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基础:第二章 水的营养

元素或化合物│安全上限浓度│元素或化合物│安全上限浓度 ──────┼──────┼──────┼──────
砷
│ 0.2
│
铅
│
0.1
镉
│ 0.05 │ 汞 │ 0.01
铬
│ 1.0
│
镍
│
1.0
钴
│ 1.0 │ 硝酸盐 │ 100.0
铜
│ 0.5 │ 亚硝酸盐 │ 10.0
氟化物 │ 2.0
│
钒
│
0.1
一、动物体水的来源
主要三来源。 1.饮水: 主要来源。 2.饲料水:特别是青绿多汁饲料、某些食品加
工副产品(如酒糟、糖蜜等) 。 3.营养物质代谢水:即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产
生的内源水。(见下表)
三大有机营养物质代谢产水量
三种来源水的营养价值相同
水的供给
(一)水的供给方式:生产上 一般采取自由饮水。 (二)动物饮水的质量要求:必须清洁、卫生。
应无色,透明,无异味,不含腐败物,水中的固体物质含量应低于0.25%;
特别要避免饮水中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有 害微生物的污染和铅、汞砷、农药、等有毒 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
下表为潜在有毒元素或化合物在动பைடு நூலகம்饮水中的安全
上限。
供水方式
潜在有毒物质在饮水中的安全上限浓度(mg/kg)
━━━━━━┯━━━━━━┯━━━━━━┯━━━━━━
━━━━━━┷━━━━━━┷━━━━━━┷━━━━━━
第二章 复习思考题
1.水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 2.动物体水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这些来源
的水对动物的生理功能是否不同? 3.动物饮水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4.生产上一般采取什么方式给动物供水,
水的营养生理功能

水的营养生理功能
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它不仅可以满足我们的口渴,还具有许多营养生理功能。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阐述水的营养生理功能,让读者更加了解并意识到水的重要性。
水是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人体约70%是由水构成的,这说明了水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水不仅参与了细胞的构建,还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基础。
例如,水是维持体温平衡的关键,通过调节汗液的分泌和蒸发来散热。
同时,水还是血液、淋巴液和消化液等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运输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和维持酸碱平衡的作用。
水对于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参与了食物的消化过程,帮助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在胃中,水可以稀释胃酸,促进食物的消化。
在肠道中,水可以使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此外,水还可以起到润滑粘膜的作用,保护胃肠道免受刺激和损伤。
水对于维持身体机能和健康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水可以保持血液的稀释度,促进血液循环,从而保证各个器官和组织得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水还可以帮助排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
此外,水还能够保持皮肤的湿润和弹性,预防皮肤干燥和老化。
水还有助于体重管理和健康减肥。
喝水可以增加饱腹感,减少进食量,帮助控制体重。
水具有多种营养生理功能,对于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量。
每天喝足够的水是保持健康和促进身体正常功能的基础。
让我们珍惜水资源,合理利用水,保持身体的健康与活力。
食品营养学 第一章 水.

讲义十水1.水的生理功能水是人体需要量最大、最重要的营养素。
只要有足够的饮水,人不吃食物仍可生存数周。
但若没有水,数日便会死亡(表1-19)。
水是人体最主要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水约占成年男性体重的60%、成年女性体重的50%~55%。
年龄愈小,体内含水比率愈高(表1-20)。
人体所有各种组织都含有不同数量的水如血液内为83%、骨骼内为22%、脂肪组织内为10%。
水在体内功能很多,可以说一切生理功能都离不开水的参与,其主要功能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人体构造的主要成分,是保持细胞外形及构成体液所必需的物质。
2)作为各种营养物质及其代谢产物的载体和溶剂参加代谢反应。
3)直接参与物质代谢,促进各种生理活动和生化反应。
4)调节体温。
因水的比热容大,可通过蒸发或出汗调节体温保持稳定。
5)润滑组织。
如水可滋润皮肤、润滑关节等。
表1- 18 体内失水导致的体重下降百分比与相应症状体重下降(%)症 状1 2 3 4 5 6 7开始感到口渴、影响体温调节功能、并开始对体能发生影响 重度口渴、轻度不适、压抑感、食欲减低 口干、血浓度增高、排尿量减少 体能减少20%~30%难以精力集中、头痛、烦躁、困乏严重的体温控制失调、并发生过度呼吸导致的肢体末端麻木和麻刺感 热天锻炼可能发生晕厥资料来源: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2011.原始文献自Altman(1961)表1-19 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体内水总量占体重的百分比(%)年龄分组体内水总量占体重的百分比(%)均值范围0月龄~6月龄6月龄~1岁1岁~12岁12岁~18岁(男)12岁~18岁(女)19岁~50岁(男)19岁~50岁(女)51岁以上(男)51岁以上(女)74606059565950564764~8457~6449~7552~6649~6343~7341~6047~6739~57资料来源: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2011.原始文献自FNB(2004)2.水的需要量与来源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排出的水和摄入的水是平衡的(表1-21),体内不贮存多余的水分,但也不能缺水。
营养学基础4-水

水缺乏
饥饿或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导致体内 水、钾、钠通过尿液丢失增加
初期表现为体重快速下降 在4d左右达高峰,9d左右达新水平衡
水缺乏
缺水或长期饮水不足造成的脱水对健康危害大
当人体失水量达到人体重的2%时,便产生口渴感和少尿; 失水达体重6%,人就感到乏力、抑郁和无尿; 失水达体重10%则导致严重代谢紊乱,出现烦躁不安、眼
中枢产生渴感, 垂体释放ADH
肾素激活血管紧 张素原形成血管
紧张素
血管紧张素刺激 肾上腺分泌肾上
腺皮质激素
体内水大量丢失
唾液水分过量吸 收,引起口干
血容量减少, 细胞外液电解
血压下降
质浓度增高
口渴 水摄入增加
肾脏中钠&水排 出减少
肾脏对水重吸 收增加
血容量增加,水丢失 情况不同
水过量
短时间内大量饮水 或水过量摄入而电解质摄入相对不足
细胞外液大量进入细胞
细胞肿胀,钾丢失
乏力、痉挛、惊厥、昏迷、死亡
水的来源
饮用水(tap water)及各种饮料(beverage) 固体食物(solid food)中的水分 代谢水(metabolic water)
饮用水和饮料
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 人体水吸收速率800ml/h,超出的部分不
饮开水时应预防氯消毒副产物的危害
一般自来水厂采用含氯消毒剂,其中水中残余氯和水 中残留有机物相结合,会形成三卤甲烷、卤乙酸、全 氯乙烯等,这些有些是致癌物质,有些对胎儿有副作 用。随着水源的污染加重,自来水厂消毒剂用量有越 来越多的趋势。自来水烧开达到沸点时,水中的三卤 甲烷含量要比原来冷水时的含量增加3—4倍,所以自 来水饮用前应进行处理,把氯净化掉。如何净化处理? 说来非常简单:水烧开后,打开水壶盖,让水沸腾2分 钟,让水中残余的挥发性有机物挥发掉,然后关火就 可以了。
营养学基础知识:如何评估饮食中的水的数量和来源

营养学基础知识:如何评估饮食中的水的数量和来源导言水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之一,其重要性可谓不言而喻。
饮食中水的数量和来源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评估饮食中水的数量和来源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如何评估饮食中水的数量和来源,为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营养学知识。
水的重要性水是人体最为基础的营养素之一,人体约占70%的水分。
人体每天需要从外部补充约2.5升的水分,这包括饮料、食物和代谢过程中的水。
人体的所有生理过程都需要水的参与,它可以帮助人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废物、控制体温、维持身体液体平衡等。
此外,水对于皮肤健康和防止疾病的发生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评估饮食中水的数量和来源评估饮食中水的数量和来源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方法:1.记录每天饮食的摄入量记录每天饮食的摄入量可以帮助我们大致了解我们摄入了多少水分。
这可以通过记录每天饮食中摄入的水的数量和来自食物的水的含量来实现。
例如:一杯普通的水约为240毫升,喝了六杯水的人每天摄入了1440毫升的水。
此外,还可以通过记录各种食物中的水含量来计算每天食物中的水摄入量。
例如:一份水果沙拉中含有一杯水(240毫升)。
2.检查尿液颜色和频率检查自己的尿液的颜色和频率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自己的身体是否已经摄入足够的水分。
如果尿液颜色较淡并且频率正常,则意味着身体水分摄入量充足。
如果尿液颜色较深并且频率较低,则需要增加水的摄入量。
3.识别干燥的迹象检查自己的皮肤、嘴唇和口腔是否干燥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自己的身体水分摄入量是否充足。
如果皮肤、嘴唇和口腔部位干燥,则意味着身体水分摄入量不足。
水的来源水的来源是众多的。
下面为大家列举一些常见的饮食中水的来源:1.饮用水饮用水是最为直接的水的来源。
多数水龄限制为63.9秒(15年以下超过10年,15年以上超过25年),只有超过限制但水色、味道、气味未变异,才有继续使用的可能,2.饮料饮料中大多含有水分,例如果汁、茶、咖啡等。
第九节 运动营养学之水

• ( 四) 润滑作用 • 在身体需要活动的部位, 水以体液的形式起 润滑剂的作用。例如, 泪液可减轻眼球与眼 睑间的摩擦, 还可防止角膜干燥; 唾液可湿 润咽喉; 关节液可减轻骨间的摩擦; 胸膜腔、 腹膜腔浆液可减轻内脏与胸、腹壁间的摩 擦。
五、 水的需要量
• 人体所需的水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饮用水及各类 饮料、固体食物中的水和代谢水。体内每克脂肪、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被彻底氧化后分别产生1 . 07g、0 . 60g、0 . 41g 水。饮水是人体所需水的 主要来源, 代谢水和食物中水的变动较小, 多以饮 水进行调节, 饮水时以少量、多次饮用至无口渴感 为适量。一般情况下, 人体最低需水量是1500ml/ d; 水供给量按能量计为每日4 . 2ml/ kJ~6 . 3ml/ kJ 或1ml/ kcal~1 . 5ml/ kcal。水的需要量受年龄、 体力活动、环境温度、膳食、疾病和损伤等多方 面
• 2.低渗性脱水 以电解质丢失为主,水的丢 失较少。此种脱水特点是循环血量下降, 血浆蛋白质浓度增高,细胞外液低渗,可 引起脑细胞水肿,肌肉细胞内水过多并导 致肌肉痉挛。早期多尿,晚期尿少甚至尿 闭,尿比重低,尿Na+、cl-降低或缺乏。
• 3.等渗性脱水 此类脱水是水和电解质按比 例丢失,体液渗透压不变,临床上较为常 见。其特点是细胞外液减少,细胞内液一 般不减少,血浆Na+浓度正常,兼有上述两 型脱水的特点,有口渴和尿少表现。
• ( 二) 物质运输 • 血液和组织液是人体内的“ 运输工具”, 它 们能将从食物中吸收的各种营养素运送到 全身各部位, 同时将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运 送至肾脏和肺, 经尿液和呼吸排出体外。
• ( 三) 调节体温 • 水的比热大, 1kg 水升高1℃ 需要4 . 184kJ ( 1kcal ) 热能, 因此水能吸收较多热能而本身温度 , 1g 却升高不多。水的蒸发热也大, 汗液中1g 水蒸发 要吸收约580cal 热量。当气温升高或剧烈运动身 体产热过多时, 通过汗液蒸发可散发大量热, 从而 避免体温过高。这一性质有利于人体在炎热季节 或环境温度高时通过蒸发散热来维持正常体温, 同 时借助体液的不断循环, 使全身各部分的温度保持 均匀。
营养学七大营养素

营养学七大营养素
营养学七大营养素是指人体必需的七种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热量和能量。
脂肪是人体次要的能量来源,同时也是细胞的构成物质,对于人体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蛋白质是人体的构成物质,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氨基酸,对于细胞的合成、修复和代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防止疾病。
矿物质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可以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如骨骼的生长、神经的传导等。
水是人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可以维持人体的水分平衡,保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
膳食纤维是植物性食物中的一种成分,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降低胆固醇,有益于人体的健康。
营养学七大营养素在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合理搭配饮食,保证每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 1 -。
白开水在医学、营养学中的重要功能和价值

白开水的营养学、医学价值如今,市面上的概念水、功能水越来越多,到底喝什么水好?但据武汉一位著名的中医专家说,他一直都喝自来水,他认为,不管是矿泉水、纯净水还是其他水,都没有白开水好。
纯净水是深加工后的自来水,水里的有害物质和杂质被去除。
但这加工过程中,水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比如钙离子,就会丢失。
世卫组织公布的《饮用水水质准则》里指出,人从水中摄入钙、镁等必需矿物元素的量达5%—20%;如果从食物中摄入量减少时,水中的摄入比例可高达50%,而微量元素氟只能从水中获得。
如果水太“干净”,人体就会错失这些元素。
矿泉水也不能完全代替白开水。
对于小宝宝来说,他们娇嫩的肾脏和其他器官发育不完全,矿泉水里的多种金属元素会加重其脏器负担,如果用来冲调奶粉等食物,还会破坏原有微量元素的平衡。
而且矿泉水基本都是瓶装水,如超出保质期,还会出现塑化剂、锑超标等问题。
一、白开水的主要营养成分:主要营养成分(毫克/升):钾(K) 30左右;铁(Fe)0.30 ;钠(Na)20;钴(Co)极微量;镁(Mg)15;碘(I)极微量;钙(Ca)80;硒(Se)极微量;锌(Zn)0.07 ;锂(Li)0.04 ;锶(Sr)1;PH 6.8左右。
中国营养学会曾有建议,每个人每天的饮水量应在1200毫升左右,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一天八杯水。
这八杯水,怎么喝?左学志建议:早起空腹一杯清水,清肠排毒;睡前半小时或一个小时一杯,降低血液粘稠度。
平时少量多次饮用即可。
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水,否则身体已经缺水了。
也不要一次喝太多水,否则会加重肠胃负担。
白开水是平常生活中人们喝得最多的水。
它清淡无味,极其普通,但对人体的生理机理具有很重要的调理作用。
早晨空腹喝上一杯温热的白开水对身体百益而无一害,对中老年人来说,不仅能稀释血液,降低血粘稠度,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减少血栓危险,防止心脏病“高峰期”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对年轻人来说,能对因晚上睡眠后体内水分由于生理上的散发而减少起到解渴、利尿的作用,也能使皮肤变得光滑细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水的代谢
水
的
▪ (-)水在体内的分布 ▪ 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成分。
营 ▪ 成年男子为60%,女子为50%-55%;
养 ▪ 瘦子比胖子的含水量高;
作 ▪ 总体水还随机体脂肪含量的增多而减少
用;
▪ 脂肪组织含水量较少,仅10%-30%, 而肌肉组织含水量较多,可达75%-80
%。
Total body water (TBW) 60%
二、生理功能与缺乏
3、调节体温 水的比热值大,1g水升高 或降低1℃度需要约4.2J的热量,大量 的水可吸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使 体温不至显著升高。水的蒸发热量大, 在37℃体温的条件下,蒸发1g水可带走 2.4kJ的热量。因此在高温下,体热可 随水分经皮肤蒸发散热,以维持人体体 温的恒定。
二、生理功能与缺乏
二、生理功能与缺乏
▪ (-)生理功能
▪ 1、构成细胞和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
成人体内水分含量约占体重
的65%左右,血液中含水量占80%
以上,水广泛分布在组织细胞内外
,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二、生理功能与缺乏
2、参与人体内新陈代谢 水的溶解力 很强,并有较大的电解力,可使水 溶物质以溶解状态和电解质离子状 态存在;水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在 消化、吸收循环、排泄过程中,可 加速协助营养物质的运送和废物的 排泄。使人体内新陈代谢和生理化
4、润滑作用 ▪ 在关节、胸腔、腹腔和胃肠道等部
位,都存在一定量的水分,对器官 、关节、肌肉、组织能起到缓冲、 润滑、保护的功效。
(二)缺乏
▪ 1.高渗性脱水 其特点是以水的丢失为主 ,电解质丢失相对较少。
▪ 当失水量占体重的2%-4%时,为轻度脱水 ,表现为口渴、尿少、尿比重增高及工作效 率降低等。失水量占体重的4%-8%时,为 中度脱水,除上述症状外,可见皮肤干燥、 口舌干裂。声音嘶哑及全身软弱等表现。如 果失水量超过体重的8%,为重度脱水,可 见皮肤粘膜干燥、高热、烦躁、精神恍惚等
▪ 正来源常成人摄每入日量(水m的l)出入排平出衡途径 排出量(ml)
饮料或饮 水
1200 肾脏(尿)
1500
食物
100000
肺(呼气)
350
大肠(粪便) 150
合计
2500
合计
2500
二、生理功能与缺乏
▪ (-)生理功能 ▪ 1、构成细胞和体液的重要组成部
分 ▪ 2、参与人体内物质代谢 ▪ 3、调节体温 ▪ 4、润滑作用
水的营养作用
▪ 一、水的代谢 ▪ 二、生理功能 ▪ 三、水的需要量
水 水对生命的重要性
▪ 一般一个人失去全身水分3~5%就会感到 口渴,5~8%感到烦渴,达到10~12%就会 水盐代谢紊乱,出现精神错乱,15~20% 就会危及生命。
▪ 人在断水时比在断食时死的更快。人如果 断食而只饮水时尚可生存数周,但断水只 能生存数日,一般断水5—10天即可危及 生命。断食至所有体脂和组织蛋白质耗尽 50%时,才会死亡。断水至失去全身水分
体液渗透压不变,临床上较为常见。 其特点是细胞外液减少,细胞内液一 般不减少,血浆Na+浓度正常,兼有上 述两型脱水的特点,有口渴和尿少表 现。
三、水的需要量
▪ 水的需要量主要受代谢情况、年龄、 体力活动、温度、膳食等因素的影响 ,故水的需要量变化很大。
▪ 水的需要量以1.5ml/4.184kJ(1kcal) 为宜。
生理需水量: 1500ml/day
水的种类与特点
▪ 地表水:硬度小、悬浮物和有机物含量 高、易被微生物和环境污染物所污染。
▪ 地下水(井水、矿泉水、矿化水、泉水 ) :硬度大、有机物和悬浮物小,澄清 度高,微生物少。
▪ 人工处理水(蒸馏水、太空水、纯净水 、自来水)
▪ 哺乳期妇女乳汁中87%是水,产后6个 月内平均乳汁的分泌量约750ml/d,故 需额外增加 1000ml/d。
1.细胞内外水的运动
水自由通过, 蛋白质、Na+、 K+、Ca2+等不能 自由通过
❖每日最低尿量500ml
(从尿排代谢废物35g/日 最大浓度6~8g%)
❖呼吸道失水
❖皮肤不显性蒸发
(二)缺乏
▪ 2、低渗性脱水
▪ 以电解质丢失为主,水的丢失较少。 此种脱水特点是循环血量下降,血浆 蛋白质浓度增高,细胞外液低渗,可 引起脑细胞水肿,肌肉细胞内水过多 并导致肌肉痉挛。
▪ 早期多尿,晚期尿少甚至尿闭,尿比 重低,尿 Na+、Cl-降低或缺乏。
(二)缺乏
▪ 3、等渗性脱水 ▪ 此类脱水是水和电解质按比例丢失,
❖细胞内液
Intracellular fluid (ICF)
❖细胞外液
Extracellular fluid (ECF)
组织液
Interstitial fluid(ISF)
血浆
Plasma
40% 组织间隙15%
Transcellular fluid(third space) 1%
(二)水的平衡
▪ 正常人每日水的来源和排出处于动态平衡 。水的来源和排出量每日维持在2500ml左 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