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作文讲评教学设计
(全)作文讲评教案

(全)作文讲评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作文讲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2. 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选取学生优秀作文进行展示和讲评。
2. 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指导。
3. 针对不同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本次作文的主题和要求,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写作过程。
2. 作文展示:挑选几篇优秀作文进行展示,让学生欣赏和学习。
3. 作文讲评:对展示的作文进行详细讲评,分析其优点和不足。
4. 问题分析:针对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指导。
5. 方法讲解:给出解决作文问题的具体方法和建议。
6. 学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发表见解,互相学习、交流。
7. 课堂小结:总结本次作文讲评的要点,布置课后写作任务。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同伴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提高彼此的写作水平。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根据作文讲评的内容,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
2. 选取一篇优秀作文,进行深入学习,分析其写作技巧。
3. 积累作文素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六、教学策略1.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作文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写作技巧和方法。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作文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4. 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特点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七、教学资源1. 作文素材库:提供丰富的作文素材,方便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 优秀作文集:收集历年优秀作文,供学生参考和借鉴。
3. 写作指导书籍:推荐相关写作指导书籍,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写作参考和灵感来源。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回顾_拓展三》优质课教学设计_3

横山区第四小学导教案教课方案稿纸【学习目标】1.沟通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和首尾响应的写作方法。
2.回首本组课文所记录的革命先烈的事迹,可以比较全面地介绍革命先烈的事迹,背诵《囚歌》。
3.阅读革命书本,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重和赞美之情。
【学习要点】沟通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和首尾响应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在习作中学会使用首尾响应的写作方法。
【学前准备】收集叶挺将军的有关资料。
(师生)【课时安排】 1 课时【教课过程】一、沟通平台。
1.明确沟通平台的目的。
(1)回想本单元课文中革命前辈的动人事迹,练惯用精练的语言较全面地概括主要内容,锻炼学生概括总结的水平。
(2)总结各篇文章的写作特色,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感觉文章的表达艺术,并试试在习作训练中适合地使用。
2.回首学习本单元的收获。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回想、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沟通自己的领会和收获,进一步感觉革命前辈为了人民利益而不惜牺牲生命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对革命前辈的怀念和仰慕之情。
(2)在老师指引下,详细总结各篇文章的写作特色,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感觉文章的表达艺术,并试试在习作中适合地使用。
二、与日俱增。
1.明确“与日俱增”的目的。
(1)经过有感情的朗诵与背诵《囚歌》,感觉叶挺将军杀身成仁的高大形象,领会革命前辈对仇敌的愤恨和对革命成功的神往之情。
(2)持续收集一些经典的革命诗词,练习朗诵并背诵,以激发学生对革命前辈的怀念与仰慕之情。
2.认识作者的平生及当时的写作背景。
叶挺( 1896-1946),广东人。
他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与军事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者和领导人。
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 ,并说“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 。
叶挺从前就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被誉为“北伐名将”。
抗战迸发后,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
1941 年发生皖南事变时,他被公民党非法拘捕。
在狱中他坚贞不屈,曾作《囚歌》明志。
1946 年 3 月重获自由。
五年级语文下册《回顾__拓展一》教学设计2

《回首拓展一》教课方案2学习目标:1.回首本单元所学内容,沟通学习与感悟。
2.累积古诗。
3.经过“兴趣语文”的学习,感觉到标点符号的魅力。
课时安排: 2 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沟通平台1.想想,经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领会?2.自由地进行讲堂沟通。
3.选择要点睁开议论。
(1)谈谈对西部的认识和感觉。
教师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让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西部的认识,比方:西部的历史;西部的自然环境;西部的发展。
(2)谈谈对课文写法特色的认识。
①《白杨》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例证。
(以白杨的品行来比喻、示意西部建设者的质量等。
)②《草原》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例证篇。
(风景的铺陈,直抒胸臆的抒怀等。
)(3)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领会。
①找一找在这组课文中有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简要的谈谈此中的含义。
②谈谈你是如何去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理解个别字记词的含义等。
)二、与日俱增1.导入先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可见累积的重要性。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中唐期间素有诗豪之称的大诗人刘禹锡写的《浪淘沙》。
2.学生自由朗诵,假如有不理解的,老师可作适合增补性解说。
“九曲黄河万里沙” ,写黄河弯曲折曲地流经万里,夹带着大批泥沙。
“ 浪淘”,波浪翻卷;“风簸”,风波转动。
“浪淘风簸自天涯” ,写黄河波浪汹涌,来自天边。
“现在直上银河去” ,是诗人一种浪漫的想象,说黄河向来走到银河那边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夸张地说能够抵达牛郞和织女的家了。
前两句描绘黄河奔跑万里的雄浑气概;后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黄河积厚流光,忧如是从银河里流下来的。
此诗写九曲黄河的宏伟气概,并睁开奇异的想象,表现作者的神往与追求。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背诵。
4.指引学生课外找一些刘禹锡的诗来读一读。
第二课时兴趣语文1.讲话导入。
师:批阅作文时,常发现有些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使用为所欲为。
回首作文讲评学案二

房山高级中学生态循环课堂学案高一语文第9周 01 总编号:31 主备人:王丽琴回首作文讲评(二)一、学习目标:提升记叙文写作能力,作文升格。
二、学习重难点:作文升格三、学习方法建议:品读欣赏修改四、学习问题设计:解决重点问题记叙文之:关键在于处理好人与事的关系记事,离不开写人;写人,离不开叙事。
如何在不同的文章中,将人和事的关系处理得最好,是一人一事的记叙文能否出彩的关键。
1、一人一事的记叙文中,叙事是为了写人,叙事的语言每一句都是为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内心世界等服务的,所以,叙事的语言后面一定要注意随时穿插人物描写。
【举例】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放学来到那条令人凄神寒骨而又深邃的小巷口。
我家在巷子的尽头,这是径不得不经过的巷子。
我想:今天母亲不会再为我点燃那盏指明灯了。
我顿时陷入了恐惧,冷风习习,吹得我直打寒颤。
面对那幽深的小巷,我束手无策,仿佛猎人手中的猎物,任由他人宰割,却无法抵抗。
不经意间,一点星光从我眼前滑过.难道是鬼火?我不敢再冥思遐想.便壮着胆子快步向前迈,走近一看:天哪,那是从病榻上起来的年迈母亲啊!只见母亲满是皱纹的脸盘惨白吓人,那眼神飘忽不定,像迷路的孩子丢失了指南针.昔日那红润的嘴唇已是黯淡无光。
母亲从兜里伸出又冰又冷的手抚摸着我的脸,眼泪一下模糊了我的视线。
我情不自禁地扑到母亲怀抱里。
此刻,浓浓的暖意渗入到我幼小的心灵.像是一泓清澈的泉水,荡涤起心中的欢歌笑语.母亲吐出几个字‚饿……饿了吗?我去煮夜宵,让你暖和暖和身子。
‛【品读】本文的中心是为了表现母爱留给‚我‛的影响,在叙事过程中,小作者穿插的病中的母亲在冷冽的寒风中等儿回家的人物描写,令人印象深刻。
这样的母爱让人刻骨铭心,从而为下文小作者的抒情议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一人一事的记叙文中,最能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内心世界的片段,一定要重点描写。
【举例】致命的下课铃响了,我一拎书包,飞一般地冲出教室,一头钻进茫茫的雨帘中。
回首去年的教案

回首去年的教案教案标题:回首去年的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回顾去年所编写的教案并进行评估和改进。
通过回顾教案,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根据这些发现,不断改进我们的教案撰写和教学实践,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
教学目标:1. 回顾和评估去年的教案,发现优点和不足之处;2. 提出改进教案的具体建议和指导,以提高教学效果;3. 增强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成果的把握,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教案步骤:步骤一:回顾去年的教案(15分钟)1. 请教师将去年的教案整理出来,并提供给参与教研的教师们。
2. 教师们阅读并回顾自己去年所编写的教案,以及其他教师所编写的教案。
步骤二:小组讨论(20分钟)1. 教师们分为小组,就各自回顾的教案进行讨论。
2. 小组讨论的问题:a. 教案中的优点和不足有哪些?有何体现?b. 去年的教案是否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c. 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步骤三:分享和总结(20分钟)1.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和发现。
2. 教师们一起讨论并总结出共同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向。
步骤四:改进教案(20分钟)1. 根据讨论和总结的结果,教师们分析出去年教案的不足之处。
2. 教师们结合自身经验和专业知识,提出改进教案的具体建议和指导。
步骤五:制定行动计划(15分钟)1. 教师们根据改进教案的建议和指导,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2. 行动计划中应包括:a. 教案改进的具体目标;b. 改进教案的具体方法和步骤;c. 实施改进教案的时间安排。
步骤六: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教师们回顾整个回顾教案的过程,总结收获和体会。
2. 教师们针对教案改进的思路和行动计划,进行个人反思。
教案评估:本教案的评估包括两个方面:1. 参与教师的反馈:通过教师们的反馈,评估教案回顾的过程是否有利于提高教案质量和教学效果。
2. 教学实践的观察:观察教师们在改进教案后的实际教学实践中的表现,评估教案改进的效果。
作文讲评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2篇)

作文讲评教学设计方案作文讲评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2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
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讲评教学设计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作文讲评教学设计方案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分析学生习作中的亮点,教给学生如何拟作文题目、选材、如何写好开头结尾、生动描写,把作文写具体。
2.通过这次作文讲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初步学会运用标准评改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合作修改进步习作,(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能够认识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通过自改作文提高写作能力的信心和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运用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评议他人的作文。
三、教学准备:课件、学生进步习作一篇。
四、教学过程:课前小故事:王安石推敲的故事(一)导入新课推敲的魅力真大啊!这节课我们也来讲评作文,推敲语言。
大家还记得习作要求吗?课件出示,自由回顾。
(二)赏析习作1.总体评价同学们,老师批阅了你们的作文,内心充满了感动。
精彩粉呈的习作内容诠释了你们的成长故事。
最打动老师的是字里行间充满了真情实感。
你们看,这些同学都榜上有名了!出示课件:优秀作文名单:郝梦婷杨晨曦贾旭阳李科明李婷李洋张颖曹思琦康政进步作文名单:王宝莹李桓伟尚伟付长城张立坤石佳璐郑启洋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祝贺这些同学吧!批阅中老师还发现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个别同学选材不够新颖,事例不够具体,不过没关系,相信通过我们一起评改,你们一定会茅塞顿开,找到更好的修改办法。
2.分类评析本次习作每个人都有闪光之处,你们瞧这几位同学,他们的题目多妙呀!A.出示:题目妙读一读这几个题目,你认为那个最妙?说出你的理由来。
指名说B.出示:选材新选材典型、新颖是我们习作的一个要求,而这几位同学他们的选材独具强心,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吧。
回首作文讲评

房山高级中学生态循环课堂教案高一语文第 9周 01 总编号:31 主备人:王丽琴回首作文讲评(一)一、教学目标:提升记叙文写作能力,作文升格。
二、教学重难点:作文升格三、教学方法建议:品读欣赏修改四、教学流程与教学方法设计(一)题目回顾几多回首,几多悲欢,往事并不如烟。
每当心灵触动,惊起却回首,往事历历:有时,回首是童年的摇车、无字的眠歌;有时,回首是苏轼笔下的明月夜、短松冈;有时,回首是稼轩唱响千古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同学们!当你行走人生,频频回首时,最能激荡你心灵的又是什么呢?请以“回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800字。
(二)作文存在问题:1.部分学生的作文还存在文体不清的问题,开篇结尾整段地议论。
2.选材低幼化,如“童年打仗的游戏”“母亲带自己去看病”。
3.结构不完整,平铺直叙,没有细致的描写。
4.扣题意识不强。
(三)点评并修改升格下面这篇作文。
回首每当学校宣布处理违纪学生决定时,我便不由得想起往事。
往事不堪回首,那件事我不想提,它是我无知的印证,是悔恨的记忆,也是我伤害母亲最深的一次。
那是一个星期四的早晨,刚上完早自习,同桌告诉我他昨天打球的时候被别班同学围打了,我听他说完来龙去脉,感觉他很受委屈。
看到同桌那愁眉苦脸的样子,我心里也不是个滋味,只能暗暗地替他倒霉。
他没有告诉老师,我也没有劝他告诉,这是我们的错误。
就这样几节课过去了。
中午快要放学的时候,他对我说,要去宿舍找对方报仇,不能给白打了。
我心里犹豫了一下,这要是让学校知道将受严重处分。
他说约了几个人,不会吃亏的。
我望着他恳切地眼神,可能是同情吧,便没有拒绝。
这又是我的一个错误,这样,我们来到宿舍,找到了那个人。
双方开始对垒,由谩骂到动手就是一刹那间。
看到同学约的几个人摩拳擦掌都参战了,我犹豫了一下,当看到对方几人围上来时,我就控制不住自己,便冲上去打了起来,就那么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越战越勇,一直打到他们不敢还手为止,心里还挺有自豪感。
小学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五篇

小学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五篇第一篇:小学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曹立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讲评让学生写文章做到围绕中心选材,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2、过程与方法:讲评中以表扬和激励为主,通过范例讲解、自主交流、教师下水文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习评析作文,学习把握中心选取材料并会详略得当的表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挖掘作文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
教学重点:写文章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教学难点:作文中说明方法的运用教学准备:作文照片截取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的解说,或对抽象整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等有所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这种文体叫什么?前一段时间我们完成了习作三,今天,我们进行作文的点评。
二、作文回顾:(投影)回顾本次作文题目及要求。
三、总结点评:作文基本内容统计算。
存在的主要问题:1、把说明文写成了记叙文的形式。
文中穿插了过长的故事。
2、引用痕迹明显,不会合理地运用摘抄的内容。
3、详略不得当,重点不突出,段与段的内容基本一样多。
4、跑题。
基本功方面的问题:1、错字多。
2、引号,书名号不会用。
3、不会分段。
4、词语使用不当。
5、词语句子啰嗦。
优点1、认真观察物体,准备了必要的资料。
2、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充分利用。
3、拟人化的语言。
比如:孙以桐,徐晓娣四、作文讲评:讲评习作1、评头论足(最佳贡献奖):(投影)引导学生思考(1)这篇文章小作者想表达什么主题?选取了什么材料,是怎样安排详略的?(2)你认为本文主要病因在哪,怎样修改?教师总结:在记叙的过程中,哪些要详写?哪些要略写?在一篇文章中,哪些地方应浓墨重彩细加叙述和描写,哪些地方只要一笔交代,这不是根据写作者掌握材料的多寡来决定的,也不是根据个人的喜好来决定的。
确定哪些地方应详写,哪些地方要略写,这是有原则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首〉写作讲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卷评析,学生了解本次作文审题立意的正确方向,进一步领会哲学思辨对审题立意的开掘意义。
2.通过范文阅读和点评,学生进一步明确“概念统一”和“观点与材料统一”的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运用“对立与统一”的哲学原理进行审题立意,增强深度立意的自觉性。
2.难点:明确“概念统一”和“观点与材料统一”的要求并付诸实践。
【学情分析】@作文题目:我们常说,一切都要向前看,其实,有时“回首”也很有必要。
请以“回首”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题目简析:这是一篇典型的给材料命题作文。
前面的引言,既是一种限制,也是给“回首”指明了辩证思维的方向,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度。
@写作概况:年级均分分,班级均分**分。
由于高三阶段的写作重视用哲学思维让作文“有深度”,所以这个文题的写作,大部分同学是能够适应的,但是精彩的文章也很少。
@问题聚焦:学生有辩证思维的意识但表述的严密性不够强、“回首”的概念不够统一、材料与观点不够一致等共性问题。
课时建议:2课时。
【思路点拨】本次作文讲评,意在进一步适应材料命题写作的方式,养成哲学思辩的自觉性,在高考总复习阶段形成一种类型文。
因此,讲评不求面面俱到,而是突出思辨对审题的开掘意义,并进而引申到材料与观点的切合问题。
为了深化学生的印象,所以范文点评、同一类型作文的甄别是一种强化环节。
作业巩固可采用审题列提纲的方式,训练整体构思,把握概念,理顺文脉。
【拓展练习】1.认真阅读课文《简笔与繁笔》,体会关系型议论文中辩证思维的运用以及概念的界定问题。
2.完成命题作文:异【板书设计】回首回顾(成功或失败)反思(肯定或否定)向前(激励或发扬)(记叙)(议论)【附1】《回首》范文(印发资料)。
【附2】“拥有与没有”例文。
生有所息(28)人的生命是充满交织的。
生命的长河源远流长,我们每个人都努力的向上攀登,总是认为生命之中的绚丽美景在高山悬崖上,错过许许多多的快乐与幸福。
因此感谢生命之间应有所息,同时也应感谢我生命之间生生不息。
(两个分句前后应交换位子)生命的可贵,需要让心灵驰骋于大漠,接受黄沙漫飞的洗礼,需要让心灵游弋于海洋,接受雪白浪花的冲击,需要让心灵翱翔于天空,接受和风细雨的吹打。
其实,人生永远也无永远,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敌不过时间,包括一切。
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忙碌不止,还要学会在生命中有所止息,感谢我的生命之中有所止息,只有这样,在天空上飞翔的风筝才不会因此而断了线。
(过度自然,有辩证思想)古代有建树的人不都是如此吗?孔子在人生中看清事态的变迁,最终他名垂千古,功成名就。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是他的生命中“有所止息,”最终“苦心人,终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不再是神话。
先人尚且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呢?如果你是一颗小草,不要妄想,一夜之间长成参天大树,而要生长的过程中静静地汲取养分。
如果你是一滴水珠,不要渴望一夜之间涌入苍茫大海,需要在奔流的路上停止脚步积累力量。
如果你是一条小鱼,不要奢望一跃成龙,需要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地等待时机。
(比喻论证)生命是生生不息,人的一生却又是生有所息。
不要岁月的流逝让你成为匆匆忙忙的过客,也不要时间的推移让你变为冷漠不已。
而我,我认为我是个听话的孩子,手里推着快了的弦,学会忙里偷闲,这是我所感谢的生命之中生有所息,感谢我一直以来没有将所有的经历与实践都赔在工作和学习上,没有将休息的时间扼杀在启程的摇篮里。
因此我懂得生命之中应当需要宝贵的时间。
(能联系自我)不知多少人曾向我抱怨高中生活的繁忙与单调,却要逼自己狠狠的看书,目的是受到掌声和鲜花。
然而,我告诉他们,没有人会鄙夷你对鲜花的向往,想想失意之后李白的理想破灭仰天大笑的豪迈,苏轼被贬之后“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超然,因为他们等待的是悠闲的自然生活,前半生他们忽忽走过,不收沾染,后半生他们可以轻松上阵。
(没有扣住“在生命中有所止息”去议论)我欣赏庄周梦蝶一般的意境,妒忌李白仰天大笑的豪迈,佩服苏轼超然物外的乐观。
不信,你可驻足而看看地上的小草,他们是如何放肆地苍翠欲滴,连蜗牛都伸着懒腰,打哈欠,旁边窃窃私语的苍蝇依偎在一起,享受幸福的快乐。
(小草、苍蝇的例子不当)生命之中需要有所息,而不是持续地奋斗与工作,感谢我所拥有的,感谢我所没有的,在空远万里的清晨或是黄花堆积的黄昏,我会对天空唱道:“我需要这样的生活。
”点评:本文从构思、立意、内容、表达上看都可算是一片佳作。
但没有准确把握题意,是套题作文,全文主要写“学会在生命中有所止息”,只是在最后一段才提及材料,只能评为四类下。
珍惜过后是奋斗(45分)惜时,是对现在的奋斗;惜逝,是对未来的奋斗;惜生,是对自己的奋斗。
于是便知道:那些拥有的,教会我们我们珍惜;那些没有的,教会我们为之奋斗。
生活需被珍惜。
古人云: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许多事物在不经意间流逝,因此更需被珍惜。
苏轼曾说过:“不珍惜自己生命的人,也不会珍惜他人的生命。
”于是便有了其友人做官后的残暴。
(此例用在此处不当)有些人总是望着未来与别人的东西而忽略了身边的事物,到头来甚至连自己的本性都不复存在了。
因此,珍惜所拥有的,才能遥望未来。
生活需存在奋斗。
“知足常乐”是一种好的心态,却并不是一个人真正该有的生活态度。
如果一味只安于现状,那也许一生平静,但却也失去了生活的真正意义。
乔布斯没有放弃梦想从而创造了“苹果”手机,虽然他逝世了,但却永存于世;迈克因为对音乐的执着从而成为“king of the pop”。
他们都没有放弃,为梦想为自己奋斗。
因此,奋斗所没有的,才能更进一步。
然而,奋斗不意味着“强求”,珍惜不意味着“占有”。
学会放下的人,有时会笑到最后。
“占有”与“强求”有时更甚于毁灭。
于是便清楚,有些东西是及时放手也会走回来,那便是真正该珍惜的,而有些是放手了不再回来,那便是不需强求的。
只是清楚,奋斗之前需珍惜。
(具有辩证思维)有人总认为,拥有的不需被珍惜,梦想的才值得奋斗。
然而却一次又一次失去,那是不珍惜的代价,也是一种警戒。
但在警戒中我们学会成长,学会长大。
于是便感谢我所拥有的,感谢我所没有的。
是它们伴随着我们成长,教会我们珍惜与奋斗。
(能从反面论证)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从牙牙学语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以至于落日余晖。
回首、回首、再一次回首。
是否每一次都问过自己“珍惜了吗?后悔了吗?奋斗了吗?逝去了吗?”人本非圣贤,有许多事则该告诉自己:当繁华落尽,千万别让自己后悔。
一年年花落,一次创意逝去,一段段回忆。
回首处,请清楚自己最需珍惜什么;一幕幕场景,一次次努力,一点点辛勤。
回首处,请握紧自己所拥有的。
没有点点滴滴的黄昏来悔时伤怀,只有带着经历与拥有去往前走。
更没有人生是完美的,却也只有对拥有的与不拥有的无奈与笑颜。
于是便清楚了,明了了。
留给自己的,更需自己去回味与创造。
珍惜过后是奋斗,便带着珍惜的“拥有”与奋斗的“没有”去笑对每一步走过的路……点评:本文基本把握题意,围绕“拥有和没有”,但是没有抓住“感谢”反而将“感谢”替换为“珍惜、奋斗”,稍有偏题,文中用“生活需被珍惜。
生活需存在奋斗。
然而,奋斗不意味着“强求”,珍惜不意味着“占有”。
有人总认为,拥有的不需被珍惜,梦想的才值得奋斗。
“珍惜了吗?后悔了吗?奋斗了吗?逝去了吗?”等作为分论点更显得偏离题意。
没能将“拥有和没有”两者联系起来思考,立意一般,对于当代社会等缺少思考,思想深度不够。
结构完整,选材较恰当,语言流畅、得体。
有无之幸(64)感谢我所拥有的,无论何时何地,你们都在我左右,伴我一路前行;感谢我所没有的,不管是好是坏,你们都给予我动力,去追逐前路的未知。
拥有也好,没有也罢,都是人生的宝藏,都值得感谢。
鱼说:因为有鳍,我才能在水中畅游,因为没有翅膀,我不能翱翔天空,但正因如此我才更珍惜海的宽广。
僧曰:因为清心寡欲,我才能超脱物外,因为远离红尘纷扰,我不能有七情六欲,但正因如此,我才看得更透彻。
于拈花一笑间悟道。
有之我幸,失之我命。
我不怨,反而愈发感谢生命的馈赠和遗失的美好。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运用禅语富有哲理)在合欢树下,在地坛中,史铁生这个如钢铁般坚毅地活在这世上,用妙笔写下不朽篇章的人,若非不是感谢自己的心还能跳,手还能动,脑还能思索,上天只是封印了他的双腿,限制了他的行动,却还是赐予了他鲜活的生命,怎么能以无垠的心来看这人生,震撼世人,将自己有限的生命化为世代流传的名篇,永久延续呢?(排比、反问语势强烈)吟着“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柳永,才富五车,却只能做个奉旨填词的柳三变,落寞是有的,可更多恐怕是知己相伴的欣慰。
多少人在死后空余一抔黄土,但柳永不同,那么多人“春风吊柳七”,若当初投身官场,还有此等闲情雅致以词述衷肠,以心交知己吗?拥有的便已经是最好的安排,没有的失去了也未必是缺憾。
(名人为例,一今一古)拥有的得来不易,没有的有待追求。
事无绝对,没有人能拥有一切,总会有触碰不到的。
有些激励我们不断寻找,有些劝慰我们不要执念。
珍惜身边已有的。
并不是只能从拥有中得到,没有也蕴含着等待的幸福和知足的哲理,不论有无,都应该被感谢。
(两者联系起来思考,具有辩证思维)人羡慕风自由,风羡慕人实在;云羡慕雾飘渺,雾羡慕云多彩;水羡慕山长久,山羡慕水灵动……你羡慕自己没有的,别人羡慕你拥有的,说不清到底是哪个好。
因为拥有了,所以被你轻视,疏远;因为没有你才盲目追求,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不管拥有还是没有,在个人眼里都是珍宝,都有无与伦比的价值。
何必徒有羡鱼情?不论有无,都应该被感谢。
(有中之无,无中之有,有之弊,无之利,很有思辩)感谢我所拥有的,感谢我所没有的,得之失之,我之幸焉。
(呼应开头,结构严谨)点评:本文能准确把握题意,紧紧围绕“拥有什么,没有什么,为什么感谢”,得出“得之失之,我之幸焉”的结论,主旨明确,并能将“拥有和没有”两者联系起来思考,写出“有中之无,无中之有,有之弊,无之利”,很有思辩,立意较深。
总分总结构完整、严谨,以自然、名人、动物、僧人为例,选材广泛,内容充实,有较强的说服力。
能联系自我,感情真实,能思考当代社会,有思想深度。
能引经据典,语言流畅、得体。
排比、反问语势强烈,比喻论证生动形象、运用禅语富有哲理,语言优美,语势酣畅。
知足常乐(40)草因沐浴阳光而快乐,花因适时开放而快乐,鸟因展翅翱翔而快乐,鱼因嬉戏池底而快乐……大自然中一切事物都因自己所拥有的而快乐,而不奢求更多自己所没有的。
人也一样,要学会感谢我所拥有的,感谢我所没有的(说话无根据),他便不会有想要感谢之意,更不会快乐之言。
(表达不清)葛朗台,一个大家公认的“守财奴”,因贪婪于金钱,妻子因重病而故,女儿不能与心爱的人在一起,临死之前,都还不忘与金钱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