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交通专用道设置标准的探讨

合集下载

城市道路标准

城市道路标准

城市道路标准城市道路是城市的血脉,是连接城市各个部分的重要交通枢纽。

城市道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城市交通运行、交通安全、城市形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城市道路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首先,城市道路标准应该符合城市规划和发展的需要。

城市道路的规划应该与城市整体规划相一致,能够满足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

在城市道路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方向、人口增长趋势、交通需求等因素,确保道路规划能够长远有效地服务于城市发展。

其次,城市道路标准应该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

城市道路不仅仅是车辆的通行道路,更是人们出行的场所。

因此,在道路标准的制定中,需要考虑行人、自行车等非机动车的通行需求,合理设置人行道、自行车道等设施,保障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通行。

另外,城市道路标准还应该注重交通安全和环保。

在道路设计中,需要考虑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比如交通信号灯、标线、标志等,确保交通秩序井然。

同时,还应该注重道路的环保设计,采用适宜的材料和绿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营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此外,城市道路标准还应该注重交通运行效率。

在道路设计中,需要合理规划道路的宽窄、弯曲、坡度等,以便提高交通运行的效率,减少拥堵现象的发生。

同时,还需要合理设置交通设施,比如公交车站、停车场等,方便市民出行。

最后,城市道路标准的制定需要注重科技创新和智能化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智能路灯等新技术逐渐应用到城市道路中,提高了道路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因此,在城市道路标准的制定中,需要充分考虑科技创新和智能化应用,以适应城市交通发展的新趋势。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需要充分考虑城市规划和发展的需要,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注重交通安全和环保,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同时注重科技创新和智能化应用。

只有这样,才能打造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城市道路,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出行环境。

市政工程中的道路规范要求

市政工程中的道路规范要求

市政工程中的道路规范要求道路规范要求在市政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确保道路的安全、通畅和美观。

本文将阐述市政工程中的道路规范要求,并探讨其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1. 道路宽度和布局道路宽度是道路设计中的重要参数,它直接关系到道路交通的通行能力和交通流的顺畅程度。

根据道路类型和预计交通量,规范要求确定道路的最小宽度,并考虑行车道、人行道、缓冲带等元素的布局。

道路的宽度和布局应充分考虑各类车辆和行人的需求,确保其安全和便利性。

2. 车行道和非机动车道设计规范要求明确了车行道的标准,包括路面材料、坡度、弯道半径等。

车行道的设计应考虑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车流量,提供良好的行车条件。

同时,规范要求还关注非机动车道的设计,确保自行车和行人的安全和畅通。

3. 交叉口和人行过街设施规范要求详细规定了交叉口的布局和信号灯的设置。

交叉口的设计应考虑车辆的转弯半径、行人的通行需求和交通流的平衡。

此外,规范还关注人行过街设施的设置,包括斑马线、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等,以提升行人的安全性。

4. 道路标线和标牌规范要求确定了道路标线和标牌的种类、位置和尺寸。

标线和标牌的设置可以提供行车指引和警示,帮助驾驶员和行人遵守交通规则。

通过合理设置标线和标牌,可以减少交通事故和交通堵塞。

5. 绿化和景观设计规范要求强调在道路建设中考虑绿化和景观设计。

绿化带可以提供美观和减少噪音的效果,同时还能改善空气质量和降低环境温度。

景观设计的合理布局可以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6. 公共设施和垃圾处理规范要求充分考虑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包括公共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设置。

公共设施包括公共厕所、休息区和自行车停车场等,能够提供便利和舒适的环境。

垃圾处理设施的设计和设置应与道路一体化,方便市民丢弃垃圾并保持环境的整洁。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中的道路规范要求涵盖了道路宽度和布局、车行道和非机动车道设计、交叉口和人行过街设施、道路标线和标牌、绿化和景观设计,以及公共设施和垃圾处理等方面。

城市交通管理中的道路隔离设施规范与布置

城市交通管理中的道路隔离设施规范与布置

城市交通管理中的道路隔离设施规范与布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管理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议题。

道路隔离设施作为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交通安全、优化交通流量、提高交通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道路隔离设施规范与布置。

一、道路隔离设施的规范道路隔离设施的规范是确保交通安全的基础。

首先,道路隔离设施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包括材料选用、结构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

其次,道路隔离设施的规范还应考虑到不同道路类型和交通流量的特点,以确保其功能的实现。

例如,在高速公路上,道路隔离设施应具备一定的抗冲撞能力,能够有效地防止车辆越道行驶;而在市区道路上,道路隔离设施则应注重美观性,以不影响城市景观的同时,确保交通秩序的有序进行。

二、道路隔离设施的布置道路隔离设施的布置是保障交通流畅的关键。

首先,道路隔离设施的布置应根据道路类型和交通流量确定。

在高速公路上,应设置中央隔离带,将车流分隔开,减少交叉碰撞的风险;而在市区道路上,应设置分隔岛和人行道,保障行人的安全。

其次,道路隔离设施的布置还应考虑到道路的宽度和周边环境。

在狭窄的道路上,应合理设置隔离设施,防止车辆相互干扰;在繁华商业区,应注重隔离设施的美观性,以不影响商业活动的同时,确保交通秩序的有序进行。

三、道路隔离设施的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道路隔离设施也在不断创新。

一方面,新材料的应用使得道路隔离设施更加耐用、抗冲撞能力更强。

例如,采用高分子材料制作的道路隔离设施,不仅具备较高的韧性和强度,还能够有效吸收碰撞力量,减少车辆和行人的伤害。

另一方面,智能化的道路隔离设施也逐渐出现。

例如,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摄像头,道路隔离设施可以实时监测交通状况,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提高交通效率。

四、道路隔离设施的管理道路隔离设施的管理是确保其有效运行的关键。

首先,道路隔离设施的维护保养应得到重视。

定期检查和维修道路隔离设施,包括修补破损、更换老化的设施,以保证其正常使用。

城市公共交通专用道的设置研究——以南京市中新路公交专用道设计为例

城市公共交通专用道的设置研究——以南京市中新路公交专用道设计为例

Su y n t d o Ur a Bu La e e tn b n s n S ti g

Ta i g k n Zh n x n o g i Ro d Bu L n De in o Ex mp e a s ae sg fr a l
YE Xi n
( h nxa ol e otes nvri ,N nig 2 0 8 ,C i ) C egin C l g ,Suh at i sy aj 10 8 hn e U e t n a
Absr c : Fo t e s k o r le i u b n ta c c ng sin a d e u i g t d v l p p b i ta t r h ae f ei vng r a r f o e to n ns rn o i e e o u lc
t n p r , ma y i e h v d v l p d u l n . t e a i f lb r t g h fa i i t a d e e - r s ot a n c t s a e e eo e b s a e On h b ss e a o ai t e e sb l y n n c s i o n i
() 3 —4 . 4 :2 9 2 8
卡对公 共交 通提 供 收费 系统 和有效 的客 流分 析 、客 流调查 基础 上 ,尚需 继续 研究其 在 公交 规划 中 的应
用 ,大 力拓展 I 卡数 据 挖 掘新 领域 ,弥补 现阶 段I C C
卡数据 的缺憾 。公 交I 卡 数据 如果 能 真正 用 于公交 C
ra s utr a d t fc rpr e o aj g i . t evs s rf e c fr ra o s u t n n o d t c e n r f po et s f N ni Ct I re a ee n e o ub n c nt ci a d r u ai i n y s r r o

城市公交专用道技术标准

城市公交专用道技术标准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城市公交专用道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for Bus LanesDBJ50/T×××——201X主编单位: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批准单位: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施行日期:201X 年XX 月XX 日201X 重庆前言根据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下达2018年度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项目计划(第一批)的通知》(渝建〔2018〕447号)文件要求,标准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重庆市近年来公交专用道规划、设计、施工的实践经验,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最新规范、导则和研究成果,并在广泛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体现了山地组团城市公交专用道建设的技术特色。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线网规划;4.公交专用道设置;5.停靠车站设置;6.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设置;7.施工及验收;附录。

本标准由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重庆市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在本标准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收集资料,总结经验,并将有关意见或建议反馈至重庆市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系人:左璇,地址:重庆市渝北区火车北站北广场公交站务楼,邮编401120,电子邮箱877102395@),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审查专家主编单位: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重庆市勘测院主要起草人员:审查专家:目次1 总则 (1)2 术语和符号 (2)2.1术语 (2)2.2主要符号 (3)3 线网规划 (4)3.1一般规定 (4)3.2规划内容与流程 (4)3.3基础工作 (5)3.4公共交通需求预测 (5)3.5线网布局 (5)3.6方案评价 (6)4 公交专用道设置 (7)4.1一般规定 (7)4.2设置原则 (8)4.3设置条件 (8)4.4使用时段 (10)4.5车道形式 (11)4.6设置方法 (12)4.7车道宽度 (16)4.8路面结构 (17)5 停靠车站设置 (18)5.1一般规定 (18)5.2设置原则 (19)5.3车站形式 (20)5.4车站位置 (23)5.5站台几何设计 (31)5.6站台设施 (38)5.7乘客过街设施 (42)6 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设置 (44)6.1一般规定 (44)6.2交通违法监测记录设施 (44)6.3视频监视设施 (45)6.4公交车辆定位检测设施 (45)6.5公交信号优先控制设施 (46)6.6公交专用道信息发布设施 (46)6.7交通标志 (46)6.8交通标线 (50)6.9交通组织设计 (53)7 施工及验收 (56)7.1一般规定 (56)7.2公交停靠车站施工及验收 (56)7.3交通标志、标线施工及验收 (57)7.4信息化设施施工及验收 (58)附录 (59)附录A路中式公交专用道设置方法 (59)附录B停靠车站设置示例 (61)附录C道路交通组织设计示例 (65)本标准用词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城市公交专用道的设置与设计

城市公交专用道的设置与设计
3. 2 换乘枢纽站
换乘是影响公交运营效果的重要因素。公共 交通与私人交通的换乘影响着公交的吸引力。各 种公共交通之间的换乘则影响着公交系统的整体 效益。
# 50 #
市郊设置停车场停放私人小汽车, 让车主可以 转乘公交, 减少私人小汽车在交通紧张时的使用, 并提高公交线路的有效服务范围。另外, 在公交站 点广泛设置自行车寄存处, 从而可引导自行车主要 用于短距离出行, 而中长距离出行则使用公交。在 路段上, 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 50 m, 异向换乘距 离不宜大于 100 m。
第2期
停靠站, 即在同一站址处设两个停靠站, 两站之间 的距离不超过 50 m, 适当分散公交站牌, 提高站台 的服务能力。
3. 4 公交新型站牌的设置
建议采用新型站牌, 为乘客提供换乘方面的信 息。新型站牌应包括以下信息: 本站点的位置, 线 路的走向, 到站时刻表、线路列车化管理的时段, 到 达本市各重要交通枢纽的乘车提示等。该类型的 站牌最好用灯箱制作, 利于乘客的夜间出行。
路段局部瓶颈处开辟公交专用道。对于一条 公交线路, 如果仅在某路段处存在公交延误严重的 问题, 而其他路段情况尚好但不具备开辟公交专用 道的条件, 则可仅在瓶颈路段开辟公交专用道。
2. 2 公交专用道的一般尺寸
公交专用道的布设长度由以下条件确定: 客流 分布长度、道路设施完善程度、公交车占社会车辆 的比重。在客流流向长、道路设施较好时, 专用道 可以适当长一些。
在市内公交与轨道交通车站、机场、客运码头、 长途公共汽车站等客流集中换乘频繁的地方, 可考 虑设置公共汽车的起终点站, 以加强他们之间的衔 接。如: 设置立体式的综合换乘枢纽站。公共汽车 线路间换乘的便捷性主要体现在两条以上线路的 交会处。不同线路的站点要靠近, 尽量缩短乘客的 步行距离。

城市公共交通专用道的设置研究与应用

城市公共交通专用道的设置研究与应用

公交车流量条件 。 24 道路 设施 现状 . 当道路单向机动车道数达到三条或三条以上 , 对向 机动车道间 、 同向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间有足够的物 理隔离时 , 可以将某条机动车道设置为公交专用道 。 常州市延陵西路 为双向 6 机动车道 主干路 , 车行 道宽度约为 3 其 中机动车道宽约 2 . m, 5m, 2 可提 供 5 3 0 3 5n 宽度的车道设置公交专用道。 .  ̄. 5 7 l 该路段机动 车道设置有 中央分隔栅栏 , 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间 设置有 宽 0  ̄ . n 的绿化隔离带 ,拥有足够的物理 . 1 5 0l 隔离。因此 , 常州市延陵西路 ( 怀德路一 和平路段 ) 的 道路状况满足设置公交专用道及停靠站的要求。
中圈分类号: 4 1 2 . U g . 3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4 4 5 ( 0 )2 0 1 -3 10 - 6 52 60 - 0 6 0 0
1 研 究背 景 近 1 来 , 国 大多 数城 市道 路交 通 紧张状 况 日 0a 我 趋严 重 , 已在 某种 程 度上 影 响 了经 济 发 展 和居 民生 活
维普资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 2期( 总第 1 0期) 2
20 0 6年 4月
中曲 市盏 工程
C NA HI MUNI I AL EN NEE NG C P GI RI
N . S f I o 10 O 2(oi .2 ) aN
A r2 0 p. 0 6
5 c/ O puh或 高 峰 小 时 断 面 单 向 公 交 车 流 量 大 于
10pu 5 c/ , h时 有设置公交专用道的必簧 。
维普资讯
中国市盘 z彳 l

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标准

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标准

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标准一、引言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的整体规范、道路规划与设计、交通信号灯与标线、公共交通规划、非机动车交通规划和交通安全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二、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的整体规范1. 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流程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应按照确定交通需求、数据采集与分析、目标规划、方案设计、评估与优化、实施与监测等流程进行,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城市交通功能分区根据城市的发展需要和交通需求,将城市划分为核心区、新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教育区等不同的交通功能分区,合理规划各个功能区的交通布局和交通网络。

三、道路规划与设计1. 道路网密度和道路等级划分根据城市的人口密度、交通需求和土地利用特点,合理划分道路等级和道路网密度,确保道路网络的通畅性和高效性。

2. 交通需求预测与容量计算通过交通需求预测和道路容量计算,合理确定道路的设计参数,如车道数、交叉口间距、交叉口类型等,以满足未来交通的需求和流量。

3.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在道路设计中注重城市的人文环境和景观特色,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艺术装置和道路绿化设计,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四、交通信号灯与标线1. 交通信号灯设置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依据交通流量和行人需求,确保交通信号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

2. 道路标线和标牌设置在道路设计中合理设置道路标线和标牌,标明车行道、人行道、公交车道、非机动车道等,提高驾驶员的交通识别能力和交通安全。

五、公共交通规划1. 公交线路设置根据城市的人口分布和交通需求,合理规划公交线路的走向和站点设置,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范围和便捷性,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出行。

2. 公交站点设计在公交站点的设计中注重乘客的舒适性和便利性,设置遮阳设施、座椅、候车信息系统等,提高公交站点的服务水平和用户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0.1-’ 2#* 3-’)
.9)’: ;<=5>?@,9&)’: A@B5C?B,9& :@BD
E+F?G><@HG &B=I<JH=GK *J@BHLFJG@G=FB #FMM<D<, ’@BC=BD 1!22"3 , #>=B@N
41*".-5"6 *>< LM@BB=BD FO ?JP@B P?H M@B< =H @ Q@=B Q<@H?J< FO <R<S?G=BD P?H LJ=FJ=GKT UFJ G>< H@V< FO J<M=<I=BD ?JP@B GJ@OO=S SFBD<HG=FB @BW <BH?J=BD GF W<I<MFL L?PM=S GJ@OO=S, MFGH FO P=D S=GK >@I< W<H=DB<W HFQ< P?H M@B<H =B F?J SF?BGJKT X?G P<S@?H< G><J< =HB’ G @ ?B=OFJQ W<H=DB HG@BW@JW OFJ P?H M@B< =B F?J SF?BGJK,G>< W<H=DB Q<@H?J<H FO P?H M@B< =H I<JK W=OO<J<BS<T +FQ< P?H M@B<H @J< W=OO=S?MG GF W=HG=BD?=H>T +F, =G =H WF?PGY M<HH GF >@I< G>< =QLJFG@BS< ’ H J<@M=HG=S Q<@B=BD G>@G G>< P@H=H FO <HG@PM=H> G>< HG@G=FBH @BW P?H HL<S=@M Z@K @BW G>< HG@BW@JWH Q?HG P< ?B=O=<WT 7)% 8&.$*6 ?JP@B L?PM=S GJ@OO=S;P?H M@B<;HG@BW@JW
""
三 年 第 七 期
交 通 标 准 化"总 期 #$%%&’(#)*($’+ +*)’,)-,(.)*($’
!!"
标 准 化 工 作
力 可 以 达 到 ;12 辆 7 8 ( 车头 时 距 为 6<) ,但由于受公交中途停靠 站的影响,实际通行能力要远远 小于这一理想值。多数城市的调 查表明,公交车在站点的平均停 靠时间大约为 16< 左右,如果按 站点只有一个停车位来计算,则 实 际 通 行 能 力 要 小 于 !92 辆 7 8 ; 按站点有两个停车位来计算,则 实 际 通 行 能 力 要 小 于 1=2 辆 7 8 。 考虑到受交叉口信号灯 的 影 响 , 公交车的到达具有一定的潮汐性 和不均匀性,为不引起公交站点 停车混乱和保障公交车流的畅 通,当断面单向平均公交车流量 大于 62 辆 7 8 或高峰小时断面单 向公交车流量大于 !62 辆 7 8 时, 可以设置公交专用道>4?。 路的通行能力时,则比较有利于 将其中一条车道设置为公交专用 道。此外,为保障公交车道上公 交车辆获得一定的速度,道路的 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需要 有物理隔离( 如栅栏或绿化带) , 且 平交路口平均间距最好大于 622B, 道路两侧的商业活动也需较少。 此外,对于客流量时段分布 不均匀性较大的路段,应根据实 际的客流需求以及对社会车辆的 最小影响来确定公交专用道的最 佳使用时段,如在早高峰、午高 峰、晚高峰三个时段时实施公交 专用道,其余时间则允许社会车 辆进入公交专用道,从而确保公 交专用道的最大价值,并使整个 交通系统受益。 ( 公交专用道的宽度与常 1) 见形式 公交车以大型客车为主,大 型 客 车 的 宽 度 为 106B 左 右 , 而 城市中干道平均车速大都低于 《 交 通 标 准 化 》
交 通 标 准 化"总 期 #$%%&’(#)*($’+ +*)’,)-,(.)*($’
!!"
标 准 化 工 作
城市公共交通专用道设置标准的 探 讨

张卫华,黄艳君,胡
(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江苏 南京 1!22"3 )
摘要:规划城市公交专用道是实施公交优先通行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为缓解我国城市交通拥挤状况,保障城市公共交 通的优先发展,目前我国许多大城市已开始在部分路段开辟公交专用道,但由于我国相关设计规范对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标准 还缺乏统一的规定,致使各 城 市 所 设 置 的 公 交 专 用 道 的 标 志 标 线 与 隔 离 方 式 等 方 面 差 异 较 大 , 给 交 通 参 与 者 的 识 别 造 成 难 度。因此,对公交专用道及其站点的设置依据和标准进行统一规范,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公共交通;专用道;标准 中图分类号: &4"!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22154673 ( 1228 ) 265228852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尤其是城 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城市化进程 的加快,城市交通需求量急剧上 升,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机动 车数量的快速增加,城市道路交 通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道路 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要想在有限 的道路空间里解决好车辆增加与 道路畅通的问题,仅靠传统的修 第九条 对备案使用采标标 路、拓路方法难以达到目的。 城市公共客 运 交 通 ( 包括轻轨、 地铁、常规公共交通等)是城市 客运的主体,与轻轨、地铁等轨 道交通相比,常规公共交通 ( 以 下简称公交)具有投资小、见效 快、柔性好的优点,而与小汽车 等其他机动车交通方式相比,公 交车不仅单车运量大、运输效率 会公告,依据 《 产品质量法》第 高,而且人均消耗的能源和占用 的道路空间以及人均排放的污染 量等都是最低的/!0。 因 此 , 要 解 决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无疑应 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即应实施 “ 公交优先” 。 “ 公交优先”从广 义上理解,是指凡是有利于公交 发展的一切政策和措施;从狭义 上理解,是指在交通控制管理范 究法律责任。 第十条 第十一条 日起试行。
!
我国城市公 交 专 用 道 的 现 状 近年来,为缓解我国大城市
及存在的问题 的交通压力,各地都提出了优先 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政策,并采 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如加大了对 城市公交的资金投入,增加了公 交车辆,开辟新的公交线路等 等。此外,许多大城市还参考国 外的经验,如北京、上海、广 州、深圳、青岛、昆明等都相继 在有条件的道路上开辟了公交专 用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 国城市中公交专用道的设置还处 于探索阶段,由于缺乏有效的理 论作指导,还存在许多不足,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与建 !) 设过程中大多没有将公交专用道 纳入其中考虑。我国城市中现有 的公交专用道几乎都是在道路建 设完成之后,再根据交通状况来 实施的,由于受道路条件的限 制,往往使得公交专用道不易设
@0 路段饱和度
由于交通流
/0 路段客流量
路段客流量
量中除了公交车辆外,还有货运 车辆和其他客运车辆,当路段饱 和度较高时,如果再划出一条车 道作为公交专用车道,则可能会 导致其余车道的交通过度拥挤甚 至瘫痪。当然,当路段饱和度较 低时,非公交车辆对公交车辆的 干扰较小,此时设置公交专用道 的意义就不大了。因此,通常认 为路段饱和 度 位 于 206520= 之 间 时适合设置公交专用道,低于或 高于这一范围则不适合。
监督局负责解释。
标 准 化 工 作
围内使公交车在道路上优先通行 的技术措施 /01。城市公 交 专 用 道 是实施公交优先通行的有效技术 措施之一,它是指在城市特定道 路路段上通过特定的交通 标 志 、 标线或其他隔离设施,将其中一 条或多条车道分隔出来,仅供公 共汽车在全天或一天中的某一时 段使用,而其他社会车辆在该时 段内禁止使用,其目的是给予公 交车以较高的道路使用权,以缩 短行程时间,减少延误,提高准 时性,增加转换率,降低运营成 本,藉以提高城市公交的服务水 平和吸引力,扭转公交车在运输 上与小汽车竞争 的 劣 势( 相对于 《 交 通 标 准 化 》 小汽车,公交车具有车速低、起 动慢、灵活性差的缺点) 。 置或设置得不尽人意。大多数城 市公交专用道是利用标线与其他 车道隔离,隔离措施简单,不便 于交通管理,致使公交专用道常 常被非公交车辆占用,且公交车 停靠站与公交专用道之间往往不 协调,容易造成交通混乱。虽然 有少数城市的公交专用道与其他 车道是采用物理隔离,但也并非 是在道路建设时就已经有所考 虑。如深圳市考虑到非机动车很 少,而将部分三幅路( 即非机动 车道和机动车道之间有绿化带 或其他物理隔离设施)和四幅路 ( 即除了非机动车道和 机 动 车 道 之间有绿化带或其他物理隔离设 施之外,道路中间的方向分隔也 是采用绿化带或其他物理隔离 方式)主干道的非机动车道设置 为公交专用道,虽然使用效果较 好,但也存在以下不足 : 其 一 , 原有非机动车道宽度基本都在
交 通 标 准 化!总 期 #$%%&’(#)*($’+ +*)’,)-,(.)*($’
!!"
式,或者采用 “ 实黄线、虚黄 线>虚 黄 线 、 实 黄 线 ” 的 方 式 。 还有一些城市采用齿形黄线的形 式,如深圳采用的就是这一形 式,它是在专用道两侧施划实黄 线,并在该实黄线位于公交专用 道的一侧施划平行的斜黄线。 ( 在设置公交专用道的路 6) 段选择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大 多数城市现有公交专用道的设置 主要是凭借感觉和经验,多选择 在公交车流量较大的 主 干 道 上 , 且专用道基本位于道路两侧。由 于设置前缺乏科学的论证,一些 城市道路在设置公交专用道之 后,出现过该路段非公交车交通 过度拥挤和相连接道路交通混 乱,因而又不得不取消该公交专 用道的现象。 存在上述不足的主要原因是 我国现有相关设计规范中,从规 划、设计、建设到管理等多方面 都缺乏对公交专用道的有关规 定。到目前为止, 我国除了《 道路 交通标志标线》 ( 89 4:;<=!""") 中规定 “ 车种专用道线”用黄色 虚线和文字组成以及 “ 公交专用 车道指示标志”以外,其余国家 规范如 《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规范》 ( 、 《 城市道路 89 4?00?="4) 设计规范》 ( 、 《 城市公 #@@6:="?) 共交通站、 场、 厂设计规范》 ( #@@!4= 等对公交专用道的设计标准等 ":) 都没有做出相应的规 定 , 因 此 , 我国现有的城市公交专用道的隔 离方式、标志标线、公交站点等 都很不统一。由于一个城市的交 通参与者既有本地居民,也有外 来人员,公交专用道的标志标线 不统一,容易给交通参与者尤其 是外来人员对公交专用道的识别 造成困难,从而对公交专用道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