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7871统计基础真题卷[1]
2013年4月27871统计基础真题卷[1]
![2013年4月27871统计基础真题卷[1]](https://img.taocdn.com/s3/m/3df9829add88d0d233d46a24.png)
2013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7871统计基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统计调查方案中的调查期限是指( )A.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B.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C.调查工作的起讫时间D.搜集资料的时间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A.确定合理的分组形式B.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C.正确选择组数和组距D.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分组指标3.统计一般是指( )A.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B.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报告与统计预测模型4.运用于整个统计工作过程的统计方法是( )A.统计分组法B.模型推断法C.大量观察法D.指标分析法5.在统计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完成统计学和概率论结合的学者是( )A.海尔曼·康令B.威廉.配第C.约翰·格朗特D.阿道夫.凯特勒6.标志是指( )A.标志名称之后所表现的属性或数值B.总体单位所具有的特征C.总体单位的特征和属性的名称D.总体单位数量特征7.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调查方式是(A.非全面统计报表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8.在编制组距数列时,当资料中存在少数特大和特小的变量值时,宜采用( )A.等距B.不等距C.开口组D.闭口组9.江苏省1996年底总人口7110万人,该数字说明全省人口( )A.在年内发展的总规模B.在年初与年末间隔内发展的总规模C.在统计时点的总规模D.自年初至年末增加的总规模10.变量数列是( )A.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B.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C.按数量指标分组的数列D.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11.计算平均指标的前提条件是总体单位的( )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性D.具体性12.在全面调查中不会出现的误差是( )A.测量误差B.计算误差C.登记性误差D.代表性误差13.某村企业职工最高工资为426元,最低工资为270元,据此分为6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则组距应为( )A.26 B.71 C.132 D.15614.某储蓄所9月末的储蓄存款余额是8月末的105%,这个指标是( )A .比例相对指标B .比较相对指标C .动态相对指标D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0001p q p q 中,∑01p q -∑00p q 表示( )A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 .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C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16.如果估计标准误差Sxy=0,表明( )A .全部观测值和回归值都不相等B .全部观测值和回归值的离差之积为零C .回归值代表性小D .全部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上17.直线相关分析与直线回归分析的联系表现为( )A .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深入B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互为条件C .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基础D .回归分析是相关分析的基础18.若产品产量增加,而生产费用不变,则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A .增加B .不变C .下降D .无法预期变化19.抽样调查是( )A .资料的搜集方法和推断方法B .全面调查C .资料的搜集方法D .推断方法20.相关分析中,用于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类型的图形是( )\A .散点图B .次数分布多边形图C .直方图D .累计频率曲线图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6分)21.统计研究的是同质总体的数量特征,其前提是总体各单位的特征表现存在着__________。
2012年4月份自学考试27871统计基础试卷及答案

2009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7871统计基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一、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千的括号内。
1.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 )A.自然科学 B.新兴科学 C.方法论科学 D.实质性科学2.对某市高等学校科研所进行调查,统计总体是( )A.某市所有的高等学校 8.某一高等学校科研所c.某一高等学校 D.某市所有高等学校科研所3.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产值是( )A.连续型变量B.离散型变量C.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D.前者是离散型变量,后者是连续型变量4.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对一批产品质量进行抽测B.对工业设备的普查c.抽选一部分单位对已有资料进行复查D.调查几大彩电厂商,借此了解全国彩电的生产情况5.调查项目的直接承担者是(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填报对象6.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确定组中值 8.确定组距c.确定组数 D.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7.某连续变量,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其末组的组中值为( )A.490 8.500 C.510 D.5208.统计表中的宾词指的是( )A.总体的名称 8.统计表的横行标题c.统计表的纵栏标题 D.指标名称和数值9.调查2003级统计系62名同学学习成绩,获得部分信息,其中属于总体单位总量指标的是( )A.班级学生人数62人 B.全班“回归分析”平均成绩为75.6分c.全班“高等数学”成绩总和为4 340分 D.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10.某储蓄所9月末的储蓄存款余额是8月末的105%,这个指标是( )A.动态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1.标志变异指标中,计算方法简单的是( )A.平均差 8.标准差 C.全距 D.标准差系数12.最常用的标志变异指标是( )A.极差 B.平均差 c.离散系数D.标准差13.累计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的关系是( )A.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累计增长量 B.逐期增长量之积等于累计增长量 c.累计增长量之和等于逐期增长量D.两者没有直接关系14.综合指数是( )A.用非全面资料编制的指数 8.平均数指数的变形应用C.总指数的基本形式 D.编制总指数的唯一方法15.在用指数体系进行多因素分析,各影响因素在排序时,一般( )A.数量指标在前,质量指标在后B.质量指标在前,数量指标在后c.有时数量指标在前,有时质量指标在前D.哪一个指标在前都无所谓16.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 )A.了解抽样总体的全面情况 8.用样本指标推断全及总体指标c.了解全及总体的全面情况 D.用全及总体指标推断样本指标17.抽样误差是指( )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B.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D.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18.若有多个成数资料可供参考时,确定样本容量或计算抽样平均误差应该使用( )A.数值最大的那个成数 8.数值最小的那个成数C.0.5 D.数值最接近或等于0.5的那个成数19.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是否需要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问题上( )A.前者无需确定,后者需要确定 8.前者需要确定,后者无需确定c.两者均需确定 D.两者都无需确定20.估计标准误差是反映( )A.平均数代表性的指标 8.相关关系的指标C.回归直线的代表性指标 D.序时平均数代表性指标二、填空题(每空l分。
全国统计师考试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3年全国统计师考试(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真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用实验法获取数据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产生应当是()。
A.随机的B.配对的C.随意的D.有意的2.在抽样调查抽取样本单位时,每次抽取时抽出来的是一组,而不是一个个体单位。
这种抽样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3.根据研究需要,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
这种调查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统计调查4.按连续变量分组,第一组55-65;第二组65-75;第三组75-85;第四组85以上。
则数据()。
A.65在第一组B.75在第三组C.75在第二组D.85在第三组5.对于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都能测量的统计量是()。
A.平均数B.标准差C.方差D.众数6.某单位的职工工资分组数列中,如果每组的职工工资额不变,但是每组人数都增加了10%,则该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
A.都增加10%B.都减少10%C.不变D.不能确定7.假定一个拥有一亿人口的大国和五百万人口的小国居民年龄差异程度相同,用重复抽样方法各自抽取本国的1%人口计算平均年龄,则样本平均年龄的标准误差()。
A.两者相等B.前者比后者大C.前者比后者小D.不能确定8.由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时,要求估计量的方差尽可能的小,这是满足了评价估计量标准的()。
A.无偏性B.一致性C.同质性D.有效性9.在样本数为n小样本情况下,如果正态总体方差σ未知,样本均值经标准化后服从自由度为()。
A.n-1的t分布B.n-1的z分布C.n的t分布D.n的z分布10.在显著水平为α的假设检验中存在两类错误,其中如果拒绝原假设,则可能犯第一类错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是()。
A.最大不超过αB.等于αC.最小不超过αD.不确定【参考答案】:1.A 2.D 3.C 4.B 5.D 6.C 7.C 8.D 9.A 10.A 11.在相关分析中,由于样本的随机性、样本容量少等原因,常常要对其进行相关系数的检验,其检验的假设为()。
2013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试题及答案

2013 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试题及答案二O—三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试卷1. 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 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 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 1 分。
)1.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
A. 信息职能B. 调查职能C. 咨询职能D. 决策职能2.2013 年12月31日,我国将进行() 。
A. 农业普查B. 经济普查C. 人口普查D. 工业普查3. 从抽样理论上讲,() 是其他各种抽样方法的基础。
A. 简单随机抽样B .等距抽样C.分层抽样D .多阶段抽样4.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合法统计调查报表法定标识的是() 。
A. 表号B. 表名C. 批准文号D. 有效期限5. 统计生产的第一个阶段是确定() 。
A. 统计调查内容B. 统计需求C. 统计指标体系D. 统计调查方法6. 我国统计单位不包括() 。
A. 法人单位B. 产业活动单位C. 个体经营户D. 住户7.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活动单位组成的法人单位称为() 。
A. 单产业法人单位B. 单产业基本单位C .多产业法人单位D .多产业基本单位8.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划分经济活动遵循() 原则。
A. 独立性B. 关联性C. 同质性D. 异质性9. 根据新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三产业不包括() 。
A. 农、林、牧、渔服务业B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C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D. 建筑业10. 某地区为了解当地工业企业用电情况开展调查,此调查的调查对象应为该地区内的() 。
A. 全部企业B. 每一个企业C. 全部工业企业D. 每一个工业企业11. 在计算粮食产量时,从1964年开始薯类折算成粮食的比例为() 。
A. 2 : 1B. 3 : 1C. 4 : 1D. 5 : 11 2.农业统计通常采用() 的方法进行调查。
2013新编统计学习题集及答案

2013新编统计学习题集及答案统计学习题集第一章统计总论一、填空题1.统计的三种涵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统计工作必须涉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基本问题。
3.统计工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___________。
4.统计资料按计量方法不同,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按资料是否直接取得,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按统计资料的时间属性不同,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按统计资料所涵盖的范围不同,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统计资料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要素。
5.统计学按照发展阶段和侧重点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按照理论与实践应用的关系,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6.统计学的性质可概括为:统计学是研究现象总体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方法论科学。
7.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8.统计学是一门___________科学,而不是研究___________问题的科学。
9.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___________,“有统计学之实,无统计学之名”的统计学派是___________。
10.统计研究方法中的归纳法是一种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的推理方法。
二、单选题1.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A.信息职能B.咨询职能C.反映职能D.监督职能 2.统计学作为统计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和概括的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
2013年试题及答案

2013年试题及答案2013年《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卡上;每题1分,30道题,共30分)1.在进行的“全国股民投资风险意识调查”中,总体是( )。
A.每个股民B.全国所有证券交易所的全部股民C.全国所有证券交易所D.每个证券交易所的股民2.统计的认识过程一般经历统计设计阶段对调查对象的初步认识;统计调查和整理阶段的资料搜集与再加工;统计分析阶段的对事物本质和规律性认识,并对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这一过程可概括为( )。
A.从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B.从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C.从定性与定量认识相结合到定量认识D.从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定性与定量认识相结合3.统计调查搜集的资料包括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其中次级资料是指( )。
A.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B.统计活动所取得的初级统计资料C.未加工的原始统计信息D.经过加工整理的二手资料4.在一项关于“某企业计算机利用效率”的调查中,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确定正确的是( )。
A.调查对象是该企业,调查单位是每一台计算机,报告单位是该企业B.调查对象是该企业的所有计算机,调查单位是每一台计算机,报告单位是该企业C.调查对象是该企业,调查单位是该企业,报告单位是该企业D.调查对象是该企业每一台计算机,调查单位是每一台计算机,报告单位是每一台计算机5.2012年某市国内生产总值5万亿元,其中最终消费2.5万亿元,资本形成总额2万亿元。
若求比例相对指标,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125:100B.50:100C.40:100D. 90:1006.为了了解某地区城镇居民家庭生活状况,调查设计时,将城镇居民家庭按居委会分组,并以居委会为单位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再对抽中的居委会所辖每户城镇居民家庭逐一进行调查。
这种调查组织方式为( )。
A.整群随机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多阶段抽样D.分层随机抽样7.统计整理主要是整理( )。
2013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概论

二○一三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定性数据()。
A.只能反映事物在性质上的差异B.只能反映事物在数量上的差异C.既能能表示事物在性质上的差异,又能反映事物在数量上的差异D.比定量数据更有意义2.要了解某地区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3.在对某地区居民的一项民意调查中,先将所有居民分成若干个居民小区,然后从中随机抽取若干个小区,对选中的小区进行全面调查,这是()。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随机抽样C.整群抽样D.多阶段抽样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第2 页(共16页)4.从调查范围和调查时间看,普查属于()。
A.全面调查一次性调查B.非全面调查一次性调查C.全面调查经常性调查D.非全面调查经常性调查5.重点调查的样本()。
A.是按照方便的原则抽取的B.是按照随机的原则抽取的C.是有意识地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D.具有所研究现象的总量在总体总量中占据绝大部分的特点6.描述GDP与消费的关系适宜的图形是()。
A.饼图B.散点图C.直方图D.环形图7.在抽样推断中,需要推断的总体参数是一个()。
A.统计量B.已知的量C.随机变量D.未知的量8.有效性是指作为优良估计量的方差与其他估计量的方差相比,()。
A.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前者有时小于后者,有时大于后者D.两者相等9.利用样本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时,什么样的估计量才算是一个好估计量呢?统计学家给出了一些评价估计量的标准。
下列不属于这种评价标准的是()。
A.无偏性B.有效性C.计算简便性D.一致性10.已知总体服从方差为25的正态分布,样本容量为100,样本均值为165,则总体均值95.45%(Z0.025=2)的置信区间是()。
统计学试题(卷)库(含答案解析)

《统计学》试题库第一章: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统计是统计工作、统计学和统计资料的统一体,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统计推断法和综合指标法。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设计、调查、整理和分析四个阶段。
4、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总体和个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变量值。
7、变量按其数值变化是否连续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离散变量;变量按所受影响因素不同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具体性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可变标志和不变标志。
11、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7871统计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统计调查方案中的调查期限是指( )
A.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B.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
C.调查工作的起讫时间D.搜集资料的时间
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
A.确定合理的分组形式B.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C.正确选择组数和组距D.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分组指标
3.统计一般是指( )
A.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B.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
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报告与统计预测模型
4.运用于整个统计工作过程的统计方法是( )
A.统计分组法B.模型推断法C.大量观察法D.指标分析法
5.在统计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完成统计学和概率论结合的学者是( )
A.海尔曼·康令B.威廉.配第C.约翰·格朗特D.阿道夫.凯特勒
6.标志是指( )
A.标志名称之后所表现的属性或数值
B.总体单位所具有的特征
C.总体单位的特征和属性的名称
D.总体单位数量特征
7.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调查方式是(
A.非全面统计报表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
8.在编制组距数列时,当资料中存在少数特大和特小的变量值时,宜采用( )
A.等距B.不等距C.开口组D.闭口组
9.江苏省1996年底总人口7110万人,该数字说明全省人口( )
A.在年内发展的总规模
B.在年初与年末间隔内发展的总规模
C.在统计时点的总规模
D.自年初至年末增加的总规模
10.变量数列是( )
A.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B.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C.按数量指标分组的数列
D.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
11.计算平均指标的前提条件是总体单位的( )
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性D.具体性
12.在全面调查中不会出现的误差是( )
A.测量误差B.计算误差C.登记性误差D.代表性误差
13.某村企业职工最高工资为426元,最低工资为270元,据此分为6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则组距应为( )
A.26 B.71 C.132 D.156
14.某储蓄所9月末的储蓄存款余额是8月末的105%,这个指标是( )
A .比例相对指标
B .比较相对指标
C .动态相对指标
D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1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000
1p q p q 中,∑01p q -∑00p q 表示( )
A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B .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C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D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16.如果估计标准误差Sxy=0,表明( )
A .全部观测值和回归值都不相等
B .全部观测值和回归值的离差之积为零
C .回归值代表性小
D .全部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上
17.直线相关分析与直线回归分析的联系表现为( )
A .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深入
B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互为条件
C .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基础
D .回归分析是相关分析的基础
18.若产品产量增加,而生产费用不变,则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
A .增加
B .不变
C .下降
D .无法预期变化
19.抽样调查是( )
A .资料的搜集方法和推断方法
B .全面调查
C .资料的搜集方法
D .推断方法
20.相关分析中,用于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类型的图形是( )\
A .散点图
B .次数分布多边形图
C .直方图
D .累计频率曲线图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1.统计研究的是同质总体的数量特征,其前提是总体各单位的特征表现存在着__________。
22.统计报表具有统一性、全面性、__________、可靠性等特点。
23.统计整理中对原始资料的分组是按一定的__________进行的。
24.由一系列同类平均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统计数列称为__________。
25.抽样指标或样本指标也叫__________,是反映样本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
26.用来反映复杂现象总体的综合数量的变动的相对数是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27.统计总体
28.随机变量
29.发展速度
30.区间估计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简述统计指标的类型。
32.简述相关关系的特点。
33.简述平均发展速度的含义及其与平均增长速度的关系。
34.简述相关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35.简述编制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
五、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32分)求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36.某产品2010年第四季度成本和产量资料如题36表所示:
已知12月份总成本为15000元,计算:
(1)各月份产量和第四季度总产量。
(2)第四季度平均单位成本。
37.某股票在2010年各统计时点的收盘资料如题37表所示:
计算该股票2010年的平均价格。
38.对某厂日产1万个灯泡的使用寿命进行抽样检查,抽取100个灯泡,测得其平均寿命为1800小时,标准差为6小时。
试以68.27%的概率计算抽样平均数的极限误差。
39.根据50个学生的中文成绩和英文成绩进行计算,中文成绩的标准差为9.75分,英文成绩标准差为7.9分,两种成绩的协方差为72分。
试计算相关系数,并对中文成绩和英文成的相关方向和相关程度作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