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第一单元测试

合集下载

新版PEP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新版PEP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新版PEP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不是科学研究的特点?
A. 观察
B. 实验
C. 猜测
2. 以下哪个是不可见光?
A. 红光
B. 蓝光
C. 绿光
3. 下列哪个不属于生物的特征?
A. 呼吸
B. 腿脚
C. 心脏
4. 热胀冷缩是物体受到温度影响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属于下列哪种类型?
A. 生物学变化
B. 化学变化
C. 物理变化
5. 为了保护眼睛不受到伤害,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使用电脑?
A. 坐姿端正
B. 用眼时间控制
C. 阅读距离适当
二、解答题
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科学实验?
2. 简述一下可见光和不可见光的区别。

3. 请列举三个人体生物的特征。

4. 举例说明一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5. 请简要解释如何正确使用电脑保护眼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B
3. B
4. C
5. A
二、解答题
1. 科学实验是为了验证或证明科学现象或理论的真实性和准确
性而进行的一系列操作和步骤的过程。

2. 可见光是人眼能够直接感知到的光线,而不可见光则是人眼
无法直接感知到的光线。

不可见光包括紫外线、红外线和X射线等。

3. 人体生物的特征包括呼吸、心脏跳动、肌肉运动等。

4. 物理变化的例子包括水的沸腾和冰的融化;化学变化的例子
包括纸燃烧和铁锈的生成。

5. 正确使用电脑保护眼睛的方法包括保持坐姿端正、适当控制
用眼时间、保持适当的阅读距离等。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我们从(气温)、(降水量)、(云量)、(风向)和(风速)几个方面来观察天气现象。

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时间)和(日期)、(云量)和(降水量)、(风向)和(风速)、(气温)等。

3.风向是指 ;风可以用()来测量;还可以用(旗子)()等来测量。

4.()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通常把风分成别等级;最小的风级是。

5.降水的常见形式有、、。

雨量器是测量()的装置。

6. 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或组成的。

7.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三类。

8.根据云量可以把天气分为、、。

二、判断题:1.通常情况下;午后的气温最高。

()2.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

()3.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一个月中的大气状况。

()4.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

()6.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7.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

()8.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9.当天空被云覆盖四分之一左右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多云。

()三、选择题1.测量气温应选在()进行。

A.室内通风的地方 B.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C.室外向阳、通风的地方2.炊烟飘移的方向与风向标箭头的方向()A.一致 B.相反 C.无关联3.“刚才的雨下得有点大”中的大雨与气象学降水量等级中的大雨()A.不是一回事 B.是一回事4.我们在野外;用观察饮烟;可以判断( )A、气温B、风力C、风向5.当我们举伞步行艰时;风力属于()风。

A 5级B 6 级C 7级6.卷云只有在温度()高空才能形成。

A比较低 B非常低 C比较高7.天气变化是自然界存在客观规律;不准确的预报()A不可能发生 B是不可避免的 C 经常发生8.风每秒行进的距离称为()。

A、风速B、风向C、风量9.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

B、因为雪和雨不同;所以下雪不能看做是降水。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01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01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认真思考巧填空。

(32分)1. 一个物体(如音叉、钢尺等)在力的作用下,沿着某一路径做,这种运动被称为。

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2. 甲、乙两位同学研究声音的传播现象,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足够长的钢管上,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了一下,甲同学能够听到次敲击声。

3. 耳蜗将转化为听觉信号,经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4. 在“do、re、mi”这三个音节中,的声音是最低的,用数字表示;的声音是最高的,用数字表示5. 声带就像一根橡皮带。

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产生声音。

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6. 尺子振动的受尺子伸出桌面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尺子伸出越长声音越,伸出越短声音越。

7. 各种物体,只要就必然发出声音,如果想让声音停止,就必须立即让物体停止。

二、火眼金睛判正误。

(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16分)1.不同物体能发出不同声音,同一物体也能发出不同声音。

( )2. 人的听力是有限的,有些声音能听到,有些声音则听不到。

( )3. 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是因为手阻止了空气的振动。

( )4. 在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中,气球皮越厚,实验现象越明显。

( )5. 尺子越长,上下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越弱。

( )6. 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声音的强弱会发生变化。

( )7. 笛子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 )8. 同一根橡皮筋,松紧程度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 )三、正确答案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6分)1. 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 )。

A. 钢尺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 钢尺没有振动C. 用力程度还不够2. 拉小提琴时发出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A. 木头B. 空气C. 琴弦3. 鼓膜是耳朵的重要结构,它的作用是( )。

A. 传递振动信号B. 收集声音C. 将接收的声音转化为振动4. 在春节联欢晚会上的鼓乐表演,鼓声时而高亢,时而低沉,鼓声变强时( )A. 鼓面振动幅度变小B. 鼓面振动幅度变大C. 鼓面振动幅度不变5. 编钟是我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乐师能用它敲出美妙的乐曲。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

冀人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观察与测量)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认真填空。

(18分)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2.和是常用的测量体积的工具。

3.像水在杯子中会占据空间一样,物体所占据空间的大小称作物体。

4.一个小时有分钟,1分钟有秒。

5.是测量温度的工具。

6.我们使用的刻度尺的单位一般有、、、。

7.在跳绳比赛中,我们常常需要计量。

8.托盘天平测量时,应将待测物体放于托盘,用向托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的位置,直至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9.用托盘天平称量完毕,应把砝码,把游码。

二、准确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x")(22分)1.物体的冷热程度用高度来表示。

()2.天平是称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3.按下起始键,停表便开始计时。

()4.粗细相同、高度不同◇低的水杯装水多。

()5.质量的常用单位是千克和克。

()6.测量温度时,应手持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水杯的底和壁。

()7.测量前,我们应该仔细观察刻度尺零刻度线的位置,读出其最大刻度值和最小里程。

()8.一杯体积60mL的水,也可以说成它的体积是60平方厘米。

()9.用直尺测量笔的长度时,注意将直尺的零刻度线与笔的一端对齐。

()10.我们可以用地磅测量一块橡皮的质量。

()11.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三、正确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8分)1.一天中有()小时。

A.11B.24C.12D.602.测定水和土壤的温度时,应等温度计内的液柱()读出温度。

A.上升时B.下降时C.静止后3.我们三年级的小学生身高大概是145()。

A.厘米B.分米C.米4.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置在()桌面。

A.起伏B.倾斜C.水平5.测量一定量的水的体积时,应选择合适的量筒,将杯中的水K()缓缓倒入量筒中。

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
A.石油
B.煤炭
C.天然气
D.塑料(答案)
2.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包括哪些部分?
A.河流和湖泊
B.冰川和地下水
C.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和地下水(答案)
D.河流、湖泊和冰川
3.下列哪种现象表明地球在自转?
A.四季更替
B.昼夜交替(答案)
C.极昼极夜
D.地球公转
4.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A.金星
B.水星(答案)
C.地球
D.火星
5.下列哪个过程描述了水的蒸发?
A.水变成冰
B.冰变成水
C.水变成水蒸气(答案)
D.水蒸气变成水
6.地球的大气层主要由哪种气体组成?
A.氧气
B.氮气(答案)
C.二氧化碳
D.氢气
7.下列哪种天气现象是由水蒸气在空中凝结形成的?
A.雨(答案)
B.风
C.雪(虽然雪也是由水蒸气形成,但题目要求更具体的天气现象,雨更普遍且直接由
水蒸气凝结)
D.雾(雾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凝结,而雨是从云层中降落)
8.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所需要的时间大约是?
A.24小时
B.一个月
C.一年(答案)
D.365天(虽然天数相同,但科学上常用“一年”来描述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
9.下列哪项不是保护地球自然资源的重要措施?
A.节约用水
B.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C.随意丢弃垃圾(答案)
D.保护动植物多样性
10.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主要受到哪种因素的威胁?
A.气候变化(答案)
B.科技进步
C.人口减少
D.教育普及。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学习达标综合测试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学习达标综合测试附答案

9.苍蝇的 眼睛 由许多小眼睛组成,这样的复眼能看到周围 363060° 范围内的物体。 10.人类的很多发明创造都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蝇式气味分 析监视仪”模仿了 苍蝇 的触角,“百叶窗样式的人造卫星控温 系统”是受了 蝴蝶 的启发。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物品中,有放大功能的是( B )。
8.下列特征不属于病毒的是( A )。
A.能独立生存 B.没有细胞结构 C.个体极其微小
9.下列显微镜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C )。
A.光学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扫描隧道显微镜
10.使用显微镜,调节粗准焦螺旋时,眼睛必须看着( B )。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每题3分,共30分) 1.牛奶能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 ——酵母菌。 ( ✕ ) 2.显微镜比放大镜看到的细节更多,视野更大。 ( ✕ ) 3.在使用放大镜时可以把放大镜移至眼前,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 大而清晰。 ( √ ) 4.一片叶子上的叶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的形态完全一样。 ( ✕✕ ) 5.一个水滴就是一个天然的放大镜。 ( √ ) 6.冰箱用低温来控制微生物的繁殖速度。 ( √ )
教科版 科学 六年级 上册
第一单元学习达标测试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细菌是一类 单细胞 生物;病毒是一类 没有细胞 结构的生 物。 2.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 细胞 组成的。细胞是生物 体基本的 组成 单位。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 凸度 有关。 4.观察工具的 发展 和 进步 ,使人类的视野不断扩大和深入, 发现了更多的自然奥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第一单元测试题1.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它是什么形状的?- A. 圆柱形- B. 正方形- C. 圆形- D. 长方形答案:C2. 太阳是什么颜色的?- A. 红色- B. 蓝色- C. 黄色- D. 绿色答案:C3. 下面哪个是人类的器官?- A. 叶子- B. 根- C. 心脏- D. 树干答案:C4. 下面哪个是属于自然界的事物?- A. 汽车- B. 火箭- C. 花朵- D. 电视机答案:C5. 哪个食物是属于水果?- A. 鸡蛋- B. 面包- C. 苹果- D. 饺子答案:C第二单元测试题1. 我们呼吸的是什么?- A. 空气- B. 水- C. 细菌- D. 土壤答案:A2. 下面哪一项是属于水的存在形态?- A. 固态- B. 电态- C. 光态- D. 音态答案:A3. 什么动物没有骨头?- A. 老虎- B. 蛇- C. 金鱼- D. 狗答案:B4. 把粉末放在水中搅拌,会怎么样?- A. 粉末会燃烧- B. 粉末会溶解- C. 粉末会融化- D. 粉末会变硬答案:B5. 下面哪个是属于动物?- A. 苹果- B. 花- C. 马- D. 草答案:C第三单元测试题1. 我们需要用什么量器来测量温度?- A. 尺子- B. 天平- C. 温度计- D. 量杯答案:C2. 下面哪种水是不安全的?- A. 清澈的水- B. 浑浊的水- C. 混合有气泡的水- D. 浑浊带泥沙的水答案:D3. 植物通过什么方式吸取养分?- A. 通过叶子- B. 通过根- C. 通过茎- D. 通过果实答案:B4. 下面哪个不属于四季的名称?- A. 春天- B. 冬天- C. 秋天- D. 好天答案:D5. 为了保护眼睛,我们应该做什么?- A. 长时间盯着电视- B. 在太阳底下看东西- C. 看书时离眼睛很近- D. 保持适当的阅读距离答案:D。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 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 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以下哪个器官是人类听觉器官?A. 眼睛B. 鼻子C. 耳朵D. 嘴巴答案:C2. 我们用什么器官看东西?A. 耳朵B. 手C. 鼻子D. 眼睛答案:D3. 雪花是什么颜色的?A. 白色B. 红色C. 黄色D. 蓝色答案:A4. 风可以吹走物体中的什么?A. 空气B. 水C. 火D. 土答案:D5. 下面哪个不是四季中的一个?A. 春天B. 冬天C. 西瓜D. 秋天答案:C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我们用嘴巴______。

答案:说话/吃东西2. 植物的根长在______。

答案:土里/泥土3. 冰块是由______变成的。

答案:水4. 白天太阳在______,晚上太阳在______。

答案:上升/落下5. 冬天天气最______。

答案:冷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 请简述人类的五种感官器官分别是什么。

答案:人类的五种感官器官分别是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

眼睛用来看东西,耳朵用来听声音,鼻子用来闻气味,舌头用来尝味道,皮肤能感受触摸的感觉。

2. 风是怎么形成的?答案:风是由空气的运动形成的。

当地球不断旋转时,不同地区的气温和气压会不同,从而形成气流。

强烈的气流就是风。

3. 请简述四季的变化和特点。

答案:四季的变化和特点是:春天气温逐渐回暖,大地开始复苏,万物生长;夏天气温高,阳光强烈,适合游泳和避暑;秋天气温逐渐变凉,果实成熟,是丰收的季节;冬天气温非常寒冷,大部分植物休眠,天气干燥。

四季的变化带来了不同的气候和景观。

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大象是用嘴巴呼吸的。

(√)答案:正确2. 细菌是看不见的微小生物。

(√)答案:正确3. 阳光是白天最主要的光源。

(√)答案:正确4. 树木的根长在空气中。

(X)答案:错误5. 冬天的天气很热。

(X)答案:错误五、解答题(共10分)1. 请列举三种你喜欢的水果,并简要介绍一下它们的特点和口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第一单元测试
姓名:
一、填空(18分)
1、___________的植物使大自然多姿多彩,生机勃勃。

2、鱼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终生生活在______,用________呼吸,用_______游泳。

3、根据植物茎的特点可以分为__________植物、__________植物。

4、百日咳是由于感染_________而引起的。

5、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________万种。

6、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中,除了我们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的各种花草、树木等______
和各种虫、鱼、鸟、兽等________以外,还有一些极其_________、结构_________的生物,需要用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例如________和________。

7、_________被誉为“中国鸽子树”,是珍贵的_________,被定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8、食物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二、判断对错(15分)
1、利用细菌或病毒制成的疫苗可以预防疾病。

()
2、爬山虎也属于木本植物。

()
3、我们可以把森林中采来的所有蘑菇都制成食品。

()
4、家用刀、案板、放生熟食品,这样也可以。

()
5、无脊椎动物比脊椎动物多。

()
6、消毒最好用高温的办法,因为这种方法没有负面影响。

()
7、企鹅、鸵鸟都不会飞,所以它们不属于鸟类。

()
8、专题研究“植物栽培,繁殖新技术”时要进行实地考察。

()
9、有的细菌和病毒用肉眼能看到,有的细菌和病毒用肉眼看不到。

()
10、我们人类的活动会破坏生物资源,使有些物种正在频临灭绝。

()
11、不论它生活在陆地、海洋,还是飞翔在空中,只要具有毛、胎生、哺乳这三个特点,
他就是哺乳动物。

()
12、细菌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

()
13、2002年在我国爆发的,严重影响社会正常生活的传染病非典型性肺炎(SARS)是由
病毒引起的。

()
14、在冷、凉、干燥的条件下,物体一般不会发霉。

()
15、我们人类的活动会破坏生物资源,使有些物种正在频临灭绝。

()
三、选择
1、银耳是()
A.动物
B.植物
C.真菌
D.细菌
2、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肚皮贴着爬,是()的特征。

A.昆虫类
B.两栖动物
C.哺乳动物
D.爬行动物
3、下列植物中,属于食虫植物的是()
A.猪笼草
B.金灯藤
C.爬山虎
D.含羞草
4、世界上动植物种类相比()
A.动物比植物多
B.植物比动物多
C.基本相等
5、制作酸奶利用的是()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6、我国的活化石植物是()
A.银杉
B.水杉
C.红松
D.银杏
7、我们借助()可以看到细菌。

A.放大镜
B.平面镜
C.眼镜
D.显微镜
8、下列植物中,属于水生植物的是()
A.莲
B.黄瓜
C.小麦
D.月季
四、连线(8分)
1、北美红雀 A.镊子
2、流感 A.细菌
鹈鹕 B.起钉器麻疹
沙锥鸟 C.尖头钳子痢疾 B.病毒
秃鹫 D.汤匙病毒
五、名词解释(8分)
1、木本植物:
2、脊椎动物:
六、设计实验(15分)
设计实验证明在什么情况下更适合酸奶的生成。

1、实验目的:
2、实验材料:
3、试验方法:
4、实验结果:
5、实验结论:
七、简答题(24分)
1、简述鸟喙与所取食物之间的关系。

2、地球上的生物由什么组成?
3、保护生物资源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