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演讲
最后一次演讲课文精讲

最后一次演讲一、章节划分《最后一次演讲》是闻一多先生1946年7月15日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其章节划分并没有固定的标准,但一般来说,可以根据演讲的内容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开场白:闻一多先生首先对李公朴先生的遇害表示了深切的哀悼,并表达了对这个黑暗时代的愤慨。
2. 对李公朴先生的评价:闻一多先生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先生的品格和贡献,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人民公仆,为民主和和平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3. 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控诉:闻一多先生强烈谴责了国民党反动派对李公朴先生的暗杀行为,揭露了他们虚伪、残忍的本性。
4. 对民主和自由的呼唤:闻一多先生呼吁人们要勇敢地站出来,为民主和自由而战,不能再让这个黑暗的时代继续下去。
5. 结尾:闻一多先生以坚定的语气结束了演讲,表示他将继续为民主和自由而奋斗,直到最后一刻。
以上是对《最后一次演讲》的一个大致的章节划分,具体的内容可能会因版本或解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但无论如何,这篇演讲都充满了闻一多先生对民主、自由的热爱和对黑暗势力的不屈斗争精神。
二、文章赏析《最后一次演讲》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是一篇充满激情、感人至深的演讲稿。
这篇演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篇演讲的语言技巧非常出色。
闻一多先生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比、反问等,使得演讲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他通过对比李公朴先生的正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邪恶,揭示了真相,让观众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反动派的罪行。
同时,他还运用反问句来加强语气,使得演讲更加有力。
这篇演讲的思想内涵非常深刻。
闻一多先生不仅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先生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精神,还深刻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虚伪和残忍。
他通过讲述李公朴先生的生平和事迹,让观众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和民主斗士的形象,从而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
同时,他还通过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控诉,让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反动派的本质和危害。
最后一次演讲逐字稿范文(通用6篇)

最后一次演讲逐字稿范文(通用6篇)最后一次演讲逐字稿篇11.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2.领会本文表达鲜明观点的特色。
3.体会口语的特点和本文感情色彩强烈的语言。
重点:领会闻一多先生对敌人必然灭亡、人民必定胜利的论述。
难点:口语的特点和人称的变换对表达演讲者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一、自主学习1.查字典、词典,读准字音,记住词语写法,理解词语的含义。
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破坏团结。
卑劣():卑鄙恶劣。
蛮横()():(态度)粗暴而不讲理。
2.闻一多先生是什么人?他的这篇讲演是在什么情况下作的?为什么说是“最后一次讲演”?3.本文的体裁以及特点?4.本文语言的口语,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其表现如下:(1)运用近义词、反义词使感情色彩强烈。
(2)运用感叹句、反问句、递进句表达了强烈的感情。
(3)运用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使感情色彩强烈。
(4)运用语调抑扬顿挫的变化来表达感情色彩。
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相对应语句。
二、合作探究1.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什么地方?3.作者是怎样揭露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出反革命的末日来临的?4.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5.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6.文末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斗争决心?7.文章第一段中“这成什么话?”第二段中“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最后一次演讲逐字稿篇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2、引导学生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重点剖析第四段、第五段和第八段。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2、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3、学习演讲的一些技能技巧。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学,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最后一次演讲》想到了什么作文

《一次演讲》想到了什么作文《想到了什么》
当我读完《一次演讲》这篇文章时,我的心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想法。
我想到了勇敢。
演讲的人一点都不害怕,他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知道可能会有危险。
就像我们班上的小明,有一次学校组织活动,大家都不敢上台表演,小明却勇敢地站了出来,给大家唱了一首歌,虽然有点跑调,但是他的勇敢让我们都很佩服。
我还想到了坚持真理。
在这篇演讲里,那个人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东西,不因为别人的威胁就改变。
就像我们学习的时候,有时候会遇到难题,但是不能随便放弃,要坚持找到正确的答案。
《一次演讲》让我明白了,我们要勇敢,要坚持真理,这样才能成为很棒的人!
《想到了什么》
读了《一次演讲》,我心里好像有好多小虫子在爬,让我不停地想啊想。
我想到了说话的力量。
演讲的人用他的话,让大家都明白了一些重要的事情。
就像老师每天给我们讲课,用她的话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
我也想到了要勇敢地表达自己。
就像那次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我有一个好主意,一开始不敢说,后来我鼓起勇气说出来,大家都觉得很棒,玩得特别开心。
这篇演讲让我知道,只要勇敢地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可能会带来很大的改变呢!。
最后一次演讲读后感

最后一次演讲读后感
在读完最后一次演讲后,我深受启发,感慨良多。
这篇演讲内容充实,表达深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演讲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刻地阐述了“坚持”这一主题。
他讲述了自己在创业道路上的艰辛和困难,以及如何在挫折面前坚持不懈,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
这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一定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不怕困难,不畏挫折,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其次,演讲者还强调了“梦想”的重要性。
他说,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可以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让我们不断奋斗,不断进步。
这让我深受启发,我也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为之努力奋斗,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后,演讲者还谈到了“责任”。
他说,作为一个成功人士,我们不仅要为自己的梦想努力,还要为社会、为他人承担责任。
只有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我们才能真正成长,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让我深受触动,我也要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承担更多
的责任,为他人、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这篇演讲,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坚持”、“梦想”和“责任”这三个重要的人生价值观。
我会牢记在心,努力实践,让自己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努力奋斗,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为社会、为他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演讲者给我带来的启发和鼓舞,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卡斯特罗最后一次演讲原文内容全文

卡斯特罗最后一次演讲原文内容全文外媒称,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26日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于25日晚去世。
卡斯特罗去世享年90岁。
临终前,劳尔·卡斯特罗做了最后一次演讲,那么卡斯特罗生前最后演讲内容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卡斯特罗最后演讲全文内容。
卡斯特罗逝世,享年90岁当地时间4月19日下午,古巴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哈瓦那会议宫闭幕。
闭幕式开始前,人们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登上主席台。
全场起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台下上千名代表齐声欢呼:“菲德尔!菲德尔!”古巴革命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身穿蓝色运动外套,里面是一件颜色相近的花格子衬衫,坐到了主席台正中位置。
他的弟弟、刚刚连任古共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的劳尔·卡斯特罗穿着西装,但没有系领带,坐在哥哥的左侧。
古巴国家电视台转播镜头中,不止一名代表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稍后,菲德尔·卡斯特罗戴上眼镜,打开讲稿,发表讲话。
过去,他曾在这里无数次发表数小时滔滔不绝的演说。
而这一次,却有着浓浓的“告别演说”意味。
卡斯特罗最后演讲内容全文(图片来源于网络)“我很快就要年满90岁。
很快,我就会像其他所有人一样。
我们所有人都会面临那一刻。
”老人的声音有些嘶哑,偶尔有些颤抖,但依旧强劲有力。
“但是,古巴共产主义者们的理想信念会保持不变,继续在这个星球上证明,如果人们努力且有尊严地工作,就能够生产出人类需要的物质和文化产品,”菲德尔·卡斯特罗说,“我们需要为此继续不停奋斗。
”路透社报道,就像近年来在其他场合亮相时那样,卡斯特罗在闭幕式上一直坐着,没有站起身。
不过,他看起来比过去几年都要健康一些。
“或许,这将是我最后一次在这个会场发言,”菲德尔·卡斯特罗说,“我们必须告诉拉丁美洲和全世界的兄弟们,古巴人民将会取得胜利。
”伟大的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今日逝世,享年90岁。
最后一次演讲课文

最后一次演讲课文《嘿,那一场特别的“演讲”》哎呀呀,说起咱学过的《最后一次演讲》那课文,可真是让我印象深刻哇。
记得有一回,我们班上搞了个小小的辩论会。
那场面,嘿,可热闹了。
咱这辩论的主题呢,就是“该不该在课间吃零食”。
我呢,被分到了正方,就是支持课间吃零食那一拨的。
一开始,对方就气势汹汹地站起来一个同学,大声说:“课间吃零食?那可不行!会影响上课,还不卫生。
”嘿,这可把我给急坏了。
我赶紧站起来,清了清嗓子说:“咋就不行啦?课间吃点零食咋啦?能补充能量哇。
有时候上课累得慌,课间吃个小饼干啥的,立马就来精神了。
”我这一说完,我方的小伙伴们都纷纷点头。
对方又有人站起来反驳:“那吃零食会弄脏教室,还会引来老鼠。
”我也不甘示弱:“那我们可以把垃圾收拾好哇,再说了,老鼠哪有那么容易就来啦。
”这辩论就这么你来我往的,可激烈了。
我感觉自己就像课文里演讲的人一样,为了自己的观点拼命地“战斗”。
大家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服谁。
到最后,老师出来总结了。
老师说:“其实呢,课间吃零食也不是完全不可以,但是要注意卫生,不能影响上课。
”嘿,这结果嘛,也算是皆大欢喜啦。
这场小小的辩论会,就像一场特别的“演讲”。
让我明白了,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为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去争取。
就像课文里的人一样,有勇气,有担当。
以后啊,我要是再遇到这样的事儿,肯定还会勇敢地站出来,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
嘿嘿,这就是我的小“演讲”故事啦。
《最后一次演讲》语言赏析

《最后一次演讲》语言赏析
《最后一次演讲》是一篇非常感人且引人深思的演讲。
演讲者通过自身的经历和人生感悟,向听众传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演讲开篇,演讲者通过一段幽默而温馨的故事引出自己的主题。
这样的开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并让他们感到放松和愉悦。
接着,演讲者讲述了自己和父亲的故事。
他通过细节真实地再现了这段回忆,表达了对于父亲的感情和怀念。
这种真实而感人的表达方式直击人心,让听众不禁为之动容。
演讲中的隐喻和比喻也非常到位。
演讲者通过蝴蝶和花儿的比喻,抒发出对于父亲的美好回忆和不舍之情。
而对于生命和时间的思考,则通过沙漏的隐喻得到了很好的表达。
最后,演讲者发出对于听众的呼吁。
这种互动式的结尾不仅能够拉近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距离,更能够鼓舞听众的积极性和行动力。
总体来说,《最后一次演讲》通过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和隐喻的运用,传达了对于亲情和时间的思考,激发人们对于珍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感悟。
最后一次演讲讲课稿范文

最后一次演讲讲课稿范文尊敬的校长、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首先,我想对你们说声谢谢。
从第一次站在这个讲台上开始,我就有幸成为了你们的老师。
这四年来,我见证了你们的成长和进步,也收获了很多温暖和喜悦。
今天,我们聚在一起,共同迎来了这最后一次演讲讲课,我有些许感伤,也更加珍惜这与你们共度的时光。
回首这段时间,我清晰地记得你们在刚进入高中的时候,充满好奇、焦虑和迷茫。
而现在,你们即将迈入新的阶段,离开校园,迎接未来的挑战。
对于你们来说,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应对各种困难,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想分享几点对你们毕业生的寄语和期望。
首先,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
人生就像一座山峰,起伏不定,有时会遇到坎坷和挫折。
但是,只有抱着积极的态度,你们才能找到前进的动力和勇气。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无论面对怎样的挑战,都不要放弃希望,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其次,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学校里,你们结识了很多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以后的人生中,你们会遇到更多不同的人。
我的经验告诉我,与人为善、与人合作是成功的关键。
请记住,遇到困难时,不要孤军奋战,要多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帮助你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第三,要保持学习的热情。
高中毕业并不代表学习的结束,只是一个起点。
无论你们选择进入大学继续深造,还是投身社会工作,学习都是持续不断的。
学习使人进步,给我们以智慧和力量。
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要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梦想是什么,只有自己知道。
不要为了别人的期望而改变自己,要相信自己的选择和决定。
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可能会经历一些曲折和艰辛,但只要坚持不懈,努力追求,一定能够收获成功和满足感。
梦想是人生的航标,它能给予我们方向和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分析第四段和第五段:你认为这两段在内 容上有何不同?
(1)第四段剖析反动派当前的心态,揭露其虚弱本质,揭 示反动派必亡,人民必胜的真理。第五段则论述现实、引 证历史以阐明反动派必亡,人民必胜的真理。 (2)第四段侧重揭露国民党反动派色厉内荏的虚弱本质, 第五段侧重讲人民的力量强大无敌,终将批判。
与反动派的卑劣无耻相对比的正是为了真理,为了和 平而献身的李公朴先生以及昆明人民的光荣。 2. 闻一多先生称特务时用“他们”“你”“你们”, 面对听众时则用“我们”,称呼的变换有什么表达效果?
“我们”表现了演讲者与人民群众亲密战斗的感情; “你”“你们”用第二人称的手法,直接将敌人放在受审的 地位,面对面毫无畏惧向敌人挑战,加强了语言的气势和战 斗力,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面对“大家”怒斥敌人, 所以用“他们”,流露出对敌人极端愤怒和轻蔑的情绪; “你们”“我们”相间表达作者坚定的立场,鲜明的态度。
3、再读文章,你发现本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运用感叹句、设问句、反问句等句式和对比的手法来 揭露敌人的罪行,凝聚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大的鄙视 和仇视,表达鲜明的立场、强烈的爱憎。(重点词语: 偷偷摸摸)
4、本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本段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卑劣凶残地杀害李 公朴的国民党反动派极端愤恨和鄙视,对李 公朴先生为争取民主和平而英勇献身的精神 的赞颂。
分析第6—12段: 闻一多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 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号召进步青年发扬云南光荣历史,决不让反动 派蛮横下去,完成争取民主和平的任务。 表现闻一多先生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
2、这篇演讲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仆烈士和 爱国民主运动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国民党特务又 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听视频,看内容
闻 一 多
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 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 定信心。
研读第一段:
1.朗读第一段,找出本段中心词 最卑劣、最无耻
2、作者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揭露中心的?
李先生的所作所为是正大光明的、是正义的,揭露国民 党反动派的卑劣无耻;从反动派的所作所为,进一步揭 露反动派的卑劣无耻。
这篇讲演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感情。 对李公仆先生被暗杀十分悲痛,赞扬了李公仆先生 和昆明人民,他们为争取民主和平献出宝贵生命是 昆明无限的光荣,高度评价他们的斗争精神。对国 民党特务的罪恶行径质问、痛斥,面对面地揭露反 动派的虚伪本性和险恶用心,指出反动派必然灭亡 的可耻下场。
精读文本
1.针对会场的特殊情况,演说一开始,闻一多先生 就义正辞严地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是“历史上 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紧接着从哪三个方面逐层深入 地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无耻,有什么作用? (1)李先生只不过“说出和写出一个没有失掉良心 的中国人的话”就“竟遭此毒手”,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敌人的卑劣无 耻。 (2)“要打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 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更见敌人的卑劣无耻。 (3)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嫁祸于 共产党以推其罪责,最是卑劣无耻。
表达了他义无反顾,随时准备献身的决心。
文章结构
表达鲜明观点
敌人:卑劣无 耻
人民:光荣骄 傲 敌人:虚弱必 败 人民:强大必 敌人:终将毁 胜 灭 人民:发扬传 统
揭示本质规律
鼓舞人民斗志
不爱 畏憎 强强 暴烈 坚观 持点 正鲜 义明
三、分析课文 深入探究
1、 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 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2、这篇演讲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仆烈士和爱 国民主运动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国民党特务又是怎样 的思想感情? 3、闻一多先生的遗愿,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他们 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换来了我们今 天的幸福生活。同学们,我们新中国青年一代的任务 又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呢?
三、分析课文 深入探究
1、 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 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2、这篇演讲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仆烈士和爱 国民主运动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国民党特务又是怎样 的思想感情? 3、闻一多先生的遗愿,上一代青年人完成了,他们 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换来了我们今 天的幸福生活。同学们,我们新中国青年一代的任务 又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呢?
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 在昆明遇害。7月15日,云南大学召开追悼李公朴先生 的大会,闻一多先生主持了这次大会,会上由于混入 了国民党分子,在李公朴夫人血泪控诉的过程中,他 们毫无顾忌,说笑取闹,扰乱会场,使人们忍无可忍。 李夫人刚刚离开讲台,闻一多先生就拍案而起,满腔 悲愤地发表了这篇演讲。会后闻 一多先生参加了记者招待会,在 他返家途中,被特务分子暗杀了。 这篇演讲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 演讲。”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 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 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 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 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 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 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 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 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 1928年 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46 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 杀害。
第一课时
文体常识
讲演词,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 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 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 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讲演词具有宣传、鼓 动和教育的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 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 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13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演讲词,学习本文语言通俗、平易而犀 利,句子简短,多样而有力的口头语体特色。 过程与方法 诵读感悟 、自主体会、合作探究。引导学生 了解演讲词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勇于 斗争和献身的崇高品格。
分析第二段: 1 、同样是在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无耻,它 和第一段在内容上有何不同? 侧重揭露、谴责国民党反动派造谣诬陷的险恶用心和 卑劣伎俩。 2 、齐读第二段,说说运用了怎样的方法表达作 者的情感?
用第二人称的手法,直接把敌人放在受审的地位,当面指名 揭露、痛斥敌人,极大地加强了语言的气势和战斗力,打击 敌人的嚣张气焰。用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反衬李先生的光荣, 昆明人的光荣。同时运用了反复、引用的修辞方法。
讲演词的特点: 第一,有的放矢,考虑听众对象。 第二,观点集中、鲜明。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 第四,语言通俗生动,感情深厚充沛。
演讲要求: 第一,发音正确,声音响亮,不加字、减字、 改字,句读分明,不重复,不读破句。 第二,突出重音,掌握节奏,读得流畅。 第三,感情充沛,慷慨激昂,爱憎分明。
作者· 简介
3.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 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出答案? 第一,他们疯狂地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 在害怕,自己在恐怖; 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 来; 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不被人民毁 灭的。 4.文末表达了闻一多先生怎样的斗争决心?
2、两段文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第四段表现出作者对敌人的无比愤恨与蔑视,第五段 洋溢着作者的豪情壮志,对胜利充满信心。
1、 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
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章中找答案。
明确:第一,他们这样疯狂地制造恐 怖,这是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自己 在制造恐怖;第二,杀死一个李公朴, 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第三,历史 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不被人民毁 灭的。
创作背景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政府内 外勾结,疯狂策划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妄图使中国永 远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地位。这种倒行逆 施,自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反内战、反独裁” 的爱国主义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国民党反动 派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方面撕毁 政协协议,派兵向解放区大举进 攻;另一方面,在他们暂时统治 的区域制造白色恐怖,甚至采取 暗杀手段疯狂镇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