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演讲》
最后一次演讲逐字稿范文(通用6篇)

最后一次演讲逐字稿范文(通用6篇)最后一次演讲逐字稿篇11.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2.领会本文表达鲜明观点的特色。
3.体会口语的特点和本文感情色彩强烈的语言。
重点:领会闻一多先生对敌人必然灭亡、人民必定胜利的论述。
难点:口语的特点和人称的变换对表达演讲者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一、自主学习1.查字典、词典,读准字音,记住词语写法,理解词语的含义。
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破坏团结。
卑劣():卑鄙恶劣。
蛮横()():(态度)粗暴而不讲理。
2.闻一多先生是什么人?他的这篇讲演是在什么情况下作的?为什么说是“最后一次讲演”?3.本文的体裁以及特点?4.本文语言的口语,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其表现如下:(1)运用近义词、反义词使感情色彩强烈。
(2)运用感叹句、反问句、递进句表达了强烈的感情。
(3)运用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使感情色彩强烈。
(4)运用语调抑扬顿挫的变化来表达感情色彩。
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相对应语句。
二、合作探究1.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什么地方?3.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出反革命的末日来临的?4.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5.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6.文末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斗争决心?7.文章第一段中“这成什么话?”第二段中“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最后一次演讲逐字稿篇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2、引导学生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重点剖析第四段、第五段和第八段。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2、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3、学习演讲的一些技能技巧。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学,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最后一次演讲》写人物特点作文200字

《最后一次演讲》写人物特点作文200字《最后一次演讲》读后感当我读完《最后一次演讲》,我为闻一多先生的“视死如归”而感动,我的心里充满的是愤怒、敬佩和感动。
我愤怒当时社会的黑暗。
就像闻一多先生在演讲中的质问:“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无非是一个没有丧失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支笔一张嘴,有什么话可以拿出来说啊,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是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是偷偷摸摸地暗杀——这成什么话”我愤怒就是这样柔弱的读书人会遭此毒手。
我愤怒那些丧失良知的中国人还不如外籍友人——“自从李公朴先生遇害以后,原本不住在西仓坡大院的西南联大美籍教授温德先生,便住进了......”“孩子,你的父亲,我的老朋友闻一多先生是个好人,有人想要杀掉他,中国人民不答应,我这个美国人也不答应。
......孩子,你看,我还像个称职的哨兵吗”我敬佩当时以闻一多先生为代表的民主人士。
本来闻一多一家可以安全出发北上,但为了朋友,为了心中的正义和信仰,他选择了用生命去交换。
“特务们先后给闻一多寄来了两次子弹......‘如果不听我的话,我就在那个时候结束你的性命’”“闻一多仅仅淡然一笑,便把信和子弹扔进了纸篓。
”这就是知识分子的骨气,这就是最勇敢的斗士,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闻一多先生用贫乏的物质武装自己的高尚精神让我感动。
“闻一多一家在这8年当中,住过茅棚,喝过稀饭,饿过肚子,刻过图章,写过文章,游过行,......”“可对于贫困交加的闻一多一家来说,......而今天,一定要让孩子们吃饱。
”即使这样,闻一多先生斗志昂扬“斗士的血不会白流,反动派你看到一个人倒下,但你也可以看到成千上万的人站起来。
”都说知识分子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一群人,可就是这样一群人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引导我们的前进。
《最后一次演讲》演讲稿50字初二

《最后一次演讲》演讲稿50字初二篇一
亲爱的老师,可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初二十一班的XXX。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最后一次演讲》。
歌德说过:急速飞逝的韶光,何处去重寻.
篇二
亲爱的老师,可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初二十一班的XXX。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最后一次演讲》。
其实时钟最懂得光阴离开的决心,可它总是沉默不语,或许是因为贪恋黄昏的晚景吧。
篇三
亲爱的老师,可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初二十一班的XXX。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最后一次演讲》。
苍老,不属于这个激昂的时代。
成熟的蜕变不在于有唏嘘的胡茬,华丽的装扮,而在于有那从容不迫的内心和日益坚定的目光。
初中语文《最后一次演讲》课件1(共38张)

主题思想分析
01
通过对课文中的人物、情节和语 言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主题思想 。
02
探讨主题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意 义和价值。
主题思想总结
总结《最后一次演讲》的主题思想, 并对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进行评价。
探讨如何将主题思想应用到现实生活 中,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 。
CHAPTER 05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CHAPTER 03
人物形象分析
闻一多
总结词
正义凛然、大义凛然
详细描述
闻一多在《最后一次演讲》中展现出了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志。他毫不 畏惧地面对国民党特务,用激烈的言辞谴责他们的暴行,展现出了正义凛然、 大义凛然的形象。
李公朴
总结词
无畏牺牲、视死如归
详细描述
李公朴是《最后一次演讲》中的另一位重要人物。他面对死亡毫无惧色,视死如 归,表现出了无畏牺牲的精神。他的坚定信念和勇气激励着听众,使他们更加坚 定了追求真理和正义的信念。
CHAPTER 02
课文内容解析
课文背景
1946年7月11日,民盟负责人、著名社会教育家李公朴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7月15日,闻一多主持了李公朴的追悼会, 并亲赴云南大学礼堂讲演。在李公朴追悼会上的讲演,讲演共分:斥责杀人者不通道理;反对历史倒退;肯定李先生为民主 而奋斗牺牲;对民主运动前途的信心等四部分一百段一千二百字。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
关于《最后一次演讲》的主题和 思想,让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 己的看法,并互相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 汇报本组的讨论成果和观点。
角色扮演
学生扮演角色
让学生扮演《最后一次演讲》中的角 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深入理解 课文中的人物性格和情感。
人教部编语文八下第课《最后一次演讲》精品课件

zhào 召开
hèng 蛮横
bǐ 卑鄙
kǒng 恐怖
liè 卑劣
bō jiàn 挑拨离间
1.诬蔑: 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2.赋予: 3.发扬:
发展和提给倡与(。优良作风、传统等)。 4.代价:
①获得某种东西所付出的钱。②泛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 的物质或精力。 5.卑鄙无耻: 品行低下,不知廉耻。 6.挑拨离间: 搬弄是非,破坏团结。
13 最后一次讲演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回到63年前,缅怀为争取民主 和平献出宝贵生命的李公朴、闻一多先生,用心去感受 一位优秀的诗人、卓越的学者、大勇的民主战士,为了 追求真理、反对独裁而表现出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 革命气概。
1. 学会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本文语言通俗平易而犀利, 句子简短,多样而有力的口头语体特色和语言的感 情色彩。 (重点)
2.连用三个“无耻”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连用三个“无耻”,一个比一个语气重, 从斥责到控诉,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表达对 敌人的蔑视和仇恨。同时用“无耻”反衬后句的“ 光荣”,爱憎分明,很有鼓动性。
3.第五段第一句话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感?
【答案】本题运用理解句子含义法。杀害李公朴吓 不倒人民,会有更多的人不畏牺牲,起来战斗。表 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愤恨,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最卑劣
痛斥敌人
虚弱本质
最
最无耻
后
一 次
赞扬
李公朴先生 昆明人民
讲
演 鼓舞 昆明人民发扬传统
决心随时为正义献身
立场坚定 爱憎分明
闻一多先生在即席讲演里,揭露并痛斥了反动 派制造白色恐怖,无耻暗杀进步人士的卑鄙行径和 罪行,揭示了反动派必然灭亡、真理一定胜利的历 史规律;鼓舞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信心和 勇气,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为革命事业献身的斗 争精神。
《最后一次演讲》评课

《最后一次演讲》评课《最后一次演讲》评课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慷慨激昂,义正词严。
如果按照一般课文处理,本文的特色就要大打折扣。
丁志浩老师别出心裁,选择了“角色扮演,模拟讲话场景”的处理方法,效果很好,课堂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很高。
《最后一次演讲》是一篇演说辞,全文感情强烈,言语流畅。
一上课,丁老师先播放了相关影视作品中的片断,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了文章的背景,并让学生们进行第一轮的读课文,要求学生在了解文章背景的基础上力争传达出人物的情绪。
接下来,丁老师播放了课文的音频文件,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仔细品味演讲的气氛和情感。
然后,丁老师要求学生们轮读这篇文章,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听读的同学要配合演讲者烘托会场气氛,并作出相应的评判。
同学们对此颇感兴趣,大家都很投入的朗读,在这个热烈的“会场”内,朗读很有味道的学生赢得同学们持久热烈的掌声。
朗读不到位的句子,让学生们反复揣摩试读。
这个朗读环节是课堂的一大高潮。
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同学们可以更深刻的体味讲演的气势与感情。
然后,丁老师引导学生们画出课文中表达强烈感情的语句,依次交流。
在此基础上,让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从哪三个方面来进行演讲的。
有了情感基础,这一环节完成的效率很高。
在小组讨论的环节,同学们各抒己见,交流讨论出文中能体现闻一多先生爱憎感情的语句,并加以赏析,反应热烈。
然后,丁老师带领学生找出文章中的反问句和设问句:设问句比陈述句感情色彩强烈,表达了闻一多愤怒痛斥反动派的情感;反问句,用来揭露敌人卑劣无耻的行径,表达的语气更坚决,态度更鲜明,批判的力量更强烈。
设问句和反问句,能够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本篇课文语言明白如话,学生在文字方面没有明显的难以理解的。
主要在于通过朗读来体验讲演者的感情,并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全课或者某部分的讲演练习。
在进行第一部分教学中,丁老师在做了初步的分析之后,由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在朗读中体会闻一多先生怒斥国民党政府的心情,在必要对我对某些词语的重读或音节加长进行了指导,并启发学生理解为什么演讲中多用问句和感叹句。
卡斯特罗最后一次演讲原文内容全文

卡斯特罗最后一次演讲原文内容全文外媒称,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26日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于25日晚去世。
卡斯特罗去世享年90岁。
临终前,劳尔·卡斯特罗做了最后一次演讲,那么卡斯特罗生前最后演讲内容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卡斯特罗最后演讲全文内容。
卡斯特罗逝世,享年90岁当地时间4月19日下午,古巴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哈瓦那会议宫闭幕。
闭幕式开始前,人们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登上主席台。
全场起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台下上千名代表齐声欢呼:“菲德尔!菲德尔!”古巴革命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身穿蓝色运动外套,里面是一件颜色相近的花格子衬衫,坐到了主席台正中位置。
他的弟弟、刚刚连任古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的劳尔·卡斯特罗穿着西装,但没有系领带,坐在哥哥的左侧。
古巴国家电视台转播镜头中,不止一名代表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稍后,菲德尔·卡斯特罗戴上眼镜,打开讲稿,发表讲话。
过去,他曾在这里无数次发表数小时滔滔不绝的演说。
而这一次,却有着浓浓的“告别演说”意味。
卡斯特罗最后演讲内容全文(图片来源于网络)“我很快就要年满90岁。
很快,我就会像其他所有人一样。
我们所有人都会面临那一刻。
”老人的声音有些嘶哑,偶尔有些颤抖,但依旧强劲有力。
“但是,古巴共产主义者们的理想信念会保持不变,继续在这个星球上证明,如果人们努力且有尊严地工作,就能够生产出人类需要的物质和文化产品,”菲德尔·卡斯特罗说,“我们需要为此继续不停奋斗。
”路透社报道,就像近年来在其他场合亮相时那样,卡斯特罗在闭幕式上一直坐着,没有站起身。
不过,他看起来比过去几年都要健康一些。
“或许,这将是我最后一次在这个会场发言,”菲德尔·卡斯特罗说,“我们必须告诉拉丁美洲和全世界的兄弟们,古巴人民将会取得胜利。
”伟大的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今日逝世,享年90岁。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文原文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枝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鼓掌)这成什么话?(鼓掌)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热烈的鼓掌)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鼓掌)去年“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象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无限的光荣!(热烈的鼓掌)*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
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我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 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A你们看着我们人 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 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 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 :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 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B希特 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 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你们看,光明就在我们 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 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 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
这篇演讲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 李公仆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怎样的思想 感情,对国民党特务又是怎样的思想感 情?
这篇讲演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强烈的 爱憎感情。对李公仆先生被暗杀十分悲 痛,赞扬了李公仆先生和昆明人民,他 们为争取民主和平献出宝贵生命是昆明 无限的光荣,高度评价他们的斗争精神 。对国民党特务的罪恶行径质问、痛斥 ,面对面地揭露反动派的虚伪本性和险 恶用心,指出反动派必然灭亡的可耻下
最后一次演讲
闻一多
学习目标
一、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 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二、领会本文表达鲜明观点的特色。 三、体味口语的特点和本文感情色彩强烈的 语言。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原名 闻家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 士。湖北省浠水县人。自幼爱好 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 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 红烛》。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 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 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 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
•
(3)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问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
A.设问句,B。反问句。爱憎分明,充 满激情,富于号召力和感染力。设问句能够 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感情上 的共鸣;反问句用来揭露敌人卑劣无耻的行 径,表达的语气更坚决、态度更鲜明、批判 更有力量。
(4)“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将 此句改为陈述句,并说明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希特勒,墨索里尼,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 改为陈述句后语气不如反问句语气坚决。
朗读课文,说说这篇讲演词有什么特色? 1.对进步力量和对反动派讲的话,语气和措词的感 情色彩截然不同。 2.在讲演中,作者使用了较多的感汉句、设问句和 反问句,有助于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找出几个感叹句并改为陈述句。比较表达效 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 找出几个设问句。 3.在讲演中人称不断变换,对表达讲演者的思想感 情起了有力的配合作用。
1. 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 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 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 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 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 光荣表现在什么地方?
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 ,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 从文章中找答案。 明确: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制 造恐怖,这是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 自己在制造恐怖;第二,杀死一个李 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 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 不被人民毁灭的。
• (1)文中“你们”指的是 ,“我们”指的是 。不断变化人称,表达了什么感情?
国民党反动派及帮凶 演讲者和广大人民 揭露敌人的罪行和虚弱本质,用“你们”表 达出愤怒和蔑视的感情;歌颂人民的力量, 用“我们”表示演讲者与群众的亲密无间的 战斗感情。 • (2)“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的含 义是什么? 说明一个爱国人士被杀害,会有更多的 人站起来斗争,表达对反动派杀害爱国人士 的蔑视。
请着重读本文第1、2段,体会一下它 跟一般文章的语言有什么不同? 明确:口语又叫口头语,是大多数人 日常交际时口头使用的语言,它的特点 是词汇大众化,句式简短,少用关联词 语。
• .闻一多先生的遗愿,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世 界,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学们 ,我们新中国青年一代的任务又是什么呢 ?怎样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呢? •
明确:我们新中国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刻 苦学习,掌握本领开拓未来,建设四化的 历史重任。我们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警 惕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立志成才, 这样才能无愧于为共和国的诞生而英勇斗 争、光荣献身的无数革命先烈。
)诬蔑( )离间( )赋予(
) ) )
1、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闻一多在李公仆的追悼会上, 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 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 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2、这篇演讲词有什么特色
感情强烈,爱憎分 明,富有战斗力和感染 力。
小组合作,探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论
1.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 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 的光荣表现在什么地方? 3.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出反革命的末 日来临的? 4.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 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5.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 6.文末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斗争决心? 7.闻一多先生的遗愿,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他们用鲜 血和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换来了我们今天的 幸福生活。同学们,我们新中国青年一代的任务又是 什么呢?怎样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呢?
讲演词
•
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 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 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 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讲演词具 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 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 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卑劣( 卑鄙( 蛮横(
背景资料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派政 府内外勾结,疯狂策划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妄图使中国 永远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一方面撕毁政协会议, 派兵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另一方面,在他们暂时统治的 区域里制造白色恐怖,甚至采取暗杀手段疯狂镇压人民。 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 明遇害。7月15日,云南大学召开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 会,闻一多先生主持了这次会议,会上由于混入了国民 党特务分子,在李公朴夫人血泪控诉的过程中,他们毫 无顾忌,说笑取闹,扰乱会场,使人们忍无可忍,当李 夫人刚离开讲台,闻一多先生就拍案而起,满腔愤怒的 发表了这篇演讲。会后闻一多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 参加了记者招待会,在他离社返家途中,被特务分子暗 杀了。这篇演讲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演讲”。
本文主旨
• 本文围绕李公朴被害事 件,揭露反动派的无耻暴行 和虚弱的本质,赞颂烈士的 斗争和牺牲精神,号召人民 与敌人斗争到底。
课堂练习
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1)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 ) (2)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 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吗?( ) (3)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 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 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 ) (4)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 们完了,快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