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介绍
古根海姆艺术馆设计理念

古根海姆艺术馆设计理念
古根海姆艺术馆是一座位于纽约的世界知名的艺术博物馆,它以其独特的设计
理念而闻名于世。
建筑师法兰克·劳埃德·赖特在20世纪50年代设计了这座博物馆,他的设计理念被认为是现代建筑的经典之一。
古根海姆艺术馆的设计理念体现了赖特对空间和光线的独特理解。
他将建筑物
视为一种艺术作品,通过其独特的曲线和倾斜的墙面,赖特创造了一个富有动感和流畅感的空间。
这种设计理念使得整个建筑物看起来就像是一件雕塑,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
古根海姆艺术馆的内部设计同样体现了赖特对空间的独特理解。
他设计了一个
中空的螺旋形结构,使得参观者可以顺着螺旋形的斜坡一路向上,欣赏展品的同时也可以欣赏到整个建筑物的设计。
这种设计理念使得艺术馆的参观体验成为一种独特的感官享受,使人仿佛置身于艺术的海洋之中。
古根海姆艺术馆的设计理念不仅体现在建筑物本身,也体现在展品的陈列上。
赖特的设计理念强调了展品与空间的和谐统一,他认为艺术品应该与空间相互呼应,而不是简单地陈列在一个静态的空间中。
因此,古根海姆艺术馆的展览空间通常是充满曲线和倾斜的墙面,这种设计理念使得展品的陈列成为一种艺术品的展示,使参观者在欣赏展品的同时也能够欣赏到整个空间的设计。
总的来说,古根海姆艺术馆的设计理念体现了赖特对空间和光线的独特理解,
他通过独特的建筑形式和展览陈列方式,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体验。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使古根海姆艺术馆成为了一座艺术品,也使得参观者能够在其中感受到艺术与空间的和谐统一。
弗兰克盖里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

a
21
a
22
职员办公室
a
23
零售厅 餐厅/咖啡厅
零售厅与餐厅咖啡厅在一起 人性化规格
a
24
中庭
a
25
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艺术价值
1997年,一座石破天惊的建筑杰作在西班牙中等城市毕尔巴鄂横空出世,它以奇美 的造型、特异的结构和崭新的材料立刻博得举世瞩目,被报界惊呼为“一个奇迹”,称 它是“世界上最有意义、最美丽的博物馆。”作为城市诗篇的建筑,能够将城市中疾走 的人群从庸碌的时间中暂时解救片刻,或者仅仅是让我们深呼吸一次,在云淡风清中悦 目而赏心,然后幻想夕阳和雨。那些能够将建筑真正作为城市诗篇而书写歌咏的建筑师 ,在这个时代比真正的诗人还要稀少,一座城市遭遇他们、发现他们、并邀请他们为自 己留下吉光片羽,需要的是难得的福缘。
艺术经常是盖里的灵感发源地,他对艺术的兴趣可以从他的建筑作品中了解到。同时,艺术 使他初次使用开放的建筑结构,并让人觉得是一种无形的改变,而非刻意。盖里仿佛与美国都 市格格不入,他采用多种物质材料、运用各种建筑形式,并将幽默、神秘以及梦想等融入他的 建筑体系中。他曾说:“我喜欢这种在建筑过程中看不见的美,而这种美又常常在技术制造过 程中失落了。”盖里在早期的工作中就大胆运用开阔的空间、各种原材料以及不拘泥的形式来 进行建造。盖里的建筑也包含了普通的过程,有继续进行的生命、进化中的生命和成长中的生 命等。盖里在建筑和艺术间找到了共鸣,明显与模糊、自然与人工、新与旧、晦暗与透明、堵 塞与空旷等方面,这就是盖里与其他建筑作品最为明晰的对照,因此盖里被誉为“建筑界的毕 加索”。
如果真像当年媒体所说的,格雷的建筑形式指向了新世纪的建筑概念,可 能在对建筑 材料的扩大和使用上是专业界认可的,但是在对建筑理想的理解 上分歧还会继续,尽管现在 整个世界已经安然无恙地进入了新世纪。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摘要: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全称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the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是古根海姆美术馆群的总部。
它是由美国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1947年进行设计的。
1959年建成后,凭借着自身连续螺旋的艺术形体、流动渐变的有机空间、朴素真实的混凝材料和丰富美艳的作品珍藏成为了现代建筑艺术的精品,以至于近四十年来博物馆中的任何展品都无法与之媲美。
关键词:建筑群赖特、螺旋形体、流动空间、所罗门·R·古根汉姆、争议正文:第一次在翁老师的课上看到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图片,我就被深深吸引了。
因为酷爱喝咖啡和茶的我对杯子有着不解的情怀。
而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不就是一只优雅纯情的杯子,满载着清茶的幽香和宁静,又弥漫着咖啡的淡雅和浓情。
在课下进一步了解后,我更是被其动态螺旋的空间特征和管内无数艺术家的瑰宝所征服。
不过,我最欣赏的是这座建筑背后赖特大师有机建筑的设计理念。
这让我意识到这座美术馆不只是艺术品的展览会所,其本身就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品,其背后所承载的设计理念和建筑风格更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回味。
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一.古根海姆博物馆:不只是一座建筑古根海姆博物馆是世界上著名的私立现代艺术博物馆,创办于1937年,以连锁方式经营,是一个博物馆群,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在西班牙毕尔巴鄂、意大利威尼斯、德国柏林和美国拉斯维加斯拥有4处分馆。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西班牙古根海姆博物馆立陶宛古根海姆博物馆香港古根海姆博物馆效果图“博物馆群”仿佛是古根海姆的专属符号,与传统定义上的博物馆不同,古根海姆博物馆更像是一个异军突起的非典型性私人美术馆,作为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同时,为艺术的可能性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建筑师简介:最有创意的建筑师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是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作品。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分析

展厅
展厅
中庭
展厅
二层平面:一个由廊柱和天桥组成的环路将展厅组织在四周。
主入口
展厅 展厅 展厅
中庭
展厅
环路
中庭的设计(中心点)
• 博物馆的室内设计极 为精彩,尤其是入口 处的中庭设计,被盖 里称为“将帽子扔向 空中的一声欢呼”, 它创造出以往任何高 直空间都不具备的、 打破简单几何秩序性 的强悍冲击力,曲面 层叠起伏、奔涌向上 ,光影倾泻而下,直 透人心,使人目不暇 接,百不能指其一。
THANK YOU !
得了自然光线。
采光的设计
• 在邻水的北侧,盖里以 较长的横向波动的三层 展厅来呼应河水的水平 流动感及较大的尺度关 系。因为北向逆光的原 因,建筑的主立面终日 将处于阴影中,盖里聪 明地将建筑表皮处理成 向各个方向弯曲的双曲 面,这样,随着日光入 射角的变化,建筑的各 个表面都会产生不断变 动的光影效果,避免了 大尺度建筑在北向的沉 闷感。
弗兰克·盖里
(FrankOwenGehry) 1929年2月28日生于加拿大多伦多 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7岁后移民美 国加利福尼亚,成为当代著名的解 构主义建筑师,以设计具有奇特不 规则曲线造型雕塑般外观的建筑而 著称。他现在归化于美国籍,并且 生活在洛杉矶,是纽约哥伦比亚大 学中有名的建筑教授。盖里的设计 风格源自于晚期现代主义 (latemodernism),其中最著名的 建筑,是位于西班牙,毕尔巴鄂, 有着钛金属屋顶的毕尔巴鄂古根海 姆美术馆 (MuseoGuggenheimBilbao)。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介绍
• 由美国加州建筑师弗兰克· 盖里(FFrank O.Gehry)设 计,在1997年正式落成启用,它以奇美的造型、特异的结 构和崭新的材料立刻博得举世瞩目。 • 该博物馆全部面积占地24000平方米,陈列的空间则有 11000平方米,分成十九个展示厅,其中一间还是全世界 最大的艺廊之一,面积为130米乘以30米见方。整个博物 馆结构体是由建筑师藉助一套为空气动力学使用的电脑软 件(从法国军用飞机制造商达索公司引进,名叫CATIA)逐 步设计而成。 • 博物馆在建材方面使用玻璃、钢和石灰岩,部分表面 还包覆钛金属,与该市长久以来的造船业传统遥相呼应。 • 盖里早期的建筑锐意探讨铁丝网、波形板、加工粗糙 的金属板等廉价材料在建筑上的运用,并采取拼贴、混杂 、并置、错位、模糊边界、去中心化、非等级化、无向度 性等各种手段,挑战人们既定的建筑价值观和被捆缚的想 像力。
对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观点和看法800字

对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观点和看法800字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是世界著名博物馆之一,收藏了超过20万
件艺术品和文物,其中包括著名的梵高画作、莫奈的睡莲画、埃及文物等。
该博物馆的建筑和装饰也是一大特色,其设计灵感来自古典和现代建筑,融合了各种风格,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展品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和历史的深度。
从莫奈的睡莲画到梵高的向日葵画,这些画作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的多样性和表现力。
同时,这些画作也让我看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敬畏,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爱。
除了画作,古根海姆博物馆还收藏了许多文物和历史文献,包括
古埃及文物、古希腊文物、古罗马文物等,这些文物让我感受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和博大精深的文化。
同时,这些文物也让我明白了人类对于自然和宇宙的认知和探索,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设计和装饰也让我感受到了设计师的创意和
审美。
其建筑和装饰采用了许多古典和现代的元素的结合,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同时,其建筑的外观也非常美丽,让人感受到了纽约城市的现代和活力。
总的来说,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是一个非常值得参观的博物馆,
其展品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和历史的深度,也让我感受到了人类对于自然和宇宙的认知和探索,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古根海姆博物馆_设计师的神来之笔

于阴影中,盖里聪明地将建筑表皮处理成向各个 方向弯曲的双曲面,这样,随着日光入射角的变 化,建筑的各个表面都会产生不断变动的光影效 果,避免了大尺度建筑在北向的沉闷感。
在南侧主入口处,由于与19世纪的旧区建筑 只有一街之隔,故采取打碎建筑体量过渡尺度的 方法与之协调。更妙的是,盖里为解决高架桥与 其下的博物馆建筑冲突问题,将建筑穿越高架路 下部,并在桥的另一端设计了一座高塔,使建筑 对高架桥形成抱揽、涵纳之势,进而与城市融为 一体。以高架路为纽带,盖里将这栋建筑的旺盛 生命活力辐射入城市的深处。
建筑技艺
Design Ideas 51
盖里大胆解答,超离习惯的建筑
1991年,西班牙北部城市毕尔巴鄂市政府与古 根海姆基金会共同做出了一项对城市未来发展影响 极为深远的决定:邀请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为 该市即将兴建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进行建筑设计。
面对如此重要而富于挑战性的地段,盖里给 出了一个迄今为止建筑史上最大胆的解答:整个建 筑由一群外覆钛合金板的不规则双曲面体量组合而 成,其形式与人类建筑的既往实践均无关涉,超离 任何习惯的建筑经验之外。在盖里魔术般的指挥 下,建筑这一章已凝固了数千年的音乐又重新流动 起来,奏出令人瞠目结舌的声响。
博物馆的室内设计极为精彩,一个雕塑性 的屋顶从中庭升起,透过玻璃窗投射进来的光线 倾泻到整个中庭内。该中庭具有前所未有的巨大 尺度,高于河面达50米以上,吸引着人们前来参 观这个独特的纪念性场所。中庭设计被盖里称为 “将帽子扔向空中的一声欢呼”,它创造出以往 任何高直空间都不具备的、打破简单几何秩序性 的强悍冲击力,曲面层叠起伏、奔涌向上,光影 倾泻而下,直透人心,使人目不暇接。在此中庭 下,人们被调动起全部参与艺术狂欢的心理准 备,踏上与庸常经验告别的渡口。有鉴于赖特在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设计中对艺术展品不够尊重 的教训,盖里的展厅设计简洁静素,为艺术品创 造了一个安逸的栖所。
现代艺术的创造——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149现代艺术的创造——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梁若懿摘要:赖特作为二十世纪美国现代建筑设计大师,创造了许多别具一格的建筑作品,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
本文以现代艺术创造下的纽约古根博物馆为研究对象,结合赖特的艺术观念研究其结构与空间,探索其衍生下的博物馆连锁模式,品味建筑领域的伟大创造。
关键词: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结构与空间;设计为人1959年,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在美国纽约建成并开放,这座钢筋混凝土建筑呈象牙白,外形为螺旋状,它是由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设计而成,承载了赖特丰富的建筑理想,在世界博物馆建筑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一、结构与空间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坐落于纽约市第五大道拐角处,由于周围是嘈杂的街区,并受到地理位置和面积的限制,使得建筑无法水平延伸,因而建筑选择纵向延伸的设计。
在水平布局上,古根海姆博物馆呈现左右分布一大一小两个建筑主体,根据不同的功能,以一条轴线为界,呈现不对称的布局,一层设计的分流和二层设计的平台连接,使得两个建筑主体在相互连接的基础之上互不干扰,流线的明确使得参观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以及空间呈现的开阔。
在外观设计上,赖特选择了倒螺旋造型。
建筑为混凝土结构,白色的螺旋形外观简洁不作任何修饰,外墙的弯曲厚实带动着整个白色建筑向上蜿蜒旋转。
这个独特大胆的造型,与传统博物馆截然不同,也在周遭的建筑中脱颖而出,成为焦点。
二、设计为人:被消解的“层”的概念主展厅是由内外两个圆台套着组成的。
内部的圆台上窄下宽,外部圆台上宽下窄,向外倾斜,两个圆台之间的间距是向下逐渐缩小的,因此两个圆台之间回旋向下的坡道展示空间的坡道宽度也是向下逐渐缩小的。
这种空间开合的设计变化,增加了空间层次,也为身处其间的参观者增加了参观体验。
古根海姆博物馆简介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全称所罗门· 古 R· 根海姆博物馆,是古根海姆美术馆群的 总部。该建筑是纽约著名的地标建筑, 由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师弗兰克· 劳 埃德· 赖特(Frank Lloyd Wright)设计, 建筑坐落在纽约市一条街道的拐角处, 与其他任何建筑物都迥然不同,可以说 外观像一只茶杯,或者像一条巨大的白 色弹簧,可能是因为螺旋线结构也有人 说像海螺。 该建筑为赖特是晚年的杰作。1947 年进行设计,1959年建成后,一直被认 为是现代建筑艺术的精品,以至于近四十年来博物馆中的任何展 品都无法与之比美。建筑外观简洁,白色,螺旋形混凝土结构, 与传统博物馆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1969年又增加了一座长方形 的3层辅助性建筑,1990年古根海姆博物馆再次增建了一个矩形 的附属建筑,形成今天的样子。
弗兰克· 劳埃德· 赖特,提起这个名字,学建筑的人无人 不知。他是现代建筑的创始人,他和柯不西耶,密 斯.凡,的罗,戈洛皮乌斯并列世界四大建筑师, 他也 被誉为是当代建筑界的先驱之一。弗兰克· 劳埃德· 赖特 是跨越19—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建筑大师之一,他的 一生共做了400多个建成的设计,出版了几十部建筑著 作及论文集,对美国以至全世界建筑界都产生了极其深 远的影响。 他独创了“大草原”和“美国风”住宅,早期的 “大草原” 建筑在金融危机之后,与部分美国人憧憬的平静单纯的生活产生了极大鸣。 “美国风”建筑是赖特为理想的,民主的美利坚合众国所构想的一种建筑体系, 主要为美国的中产阶级设计,花费也较为低廉,赖特一生的实践都在为其“有 机建筑”的理想而努力,无疑是有机建筑的开山鼻祖,他在各种著作、演讲和 作品中讲述和反映他的建筑观念,体现他崇尚自然的建筑观。 赖特设计范围涉猎极广,其中有大量的住宅,各种公共建筑店,办公楼和 教堂,露天花园和美术馆等;另外,他还亲自设计具和装饰以配合他的设计理 念。 探究赖特长达70余年的设计生涯,回顾其一系列经典的作品与思想,我们 就会发现他编织了如此绚丽多彩的美洲精神。他特别尊重土生土长的美国文化, 注重对事物内在的发掘,冷峻地看待流行时尚,设计了大批优美华贵又饱含意 义的建筑作品,形成了自己的建筑哲学,为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 量的历史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入口设计相对低矮、隐蔽、朴实无华,其上部支撑二楼平台。入 口上部半封闭,下开放为通道,连接两展厅。穿过低矮的入口,向右即转入主展厅。 展厅中庭空间顶部采光、开阔明亮、贯穿建筑六层,给人豁然开朗的印象。 从大厅入口进入,向左是进入办公区,向右是展览区,而且整个展览区呈螺旋状, 交通流线一目了然,所以其交通流线很明确,即一分为二。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平面 根据功能划分成动态的不对称布局。以入口轴线为界,左右分别布局一大一小两建 筑主体。这样的平面布局使观众参观路线、工作人员路线互不干扰,二层平面又再 次通过平台将两馆连接。这样对比又协调 的平面既区分主次又相互联系。交通流线 上,过于复杂会影响参观效率和质量。因 此古根海姆采用了交通流线明确,空间开 升的动感曲线给人蓬勃的激情和动力。作为一 个美术馆,其个性、高雅的外形与管内大量抽象派的艺术作品高度和谐。 而古根海姆美术馆其内部的平面布局和连绵不断的四维空间是吸引我的另一大亮点。 赖特认为人们沿着螺旋形坡道走动时,周围的空间才是连续的、渐变的,而不是片 断的、折叠的,他相信螺旋形是博物馆最好的形式。虽然我没有去过纽约古根海姆 美术馆,但赖特的观点我十分认同。作为一个美术馆,其本身就应该是一件伟大的 艺术作品,并应该与管内作品协调统一。美术馆打破了常规的对称结构和明确的楼 层划分,与印象派以后各名家的作品相协调。其螺旋形的斜坡走道也会给人耳目一 新的感觉。流动、连续的空间使馆内作品更有生机和活力,也起到疏散人流的作用。 最后,这座美术馆是建筑大师赖特的作品。赖特提出了崇尚自然的建筑观、属于美 国的建筑文化、活的有机的建筑、技术为艺术服务和表现材料的本性等有机建筑的 设计理念。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美国最有创意的建筑师之一, 从 19 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这一行已很长时间, 一直工作到 1959 年去世,作品超过了 600 件。 赖特以设计私人住宅而著名, 20 世纪30年代他 设计了久负盛名的流水别墅以及一系列的美国 风住宅。 赖特一直探求以一条三向度的螺旋形的结构, 而不是圆形平面的结构,来包容一个空间,使 人们真正体验空间中的运动。他认为人们沿着 螺旋形坡道走动时,周围的空间才是连续的、 渐变的,而不是片断的、折叠的。为了这个观 点,他曾在旧金山设计一家螺旋形的商店,在 匹兹堡建一处螺旋形的车库,这次又说服业主, 使他相信螺旋形是博物馆最好的形式,而纽约 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就他所倡导的螺旋形式杰出 代表建筑。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另一种参观路线是由电 梯将参观者运送到上层,然后他们可以沿 着环绕中央天井的坡道盘旋而下。这样, 参观者可以在任何高度乘坐电梯上下并可 以到达地面层展览结束的出口处。
建筑物的内部的由曲线和斜坡构成通到 6 层。 美术馆分成两个体积,大的一个是陈列厅, 小的是行政办公部分,陈列大厅是一个倒立 的螺旋形空间,大厅顶部是一个花瓣形的玻 璃顶,四周是盘旋而上的层层挑台,地面以 3% 的坡度缓慢上升。螺旋的中部形成一个 敞开的空间,从玻璃圆层顶采光。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全称为所罗门 ·R·古根海姆博物馆,是古根海姆美术馆群的总 部。该建筑是纽约著名的地标建筑,由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 特设计,建筑坐落在纽约市一条街道的拐角处,与其他任何建筑物都迥然不同,可 以说外观像一只茶杯,或者像一条巨大的白色弹簧,可能是因为螺旋线结构也有人 说像海螺。赖特把古根海姆看作是“永不断裂的连绵曲线”。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外部非常朴 实无华,只是将博物馆的名字 装饰了一下。平滑的白色混凝 土覆盖在墙上,使它们仿佛更 像一座巨大的雕塑而不是建筑 物。 建筑物的外部向上、向外 螺旋上升,内部的曲线和斜坡 则通到6层。螺旋的中部形成一 个敞开的空间,从玻璃圆层顶 采光。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外部非常朴实无华。建筑外表主要由平滑的白色混凝土覆盖在墙 上,使它仿佛更像一座巨大的雕塑而不是建筑物。而博物馆厅内顶部是一个花瓣形 的玻璃穹顶,天光十足,但锐利的阳关经过曲折的弧面散色后变得柔和。 建筑总体材料以混凝土浇筑,钢材和玻璃材料为辅,两方面相辅相成,外观简朴典 雅,屋顶以钢架为支撑,并镶入玻璃,两者很好的结合,使得整个建筑光影效果特 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