! 则另一箭头可用短横线代替 # 见图 $, 和 图 $"&%
左至右分别置于各格中 ! 见图 "&$ ! 为不致引起误解 " 字母 !# " # # # $# % # & # ’# (# ) 不采用 !
图 &$
图 &&
图 &)
!")
任选基准的标注方法见图 "’!
图 &a#43;( 全周符号
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如轮廓度公差适用于横截面内的整个外轮廓线或整个外轮廓面时 " 应采用全周 符号 " 见图 "( 和图 ")!
面之间的区域 ! 诸 球 的 球 心 应 位 于 具 有 理 论 正 确 几 何 形状的面上
!!!!被 测 轮 廓 面 必 须 位 于 包 络 一 系 列 球 的 两 包 络 面 之
间 ! 诸球的直径为公差值 $%&’ ! 且球心位于具有理论 正确几何形状的面上的两包络面之间
)但必须与尺寸线明显地分开 &% $$ 当指向实际表面时 ) 见图 1& ! 箭头可置于带点的参考线上 ! 该点指在实际表面上 % $
$ $$ 当公差涉及轴线 # 中心平面或由带尺寸要素确定的点时 ! 则带箭头的指引线应与尺寸线的延 长线重合 )见图 23# 图 22 和图 2!4 "
图)
图*
图+
返回总目录
返回总目录
返回分目录
后退
!
中 国 第 一 重 型 机 械 集 团 公 司 标 准
形状和位置公差 定义! 符号和图样表示法
!" # $ %%&’(%))* 摘录 代替 !" %%&’(&+ !" %%&,(&+
’ ’(’ ’)!
符号 公差特征项目的符号见表 !! 被测要素 " 基准要素的标注要求及其他附加符号见表 " !
"#!
无基 准 要 求 的 线 轮 廓 度 公 差 见 图 %& # 有 基 准 要 求 的 线轮廓度公差见图 ’&
返回总目录
返回分目录
后退
!
!" # $ %%&’(%))* 摘录 返回总目录
返回分目录
续表 %
后退
!"
**
符号
公差带定义
标注和解释
!!"#
面轮廓度公差
!!!公 差 带 是 包 络 一 系 列 直 径 为 公 差 值 ! 的 球 的 两 包 络
图 $%
图 $!

基准
’(& 相对于被测要素的基准 ! 由基准字母表示 " 带小圆的大写字母用细实线与粗的短横线相连 # 见图 !’&! 表示基准的字母也应注在公差框格内 #见图 !(&"
图 $’ 注 & )*+ ""," 中规定的基准符号为
图 $)
%
’($
带有基准字母的短横线应置放于 & ( ’( 当基准要素是轮廓线或表面时 # 见图 !-& ! 在要素的外轮廓上或在它的延长线上 # 但应与尺寸
相隔 " 这种限制要求可以直接放在表示全部被测要素公差要求的框格下面
图 )*
!见图 #$"" !"$ 如仅要求要素某一部分的公差值 ! 则用粗点划线表示其范围 ! 并加注尺寸 !见图 #%# 图 #&"" !%& 如仅要求要素的某一部分作为基准 ! 则该部分应用粗点划线表示并加注尺寸 ! 见图 #’""
图 $!
图 $(
图 #)
图 #*
图 $+
对于圆度 ! 公差带的宽度是形成两同心圆的半径方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