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质砂岩与砂质泥岩的区别
沉积岩实验三泥质岩、火山碎屑岩

粘土矿物成分
高岭石粘土、 蒙脱石粘土、 水云母粘土、 复成分粘土 高岭石粘土岩、 蒙脱石粘土岩、 水云母粘土岩、 (复成分)泥岩
混入物
碎屑含量(%)
5~25
含粉砂粘土 含砂粘土
25~50
粉砂质粘土 砂质粘土
泥岩/粘土岩 (已固结、具块 状构造)
炭质泥岩、 硅质泥岩、 钙质泥岩、 铁质泥岩等 炭质页岩、 硅质页岩、 钙质页岩、 铁质页岩、 油页岩等
2)塑性玻屑 降落地表时尚未硬化,被上覆重压变形。多呈压扁、拉长状,定向 排列,呈“假流纹构造”。 3.晶屑 晶体破碎具棱角状、崩裂纹、暗化边等现 象。主要由石英、钾长石、酸性斜长石,以及黑
云母、角闪石组成。
(二)结构与构造mm的火山碎屑,含量>50%。
火山碎屑岩分类表
大类
亚类
火山碎屑 结构 构造
火山碎屑 熔岩 10~90%
碎屑熔岩结构 流纹构造
火山碎屑岩
熔结 火山碎屑岩
向沉积岩过渡的 火山碎屑岩
层 火山碎屑岩 沉积 火山碎屑岩 火山碎屑 沉积岩
火山碎屑岩
>90%
熔结结构 假流纹构造 火山碎屑结构
90~50%
沉火山碎屑 结构
50~10%
凝灰 沉积结构
岩浆熔团,在空中旋转、碰撞、撞击地表后,缓慢压实、硬化。呈 撕裂状、火焰状、透镜状等拉长、定向排列,躲绕 刚性碎屑,似流动现象,称为“假流纹构造”。内部 常见气孔构造、杏仁构造、流纹构造。
2.玻屑
一般<2mm。可以推测岩浆成分。 1)半塑性玻屑
降落地表时已硬化。多呈鸡骨头形、弓形、楔形、镰刀形、“Y”形 等弧面多边形。
沉积岩实验四
细碎屑岩、火山碎屑岩
沉积岩岩石的观察与描述及实例

沉积岩的观察与描述一、砾岩、角砾岩、砂岩常见岩石类型:砾岩、角砾岩、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杂砂岩、铁质砂岩、海绿石砂岩、细粒砂岩、中粒砂岩、粗粒砂岩。
1、鉴定方法和步骤(1)鉴别确定岩石中的碎屑成分并估计其含量。
(2)实际测量(薄片中)和估测(手标本上)碎屑颗粒的粒径(最大、最小和一般的)。
(也可利用粒度管或粒度盘以及较标准的标本进行对比)。
并确定岩石的分选程度。
(3)鉴别碎屑颗粒的磨圆度。
(4)鉴别填隙物的成分硅质胶结物:白色、致密状、硬度大于小刀、加HCl不起泡。
铁质胶结物:岩石往往呈紫红色。
碳酸盐质胶结物:浅灰一浅绿色、加HCl起泡。
海绿石胶结物:暗绿色,风化后使岩石带绿色斑痕。
泥质杂基:灰色、褐色、硬度小、岩石易破碎松散、加HCI不起泡。
(5)区分岩石的支撑性质并尽可能地区分出基底式、孔隙式、接触式等胶结类型。
2.描述实例(1)砾岩(河北宣化)灰色、砾状结构、胶结紧密、标本呈块状构造。
其中砾石占70%,填隙物占30%。
砾石大小不一,粒径一般在2-20mm,以2-10mm为主。
砾石呈圆状及次圆状,少数次棱角状,断面多呈椭圆及长条形。
砾石以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还有少量喷出岩和硅质岩。
填隙物浅灰绿色,多为与砾石成分相同的砂及粉砂、砂及粉砂间有钙质、泥质等填隙物。
属基底式胶结类型。
(2)紫褐色中粒铁质砂岩暗紫褐色、颜色分布不均匀。
中粒砂状结构,标本呈块状构造。
碎屑含量占整个岩石85%左右,胶结物约占15%。
砂粒几乎都是石英,粒径0.15-1mm左右,分选性好,大小比较一致。
胶结物主要为氧化铁,分布不均匀,局部聚集成团块。
岩石为颗粒支撑,呈孔隙式胶结。
二、粉砂岩、泥质岩此类岩石的主要类型:细粉砂岩、粗粉砂岩、粘土、泥岩、含粉砂泥岩、砂质页岩、铁质页岩、钙质页岩、黑色页岩、碳质页岩、油页岩、硅质页岩。
1、鉴定方法与步骤(1)粉砂岩的观察方法与砂岩基本相同。
(2)泥质岩因矿物颗位非常细小、,肉眼无法鉴定,因而要注意其颜色及各种物理性质的观察。
3岩石分类及特征

二. 岩浆岩(magmatic rock or igneous rook)
1.花岗岩(Granite)
花岗岩石材
二. 岩浆岩(magmatic rock or igneous rook)
1.花岗岩(Granite)
江西上饶三清山花岗岩地貌
二. 岩浆岩(magmatic rock or igneous rook)
甘肃张掖丹霞地貌
贵州赤水丹霞地貌
一. 沉积岩(sedimentary rock)
• 2. 砂岩(sandstone)
青海坎布拉丹霞地貌
青海贵德丹霞地貌
一. 沉积岩(sedimentary rock)
• 2. 砂岩(sandstone)
内蒙额济纳旗的胡杨林
一. 沉积岩(sedimentary rock)
一般认为主要是由风沉积的,常为钙质并往往含贝壳、骨骼和哺乳动物的牙齿 以及碳酸钙结核,有时也含氧化铁结核而形成可大量贮水的优质土壤。
我国的黄土的分布,西起甘肃祁连山脉的东端,东至山西、河南、河北交接处 的太行山脉,南抵陕西秦岭,北到长城,包括陕西、山西、宁夏、甘肃、青海 等五个省区的220多个县市,面积达5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百分之 六。
二. 岩浆岩(magmatic rock or igneous rook)
1.花岗岩(Granite)
安徽九华山花岗岩地貌
二. 岩浆岩(magmatic rock or igneous rook)
1.花岗岩(Granite)
陕西华山花岗岩地貌
二. 岩浆岩(magmatic rock or igneous rook)
一. 沉积岩(sedimentary rock)
• 2. 砂岩(sandst河北赞县嶂石岩砂岩地貌
隧道围岩级别划分和判定

隧道围岩级别划分与判定隧道围岩分级就是评定围岩性质、判断隧道围岩稳定性,作为选择隧道位置、支护类型的依据和指导安全施工。
1 国标《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围岩分级1.1围岩分级围岩级别的划分应根据岩石坚硬性岩体完整性结构面特征地下水和地应力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应符合表1.1规定。
注1 围岩按定性分级与定量指标分级有差别时一般应以低者为准。
2 本表声波指标以孔测法测试值为准如果用其他方法测试时可通过对比试验进行换算。
3 层状岩体按单层厚度可划分为厚层大于0 .5m中厚层0 .1~0 .5m薄层小于0 .1m4 一般条件下确定围岩级别时应以岩石单轴湿饱和抗压强度为准当洞跨小于5m,服务年限小于10 年的工程确定围岩级别时可采用点荷载强度指标代替岩块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指标可不做岩体声波指标测试5 测定岩石强度做单轴抗压强度测定后可不做点荷载强度测定。
3公路隧道围岩分级3.1公路隧道围岩分级围岩级别可根据调查、勘探、试验等资料、岩石隧道的围岩定性特征、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或修正的围岩质量指标[BQ]值、土体隧道中的土体类型、密实状态等定性特征,按表3.1确定。
当根据岩体基本质量定性划分与(BQ)值确定的级别不一致时,应重新审查定性特征和定量指标计算参数的可靠性,并对它们重新观察、测试。
在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初勘阶段,可采用定性划分的方法或工程类比方法进行围岩级别划分。
注:本表不适用于特殊条件的围岩分级,如膨胀性围岩、多年冻土等。
3.2围岩分级的主要因素公路隧道围岩分级的综合评判方法采用两步分级,并按以下顺序进行: (1)根据岩石的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基本因素的定性特征和定量的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综合进行初步分级。
(2)对围岩进行详细定级时,应在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基础上,考虑修正因素的影响修正岩体基本质量指标值。
(3)按修正后的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结合岩体的定性特征综合评判,确定围岩的详细分级。
预备知识2:岩石的类型与结构特点

不均质性: 如果物体中不同部分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 不同部分的物理 不均质性: 如果物体中不同部分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称 该物体是不均质的。 该物体是不均质的。
岩石一般为非均质体。这是由岩石成分、颗粒大小、 岩石一般为非均质体。这是由岩石成分、颗粒大小、颗 孔隙度(密度)等不均质性造成的。 粒间的联结强度 、孔隙度(密度)等不均质性造成的。
(3) 沉积岩的类型
根据沉积岩的成因、成份及结构分为:碎屑岩、粘土岩、碳酸盐岩等。 根据沉积岩的成因、成份及结构分为:碎屑岩、粘土岩、碳酸盐岩等。
(3)沉积岩: (3)沉积岩: 沉积岩 粘土岩:泥岩(页岩): 粘土岩:泥岩(页岩): 碎屑岩:砾岩、砂岩(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 )、粉砂岩 碎屑岩:砾岩、砂岩(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 碳酸盐岩:石灰岩、白云岩、盐岩(易水化) 石膏(易变形)、 )、盐膏岩 碳酸盐岩:石灰岩、白云岩、盐岩(易水化)、石膏(易变形)、盐膏岩 根据方解石和白云石的相对含量,碳酸盐岩分为石灰岩和白云岩 方解石和白云石的相对含量 石灰岩和白云岩。 根据方解石和白云石的相对含量,碳酸盐岩分为石灰岩和白云岩。 方解石含量>50%为石灰岩;白云石含量>50%为白云石; >50%为石灰岩 >50%为白云石 方解石含量>50%为石灰岩;白云石含量>50%为白云石; 泥岩—60% 砂岩—30% 碳酸盐岩居第三位。 30%, 泥岩 60% ,砂岩 30%,碳酸盐岩居第三位。 (4) 过渡岩性(泥质、砂质、粉砂质): 过渡岩性(泥质、砂质、粉砂质): 泥岩—砂质泥岩 粉砂质泥岩-页岩; 砂质泥岩—粉砂质泥岩 泥岩 砂质泥岩 粉砂质泥岩-页岩; 砾岩-砂岩-泥质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 砾岩-砂岩-泥质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 石灰岩-含泥质灰岩、泥灰岩、砂质石灰岩、粉砂质石灰岩、 石灰岩-含泥质灰岩、泥灰岩、砂质石灰岩、粉砂质石灰岩、含泥质白云 砂质白云岩、粉砂质白云岩-白云岩。 岩、砂质白云岩、粉砂质白云岩-白云岩。
岩性描述

风化面呈棕褐色,新鲜面红棕色。
水平层理发育,单层厚0.2—0.6m;因颜色和粒度变化显示厚度不一的细层,一般细层厚0.8—2.5cm。
粉砂结构,碎屑粒度(0.06-0.004)mm。
大小均一,砂粒分选性好,磨圆度高。
手标本触之具有微小颗粒砂感。
块状构造。
矿物碎屑主要为:石英(75-80)%,白云母(10-12)%,长石(5-6%)。
石英呈灰白色,呈微小颗粒状,常因胶结物浸染及搬运过程中的磨蚀,使表面光泽暗淡,或因受氧化铁浸染而略显灰黄色;碎屑中白云母呈片状、鳞片状,黑色、深褐色,含量较高,在阳光下呈鳞片状反光极为明显;长石放大镜下可见呈微小颗粒状,呈肉红色者为钾长石,玻璃光泽,多风化成高岭土,颗粒表面变得不光洁,略带浅土黄色,硬度也降低,见少量斜长石,白色,玻璃光泽,表面少见污染,较光洁,常被绢云母、碳酸盐矿物交代,而略带浅灰色或浅灰黄色,透明度降低。
长石分选中等,磨圆度较好,多呈次圆—次棱角状。
另见有少量绿泥石,呈灰绿色土状集合体产出。
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滴稀盐酸轻微起泡),含量约(2-3)%。
基质多为粘土物质,主要为高岭石,含量约(5-10)%粉砂质泥岩风化面呈红棕色,新鲜面呈红褐色。
泥质-粉砂结构,手触之有轻微粗糙感。
粘土质质点占90%以上。
以刀切之则呈平滑切面,断口呈贝壳状。
主要为块状构造。
风化后见有页理构造,沿层理面能剥成薄片状。
泥质岩的物质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是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
碎屑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碎屑,均呈粉砂混入其中。
石英、长石均呈显微颗粒状,因受氧化铁浸染而略显灰黄色;云母碎屑呈鳞片状,黑色、深褐色,在阳光下呈鳞片状反光极为明显。
见有其它非粘土、非碎屑物质,包括石膏。
其中,石膏呈白色粒状,呈薄层状产出,层厚1-3cm。
砾岩砾岩:灰绿-紫红色,中-粗-细砾状结构,粗砾256-64mm占30%,中砾64-4mm占40%,细砾4-2mm占30%,分选性较差,磨圆度次圆-次棱角状。
几种地质岩层分类

几种地质岩层分类
I强稳定岩层:1、坚硬、完整、整体性强,不易风化,Rb>60 MPa ,2、层状岩层,层间胶结好,无软弱夹岩。
玄武岩、石英岩、石英质砂岩、奥陶纪石灰岩、茅口石灰岩等
II稳定岩层:1、比较坚硬、Rb=40~60 MPa ,2、层状岩层,胶结较好,3、坚硬块状岩层,裂隙面闭合无泥质充填物,Rb>60?MPa。
砾岩、胶结好的砂岩、石灰岩等。
III中等稳定岩层:1、中硬岩层,Rb=20~40 MPa,2、层状岩层以坚硬为主,夹有少数软岩层,3.较坚硬的块状岩层,Rb=40~60?MPa。
砂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石灰岩等。
IV弱稳定岩层:较软岩层,Rb<20 MPa ,中硬层状岩层,中硬块状岩层Rb=20~40?MPa。
泥岩、胶结不好的砂岩、煤等。
V不稳定岩层:1.高风化、潮解的松软岩层2.各类破碎岩层泥岩、软质灰岩、破碎砂岩等
按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按RQD分类。
恐龙化石层为什么都是页岩层、泥岩层、砂岩层

恐龙化石层为什么都是页岩层、泥岩层、砂岩层恐龙化石层都是页岩层、泥岩层、砂岩层的证据:1、据地质考察,侏罗纪时期,自贡这一带是开阔的滨湖地带,是恐龙理想的生活场所,而大山铺又是风平浪静的砂质浅滩,在此死亡的以及被河水从远处搬运来的恐龙尸骸,都被浅滩上的泥沙掩埋起来。
尸骸地堆积与泥沙的掩埋交替进行了很长时期,以后再经过一两亿年漫长岁月的积压,终于形成了今天所见的含化石的砂岩层。
2、自贡恐龙博物馆发现又一恐龙化石点2009年2月6日,我馆接到自贡市大安区牛佛镇关帝村村民丁永超的报告,说该村一村民在修房过程中发现了恐龙化石。
主要是几小块比较破碎的恐龙肢骨化石和肋骨化石。
化石埋藏于晚侏罗系的紫红色泥岩中,保存非常零散和破碎,估计是恐龙死亡后经过了长距离的搬运而异地埋藏于此。
3、禄丰,位处云南省省会昆明市西北方约一百零二公里,是一个小型的内陆盆地。
在禄丰盆地中沈积了厚达1000公尺的陆相沈积岩石,被正式区分为下部与上部禄丰组地层,而恐龙化石都挖掘自下部禄丰组岩层中。
黄式云南龙的标准化石材料是一具不完整骨架,但具有近乎完全的脑袋。
这件标本是从禄丰盆地中下部禄丰组的紫红色砂岩中清理出来的恐龙化石。
4、恐龙沟距离新疆奇台县150公里,面积10余平方公里,它由洪水冲击沟和低缓的赭石山岗组成,呈南北走向。
虽然它的面积不大,但由于埋藏着极为珍贵的恐龙化石而闻名。
5、科学家发现,二连盐湖上白垩纪二连组为富含恐龙化石的层位。
其典型地层岩性为三部分:下部为浅灰、淡灰绿色泥质砂岩、含砾砂岩和砂砾岩;中部为红褐、砖红色泥岩和砂质泥岩;上部为绿黄、灰黄色泥岩。
总厚度大于60米。
有科学家认为,这是由巨大洪水作用形成的沉积物?6、近年来在内蒙古巴音满都呼白垩纪末期的地层里出土的数百个原角龙和甲龙化石中,大量完整的恐龙骨架成群堆积在一起。
同时发现当地含化石的岩层是一种砖红色的粉沙岩层,7、中美内蒙古恐龙考察队通过近两年的野外地质考察与发掘,先后在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赤峰市宁城县等地采集了大量的古脊椎动物化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应该区分好砂岩和泥岩的概念 1. 砂岩(Sandstone)--由沙粒经过水搬运沉淀于河床上,经千百年的堆积坚固并经地质物理作用胶结而成的岩石。
砂岩结构呈颗粒状,透水性能良好,其砂粒粒径在1/16-2mm,颗粒特别细小的,比如直径在1/16-1/250mm的称之为粉砂岩。
主要成份为:石英成份52%以上;粘土15%左右;针铁矿18%左右;其它物质10%以上。
如果石英含量在90%以上,称之为石英砂岩。
2. 页岩(Shale)或是泥岩(Mud rock)--是粘土岩的一种,由粘土物质经压实作用、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后形成。
其由微小矿物组成,粒径小于1/256mm,具有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透水性很差。
页岩与泥岩的区别在于页岩有明显平整的层理,相邻两层组成颗粒大小有明显差异,单层厚度小于25cm总厚度可达到数十米;泥岩层理不明显,单层厚度大于1米,且质地较均匀。
泥质粉砂岩成分主要为粉砂,含少量粘土矿物及胶结物砂质泥岩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含少量砂质感觉泥质粉砂岩的断口较沙质泥岩粗糙手搓的话,泥质粉砂岩的砂感更强些,而沙质泥岩细腻些浸水后,泥岩易软化两者主要就是颗粒大小和粘土矿物与胶结物与砂质的含量比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