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作物的种类及分布

我国主要作物的种类及分布
我国主要作物的种类及分布

作物种类作物作物简介主要分布地区

谷类作物水稻

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

稻、早稻和中晚稻、糯

稻和非糯稻。短日照作

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

江流域、珠江流域。

小麦

按播种季节可分为春小

麦和冬小麦。

春小麦:主要分布在中温带的东北平

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新疆和青

藏高原等地。

冬小麦:主要分布在暖温带的黄淮海

平原地区,长江以南地区也有分布玉米

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

玉米是一种碳4植物,

雌雄同柱。

中国的玉米集中分布在从东北经华

北走向西南的斜长形地带内,其种植

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85%。

豆类作物大豆大豆是喜温作物,夏季

宜有高温,适于我国北

方温带地区栽培。

中国大豆主产区有黑龙江、吉林、内

蒙古、辽宁、安徽、河南省等。

薯芋类作物马铃薯

马铃薯是中国五大主食

之一,其营养价值高、

适应力强、产量大,是

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

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

米。

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

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

甘薯

日照甘薯属喜光的短日

照作物,茎叶利用光能

的时间长,效率高。喜

温,不耐寒

甘薯在中国分布很广,以淮海平原、

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各省最多。

油料作物

油菜

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

料作物

长江流域是我国油菜的主产区,近年

有“北移南迁”趋向,如黄淮海平

原、辽、黑及华南地区

向日葵

向日葵为世界四大油料

作物之一,主产区北纬

35°至55°之间。

我国向日葵主产区分布在东北、西北

和华北地区,如内蒙古、吉林、辽宁、

黑龙江、山西等省、自治区。

糖料作物甘蔗

甘蔗生长期长,需水肥

量大,喜高温

我国甘蔗种植面积十分有限,主要分

布在台湾、广东、广西、福建、四川、

云南六省。

甜菜

甜菜生长期短,耐盐碱

干旱,喜温凉

我国甜菜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

北三个产区,其中东北种植最多。

棉花主要纤维作物

我国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

中下游地区。在我国各棉区中,新疆

光热条件是最适宜种植棉花的,棉花

纤维作物

品质最好

剑麻

剑麻纤维在海水中的耐

腐特别强,因此适宜于

制造舰艇和渔船的绳

索、缆绳、绳网等

我国剑麻主要分布在生长于雷州半

岛及广西部分地区。

纤维型

亚麻

亚麻喜凉爽、湿润的气

候。

中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

嗜好作物烟草茄科一年生或有限多年

生草本植物,喜钾

分布于中国南北各省,如云南、海南、

山东、广西等

茶是茶属植物中的常绿

植物,茶树有灌木和乔

木两大品系。

它起源于中国西南部云南、贵州、四

川一带。

药用作物三七

喜温暖而阴荫湿的环

境,怕严寒和酷暑,也

畏多水。

分布于江西、湖北、广东、广西、四

川、云南等地。云南省文山州为原产

地和主产地。

天麻

天麻为多年生草本植

物,分布于全国大部分

地区,是一味常用而较

名贵的中药

天麻在中国普遍栽培,分布较广

经济作物天然橡

天然橡胶树属热带雨林

乔木,种植地域基本分

布于南北纬15℃以内

我国天然橡胶产区有海南、云南、广

东、广西以及福建等地,主要集中在

有海南、云南两省。

植物分类

植物分类 (一)植物设计分类及配植原则 1、种植形式上分:规则式,自然式 2、规则式:中心植(孤植)、对植及行列植 3、自然式:丛植(树丛)、群植(树群)、片植(林植或纯林、混交林) (二)规则式—中心植 中心植(孤植)特点:单株配植,也可2或3株紧密栽植,形成单株栽植效果,但必须同一树种。 选择要求:树种姿态优美,色彩鲜明,或具有美丽的花朵或果实,体形略大,寿命长而有特色。 如:轮廓端正的雪松、金钱松;姿态丰富的罗汉松、五针松、油松;有观干价值的白皮松、梧桐;有花大而美的白玉兰、广玉兰;具观赏价值的银杏,槐树,元宝枫,鸡爪槭,七叶树,榆树,榕树。

常用尺度:依场地大小而定,体形略大,最好保留原有大树,满足观赏空间(一般是4倍的树高) 乔木:略大于常用大乔木尺度,冠幅≥10米,主杆分枝≥3米 中小乔木:冠幅5-8米 灌木:冠幅3-4米 比例尺:通常比例 1:200, 1:250,1:300,1:500。 2、功能:林荫和作为观赏的主景。 场地位置:开阔草地中心;河边,湖畔,用水作背景;建筑院落或广场中心;桥头和道路转弯处,引导行人视线作用; 3、表达与阴影:与单体乔灌绘制技法一致

(三)规则式—对植和行列值 定义:一种或多种植物元素组合,按照某种形式排列 设计核心要点:阵列感(规则、对称、均衡)---给人感觉庄严、整齐 对植: 行列植: 尺度:在单体中与常用植物冠幅和高度一致。 间距:根据常用大小而定,一般大乔木5-8米(主干分枝≥2.5米),中小乔木3-5米,大灌木2-3米,小灌木1-2米。 比例尺:通常比例 1:200, 1:250,1:300,1:500。 2、设计中技法:中轴相对分明,排列有序,树冠体形整齐,几何形式多样,相对均衡协调,色彩相对鲜明,轮廓富于变化。 场地位置:常用于园区入口,建筑物入口,道路两侧,广场或桥头两旁。

我国农作物分布

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 (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95%左右。按地区差异,又可分为三个区。 ①华南双季籼稻区。包括南岭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五省区。该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区,水、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复种指数大,是我国以籼稻为主的双季稻产区。海南等低纬度地区有三季稻的栽培。 ②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包括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陕南等地区。该区地处亚热带,热量比较丰富,土壤肥沃,降水丰沛,河网湖泊密布,灌溉方便,历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2/3左右,是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该区以长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汉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为集中。长江以南地区大多种植双季稻,长江以北地区大多实行单季稻与其他农作物轮作。籼稻和粳稻均有分布。 ③云贵高原水稻区。本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水稻品种也有垂直分布的特点,海拔2000米左右地区多种植籼稻,1500米左右地区是粳、籼稻交错区,1200米以下种植籼稻。本区以单季为主。 (2)北方稻谷分散区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属单季粳稻分散区。稻谷播种面积占全国稻谷总播种面积的5%左右。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水源较充足的地区:东北地区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花江和辽河沿岸;华北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的河流两岸及低洼地区;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和河西走廊、新疆的一些绿洲地区。北方分散产区的水稻以一季粳稻为主,稻米质量较好。 小麦 (1)春小麦区我国春小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0%以上,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的地区,小麦只能在春天播种,当年收割,是一年一熟制作物。其中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和新疆为主要产区。 (2)北方冬麦区分布在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的各省区,包括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省。是我国最大的小麦生产区和消费区,该区小麦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2/3以上,有我国的“麦仓”之称。 (3)南方冬麦区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以东地区。安徽、江苏、四川和湖北等省为集中产区,大部分为棉麦和稻麦两熟制。本区居民以稻米为主食,故小麦商品率较高。 玉米 玉米属高产作物,经济价值较高,是我国最主要的杂粮,在粮食作物中仅次于水稻、小麦,居第三位。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玉米对自然条件要求不严格,在我国分布很广,各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吉林、山东、河北、辽宁、四川产量最多。 其他作物 (1)高粱 高粱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适应性强的特性,所以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涝洼及盐碱地区多有种植。高粱在我国分布很广,以东北平原最为集中,其次为黄河中下游和淮北平原一带。 (2)谷子 谷子是我国传统粮食作物。谷子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需水量少,比小麦低1.5倍左右,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生长期较短。谷子容易储藏,适宜作储备粮,营养价值较高,主要分布在

安徽农作物分布情况

安徽各地区农作物分布情况 安徽市场做细的话可以分三个区域: 南区:安庆、马鞍山、芜湖、铜陵、宣城、池州、宁国、黄山。 中区:巢湖、合肥、滁州、六安。 北区:淮南、蚌埠、阜阳、宿州、毫州、淮北。 南区:本区以棉花、水稻、茶叶、油菜产品为主,棉花产品以甜菜叶蛾、斜纹夜蛾、棉蛉虫、盲蝽蟓和棉花枯黄萎病为主,水稻产品以稻纵、二化、三化、稻飞虱和稻瘟病、叶枯病、稻曲病为主,水稻在正常年份要打四遍药,第一遍在水稻苗期以防治稻飞虱为主防治二化螟为辅(约在7月5日-12日),第二遍以防治二化螟三化螟为主(约在7月15日-22

日),第三遍以防治稻纵卷叶螟为主(约在7月25日-8月15日期间),第四遍以防治稻飞虱为主(约在8月15日-9月初水稻成熟前),期间根据病情配已用药,特殊年份除外。茶叶产品以茶小绿叶蝉、茶尺蠖为主,油菜产品以蚜虫和菌核病为主。 中区:本区以蔬菜、水稻、棉花、小麦产品为主,蔬菜以小菜蛾、甜菜叶蛾、斜纹夜蛾和各种病的防治产品为主。水稻棉花同上,小麦以蚜虫、麦蜘蛛、吸浆虫和赤霉病、纹枯病产品为主。 北区:本区以小麦、水稻、棉花、大豆、中药(毫州)、梨树(砀山、肖县)为主。小麦棉花水稻同上,大豆以食心虫、卷叶螟、豆虫为主,梨树以钻心虫、斑点落叶病、菌核病、流胶病为主。 水稻产品现常用药剂有:氟虫腈、阿维菌素、氟蛉脲、毒死蜱、丙溴啉、辛硫磷单剂或复配剂(稻纵、二化、三化产品),仲丁威、吡虫啉(现在抗性较大,局部地区不让用)、敌敌畏、异丙威、扑虱灵单剂或复配剂(稻飞虱产品),井冈霉素、稻瘟灵、纹枯净、乙蒜素等。 棉花产品现常用药剂有:阿维菌素、氟蛉脲、毒死蜱、辛硫磷、菊酯类农药的产品, 茶叶产品现常用药剂:联苯菊酯、功夫菊酯等菊酯类产品。 油菜产品现常用药剂:吡虫啉、菌核净。 小麦产品现常用药剂:辛氰复配制剂、马氰复配制剂 大豆产品现常用药剂:阿维菌素、辛氰复配制剂、马氰复配制剂等药剂。 梨树产品现常用药剂:阿维菌素、毒死蜱、马氰复配制剂、菊酯类农药和多菌灵、代森锰锌、福美双、三乙磷酸铝等药剂 蔬菜产品现常用药剂:蔬菜用药较广泛。 安徽市场方案 安徽市场用药水平较高的区域是巢湖、安庆、滁州三个地区,这三个区域要做到县级,一个县至少一个经销商,这三个区域中的农业大县是和县、庐江、天长、定远,公司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这三个地区协同经销商开终端经销商的促销会议,把公司的理念、产品的介绍、如何去正确销售农药贯述给他们(有如传销中的洗脑),在产品正确的到达终端经销商手里时,业务员要做到定期的拜访终端经销商或给其打电话,不断的维持和增加终端经销商对业务员、公司及产品的信心,随时掌握产品的销售情况,以便遇问题随时解决,做好对经销商和终端经销商引导和服务的体系! 在抓住这三个地区后,还要抓住蚌埠和淮南地区,这两个地区也要同上做到县级。 最后在宣城、池州、芜湖、阜阳、毫州、宿州(果树产品给砀山肖县)、砀山、肖县、淮北和六安的寿县和霍邱各设一个点。最重要的是把服务跟上。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植物分类

木兰科 乔木,灌木,单叶互生,有托叶,有叶痕,花两性,萼瓣不分,雄蕊雌蕊多数,离生,螺旋排列在花托上,聚合蓇葖果 常见的植物:广玉兰,鹅掌楸,含笑花,八角,荷花玉兰 毛茛科 草本,花两性,辐射对称,花瓣基部有距,花瓣5枚,萼片5或多数,雄蕊,雌蕊多数,离生,果为瘦果 常见的植物:小毛茛,牡丹,芍药,白头翁,乌头,黄连

桑科 木本,常具有乳汁,单叶互生,花单性,雄蕊与萼片同数对生,,上位子房,果为复果 常见的植物:榕树,构树,桑树,无花果 胡桃科 落叶乔木,羽状复叶,互生,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下垂,葇荑花序,雌花直立,穗状花序,子房下位,花柱两个,羽毛状,种子无胚乳,子叶褶皱。

常见的植物:核桃,胡桃,青钱柳 石竹科 草本,茎节膨大,单叶全缘对生,花两性,辐射对称,雄蕊为花瓣的2倍,子房上位,特例中央胎座 常见的植物:石竹,繁缕,王不留行,康乃馨,满天星 锦葵科 单叶互生没有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花瓣5枚,螺旋状排列,雄蕊多数,花丝联合成单体雄蕊,上位子房,中轴胎座

常见的植物:锦葵,扶桑,木槿 葫芦科 草质藤本,常有卷须,单叶互生,叶掌状分裂,单性花,花萼,花瓣5个,雄蕊5个,分为3组,花药折叠弯曲,下位子房,果实为瓠果

常见的植物:葫芦,黄瓜,西瓜,丝瓜,苦瓜,罗汉果 杨柳科 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有托叶,花单性,雌雄异株,葇荑花序,无花被,有花盘或腺体,上位子房,果为蒴果,种子小,基部有长毛。

常见的植物:胡杨,垂柳 十字花科 花瓣4片,花冠十字形,花两性,辐射对称,四强雄蕊,侧膜胎座,有假隔膜,总状花序,本科有经济价值的许多蔬菜和油料作物 (油菜),少数供药用、观赏和作饲料。 常见的植物:二月兰,油菜,青菜,白菜,萝卜,甘蓝,拟兰芥

(完整版)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

主要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与小麦分布 冬小麦: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 春小麦: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 棉花:4——9月 油菜:12——次年5月 花生:4——10月 甜菜:5——9月 水稻:东北:5、6——10月(单季) 南方:4——7月,7——10、11月(双季) 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该区小麦商品率较高。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 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 西南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高原光照强,灌溉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

青藏高原冬春麦区,光温水配合利于小麦生长、抽穗-成熟期长达50-80天。降水不足,小麦种在水浇地上。 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生长习性 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籽,霜降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故称夏收作物) 2、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种秋收 3、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4、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经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5、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主要经济作物分布

主要经济作物分布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分布 一、糖料作物 甘蔗:(1)华南蔗区包括海南全省、广东、广西的北纬24度以南地区,台湾全省,福建东南沿海和滇南海拔1100 m以下的地区。特点是全年可种植甘蔗。(2)华中蔗区在北纬24度以北,度以南地区,包括浙江、湖南、湖北和广东、广西、贵州部分地区,约相当于日平均气温10℃开始于春分的等日期线以南地区。海拔500~1000m。(3)西南蔗区包括云南的大部分、贵州西部及西南隅、四川西部高原南部,南起北纬23度,北至北纬29度,东邻华中蔗区,南接华南蔗区的滇南亚区。大部分海拔在1200~1800 m之间。属亚热带或温带季风高原气候。 甜菜:甜菜喜温凉气候,有耐寒、耐旱、耐碱等特性。我国甜菜主要分布在北纬40°以北各省区。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吉林、甘肃、宁夏为主要产地。黑龙江是我国甜菜的最大产区。甜菜生产基地有:黑龙江松嫩平原西部、吉林西部、内蒙古河套地区和新疆玛纳斯地区。 二、油料作物 油菜:我国油菜的种植分布:我国分为冬油菜(9月底种植,5月底收获)和春油菜(4月底种植,9月底收获)两大产区。冬油菜面积和产量均占90%以上,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春油菜集中于东北和西北地区,以内蒙古海拉尔地区最为集中。 花生:花生为豆科作物,优质食用油主要油料品种之一,又名“落花生”或“长生果”。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约于十六世纪传入我国,十九世纪末有所发展。现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主要分布于辽宁、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区)。其中以山东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山东省莱西市为我国的重点花生种植加工地,莱西花生播种面积达到万亩,年总产高达11

我国主要作物的种类及分布

作物种类作物作物简介主要分布地区 谷类作物水稻 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 稻、早稻和中晚稻、糯 稻和非糯稻。短日照作 物 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 江流域、珠江流域。 小麦 按播种季节可分为春小 麦和冬小麦。 春小麦:主要分布在中温带的东北平 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新疆和青 藏高原等地。 冬小麦:主要分布在暖温带的黄淮海 平原地区,长江以南地区也有分布玉米 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 玉米是一种碳4植物, 雌雄同柱。 中国的玉米集中分布在从东北经华 北走向西南的斜长形地带内,其种植 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85%。 豆类作物大豆大豆是喜温作物,夏季 宜有高温,适于我国北 方温带地区栽培。 中国大豆主产区有黑龙江、吉林、内 蒙古、辽宁、安徽、河南省等。 薯芋类作物马铃薯 马铃薯是中国五大主食 之一,其营养价值高、 适应力强、产量大,是 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 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 米。 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 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 甘薯 日照甘薯属喜光的短日 照作物,茎叶利用光能 的时间长,效率高。喜 温,不耐寒 甘薯在中国分布很广,以淮海平原、 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各省最多。 油料作物 油菜 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 料作物 长江流域是我国油菜的主产区,近年 有“北移南迁”趋向,如黄淮海平 原、辽、黑及华南地区 向日葵 向日葵为世界四大油料 作物之一,主产区北纬 35°至55°之间。 我国向日葵主产区分布在东北、西北 和华北地区,如内蒙古、吉林、辽宁、 黑龙江、山西等省、自治区。 糖料作物甘蔗 甘蔗生长期长,需水肥 量大,喜高温 我国甘蔗种植面积十分有限,主要分 布在台湾、广东、广西、福建、四川、 云南六省。 甜菜 甜菜生长期短,耐盐碱 干旱,喜温凉 我国甜菜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 北三个产区,其中东北种植最多。 棉花主要纤维作物 我国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 中下游地区。在我国各棉区中,新疆 光热条件是最适宜种植棉花的,棉花

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

附件2 “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 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征求意见稿) 主要经济作物(包括园艺作物、热带作物、杂粮作物、特色经济林以及大田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生态位互补。启动实施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着力突破制约主要经济作物产业发展面临的技术瓶颈,提高经济作物产量、产品品质和经济效益,对于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满足人民多元化需求、农产品有效供给,以及实现精准扶贫均具有重要意义。 依据国务院《“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发〔2016〕43号)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实施“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 该专项以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提质增效”为目标,围绕“基础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典型应用示范”全创新链进行系统部署。专项的实施将通过创新优质高产、提质增效的理论和方法,提升我国主要经济作物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通过研发高效快速的育种新技术,结合常规改良途径,创制一批性状优良的新种质,选育若干适合机械化生产、抗性强、品质优、产量高的突破性新品种;通过集成良种繁育、

轻简高效栽培、产品加工增值、防灾减灾等关键技术,建立全产业链的示范模式,最终实现主要经济作物产业提质增效,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技术支撑。 专项按照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一体化组织实施的思路,围绕总体目标,根据专项的统一部署,结合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链条的特点与规律,2020年度拟发布14个应用示范类任务方向。拟安排国拨经费3.20 亿元。项目实施周期为2020年—2022年。每个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10家。 1.常绿果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 研究内容:以柑橘、香蕉、荔枝、枇杷、草莓为对象,针对常绿果树产区温度高、雨水多、土壤酸化、树体高大郁闭、人工成本高、优质果品率偏低等问题,开发优良树形培育、简化修剪、枝梢与花果调控、机械作业、轨道输送、水肥药一体化等技术;组装以优质节本增效为主、适宜常绿果树生产的轻简化栽培技术;集成针对不同立地环境、基质栽培或错季栽培的省力降本、提质增效生产管理技术,形成常绿果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并在优势产区示范推广。 考核指标:集成常绿果树优质轻简高效生产模式并形成技术规程5-8项;建立1000亩以上示范基地5个以上,示范基地优质果品率和产量分别提高20%和15%,果园节本增效30%(其中人工成本降低50%);培训技术人员2000人次和新型职业农民3000人次,辐射推广25万亩,辐射推广果

我国主要农作物产地分布图

我国主要农作物产地分布全景图 我国农作物的分布情况: 1、影响条件 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水源、气候 社会经济:市场、交通、科技、政策 2、耕作制度 即某一地区一年种几次庄稼。 3、主要耕作方式 4、农业特色 5、主要农作物分布 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山东、吉林、河北、黑龙江、辽宁、河南、四川七省。 6、主要油料作物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但近年来出现'南迁北移'的趋势。 花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大豆 (1)东北三省为主的春大豆区 (2)黄淮流域的夏大豆区 (3)长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区 (4)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区 (5)两广、云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区 其中,东北春播大豆和黄淮海夏播大豆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两个地区。

7、糖料作物甘蔗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 甜菜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附: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中国主要牧区及其优良牲畜品种 8、森林资源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 (1)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2)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3)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除森林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温带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辽宁等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亚热带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热带水果: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水果。海南还出产椰子。天然橡胶:云南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

主要经济作物分布(终审稿)

主要经济作物分布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分布 一、糖料作物 甘蔗:(1)华南蔗区包括海南全省、广东、广西的北纬24度以南地区,台湾全省,福建东南沿海和滇南海拔1100 m以下的地区。特点是全年可种植甘蔗。(2)华中蔗区在北纬24度以北,33.5度以南地区,包括浙江、湖南、湖北和广东、广西、贵州部分地区,约相当于日平均气温10℃开始于春分的等日期线以南地区。海拔500~1000m。(3)西南蔗区包括云南的大部分、贵州西部及西南隅、四川西部高原南部,南起北纬23度,北至北纬29度,东邻华中蔗区,南接华南蔗区的滇南亚区。大部分海拔在1200~1800 m之间。属亚热带或温带季风高原气候。 甜菜:甜菜喜温凉气候,有耐寒、耐旱、耐碱等特性。我国甜菜主要分布在北纬40°以北各省区。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吉林、甘肃、宁夏为主要产地。黑龙江是我国甜菜的最大产区。甜菜生产基地有:黑龙江松嫩平原西部、吉林西部、内蒙古河套地区和新疆玛纳斯地区。 二、油料作物 油菜:我国油菜的种植分布:我国分为冬油菜(9月底种植,5月底收获)和春油菜(4月底种植,9月底收获)两大产区。冬油菜面积和产量均占90%以上,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春油菜集中于东北和西北地区,以内蒙古海拉尔地区最为集中。 花生:花生为豆科作物,优质食用油主要油料品种之一,又名“落花生”或“长生果”。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约于十六世纪传入我国,十九世纪末有所发展。现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主要分布于辽宁、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区)。其中以山东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山东省莱西市为我国的重点花生种植加工地,莱西花生播种面积达到33.5万亩,年总产高达11万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4.1.2 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 畜牧业分布达标检测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4.1.2 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畜牧业分布达标检 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图为我国部分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区示意图,图中①、②表示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 A.油菜甜菜 B.甘蔗棉花 C.棉花油菜 D.甜菜甘蔗 2.某同学家住农村,春季金黄色的油菜花令人心醉,夏季绿色的稻田一望无际,去年,棉花又获得丰收,该同学家乡所在的地区可能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南丘陵 3.为加快新疆发展,中央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从接近原料产地考虑,下列工厂布局在喀什合理的是( ) A.海产品加工厂 B.天然橡胶加工厂 C.棉纺厂 D.甘蔗加工厂 4.我国种植面积最广的油料作物及最集中的产区分别是( ) A.油菜长江流域 B.花生山东、河南 C.甘蔗华南 D.甜菜东北、西北 5.甘蔗性喜湿热,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哪个省区是甘蔗的最大产区( ) A.广东 B.广西 C.云南 D.黑龙江 6.华南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下列农产品,哪种不属于热带农产品( ) A.咖啡 B.可可 C.天然橡胶 D.棉花 7.三河牛、三河马代表哪个牧区的优良畜种( ) A.内蒙古牧区 B.新疆牧区

C.青海牧区 D.西藏牧区 8.牧区畜牧业与农耕区畜牧业的界线与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 ) A.800 mm B.400 mm C.200 mm D.50 mm 9.我国城乡居民食用的肉、奶、禽、蛋主要来源于( ) A.内蒙古牧区 B.牧区畜牧业 C.新疆牧区 D.农耕区畜牧业 10.(2012·长沙学业考)小华今年从农业大学毕业了,准备回家乡湖南自己创业。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 A.放牧细毛羊 B.栽种甜菜 C.饲养生猪 D.种植咖啡 (2013·潍坊学业考)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读我国油菜、冬小麦、棉花、水稻四种农作物集中产区(阴影区)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四幅分布图与作物集中产区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油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棉花 B.①水稻②冬小麦③茶叶④油菜 C.①棉花②油菜③水稻④冬小麦 D.①棉花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 12.我国外向型农业区主要有( ) A.山东半岛和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和东北三江平原 C.闽南地区和新疆吐鲁番盆地 D.珠江三角洲和黄土高原 二、综合题 13.读“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主要农作物产地分布图

主要农作物产地分布图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我国主要农作物产地分布全景图 我国农作物的分布情况: 1、影响条件 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水源、气候 社会经济:市场、交通、科技、政策 2、耕作制度 即某一地区一年种几次庄稼。 3、主要耕作方式 4、农业特色 5、主要农作物分布 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山东、吉林、河北、黑龙江、辽宁、河南、四川七省。 6、主要油料作物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但近年来出现'南迁北移'的趋势。 花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大豆 (1)东北三省为主的春大豆区 (2)黄淮流域的夏大豆区 (3)长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区 (4)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区 (5)两广、云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区 其中,东北春播大豆和黄淮海夏播大豆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两个地区。 7、糖料作物甘蔗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 甜菜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附: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中国主要牧区及其优良牲畜品种 8、森林资源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 (1)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2)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3)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除森林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温带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辽宁等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亚热带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热带水果: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水果。海南还出产椰子。天然橡胶:云南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

植物分类表-(1)

植物分类表-(1)

植物分类 植物界分为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现在生存在地球上的生物估计有50万种以上(种子植物25 万种左右)。 1 藻类植物(Algae) 藻类植物是一群古老的植物,地球上已知的藻类植物答约有3万余种,主要分布于淡水或海水中,分为淡水藻类和海洋藻类两种,包括蓝藻门Cyanophyta、裸藻门Euglenophyta、甲藻门Pyrrophyta、金藻门Chrysophyta、黄藻门Xanthophyt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红藻门Rhodophyta、褐藻门phaeophyta。 我国的土地面积广大,江河、湖海面积也大,海岸线长,沿岸地形复杂,藻类植物种类繁多,产量丰富。藻类植物和人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藻类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大量糖、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各种维生素和有机碘,如发菜、石莼、海带、裙带菜、鹅肠菜等可以食品。在海边沿岸生长的藻类,既是鱼类的食料,又是鱼类极好的产卵场所,可以保护鱼卵及鱼苗的发展。藻类化石还是是探矿的指示生物,它们常常是矿藏的伴生物。 2 地衣植物门(Lichens) 地衣(Lichenes)是藻类和真菌共生的复合体。由于菌、藻长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无论在形态上、结构上、生理上和遗传上都形成一个单独的固定的有机体,所以把地衣当作一个独立一门看

待。本门植物约有500属,25,000余种。多数地衣是喜光植物,要求新鲜空气,不耐大气污染,因此,大城市及工业区很少有地衣生长。但地衣的耐寒和耐旱性很强,能在岩石、沙漠或树皮上生长,在高山带、冻土带和南北极,其他植物不能生存,而地衣独能生长繁殖,并形成一望无际的广大地衣群落。地衣能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使岩石表面逐渐龟裂和破碎,再加上自然界的风化作用,使岩石表面变为土壤,为以后高等植物分布创造了条件,地衣是植物分布的先导。 3 苔藓植物门(Bryophyta) 苔藓植物是一种小型的绿色植物,结构简单,仅包含茎和叶两部分,有时只有扁平的叶状体,没有真正的根和维管束。苔藓植物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一般生长在裸露的石壁上,或潮湿的森林和沼泽地。在植物界的演化进程中,苔藓植物代表着从水生逐渐过渡到陆生的类型。约23000种。通常分为苔纲(Hepati-cae)和藓纲(Musci)两纲。近年来不少学者主张将角苔从苔纲中分出,设角苔纲(Anthocerotae),与苔纲和藓纲并列。遍布世界各地,多数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中,如林下土壤表面、树木枝干上,沼泽地带和水溪旁、墙角背阴处等,尤以森林地区生长繁茂,常聚集成片。我国约有2800种。习见种类有葫芦藓(Funaria)、地钱(Marchantia)、泥炭藓(Sphagnum)等。 4 蕨类植物门 (Pteridophyta) 现存蕨类植物约12000种,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大多为土生、石生或附生,少数为湿生或

苏丹主要经济作物

苏丹主要经济作物 一、阿拉伯树胶 苏丹以盛产阿拉伯树胶闻名于世,产量和出口均排名世界之首,是苏丹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2003年苏丹出口阿拉伯树胶3.6万吨,占世界市场的70%以上;而苏丹的邻国乍得出口1.5万吨,位居世界第二。 阿拉伯树胶被人们用作食品添加剂已有5千多年的历史,之所以被称为“阿拉伯树胶”是因为要从阿拉伯地区的港口启运欧洲。直到今天,欧洲仍是阿拉伯树胶的主要出口地,其中以法国为最,2003年进口1.2万吨,而我国从苏丹进口不到60吨。 在食品工业中,阿拉伯树胶是天然乳化稳定剂、增稠剂、悬浮剂、粘合剂、成膜剂,、上光剂和水溶性膳食纤维等。营养学上,它基本不产生热量,是良好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被用于保健品糖果及饮料。在医学上阿拉伯树胶还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功能。另外,苏丹喀土穆大学医学院肾透析移植中心近年来还将阿拉伯树胶研制成胶粉,作为肾病患者的药物辅助治疗。 苏丹中北部地区是阿拉伯胶树的集中生长的地方,多是干旱的沙土地,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居住着500万人口。胶农通常是在每年10月中旬收胶,他们用树棍拍打胶树,直到树皮打破,树汁渗出,等到6周结出树胶后开始割胶。每年收胶季节如此割胶3次,间隔3周。胶农将阿拉伯树胶收上来卖给当地收购商人,再运往清洗棚进行

筛选分级。原胶按三级分类:手工精选级、清洗级和筛选去杂级。上好的阿拉伯树胶为半透明琥珀色。筛选分级后的原胶按50或100公斤麻袋包装卖给阿拉伯树胶公司(GAC)出口。 近年来,由于国际阿拉伯树胶价格上涨,苏丹农林部计划大力吸引外国投资,扩大阿拉伯树胶的生产规模和提高产量,并进一步提高和改善阿拉伯树胶的质量和技术规范。阿拉伯树胶溶于水,无色无味,一直是食品工业中用途最广及用量最大的水溶胶,目前全世界年需要量仍保持在4—5 万吨。质量最好的阿拉伯树胶产自非洲豆科类植物acacia senegal和acacia seyal,这两种胶树繁衍生长在非洲北纬10—18度之间撒哈拉地区的“树胶地带”(Gum Belt)。在这一地区,生产树胶的国家有苏丹、乍得、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和塞内加尔,而苏丹产量占80%以上。 二、苏丹棉花 棉花是苏丹的主要农产品,也是苏丹主要出口商品。苏丹棉花种植始于18世纪,大规模的商业种植始于1905年。90%的棉田为水浇地,集中在青白尼罗河之间的三角平原。 苏丹棉花出口: 1苏丹棉花公司于1993年实行国企改革,以适应苏丹宏观市场经济改革,公司股东为棉农、银行和国家养老基金会。棉农可以根据

我国主要农产品的地理分布

【中学地理】我国主要农产品的地理分布 [转贴 2008-04-17 11:19:01] (一) 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与分布 1.稻谷 稻谷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种植稻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产稻谷最多的国家。稻谷在全国粮食生产和人民生活消费中均占第一位。 稻谷按其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大小,可分为旱稻和水稻两类,我国主要是水稻,旱稻种植极少。水稻按其品种不同,可分为籼稻、粳稻和糯稻;按其成熟期可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水稻在我国分布很广,除了个别高寒或干旱地区以外,从北纬18.5°的海南岛到北纬52°的黑龙江呼玛县,从东部的台湾到西部的新疆都有分布。水稻的分布广而不均,南方多而集中,北方少而分散。大致分为两大产区(1)南方稻谷集中产区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95%左右。按地区差异,又可分为三个区。 ①华南双季籼稻区。包括南岭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五省区。该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湿润区,水、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复种指数大,是我国以籼稻为主的双季稻产区。海南等低纬度地区有三季稻的栽培。 ②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包括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陕南等地区。该区地处亚热带,热量比较丰富,土壤肥沃,降水丰沛,河网湖泊密布,灌溉方便,历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2/3左右,是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该区以长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阳湖平原、赣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汉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为集中。长江以南地区大多种植双季稻,长江以北地区大多实行单季稻与其他农作物轮作。籼稻和粳稻均有分布。 ③云贵高原水稻区。本区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水稻品种也有垂直分布的特点,海拔2000米左右地区多种植籼稻,1500米左右地区是粳、籼稻交错区,1200米以下种植籼稻。本区以单季为主。 (2)北方稻谷分散区 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属单季粳稻分散区。稻谷播种面积占全国稻谷总播种面积的5%左右。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水源较充足的地区:东北地区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花江和辽河沿岸;华北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的河流两岸及低洼地区;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和河西走廊、新疆的一些绿洲地区。 北方分散产区的水稻以一季粳稻为主,稻米质量较好。 2.小麦 小麦是我国仅次于稻谷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我国也是小麦栽培最古老的国家之一,约有4500年的历史。 小麦是温带性旱地作物,品种较多,耐旱、适应性强,我国大部地区适宜种植小麦,小麦可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两大类,我国以冬小麦分布面积最大,约占小麦播种面积的80%以上。 (1)春小麦区 我国春小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0%以上,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的地区,小麦只能在春天播种,当年收割,是一年一熟制作物。其中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和新疆为主要产区。

主要经济作物分布

主要经济作物分布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分布 一、糖料作物 甘蔗:(1)华南蔗区包括海南全省、广东、广西的北纬24度以南地区,台湾全省,福建东南沿海和滇南海拔1100 m以下的地区。特点是全年可种植甘蔗。(2)华中蔗区在北纬24度以北,度以南地区,包括浙江、湖南、湖北和广东、广西、贵州部分地区,约相当于日平均气温10℃开始于春分的等日期线以南地区。海拔500~1000m。(3)西南蔗区包括云南的大部分、贵州西部及西南隅、四川西部高原南部,南起北纬23度,北至北纬29度,东邻华中蔗区,南接华南蔗区的滇南亚区。大部分海拔在1200~1800 m之间。属亚热带或温带季风高原气候。 甜菜:甜菜喜温凉气候,有耐寒、耐旱、耐碱等特性。我国甜菜主要分布在北纬40°以北各省区。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吉林、甘肃、宁夏为主要产地。黑龙江是我国甜菜的最大产区。甜菜生产基地有:黑龙江松嫩平原西部、吉林西部、内蒙古河套地区和新疆玛纳斯地区。 二、油料作物 油菜:我国油菜的种植分布:我国分为冬油菜(9月底种植,5月底收获)和春油菜(4月底种植,9月底收获)两大产区。冬油菜面积和产量均占90%以上,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春油菜集中于东北和西北地区,以内蒙古海拉尔地区最为集中。 花生:花生为豆科作物,优质食用油主要油料品种之一,又名“落花生”或“长生果”。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约于十六世纪传入我国,十九世纪末有所发展。现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主要分布于辽宁、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区)。其中以山东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山东省莱西市为我国的重点花生种植加工地,莱西花生播种面积达到万亩,年总产高达11

植物分类

植物分类 按生态习性分类: 阳性植物(喜光植物):马尾松、油松、赤松、黑松、落叶松、金钱松、水松、水杉、落羽杉、池杉、南洋杉、火炬松、白杨、刺槐、桦木、银杏、板栗、苦楝、麻栎、栓皮栎、小叶栎、槲栎、漆树、黄连木、火炬树、泡桐、旱柳、刺楸、无患子、盐肤木、梓树、白蜡树、紫薇、木芙蓉、合欢、凌霄、核桃楸、乌桕、悬铃木、臭椿、相思树、桉树、紫藤、平枝枸子、杏树、腊梅、桃树、海棠、金钟花、连翘、黄刺玫等。 阴性植物(喜阴植物、耐荫植物):紫杉、罗汉松、香榧、冷杉、云杉、铁杉、竹柏、粗榧、南方红豆杉、福建柏、山茶、紫楠、大叶楠、苦槠、甜槠、绵槠、栲树、青冈栎、枸骨、珊瑚树、大叶黄杨、海桐、蚊母树、桂花、交让木、桃叶珊瑚、朱砂根、厚皮香、椤木石楠、南天竹、棕榈、丝兰、马银花、马醉木、络石、接骨木、地锦、杜鹃、栀子、天目琼花、八角金盘、玉簪、十大功劳、常春藤、六月雪等。 中性植物(喜光,耐荫):杉木、柳杉、圆柏、柏木、杜松、刺柏、华山松、日本五针松、连香树、榔榆、朴树、榉树、七叶树、枳、五角枫、元宝枫、枫杨、香樟、竹类、杜鹃、葱兰、紫羊茅、万年青、马蹄金等。 耐干旱植物:马尾松、油松、黑松、赤柏、雪松、刺柏、白皮松、铅笔柏、圆柏、落叶松、黄檀、臭椿、榔榆、构树、小檗、化香、棠梨、山胡椒、旱柳、麻栎、栓皮栎、枫香、黄连木、继木、石楠、火棘、合欢、山槐、苦楝、乌桕、腊梅、盐肤木、芫花、君迁子、槐树、白榆、朴树、榉树、糙叶树、山麻杆、马甲子、紫穗槐、紫藤、石榴、柽柳、枣树、木槿、胡颓子、紫薇、赤杨、刺槐、白蜡树、丝棉木、山楂、楸树、泡桐、桃树、栾树、三角枫、白桦、山杨、雪柳、枸杞、六月雪、六道木、柿树、夹竹桃、结楼草、百喜草等。 耐水湿植物 湿地松、水松、水杉、池杉、落羽杉、圆柏、河柳、垂柳、旱柳、杞柳、龙爪柳、

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

附件3 “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 提质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 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主要经济作物(包括园艺作物、热带作物、特色经济林以及大田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生态位互补。启动实施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着力突破制约主要经济作物产业发展面临的技术瓶颈,提高经济作物产量、产品品质和经济效益,对于满足人民多元化需求、农产品有效供给,以及实现精准扶贫和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均具有重要意义。 依据国务院《“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发〔2016〕43号)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启动实施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重点专项。 该专项以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提质增效”为目标,围绕“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技术集成与示范”全创新链进行系统部署。专项的实施将通过创新优质高产、提质增效的理论和方法,提升我国主要经济作物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通过研发高效快速的育种新技术,结合常规改良途径,创制一批性状优 —1—

良的新种质,选育若干适合机械化生产、抗性强、品质优、产量高的突破性新品种;通过集成良种繁育、轻简高效栽培、产品加工增值、防灾减灾等关键技术,建立全产业链的示范模式,最终实现主要经济作物产业提质增效,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技术支撑。 专项围绕总目标,系统部署33个任务方向。基础研究部署9个任务方向,解决重要经济性状形成与调控、经济作物对环境的响应机制及优质丰产生理基础等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部署12个任务方向,解决高效育种技术研发与品种创制、无病毒苗木繁育和设施生产关键技术研发、灾害风险预警及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发、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研发等技术问题。技术集成与示范部署12个任务方向,进行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和产业链一体化示范,为产业提质增效提供示范模式。 根据重点专项的统一部署,结合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链条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基础研究周期长和对整个专项实施的引领和带动作用,2018年度指南发布多年生园艺作物无性系变异和繁殖的基础与调控、果树果实品质形成与调控、果树抗性机制与调控、花卉重要性状形成与调控、热带作物重要性状形成与调控、特色经济林重要性状形成与调控、杂粮作物抗逆和品质形成与调控、园艺作物生长发育对设施环境的响应机制与调控、大田经济作物优质丰产的生理基础与调控等9个任—2—

我国主要农作物

我国主要的农作物 一、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1.水稻 南方稻谷集中产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95%左右。 北方稻谷分散区秦岭—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属单季粳稻分散区。稻谷播种面积占全国稻谷总播种面积的5%左右。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水源较充足的地区:东北地区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花江和辽河沿岸;华北主要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的河流两岸及低洼地区;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和河西走廊、新疆的一些绿洲地区。北方分散产区的水稻以一季粳稻为主,稻米质量较好。 2.小麦 (1)春小麦区我国春小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0%以上,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的地区,小麦只能在春天播种,当年收割,是一年一熟制作物。其中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和新疆为主要产区。 (2)北方冬麦区分布在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的各省区,包括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省。是我国最大的小麦生产区和消费区,该区小麦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2/3以上,有我国的“麦仓”之称。 (3)南方冬麦区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以东地区。安徽、江苏、四川和湖北等省为集中产区,大部分为棉麦和稻麦两熟制。本区居民以稻米为主食,故小麦商品率较高。 二、油料作物(经济作物) 油料作物品种繁多,主要有花生、油菜籽、芝麻、大豆、向日葵等。我国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在经济作物中居首位,是世界上油料作物种植最多的国家。 1.花生 在各种油料作物中,花生的单产高,含油率高,是喜温耐瘠作物,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最好。主要集中在山东、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广西、辽宁、四川、福建等省区,其中山东的产量居全国首位,其次是广东。 2.油菜 油菜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地区分布最广的油料作物。是世界上生产油菜籽最多的国家。油菜是喜凉作物,对热量要求不高。根据播种期的不同,可分为春、冬油菜。春、冬油菜分布的界限,相当于春、冬小麦的分界线而略偏南。我国以种植冬油菜为主。长江流域是全国冬油菜最大产区,其中四川省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其次为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贵州等省。春油菜主要集中于东北、西北北部地区。 3.大豆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我国大豆分布广泛,而以东北最为集中。松辽平原是我国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基地。其中哈尔滨、辽源、长春被称作我国大豆的“三大仓库”。年产量目前在世界排在美国、巴西之后,居第三位。但美国占全球大豆总产量的50%。而中国却成为世界第一大豆进口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