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TA的标定(二甲酚橙)及锡铜中锌的测定-讲解
EDTA标定锌标准溶液

EDTA标定锌标准溶液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EDTA对锌的标定,掌握EDTA对金属离子的螯合滴定方法,了解锌的含量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EDTA(乙二胺四乙酸)是一种螯合剂,它的四个羧基和两个氨基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在适当的pH条件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是1:1的配位化合物。
因此,可以通过EDTA对金属离子的螯合滴定,来确定金属离子的含量。
锌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锌的含量测定对于质量控制和工艺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中,我们将利用EDTA对锌进行标定,从而测定锌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
1.配制EDTA标准溶液,取一定质量的分析纯EDTA,溶解于蒸馏水中,稀释至1000ml,得到1mol/L的EDTA标准溶液。
2.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锌溶液,加入NH3·H2O和EDTA标准溶液,使得pH=9-10,形成络合物。
3.用甲基红指示剂作为指示剂,进行螯合滴定,直至溶液由红色变为蓝色。
4.记录滴定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V1(ml)。
5.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滴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小于0.5%。
四、实验数据处理。
根据滴定结果,可以计算出锌的含量。
设氯化锌溶液的体积为V2(ml),浓度为C(mol/L),则锌的含量可以通过下式计算:n(Zn) = n(EDTA) = C(EDTA) × V1。
其中,n(Zn)为锌的摩尔数,n(EDTA)为EDTA的摩尔数,C(EDTA)为EDTA 标准溶液的浓度。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操作中要注意配制溶液的准确性和精确性,避免误差的产生。
2.在滴定过程中,要控制滴液的速度,以免过量滴定或者过度滴定。
3.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皿,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六、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处理,我们可以得到锌的含量。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实验操作中,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准确记录实验数据,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黄铜中高含量锌

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黄铜中高含量锌李冬梅;程晓寅;张学彬【摘要】建立了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黄铜中高含量锌的分析方法.试样以盐酸、过氧化氢溶解,用硫酸钾和氯化钡沉淀分离Pb,用氟化钾掩蔽Sn4+、Fe3+、Al3+,用硫脲掩蔽Cu2+,在pH=5.5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以二甲基酚橙作指示剂,用EDTA络合滴定溶液由红色变为亮黄色为终点,测得的结果即为锌含量.采用该方法对样品进行精密度实验,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0)为0.17%~0.20%.该方法应用于4个黄铜标准物质中高含量锌的测定,测定值与认定值相一致.【期刊名称】《山东冶金》【年(卷),期】2019(041)004【总页数】3页(P41-43)【关键词】EDTA络合滴定;黄铜;高含量锌【作者】李冬梅;程晓寅;张学彬【作者单位】宁波市食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浙江宁波315048;宁波市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浙江宁波315048;宁波市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浙江宁波315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5.21 前言黄铜是制造机械零件的良好材料,常用于制造阀门、散热器和空调内外机连接管等。
黄铜主要成分为铜、锌,锌含量高达5%~35%,同时含有少量的铅、锡、铁、铝和其它杂质等元素。
GB/T 5231—2012对高含量锌的要求以“余量”显示,而对杂质含量有具体要求。
在日常检验分析中,黄铜中各杂质元素含量通过GB/T 5121.1~26—2008分别测定,操作步骤复杂烦琐,试剂消耗多,测试速度慢,检测流程长,不能满足大批量检测及快速检测的要求;而且有时杂质成分无法确认测定,杂质含量只能采用100%减去铜、锌及已规定元素含量的方法求得。
然而目前黄铜合金中高含量锌的测定方法有:GB/T 5121.11—2008[1]标准规定的4-甲基-戊酮-2萃取分离-Na2EDTA[A1]滴定法,其锌的测定范围为0.000 05%~6.00%;GB/T 5 121.27—2008[2]标准规定锌的测定范围为0.000 05%~7.00%,均不能满足黄铜中高含量锌(5%~35%)的测定。
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锌的含量

《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锌的含量》1. 引言在化学分析中,测定金属离子的含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针对锌离子含量的测定,常常会采用EDTA配位滴定法进行分析。
本文将深入探讨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锌含量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2. 原理EDTA(乙二胺四乙酸)是一种强螯合剂,它的分子中含有四个羧基,可以和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在EDTA滴定锌含量的过程中,首先将待测溶液中的锌离子与EDTA配位生成络合物,随着EDTA溶液逐渐滴入,当锌离子被完全络合后,自由态的锌离子消失,反应终点达到。
通过反应前后络合物的不同颜色和吸光度的变化,即可确定锌离子的浓度。
3. 方法进行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锌含量,首先需要准备待测的锌溶液,并按照一定的稀释比例进行稀释。
接下来,将适量的pH缓冲液加入至溶液中,使pH值稳定在特定范围内。
加入几滴Eriochrome Black T指示剂,此指示剂在pH=6-8时呈红色,但在EDTA与锌形成络合物后,则变为蓝色。
使用标准的EDTA滴定试剂进行滴定,记录滴定过程中EDTA溶液的体积。
当溶液由红色转为蓝色时,达到了反应终点,此时所滴加的EDTA容量即为所需的锌离子溶液中的含量。
4. 应用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锌含量的方法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科研实验室中。
锌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广泛用于电镀、合金制造和建筑材料等领域。
通过EDTA配位滴定法,可以准确地测定不同类型和含量的锌,保证产品质量,监测环境中锌的污染程度,对相关领域的生产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5. 个人观点和理解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锌含量是一种简单、准确且广泛应用的分析方法。
通过此方法,我们可以快速了解样品中锌离子的含量,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
然而,在进行EDTA配位滴定法实验时,需注意 pH 值、指示剂的选择和溶液中金属离子的相互影响等因素,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总结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锌含量是一项重要的化学分析技朧。
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锌铝合金中的锌

V一 滴定 消耗 EDTA标 准溶液 的体 积 ,ml;
HAc—Na_Ac缓 冲溶液(pH5.5):称取无 m一称 取试样 的质 量 ,g; 水 乙酸 钠 180g深 于 少 量 水 中 ,加 入 冰 醋 酸 f 分液率 。
l5Ⅱd,用水 稀释 至 1L,摇 匀 。 EDTA标准 溶液 :0.01 mol/L
至 试 样 完 全 溶 解 ,加 入 两 滴 管 H O ,煮 沸
10min,赶尽过 H O:,加水 至 50ml,以流水 冷 ; 41.
却至 室温 ,溶 液移 于 100ml容量瓶 中 ,用 水稀 母 40 5C %
释至刻 度 ,摇 匀 ,干滤 。分别 取 10.00ml酸溶
试液 、碱 溶试 液于 250ml锥形瓶 中 ,以下操 作
2.4 pH值对锌 含量 结果 的影响
仅改变 Cu.一EDTA溶 液 中所加 缓 冲溶 液 的 pH值 ,其他同试验方法 1.2,结果见图 4。
氧化物沉淀而分离 ,铝 、锌则进入溶 液 ,再用 氟
化物掩蔽大量铝 ,测得结果不偏 高。
2.2 氟化铵用 量
墩
仅 改变氟 化铵 的用 量 ,其 他 同试 验 方 法 1.2,测定 锌铝 合金 中的锌 ,结果 见 图 2。
EDTA络 合 滴 定 法测 定 锌 铝 合 金 中 的锌
技 术 中心 乔 蓉 朱 智红
摘 要
提出了锌铝合金试样采用强碱溶样 ,用 氟化 铵 、酒 石酸作掩蔽剂 以解 决测定合金 中锌含量 时 Al3 、Fe“ 等离子对测定结果的干扰问题 ,并考察 了掩蔽剂的用量 、pH值 的影响。确定 了在 pH5.5的 HAc—NaAc缓冲溶液介质 中 ,使用上述 掩蔽剂 ,用 EDTA直 接测定锌 含量 ,结 果令人 满 意 。
锌的测定 EDTA滴定法

锌的测定EDTA滴定法方法提要试样经氢溴酸、盐酸、硝酸分解后,在氟化钾存在下用氯化铵沉淀分离铁、铅、铋等元素.用过氧化氢使锰呈二氧化锰沉淀,过滤、分取部分溶液,加硫氰酸钾、硫代硫酸钠、硫脲等掩蔽剂,在PH5—6的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中,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测得的结果为锌镉合量,扣除镉含量即为锌量。
试剂盐酸(1+1)氟化钾(20%)氯化铵(20%)二甲酚橙(0.5%)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500克乙酸铵(1瓶)溶于水,加33毫升冰乙酸,用水稀释至3.3升,摇匀,此溶液PH为5.5。
锌标准溶液:称取1.0000克金属锌(99.99%)于400毫升烧杯中,加30毫升盐酸(1+1),微热使其溶解,冷后,移入1升容量瓶中,用水定溶。
此溶液1毫升含有1毫克锌。
EDTA标准溶液[C(EDTA)=0.01mol/L]:称取37.2克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溶于水,再用水稀释至10升摇匀。
标定:取1毫升含1毫克锌标准溶液25毫升于锥形瓶中,加1—2滴二甲酚橙指示剂,用氨水(1+1)调至溶液出现橙色(PH3—3.5),加10毫升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现亮黄色为终点。
分析步骤:称取0.2000~0.5000克试样于250毫升烧杯中,加溴氢酸2毫升,盖上表面皿,加热至刚冒烟,取下加入5毫升盐酸,5毫升硝酸,继续加热分解至1~2毫升,用水吹洗表面皿及杯壁(体积控制在20毫升左右)加入10毫长20%氯化铵溶液,加热使盐类溶解,加15毫升氨水,5~10毫升20%氟化钾溶液,微热2分钟,冷至室温,加0.5~1毫升过氧化氢,摇匀,放置至反应平静为止,再补加10毫升氨水,移入100毫升容量瓶中,以水定容,用普通滤纸干过滤。
用25毫升容量瓶接取滤液至刻度,转入250毫升烧杯中,在低温下加热驱尽氨后吹少许水,加入0.5克硫代硫酸钠、0.5克硫氰酸钾、0.1克硫脲、0.2克抗坏血酸等掩蔽剂,加1~2滴二甲酚橙指示剂。
EDTA法测溶液中锌离子的浓度

锌的测定(EDTA滴定法)试样用硝酸、氯酸钾溶解,使锰呈二氧化锰析出,然后加硫酸铵、氟化钾、乙醇和氨水沉淀分离铁、铝、铅等元素.在PH5~6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锌.其反应式如下:H2Y2-+Zn2+→ZnY2-+2H+铜、镍、钴、镉对测定有干扰,但铜可在滴定前加入硫代硫酸钠来掩蔽.本法适用于铜铅锌矿石中1%以上锌的测定.【试剂配制】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5~6 称取200g结晶乙酸钠,用水溶解后,加入10ml冰乙酸,用水稀释至1L,摇匀.EDTA标准溶液c(EDTA)≈0.015mol/L 称取5.7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于烧杯中,加水加热溶解,冷却后移入1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锌标准溶液称取1.0000g 金属锌(99.99%)于烧杯中,加20ml盐酸(1+1),加热溶解后移入1L 容量瓶中,用水定容.此溶液含锌1mg/ml.标定:吸取20ml锌标准溶液于250ml烧杯中,加1滴甲基橙指示剂,用氨水(1+1)中和,使溶液由橙色变为刚显黄色,以少量水冲洗杯壁,加20ml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1滴二甲酚橙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至亮黄色,即为终点.标定时须作空白试验.【分析步骤】称取0.2000~0.50000g试样于300ml烧杯中,加15~20ml硝酸,低温加热5~6min,稍冷加1~2g氯酸钾,继续加热蒸发至溶液体积为5~6ml,取下加水使溶液体积保持在100ml左右,加入10ml300g/L硫酸铵溶液,加热煮沸,用氨水中和并过量15ml,加10ml200g/L氟化钾溶液,加热煮沸约1min,取下加5ml氨水,10ml乙醇,冷却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干过滤,弃去最初流下的15~20ml滤液,吸取100或50ml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试样锌含量小于20%时吸取100ml,大于20%时吸取50ml).加热煮沸以驱除大部分氨(但勿使氢氧化锌白色沉淀析出),冷却,加1滴1g/L甲基橙指示剂,用盐酸(1+1)中和至甲基橙变红色,然后加1滴氨水(1+1),使其变黄,加入15ml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加2~3ml100g/L硫代硫酸钠溶液,混匀.加入2~3滴二甲酚橙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至亮黄色,即为终点.【计算】Zn(%)=100TV/G式中T→与1.00mlEDTA标准溶液相当的以克表示的锌的质量;V→滴定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G→称取试样量,g.【注意事项】1、二甲酚橙溶液须在半个月左右更换一次.2、本法基于使锌呈锌氨络离子状态与干扰元素分离,如氨的含量不足,锌不能完全形成锌氨络离子会使结果偏低.3、当试样中铅含量大于40%时,应在用氨水中和大量酸后,加20ml饱和碳酸铵以下操作与分析步骤相同。
锌和二甲酚橙标定edta的原理

锌和二甲酚橙标定edta的原理以锌和二甲酚橙标定EDTA的原理为标题锌和二甲酚橙是常用的标准物质,用于标定EDTA(乙二胺四乙酸)浓度和测定金属离子的含量。
本文将介绍锌和二甲酚橙标定EDTA 的原理及其应用。
1. 锌的标定原理锌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可以用于标定EDTA的浓度。
锌溶液中的锌离子会与EDTA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其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Zn2+ + EDTA → Zn-EDTA在标定过程中,首先需要将锌溶液与适量的二甲酚橙溶液混合,二甲酚橙是一种指示剂,可以通过颜色变化来判断络合反应的终点。
在溶液中,二甲酚橙与锌离子形成红色络合物。
当EDTA与锌离子发生络合反应时,络合物的形成会使溶液颜色由红色转变为无色。
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可以确定反应终点。
2. 二甲酚橙的标定原理二甲酚橙是一种指示剂,用于判断金属离子与EDTA络合反应的终点。
它能与锌离子形成红色络合物,但与EDTA形成的络合物呈无色。
二甲酚橙与EDTA络合反应的方程式如下所示:HIn + EDTA → In- + H2In在标定过程中,首先将二甲酚橙与适量的EDTA溶液混合,其中HIn为二甲酚橙的酸性形式,呈红色。
当EDTA与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反应时,EDTA优先与金属离子反应,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浓度降低,导致HIn转变为无色的In-。
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可以确定反应终点。
3. 应用锌和二甲酚橙标定EDTA的原理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环境监测和食品检测等领域。
例如,可以利用锌和二甲酚橙标定EDTA来测定水样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
在实验中,首先将待测水样与适量的二甲酚橙溶液和锌溶液混合,然后加入EDTA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来判断金属离子的含量。
锌和二甲酚橙标定EDTA的原理还可应用于药物分析和质量控制中。
例如,可以利用该方法测定药物中金属离子的含量,判断药物质量的优劣。
锌和二甲酚橙标定EDTA的原理是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来判断络合反应的终点,从而实现对EDTA浓度和金属离子含量的测定。
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黄铜中铜和锌

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黄铜中铜和锌
刘和连;许方;黄海平
【期刊名称】《冶金分析》
【年(卷),期】2015(035)005
【摘要】对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黄铜中的铜和锌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一种连续测定黄铜中铜和锌的简单方法.通过硫代硫酸钠对铜离子的配位掩蔽,在pH5.5时,以1-(2-吡啶偶氮)-2-萘酚(PAN)作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锌,
根据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得到锌的含量;同时以PAN作指示剂,用EDTA标
准溶液滴定溶液中铜和锌,根据滴定铜和锌与滴定锌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差值,得到铜的含量.方法应用于黄铜标准物质中铜和锌的测定,测定值与认定值相一致.对样品进行精密度试验,得到铜和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大于0.55%(n=10).
【总页数】4页(P70-73)
【作者】刘和连;许方;黄海平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江西赣州341000;江西理工大学分析测
试中心,江西赣州341000;江西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江西赣州3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EDTA络合滴定法直接测定锌镉试样中锌 [J], 奚长生;陈慧琴;梁凯;罗翠环;赵慧;
易飞鸿
2.《农业用硫酸锌》标准中锌含量测定方法—EDTA络合滴定法的改进 [J], 商照
聪;纪胜
3.《农业用硫酸锌》行业标准中锌含量测定方法——EDTA络合滴定法的改进 [J], 商照聪;纪胜
4.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彩钢板中锌层质量 [J], 刘守琼;刘迪;周西林
5.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黄铜中高含量锌 [J], 李冬梅;程晓寅;张学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DTA的标定(二甲酚橙)及锡铜中锌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配制Zn2+标准溶液,EDTA标准溶液;2.学会以六亚甲基四胺-盐酸为缓冲溶液,二甲酚橙为指示剂标定EDTA标准溶液;3.了解黄铜片的组成,学会铜合金的溶解方法; 干扰离子的掩蔽方法;、4.掌握铜合金中Zn的测定方法二.实验原理:1.EDTA配置及标定原理:⑴用EDTA二钠盐配制EDTA标准溶液的原因:EDTA是四元酸,常用H4Y表示,是一种白色晶体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室温溶解度为0.02g/100g H2O。
因此,实际工作中常用它的二钠盐Na2H2Y·2H2O, Na2H2Y·2H2O的溶解度稍大,在22℃(295K)时,每100g水中可溶解11.1g.⑵标定EDTA标准溶液的工作基准试剂,基准试剂的预处理;实验中以纯金属Zn为工作基准试剂。
预处理:称量前一般应先用稀盐酸洗去氧化层,然后用水洗净,烘干。
⑶滴定用的指示剂是可以选用铬黑T和二甲酚橙,本次实验选用二甲酚橙与后面黄铜中Zn的滴定的指示剂保持一致,减小误差。
二甲酚橙有6级酸式解离,其中H6In至H2In4-都是黄色,HIn5-至In6-是红色。
H2In4-=H++ HIn5-(p K a=6.3)黄色红色从平衡式可知,pH>6.3指示剂呈现红色;pH<6.3呈现黄色。
二甲酚橙与M n+形成的配合物都是红紫色,因此,指示剂只适合在pH<6的酸性溶液中使用。
测定Zn2+的适宜酸度为pH=5.5,终点时,溶液从红紫色变为纯黄色。
化学计量点时,完成以下反应:MIn + H2Y2-→ MY + H2In4-⑷ EDTA浓度计算公式:C(EDTA)= m(Zn)/10MZnVEDTA2.黄铜片中Zn测定原理:⑴黄铜片的溶解:使用1:1的盐酸和30%的H2O2溶解黄铜片Cu+ H2O2+2HCl=CuCl2+2H2O⑵干扰离子的掩蔽:黄铜的主要成分是铜,铅,锡,锌还可能有少量铁铝等杂质。
在实验条件下Cu2+、Pb2+、Sn4+、Fe3+、Al3+等离子会干扰锌的测定。
可以用配位掩蔽、沉淀掩蔽、氧化还原掩蔽等方法,选择在适当的pH下,将待测离子之外的其他离子进行化学掩蔽。
采用的掩蔽方法如下:Ⅰ。
沉淀掩蔽法掩蔽Pb2+在微酸性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钡和硫酸钾溶液,使生成硫酸钡沉淀,当Ba2+的量超过Pb2+量10倍以上时,Pb2+即会全部渗入硫酸钡晶格中去,形成硫酸铅钡混晶沉淀,这种沉淀比单纯的硫酸铅沉淀稳定得多。
因此,可以有效地掩蔽Pb2+。
Ⅱ。
氧化还原、配位掩蔽法掩蔽Cu2+在一定酸度(pH=2~6)下,Cu2+被硫脲还原成Cu+:8Cu2+ + CS(NH2)2+ 5H2O = 8Cu+ + CO(NH2)2+ SO42- + 10H+Cu+再与硫脲形成配合物而被掩蔽。
Ⅲ.配位掩蔽法掩蔽Sn(IV)、Fe3+、Al3+用氟化钾(或氟化铵)将Sn(IV)、Fe3+、Al3+形成氟的配合物(SnF62-、FeF63-、AlF63-)而加以掩蔽。
3计算Zn的含量:三.主要仪器与试剂主要仪器:分析天平,250m烧杯,50mL滴定管,称量瓶, 移液管,干燥器,量筒,250mL容量瓶。
主要试剂:黄铜片,二甲酚橙指示剂,30%H2O2,0.1mol·L-1 HCl溶液,Na2H2Y·2H2O四.操作步骤:五.实验结果及分析1.EDTA的标定:2.黄铜片中锌的测定:序号1234 mCu/ g初体积V/ ml终体积V/mlV/mlW%舍前平均W%ST舍后平均W%六.问题及思考题★思考题1. 如何判断过氧化氢是否除尽?如果溶解后过剩的过氧化氢未完全分解,将有何种影响?答:溶液中小而密的气泡(O2)变少,最后消失,继而出现大而少的气泡(水蒸气),再加热片刻(2~3min),可保证H2O2完全除去。
如果没有完全去除,它会氧化指示剂二甲酚橙。
2. 试述用六亚甲基四胺作缓冲溶液的基本原理。
答:六亚甲基四胺为弱碱,p K b=8.87。
结合一个质子后形成质子化六亚甲基四胺:(CH2)6N4+ H+= (CH2)6N4H+质子化六亚甲基四胺为弱酸,p K a=5.15。
弱酸和它的共轭碱组成缓冲溶液,缓冲溶液的pH主要决定于p K a,当c酸=c碱时,pH=p K a=5.15,改变c酸、c碱的比例,缓冲溶液的pH可在p K a±1的范围调节,因此,六亚甲基四胺-盐酸缓冲溶液符合测定Zn2+时pH=5.5的要求。
3. 实验中如何掩蔽干扰离子?答:参见实验原理。
4. 能否先加硫脲,后加氟化物?答:不能。
若先加硫脲,则还原剂硫脲将Fe3+、Sn(IV)还原为低价Fe2+、Sn2+,由于F-形成的配合物为离子型,金属离子的电荷越高形成的配合物越稳定,因此金属离子电荷的降低,使Fe2+、Sn2+不能被F-有效掩蔽而干扰Zn2+的测定(Fe2+,b= 0.8;Fe3+,b1=5.18,b2=9.07,b3=12.1;Sn2+,b3= 9.5;Sn(IV),b6=25)。
5. 加入掩蔽剂后如未混匀,对实验有何影响?答:如果没有混匀,掩蔽不完全,滴定时就会消耗过多的EDTA使得测得的锌的含量偏高。
6. 本实验中锌的测定条件是什么?当用纯锌作基准物质试剂标定EDTA溶液时,采用何种指示剂,为什么?答:在本实验中,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pH=5.5的条件下测定锌,由于标定应与被测物的测定条件一致,所以用纯锌作基准物质标定EDTA时需在pH=5.5的条件下,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重新标定EDTA溶液。
这样做是为了减少在不同PH 条件下,用不同指示剂引起的系统误差。
4、在“EDTA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实验中,已测定EDTA标准液的浓度,为什么还要重新标定?答:在“锡青铜中锌的测定”中,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pH=5.5的条件下测定锌,由于标定应与被测物的测定条件一致,所以需在pH=5.5的条件下,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重新标定EDTA溶液。
减少在不同PH条件下,用不同指示剂引起的系统误差。
5说明二甲酚橙指示剂使用的最适宜pH范围,滴定时终点的颜色变化。
答:⑴二甲酚橙有6级酸式解离,其中H6In至H2In4-都是黄色,HIn5-至In6-是红色。
H2In4-=H++ HIn5-(p K a=6.3)黄色红色从平衡式可知,pH>6.3指示剂呈现红色;pH<6.3呈现黄色。
二甲酚橙与M n+形成的配合物都是红紫色,因此,指示剂只适合在pH<6的酸性溶液中使用。
测定Zn2+的适宜酸度为pH=5.5,其他M n+离子测定时要求的pH值如下:pH<1,ZrO2+;pH=1~2(HNO3),Bi3+;pH=2.5~3.5(HNO3),Th4+;pH=5~6,La3+、Pb2+、Cd2+、Hg2+、Te3+;⑵终点时,溶液从红紫色变为纯黄色。
化学计量点时,完成以下反应:MIn + H2Y2-→ MY + H2In4-6为什么选用六亚甲基四胺-盐酸作为缓冲溶液?答:六亚甲基四胺为弱碱,p K b=8.87。
结合一个质子后形成质子化六亚甲基四胺:(CH2)6N4+ H+= (CH2)6N4H+质子化六亚甲基四胺为弱酸,p K a=5.15。
弱酸和它的共轭碱组成缓冲溶液,缓冲溶液的pH主要决定于p K a,当c酸=c碱时,pH=p K a=5.15,改变c酸、c碱的比例,缓冲溶液的pH可在p K a±1的范围调节,因此,六亚甲基四胺-盐酸缓冲溶液符合测定Zn2+时pH=5.5的要求7在盐酸-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只加了六亚甲基四胺,HCl从哪里来?答:虽然在溶液中只加了六亚甲基四胺,未同时加HCl溶液,但溶解锡青铜试样时加了过量HCl,所以溶液中同时存在HCl与六亚甲基四胺,六亚甲基四胺与HCl反应生成(CH2)6N4H+,它与过量的六亚甲基四胺组成了(CH2)6N4H+ - (CH2)6N4缓冲对。
因此,在高酸度的溶液中加入六亚甲基四胺,就组成了缓冲溶液,可使溶液的pH稳定在5~6的范围内。
8二甲酚橙为指示剂时,如何确定终点?答:在化学计量点时,由于H2Y2-夺取MIn(红紫)中的Zn2+而释放出指示剂H2In4-(黄色),因此近终点时,随着滴定剂的逐滴加入,溶液的颜色从红紫→橙(红紫与黄的中间色)→红的成分继续减少→终点的黄色。
当滴落点暂时黄色,溶液出现橙色表示已近终点,要1滴多搅,如仍有透红的现象,则终点未到,小心滴加半滴,多搅动,直至纯黄。
注意:近终点要1滴多搅,否则终点易过,因过了终点溶液仍是黄色。
9怎样称取锡青铜试样?答:⑴如试样是很小的颗粒,放在称量瓶中用减量法称量。
⑵如试样是螺旋状的铜丝,则在电子天平上用直接称量法称量。
将小称量纸折成盒状,称量,按去皮键显示“0.0000g”后,用镊子取试样放在称量纸上,直至质量在0.13g-0.16g的范围内,关上天平门,称量,记录。
取出称量纸将试样小心转移到锥形瓶内(要保证试样转移入锥形瓶内,不能洒落在外)。
10铜试样转移到锥形瓶内,有些试样沾在锥形瓶壁,如何处理?答:利用加酸的机会,将铜试样带到瓶底,若用洗瓶吹洗,会降低酸与H2O2的浓度,使反应速度减慢。
11、为什么H2O2溶液要用定量加液器加?怎样加?答:由于质量百分比大于30% 的H2O2溶液会灼伤皮肤(呈白色),所以用定量加液器加。
加液器由塑料瓶与试管组成,手捏塑料瓶使流出的溶液至试管的标线即可。
因试管已成倾斜状态,转移溶液时,先将试管口靠在锥形瓶口,再稍倾斜塑料瓶就行,否则溶液会倒在容器外。
如万一不小心,H2O2沾到手上,立即用水冲洗干净,灼烧的白色皮肤过几天也会脱落。
12、加入5mL 1:1 HCl、2~3mL30%H2O2后,为什么待Cu反应完后才加热?答:由于有氧化剂H2O2存在,铜试样溶解在HCl和H2O2混合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绿,因此不加热反应就可完成。
反应后再加热可以减少溶剂水的损失。
13加热的目的是什么,加热过程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答:⑴铜溶解完后,加热的目的是除H2O2,H 2O2= H2O + 1/2 O2↑⑵注意事项:① 加热时,锥形瓶决不能塞上塞子,否则会因瓶内压力增加而冲出塞子,甚至锥形瓶也炸裂。
② H2O2受热分解放出O2,可看到大量小而密的气泡产生,此时把煤气灯移去,以免反应过于激烈溶液溅失。
③ 待大部分O2放出后,继续用小火加热使H2O2完全分解,记住:要小火,以防止溶液烧干。
此时人不要离开。
建议:平行测定的试样在溶样时尽量条件相同,如加的酸量、溶样后的体积大致相等,便于后续pH的调节。
14如H2O2还未赶完,溶液体积已很小,但未烧干,怎么办?答:等锥形瓶稍冷后,补加稀盐酸10mL。
冷后加是为了避免热的锥形瓶遇冷的酸而破裂15如何判断H2O2已除净,冷却时为什么不能塞上塞子?答:⑴溶液中小而密的气泡(O2)变少,最后消失,继而出现大而少的气泡(水蒸气),再加热片刻(2~3min),可保证H2O2完全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