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接触网隔离开关作业指导书(德雷斯尔)
高速铁路接触网应急处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高速铁路接触网应急处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第一部分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供电调度对高速铁路接触网故障应急处置标准化流程和注意事项第二部分 应急处置原则严格执行“先通后复”原则,接触网故障跳闸后,供电调度尽量通过远动操作隔离故障区段,恢复供电;短时间无法恢复正常供电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越区供电。
第三部分 应急处理程序1.供电调度应立即收集分析故障跳闸参数,初步判定故障性质,根据故障测距对照表确定故障大概位置。
2.若跳闸重合成功且跳闸参数判定为故障跳闸,供电调度根据变电所跳闸故标指示位置及时向列车调度员提供首趟列车限速,限速里程、区段(站场)名称,并要求通知首趟列车司机加强望。
通知工区出动,供电调度及时了解跳闸供电臂范围内运瞭行列车有无异常信息,检查所内设备。
3.若跳闸重合不成功,第一时间通知列车调度供电臂停电,然后通知相关接触网立即做好抢修出动准备,检查所内设备,再与变电所核对故障参数。
4.询问列车调度员跳闸供电臂范围内的列车有无异常信息,以及车站货物线开关状态,并要求故障供电臂内的所有机车全部降弓,准备强送电一次。
5.若强送成功,通知列车调度员跳闸供电臂已恢复供电,并要求列调车调度员通知跳闸供电臂内的机车依次升弓,通知首趟列车司机加强望。
供电调度根据变电所跳闸故标指示位置限速瞭向列车调度员提供限速(本线80km/h、邻线80 km/h)、限速里程。
6.若强送失败,立即启动故障抢修处理程序,若因所内设备故障短时间无法恢复正常供电时,供电调度立即隔离故障,启动应急供电方案。
7.立即通知相邻的两个接触网工区立即出动,将两次固标的指示点告知抢修负责人,并通知供电处及相关供电段供电综合调度。
8.作好记录。
供电调度应分别将跳闸情况和发现的设备异常及处理经过做好记录,填写故障速报或安全信息,按规定上报。
第四部分 安全风险卡控1.应急供电方案由供电调度负责制定,现场抢修方案由供电段负责制定,由供电调度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
隔离开关作业指导书

变电所新建工程编号:DNA/GK01--35 隔离开关安装调整作业指导书受控状态:发放编号:0 6齐齐哈尔德恩电力集团安装公司1 总则1.1为了使变点所达到精品工程标准,明确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确保施工安全,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1.2隔离开关是变电所重要一次设备,安装的隔离开关主要有沈阳高压开关厂和平顶山高压开关厂及西安高压开关厂和其它小型开关厂生产的负荷开关等(包括国外产品),它们的安装过程有相似性。
1.3施工中除尊守本作业指导书外,还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格及设计图纸的规定。
2.适应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500KV及以下变电所的隔离开关的安装。
3.作业前的准备3.1技术交底3.1.1隔离开关安装调整前,对参与施工的全体作业人员应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技术交底记录,参加交底人员应由本人签字。
3.1.2作业人员必须掌握主要技术资料,安装时严格遵守。
3.2设备到货检验及保管3.2.1隔离开关,负荷开关运到现场后,应按其不同保管要求置于屋内或屋外平整无积水的场地。
设备及瓷件应无裂纹及破损。
3.2.2隔离开关、负荷开关运到现场后,应按其不同保管要求置于屋内或屋外平整无积水的场地。
设备及瓷件应安置稳妥,不得倾倒损坏,触头及操动机构的金属传动部件应有防锈措施。
3.3工器具准备按工器具配备表中所列工器具进行配备。
4 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4.1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安装前应符合下列要求:4.1.1接线端子及载流部分应清洁,接触良好,触头镀银层无脱落。
4.1.2绝缘子表面应清洁,无裂纹破损,无焊接残留斑点等缺陷,瓷铁粘和应牢固。
4.1.3隔离开关底座转动部分应灵活,并应涂上适合当地气候的润滑油。
4.1.4操动机构的零部件应齐全,所有固定连接部件应紧固,转动部分应涂上适合当地气候的润滑油。
4.1.5在室内间隔墙的两面,以共同的双头螺栓安装隔离开关时应保证其中一组隔离开关拆除时不影响另一侧隔离开关的固定。
4.2隔离开关的组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4.2.1隔离开关相间距离的误差,110KV及以下不一应大于10mm,220KV及以下不应大于20mm,相间连杆应在同一水平线上。
高速铁路接触网验电接地人员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高速铁路接触网验电接地人员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第1节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接触网停电作业时验电接地人员标准化作业标准、作业流程和有关安全风险卡控。
第2节 准备工作1.人员:每处2人(操作1人、监护1人)2.工具:序号 工具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1 个人工具 套 1 标准化着装2 音响验电器 25kV 套 14 对讲机(GSM-R手持终端) 套 15 接地线 25mm2组 1 有透明保护套保护6 接地杆 副 1 末端按标准设置有反光带7 钢丝刷 把 18 绝缘手套 双 1 雨雾天气或湿度较大时使用9 绝缘靴 双 1 雨雾天气或湿度较大时使用10 抛线 6-8mm2组 1 根据需要使用第3节 作业规定1.接地杆及接地线使用规定⑴接地用的绝缘杆(简称接地杆)一般由3节绝缘杆组成,配套进行使用;⑵接地杆按绝缘工具要求进行使用、保管、存放、运输和试验;⑶接地杆要定期进行电气强度试验,试验周期为6个月,试验电压等级90kV,合格标准:无发热、击穿和变形;⑷接地线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25mm2的裸铜绞线制成,并有透明护套保护;⑸接地线状态良好,不得有断股、散股和接头;⑹接地钩状态良好,型号规格符合要求,使用时与钢轨相匹配,无零部件缺失。
2.音响验电器⑴验电器的电压等级为接触网专用25kV;⑵验电器具有自检和抗干扰功能,自检时具有声、光等信号显示;⑶验电前自检良好后,先在同等电压等级有电设备检查其性能,确认声、光信号显示正常,然后方可在停电设备上验电;⑷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应确保验电器良好;⑸雨、雪恶劣天气时严禁使用验电器进行验电;⑹验电器绝缘杆要按绝缘工具的要求进行使用、保管、存放、运输和试验;⑺验电器要定期进行电气强度试验,试验周期为6个月,试验电压等级105kV,合格标准:无发热、击穿和变形;3.绝缘靴及绝缘手套⑴检查绝缘靴和绝缘手套的状态是否良好,有无破损、是否干燥等。
⑵定期进行电气强度试验,试验周期为6个月,试验电压等级绝缘靴15kV、绝缘手套8kV,合格标准:无发热、击穿和变形。
接触网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作业指导书接触网作业指导书编制:复核:审批:一、基坑开挖施工1、人员组织2、工机具3、施工步骤基础施工采用软土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类型。
(1).工艺流程(2).操作方法①、施工准备确认基坑类型、支柱限界,清理工作面;将需要开挖的路肩面整理平整,去除杂物,安设防道碴挡板;如遇到下雨等恶劣天气,禁止开挖基坑,已开挖未成形的基坑除加强支护、回填外,还应加强巡视、监测力度,确保路基稳定性。
基础与既有水沟位置重叠堵塞水沟时,基础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水沟改移,改移后的水沟过水断面与既有保持一致。
②、基础坑开挖临线基坑开挖时,利用无列车时段开挖。
基坑开挖分两步走,第一步,按照基坑开口尺寸开挖至设计深度后,用编织袋装土将已开挖部分回填;第二步,第二天进行基坑放大角开挖、基础浇筑。
限界3.1米H型独立钢支柱基础开挖限界2.870米,基坑开挖,基础坑开挖尺寸0.7*0.7米,安装防护板。
下挖约200mm~500mm 后,开始安装防护板;随时用碎石或土将防护板与坑壁的间隙填满;按上述程序每挖200mm安装一层防护板,直至坑深达到标准为止。
基坑开挖深度为1.5米。
③、开挖放大角:基础开挖尺寸达到要求后(深1.5米)坑底用支护木板于坑四周支护,拆除坑底防护挡板,开挖放大角,中间柱放大角为开挖0.75米,下锚柱放大角为开挖0.95米。
每开挖一个放大角后用编织袋装土将放大角回填。
当四个放大角全挖好后,取出装土编织袋立即浇筑基础。
④、接触网基坑坍塌防范措施:(1)基础坑开挖下挖约500mm后,开始安装防护板;随时用碎石或土将防护板与坑壁的间隙填满;按上述程序每挖500mm安装一层防护板,直至坑深达到标准为止。
(2)防护板安装防护板安装顺序应由坑口向坑底安装;基坑开挖先挖四周一层,再往中间挖,每下挖约500mm,设置一层防护板;随时用碎石或土将防护板与坑壁的间隙填满;按上述程序挖一层,安装一层防护板,下层防护板的交错方式应与上层相反(即上层为b向坑中心缩进顶住a,下层为a向坑中心缩进顶住b)直到直到坑深达到标准为止。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检修作业指导书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检修作业指导书1. 作业项目名称: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检修作业指导书2. 作业内容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的检修3. 编制(修订)文件依据《铁路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和《铁路电力管理规则》(铁运[1999]103号)4. 作业前准备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穿绝缘鞋、工作服。
5. 人员工机具材料与要求5.1人员准备:5.2材料准备5.3工具准备1 接地电阻测量仪ZC8型或F1627kit 1套2 螺丝刀十字,一字125MM 各一把3 塞尺1套4 兆欧表2500V 1台5 活口扳手250mm、300mm 各1把6 老虎钳250mm 1把6. 作业程序及标准6.1清扫:用抹布清洁绝缘子及各部构件,表面清洁无污物。
清洁绝缘子清洁绝缘子6.2支持绝缘子检查:6.2.1支持绝缘子垂直安装在托架上。
6.2.2检查绝缘子表面是否脏污、表面有无裂纹、有无放电痕迹。
6.2.3瓷釉剥落面积不超过300mm2。
6.3接点及结合部检查:6.3.1对各部接点检查,有无发热、烧损现象。
6.3.2检查接线端子,应牢固,导线无松股、断股。
6.3.3检查瓷、铁粘合部分,应牢固。
接点检查瓷、铁结合部6.4打磨触点:对开关刀口用砂布进行打磨。
打磨动触头打磨静触头6.5调整:6.5.1对开关机械联动机构进行调整,机构转动应于刀口开、闭合同步。
6.5.2操作机构的扇形板与隔离开关的传动杆应在同一垂直面上。
6.5.3操作手柄中心距地面高度为1.2m,距侧墙正面不应小于400mm。
6.5.4传动装置的拉杆应校直,与带电部分的绝缘距离,室内不小于125 mm,室外不小于200mm.如不符合要求时,可允许弯曲,但应与原杆平行。
调整联动机构联动机构6.6拉合试验:6.6.1对调整后的开关进行拉合试验,达到触点接触良好,接触紧密。
6.6.2用0.05塞尺检查,接触表面宽度为50 mm及以下时,塞进深度不超过4mm。
接触表面宽度为60 mm及以下时,塞进深度不超过6mm。
高铁接触网基础作业指导书

14
2第二章工艺流程简介放线定桩位及高程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浇筑第一节护壁混凝土检查桩位中心轴线架设垂直运输架安装电动葫芦卷扬机或木辘轳安装吊桶照明活动盖板水泵通风机等开挖吊运第二节桩孔土方修边先拆第一节支第二节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浇第二节护壁混凝土检查桩位中心轴线逐层往下循环作业开挖扩底部分检查验收吊放钢筋笼放混凝土溜筒导管浇筑桩身混凝土随浇随振插桩顶钢筋3第三章施工工艺第一节桩基成孔一成孔步骤
LJ-A2 LJ-A3 LJ-B2 LJ-B3 LJLX-1 LJLX-2
长 (mm)
2000 700 200 700 70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700
宽 (mm)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深 (mm)
2500 4500 2700 5300 3000 4500
1
第二章 工艺流程简介
放线定桩位及高程 → 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 → 支护壁模板放附加钢 筋 →浇筑第一节护壁混凝土 → 检查桩位(中心)轴线 → 架设垂直运输架 →安装电动葫芦(卷扬机或木辘轳) → 安装吊桶、照明、活动盖板、水泵、 通风机等 →开挖吊运第二节桩孔土方(修边) → 先拆第一节支第二节护壁 模板(放附加钢筋) →浇第二节护壁混凝土 → 检查桩位(中心)轴线 → 逐层往下循环作业 → 开挖扩底部分 → 检查验收 → 吊放钢筋笼 → 放混凝 土溜筒(导管) →浇筑桩身混凝土(随浇随振) → 插桩顶钢筋
10
的支 撑,且下部应使用拔钩进行压紧处理,防止砼浇注时爆模、跑模、涨模等 现象的出现。 5、CPⅢ :模板加固完成后将CPⅢ钢筋在钢筋笼上焊接牢固。 6、检验:模板加固完成后对地脚螺栓位子、高程、垂直度,接地端子与模板紧贴 情况再次进行检验。
铁道变电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3-隔离开关、负荷开关作业

铁道变电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3-隔离开关、负荷开关作业1. 适用范围适用于变、配电专业的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施工。
2. 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在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2 外业技术准备隔离开关、负荷隔离开关进场后进行外观及内在的质量检查,要求符合设计产品技术规定。
安装所需工具、材料及设备检验报批合格。
3. 技术要求3.1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到达现场应进行检查,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及其传动装置,高压熔断器的规格、型号、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产品技术规定。
3.2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的安装位置及接地装置的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3.3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安装的安全净距符合设计要求。
3.4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及其传动装置动作灵活、牢固可靠;触头接触紧密,对于线接触,0.05mm×10mm塞尺应塞不进去;对于面接触,接触宽度为50mm及以下者,0.05mm×10mm塞尺塞入深度不应大于4mm,宽度为60mm及以上者,不应超过6mm。
3.5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分闸时触头打开的距离或角度、合闸时相间的不同期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的技术规定。
指示器与开关实际位置相符。
3.6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及高压熔断器的电气试验项目符合相关规定,且试验合格。
3.7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无破损及裂纹,瓷、铁粘合牢固,连接可靠。
3.8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的相间距离误差不应大于10mm,相间连杆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3.9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的轴承、拐臂、延长轴等传动部件安装位置正确,牢固牢靠;分、合闸止钉与拐臂的距离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
闭锁装置动作灵活、准确可靠。
4. 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下面主要列出110kV及以下GW4系列隔离开关安装调整工序流程和35kV及以下GN2系列隔离开关安装调整工序流程。
高速铁路接触网停电配合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高速铁路接触网停电配合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第1节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高速铁路接触网停电配合标准化作业流程和安全风险卡控。
第2节 准备工作1.人员:影响接触网参数值进行的停电作业配合,每个作业组人员不少于9人。
不影响接触网参数值进行的停电作业配合,每个作业组人员不少于4人。
2.工具: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1 绝缘梯车 台 1 选用2 作业车 台 1 选用3 绝缘滑轮 1T 个 1 每个作业组4 绝缘绳 20m 根 1 每个作业组5 绝缘硬梯 大钩 套 1 选用6 扭力扳手 0-100N 把 2 含各型套筒7 望远镜 8-10倍 个 18 测量工量 套 19 防护工具 套 2 根据现场情况可增配10 通讯工具 套 1 多组作业时必须每组1套11 施工登销记委托书 张 1 等级施工时携带12 其它 套 1 视配合具体项目增配3.材料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1 黄油 包 12 螺帽 各型 个 10 各通用型号3 平、弹垫 各型 个 10 各通用型号4 其它 套 1 视配合具体项目增配第3节 配合流程1.提报施工配合计划施工单位至少在正式施工72 小时前向供电段配合单位提供施工配合通知单,配合通知单中需明确停电计划、施工地点、施工内容、影响范围、登记车站及施工负责人等内容。
配合单位接到施工单位的施工配合通知单后,应对照铁路局下达的月度施工计划认真核对配合通知单中相关内容,并按规定时间提报停电日计划和作业车运行计划。
2.施工登销记施工前60 分钟由施工主体负责人在车站《行车设备施工登记簿》上登记。
配合单位驻站联络员确认本单位登销记内容正确无误后,在《行车设备施工登记簿》上签认本单位及姓名,向供电调度员申请停电施工配合。
施工配合结束,联系工作领导人确认满足列车放行条件后,向供电调度申请销令送电后,在《行车设备施工登记簿》上签认本单位及姓名。
3.配合电力线路和上跨建筑物跨越接触网⑴配合施工前供电配合人员要参加相关单位或部门组织召开的施工协调会,明确施工区段、配合要求和安全风险卡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合做好开关
开关操作
安全等级三级及以上
1人
操作,并做好相
辅助人员
人员,熟悉开关操作
关检修记录
质检员
对检修、测量等 1 人 具备质检资质的人员 作业进行检查
验收
5 准备 工作
材料名称 型号 M10-M1 套
螺栓螺母 2
单位
数量 4
材料准备 电力复合
盒
1
脂
贴温片
张
1
记号膏
支
1
其他材料根据具体作业内容携带
4
及标
T 为张力)求得。
准
(4)在任何情况下,引线摆动到极限位置时距接地体的距离
不小于 350mm。
操作隔离开 关,检查开关 分、合闸情况
(1)隔离开关的分闸角度及合闸状态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要 求,合闸时,触头接触良好,刀闸水平;分闸时动静触头间 隙不小于 340 mm,止钉间隙 1~3mm。 (2)隔离开关的触头接触面应平整、光滑无损伤,并涂以导 电膏,测温片无变色。
中间支持
双头
撑撑
头 45
(14) 开关引线及连接线 ⑴引线与连接线截面与开关额定电流及所连接的接触网当量截面相适应,引 线不得有接头,引线与连接线应连接牢固接触良好,无破损和烧伤。 ⑵引线长度应保证与接触悬挂受温度变化偏移时有一定活动余量并不得侵入 限界,引线摆动到极限位置对接地体的距离不小于 350mm。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挂梯
台
1
脚扣
副
2
工具准备 游标卡尺
把
1
卷尺
5米
把
1
塞尺
把
1
水平尺
把
1
2
个人工具
套
1
防松胶
瓶
2
相机
台
1
机构箱
套
1
钥匙
短接线
组
1
安全防护、个人工具及其他工具根据具体的作业内容携带
(1)外观检查 外观良好,无破损、烧痕。每三个月检查一次。 (2) 表面清洁 清理开关绝缘子、绝缘拉杆和隔离刀表面污垢、灰尘。支持绝缘子应清洁无 破损和放电痕迹。每三个月检查一次。 (3) 电动机构密封 在进行当地电动机构操作之后,务必将机构箱门板上 2 个 M8 螺母紧固,避免 箱内进水。每次开箱进行一次。
图
作业 准备
做好安 全措施
检查隔 离开关 托架水 平
检查开 关引线 状态
填写记录 调整
撤除安全 措施、办理 收工手续
调整
检查上 下部接 地情况
操作开关, 检查开关分 合闸情况, 检查绝缘子
检查操 作机构 情况
检修内容
检修标准
隔离开关托 (1)检查隔离开关底座水平状态;
架(底座) (2)检查各螺栓螺母紧固情况。
(1)引线不得有接头,引线应连接牢固、接触良好,无断股
和烧伤。
(2)设备线夹与设备连接稳固,接头无氧化,螺丝、螺母是
否齐全,有无松动并加装双螺母,电缆与明线连接处设备线
开关引线、连
夹无变色、灼伤、放电痕迹。
接线及设备
检修
(3)电连接线的拉力不得大于 500N。驰度从原理上讲与引线
线夹
内容
长度有关,可有关系式 Fx=gl2/8T(Fx 为驰度,g 为单位自重,
(7) 隔离开关拐臂装配 拐臂装配 M16×100 螺栓必须紧固可靠。每三个月检查一次。
拐臂装配
(8) U 型螺栓紧固 隔离开关、中间支撑、机构上的单、双夹头 U 型螺栓必须紧固并涂抹黄油。 每三个月检查一次。
4
(9) 隔离开关合闸时刀口对称 隔离开关在合闸时隔离刀与静触头可以对中进入,若不能对中,可在开关底 架处垫平垫解决。
隔离开关(德雷斯尔)检修作业指导书
序号 1 2
项目 适用 范围 编制 依据
内容、标准及图例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德雷斯尔接触网隔离开关设备检查作业。
(1)《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铁运[2011]10 号); (2)《广铁集团接触网检修实施细则》(广供函[2014]541 号)。
检修 作业 3 流程
接地线连接良好,无烧损、锈蚀,测量接地电阻不大于 10Ω。
通信箱、操作 箱状态
人员准备
检查通信箱、操作箱状态,无破损无变形,锁闭状态良好,
螺栓紧固无锈蚀。
作业分工 人数
要求
作业内容
接触网工;安全等级 三级及以上;掌握高 空作业检修技能;熟 对隔离开关进 高空作业 1 人 练掌握作业指导书, 行检修、测量; 具备隔离开关专项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安全风险点
控制措施
主要 GK 分合操作,感应电未消除,造成伤 开关检修作业时,隔离开关必须在两
7 风险 人 及控
端加挂短接线。 (1)在试验开关分合时检修人员一定
制 刀闸在开合过程中碰伤身体
要站在安全地方; (2)开关检修时,要做好上下配合,
关键问题
操作前必须做好呼唤应答。 处置方法
应急 8 处置 GK 发现重大隐患需要退出运行
机构箱门板
检修 6 方法
(4) 电动机构操作曲柄 3 个 M12 螺栓紧固(力矩 75N·m)、无松动。每三个月检查一次。
机构曲柄
45 度
3
(5) 开关、机构、安装架 ⑴安装架、开关与机构所有连接螺栓必须紧固,并且涂抹黄油(每三个月检 查一次)。 ⑵机构内电机转向正确,机械系统润滑良好,分、合指示器与开关实际位置 相符合。 (6) 隔离开关触头 合闸时触头接触良好,触头接触面应平整、光洁无损伤。接触面涂抹导电膏, 首先清理隔离刀与触头接触面污垢和灰尘,然后涂抹导电膏。频繁操作的开 关每三个月检查一次,例如广州南动车段检修库外的开关。
(1)对常分开关,直接将引线退出运 行。 (2)对常闭开关,利用线夹将引线短
接,将开关退出运行。
记录
9 及表 《隔离(负荷)开关检修记录》(广铁供电函[2014]541 号文附件 19)
格
6
隔离刀
静触头
(10)接地 检查接地线与产品连接是否良好,确保有效、可靠接地。 (11)手动分合 3 次 手动分、合 3 次,隔离开关与电动机构能分、合闸到位。
(12) 电动当地、远方各操作 3 次
5
隔离开关与电动机构能分、合闸到位。每三个月检查一次。 (13) 中间支撑检查 检查中间支撑时,中间支撑拐臂在合闸时向上约 45°,分闸时向下约 45°, 每三个月检查一次。
检查支持绝 (1)支持绝缘子应保持铅垂状态,表面清洁、无破损和放电 缘子状态 痕迹(污垢或漆点面积不得超过 100mm²),釉面剥落不大于
1
操作传动机 构状态
上下部地线 及接地情况
300mm2,瓷柱转动灵活(2)检查中间支撑绝缘子完好无破损, 清洁无脏污,表面无放电痕迹。 (1)隔离开关传动杆顺直,操作机构灵活、完好、无损并加 锁,转动部分注润滑油,操作时无卡滞和冲击;底座水平, 接地线状态良好,各部螺栓紧固,各金属部分无锈蚀。 (2)电动操作的隔离开关电动机转向正确,机械系统润滑良 好,分、合闸指示器与开关的实际的分、合位置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