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7871统计基础
2013年4月27871统计基础真题卷[1]
![2013年4月27871统计基础真题卷[1]](https://img.taocdn.com/s3/m/3df9829add88d0d233d46a24.png)
2013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7871统计基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统计调查方案中的调查期限是指( )A.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B.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C.调查工作的起讫时间D.搜集资料的时间2.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A.确定合理的分组形式B.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C.正确选择组数和组距D.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分组指标3.统计一般是指( )A.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B.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与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报告与统计预测模型4.运用于整个统计工作过程的统计方法是( )A.统计分组法B.模型推断法C.大量观察法D.指标分析法5.在统计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完成统计学和概率论结合的学者是( )A.海尔曼·康令B.威廉.配第C.约翰·格朗特D.阿道夫.凯特勒6.标志是指( )A.标志名称之后所表现的属性或数值B.总体单位所具有的特征C.总体单位的特征和属性的名称D.总体单位数量特征7.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调查方式是(A.非全面统计报表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8.在编制组距数列时,当资料中存在少数特大和特小的变量值时,宜采用( )A.等距B.不等距C.开口组D.闭口组9.江苏省1996年底总人口7110万人,该数字说明全省人口( )A.在年内发展的总规模B.在年初与年末间隔内发展的总规模C.在统计时点的总规模D.自年初至年末增加的总规模10.变量数列是( )A.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B.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C.按数量指标分组的数列D.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11.计算平均指标的前提条件是总体单位的( )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性D.具体性12.在全面调查中不会出现的误差是( )A.测量误差B.计算误差C.登记性误差D.代表性误差13.某村企业职工最高工资为426元,最低工资为270元,据此分为6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则组距应为( )A.26 B.71 C.132 D.15614.某储蓄所9月末的储蓄存款余额是8月末的105%,这个指标是( )A .比例相对指标B .比较相对指标C .动态相对指标D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0001p q p q 中,∑01p q -∑00p q 表示( )A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 .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C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16.如果估计标准误差Sxy=0,表明( )A .全部观测值和回归值都不相等B .全部观测值和回归值的离差之积为零C .回归值代表性小D .全部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上17.直线相关分析与直线回归分析的联系表现为( )A .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深入B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互为条件C .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基础D .回归分析是相关分析的基础18.若产品产量增加,而生产费用不变,则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A .增加B .不变C .下降D .无法预期变化19.抽样调查是( )A .资料的搜集方法和推断方法B .全面调查C .资料的搜集方法D .推断方法20.相关分析中,用于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类型的图形是( )\A .散点图B .次数分布多边形图C .直方图D .累计频率曲线图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6分)21.统计研究的是同质总体的数量特征,其前提是总体各单位的特征表现存在着__________。
江苏自学考试27872会计基础试卷

江苏自学考试27872会计基础试卷江苏自学考试27872会计基础试卷江苏自学考试27872 会计基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所反映内容与损益表有关的科目是(C )A.资产类科目 B.所有者权益类科目C.损益类科目 D.成本类科目2.影响资产总额变动的经济业务是(B )A.收回应收账款 B.向职工发放工资C.用银行存款购买设备 D.从银行提取现金3.“生产成本”账户的余额反映( A )A.月末尚未完工的在产品成本B.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C.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累计数D.本月尚未销售的完工产品成本4.实地盘存制的特点之一是( C )A.平时既记增加,也记减少 B.平时只记减少.不记增加C.期末以实地盘存的数量作为结存数量 D.随时结出账面结存数量5.将原始凭证划分为单一凭证和汇总凭证,其依据是( D )A.取得的来源B.用途 C.填制方式 D.记载经济业务数量的多少6.结账时划通栏双红线的情况是( D )A.日结B.月结C.季结D.年结7.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借记的科目可能是( B )A.固定资产 B.制造费用 C.待处理财产损溢 D.累计折旧8.月末,企业将期间费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转入( D )A.生产成本的借方B.利润分配的贷方C.本年利润的贷方D.本年利润的借方9.在计算主营业务利润时会涉及到( D )A.其他业务收入B.其他业务支出 C.投资收益 D.营业成本10.损益表是一种( C )A.静态报表B.反映经营成果分配情况的报表C.动态报表D.反映财务状况的报表11.简单会计分录涉及( C )A.一个账户 B.两个以上账户 C.两个账户 D.三个以上账户12.记账以后,发现借贷方会计科目无错,而记账凭证所填金额大于应记金额时,可以采用的更正方法是( C )A.划线更正法 B.蓝字更正法 C.红字更正法 D.补充登记法13.通过实地盘点法、询证法等财产清查方法进行核对,其目的是(C )A.账证核对 B.账账核对 C.账实核对 D.账表核对14.关于会计科目,说法正确的是( C )A.所有的一级科目都有其所属的二、三级科目B.子目是对细目的进一步分类C.二、三级科目是设置明细分类账的依据D.总分类、明细分类科目反映会计信息的详细程度相同15.适用于订本式账簿形式的是( B )A.银行存款总分类账B.银行存款明细账C.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D.固定资产明细账16.记账凭证划分为通用记账凭证和专用记账凭证,其依据是( A )A.使用范围不同 B.填制方式不同 C.取得来源不同 D.填制依据不同17.凡阿拉伯数字前写有币种符号的,数字后面的货币单位( B )A.必须写B.不再写C.可写可不写D.可以写18.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作出原则性规定的是( A )A.基本准则B.具体准则C.会计法D.会计制度19.成本核算的前提是确定( C )A.成本计算表B.成本项目C.成本计算对象 D.成本计算期20.采用多步式编制损益表时,计算各项利润指标的先后顺序为( A )A.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B.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C.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净利润D.利润总额;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7870管理学基础历年试卷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7870管理学基础历年试卷2006-2013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7870管理学基础历年试卷20XX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7870管理学基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B.制度C.资源D.员工2.管理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是为一定的生产关系服务的,这是管理的( D )A.政治属性B.阶级属性C.经济属性D.社会属性3.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研究方法也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比较研究法、演释研究法以及( B ) A.心理研究法B.系统研究法C.哲学研究法D.经济研究法4.组织要提高指挥效果,需要有步骤、有秩序地的进行指挥活动,而指挥活动主要依据的是( D )A.决策方案B.规章制度C.市场需要D.计划方案5.在管理理论中,被认为是实施其他管理职能的前提和基础的职能是( B )A.计划B.决策C.组织D.领导6.在中国有记载的历史中,最早指出“物以稀为贵”的是( D )A.姜尚B.管子C.孙子D.子贡7.在人际关系学说理论中,认为职工是( B )A.经济人B.社会人C.复杂人D.决策人8.按决策的性质和重要性不同对决策进行分类,可把决策分为战略决策和( A )A.战术决策B.常规决策C.集体决策D.风险决策9.为了解决某一专门问题而制定的计划,如某一新产品的开发计划、技术改造计划等,被称为是( D ) A.综合计划B.具体计划C.战略计划D.单项计划10.管理活动中,经济方法主要是运用多种经济手段来实施管理的方法,这些手段中不包括( C ) A.工资B.福利C.表扬D.奖金11.薄利多销、以质取胜、以新取胜等反映的是企业的( A )A.经营哲学B.经营方法C.企业精神D.企业形象12.在组织结构设计中,经常运用的部门划分标准有职能、地区和( A )A.产品B.人数C.企业规划D.企业战略13.领导者的影响力主要来自职位权力和( D )A.传统权力B.奖惩权力C.神授权力D.个人权力14.企业领导为职工排忧解难、办实事、送温暖等激励形式,属于( B )A.领导行为激励B.感情激励C.参与激励D.反馈激励15.双因素理论认为公司政策、工作条件以及人际关系的因素改善了,对人的积极性可以起到( A ) A.保持作用B.促进作用C.激发作用D.抑制作用16.按照控制的主体不同,可把控制分为正式组织控制、非正式组织控制和( D )A.领导控制B.产出控制C.质量控制D.自我控制17.马克思主义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人本身的研究,认为人的本质是三种属性的辩证统一。
2012年4月份自学考试27871统计基础试卷及答案

2009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7871统计基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一、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千的括号内。
1.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 )A.自然科学 B.新兴科学 C.方法论科学 D.实质性科学2.对某市高等学校科研所进行调查,统计总体是( )A.某市所有的高等学校 8.某一高等学校科研所c.某一高等学校 D.某市所有高等学校科研所3.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产值是( )A.连续型变量B.离散型变量C.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D.前者是离散型变量,后者是连续型变量4.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对一批产品质量进行抽测B.对工业设备的普查c.抽选一部分单位对已有资料进行复查D.调查几大彩电厂商,借此了解全国彩电的生产情况5.调查项目的直接承担者是(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填报对象6.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确定组中值 8.确定组距c.确定组数 D.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7.某连续变量,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其末组的组中值为( )A.490 8.500 C.510 D.5208.统计表中的宾词指的是( )A.总体的名称 8.统计表的横行标题c.统计表的纵栏标题 D.指标名称和数值9.调查2003级统计系62名同学学习成绩,获得部分信息,其中属于总体单位总量指标的是( )A.班级学生人数62人 B.全班“回归分析”平均成绩为75.6分c.全班“高等数学”成绩总和为4 340分 D.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10.某储蓄所9月末的储蓄存款余额是8月末的105%,这个指标是( )A.动态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11.标志变异指标中,计算方法简单的是( )A.平均差 8.标准差 C.全距 D.标准差系数12.最常用的标志变异指标是( )A.极差 B.平均差 c.离散系数D.标准差13.累计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的关系是( )A.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累计增长量 B.逐期增长量之积等于累计增长量 c.累计增长量之和等于逐期增长量D.两者没有直接关系14.综合指数是( )A.用非全面资料编制的指数 8.平均数指数的变形应用C.总指数的基本形式 D.编制总指数的唯一方法15.在用指数体系进行多因素分析,各影响因素在排序时,一般( )A.数量指标在前,质量指标在后B.质量指标在前,数量指标在后c.有时数量指标在前,有时质量指标在前D.哪一个指标在前都无所谓16.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 )A.了解抽样总体的全面情况 8.用样本指标推断全及总体指标c.了解全及总体的全面情况 D.用全及总体指标推断样本指标17.抽样误差是指( )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B.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D.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18.若有多个成数资料可供参考时,确定样本容量或计算抽样平均误差应该使用( )A.数值最大的那个成数 8.数值最小的那个成数C.0.5 D.数值最接近或等于0.5的那个成数19.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是否需要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问题上( )A.前者无需确定,后者需要确定 8.前者需要确定,后者无需确定c.两者均需确定 D.两者都无需确定20.估计标准误差是反映( )A.平均数代表性的指标 8.相关关系的指标C.回归直线的代表性指标 D.序时平均数代表性指标二、填空题(每空l分。
江苏自学考试27872会计基础试卷

江苏自学考试27872会计基础试卷江苏自学考试27872 会计基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所反映内容与损益表有关的科目是(C )A.资产类科目 B.所有者权益类科目C.损益类科目 D.成本类科目2.影响资产总额变动的经济业务是(B )A.收回应收账款 B.向职工发放工资C.用银行存款购买设备 D.从银行提取现金3.“生产成本”账户的余额反映( A )A.月末尚未完工的在产品成本B.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C.本月发生的生产成本累计数D.本月尚未销售的完工产品成本4.实地盘存制的特点之一是( C )A.平时既记增加,也记减少 B.平时只记减少.不记增加C.期末以实地盘存的数量作为结存数量 D.随时结出账面结存数量5.将原始凭证划分为单一凭证和汇总凭证,其依据是( D )A.取得的来源B.用途 C.填制方式 D.记载经济业务数量的多少6.结账时划通栏双红线的情况是( D )A.日结B.月结C.季结D.年结7.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借记的科目可能是( B )A.固定资产 B.制造费用 C.待处理财产损溢 D.累计折旧8.月末,企业将期间费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转入( D )A.生产成本的借方B.利润分配的贷方C.本年利润的贷方D.本年利润的借方9.在计算主营业务利润时会涉及到( D )A.其他业务收入B.其他业务支出 C.投资收益 D.营业成本10.损益表是一种( C )A.静态报表B.反映经营成果分配情况的报表C.动态报表D.反映财务状况的报表21.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包括( AB )A.客观性 B.相关性 C.实际成本计价 D.谨慎性 E.配比性22.对账户与会计科目之间关系的描述,正确的说法是( BC )A.会计科目是依据账户设置的B.会计科目的名称就是账户的名称C.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分类相似D.科目具有结构而账户不具有结构E.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分类不同23.一般没有期末余额的账户有(CD )A.生产成本B.应交税金C.制造费用D.营业收入E.累计折旧24.适合于采用数量金额式明细账格式的有( CE )A.实收资本 B.营业收入 C.产成品 D.管理费用 E.农用材料25.属于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的有( AD )A.库存现金 B.长期债券 C.短期借款 D.现金等价物 E.应收帐款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6.配比性原则就是将某一会计期间的收益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相互配合、相互比较。
27871统计基础课后习题.doc

第一章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 •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①方法论的社会科学()②方法论的自然科学④既是方法论又是实质性的科学2•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①该企业的全部职丁③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②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④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3•总体与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是指()%1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发展,各个总体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数也是在变动的%1随着人们对客观认识的不同,对总体与总体单位的认识也是有着差异的%1随着统计研究H的与任务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和互转化%1客观上存在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并4•下列总体屮,属于无限总体的是()①全国的人口总数③城由年流动人口数②水塘中所养的鱼④工业屮连续大量生产的产品产量5•下列标志屮,属于数量标志的是()①学生性别③学生专业②学生年龄④学生住址6•下列标志屮,属于品质标志的是()①工人性别③工人体重②工人年龄④工人工资7•下列属于数量指标的有()①劳动生产率③单位产品成本②废品量④资金利润率&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有()①平均工资③销售总量②工资总额④上交利润额9•某工人月工资150元,则“工资”是()①数量标志③质量指标②品质标志④数量指标%1对500个标志求平均数③对50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12•变貝是指()%1标志的具体表现不同③总体的指标各不相同%1对500个变量求平均数④对500个指标求平均数%1标志和指标各不相同④总体单位的标志各不相同14•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关系是(%1统计设计是基础%1统计调查是基础15•—•个统计总体()%1只能有一个标志③可以有多个标志%1统计分析是基础%1统计整理是基础%1只能有一个指1•对某地区工业生产进行调查, 得到如下资料,其屮,统计指标有(①某企业亏损20万元%1全地区产值3亿兀③某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④全地区职工6万人⑤全地区拥有各种设备6万台。
统计学原理自考试卷2007

1.研究某市工业生产工人状况,某工业企业的生产工人数是( )A .数量指标B .数量标志C .数量标志值D .标志总量 2.次数密度是指( )A .组距除以次数B .单位组距内分布的次数C .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次数D .平均每组组内分布的频数3.某连续变量数列。
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未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 )A .260B .230C .215D .185 4.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最合适的平均数是( )A .简单算术平均数B .加权算术平均数C .几何平均数D .调和平均数5.某百货商场三年中商品销售额每年增加100万元,则商品销售额发展速度逐年( )A .提高B .降低C .不变D .不能做结论 6.两个农贸市场水果的平均价格5月份比4月份提高了17%,由于结构的变动使平均价格降低了10%,则固定了构成价格指数为( )A .76.9%B .106.4%C .27%D .130% 7.计算抽样平均误差时,如果若干个标准差的资料,应根据( )计算A .最大一个B .最小一个C .中间一个D .平均值 8.两个相关变量呈反方向变化,则其相关系数r ( )A .小于0B .大于0C .等于0D .等于1 9.在相同条件下,重置抽样误差和不重置抽样误差的关系是( )A .重置抽样误差大B .不重置抽样误差大C .二者相等D .无法比较10.判断两个变量间 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时,“高度直线相关”通常是指( )A .在0.3~0.5间B .在0.5~0.8间C .高于0.8D .高于0.5 11.对总体进行科学估计和推断的前提是( )200 年 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78714201统计学原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 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A .选取的样本足够大B .遵循随机原则进行抽样C .选取的每一个样本都有代表性D .按预先定好的规律抽样 12. 时期数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公式是( )A .12...2213221-++++++-n a a a a a a nn B .∑∑ff aC .nfa ∑D .na ∑13.综合指标按其反应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不同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 )A .绝对指标B .平均指标C .时点指标D .时期指标 14.下列调查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 .人口抽样调查B .人口普查C .家庭生活水平抽样调查D .农业产量重点调查 15.将统计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所依据的是( )A .所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B .计量单位不同C .数据的依据不同D .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 16.有关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函数关系就是相关关系B .函数关系是相关关系的一种特殊情形C .相关关系是函数关系的一种特殊情形D .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没有联系 17.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的结构是( )A .标题、横行、纵栏、数字B .分组表与简单表C .主词和宾词D .单一表与一览表 18.简单算术平均数等于加权平均数的条件是( )A .权数=0B .权数相等C .权数等于1D .0 < 权数 < 1 19.等距抽样又称( )A 随机抽样B 类型抽样C 整群抽样D 系统抽样20.一组变量值分别是:50\60\70\80\90\100,则其极差为( )A .10B .30C .50D .7021.统计报表是一切国家搜集统计资料的一种主要方式。
07年4月统计基础

2007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7871统计基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有8个企业全部职工每个人的工资资料,如要调查这8个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8个企业的全部职工B.8个企业C.8个企业职工的全部工资D.8个企业每个职工的工资2.统计指标( ) A.只能由数量标志汇总而成 B.其中的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而成 C.其中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而成D.既可由数量标志汇总而成,又可由品质标志汇总而成3.统计调查方案中调查期限是指( ) A.调查工作的起讫时间 B.搜集资料的时间 C.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 D.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4.适合编制单项数列的资料是( ) A.连续型变量且各变量值变动比较均匀 B.离散型变量且各变量值变动比较均匀C.连续型变量且各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大D.离散型变量且各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大5.某企业某种产品上年实际成本为450元,本年计划降低4%,实际降低了5%,则成本降低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A.95%B.98.96%C.1%D.1.04%6.平均差数值越小,则( ) A.反映变量值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小 B.反映变量值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大C.反映变量值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小D.反映变量值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大7.编制时期数列时,各个指标所属时期长短要求( )A.相等B.不相等C.一般应相等,但有时也可不相等D.一般应不相等,但有时也可相等8.一段时间内累积增长量与增长速度之间存在下述哪种关系?( ) A.累积增长量=定基增长速度×前一期水平B.累积增长量=定基增长速度×最初水平C.累积增长量=环比增长速度×前一期水平D.累积增长量=环比增长速度×最初水平9.若产品产量增加,而生产费用不变,则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 A.下降 B.增加 C.不变 D.无法预期变化lO.平均指标的因素分析中, 1101x f x f ∑∑式表示( ) A.可变构成指数 B.固定构成指数 C.结构变动影响指数 D.平均数指数11.根据3%的抽样调查资料,某小学一年级优秀生比例为10%,二年级为20%,在抽样人数相等的条件下,优秀生比例抽样误差( )A.一年级较大B.二年级较大C.相同D.无法作出结论12.抽样调查方案涉及的样本单位的式样是指( ) A.必要的样本单位数 B.样本单位的范围 C.样本单位作为总体单位的性质D.样本单位的内容13.相关分析是一种( ) A.定性分析 B.定量分析 C.以定性分析为前提的定量分析 D.以定量分析为前提的定性分析14.当两个相关变量之间只有配合一条回归直线的可能,那么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 ) A.明显因果关系 B.自身相关关系C.完全相关关系D.不存在明显因果关系而存在相互联系15.在回归方程y x =a+bx 中,b 表示( ) A.当x 增加一个单位,y x 增加a 的数量 B.当x 增加一个单位,z 增加b 的数量C.当x 增加一个单位,y x 的平均增加量D.当y x 增加一个单位,x 的平均增加量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7871统计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有8个企业全部职工每个人的工资资料,如要调查这8个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8个企业的全部职工
B.8个企业
C.8个企业职工的全部工资
D.8个企业每个职工的工资
2.统计指标( ) A.只能由数量标志汇总而成 B.其中的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而成 C.其中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而成 D.既可由数量标志汇总而成,又可由品质标志汇总而成
3.统计调查方案中调查期限是指( ) A.调查工作的起讫时间B.搜集资料的时间C.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 D.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
4.适合编制单项数列的资料是( ) A.连续型变量且各变量值变动比较均匀 B.离散型变量且各变量值变动比较均匀
C.连续型变量且各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大
D.离散型变量且各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大
5.某企业某种产品上年实际成本为450元,本年计划降低4%,实际降低了5%,则成本降低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
A.95%
B.98.96%
C.1%
D.1.04%
6.平均差数值越小,则( ) A.反映变量值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小 B.反映变量值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大
C.反映变量值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小
D.反映变量值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大
7.编制时期数列时,各个指标所属时期长短要求( )
A.相等
B.不相等
C.一般应相等,但有时也可不相等
D.一般应不相等,但有时也可相等
8.一段时间内累积增长量与增长速度之间存在下述哪种关系?( ) A.累积增长量=定基增长速度×前一期水平
B.累积增长量=定基增长速度×最初水平
C.累积增长量=环比增长速度×前一期水平
D.累积增长量=环比增长速度×最初水平
9.若产品产量增加,而生产费用不变,则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 A.下降 B.增加 C.不变 D.无法预期变化
lO.平均指标的因素分析中,式表示( ) A.可变构成指数 B.固定构成指数 C.结构变动影响指数 D.平均数指数
11.根据3%的抽样调查资料,某小学一年级优秀生比例为10%,二年级为20%,在抽样人数相等的条件下,优秀生比例抽样误差( )
A.一年级较大
B.二年级较大
C.相同
D.无法作出结论
12.抽样调查方案涉及的样本单位的式样是指( ) A.必要的样本单位数 B.样本单位的范围 C.样本单位作为总体单位的性质 D.样本单位的内容
13.相关分析是一种( ) A.定性分析 B.定量分析 C.以定性分析为前提的定量分析 D.以定量
分析为前提的定性分析
14.当两个相关变量之间只有配合一条回归直线的可能,那么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 ) A.明显因果关系 B.自身相关关系
C.完全相关关系
D.不存在明显因果关系而存在相互联系
15.在回归方程yx=a+bx中,b表示( ) A.当x增加一个单位,yx增加a的数量 B.当x增加一个单位,z增加b的数量
C.当x增加一个单位,yx的平均增加量
D.当yx增加一个单位,x的平均增加量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6.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 )
17.统计研究中的变异是指总体单位质的差别。
( )
18.调查对象就是统计总体,而统计总体不都是调查对象。
( )
19.直接观察法不能用于对历史资料的搜集。
( )
20.各个变量值对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绝对值之和等于零。
( )
21.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
( )
22.个体指数是两个同名数不同时期对比的结果。
( )
23.1990年为交替年,其价格换算系数等于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1991年产值与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1990年产值之比。
( )
24.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小于0.5。
( )
25.相关系数r等于0,说明两变量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26.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
27.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过程中的最初阶段,其基本任务就是取得反映有关调查对象各个单位的。
28.“各标志值与其权数系数乘积的总和等于加权算术平均数”,如用公式表示,应为。
29.如以最初水平作为比较基础,水平法平均发展速度的大小,取决于的大小。
30.从广义上看,所有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相对数都可以称为。
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特点是什么?
32.什么叫普查,普查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33.在标志变异指标中,为什么计算标准差以后还要计算离散系数?
34.平均发展水平与平均发展速度有什么不同?
35.简述抽样调查的基本作用。
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必须把解题过程写在试卷上.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36.某车间工人日产量(件)资料如下:18、17、16、20、18、17、17、18、24、19、19、16、16、20、19、2l、16、20、2l、22、17、18、19、19、18、18、17、18、20、23、2l、17、18、22、17
要求:按每一件编制一个变量数列,并计算该变量数列的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37.试根据动态指标的相互关系,确定某企业各年的产值水平及相关动态指标并填人下表中空格。
产
值
与上年比较
年份(
万元)
增长量(万
元)
发展速
度(%)
增长速
度(%)
增长1%的绝对值
(万元)
2 000 1
20
————2
001
8
2
002
108
2
003
6
2
004
5
38.某企业生产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生产支出总额(万元) 2季度比1
季度
产品名称
计量单
位
1季度2季度产量增长
的%
田乙丙合计吨
台
箱
—
150
90
180
420 475
12
8
—
根据上述资料,试分析该企业三种产品生产支出总额的变动及其各个因素对生产支出总额变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绝对值。
39.对一批洗衣机的质量进行抽样检验,随机抽出200台,发现6台不合格,要求:
(1)以68.27%的可靠程度推断这批洗衣机的合格率;
(2)若概率保证程度提高到95.45%,则这批洗衣机的合格率范围是多少?
40.某企业有下述资料:
资金(万元)
1
8.6 20.4
1
9.4 24.2 24 28.4 37.2 56.8 26.4 23.6 45.4 24.6
利润(万元)
2
.7 3.6 1.8 5.5 5.2 6.3 1.3 8.4 4.6 5.9 7.1 4.1
要求:用最小二乘法求以资金为自变量,利润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