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哲学》读后感

合集下载

儿童哲学培训的感想体会

儿童哲学培训的感想体会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儿童哲学培训活动,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对儿童哲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自身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通过培训,我明白了儿童哲学并非简单的儿童游戏,而是一种深刻的教育理念。

它关注儿童的思维发展,倡导尊重儿童的自然成长,鼓励儿童在探索和思考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在培训中,专家们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看到了儿童哲学在教育中的巨大潜力。

培训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儿童哲学的实践价值。

例如,在青苹果幼儿园的培训活动中,林巧珍老师通过《儿童哲学再实践再思考》专题讲座,让我认识到,儿童哲学的实践并非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而是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探索和尝试。

通过构建民主平等、安全信任的班级环境,我们可以激发幼儿的发现力和思考力,培养他们初步的哲学智慧。

其次,儿童哲学培训让我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倾听能力。

在培训过程中,我看到了教师们如何通过倾听儿童的声音,引导他们思考,从而发现儿童内心的世界。

这种教育方式让我深感震撼,也让我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是否真正做到了尊重和理解每一个孩子。

再次,儿童哲学培训让我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思维的培养。

在培训中,专家们强调了儿童哲学对培养儿童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

这使我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引导儿童在思考中学会质疑、学会探究,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儿童哲学培训还让我明白了,教育需要关注儿童的情感体验。

在培训过程中,我看到了教师们如何通过引导儿童表达自己的感受,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这种关注儿童情感的教育方式,使我更加坚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总之,这次儿童哲学培训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深刻体会到,儿童哲学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方法。

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将努力将儿童哲学的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尊重他们的思维和情感,引导他们在探索和思考中不断成长。

儿童精神哲学读后感

儿童精神哲学读后感

儿童精神哲学读后感《儿童精神哲学》读后感。

《儿童精神哲学》是一部深刻探讨儿童内心世界的著作,作者通过对儿童心理、情感和思维的研究,揭示了儿童精神世界的奥秘,引领读者深入思考儿童的成长与教育。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有感触,对儿童的成长和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作者通过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儿童的心理活动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

儿童的心理世界充满了好奇、求知和探索的精神,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对事物充满了探索和想象。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他们的心理活动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这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儿童的成长过程,明白了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

其次,作者还对儿童的情感世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儿童的情感是他们内心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的情感世界充满了童真和纯真,他们对世界充满了热爱和向往,对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幻想。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需要得到成人的关爱和呵护,需要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教育。

这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儿童的情感世界,明白了他们需要得到成人的关爱和呵护。

最后,作者还对儿童的思维世界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指出儿童的思维是他们内心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的思维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他们对事物充满了想象和创造,对世界充满了热爱和向往。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需要得到良好的思维启发和思维教育,需要得到成人的引导和指导。

这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儿童的思维世界,明白了他们需要得到成人的引导和指导。

通过阅读《儿童精神哲学》,我对儿童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明白了他们的成长和教育需要得到我们的关爱和呵护,需要得到我们的引导和指导。

作为教育者和家长,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儿童的心理、情感和思维,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呵护,给予他们更多的思维启发和思维教育,引导他们健康、快乐、积极地成长。

希望每个儿童都能够健康、快乐、积极地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儿童哲学读后感

儿童哲学读后感

儿童哲学读后感当我们提到哲学时,常常会联想到抽象、复杂的思维和理论,似乎与儿童无关。

然而,《儿童哲学》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不同的观点。

这本书是由玛修·弗莱德曼(Matthew Lipman)和安·斯齐尔曼(Ann Sharp)合著,引导着孩子们进入哲学思考的世界。

在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儿童哲学对孩子们的启发与影响。

通过《儿童哲学》,我发现儿童在思考问题上并不比成年人差。

相反,他们的天真与纯真使他们能够以独特的方式观察和思考世界。

书中的主人公,一个叫做萨姆的小男孩,通过与他的朋友探讨各种问题和情境,展示了他们的思考能力。

这种哲学性的对话让我惊讶地发现,儿童能够提出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也能够就这些问题进行有条理的讨论。

儿童哲学教育的方法也引起了我的兴趣。

在书中,教师并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引导他们思考和形成自己的观点。

通过互动式的学习,儿童能够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培养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这种教育方法不仅强调了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儿童哲学的学习,孩子们能够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些重要技能。

他们学会了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不同的观点,并且学会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些技能对于他们今后的人际交往、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自我成长都非常重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深认识到儿童哲学的重要性。

传统的教育往往强调对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儿童哲学的教育模式正是弥补了这一缺陷。

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去提出问题,去探索真理。

在读完《儿童哲学》之后,我不禁思考起自己的童年时光。

小时候,我更多地被要求记住、死记硬背各种知识。

如果能够早些接触到儿童哲学,我相信我的思维模式和观察世界的方式会有所不同。

因此,我深信儿童哲学的教育对于培养孩子们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

《儿童哲学》读后感(共5篇)

《儿童哲学》读后感(共5篇)

《儿童哲学》读后感(共5篇)第一篇:《儿童哲学》读后感读《童年哲学》有感今年寒假,读了一本名为《童年哲学》的书。

平时工作都是和孩子在一起,读书也都是读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书。

以前从来都没有想过把“儿童”与“哲学”放到一起讨论,这就使初读这本书充满疑惑,甚至一度怀疑作者在书中所引几岁孩子的话并非属实,随着深入阅读,对作者观点有了一点了解。

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说:“这套书是属于孩子的,因为儿童与哲学之间有天然的亲和关系,他们的小脑瓜里充满着天问。

这套书也是属于大人的,因为他们理应学习倾听孩子的提问,进行智慧的讨论。

” 儿童哲学研究者刘晓东说:“《童年哲学》所致力于阐释的儿童观,不只是为了解放儿童,而且也是为了成人自身的解放。

”《童年哲学》是马修斯儿童哲学三部曲中最新的一部。

作为专业哲学家,马修斯将哲学和童年联系起来,论述了哲学家的童年观、童年的理论与模型、儿童道德发展、儿童权利、童年健忘症、童年与死亡、儿童文学、儿童艺术等,为童年哲学建构了一个初步的理论框架,发展出“童年哲学”应作为一门学科的想法。

马修斯认为,以哲学的方式阐述童年、认知儿童的哲学潜能、探索孩子的思考方式,有助于反思成人对孩子的观念,并能将童年与成年间的裂缝弥补起来。

" 对以上内容的初步了解,使我对日常教育工作有了新的感悟。

平时工作忙碌,面对孩子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头脑中第一反应和马修斯在《童年哲学》写的一样“一旦儿童适应学校,他们便知道学校只期待提‘有用’的问题。

于是,哲学要么走入地下——或许这些孩子会隐秘地继续在内心思索而不与他人分享,要么便处于完全的休眠状态”。

每当孩子在学校提出许多问题时,我的第一反应便是通过是否“有用”进行筛选,对于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忙时便不予回答,有空余时间的前提下也是当成童言来处理,通过这本书,我想,我会以以儿童视角来审视问题。

儿童哲学教育必须依托一定的内容来进行,儿童哲学教育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本民族的文化。

儿童哲学相关书籍读后感

儿童哲学相关书籍读后感

儿童哲学相关书籍读后感《儿童哲学相关书籍读后感》(一)嗨,亲爱的小伙伴们!最近我读了几本超有趣的儿童哲学书,哎呀呀,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就比如说《苏菲的世界》吧,这本书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盒子,一打开,就把我带进了一个充满问号的世界。

苏菲这个小女孩,和我差不多大,可她却一直在思考那些我从来没想过的大问题,像“我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一开始我觉得这些问题好深奥,脑袋都要想破啦。

但读着读着,我就好像跟着苏菲一起踏上了奇妙的思考之旅,慢慢地,我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小想法。

还有那本《哲学鸟飞罗》,里面的飞罗就像我的好朋友一样。

它总是有好多好多的困惑,而我在旁边看着,也忍不住跟着一起想办法。

比如说飞罗想知道为什么要上学,我也会想想自己上学的原因。

每次和飞罗一起找到答案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好厉害!读了这些书,我发现哲学并不是那种高高在上、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

它就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像我们和小伙伴玩耍时的小争吵,或者是对一个新玩具的好奇。

通过读这些书,我学会了多问几个“为什么”,也不怕自己的想法和别人不一样。

我觉得呀,儿童哲学书就像是给我们的小脑袋瓜装上了翅膀,让我们能飞得更高,看得更远。

小伙伴们,你们也快去读一读吧,说不定会有更奇妙的发现哦!《儿童哲学相关书籍读后感》(二)嘿,朋友们!今天我想和你们聊聊我读儿童哲学书的那些事儿。

你们知道吗?我读了《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简直被它萌翻啦!书里讲的那些奇奇怪怪的故事,让我觉得世界好像变成了一个大大的游乐场。

比如说星星学会了眨眼睛,风学会了怎么吹,这多有趣呀!我一边读一边想,要是我也能像书里那样,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小世界,那该多棒!还有《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也特别棒!它没有那种密密麻麻的文字,而是用很简单的故事和图画,让我明白了好多道理。

比如什么是公平,什么是勇敢。

以前我觉得这些词好抽象,但是读完这本书,我好像一下子就懂了。

读这些儿童哲学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小探险家,在知识的森林里到处寻找宝藏。

儿童哲学培训感想总结

儿童哲学培训感想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创新和变革。

近年来,儿童哲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儿童哲学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对儿童哲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一些感想和总结。

一、儿童哲学的独特魅力1. 关注儿童思维发展儿童哲学强调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关注儿童的思维发展。

通过引导儿童进行思考、提问、讨论,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2. 培养儿童批判性思维儿童哲学注重培养儿童的批判性思维。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引导儿童质疑、分析、评估,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3. 提高儿童沟通能力儿童哲学强调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提高儿童的沟通能力。

在培训中,我们进行了丰富的互动环节,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沟通技巧。

二、培训过程中的收获1. 教学方法创新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多种儿童哲学教学方法,如故事法、游戏法、讨论法等。

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2. 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培训中,我们了解到家长在儿童哲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家长应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哲学学习中,与孩子共同成长。

3. 儿童哲学的应用通过培训,我们了解到儿童哲学在日常生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这使我们认识到,儿童哲学并非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

三、对儿童哲学教育的展望1. 增强儿童哲学教育的社会认同随着儿童哲学教育的普及,社会对这一领域的认同度将不断提高。

我们期待更多家庭、学校和社会组织关注并参与到儿童哲学教育中来。

2. 完善儿童哲学教育体系为了更好地开展儿童哲学教育,我们需要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包括师资培训、教材编写、课程设置等方面。

3. 深化儿童哲学与各学科的结合儿童哲学可以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语文、数学、科学等,使儿童在多学科领域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通过这次儿童哲学培训,我深刻认识到儿童哲学的独特魅力和重要性。

《课程中的儿童哲学》读后感

《课程中的儿童哲学》读后感

《课程中的儿童哲学》读后感《〈课程中的儿童哲学〉读后感》读了《课程中的儿童哲学》这本书,就像在一片思维的旷野里漫步,突然发现了许多以前从未留意过的奇妙风景。

儿童哲学,乍一听,感觉是个很玄乎的东西。

就好像把一群小娃娃和那些高深的哲学思想放在一块儿,怎么想都有点不搭调。

可这本书呀,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理解儿童与哲学关系的大门。

书里讲的那些儿童哲学在课程里的体现,让我想到了种树。

一棵小树苗,你不能只给它浇水施肥就完事儿了,你得考虑它生长的方向,怎么让它长得笔直又健康。

课程中的儿童哲学就像是在给孩子的心灵种树,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他们思考一些根本性的东西。

比如说,什么是公平?什么是善良?这就好比在小树苗成长的时候,告诉它向着阳光生长才是正确的方向。

我记得自己小时候,上课就只是听老师讲,然后记住知识去考试。

哪有什么哲学思考啊。

可是看了这本书才明白,原来孩子的小脑袋里可以装下那么多深刻的东西。

就像那些儿童在课堂上讨论道德两难的问题,他们给出的答案有时候真的会让人大吃一惊。

这就好比你以为孩子只知道糖果是甜的,结果他们能说出关于分享糖果背后的关于平等和爱的哲学思考。

这简直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宝藏盒子,里面装满了惊喜。

在课程里融入儿童哲学,就像是给一道普通的菜加了特殊的调料。

原本可能只是平淡的知识传授,有了哲学的融入,整个课堂就变得鲜活起来。

孩子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像一群探险家,在知识的海洋里主动探索。

这可比硬塞知识有趣多了。

你要是让孩子死记硬背,那感觉就像是把一群活泼的小鱼困在一个小水缸里,它们失去了活力。

但有了儿童哲学的课程,就像是把小鱼放回了大海,它们可以自由自在地畅游,还能发现很多新奇的东西。

而且啊,儿童哲学在课程中的应用,也让老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老师不再只是知识的搬运工,更像是一个智慧的引导者。

就像在一场冒险旅程里,老师不是直接告诉孩子哪里有宝藏,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宝藏的线索。

儿童哲学智慧书读后感

儿童哲学智慧书读后感

《儿童哲学智慧书》读后感《儿童哲学智慧书》是一本让我深感震撼的书籍。

这套图文并茂的优质哲学图画书,集合了孩子们最常提出的诸多问题,从生命起源到自我认识,从日常生活到人际交往等,无所不包。

这本书帮助小读者了解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思考,什么是思辨,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真谛,智慧的真谛。

我被书中对于“知识”的阐述所吸引。

在书中,知识不仅仅被定义为课本上的知识,更是包括了生活中的各种经验和感知。

这让我意识到,知识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体验,就能在生活中找到无尽的知识宝库。

书中对于“思考”的强调也让我深感认同。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思考的重要性。

而《儿童哲学智慧书》却提醒我们,思考是获取知识的关键,是理解世界的基础。

只有通过思考,我们才能对事物有深入的理解,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书中还提到了“思辨”的重要性。

思辨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深入分析、比较和评价的能力。

在书中,思辨被看作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这让我意识到,思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在书中,我还被一些具体的问题所吸引,如“我怎么知道宇宙存在呢?”、“思考很重要吗?”、“我必须什么都知道吗?”等。

这些问题不仅引导我去思考,也引导我去反思自己的生活。

我开始思考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是否足够深入,自己是否足够重视思考,自己是否在不断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忽略了生活的其他方面。

《儿童哲学智慧书》中有许多经典语句,这些语句以简单明了的方式表达了深刻的哲学思考。

下面我将解读其中的几句经典语句。

“思考是为了明白,而不是为了回答。

”这句话强调了思考的本质。

思考不仅仅是为了找到答案,更重要的是为了理解问题本身,为了对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当我们思考时,我们不仅仅是在寻找答案,更是在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知识就像宝藏,只有通过思考才能找到。

”这句话将知识比作宝藏,思考则是找到宝藏的关键。

它告诉我们,知识不是轻易就能获得的,只有通过深入的思考和不断的探索,才能发现知识的宝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童年哲学》有感
今年寒假,读了一本名为《童年哲学》的书。

平时工作都是和孩子在一起,读书也都是读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书。

以前从来都没有想过把“儿童”与“哲学”放到一起讨论,这就使初读这本书充满疑惑,甚至一度怀疑作者在书中所引几岁孩子的话并非属实,随着深入阅读,对作者观点有了一点了解。

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说:“这套书是属于孩子的,因为儿童与哲学之间有天然的亲和关系,他们的小脑瓜里充满着天问。

这套书也是属于大人的,因为他们理应学习倾听孩子的提问,进行智慧的讨论。

”儿童哲学研究者刘晓东说:“《童年哲学》所致力于阐释的儿童观,不只是为了解放儿童,而且也是为了成人自身的解放。

”《童年哲学》是马修斯儿童哲学三部曲中最新的一部。

作为专业哲学家,马修斯将哲学和童年联系起来,论述了哲学家的童年观、童年的理论与模型、儿童道德发展、儿童权利、童年健忘症、童年与死亡、儿童文学、儿童艺术等,为童年哲学建构了一个初步的理论框架,发展出“童年哲学”应作为一门学科的想法。

马修斯认为,以哲学的方式阐述童年、认知儿童的哲学潜能、探索孩子的思考方式,有助于反思成人对孩子的观念,并能将童年与成年间的裂缝弥补起来。

"
对以上内容的初步了解,使我对日常教育工作有了新的感悟。

平时工作忙碌,面对孩子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头脑中第一反应和马修斯在《童年哲学》写的一样“一旦儿童适应学校,他们便知道学校只
期待提‘有用’的问题。

于是,哲学要么走入地下——或许这些孩子会隐秘地继续在内心思索而不与他人分享,要么便处于完全的休眠状态”。

每当孩子在学校提出许多问题时,我的第一反应便是通过是否“有用”进行筛选,对于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忙时便不予回答,有空余时间的前提下也是当成童言来处理,通过这本书,我想,我会以以儿童视角来审视问题。

儿童哲学教育必须依托一定的内容来进行,儿童哲学教育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本民族的文化。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同的哲学体系集中体现了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例如,李普曼所编著的一系列儿童哲学教育的IAPC版教材是在美国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的儿童。

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儒道释的影响很深,在我国哲学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富有哲理韵味的故事。

比如庄周梦蝶,拔苗助长,邯郸学步等。

在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儿童进行哲学教育,能够陶冶儿童的情操,使其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