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至2014年国际收支分析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至2014年国际收支分

析报告

2004至2014年我国国际收支情况

单位:亿美元

2004年至2014年国际收支分析报告

2004年至2014年期间,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各国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取向各不相同,国际金融市场变化较大。我国在此期间,积极跟随全球经济发展的脚步,稳步推进改革。以下就2004年至2014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特点、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分析。

一、我国国际收支特点

1、我国的“双顺差”

由2004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看出,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来自于商品出口顺差这一项,历史上其对经常项目顺差的贡献度高达90%。但是要注意到这里的商品出口主要指的是加工贸易商品出口,一般贸易商品出口顺差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同时资本项目也长年保持顺差,形成罕见的“双顺差”,这样就导致了我国近几年官方储备持续高速增长,而且增速呈加快趋势。

根据上图,可以看出我国的“双顺差”的主要来源是:

①、货物贸易顺差是经常项目顺差持续扩大的主要来源

②、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波动幅度较大。

2、储备资产逐年增加,且增长趋势趋于平缓。

3、2004—2013年的10年间净误差与遗漏项目的差额从贷方向借方转移,并于2009年由贷方变成了借方,达到-414亿美元,此后还不断变化,但一直在合理范围之内。

二、我国国际收支现状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大规模流入我国,形成我国国际收支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在优惠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外资的流入促进了我国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这在国内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形成了巨大的出口压力,从而造成了我国经常项目的持续顺差。因此,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大额“双顺差”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现象。

(一)全球性的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

全球低利率时代的到来以及产品内分工的兴起为我国成为“世界工厂”提供了可能。 1985年9月“广场会议”后,西方主要工业国家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开始上升,由此造成除美国以外各国净出口的下降或增长势头减弱。为了抵消净出口减少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广场会议”后各国纷纷降低利率以刺激国内需求。西方主要工业国家低利率以及美元资产的贬值使得逐

利资金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高回报的投资。从国际分工形态演变角度看,当代经济全球化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产品内分工的迅速兴起并在国际分工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产品内分工生产方式的兴起,对经济落后国家选择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索外向型发展模式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亚洲“四小龙”的发展经验显示,早期通过参与承接组装等相对简单的工序切入全球分工体系,随后通过在产品内分工系统内部学习和提升能力,有可能向较高增加值工序和环节攀升,进而构成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推动因素。正是在此背景之下,我国才有可能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承接来自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低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和资源消耗型的产业,从而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工厂”。

(二)我国国内出现的资源配置低下的现象

1、非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下廉价人力资源的利用。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是我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最大的比较优势。从人口结构上来看,我国的人口中56%2居住于农村。在这些地方社会保障体系缺乏,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薄弱。也就是说,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人力资源是缺乏社会保障的非熟练工。这形成了我国出口产品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也是我国目前大部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之所在。这也造成了我国出口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此外,缺乏社会保障体系的低廉的人力资源也会造成贫富悬殊、社会两级分化,从而带来社会不安定,根据索洛增长模型,人口的增长能够解释总产出的增长,但人均产出以及生活水平的改善则最终取决于技术进步。因此,来源于低廉劳动力成本的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具有小可持续性。

2,高社会成本下定价偏低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土地)的过度开发。在我国,这表现为生产活动所引起的污染、工人生产环境的恶化以及资源的枯竭对后代的影响。这些也都没有被市场化地反映在产品价格中。经常项目国际收支状况体现了一国劳动力生产效率以及产品出口竞争力等比较优势。我国来源于低估的劳动力成本、自然资源以及资金成本的顺差,也带来社会的不稳定、污染以及资金使用的低效率,从而具有不可维持性。

(三)我国政府相关政策的引导作用

我国政府产业政策引导:国际收支小平衡的经济根源与国家长期以来发展加工贸易为主的出口导向型的产业政策不无关系这一政策出台初期有效地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外部资金,充分利用了我国的比较优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经济的活力。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出现转变,此时正好也是我国加工贸易出现累计顺差的时候。此外,外商直接投资与加工贸易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全国约80%加工贸易由外资企业承担或参与,说明我国现阶段在全球加工生产体系中的比较优势是吸引外商来华投资的关键动因之一,外资企业对推动加工贸易增长和“双顺差”结构发展也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政绩评估体制下的地方政府投资主导作用。长期以来,各地政府为了追求当地的经济效益,往往把GDP的增长作为评估其政绩的主要指标。出口创汇、招商引资成为重要的手段,最终以“双顺差”反映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地方政府在各地的投资活动中发挥了主导作用。通过建立各类特殊经济区域,包括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以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三、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针对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形成根源,根本上必须从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内外部均衡发展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关政策。而解决政策性和体制性问题不仅是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必要途径,也能够产生较好的政策效果。

(一)我国在经济结构层面的调节措施

1、进一步落实科学的地方政府政绩评估体系,适时调整相关税收政策。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变地方政府过于追求当期经济效益的短视行为。

2、进一步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征收资源费、排污费,提高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成本。通过征收资源费(税)、排污费(税),将厂商生产的负的外部效应成本化,也就是将社会成本反映在厂商的产品生产成本中。当前我国价格体系尤其是资源类价格体系未能充分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这一方面使得企业丧失了技术创新、设备更新或强化管理以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排放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

3、增加战略性、资源性商品储备,换汇为物。我国于2004年正式规划建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2006年8月开始向浙江镇海战略石油储备库注油。根据相关信息,目前国内的战略石油储备主要是石油企业的商业储备,数量较为有限。建议增加战略性、资源性商品的储备,一方面有利于缓解国内能源紧张问题,另一方向也有利于各地更为科学地开采各类矿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