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钊专家:甲骨文研究的春天来了
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带答案)

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带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荡漾.(yàng)婆娑.(shuō)隽.妙(juàn)眼花瞭.乱(liáo)B.岑.寂(cén)贮.藏(chǔ)清晰.(xī)小提.大做(tí)C.恻.隐(cè)虔.诚(qián)哺.育(pǔ)因地治.宜(zhì)D.晨曦.(xī)热忱.(chén)骊.歌(lí)余音绕梁.(liáng)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制裁遵循眼花缭乱根深缔固B.脏物濡养李代桃僵相得益彰C.赞誉秘诀鸠占鹊巢断章取义D.绸缎冠冕前扑后继自惭形秽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圆明园昔日宏伟壮丽的景象已荡然无存....。
B.整个科研过程他都没有参与,最后却鸠占鹊巢....,把功劳归为己有。
C.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
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D.玻璃橱窗里,各式各样的名贵宝石俯拾即是....,吸引了许多顾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国家博物馆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新出土的一大批海上丝路文物。
B.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祖国就不再是一个任意被帝国主义列强欺辱和掠夺的国家了。
C.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D.不可否认,武侠小说、功夫影片为推广、宣传武术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把传统武术推到了神乎其神的境地。
5、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就像粒粒散落的珍珠,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B.亡了国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C.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精打采地低垂着。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是()A.狼籍蹂躏.(lìng)弄巧成拙.(zhuō)脍灸人口B.矜持嗫嚅.(rǘ)棱.角分明(léng)眼花瞭乱C.威摄熟稔.(rěn)呱呱.坠地(guā)不可思义D.斑斓褴.褛(lán)拈.轻怕重(niān)相提并论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咆哮捣蛋雕粱画栋咬牙跺脚B.雕塑凝视另请高明骂骂咧咧C.囫囵伺侯无可奈何喃喃自语D.半响积蓄喜出望外日进百金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别人漠不关心....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关心。
B.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登顶,这个道理是不.可名状...的。
C.人应该要学习负责,你这样李代桃僵....地为他承担责任,不是帮他,反而是害了他。
D.如果开始不成功,就多次努力,不行再放弃,没必要为此自惭形秽....。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坚持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就是要达到“教育一个青少年儿童,影响一个社区,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目的。
B.无论外界环境和参赛条件都极端恶劣,“好声音”的歌手们总能够面带微笑、充满信心地完成所有的比赛项目。
C.从各国对黄灯的规定来看,设置黄灯的目的在于为驾驶员在红灯和绿灯之间提供一个“缓冲时段”,提醒驾驶员判断是过去还是停下。
D.这不可能是真的,我这样想,汽车不会跑这么远,差不多有三十公里左右呢。
5、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回望兰亭,难忘残园雨锁,难忘清波泛舟,难忘竹林漫步……B.这条百年老街在初夏的阳光中,愈发显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C.林子里很多地方还积着厚厚的雪,高山杜鹃花却等不及,径自开了起来。
D.每到冬季,流动的飞瀑凝固成一根根冰柱,仿佛一把巨大的竖琴,奏出美妙的乐章。
甲骨文“ ”字字形研究

( 2 )……祝……上 荣 ……出…… ( 合 集》2 4 9 7 9
辞0 1 o I 7 2 )、 “晕 ” ( 合3 4 1 4 7 )、 “墨 ” ( 合l 5 9 5 6 )、 片 )庚 甲 卜
“ ”( i 4 3 1 2 )等多种字形,其中 “ 靠 ”比较常见,其
的“ 一”是饰笔。 本文分三部分讨 论分析三种主 要的 观点, 得出 “ 豪” 字形不是 “ 上帝 ”合文, “ 祭天 ”已 表现在 “ 帝 ”
的 常见 字 形 中的结 论 ,从 而论 证 了刘 氏观 点 的 正确 性 。 关 键 词 : 甲骨 文 帝 字形 饰 笔
在 甲骨 文 中 , “帝 ( 稀 ) ” 字 主 要 有 “警 t ” ( 合
李圃 先生 把“ 豪”字形看作是“ 上帝” 合文,“ 荣”
不 正确 。
字 形最上方 的 “ 一 ”是 “ 上 ”字 省 形 的观 点 ,我 们 认 为 并 综 合 考 释 》 等 文 章 都 曾对 前 人 “ 帝 ”字 探 源 的 情 况 做 过 总
结 ,主 要 有 以下 五 种 看法 :
卜 辞 中称 “ 上帝 ”的 例 子 主要 有 以下三 个 :
第 一 种 , 象 花 蒂 之 形 。 吴 大 徵 、 商 承 祚 、郭 沫 若 、王
( I )…… 卜 争 ……上 噎 ……降…… 聂(( 《 甲骨文合 国维 等 学者 赞 同该 说法 。 兰 集 I O l 6 6 片。 ,以 下 简称 《 合 集 》 )武丁 卜 辞 言
甲骨文 ‘ ‘ ' ' 字稀) ”字有多 种字形, “ 蘩”字形并不十 分常见, 对于 该字形, 各家学 者有不同 的见 解:李圃
先生认 为是 “ 上帝”的合 丈,字形上的 “ 一”是 “ 上”的省形;徐 中舒 先生认 为 “ 一”代表祭 天;刘钊先生则认为字形上
殷墟甲骨文中的“变形声化”

殷墟甲骨文中的“变形声化"。
黄天树提要所谓“变形声化”是指把表意字中的某个部分或形旁改写为与之形近的声旁,使其构造由“无声符字”转化为“有声符字”。
它是最经济的一种声化,不需要加注声旁,只在原字形的基础上稍作改造即可。
“变形声化”在甲骨文中时有所见,这说明殷人是十分重视声符在构形中的作用的。
关键词殷墟甲骨文变形声化“声化”是汉字演变的趋势之一。
所谓“变形声化”是指把表意字中的某个部分或形旁,改写为与之形近的声旁,使其构造由“无声符字”转化为“有声符字”。
最早注意到这一现象的学者是唐兰先生。
他在1949年出版的《中国文字学》一书中说:把物形的某一部分直接变作声符,应作为“声化”的一类。
例如“狈”字本象一个兽,尾梢粗,后来就把尾梢改成“贝”字,从犬贝声。
“鼍”字本象带尖嘴的鳄鱼,现在把身子作为黾字,而嘴跟头变成“单”字,从黾单声。
这种字的来源,大都由于形体的错误。
①唐先生认为“声化“大都由于形体的错误”是不对的。
“变形声化”与讹变不同,它是有意识地把表意字中的某个形旁,改写成与之形近的声旁,使它声符化。
1981年,裘锡圭先生在《释“勿‘发”》一文中说:在汉字发展的过程中,把合体表意字的一个偏旁略加改造,使之转化成声旁,从而把原来的表意字改变成形声字的现象,是颇为常见的。
②1991年,刘钊先生在《古文字构形研究》中说:·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规划项目。
殷商甲骨文音系研究”(01JA740015)。
①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49年3月第1版,1979年9月新1版,第103页。
②裘锡圭:《释“勿”发”》,原载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文研究》1981年第2期,第43页;后收入裘锡圭《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8月第1版,第78页。
裘先生后来又多次谈到这个问题,参看《古文字论集》,第219 页、第643页;《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52—153页。
16 中国文字学报变形音化,是指文字受逐渐增强的音化趋势的影响,将一个字的形体的一部分,人为地改造成与之形体相接近的可以代表这个字字音的形体,以为了更清楚地表示这个字字音的一种文字演变规律。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汹涌.(yǒng)摇曳.(yè)娉.婷(pīn)B.黎.明(ní)嘶.哑(sī)飘逸.(yì)C.风骚.(sāo)呢喃.(nán)丰润.(rùn)D.腐.烂(fǔ)冠.冕(guàn)鲜妍.(yán)2、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恍惚荒谬地窑不可名状B.脏物琉璃晨曦荡然无存C.匍匐鞠躬拂晓丰功伟迹D.制裁赔偿恳切永垂不朽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齐白石画展一开幕,绘画爱好者趋之若鹜....,争相观瞻。
B.作为当代较有影响的作家,他的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入木三分....。
C.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字,许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问题不必较真,无伤大雅。
D.登高望远,看到高山大川,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经典咏流传》等文化节目的热播,激发了大家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
B.邓稼先执着奉献的精神和品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近日,300余名泉城义工在文化广场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D.为了避免青山绿水不被破坏,我们倡导少用一次性餐具。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住室是那样简陋,壁上毫无装饰,椅凳是那么破旧,衣衫是那么丑陋,她看了都非常痛苦。
B.她总觉得自己生来是为享受各种讲究豪华生活的,因而无休止地感到痛苦。
C.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
D.看到那数不清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②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③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我一圈的复杂图样④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⑤怪不得古时候的人采用贝壳来做钱币A.①③⑤④②B.④①③②⑤C.④①③⑤②D.③⑤④①②7、默写。
甲骨文高考作文(甲骨文考试的学生)

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高考作文惊甲骨文!搞很多名校“招数”!同学,你是打印机吗?今年高考结束,相信今晚的高考考生不是在答题就是在无意狂欢。
高考三天,很多高考题目经常出现在作文、数学、天坛等各种平台上。
今天作者还介绍了一些高考的趣事:2009年高考作文中,甲骨文震惊了,整篇文章都写在甲骨文上。
可以说,老师成功的让阅读老师的眼睛亮了。
最后,阅读老师报告说,教育部要求专家在评分前识别译文。
这个考生就是黄埔,号称‘中国古代人才’。
黄娥,四川绵阳人,平时喜欢中国古代文学。
2009年高考虽然独树一帜,一直用甲骨文完成语文作文写作,但期末成绩不高。
这件事传开后,很多大学和学者开始关注甲骨文的考生。
据悉,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和四川大学金城学院向黄金城学院抛出了特别的橄榄枝,最终黄芬选择了后者。
在他的选择中,黄娥还拜访了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刘钊教授,希望去复旦大学学习。
刘钊教授称赞:中国的研究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才。
但是由于一些原因,不能专门招,指望它的研究生报考复旦。
虽然有才华,但不够努力,"成了很多人对黄的评价,而且才华很强。
这一点从黄掌握的700多块甲骨文就可以看出来。
要知道,当时全国掌握的甲骨文总数只有1000多字,现在却很难找到几个关于黄沙的字,因为“夸张”“不靠谱”,逐渐淡出大众视野。
天才是1%的智慧,99%的汗水",完美地诠释了鞋带的退化,再有才再努力,也只能变成‘永远受伤’!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素材积累】从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像一支离弦的箭,嗖嗖地直向着生命的终点射去。
但我们无论怎样地气喘吁吁疾步如飞,也赶不上岁月那轻捷的步履。
她无声无息波澜不惊地带走纷沓的人群,卷走一个又一个朝代,不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停留,也不在心灵的重重羁绊前稍一驻足。
无论历经了多少沧海桑田的变迁,她永远年轻、纯洁、轻盈、清澈如初。
时光不老人易老。
穿行在一片又一片洁白的日子里,我们可曾朝涂曦霞,暮染烟岚,在她的脉络里注进拼搏的汗水,把一页洁白的日子都涂成一幅斑斓的图画,剪成一贴丰满的记忆?穿行在一片又一片洁白的日子里,我们可曾删繁就简,除去芜杂的枝蔓,抖落发黄的往事,省略多余的情节,向着既定的目标轻装向前。
2023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汇编)

2023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汇编)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妖娆.(ráo) 汹涌.(yǒng) 风骚.(sāo) 成吉思汗.(hàn)B.嘶.哑(sī) 娉.婷(pīn) 鲜妍.(yán) 一代天骄.(jiāo)C.呢.喃(ní) 冠冕.(miǎn) 飘逸.(yì) 顿失滔.滔(tāo)D.勃.发(bò) 凝.望(níng) 忧戚.(qī) 惟余莽莽.(mǎng)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一代天骄觥筹交错一碧万倾百废俱兴B.山肴野蔌段章取义恼羞成怒重蹈履辙C.温文尔雅恪尽职守淫雨霏霏伛偻题携D.无与伦比风霜高洁薄暮冥冥水波粼.粼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走到半路,天突然下起了雨,他的衣服都湿透了,显得狼狈不堪....。
B.虽然一年多没有见面了,但我从来没有忘记他,对他的思念与日俱增....。
C.对做好这件事,我十拿九稳....。
D.小明这次考试没考好,回到家,他的爸爸郑重其事....地打了他一顿。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A.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我国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向法国总统及法国人民致电慰问。
B.通过5G全新技术的支撑,让未来数据可视化成为新闻生产的关键性技术。
C.《复仇者联盟4》上映7天17小时就打破了中国影史“最快破30亿”的成绩。
D.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不仅为世界文明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促进了亚洲各国平等对话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B.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
C.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D.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真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真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气氛.(fèn)作揖.(yì)豁.然开朗(huò)B.栈.桥(zhàn)阔绰.(chuò)不舍昼.夜(zhòu)C.幽邃.(suì)隽.永(juàn)不折不挠.(náo)D.轩邈.(miăo)豁.达(huò)教学相长.(zhăng)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A.脑羞成怒挖心搜胆吹毛求疵鞠躬尽瘁B.唯唯连声怀古伤今刻骨名心根深蒂固C.剜口割舌义愤填膺涕泗横流格物致知D.恃才放旷度德量力精血诚聚轻而一举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不我待....,青年一代要勇立时代潮头,只争朝夕,在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B.行驶在滨海路上,一边是苍茫的大海,一边是无际的农田,沧海桑田....,美景如画,令人目不暇接。
C.我们要提高电信安全意识,因为每天接到的让人不厌其烦....的骚扰电话,有不少以诈骗为目的。
D.美国采取大规模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霸凌行径直指中国,大有挑起贸易战之势,其图谋无可非议....。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孝”文化,尽管是中国人的根文化,也塑造着每个人的精神气质。
B.2017年《魅力中国城》颁奖盛典落下帷幕,随州荣获中国十佳魅力城市。
C.对自然界的利用和开发,应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D.《经典咏流传》告诉我们,古诗词本身有着无穷魅力,今人只差爱上的机缘。
5、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引用、比喻)B.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反语)C.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气力最大?回答纷纭得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子,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建家园-开启建筑+互联网+文化的新纪元!
刘钊专家:甲骨文研究的春天来了
早在新石器时代,在中国大地上的不同地域和文化中,就已萌生文字的雏形。
其中既有与汉字有承续关系的,也有与汉字无关的其他民族的雏形文字,这些文字雏形被称为“文字画”或“图画文字”。
因为它们还不能逐词地记录语言,因此也不能视作严格意义上的文字。
成熟汉字约形成于夏商之际,而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系统,是汉字的童年时期。
虽然甲骨文中还残留一些早期文字不规范、不严密、不准确的地方,但已经属于可以严格记录语言的真正意义上的文字。
汉字记录汉语,同时也记录汉语所表现出的思维。
中国古代一切思想观念、文化、文明,都通过汉字这一载体才传布久远,保留至今。
而甲骨文是目前已知成系统的汉字的最早形态,因此说甲骨文是中华文化的基因、中华文化之源、中华文明的早期结晶,一点都不为过。
甲骨文的形体结构体现“六书”的造字理据,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字形。
其造字方法甚至有超出“六书”的地方,体现出古人的独出机杼和奇思妙想。
甲骨文总字头数已经达到400 0多,可以自由记录汉语。
甲骨文中常用字的结构已经基本定型,这些字经过几千年演变,虽然笔势笔意屡有变迁,但其基本结构没有变,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如其所记载的中华文化一样,承传有序,源远流长。
甲骨文中有很多象形字和会意字,其中有不少还保留着早期形态,这是古人采用“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手段,借助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经验积累所得,从中可以体会出古人造字时的立意和取象。
如“尹”字为一只手拿着笔的形状,因此“尹”在古代用为官吏的通称;“得”字像手持贝,表明古代的“贝”为宝物或用作货币;“獲”为手持一只鸟形,表示俘获的“获”;“穫”像一把镰刀在收割庄稼,表示“收获”的“获”;“粪”字的本义为垃圾,用作动词为扫除,甲骨文的粪字就像一个箕中有垃圾的形象;“馘”字像带有头发的头皮形,体现出古代杀敌后割下头皮计数献功的习俗;“监”字是人用器中之水照面的形象,表示的是古人以“水”为镜的习惯;“休”字像人在树荫下休息,所以古代“休”字有休息、止息和“荫”的意思;“保”字像一个大人背着一个孩子,从大人的角度讲是对孩子的保护,从孩子的角度讲是对大人的依仗,所以“保”字古代有“保护”和“依仗”两个意思。
甲骨文记载的汉语,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词汇,其所记载的内容也包罗万象。
有些文字较多的记事刻辞更是具有一定的情节,甚至富有故事性,完全可以视为最早的文学作品。
甲骨文已经是符号化的文字,古代“书画同源”,因此甲骨文也具有一定装饰性和美化倾向。
很多形体犹如美术作品中的速写,在构字时尽量采用简单的线条,抓住描写对象的典
型特征,凝练生动,概括传神。
其形体体现出的布局上的穿插避让和形象上饱满匀称的追求,更是凸显出古人朴素的美的感觉和观念。
经过海内外几代学者的刻苦努力,目前甲骨学早已成为一门显学。
新形势下的甲骨文研究应该如何发展和提升呢?我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旧资料在运用新技术和新手段下的全面重新著录和整理。
当今照相和印刷技术日新月异,甲骨照相甚至已成为一门专门的技术,拓本、摹本、释文、十面彩照等相结合的综合著录手段日益成熟并逐渐得到推广。
目验甲骨原物对释文校订和钻凿研究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如有条件,所有甲骨都应重新反复目验原物。
二是要加大甲骨文本体研究的力度,如龟甲形态学就是其中一个重要课题,其他如疑难字的考释、类组和钻凿研究的进一步细化、缀合工作、文例研究、残辞互补、甲骨占卜术等。
三是要紧跟最新技术,掌握最新手段,让甲骨文研究插上科技的翅膀。
首先如甲骨的三维扫描和3D打印,在条件成熟时要全面加以应用;其次是历史上所有甲骨文研究资料的电子化和数据化。
如果再加以展望,则如甲骨文笔迹的技术甄别,甲骨的DNA测定,甲骨残片的机器缀合,甲骨文辞例的机器检索、比对、可能性答案的提出,相信都能在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之下得到改善和提高。
在近几年传统人文学术研究中,甲骨文研究格外引人关注。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一些学科事关文化传承的问题,如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等,要重视这些学科,确保有人做、有传承。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
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3000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
”把汉字的传承提升到中华基因的高度,这是对甲骨文研究者最大的鼓励和鞭策。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将“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释研究”课题列为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项目启动至今,10个子课题进展顺利,取得很多初步成果。
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项目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可以想见,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甲骨文研究将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