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乡下孩子讲解
二年级语文上册乡下孩子4教案苏教版

4乡下孩子
重
占
八、、
难
占
八、、
学习水平
课 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识
记
理解
运
用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培 养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
V
V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V
V
V
V{}
突破重点
难点设想
读议记写、展开丰富想象
教学媒体
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2)“欢唱的黄鹂”指的是谁? “盛开的菊花”呢?
(3)如你是乡下孩子,会躺在妈妈的怀里、趴在爸爸的身上干什么 呢?
2.第二、三段:
(1)它们会编织什么故事?会吹什么样的歌曲?
(2)释义:动听
(3)撑圆了肚皮的小猪是怎样的?乐坏了的小猫呢?这些和乡下的
交流
齐读
边读边勾画
交流
书空、描红
自由读
孩子有什么关系?
第四段:
(1)导读,引读
(2)你读懂了什么?
(3)乡下孩子还会干什么?
2.朗读,背诵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
1.读拼音写词。
mamahudbcoyewdnhu oich Mg gushi
()( )( )( )( )
zuibagequ
( )( )
2.连线。
欢唱的野菊背蝴蝶
动听的月光编野菜
盛开的黄鹂挖古诗
学生活动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
1.图上画的是哪儿?什么人?
2.板题
3.初读
(1)用“ •”和“一”标出文中生字新词。
《乡下孩子》教学教案

《乡下孩子》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乡下孩子》。
(2)理解诗歌中描绘的乡下孩子的生活情景,体会诗歌的意境。
(3)学会生词和词汇,如“田野”、“牛羊”、“彩虹”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2)通过描绘图片、编写故事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对乡下生活的向往和尊重。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懂得感恩和珍惜。
二、教学内容:1. 诗歌《乡下孩子》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描绘的乡下孩子的生活情景的理解和描述。
3. 生词和词汇的学习和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乡下孩子》的朗读和背诵。
(2)诗歌中描绘的乡下孩子的生活情景的理解和描述。
(3)生词和词汇的学习和运用。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一些抽象词语的理解,如“田野”、“牛羊”、“彩虹”等。
(2)诗歌的意境的体会和表达。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营造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诗歌《乡下孩子》。
2. 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歌中描绘的乡下孩子的生活情景的理解和感受。
4. 生词和词汇的学习,让学生通过词语卡片、游戏等方式学习和掌握生词和词汇。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朗读与背诵评价:评估学生对诗歌《乡下孩子》的朗读和背诵的流利程度、准确性和理解程度。
3. 生词和词汇评价:通过测试或口头提问,检查学生对生词和词汇的掌握情况。
4. 小组合作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包括合作精神、口语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乡下孩子》PPT教学课件

乡下孩子
曾是妈妈怀里 欢唱的( 黄鹂 ), 曾是爸爸背上 ( 盛开 )的野菊。
挖一篮野菜, 撑圆了小猪的( 肚皮 )。 逮一串小鱼, 乐坏了馋嘴的猫咪。
( 捉 )一只蝴蝶, 能( 编织 )美丽的故事。 含一片草叶, 能吹出动听的( 歌曲 )。
串珠问题: 1.乡下孩子在他们爸爸妈妈眼里是什么? 2.乡下孩子平时都做些什么? 3.乡下孩子生长在什么环境中?
听录音回顾课文
边听 边想
乡下孩子的生活怎么样?
1.捉一只蝴蝶, 能编织美丽的故事。 含一叶草叶, 能吹出动听的歌曲。 这两句写出了乡下孩子的哪些生活?说了什么?
这两句话写了乡下孩子捉蝴蝶、吹草叶。说 明乡下孩子的生活丰富多彩、自由快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捉螃蟹
弯弯的小溪,清清的水。 娃娃们欢呼着:“捉螃蟹啦!” 噼啪噼啪,小溪里开出朵朵银色的水花。 小鱼篓乐得在小 屁股上一摆一摆的,好像在说:“快捉呀!快捉呀!” 胖乎乎的小手在水里摸呀摸呀…… 娃娃把手举得高高的,大声喊:“捉住啦!捉住啦!” 小 鱼篓张开圆圆的大嘴巴……
1.用“——”画出文中的拟(nǐ)声词,再仿写两个。 ____呼__哧__呼__哧_______、______哗__啦__啦_________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zhèn)林樾(yuè)。意欲捕 鸣蝉,忽然闭口立。
(《所见》袁枚)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做柳笛】春天时折下一根手指粗的柳枝,拿小刀割整 齐,然后轻轻一拧(níng),使树皮松动,猛一下把它褪 出树枝,柳笛就做成了。
作者以乡下孩子从幼年到渐渐长大的时间 推移为“经”,以乡下孩子从妈妈怀里,爸爸 背上到广阔田野的空间转移为“纬”,交织成 乡下孩子童年生活的鲜活画面,同时融进作者 向往之意,赞赏之情。
教案《乡下孩子》(优秀4篇)

教案《乡下孩子》(优秀4篇)二年级语文《乡下孩子》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验、感受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热爱农村广阔天地的。
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难点:理解语意上的省略与跳跃。
教学具准备:投影片、词卡。
主要板书计划:7 乡下孩子怀里黄鹂欢唱背上野菊盛开捉蝴蝶编故事阳光下生含草叶吹歌曲旷野里长挖野菜撑猪肚逮小鱼猫乐坏作业设计安排:课内:描红、写字、朗读、组词、说话。
课外: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小朋友,在新社会,农村面貌起了巨大的变化,农村儿童的生活富有情趣。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讲农村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的。
二.揭示课题、解题1、板书课题:7 乡下孩子2、解释题意。
乡下孩子就是农村里的儿童,把农村里的儿童称作乡下孩子,是一般人的口头说法。
农村和城市环境不同,乡下孩子和城里孩子的生活和见闻也不一样。
乡下孩子有什么特点,这就是这篇课文要说的内容。
三.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轻声自由读课文,读顺语句,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本课的生字,能识记田字格里的生字的字形。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怀里欢唱编织含动听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曾一串猪怀里编织(2)指名读生字词,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等方面辨明加点字的读音。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怀里:两臂相向和胸部之间的空间。
(动作演示)欢唱:欢乐地唱歌。
编织:这里是指编成故事。
含: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
动听:好听。
(4)用卡片读生字词,包括田字格里外的18个生字和已解释的词语。
3、个人练读课文。
4、分小节指名四人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5、分读课文。
四.写字指导,教认新偏旁1、指导要点。
《乡下孩子》ppt教材课件

mā ma huái li huān chàng
妈妈 怀里 欢 唱
yě jú gē qǔ yě cài
野菊 歌曲 野 菜
dù pí chán zuǐ lè huài le
肚皮 馋嘴 乐坏了
mā ma huái
chuàng yě
qǔ
妈妈 怀里 欢唱 野菊 歌曲
cài
pí
zuǐ
huài
野菜 肚皮 馋嘴 乐坏了
逮一串小鱼, 乐坏了馋嘴的猫咪。
捉一只蝴蝶, 能编织美丽的故事。 含一片草叶, 能吹出动听的歌曲。
挖一篮野菜, 撑圆了小猪的肚皮。 逮一串小鱼, 乐坏了馋嘴的猫咪。
割一把青草,喂饱了
。
端一盘骨头,乐坏了
。
sǎ
抓一把米粒,撒
给了
。
dì
拔两根萝卜,递给了
。
逮一串小鱼,乐坏了馋嘴的猫咪。
割一把青草,喂饱了
曾是妈妈怀里 欢唱的黄鹂, 曾是爸爸背上 盛开的野菊。
乡下孩子会
会
,会
捉一只蝴蝶, 能编织美丽的故事。 含一片草叶, 能吹出动听的歌曲。
,会
,
。
挖一篮野菜, 撑圆了小猪的肚皮。 逮一串小鱼, 乐坏了馋嘴的猫咪。
捉一只蝴蝶, 能编织美丽的故事。
含一片草叶, 能吹出动听的歌曲。
挖一篮野菜, 撑圆了小猪的肚皮。。ຫໍສະໝຸດ 端一盘骨头,乐坏了。
抓一把米粒,
。
,
。
哦, 乡下的孩子, 生在阳光下, 长在旷野里。
欢唱的 动听的 盛开的 明亮的
野菊 月光 黄鹂 歌曲
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 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 整及打印,欢迎下载。
背 蝴蝶 编 野菜 挖 古诗 捉 故事
《乡下孩子》说课稿

《乡下孩子》说课稿各位老师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乡下孩子》,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乡下孩子》是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综合学习五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一首反映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
这首诗选材典型生动,语言简练而有童趣,所创造的意境清新活泼,读来令人如沐阳光,如嗅青草野花气息,如闻童声笑语,悦目赏心。
全诗一共三个小节:第一小节写乡下孩子幼小时在爸爸妈妈怀抱里生活的情景,文中“欢唱的黄鹂”比喻孩子的活泼欢乐;“盛开的野菊”比喻孩子漂亮可爱。
第二小节写乡下孩子在田野里捉蝴蝶、吹草叶欢快游戏的情景,以及挖野菜、逮小鱼的劳动给乡下孩子带来的乐趣。
最后一小节赞叹乡下孩子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无拘无束成长的幸福。
教学完这篇课文共用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的任务是会读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学会8个生字和学习诗歌第一小节。
第二课时的任务是教学诗歌二、三小节,背诵课文。
我今天所说的是第二课时的内容。
二、说目标。
这节课的目标是: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诗歌,使学生了解乡下孩子,感受乡下孩子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生活,也培养他们热爱农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学会模仿诗歌的格式练习说话。
四、说教法、学法本堂课为第二课时,在教学中我坚持“教为学服务”的原则,紧密结合课文特点,采取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借用插图直观教学的方法,加动作朗读法,想象朗读等等,从而达到有感情地朗读。
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带领学生感受农村孩子的真实生活,把学生的思想带入到大自然中,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力求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教学。
课文《乡下孩子》教案

课文《乡下孩子》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乡下孩子》的基本内容,理解其中描绘的乡下孩子的生活场景。
1.2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乡下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增强学生对农村孩子的关注和理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乡下孩子》是一篇描绘乡下孩子生活情景的短文,通过描述孩子们在田野间的玩耍、帮助父母劳作等场景,展现了乡下孩子天真烂漫、勤劳好学的品质。
2.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乡下孩子的生活场景,体会孩子们的天真活泼和勤劳好学。
2.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乡下孩子的成长环境。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自主学习法学生在课堂上独立阅读课文,自主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2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3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环境中感受乡下孩子的生活。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农村孩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农村孩子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自主学习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4.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4.4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农村孩子的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
4.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乡下孩子的天真活泼和勤劳好学。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抄写课文让学生抄写课文,加强文字表达能力。
5.2 家庭作业5.3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农村孩子的文章,扩大知识面。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2 作业批改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认真批改,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掌握情况,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小学二年级语文《乡下孩子》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乡下孩子》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乡下孩子》原文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
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
含一片草叶,能吹出动听的歌曲。
挖一篮野菜,撑圆了小猪的肚皮。
逮一串小鱼,乐坏了馋嘴的猫咪。
哦,乡下孩子,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乡下孩子》教案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
3、为自己作为一名乡下孩子而感到骄傲。
培养孩子热爱农村,将来建设新农村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乡下孩子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老师给大家留了一点作业,这节课,老师要看看大家完成得怎样,你们一定会让老师大吃一惊的。
二、精读课文(一)读、悟课文第一小节1、师读第一小节,让学生边听边回忆自己躺在妈妈怀里,趴在爸爸背上那种幸福的时刻。
2、大家听完课文后,一定想把你的快乐与大家一起分享。
快说出来吧!3、指导朗读,读出父母与孩子之间互敬互爱的感情。
(二)读、悟第二小节过渡:孩子,你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大家的生活经历又各不相同。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书中描写的乡下孩子的生活情境。
1、学生边读边观察插图,结合自己所知道的想象:怎样捉蝴蝶,会编个什么样的故事?会吹支什么样的曲子?2、小组练说,指名说。
3、乡下孩子的生活如此快乐,那么怎样朗读呢?指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朗读。
(三)读、悟第三小节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第三小节。
2、交流汇报,师生评价。
(四)读、悟第四小节过渡:读了前面的三个小节,你有什么感觉?课文中一样吗?赶快去读一读。
1、学生自读课文第四小节,感知乡下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
2、思考:乡下孩子为何如此快乐?(充足的阳光,开阔的空间,多彩的生活,父母的呵护)三、知识的延伸(成果的展示)过渡:同学们,我们是乡下孩子,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还会做什么呢?1、学生把自己经历过的和从父母那里到的告诉大家①采野花②钓鱼③捉螃蟹④拾稻穗⑤割草⑥去草地打滚⑦捉蚱蜢⑧去树林中捉迷藏2、那你们能依照书中的样子,说一说这些事吗?3、学生大胆地、创新地实行说话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下孩子苏教版国标二年级上册第四课)执笔:姚丹审核:吴云霞、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生字词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领悟诗歌的语言美。
3、让孩子在课堂情境中充分活动,感受乡下孩子生活的丰富多彩,在语言拓展训练和朗读指导中进一步体验他们的幸福快乐。
、教学重点1、在情境中让学生充分活动,体验乡下孩子的生活乐趣。
2、朗读指导。
三、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歌,创作诗歌。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课前准备黑板背景画、贴画、音乐。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 、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很美的诗歌,谁来大声读课题2 、乡下孩子就是生活在农村的孩子。
乡下没有城市那么多高楼大厦,但有清澈的小河,碧绿的树木,有小鸟的鸣叫、鸡鸭的欢唱,这里有充足的阳光和大片大片的田野,乡下孩子就生活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课文中这样写的:阳光下,生在长在旷野里。
”谁读这句话?二、初读课文?你们1 、“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的乡下孩子平时做些什么、玩些什么想知道吗?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连贯了,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 、小朋友读了一遍又一遍,可认真了,老师想听听你们生字音读准了没有。
出示词语:怀里欢唱野菊编织歌曲野菜肚皮乐坏了串馋嘴逮撑圆了(1) 谁来读第一行的词语?(2) 第二行谁想读?(3) 第三行词语多,谁来读?(4)小朋友真行,如果老师把拼音去掉,顺序打乱了,你们还认识这些词语吗自己默默看一遍,不认识的赶快看看生字表,比谁记的词语多。
3、生字词大家认识了,课文读得怎样,老师想听听。
(1) 谁来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小朋友注意听,看他课文是不是读正确了。
2)还有三个自然段谁想读?3)小朋友们真棒,才练了一次,就基本上把课文读正确了真不简单。
我们除了要把课文读正确,还有把课文读连贯了请你们再练习练习。
(4) 刚才老师听到小朋友都在认真的读书,不过老师想给大家提个醒:( 出示“欢唱的黄鹂") ,看这个词,谁来读?课文中像这样的词还有好多。
出示:欢唱的黄鹂盛开的野菊美丽的故事动听的歌曲小猪的肚皮馋嘴的猫咪评:1、盛开的野菊能让菊花开得更旺些吗?读得真好。
真是朵美丽的野菊。
、美丽的故事、动听的歌曲这样的歌曲让人听了还想听。
、小猪的肚皮真的让人忍不住想摸一摸小猪圆滚滚的肚皮。
、馋嘴的猫咪真是一只可爱的猫咪,看见鱼儿都快流口水了。
小朋友们把这几个词语读得非常连贯,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5) 现在谁再来读读课文?(6) 还有小朋友想读课文吗 ?想读的站起来一起读吧 !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 、书读得真好 ! 读了这么几遍课文,老师想问大家,“生在阳光下,长在旷 野里”的乡下孩子平时做些什么,玩些什么 ?2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以下词语:捉蝴蝶 真是一群聪明的乡下孩子。
)吹草叶 挖野菜 草叶到他们嘴里竟然能吹出歌曲,真神奇。
) 多么能干勤劳的乡下孩子 ) 真能干呀)3、总结:乡下孩子平时捉蝴蝶、吹草叶、挖野菜、逮小鱼,可真有意思 逮小鱼! 课文二 三两个自然段就写了他们的生活, 拿起课文纸, 女同学读读第二自然段, 男同学读读第三自然段。
四、学习第一小节1、乡下孩子的生活真有意思,课文里还把他们比作了黄鹂,比作了野菊呢。
己轻声读读课文第一小节,你能读懂吗?(投影出示第一小节)2、谁来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对啊,乡下孩子也和小黄鹂一样, 从小就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享受着幸福和温暖, 依偎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 他们的笑脸多灿烂啊, 就像怒放的野菊花一样美丽又 可爱。
3、朗读指导:谁来读好第一小节?( “欢唱”“盛开”加点) 评价:我觉得你读得就像黄鹂的歌声那样欢快。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女小朋友读前半句,男小朋友读后半句 4、乡下孩子的生活到底有多快乐呢?我们下堂课继续学习。
五、学习生字这堂课,我们还要认识几个生字宝宝,看,他们就藏在这几个词里,小朋友 还会读吗 ?边说边出示:野菜1.指名读这几个词。
2、自学生字,汇报。
女+马(指前面的同学),老师发现这个小朋友上课表现挺好的,坐得端端正正,老师要表扬他,来,让老师抱抱你。
(问其他小朋友)现在他就在老师的“怀里”,怀就是靠近心脏的地方,所以是个-- “竖心旁”。
给“怀”组组词。
曲这群乡下孩子用草叶吹出的歌曲想不想欣赏一下这是怎样的歌曲?出示“ ()的歌曲”曲”是个生字,动听的歌曲是通过这两根线,传到耳朵里,钻进脑子里,留在我们心里。
看老师写这个字,(老师边范写边提注意点)看清曲字笔顺的请举手,请你说,我们一起来书空。
皮”字我们在那些字里见过?那你肯定能说出它的笔顺了,请谁说?不过老师可要提醒一下,第二笔的撇是竖撇。
口+昌菊、菜“菊” “米”的最后一笔是点。
菜” + 采这是一个形声字。
3.今天小朋友自己想办法记住了7 个生字,真了不起,让我们再一起读读它们组成的词语。
六、练写生字七、作业1、书空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复习导入1、小朋友,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乡下孩子》。
(指读课题)2、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乡下孩子和我们一样,曾是——(引背第一小节)、情境学文2、3 节1、乡下孩子为什么会像黄鹂鸟一样的欢快,笑得像野菊花一样的美丽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乡下看一看,和乡下孩子交朋友。
2、现在我们来到乡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什么?[ 田野图] 你看到什么样儿的田野?(广阔无边的田野,一望无际的田野,宽广的田野,绿油油的田野,金黄的田野),对了,这儿多么空旷、广阔,也没有什么房子、树木的遮挡,这就是乡下小伙伴生长的“旷野” ![出示词卡“旷野”]齐读3、学习“野”字:谁有好办法记住“野”字?1)、里字旁最后一笔有变化吗?2)、右边可要看清楚了,谁来书空?3)、伸出小手,我们一起来写这个“野” 。
4)、一起读好这个词:旷野。
4、我们走在旷野里,深吸一口气,啊,空气真新鲜。
这儿还有一个——清澈的小池塘。
路边开满了野花呢,真漂亮。
5、我们边走边看,都被乡下的美景陶醉了。
快听,那边传来了乡下孩子欢快的笑声。
他们在干什么呢?自己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的2、3 两小节。
6、乡下孩子们在干什么?捉蝴蝶、吹草叶、挖野菜、逮小鱼)7、小朋友,乡下孩子在一起捉蝴蝶,吹草叶,挖野菜,逮小鱼,那是多么的快乐啊。
你想不想也当一回乡下孩子呢?自己再读读课文2、3 小节,边读边想,你想和他们一起玩什么,怎么玩呢?8、汇报:你想和乡下孩子一起玩什么?A、捉蝴蝶(想象说话)1)好啊,那我们一起来捉蝴蝶。
2)指导动作:你们瞧,田野里,小路旁到处是蝴蝶在翩翩起舞。
它们飞啊飞啊,(老师手拿蝴蝶走下台),从这朵野菊花上飞到那朵喇叭花上。
(小朋友捉不到蝴蝶)快看,一只蝴蝶停在荠菜花上,我们得悄悄地,小心翼翼地靠近它,一扑,捉到了吗?你捉到了一只怎样的蝴蝶?▲美丽的漂亮的五彩缤纷的身穿花衣服3)手捧着美丽的蝴蝶,静静地看着看着,蝴蝶变了,变成了——美丽的蝴蝶仙子了。
蝴蝶仙子可能——(要去参加伙伴们的聚会)可能是——(在和花儿说悄悄话呢),可能——(在和小朋友们问好呢)(4)多么美妙的想象啊,多么美丽的故事。
(“美丽”加点)谁能美美地读好这句话——“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 。
评价:听出来了,你的脑海里已经编出了一个美丽的故事。
瞧,你脸上笑眯眯的,故事一定很动人。
5)我们女小朋友一起读好这句话。
B、吹草叶(实践体验)1)哪些小朋友想试着吹吹草叶儿?(给几个孩子发几片草叶)好,先把草叶含在嘴里(学生演示,理解含)大家一起来吹吹草叶儿[生吹]!2)哟,我们小朋友脸都涨红了,腮帮子鼓鼓的,好像已经使出了全身的劲儿,可是——有的一点声音也没有,有的只能发出“噗噗”的声音。
可是,这些声音,在乡下孩子的心里,就是最动听的音乐!3)朗读指导:那我们小朋友能不能读得跟草叶歌一样动听呢?[“动听”加点] 谁来试一试!(指名读,齐读)C挖野菜(加动作朗读)(1)看,乡下孩子挖了满满一篮野菜。
小猪可要大饱口福了。
(2)瞧,吃了鲜美的野菜,小猪的肚皮怎么样?(3)是啊,小猪的肚皮都被撑圆了。
(“撑圆了”加点)谁来读好这一句话?4)指导朗读:加上动作读,这只小猪就更可爱了。
谁来试一试?(5)其他小朋友想读吗?那我们就分小组比赛读。
比一比,哪一排读的更好。
D逮小鱼(角色扮演)1)我们在城里一般都是拿着鱼竿钓鱼,乡下孩子的本领可大了,他们能直接到河里去逮鱼呢。
谁想逮一回小鱼?那就请你来吧。
2)你是怎么逮鱼的?你得——(挽起裤管,撸起衣袖)一条小鱼游过来了,一群小鱼游过来了。
鱼儿可机灵了。
逮到了没有?(逮到了!)评价:你比鱼儿还要机灵呢!再试试!瞧,又逮了一条呢。
你一定是个逮鱼高手。
再来一条吧。
我们来数一数,一条、两条、三条……一条一条又一条,把它们串起来,这就叫一串。
3)馋嘴的猫咪看到了小鱼高兴极了,它啊,都乐坏了呢。
小猫乐坏了,你也定——乐坏了。
“乐坏了”就是高兴极了。
(5)理解“坏”:“坏”在这里不是好坏的坏,而是程度很深的意思。
比如说,中午,我们的肚子很饿很饿,就可以说是——“饿坏了。
”妈妈下班回到家,忙着淘米、洗菜、做饭,真是——忙坏了。
6)猫咪看到小鱼就——乐坏了。
谁能读好这个词语?谁能读出猫咪的高兴来?指名读,齐读评价:真的是乐坏了。
还有谁乐坏了?8、我们和乡下孩子一起捉蝴蝶、吹草叶、挖野菜、逮小鱼,(点“捉、吹、挖、逮”谁能连起来,把乡下孩子的快乐读出来?(指名读,齐读)三、学习第四小节1、我们和乡下孩子一起快乐地玩耍,田野边,池塘旁,院子里,到处回荡着我们欢快的笑声。
现在,你最想说什么?2、是啊,乡下孩子聪明又能干,快乐又幸福!他们在无边的旷野里尽情嬉戏、玩耍,在温暖的阳光下快乐成长。
我们不禁想说,哦,乡下孩子——“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3、从这个“哦”里,你读出了什么?(明白了,明白了什么?)4、再读读这一小节,你还能读出些什么?如果你是一个乡下孩子,你心里一定是——(自豪)5、其实,乡下孩子有乡下孩子的幸福,我们城里孩子也有城里孩子的快乐。
我们也可以邀请乡下孩子到我们城里来做客,也让他们感受我们城里孩子的快乐。
四、小结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乡下孩子,喜欢他们的生活吗?那就让我们用朗读告诉大家吧。
五、学习生字1、这堂课,我们还要学习两个生字。
出示:皮、坏2、和同桌讨论讨论,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3、汇报你是怎么记住这两个字的呢?皮:波去掉三点水坏:提土旁+不课堂写字(行间巡视,提醒坐姿)机动当堂评价六、作业1、背诵课文2、和家长讲一讲乡下孩子的生活,并利用双休日,到乡下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