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威尼斯商人》教案

合集下载

《威尼斯商人》优质教案

《威尼斯商人》优质教案

《威尼斯商人》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关于剧本的基本知识,逐步养成对戏剧这种文艺表现形式的兴趣;体会戏剧冲突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诵优美的话剧语言,体会戏剧以个性化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通过剧本所表达的人文主义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兴趣,认识戏剧冲突在戏剧欣赏中的作用;通过深入分析戏剧语言掌握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通过剧本所表达的人文主义理想、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师:请同学们依照老师的介绍猜猜这个人是谁?(1)她是英国人。

(2)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3)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著名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查理二世》。

正剧、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4)马克思称她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被世人尊称为“莎翁"。

请问她是谁?(学生考虑并回答)(二)介绍戏剧常识由文学的分类引入并介绍“戏剧"这一文学体裁、有关文学的分类,我国古代常用二分法(散文与韵文),西方常采纳三分法(抒情的、叙事的、戏剧的),而目前通常将文学体裁分为四类:诗歌、散文、小讲与戏剧。

戏剧艺术可分为舞台艺术与戏剧文学(剧本),戏剧文学具有三个特点:1。

人物、情节、结构高度凝聚2、矛盾冲突紧张激烈3。

人物语言个性化,富有意味、由于演出的需要,剧本里有一些讲明性的文字叫“舞台讲明",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三)预习检测1。

给加点的字注音恻隐、豁免、告禀、庖代、延纳、饶恕2、解释下列词语心如铁石、万恶不赦、遍稽群籍、鸡犬不宁、有例可援老师请学生回答其她学生听取并纠正(四)整体感知学生先阅读书下注解了解与选文相关知识,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完成大屏幕上的问题、1、选文出现哪些人物及她们的关系、找两组学生回答,其她组给予评价及改正、2、概述全文的故情况节找两组学生回答,其她组给予评价及改正、3、本文的矛盾冲突围绕什么而展开?教师巡视小组朗读情况并予以指导;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五)局部探究1。

初中语文教案《威尼斯商人》教案1初中三年级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威尼斯商人》教案1初中三年级教案

教案一:《威尼斯商人》导入环节一、导入(5分钟)1.显示一张威尼斯城市的图片,让学生观察。

2.引导学生回忆《威尼斯商人》这个剧目的名称,问学生对该剧的了解程度。

3.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威尼斯城市的印象,并进行简单描述。

4.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认为这个剧的故事会发生在哪个背景下?为什么?二、预测(1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张海报纸,给出设定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对威尼斯的了解,预测该剧的故事情节,并用图画和文字表达出来。

三、引入(15分钟)1.展示学生预测的海报,并逐一询问每个小组的作品,并让其他小组进行点评,评选出最能代表剧情的作品。

2.通过学生的描述和小组点评,引导学生了解到《威尼斯商人》的故事情节。

3.给学生展示一幅威尼斯的河道的图片,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这个城市有什么特点?有什么风景?2)威尼斯的河道对剧情有何作用?四、学习目标(5分钟)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威尼斯商人》的故事情节和背景。

五、小结(5分钟)1.提醒学生下节课需预习的内容:解读剧中人物角色及其性格特点。

六、作业(5分钟)1.布置作业: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教案二:《威尼斯商人》人物角色解读一、复习(10分钟)1.快速复习上节课内容,通过提问学生对《威尼斯商人》的故事情节和背景的理解程度。

二、导入(10分钟)1.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喜欢或嫌弃的人物,分析原因。

三、学习(30分钟)1.展示剧中的几个主要人物角色,简要介绍他们的姓名、职业和性格特点,并分析他们在剧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对故事情节的影响。

2.引导学生就每个人物的特点进行讨论和分析,并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人物角色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四、归纳(10分钟)1.总结学生对每个人物角色的描述和分析,给出每个人物角色的特点和重要性。

2.让学生回答问题:你认为剧中哪个人物最有趣?为什么?五、小结(5分钟)1.提醒学生下节课需预习的内容:分析故事情节中的冲突和发展。

《威尼斯商人》教案

《威尼斯商人》教案

《威尼斯商人》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的历史背景。

分析并理解剧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戏剧表演技巧。

1.2 教学内容介绍莎士比亚和《威尼斯商人》的创作背景。

分析剧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夏洛克、安东尼奥、鲍西娅等。

探讨剧中的主题,如友谊、爱情、宗教、法律等。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策略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角色扮演和戏剧表演加深学生对剧情的理解。

利用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思考剧中不同人物和主题的对比。

2.2 教学策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音频和图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互动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设计课后作业和实践活动,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三章:教学安排与资源3.1 教学安排共计10个课时,每课时45分钟。

第一课时:介绍莎士比亚和《威尼斯商人》背景。

第二课时: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第三课时:探讨剧中主题。

后续课时:进行角色扮演和戏剧表演活动。

3.2 教学资源莎士比亚原著《威尼斯商人》。

相关多媒体资源,如电视剧、电影版本的《威尼斯商人》。

教学课件和教案。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和戏剧表演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参与度。

利用课后作业和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定期进行小组讨论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

4.2 教学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定期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第五章:教学拓展与延伸5.1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提高他们的表演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研究,如莎士比亚的其他作品或者相关的历史背景。

5.2 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参与文学社团或者戏剧俱乐部,延伸学习兴趣。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威尼斯商人》教案

《威尼斯商人》教案

《威尼斯商人》教案1一、学习目标与任务1、学习目标描述(1)、知识与能力知识目标积累词语,掌握“恻隐、豁免、万恶不赦、遍稽群籍”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了解剧本知识,培养学生了解各种文艺表现形式的兴趣。

了解莎士比亚及其创作情况。

能力目标鉴赏波澜起伏的戏剧情节,把握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

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个性化和丰富生动的特点,了解夸张、对比等戏剧技巧。

(2)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 , 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参与式讨论进行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夏洛克、鲍西娅的性格特征,及鲍西娅、安东尼奥等人物的情谊深厚,见义勇为的人际关系,体会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

通过自主、交互方式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学习内容:这是全剧最为精彩的一场戏,讲述了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鲍西娅等与犹太高利贷者夏洛克之间在法庭上的一场生死交锋。

矛盾冲突激烈,人物个性鲜明,具有很好的戏剧效果。

学习任务:在教学时,学生利用网络及多媒体提供的文字、视频、图像、动画等丰富的资及其提供的强大交互功能促进理解和品味语言,并通过亲自扮演角色,激发情感,唤发想象,增强表达欲望,老师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戏剧的特点,紧紧把握戏剧的矛盾,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品味戏剧语言,初步培养学生戏剧鉴赏的能力,并使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多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学习交往特点等)学生是某中学的初三学生,所任教的班级有较好的朗读能力,初步懂得欣赏章句;学生思维较活跃,表达积极有过小组合作探究的经验,能积极参与讨论,探究的能力比较强。

三、教学内容与学习水平的分析与确定1、知识点的划分与学习水平的确定课目名称知识点学习水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1 识字:恻(cè) 豁(huò) 癖(pī) 等释词:恻隐、豁免、万恶不赦遍稽群籍折衷是非中流砥柱√2 了解剧本知识,了解莎士比亚及其创作情况。

2023最新-《威尼斯商人》教案(4篇)

2023最新-《威尼斯商人》教案(4篇)

《威尼斯商人》教案(4篇)威尼斯的商人这一节课怎么教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4篇《威尼斯商人》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牛牛范文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威尼斯商人》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本话剧戏剧矛盾及戏剧情节的构成。

2.培养学生改写剧本,理解剧本,表演剧本的能力。

3.掌握本文的主题思想。

4.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方式中央电视台“梦想剧场”节目形式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课本剧四、教学内容与步骤1.教师导入。

你想做演员吗?你想做导演吗?“梦想剧场”让你梦想成真!2.投影“招聘启事”。

3.应聘导演陈词及答辩。

4.欣赏红、蓝双方演员的精彩课本剧表演。

5.请学生评委就双方的表现,从不同角度展开点评。

6.请评委公布比赛结果。

7.结束语。

感谢我们的演员,感谢我们的评委,真心祝愿大家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当好角色,演好自己的人生。

欢迎大家下次再到梦想剧场做客,再见!《威尼斯商人》教案篇二教学内容和步骤一、预习1.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威尼斯商人》。

注意与课文有关的情节内容。

2.自读课文,了解课文节选部分的内容。

二、导入新课1.导人新课。

2.介绍作者: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和欧洲最伟大的诗人、戏剧家。

他十三四岁时因家道中落,辍学谋生。

1586年前后,他离开家乡到伦敦谋生。

据说,他起初在剧院里打杂,为看戏的绅士们看管车马,后来进入剧团当雇佣演员。

1590年左右,他开始编写剧本,他的剧本很成功,地位也很快提高。

他一共写了两部叙事长诗,一部十四行诗集,37戏剧。

他的戏剧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成就,比较重要的有《亨利四世》《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李尔王》《雅典的泰门》等。

三、介绍剧情梗概鲍西娅,一个富人的女儿,按照她父亲的遗嘱,她得到了三个盒子:一个金盒子,一个银盒子,还有一个铅盒子。

其中一个盒子里面装着她的画像,如果哪个男人选择了正确的盒子,那么她将嫁给那个男人。

《威尼斯商人》教案掌握共情表现的演技技巧

《威尼斯商人》教案掌握共情表现的演技技巧

《威尼斯商人》教案掌握共情表现的演技技巧第一章:了解《威尼斯商人》剧情与角色1.1 学习《威尼斯商人》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创作年代、历史背景等。

1.2 分析剧中的主要角色及其性格特点,例如夏洛克、安东尼奥、波西亚等。

1.3 研究每个角色的动机、需求和冲突,以便在演技中更好地展现角色内心世界。

第二章:理解共情的概念与重要性2.1 解释共情的定义,即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感和经历。

2.2 探讨共情在演技中的作用,例如增强角色的真实性和观众的共鸣。

2.3 分析如何在演技中展现共情,例如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语言表达等。

第三章:掌握表现共情的技巧3.1 学习如何观察和理解他人的情感表达,以便在演技中准确地展现共情。

3.2 练习模仿他人的情感表达,例如语气、语速、面部表情等。

3.3 培养自己的情感敏感度,以便在演技中更好地理解和表现他人的情感。

第四章:通过角色分析展现共情演技4.1 选择一个角色,分析其情感经历和内心世界。

4.2 思考如何通过角色的语言、肢体语言和情感表达展现共情。

4.3 练习展现共情演技,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或进行演技练习。

第五章:综合演练与评估5.1 组织一个综合演练,让学生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展现共情演技。

5.2 评估每个学生的表现,包括共情演技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5.3 给予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共情演技技巧。

第六章:角色内心世界深入挖掘6.1 分析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包括他们的恐惧、愿望、信念和动机。

6.2 通过写作、绘画或角色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角色的内心。

6.3 练习在演技中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让观众能够感同身受。

第七章:情感记忆与共情演技7.1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情感经历,找到与角色相似的情感记忆。

7.2 练习将自己的情感记忆运用到角色中,增强共情演技的真实性。

7.3 通过角色扮演或即兴表演,让学生练习在演技中运用情感记忆。

第八章:跨文化共情演技的探讨8.1 分析《威尼斯商人》剧本中的跨文化元素,例如不同地域、宗教和价值观的冲突。

《威尼斯商人》教案设计教学教案

《威尼斯商人》教案设计教学教案

《威尼斯商人》教案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的背景知识,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文学特点。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所探讨的人性、友谊、爱情等主题,反思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与价值观。

1.2 教学内容1.2.1 作品简介:介绍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的背景知识。

1.2.2 情节梗概:概述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1.2.3 文学特点:分析作品的文学风格、语言、结构等特点。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作品情节与人物关系的理解。

2.1.2 作品文学特点的把握。

2.2 教学难点2.2.1 作品中的复杂人物性格分析。

2.2.2 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次主题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作品,理解情节和人物关系。

3.1.2 讨论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1.3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深入体验作品中的角色和情节。

3.2 教学手段3.2.1 教材:选用权威、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

3.2.2 多媒体: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章:教学安排与步骤4.1 教学安排4.1.1 课时:本章节计划安排4个课时。

4.1.2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预习作品,了解作品背景知识。

4.2 教学步骤4.2.1 导入:通过简要介绍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2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作品,理解情节和人物关系。

4.2.3 讨论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4.2.4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深入体验作品中的角色和情节。

4.2.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作品的文学特点和主题思想。

威尼斯商人的教案

威尼斯商人的教案

威尼斯商人的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威尼斯商人》的作者莎士比亚及其作品背景。

2. 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主要角色。

3. 分析作品的主题和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内容:1. 介绍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

2. 概述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3. 分析作品的主题和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

2. 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对故事情节和角色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主题和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和角色的理解。

第二章:夏洛克的登场教学目标:1. 理解夏洛克的角色背景和动机。

2. 分析夏洛克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

3. 探讨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的关系。

教学内容:1. 介绍夏洛克的角色背景和动机。

2. 分析夏洛克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

3. 探讨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的关系。

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夏洛克的角色背景和动机。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夏洛克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的关系。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检查学生对夏洛克角色和性格特点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的关系,并进行分享。

第三章:安东尼奥与波萨尼奥的友谊教学目标:1. 理解安东尼奥与波萨尼奥的友谊关系。

2. 分析安东尼奥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

3. 探讨友谊在故事中的意义。

教学内容:1. 介绍安东尼奥与波萨尼奥的友谊关系。

2. 分析安东尼奥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

3. 探讨友谊在故事中的意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安东尼奥与波萨尼奥的友谊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安东尼奥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友谊在故事中的意义。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检查学生对安东尼奥与波萨尼奥友谊关系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友谊在故事中的意义,并进行分享。

第四章:鲍西娅的登场教学目标:1. 理解鲍西娅的角色背景和动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尼斯商人一、介绍作者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一生写了37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

主要成就在戏剧方面,代表作有历史剧《亨利四利》、《亨利五世》,喜剧有《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悲剧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正剧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他的剧作反映了旧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文主义的社会政治思想。

二、介绍戏剧基础知识。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

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

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

“幕”指情节发展的一个大段落。

“一幕”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换或时间隔开的情节。

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转换。

(初学改编短小的课本剧,最好是写成精短的独幕剧。

)2、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要尖锐突出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突出。

因为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

又因为剧本受篇幅和演出时间的限制,所以对剧情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凝缩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中。

剧本中的矛盾冲突大体分为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尾四部分。

演出时从矛盾发生时就应吸引观众,矛盾冲突发展到最激烈的时候称为高潮,这时的剧情也最吸引观众,最扣人心弦。

3、剧本的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剧本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两个方面。

剧本的语言主要是台词。

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

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

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

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

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

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

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招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三、故事梗概剧中人物关系:鲍西娅——巴萨尼奥的妻子,本场戏中女扮男装,充当律师安东尼奥——威尼斯商人巴萨尼奥——安东尼奥的朋友葛莱西安诺——律师的秘书,安东尼奥和巴萨尼奥的朋友尼莉莎——鲍西娅的侍女,葛莱西安诺的妻子,本场戏中女扮男装充当鲍西娅的秘书夏洛克——犹太富翁,高利贷者《威尼斯商人》以较强的对社会讽刺、批判的态度见称。

威尼斯富商安东尼奥为了成全好友巴萨尼奥的婚事,向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借债。

由于安东尼奥贷款给人从不要利息,此外,安东尼奥还常常指责夏洛克,两人结下了仇怨。

怀恨在心的夏洛克乘机报复,佯装也不要利息,但若逾期不还,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

不巧传来安东尼奥的商船失事的消息,资金周转不灵,贷款无力偿还。

夏洛克去法庭控告,根据法律条文要安东尼奥履行诺言。

人们劝说夏洛克放弃割肉的残酷合约,但是夏洛克坚持要履行合约,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块肉来。

为救安东尼奥的性命,巴萨尼奥的未婚妻鲍西娅假扮律师出庭,她先是顺着夏洛克说一定要严格实行威尼斯的法律,但后来继续严格实行威尼斯的法律,话锋一转,根据合约,夏洛克要求一磅肉作为处罚。

所以她要求在进行处罚时所割的一磅肉必须正好是一磅肉,不能多也不能少,更不准流血。

如果流了血,根据威尼斯法律,谋害一个基督徒(公民)是要没收财产的。

夏洛克因无法执行恰好割一磅肉而败诉,害人不成反而失去了财产。

《威尼斯商人》的主要情节取材于古老传说。

剧情是通过三条线索展开的:一条是鲍西娅选亲,巴萨尼奥选中铅匣子与鲍西娅结成眷属;一条是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与安东尼奥的友人罗伦佐的恋爱和私奔;还有一条是主线,即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巴萨尼奥成婚,向高利贷者犹太人夏洛克借款三千金币而引起的“一磅肉”的契约纠纷。

四、“法庭”剧情内容(全剧的高潮部分)剧情冲突的焦点是围绕“一磅肉”进行的。

要不要“照约执行处罚”?夏洛克上场前,公爵与安东尼奥的一段对话,交代了夏洛克的凶恶,烘托了审判前的紧张气氛,预示着要有一场激烈的冲突。

这一段对话,也从侧面描写了夏洛克自私、阴险、残暴的性格特点。

夏洛克一上场,公爵、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相继对他规劝、许愿、甚至谩骂,却招来了夏洛克的讥讽、挖苦,而坚持要“照约处罚”,而且当场磨刀,准备动手,显示了夏洛克在法庭质对中的咄咄逼人之势和稳操胜券的得意之情,也表明了夏洛克不顾舆论和羞耻,孤注一掷,将冲突引向非丧人一命不可的高潮。

就在戏剧冲突发展到不可开交之时,鲍西娅上场,剧情有了转折。

她智慧超群,深谋远虑,发现了条约的漏洞,胸有成竹,用以逸待劳,欲擒放纵的办法,一步一步地将夏洛克引向陷阱。

她先先劝夏洛克“慈悲一点",又拒绝了巴萨尼奥“把法律稍微变通一下”的要求,接着又让夏洛克明确表示了不答应三倍还钱的态度,再之后,则让夏洛克去请一位外科医生来替安东尼奥“堵住伤口”,“免得他流血而死”。

正当夏洛克神气活现,得意忘形,安东尼奥义无反顾地向巴萨尼奥告别,其他人也都陷于绝望时,鲍西娅抓住了“割肉不许流血”,割一磅肉不能相差“一丝一毫”这两个条件,使夏洛克陷于被动,把法律的惩罚统统加到了他身上。

虽然公爵饶恕了他的死罪,但他受到了失去财产的处罚。

在这一回合中,葛莱西安诺不断重复夏洛克赞扬鲍西娅是“但尼尔再世”;“是一个博学多才的法官”的话,这既是对鲍西娅聪明才智的由衷赞叹,也是对夏洛克的有力嘲讽,这正体现了喜剧所要表现的效果。

四、快速阅读,讨论分析剧中各类人物性格1、在这场戏中,夏洛克给人的印象最深,和阿巴贡(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或译名为《吝啬鬼》)、葛朗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长篇小说《守财奴》,原译名为《欧也妮·葛朗台》) 泼留希金(俄国作家果戈里长篇小说《死魂灵》)一样成了世界文学作品最最有名的吝啬鬼形象。

夏洛克本是一位贪婪、吝啬、爱财如命的高利贷者,在一磅肉的诉讼中,他凶相毕露,杀气腾腾,连威尼斯最高长官也敢于句句顶辩,毫不退让,成了一个残忍、固执、冷酷无情的复仇者。

为了消灭对手,为了今后更大的利益,连视为生命的钱都可放弃,因此,他在法庭上的固执和残忍,实际上正是他唯利是图的本性表现。

但是,夏洛克又有其偏狭、愚蠢的一面。

在鲍西娅面前,他利令智昏,一步一步地走向失败,却自以为即将得逞,于是他对鲍西娅百般奉承,五次颂扬。

当他失败后,金钱又立即成了追求的主要目标,捞不到三倍赔款收回本钱也行,而一当他财产被宣布充公,他则哀叹道:“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一起拿去吧”,“你们夺去了我养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

”充分暴露了其嗜钱如命的本性。

他是高利贷资本的代表,是一毛不拔的守财奴。

但爱财如命的夏洛克在这场戏的开头却一反常态,不要比借款多几倍的还款,而要一块无用的人肉,可见其心胸狭窄,复仇心极重,一遇机会便要疯狂报复对他不利的人,非要置对手于死地不可,可见其冷酷无情。

夏洛克对别人的谩骂反唇相讥,冷静和自信的态度活灵活现。

败诉以后他又想要三倍的还款,贪吝的本性又复原了,守财奴的本相暴露无遗。

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恶魔。

同时,他也是一个在基督教社会里受欺侮的犹太人。

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报复有合理而又复杂的动机。

人们对夏洛克,既鄙夷他的贪婪,憎恨他的残酷,又多少同情他所受的种族压迫和屈辱。

在很多人的眼里夏洛克是一个老于世故,贪得无厌、一毛不拔、吸血鬼的形象,又是一个守财奴“让一个靠不住的奴才看守着门户,有点放心不下”,夏洛克不能说不是这部喜剧中的悲剧人物,仆人饿跑了投奔了自己嫉恨的人,而女儿更是抱着自己的财产和情人私奔了,最后甚至是输掉了自己的剩余的一部分财产,他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更是一个报复心极强的人,为了报复安东尼奥的辱骂之仇可以不收利息让他一步一步地钻入圈套里,为了就是要得到他的一块肉,可是他得到肉又能怎样?他却说“拿来钓鱼也好”。

其实安东尼奥也是挡住他财路的一个拦路虎,为了自己的财路必须要把这个拦路虎除掉。

2、鲍西娅、安东尼奥、巴萨尼奥等一组人物,是作者极力赞颂的。

安东尼奥这个从事海外贸易的年轻商人。

他借钱给人从不要利息,引起高利贷者夏洛克的仇恨。

安东尼奥甘愿冒割肉的危险向夏洛克借钱帮助自己的朋友巴萨尼奥。

他即将受到可怕的刑罚,却始终“默认”、“迎受”,继而要求“爽爽快快”地就刑,为了友谊“从容就死”,“死而无怨”。

巴萨尼奥为了救自己的朋友,甘愿丧失自己的一切。

鲍西娅这是作者极力歌颂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

她是一个富豪贵族的孤女。

她是个博学细心,有修养的新时代的女性,她的谈吐文雅,又机智勇敢,随机应变,她为了援助丈夫的朋友,女扮男装,作为出庭的法律顾问,判决夏洛克的案件,有胆有识,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执法如山,又置恶人于死地,大快人心。

可以说,鲍西娅是一个新时代女性形象,是崇尚正义,活泼、开朗、落落大方、幽默并且充满智慧,行事果断的人,她在选偶的时候为了自己心爱的人,不惜做手脚,而当她面对咄咄逼人的夏洛克的时候,是从容不迫,一步步让对手落入自己的圈套中。

在许多人看来是一件奇案一筹莫展时,却让这位妙龄少女快刀斩乱麻地解决了,在她的身上闪耀着女性觉醒时代的曙光。

更是祟尚正义,注重友情,她得知安东尼奥将遭厄运,立即全力以赴设法营救,尤其她的超群出众的才智在这场中更是得到了充分体现。

夏洛克:贪婪、吝啬、爱财如命、残忍、固执、冷酷无情、老于世故,贪得无厌、一毛不拔、吸血鬼的高利贷者形象鲍西娅:博学细心、果敢沉着、精明能干、足智多谋、落落大方、善良仁慈,崇尚正义、注重友情安东尼奥:慷慨助人、见义勇为、重情重义,但面对尖锐的斗争形式不能斗争、不会斗争,表现其软弱、妥协的一面。

巴萨尼奥:见义勇为、重情重义,但不懂得斗争策略,表现得较软弱。

葛莱西安诺:他嫉恶如仇,易于激动,嬉笑怒骂,敢于斗争,和安东尼奥形成鲜明对比。

一、归纳主题思想揭露了封建资产阶级高利贷心狠手辣、贪婪冷酷的阶级本质;同时颂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意,轻利重义的道德思想。

(谴责仇恨和残忍,赞美友谊和仁爱)二、分析戏剧艺术特色。

1、在矛盾冲突中展开情节,塑造形象冲突是戏剧的基础,无论是突出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的发展,生活本质的揭示,主题的表现,均需要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展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