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数字识别技术研究【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基于深度学习的手写数字识别与文字识别技术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的手写数字识别与文字识别技术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的手写数字识别与文字识别技术研究I. 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逐渐成熟,手写数字识别和文字识别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手写数字识别技术可以用于快速识别银行卡号、车牌号等数字,而文字识别技术则可以用于扫描文档、翻译等任务。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高效。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手写数字识别和文字识别技术,探讨其实现方法和优化手段。

II. 深度学习手写数字识别技术1. 数据集的选择为了构建数字识别模型,需要准备足够的训练数据集。

在数字识别领域,MNIST数据集是最常用的数据集之一。

MNIST数据集包含6万张28x28像素的手写数字图像,其中50,000张是用于训练的,10,000张用于测试。

MNIST数据集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有些数字的区分度比较小,例如1和7。

2. 模型的构建深度学习模型一般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常用的包括LeNet-5和AlexNet等。

这里以LeNet-5为例,简要介绍其结构。

(1)卷积层:包括6个卷积核,每个大小为5x5,步长为1,输出6张14x14的特征图。

(2)池化层:采用2x2的最大池化,步长为2,输出6张7x7的特征图。

(3)卷积层:包括16个卷积核,每个大小为5x5,步长为1,输出16张5x5的特征图。

(4)池化层:采用2x2的最大池化,步长为2,输出16张3x3的特征图。

(5)全连接层:包括120个神经元,用于将卷积层输出的特征图进行分类。

(6)全连接层:包括84个神经元,用于进一步处理分类结果。

(7)输出层:包括10个神经元,用于输出最终的分类结果。

3. 模型的训练和优化为了训练模型,需要选择一个适合的损失函数和优化算法。

针对手写数字识别任务,最常用的损失函数是交叉熵损失函数,同时可以采用动量梯度下降、Adam等优化算法来加速模型的训练。

此外,模型的性能还可以通过改变网络结构、增加数据量、数据增强等手段来进一步提升。

基于模式识别的手写体数字识别技术研究

基于模式识别的手写体数字识别技术研究

基于模式识别的手写体数字识别技术研究手写体数字识别技术是一项关键的人工智能技术,它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研究基于模式识别的手写体数字识别技术,通过深入分析现有的研究成果,总结这一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并探讨其存在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手写体数字识别技术的原理手写体数字识别技术的原理是模式识别。

它通过分析手写数字的笔画特征和形状,提取出数字的特征向量,并将其与已有的数字模板进行比对和匹配,最终确定数字的类别。

手写体数字识别技术的关键是构建有效的特征提取和匹配算法。

二、手写体数字识别技术的方法手写体数字识别技术的方法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步骤:预处理和特征提取。

预处理阶段主要包括图像二值化、降噪和分割等操作,旨在提高图像质量和准确性。

特征提取阶段则是提取图像的特征向量,常用的方法包括经典的统计学特征提取法、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等。

三、手写体数字识别技术的应用手写体数字识别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它可以应用于邮政和快递行业,自动识别信件和包裹上的手写数字,提高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其次,手写体数字识别技术还可以用于银行和金融机构,实现自动化的支票和票据处理。

此外,它还可以应用于教育领域,用于批改学生的试卷和作业。

四、手写体数字识别技术存在的挑战尽管手写体数字识别技术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手写体数字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导致了识别的复杂性。

不同人的手写风格差异较大,需要建立较大规模的数字模板库以适应各种手写样式。

其次,噪声和干扰也会对手写体数字的识别造成干扰,需要提出更加鲁棒和稳健的算法。

此外,手写体数字的识别速度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满足实时识别的需求。

五、手写体数字识别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手写体数字识别技术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推广。

未来,手写体数字识别技术有望结合高级机器学习算法,如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实现更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手写体数字识别实验报告

手写体数字识别实验报告

软件学院12-13-2学期《人工智能》课程项目报告题目:使用SMO方法进行手写体数字识别目录软件学院12-13-2学期《人工智能》课程项目报告 (1)1 问题描述 (2)2 二值化处理 (2)2.1 思想: (2)2.2 OSTU算法: (2)2.3 OTSU算法伪代码: (2)3 降维处理 (2)4.半监督算法 (4)4.1半监督算法流程: (4)4.2半监督算法的主要算法: (4)1)self-Training models: (4)2)Propagating-1-nearest-neighbor: (4)3)CLUSTER-THEN-LABELMETHODS (4)4)Co_Training: (4)5)基于图的算法(Graph based Learning): (5)4.4半监督学习分类算法的现实价值: (5)5 我使用SVM的SMO算法 (5)5.1 SMO算法基本思想: (5)5.2 应用SMO算法的流程: (5)6 性能分析 (6)6.1.监督学习 (6)6.2.半监督学习(Tri-training) (6)6.3 我们用J48,SMO, NaiveBayes以及BayesNet四种算法对降维后的算法进行训练并求出其准确性,得到如下数据 (7)7 思考总结 (7)1 问题描述手写体数字识别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识别出10个阿拉伯数字,由于数字的清晰程度或者是个人的写字习惯抑或是其他,往往手写体数字的形状,大小,深浅,位置会不大一样。

现在我们拥有3006个带标记的数据以及56994的未带标记的数据,而我们的目标就是正确识别出这些手写体数字。

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些带标记的数据看作经验值,运用一定算法来学习,预测出这些未带标记的数据。

对问题的分析如下:1 考虑到每个值都是0-255之间的一个整型值,对于算法的分析操作会影响性能,我将每个值进行了二值化,变成0,1。

2 考虑到这些数据都是28×28=784维的,维数太大,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效率会很低,我对它进行了降维处理。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脱机手写数字识别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脱机手写数字识别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脱机手写数字识别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手写数字识别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在图像处理、自动化控制和金融等领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一直在研究开发相关的技术和工具。

其中,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脱机手写数字识别技术是一种最具潜力的解决方案之一。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提出一种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脱机手写数字识别方法,并通过相关实验验证其有效性。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数据预处理:采集手写数字图像并进行预处理,将图像转换为可用于神经网络输入的数字矩阵。

2. BP人工神经网络建模:根据预处理后的数字矩阵,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学习和训练优化网络参数。

3.实验设计:将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应用于手写数字图像识别中,并进行一系列实验,评估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性能。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脱机手写数字识别方法,并验证其实用性和有效性。

该方法不仅可以为手写数字识别相关领域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而且可以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数据处理和识别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文献综述:对相关领域的前沿进展和技术进行综述和分析。

2.数据采集和预处理:采集手写数字图像数据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以形成可用于神经网络输入的数字矩阵。

3.神经网络建模: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并采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优化模型参数。

4.模型测试与评估:将训练好的模型应用于手写数字图像识别中,并通过一系列实验评估其准确性和性能。

五、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可获得以下结果:1. 提出一种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脱机手写数字识别方法,该方法可达到较高的准确性和快速性能。

2. 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与其他常见手写数字识别技术进行比较和分析。

3. 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数据处理和识别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推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手写数字识别技术研究

手写数字识别技术研究

手写数字识别技术研究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普及,我们发现人们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频繁地使用手写文字来进行记录和交流。

即使在书写和绘画方面,数字工具也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但是,对于某些特殊领域来说,手写书写平板甚至纸张上的数字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工具,例如:签名、医学表单填写等等。

此时,手写数字识别技术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手写数字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将手写数字转换为可读文本的技术。

手写数字识别的应用包括在金融、医学、图书馆、法律、政府和商业等领域,涉及信用卡交易、药品配方识别、图书馆卡录入、合同扫描、选民登记等等,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和增强信息管理能力。

这一技术的发展得益于图像处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领域的进步,同时也受益于更加完善的硬件设备和更多的数据资源。

在手写数字识别技术的领域,典型的数字识别系统通常由三个主要模块组成:预处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和分类模块。

预处理模块的任务是将图像转换为易于处理的格式,例如灰度图像或二值图像。

特征提取模块的任务是从处理后的图像中提取出有助于分类的特征,例如数字的形状和笔画。

分类模块的任务是将数字映射到预定义的类别,例如十个数字或更多。

传统的手写数字识别模型通常使用图像处理算法结合人工特征提取器来识别数字。

例如,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二值化、滤波、分割和形态学操作。

而传统的特征提取器则通常基于数字图像的外围轮廓和内部纹理,例如 Zernike 矩、 Haar小波、Gabor 滤波器等等。

然而,这些传统方法通常涉及到很多人工设计和手动调整的参数,因此在处理不同的数据集时需要重新选择和调整这些参数。

另一方面,这种传统方法在处理复杂的数据集时可能会出现精度下降的问题。

尤其是在实际应用中,手写数字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误差,这会导致手写数字识别系统过于脆弱。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出现了许多深度神经网络模型来实现高效的手写数字识别,例如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模型和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模型。

基于KNN算法的手写数字识别技术研究

基于KNN算法的手写数字识别技术研究

基于KNN算法的手写数字识别技术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手写数字识别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

手写数字识别技术旨在将手写数字图像转化为计算机可读的数字信息,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众多手写数字识别算法中,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s,KNN)算法以其简单、易实现和高效的特点,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基于KNN算法的手写数字识别技术,通过对其基本原理、算法流程、优化策略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以期提高手写数字识别的准确率和效率。

本文将简要介绍KNN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手写数字识别的相关背景知识。

然后,重点分析KNN算法在手写数字识别中的应用,包括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型构建等关键步骤。

接着,针对KNN算法存在的问题,本文将探讨一系列优化策略,如参数优化、特征选择、集成学习等,以提高算法的识别性能。

本文将通过实验验证所提优化策略的有效性,并与其他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展示基于KNN算法的手写数字识别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潜力。

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KNN算法在手写数字识别领域的应用,还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为推动手写数字识别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相关技术研究手写数字识别是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其目的是将输入的手写数字图像自动转换为机器可读的数字形式。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技术的发展,手写数字识别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其中,基于KNN(K-Nearest Neighbors)算法的手写数字识别技术因其简单、直观和高效的特性,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KNN算法是一种基于实例的学习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在特征空间中,如果一个实例的大部分近邻都属于某个类别,则该实例也属于这个类别。

在手写数字识别中,KNN算法通过计算输入数字图像与训练集中数字图像的距离,找到最近的K个邻居,然后根据这些邻居的标签进行投票,从而确定输入图像的类别。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脱机手写体数字识别的开题报告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脱机手写体数字识别的开题报告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脱机手写体数字识别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与意义手写数字识别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它能够应用到许多实际场景中,如自动识别银行支票、邮递信件、贵重物品标签等。

目前常用的数字识别技术有基于模板匹配、基于图像特征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等。

然而,基于模板匹配和基于图像特征的算法对于手写数字的变形和扭曲等情况并不是很稳健,而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因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扩展性,因此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神经网络作为机器学习领域的一种重要算法,近年来在手写数字识别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BP神经网络是一种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拥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泛化能力,适用于分类、回归等各种问题。

因此,基于BP 神经网络的脱机手写数字识别算法的研究对于提高手写数字识别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脱机手写数字识别系统,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数据集的构建和预处理:采用公开数据集进行实验,对数据集进行预处理,以便于神经网络的训练和测试。

(2)神经网络的设计与训练:设计一个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架构,并利用Back Propagation算法进行训练,以得到较高的识别准确率。

(3)实验与结果分析:采用不同的学习率、激活函数、神经元数量等参数进行实验,评估系统的识别准确率,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3. 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脱机手写数字识别方法,具体流程如下:(1)预处理:对手写数字进行预处理,如二值化、去噪声等。

(2)特征提取:将数字图像转换为一组特征向量,如网格数值、端点数、互相关函数等。

(3)神经网络训练:设计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模型,将特征向量输入网络,并采用Back Propagation算法进行训练。

(4)识别:将数字图像的特征向量输入训练好的神经网络中,得到识别结果。

4. 预期成果与意义本研究预期可以构建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脱机手写数字识别系统,并实现较高的识别准确率。

手写数字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手写数字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手写数字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摘要:手写数字识别技术是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对手写数字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介绍了常用的手写数字识别方法,并探讨了手写数字识别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最后,对未来手写数字识别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写数字识别技术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手写数字识别技术可以将手写的数字转化为计算机可以理解和处理的文本信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手写数字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

2.手写数字识别技术的研究方法目前,手写数字识别技术主要包括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两大类。

2.1 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手写数字识别方法主要利用特征提取和模式分类两个步骤进行。

特征提取目的在于从原始的手写数字图像中提取出可以反映数字特征的数值,常用的特征包括像素值、方向梯度直方图和局部二值模式等。

模式分类则是利用已有的大量手写数字样本构建分类模型,通过输入的特征和分类模型进行数字识别。

2.2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手写数字识别方法主要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

相比于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深度学习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因为CNN可以通过多层的卷积和池化操作来自动地提取出更加高级和抽象的特征。

在具体应用时,可以选择已经训练好的深度学习模型,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数据自行训练模型。

3. 手写数字识别技术的应用手写数字识别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3.1 银行业在银行业,手写数字识别技术可以用于支票和汇票的自动识别。

通过扫描支票上的手写数字,可以快速且准确地识别金额,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3.2 快递物流在快递物流行业,手写数字识别技术可以用于快递单号的自动识别。

通过识别手写数字信息,可以实现对快递物流信息的快速跟踪和递送过程的自动化管理。

3.3 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手写数字识别技术可以用于学生的作业评阅和批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手写数字识别技术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字符识别处理的信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文字信息,处理的主要是用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字(如:汉字,英文等)书写或印刷的文本信息,目前在印刷体和联机手写方面技术已趋向成熟,并推出了很多应用系统;另一类是数据信息,主要是由阿拉伯数字及少量特殊符号组成的各种编号和统计数据,如:邮政编码,统计报表,财务报表,银行票据等等,处理这类信息的核心技术是手写数字识别。

因此,手写数字的识别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旦研究成功并投入应用,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当前在手写体数字识别的研究中,对于已二值化的图像抽取特征的方法有许多种。

常用的统计特征有Gabor变换特征、Legendre矩特征、Pseudo-Zernike矩特征与Zernike矩特征。

统计特征通常反映图像点阵总体分布情况,这些特征的图像预处理简单,对噪声不敏感,但对字的一些精细结构部分反应不灵敏。

由数字图像的骨架和轮廓可抽取出手写体数字的结构特征,它往往对字结构精细部分反映灵敏,但图像预处理复杂,对噪声较敏感,一个完善的基于结构特征的分类器往往十分庞杂。

基于这种情况,研究一种特征提取基于根据图像象素的走向判断出某段数字的结构的手写体识别系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手写字符识别技术作为光学字符识别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综合了数学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和人工智能等多方面的知识,已越来越成为计算机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重要技术。

由于手写数字的不规范性和多样性,再加上为了识别精确而对数字图像进行高点阵扫描,从而使数字识别时所要处理的信息不仅量大,而且复杂。

为了能更好地识别,就要求识别系统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关键信息,加以准确识别。

脱机识别将书写字符转化为点阵或二值图像再抽取特征进行识别, 该方法与书写顺序无关, 较易识别具有“补笔划”或有“自由始终点”的字符, 但不易抽取象笔划特征这样分类能力强的特征。

本毕业设计主要解决以图像形式存在的手写体数字的识别问题。

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即预处理,手写体数字的结构化特征提取,分类器设计及识别。

图像预处理阶段的细化工作,主要是为了使结构化特征提取时,所提取的特征能更好地反映手写数字或字母的特征。

手写体数字或字母的结构化特征的提取,是本论文的关键部分,直接关系到识别的准确率。

结构化特征主要根据图像象素的走向,准确判断出某段数字或字母的结构,如直线、折线、曲线、分叉线等。

为了提高识别率,我们将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对手写体数字或字母的特征进行智能化处理,输出正确的结果。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研究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
手写数字识别研究的难点在于:第一,不同数字之间字形相差不大,使得准确区分某些数字相当困难;第二,数字虽然只有十种,而且笔划简单,但同一数字写法千差万别。

使得手写数字识别的识别率和识别精度很低。

本设计主要分为三大步骤:第一阶段,预处理;第二阶段,特征提取;第三阶段,分类器设计及识别。

详细步骤如下图所示:
第一阶段预处理阶段主要包括定位、二值化、去噪、切分、大小规格化、细化等步骤,这里将采用一些成熟的算法。

第二阶段手写数字特征的提取结构化特征时主要根据图像象素的走向,准确判断出某段数字或字母的结构,如直线、折线、曲线、分叉线等。

同时配合中线特征等建立起较为准确的特征库。

第三阶段分类器设计及识别时将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设计分类器,通过这些算法本身的高容错率和算法本身的模糊判断等特性,再结合之前建立起的准确的特征库,从而提高手写数字识别时的正确率,达到理想的识别效果。

四、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
1: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第9-11周,与指导老师见面,完成选题,初步查找收集相关资料。

2: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第11-18周,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并交给指导老师审阅。

3: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第1-3周,完成毕业论文初稿;交给老师审阅,根据老师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

4: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第4-13周,完成论文的最终定稿,交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评阅,并准备论文(设计)答辩。

5: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第14-15周,进行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曹丹等.手写数字识别的研究进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03.
[2] 娄震等.自由手写体数字识别研究[J].计算机学报.1999.10.
[3] 张捷.手写数字识别的研究与应用[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4] 王鹏.基于神经网络的手写体字符识别[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09.
[5] 王军.基于模板匹配的联机手写数字识别[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8.
[6] 朱小燕等.基于反馈的手写体字符识别方法的研究[J].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02.05.
[7] 杨淑莹等.图像模式识别-VC++技术实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8] 施少敏.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数字识别方法[J].兵工自动化.2006.10.
[9] 付庆铃等.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手写数字识别[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4.122.
[10] 王永亮.小波神经网络在手写数字识别中研究与应用[D].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0.14.
[11] Gonzalez,Wood.Digital Image Processing[M].Prentice Hall.2008.
[12] Richard O.Duda.Pattern Classification[M]. wiley-Interscience. 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