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威尼斯商人优秀教案

九年级语文威尼斯商人优秀教案

九年级语文《威尼斯商人》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威尼斯商人》,使学生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感受其独特的文学魅力。

2. 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剧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3. 学生能够理解剧中的主题思想,提高其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导学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

2. 分析剧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夏洛克、安东尼奥、鲍西娅等。

3. 解析剧情发展,理解剧中主题思想的表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威尼斯商人》的剧情,掌握剧中主要人物形象。

2. 难点:深入分析剧中主题思想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入理解剧情和人物。

2. 使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人物形象为例,分析其性格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彼此的看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

2. 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剧情发展,引导学生关注主要人物。

3. 分组讨论,分析剧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及其性格plexity。

4.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教师总结,深入解析《威尼斯商人》的主题思想。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思考如何表现人物性格的plexity。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评价学生在理解剧情和人物方面的进步。

2. 通过小组讨论和代表分享,评估学生在互动交流和合作学习中的表现。

3.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程论文,考察学生对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及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

七、教学资源:1. 莎士比亚原著《威尼斯商人》文本。

2. 相关电影、电视剧版本的《威尼斯商人》片段。

3. 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的研究论文和评论。

4. 人物性格分析的相关教学素材。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初识剧情和主要人物。

2. 第二课时:分组讨论,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特点及其性格复杂性。

初中语文教案《威尼斯商人》教案1初中三年级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威尼斯商人》教案1初中三年级教案

教案一:《威尼斯商人》导入环节一、导入(5分钟)1.显示一张威尼斯城市的图片,让学生观察。

2.引导学生回忆《威尼斯商人》这个剧目的名称,问学生对该剧的了解程度。

3.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威尼斯城市的印象,并进行简单描述。

4.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认为这个剧的故事会发生在哪个背景下?为什么?二、预测(1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张海报纸,给出设定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对威尼斯的了解,预测该剧的故事情节,并用图画和文字表达出来。

三、引入(15分钟)1.展示学生预测的海报,并逐一询问每个小组的作品,并让其他小组进行点评,评选出最能代表剧情的作品。

2.通过学生的描述和小组点评,引导学生了解到《威尼斯商人》的故事情节。

3.给学生展示一幅威尼斯的河道的图片,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这个城市有什么特点?有什么风景?2)威尼斯的河道对剧情有何作用?四、学习目标(5分钟)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威尼斯商人》的故事情节和背景。

五、小结(5分钟)1.提醒学生下节课需预习的内容:解读剧中人物角色及其性格特点。

六、作业(5分钟)1.布置作业: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教案二:《威尼斯商人》人物角色解读一、复习(10分钟)1.快速复习上节课内容,通过提问学生对《威尼斯商人》的故事情节和背景的理解程度。

二、导入(10分钟)1.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喜欢或嫌弃的人物,分析原因。

三、学习(30分钟)1.展示剧中的几个主要人物角色,简要介绍他们的姓名、职业和性格特点,并分析他们在剧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对故事情节的影响。

2.引导学生就每个人物的特点进行讨论和分析,并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人物角色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四、归纳(10分钟)1.总结学生对每个人物角色的描述和分析,给出每个人物角色的特点和重要性。

2.让学生回答问题:你认为剧中哪个人物最有趣?为什么?五、小结(5分钟)1.提醒学生下节课需预习的内容:分析故事情节中的冲突和发展。

《威尼斯商人》教案

《威尼斯商人》教案

《威尼斯商人》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的历史背景。

分析并理解剧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戏剧表演技巧。

1.2 教学内容介绍莎士比亚和《威尼斯商人》的创作背景。

分析剧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夏洛克、安东尼奥、鲍西娅等。

探讨剧中的主题,如友谊、爱情、宗教、法律等。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策略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角色扮演和戏剧表演加深学生对剧情的理解。

利用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思考剧中不同人物和主题的对比。

2.2 教学策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音频和图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互动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设计课后作业和实践活动,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三章:教学安排与资源3.1 教学安排共计10个课时,每课时45分钟。

第一课时:介绍莎士比亚和《威尼斯商人》背景。

第二课时: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第三课时:探讨剧中主题。

后续课时:进行角色扮演和戏剧表演活动。

3.2 教学资源莎士比亚原著《威尼斯商人》。

相关多媒体资源,如电视剧、电影版本的《威尼斯商人》。

教学课件和教案。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和戏剧表演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参与度。

利用课后作业和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定期进行小组讨论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

4.2 教学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定期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第五章:教学拓展与延伸5.1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提高他们的表演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研究,如莎士比亚的其他作品或者相关的历史背景。

5.2 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参与文学社团或者戏剧俱乐部,延伸学习兴趣。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威尼斯商人》教案

《威尼斯商人》教案

《威尼斯商人》教案1一、学习目标与任务1、学习目标描述(1)、知识与能力知识目标积累词语,掌握“恻隐、豁免、万恶不赦、遍稽群籍”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了解剧本知识,培养学生了解各种文艺表现形式的兴趣。

了解莎士比亚及其创作情况。

能力目标鉴赏波澜起伏的戏剧情节,把握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

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个性化和丰富生动的特点,了解夸张、对比等戏剧技巧。

(2)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 , 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参与式讨论进行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夏洛克、鲍西娅的性格特征,及鲍西娅、安东尼奥等人物的情谊深厚,见义勇为的人际关系,体会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

通过自主、交互方式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学习内容:这是全剧最为精彩的一场戏,讲述了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鲍西娅等与犹太高利贷者夏洛克之间在法庭上的一场生死交锋。

矛盾冲突激烈,人物个性鲜明,具有很好的戏剧效果。

学习任务:在教学时,学生利用网络及多媒体提供的文字、视频、图像、动画等丰富的资及其提供的强大交互功能促进理解和品味语言,并通过亲自扮演角色,激发情感,唤发想象,增强表达欲望,老师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戏剧的特点,紧紧把握戏剧的矛盾,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品味戏剧语言,初步培养学生戏剧鉴赏的能力,并使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多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学习交往特点等)学生是某中学的初三学生,所任教的班级有较好的朗读能力,初步懂得欣赏章句;学生思维较活跃,表达积极有过小组合作探究的经验,能积极参与讨论,探究的能力比较强。

三、教学内容与学习水平的分析与确定1、知识点的划分与学习水平的确定课目名称知识点学习水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1 识字:恻(cè) 豁(huò) 癖(pī) 等释词:恻隐、豁免、万恶不赦遍稽群籍折衷是非中流砥柱√2 了解剧本知识,了解莎士比亚及其创作情况。

2023最新-《威尼斯商人》教案(4篇)

2023最新-《威尼斯商人》教案(4篇)

《威尼斯商人》教案(4篇)威尼斯的商人这一节课怎么教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4篇《威尼斯商人》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牛牛范文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威尼斯商人》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本话剧戏剧矛盾及戏剧情节的构成。

2.培养学生改写剧本,理解剧本,表演剧本的能力。

3.掌握本文的主题思想。

4.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方式中央电视台“梦想剧场”节目形式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课本剧四、教学内容与步骤1.教师导入。

你想做演员吗?你想做导演吗?“梦想剧场”让你梦想成真!2.投影“招聘启事”。

3.应聘导演陈词及答辩。

4.欣赏红、蓝双方演员的精彩课本剧表演。

5.请学生评委就双方的表现,从不同角度展开点评。

6.请评委公布比赛结果。

7.结束语。

感谢我们的演员,感谢我们的评委,真心祝愿大家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当好角色,演好自己的人生。

欢迎大家下次再到梦想剧场做客,再见!《威尼斯商人》教案篇二教学内容和步骤一、预习1.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威尼斯商人》。

注意与课文有关的情节内容。

2.自读课文,了解课文节选部分的内容。

二、导入新课1.导人新课。

2.介绍作者: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和欧洲最伟大的诗人、戏剧家。

他十三四岁时因家道中落,辍学谋生。

1586年前后,他离开家乡到伦敦谋生。

据说,他起初在剧院里打杂,为看戏的绅士们看管车马,后来进入剧团当雇佣演员。

1590年左右,他开始编写剧本,他的剧本很成功,地位也很快提高。

他一共写了两部叙事长诗,一部十四行诗集,37戏剧。

他的戏剧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成就,比较重要的有《亨利四世》《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李尔王》《雅典的泰门》等。

三、介绍剧情梗概鲍西娅,一个富人的女儿,按照她父亲的遗嘱,她得到了三个盒子:一个金盒子,一个银盒子,还有一个铅盒子。

其中一个盒子里面装着她的画像,如果哪个男人选择了正确的盒子,那么她将嫁给那个男人。

《威尼斯商人》教案2

《威尼斯商人》教案2

《威尼斯商人》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的历史背景。

2. 通过分析剧情,培养学生对反封建、反宗教禁欲主义的斗争精神的认识。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夏洛克的邪恶本质,认识消灭封建势力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对人与人之间应注重友谊、仁爱、信任和宽容的人文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作品的人物关系及故事情节。

(2)分析夏洛克这一典型人物形象,认识其邪恶本质。

(3)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对夏洛克这一角色的深入分析。

(2)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文主义思想。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人物关系及故事情节。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夏洛克这一角色进行深入剖析。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作品主题思想。

4. 利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体验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文关怀。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实际情况。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作品基本情节。

3.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教材、相关论文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激发学生兴趣。

2. 讲授剧情: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关系。

3. 分析夏洛克形象:深入剖析夏洛克的邪恶本质,引导学生认识消灭封建势力的重要性。

4. 探讨作品主题: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文主义思想。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夏洛克这一角色的认识。

2. 思考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文主义思想,并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

3. 选取一个与《威尼斯商人》主题相关的名言警句,进行赏析。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作品中的情景,进一步理解人物性格和作品主题。

2.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夏洛克这一角色的邪恶本质。

3. 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

《威尼斯商人》教案

《威尼斯商人》教案

《威尼斯商人》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的历史背景。

分析并欣赏《威尼斯商人》中的文学技巧和语言特色。

深入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探讨剧中的主题思想,如友谊、爱情、种族偏见等。

1.2 教学内容莎士比亚的生平和作品简介。

剧本的文学特点,如对白、独白、押韵等。

主要人物的性格分析,包括夏洛克、安东尼奥、波西亚等。

重要场景的解读,如贷款协议、审判等。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

分角色朗读和表演,增强学生对剧本的理解和体验。

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片段、图片等,辅助教学。

2.2 教学手段剧本原文阅读和分析。

讨论问题清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角色扮演和表演活动。

视频资料的观看和讨论。

第三章:教学安排与步骤3.1 教学安排课时:本章节建议教学时间为2课时。

3.2 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

第二步:分析剧本的文学特点和语言风格。

第三步: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人际关系。

第四步:解读重要场景和主题思想。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参与情况。

理解程度: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和作业的情况评估其对剧本的理解程度。

4.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及时进行解答和调整教学方法。

自我反思: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改进教学内容和手段。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推荐读物5.1 教学资源剧本原文。

相关视频资料。

参考书籍和学术文章。

5.2 推荐读物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相关学术研究书籍和论文。

剧本解读和分析书籍。

第六章:深入学习角色分析6.1 教学目标深入分析剧中主要角色夏洛克、安东尼奥和波西亚的性格特征及其在剧情发展中的作用。

探讨角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理解角色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6.2 教学内容分析夏洛克的角色特点,如他的犹太身份、贪婪和报复心理。

《威尼斯商人》教案

《威尼斯商人》教案

《威尼斯商人》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威尼斯商人》的历史背景。

分析并理解剧中的人物关系和冲突。

深入探讨剧本中探讨的道德、宗教、人性和社会问题。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莎士比亚和《威尼斯商人》的背景。

分析剧中的主要人物和他们的性格特点。

探讨剧本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剧本对现实社会的启示。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利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运用多媒体资源,如剧本朗读和演出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2 教学步骤引入课题,让学生阅读剧本,并自主分析人物关系和情节。

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探讨剧本中的道德和人性问题。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剧中的情感和冲突。

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分析剧本对现实社会的启示。

第三章:教学评估与反馈3.1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报告和写作练习等方式评估学生的理解深度和思考能力。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表达和合作能力。

3.2 教学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和发表意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材料4.1 教学资源剧本《威尼斯商人》文本。

与剧本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学术文章。

剧本朗读和演出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4.2 教学材料学生分组讨论的指导材料。

角色扮演的活动方案和评分标准。

写作练习的题目和要求。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5.1 教学计划安排适当的教学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阅读剧本和进行相关活动。

在每个教学阶段设置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5.2 时间安排第一周:介绍莎士比亚和剧本背景,学生自主阅读剧本。

第二周:分组讨论剧本中的道德和人性问题。

第三周: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剧中的情感和冲突。

第四周: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分析剧本对现实社会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尼斯商人【教案目的】了解话剧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关注和了解各种文艺表现形式的能力与兴趣。

了解戏剧冲突在话剧中的作用。

理清剧本的思路,把握人物关系,把握情节的发展脉络(即写作思路)。

了解莎翁作品的语言特点。

【教案重难点】让学生体会“话剧是说的艺术”。

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表演)课文,以读(演)来体会人物,把握情节的发展。

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认识夏洛克这个人物,体会莎翁是怎样表现这个人物的。

训练学生把握戏剧冲突的开端、发展及高潮,进而了解话剧的戏剧冲突。

【教案设想】教案方法诵读与研究学习相结合。

媒体设计准备二三分钟有关莎士比亚生平、作品的媒体资料。

教案时数2课时【教案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同学们,本单元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戏剧文学和电影文学。

首先,让我们走进在世界话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戏剧大师——威廉•莎士比亚的喜剧世界,来领略莎士比亚的语言魅力,领略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魅力,领略话剧艺术的独特之美。

今天,我们学习莎士比亚代表作品之一的《威尼斯商人》。

解说:简要概括本单元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本单元课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而后引出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二、解题《威尼斯商人》是一部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喜剧。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主要作品有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塞罗》《罗密欧与朱丽叶》,喜剧:《第十二夜》《无事生非》《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诗歌作品:十四行诗150多首。

三、研习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速读全文,掌握生字词。

概述全文内容,讨论戏剧冲突。

课文节选自《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是全剧的高潮,冲突围绕要不要“按约处罚”展开,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解说:戏剧冲突是话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先概括课文内容,而后理解、体会人物关系和戏剧冲突。

见卡片①。

)具体研习,突出重难点。

学生分组讨论段落、层次。

这场戏以鲍西娅上场为转机,分为前后两半。

前半场主要是夏洛克的戏,他执意报复,一定要按约处罚;后半场是鲍西娅的戏,她智挫夏洛克,最后取得胜利。

解说:通过学习、讨论,把课文的层次分清;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分析段落与层次,这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接下来的人物分析和戏剧冲突解读的进行。

) 学生分组讨论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及人物关系,找出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明确:夏洛克是这场戏的主要人物。

他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高利贷吸血鬼的典型。

他具有贪婪、固执、残酷的本性。

同时,他也是一个在基督教社会里受欺侮的犹太人。

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报复有合理而又复杂的动机。

人们对夏洛克,既鄙夷他的贪婪,憎恨他的残酷,又多少同情他所受的种族压迫和屈辱。

鲍西娅是莎翁创造的人文主义妇女的典型形象。

她的性格在这场戏的矛盾斗争中得以充分展示。

面对矛盾,她表现出人文主义者的果敢、沉着、博学和聪慧。

她利用智慧取得了法庭斗争的主动权,并一步步揭露夏洛克的面目,三步棋即给夏洛克以致命的打击。

体会莎剧丰富多彩的语言。

夏洛克在前半场舌战中,有时用反诘方法进行反驳,有时冷嘲热讽,锋芒毕露,咄咄逼人,语言却很鄙俗,充满商人口语,如“耗子”、“张开嘴的猪”、“忍不住要小便”等,而判决后,处处不离一个“钱”字,表现了他拜金主义的本性。

鲍西娅的语言是诗与哲理的结合,语言明快简明,既表现了人文主义者的思想,又符合其律师的身份,果断干练,聪明博学。

解说:话剧通过对话就可以知道人物关系,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人物关系,不仅能够让学生弄清课文中的人物性格、思想、立场,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也是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最好途径。

见卡片②③④。

)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戏剧冲突,找出戏剧冲突的关键词。

如:“威尼斯的法律”、“一磅肉”等,充分理解这些关键词在戏剧冲突中的作用。

解说: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戏剧冲突,让学生了解戏剧冲突在话剧中的关键作用,进而充分了解话剧艺术。

找关键词对了解话剧的戏剧冲突有很大的帮助,也为下节课着重学习戏剧冲突奠定基础。

)课堂训练。

针对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的问题,教师可以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训练中解决问题。

练习题如下:夏洛克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他是否像公爵所说的那样是一个“心如铁石”、“不懂得怜悯,没有一丝慈悲心的不近人情的恶汉”?夏洛克为什么对安东尼奥如此仇恨,以至于不要高额的回报而非要安东尼奥的命不可?你如何看鲍西娅这个人物?解说:通过以上的课堂练习,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话剧的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

)4.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

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了话剧中人物性格是“说”出来的,人物关系也是“说”出来的,话剧是“说”的艺术。

此外,我们着重分析了剧中的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这就为下节课我们学习戏剧冲突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解说:回顾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同时也让学生知晓、明确了下节课的学习重点。

)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理解人物性格。

找出代表人物性格的语句。

完成课后练习题二、三。

第二课时一、导语设计上节课我们着重学习、分析了《威尼斯商人》中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莎士比亚是怎样设计《威尼斯商人》的戏剧冲突(悬念)的。

二、研习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生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充分体会人物性格,感受戏剧冲突。

解说:让学生充分体会话剧是“说”的艺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接下来的欣赏品味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欣赏品味。

这篇课文是《威尼斯商人》的高潮部分,所有的戏剧冲突都最后集中在这场戏里。

故事充满悬念,十分紧张,丝丝入扣,令人欲罢不能。

莎翁的语言诙谐、优美,富有感染力,富有音乐美;行文娴熟,紧张中含有轻松,轻松中暗藏杀机。

这场戏围绕要不要“按约处罚”展开冲突。

开端便剑拔弩张。

公爵试图规劝夏洛克这个“心如铁石”、“不懂得怜悯,没有一丝慈悲心的不近人情的恶汉”“放弃这一种处罚”。

然而,他得到的回答却是“我喜欢这样”、“我对于安东尼奥抱着久积的仇恨和深刻反感,所以才会向他进行这一场对于我自己并没有好处的诉讼”。

对于公爵的规劝,夏洛克理直气壮,对基督徒们进行了深刻、淋漓尽致的批判与揭露。

“我可不可以对你们说,让他们自由,叫他们跟你们的子女结婚?为什么要在重担之下流着血汗?让他们的床铺得跟你们的床同样柔软,让他们的舌头也尝尝你们所吃的东西吧!”“我也可以回答你们: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

您要是拒绝了我,那么让你们的法律去见鬼吧!威尼斯城的法令等于一纸空文。

”巴萨尼奥的劝说和怒斥都无济于事,主动权在夏洛克手里。

解说:在研习时,如能结合剧本前面的内容就更好了。

如那段夏洛克的经典独白。

见卡片⑤。

)鲍西娅假扮法官上场,前面的冲突暂时得以缓解。

她也力劝夏洛克“慈悲一点”,可夏洛克不答应,并强调法律铁面无私。

主动权还在夏洛克手里。

故事到此已经陷入僵局,鲍西娅欲擒故纵,夏洛克自以为得计,“屠刀”高高举起。

而沙翁此时把观众的注意力一下子引到别处。

通过巴萨尼奥之口(“把法律稍为变通一下,犯一次小小的错误”)为鲍西娅赢得主动。

“在威尼斯谁也没有权力变更既成的法律;要是开了这一个恶例,以后谁都可以借口有例可援,什么坏事情都可以干了。

”她要维护法律的尊严。

事件的主动权在悄悄易主。

鲍西娅的话赢得了夏洛克的夸赞。

“一个但尼尔来做法官了!真的是但尼尔再世!聪明的青年法官啊,我真佩服你!”“啊,尊严的法官!好一位优秀的青年!”“啊,聪明正直的法官!想不到你瞧上去这样年轻,见识却这么老练!”“公平正直的法官!”“博学多才的法官!判得好!”夏洛克每一次夸赞,都是在把自己引到死胡同。

主动权完全交给了鲍西娅。

情节发展到高潮后,陡然一转,夏洛克走进了他自己建造的坟墓。

法律让他有权杀人,也让他倾家荡产。

主动权彻底把握在鲍西娅的手里。

解说:在欣赏品味中注重分析冲突的形成、发展、高潮和解决。

在话剧中,故事的发展就是靠戏剧冲突的发展来完成的,人物性格也是在冲突中完成的。

) 课堂练习。

针对戏剧冲突,教师可布置以下练习题:(1)引起戏剧冲突的关键是什么?文中鲍西娅的出场起到了什么作用?课文中的矛盾(戏剧冲突)是怎样解决的?解说:进一步让学生了解话剧中的戏剧冲突。

)课堂小结。

本节课着重研习了《威尼斯商人》的戏剧冲突。

通过学习《威尼斯商人》,同学们初步了解了话剧艺术的特点,了解了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在话剧中是如何表现的,这对我们今后学习、欣赏话剧艺术有很大的帮助。

解说:对所学的课文做一个总括,进一步强化学生了解话剧艺术的特点。

)三、布置作业有感情朗读课文。

找出课文中能够体现人物性格的词语,认真玩味人物语言的特点。

排练并演出这场戏。

解说:回味课文内容,了解下节课的内容,为下面的学习打基础。

)【板书设计】第一课时威尼斯商人夏洛克安东尼奥←法律←鲍西娅第二课时公爵能不能让夏洛克放下“屠刀”?鲍西娅能不能阻止夏洛克的恶行?夏洛克能否破产?【备教资料】卡片①《威尼斯商人》包含两个平行的情节。

主要情节是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和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之间围绕割一磅肉的诉讼而展开的冲突;次要情节是富家小姐鲍西娅尊父命三匣选亲的故事。

此外还穿插进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同罗兰携款私奔的故事。

通过这些相互联系的情节冲突,莎士比亚表现出文艺复兴时期两种生活观的斗争。

他肯定并赞美了安东尼奥、鲍西娅等人以友谊、爱情等为重的人文主义生活理想,否定并谴责以夏洛克为代表的惟利是图的生活态度,最后以夏洛克败诉和三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满结局,歌颂了人文主义生活理想的胜利。

赵澧《浅谈〈威尼斯商人〉》,《世界名著选评•第二集》)卡片②话剧演出的创作不是“作家的戏剧”,不是“以演员为中心”,也不是“以导演为中心”,更不是以“制作人为中心”,而是以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为中心。

顾威《对话剧的几点思考》,《新华文摘》2002年9期)●卡片③戏剧对话是经过提炼加工,达到了精练、生动、自然、优美的个性化的口语,非常富有表现力。

(刘锡庆等《作文辞海》)卡片④语言的丰富有力,是莎剧动人的力量所在。

歌德曾说:“莎士比亚是用生动的语言感动人的。

”莎士比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意义,也在于戏剧语言的改革。

他一改从前正宗戏剧的清规戒律,用韵散杂糅的文体,特别是用大量无韵诗,这样可以自由表达各种个性化的人物,及其在各个时间、场所的变化……莎士比亚所用词汇有一万五千之多,是世界作家、诗人中罕见的。

朱雅之《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世界名著选评•第一集》)卡片⑤他曾经羞辱过我,夺去我几十万块钱的生意,讥笑着我的亏蚀,挖苦着我的盈余,诬蔑我的民族,破坏我的买卖,离间我的朋友,煽动我的仇敌;他的理由是什么?只因为我是一个犹太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