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化学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油脂行业基础知识

油脂行业基础知识

一、基础知识1什么是物理性质?什么是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指物质本身的属性,不涉及其分子组成和化学组成的改变。

如状态、颜色、气味、密度、沸点、熔点、冰点、蒸汽压、导电率、导热率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分子化学组成的改变的性质在化学反映中才表现出来。

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2什么是物理转变?什么是化学转变?物理转变是没有新的物质形成的一种转变类型。

在发生物理转变时,物质的组成和化学性质并非改变。

如:水加热变成水蒸汽,水变成冰,盐溶介于水,油从原料中压榨、浸掏出来,油溶解在轻汽油中等等。

物质通过物理转变后还可通过物质的方式使其答复到开始的状态。

当冰加热时就又变成水;水蒸汽冷凝又变成水了。

化学转变是有新的物质形成的一种转变类型。

当发生化学转变时,物质的组成和化学性质都改变了,不能以一样的物理方式使其回到开始的状态。

质变成其要紧的特点。

如碳燃烧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同时发出光和热;油脂加碱加热后变成香皂、甘油和水。

因此,化学转变也叫化学反映,化学转变可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取代等反映形式。

3简述溶液、溶剂、溶质三者的关系?三者关系可用下式来表示:溶液=溶剂+溶质溶液指液态的混合溶液;溶剂指能溶解某种物质的液态物质;溶质指能溶解于某种液态溶剂中的物质,溶质可为固体(如盐溶解在水中),也可为液体(如油脂溶解在轻汽油中)。

4溶液的浓度有几种表示方式:浓度是指在必然量的溶液或溶剂中所含溶质量的多少。

表示方式有:(1)重量百分浓度。

100克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来表示溶液的浓度叫重量百分浓度。

用数学式表示为:溶质重(克)重量百分浓度= ————————————×100%溶质重+溶剂重(克)浸出工艺中盐水罐内的盐溶液的浓度确实是用重量百分浓度表示。

(2)体积百分浓度。

100毫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或毫升数来表示溶液的浓度叫体积百分浓度。

用数学式表示:溶质(克或毫升)体积百分浓度=—————————————×100%溶质体积+溶剂体积(毫升)浸出工艺中混合油的浓度确实是用毫升表示的体积百分浓度。

高三化学油脂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高三化学油脂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高三化学油脂总复习知识点归纳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而化学油脂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高三阶段,化学油脂是学生们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化学油脂知识,下面对高三化学油脂总复习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化学油脂的组成化学油脂主要由甘油酯和脂肪酸组成。

甘油酯是由甘油与脂肪酸通过酯键结合而成的,而脂肪酸则是由碳链、羧基和甲基组成的有机物。

化学油脂的组成对其性质和用途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化学油脂的分类根据来源,化学油脂可分为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

动物油脂主要来自于动物体内的脂肪组织,如牛油、猪油等;而植物油脂则主要来自于植物的种子或果实,如大豆油、橄榄油等。

根据饱和度,化学油脂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的碳链中所有碳原子都与氢原子饱和连接,不饱和脂肪酸则碳链中存在双键或三键。

三、化学油脂的性质化学油脂的性质与其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

饱和脂肪酸的化学油脂通常为固体状态,如牛油;而不饱和脂肪酸的化学油脂通常为液体状态,如橄榄油。

由于不饱和脂肪酸中存在双键或三键,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导致油脂变质。

此外,化学油脂还具有溶解性、燃烧性等特点。

四、化学油脂的应用化学油脂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制药工业、化妆品工业等领域。

在食品工业中,化学油脂常用于调味品、烹饪油等;在制药工业中,化学油脂常用于制备药物的胶囊、乳剂等;在化妆品工业中,化学油脂常用于制造护肤品、彩妆品等。

五、化学油脂的加工与利用化学油脂的加工是将油脂原料经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提炼和改性。

常见的加工方法包括热压榨法、冷压榨法、溶剂提取法等。

化学油脂的利用主要包括食用、工业和能源等方面。

在高三化学的学习中,化学油脂是一个相对容易掌握的知识点,但也需要动手实践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通过进行一些实验,如脂肪酸的提取与分析实验、油脂的检测与鉴别实验等,可以更好地掌握化学油脂的知识。

此外,还需要掌握化学油脂的命名、化学方程式的写作等基础技巧。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整理教学讲义《油脂》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整理教学讲义《油脂》

教师辅导教案学名称是________,A→B 新生成的官能团是________。

(2)D 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峰的组数为________。

(3)D→E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醇HC ≡CCH 2Br解析] (1)A的名称为丙烯,A→B为丙烯与Br2的取代反应,新生成的官能团为-型的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峰的组数为2。

(3)D→E[2015·全国卷Ⅱ]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聚戊二酸丙二醇酯可降解的聚酯类高分子材料,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PPG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图0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名称是________,B 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

(2)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⑦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C 和D 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4)异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顺式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5)写出与A 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异戊二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6)参照异戊二烯的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A 和乙醛为起始原料制备1,3­丁二烯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油脂的理化性质

油脂的理化性质

油脂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油脂在熔融状态下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凝固时为白色蜡状固体。

天然油脂大部分呈浅黄色至棕黄色并有一定的气味。

各种气味一般是由非酌成分引起的,如椰子油的香气来源于含有的壬基甲酮,菜籽油、芥籽油因含有硫代葡萄糖苷会产生辛辣味和臭味,氧化酸败也会产生臭味。

天然油脂的颜色是其所含类胡萝卜素物质所致。

油脂的特性如色泽、气味、熔点和凝固点、酸值、皂化值、碘值、醋值等,与脂肪酸组成和性质密切的关系。

一、色泽所有的油脂大都含有天然色素,如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等,所以油脂常带有特定色泽。

作为制取脂肪酸的原料是不希望带有颜色的,在油脂水解之前应进行脱色处理。

二、气味天然油脂都有一定的特有气味,长期存储的油脂因酸败而带有“哈喇味”。

这种气味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鉴别油脂;另一方面使制得的脂肪酸产品也带有一股气味,这是人们所不希望的,为此常用物理法或化学法进行脱臭处理。

三、熔点和凝固点天然油脂是甘油三酯等的混合物,不是纯物质,由于各种甘油三酯的熔点高低不同,熔点及凝固点是一个温度范围。

一般熔点和凝固点最高在40-55℃之间,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熔点和凝固点与组成油脂的脂肪酸有关,含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脂其熔点范围较高,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脂则其熔点范围较低。

只有在很低的温度下,油脂才能完全变成固体,常温下呈固体的油脂多数是半固体的塑性脂肪,不是完全的固体脂。

把油脂分解生成的脂肪酸从液体逐渐冷却到固态时,会放出一定的结晶热,当液体降温生成的凝固物不再降温,相反却瞬时升温而达到的最高温度称为脂肪酸的凝固点。

脂肪酸凝固点是鉴别各种油脂的重要常数之一。

脂肪酸的凝固点与脂肪酸碳链长短、不饱和度、异构化程度等有关。

碳链越长,双键越少,异构化越少,则凝固点越高;反之凝固点越低。

对同分异构体而言,反式比顺式凝固点高。

三、溶解度在20℃时,油脂在100g溶剂中溶解的最大克数称为油脂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

油脂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的有机溶剂,其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较极性溶剂中要大。

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第二版课程设计 (2)

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第二版课程设计 (2)

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介绍本课程设计主要介绍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行业应用,旨在培养学生对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的专业知识、实验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油脂的化学成分和基本特性。

2.了解油脂的制取原理和加工工艺。

3.学习油脂生产和加工中的相关工艺流程和设备。

4.掌握油脂加工中的重要参数和监测技术。

5.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

三、课程内容1. 油脂化学和物理基础•油脂成分和结构•油脂的物理性质•油脂的化学性质•油脂的运动学2. 油脂制取原理和加工工艺•油脂的萃取和分离工艺•油脂的精炼和改性工艺•油脂的脱臭和去酸工艺•油脂的分馏和合成工艺3. 油脂生产和加工工艺流程和设备•油脂的生产流程和设备•油脂的初加工和精加工设备•油脂的脱臭和去酸设备•油脂的分馏设备和合成设备4. 油脂加工中的重要参数和监测技术•油脂品质的评价参数•油脂生产和加工中的监测技术•油脂的质量控制方法四、课程实验1.油脂的提取实验2.油脂的精炼实验3.油脂脱臭实验4.油脂的合成实验五、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20%)2.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30%)3.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六、参考教材1.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第二版),邓国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2.油脂技术与工艺,周顺波,科学出版社,2017年。

3.食用油脂加工技术,姜静,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9年。

高中化学选修5油脂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5油脂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5油脂教案教学内容:
1. 油脂的结构和组成
2. 油脂的性质和用途
3. 油脂的合成和提取方法
4. 油脂对人体的影响
教学目标:
1. 了解油脂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2. 掌握油脂的性质和用途
3. 理解油脂的合成和提取方法
4. 了解油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 导入油脂在生活中的应用,引起学生对油脂的兴趣。

2.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概括油脂的基本性质。

二、讲解油脂的结构和组成
1. 讲解油脂的化学结构和主要成分。

2. 通过示意图或实例展示油脂的分子式和结构。

三、探究油脂的性质和用途
1. 分析油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讨论油脂在食品、化妆品和医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四、学习油脂的合成和提取方法
1. 分析油脂的合成方法和反应机制。

2. 探讨油脂的提取方法和工业生产过程。

五、讨论油脂对人体的影响
1. 分析油脂在人体内的代谢和作用。

2. 探讨油脂摄入过量对健康的影响。

六、总结和提问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提出相关问题,促使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课堂练习
1. 完成相应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油脂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作业布置
1.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油脂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对油脂的结构、性质、用途以及对人体的影响有一定的了解
和认识。

同时,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选修5教案:4.1油脂+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选修5教案:4.1油脂+

第一节油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油脂的概念。

2、理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3、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油脂知识与其结构联系起来,了解油脂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4、使学生理解油脂的化学性质(氢化、皂化和水解反应)5、常识性介绍肥皂、合成洗涤剂与人体健康等知识能力目标通过设计实验、探索实验、阅读材料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活动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1.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和分析,不断地揭示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从问题中获得新知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开发学生的智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勤思、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材处理整节重点难点:油脂的结构、油脂的皂化反应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重点难点:油脂的概念和组成结构第二课时重点难点:油脂的化学性质教材中,主要突出油脂的化学性质,而水解反应和氢化反应的原理则是整节书的重点和难点。

建议将本节书分两个课时教学:第一节着重知识的迁移。

先从学生已经了解过的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引出油脂的结构和组成;第二节着重新知识的理解。

开始还是以酯的水解反应和不饱和烃的加成反应入手,过让学生掌握起化学反应原理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策略:1,以老师为桥梁,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实验-解决问题这一模式进行螺旋教学,以突破教学重点,并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2,以本节课的设计分组实验为界面,复习烃和烃的衍生物的化学性质等有关知识。

教学准备:1,实验准备:药品:食用油、汽油、溴水或碘水仪器:试管、胶头滴管、2,多媒体课件:《油脂.ppt》教学流程:【讲述】油脂的概念【板书】: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展示】:【过渡】从以下事实可以得出油脂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得出油脂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1)平日家中做汤放油,油浮在水面上而不溶于水中。

化学脂肪知识点总结

化学脂肪知识点总结

化学脂肪知识点总结
化学脂肪是一类生物有机物,通常为长链脂肪酸和甘油组成的三酯。

它们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之一,同时也是细胞膜的一部分,保护和维持细胞结构完整性。

脂肪酸是脂肪的组成部分,是一种长链的羧酸,通常由12到24个碳原子组成。

它们可以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没有双键,而不饱和脂肪酸含有一个或多个双键,可以进一步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不同类型的脂肪酸对于人体健康具有不同的影响。

甘油是脂肪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称为丙三醇,是一个三羟基的醇。

它具有水溶性和油溶性,是生物体内脂肪合成和储存的重要分子。

脂肪作为生物体内的能量储存形式,可以通过三酸甘油脂的水解来释放能量。

脂肪也参与了生物体内许多重要代谢过程,如细胞膜构建、激素合成等。

总而言之,脂肪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对于人体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的关联。

希望这些简要的知识点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4.4 1.7 2.5
2.5 6.4 3
6
Arachidic
T
0.5
0.5
0.3
1
0.5 0.3
Behenic
2
3
0.2
Lignoceric
1.4
1
1
Dihydroxystearic
0.5
Lauroleic
0.6
0.5
Myristoleic
2.6
0.3
Palmitoleic
4.6
1
0.8 0.4 10.2
油脂化学的基本知识
*
Agenda 目录
1、What are Oleochemicals? 油脂化学的定义
2、Raw Materials for Oleochemicals Manufacturing, 油化工业的原料
3、Basic Chemistry of Oils & Fats, 油脂的基础知识
油化是指以天然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的化学工业。
It is used in the same sense as “petrochemical” which pertains to chemicals derived from petroleum.
如同“石化”是指以石油为原料的化学工业。
Oleochemicals include just to name a few: fatty acids, fatty alcohols, fatty amines, fatty amides, Fatty esters, natural soap, glycerin etc.
128 113 94 148 205 180 160 88 55 20 98 208 108 120
145 113
Titer °C
22 - 26 33 - 38 1 - 4 45 - 50 20 - 24 14 - 20 30 - 37 -
21 - 27 19 - 21 30 - 35 42 - 47 17 - 26 40 - 47 20 - 28 26 - 32 12 - 19 11 - 15 26 - 30 -
7.3
1
15.3
0.1
Pentadecanoic
0.4
Palmitic
9
25.7 2 25 8
12.5 25.7 2 13.6 5.5 23.6 7
14 43.7 7.7 11 7
4
17 8.7 8
Margaric
0.5
0.9
2
2
Stearic
3
9.1 1 34.5 3.8 2.5 2.8 0.4 1.4 3.5 3.8 5
油化产品包括:脂肪酸、脂肪醇、脂肪胺、脂肪氨、脂肪酯、皂 类、甘油等。
3
Type of Raw Material
油化工业的原料
Palm Oil, 棕榈油 RBD Stearine, 精炼硬脂 Palm Kernel Oil, 棕榈仁油 Soya Bean Oil, 大豆油 Coconut Oil, 椰子油 Tallow, 牛羊脂 Fish Oil, 鱼油 Rapeseed Oil, 菜籽油 Castor Oil, 蓖麻油 Rice brand, 米糠油 Any Other Oils and fats. 其它油脂
4、Manufacturing Processes, 基本的加工步骤
5、Type of Oleochemical Products, 油化产品的种类
6、Applications of Oleochemical Products, 油化产品的应用
7、Costing 成本计算
8、Questions & Answers 问题答疑
9.9
2
0.1
0.1
9
Oleic
13 32.2 6.5 36.5 5
29 17
16.9 23.5 19.1 17 6
64 39.9 15.6 50 13 19 45.5 25.8 13.5 41.5
Ricinoleic
87
Linoleic
3
4.9 3 3
2.5 55 52.7 8.6 0.8 15.3 1.2
15 - 18 20 - 25
5
Fatty Acid Composition: 脂肪酸的组成 For Various Palm Products 针对各种棕榈产品
4
Composition Of ural Oils & Fats 天然油脂的组成成分
Butyric
2.3
Caproic
1.6
T
T
Caprylic
6
1.5
7.6
3.7
Capric
4
2.2
7.3
3.3
Lauric
45 2.5
48.2
0.1 48
Myristic
17 8.2
0.5 16.6
1
1.3
16 10.3 2.7 30.5 14 14 32 39.9 75 43
Linolenic
2
0.5
0.5
6.4
56.6
2
T
0.3 1
64 8
1
18.5 0.5 0.5
Licanic
78
Eleostearic
Octadecatetraenoic
11.2
4.1
Gadoleic
3.2
T
13
Eicosapolyenoic
25.2
15.9
Erucic
57.2
40
Docosapolyenoic
6.2
10.8 4
Tetracosenoic
0.8
Saponification 247 - 233 - 176 - 190 - 250 - 186 - 189 - 167 - 185 - 188 - 188 - 188 - 188 - 190 - 240 - 188 - 188 - 168 - 184 - 191.7 186 - 188 -
2
Introduction 简介
The word “oleochemical” pertains to chemicals that derived from oil and fats of glycerine nature; - Oils & Fats originated from either vegetables and animals.
Number
251 240 187 200 264 194 198 172 190 196 196 196 196 202 255 196 197 180 195
196 196
Iodine Number
12 - 25 - 81 - 35 - 7 18 42 91 40 12
116 - 100 - 89 - 136 - 155 - 160 - 140 - 80 - 51 - 16 - 92 - 193 - 97 - 92 - 139.2 138 - 10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