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语文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案B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合集下载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过小孤山大孤山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过小孤山大孤山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过小孤山大孤山》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习目标】1、理解文本,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鉴赏小结本文描写山川景物形象的手法。

3、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结合其经历,学习其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

预习案一、走进作者(知人论世,有利于解读课文。

)陆游简介:(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

南宋爱国诗人。

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

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

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匪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

直到秦桧死后几年,他才赐进士出身。

因为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所以他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仕途不是很顺利。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

今存诗9300余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还有一百十首词和大量的散文。

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

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豪迈奔放。

后期多为田园诗,诗风清丽平淡。

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而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

他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

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自主学习·疏理基础一、给下列字注音烽火矶.()烽燧.()窦.()潦.缩()巉.然()以杏仁澄.之()赪.()楼观亭榭.()抟.()汲.()葭.苇()栖鹘..()上干.()云霄二、解释下列实词自舟中望山:信.造化之尤物也:上干云霄:凡江中独山:方立庙门:盖以此得名也:俄复开霁:始见庐山及大孤:大孤状类西梁:每汲用:过夕乃可饮:三、解释下列一词多义A、然(1)杰然特起()(2)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3)实不然也()(4)碧峰巉然孤起()B、以(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过小孤山大孤山(二)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过小孤山大孤山(二)

2、该段写景是写哪一同段的景物?重点落在那处? 彭蠡口到湓浦口的沿途所见。重点写大孤山的风景。 3、那么大孤山的风景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望之如浮水面,江水清浊明显。 4、作者是怎样体现大孤山这一特点? 先用西梁山类比, 使人经由过程西梁山能想象到大孤山的形状, 然后与小孤山相比较, 从而突出各自的特色。 六、文句积聚: 然 杰然特起 以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波不及鸣也。 然峭拔俊美皆不行与小孤比 复以小艇游庙中 实否则也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碧峰巉然孤起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之 信造化之尤物 而 高耸罢了 自数十里外望之 徙倚久之而归 徙倚久之而归 岸土赤而壁立 何功之有哉? 而母立于兹 之二虫又何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七、布置作业
教 学 后 记
科目
语 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年级
高三
班级
时间
题目 教 学 目 标 重 点 难 点
时序
过小孤山大孤山(二)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第二课时 一、温习第一课时所学知识点。 二、解说第二自然段文句。 三、质疑、释疑。 1、叮咛小孤山上有戍兵看守,阐明白什么? 小孤山也是江防要地。 2、勾画本段风景描述的语句,说说本段作者给我们形容了哪一水段之景?描述 的重点工具是什么?突出了各自什么特点? 狼烟矶至沙夹一段所见。 小孤山和澎浪矶。 小孤山峭拔俊美,澎浪矶浪大等特点。 3、文章是怎样体现小孤山峭拔俊美这一特点? 运用比较手腕。将金山、焦山、落星山这些天下名山与小孤山比较,突出小孤山 峭拔俊美这一特点;又用它山与小孤山比较,突出小孤山的巉然孤起这一特点;用山 上有楼观亭榭的金山与小孤山古刹的萧条、残缺比较,渲染了小孤山的小孤山古刹的 萧条、残缺,更是为了阐明小孤山如果以“楼观亭榭”稍加装饰,则会“超过金山上 矣” 。 4、写小孤山峭拔俊美这一特点,采纳的是什么写景按次? 由远及近。 四、串讲第三自然段文句。 五、质疑、释疑。 1、引用李白的诗句是为了阐明什么? 彭蠡口江面的广阔,四望无际。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赵成龙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赵成龙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赵成龙|《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乌兰察布集宁附属中学赵成龙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2、识记作者陆游的生平简介及爱国情怀。

3、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的用法。

教学重点:1、欣赏文章的重点句子。

2、把握文章的写作线索。

3、根据作者的行踪路线描摹作者所看到的景物。

教学难点:1、分析景物特点及写作手法。

2、探究作者在景物中蕴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通过本文的学习掌握陆游“抗敌报国、收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可见,古人对山水的热情。

从古至今,文人墨客绝大多数都喜欢登山临水,以此来抒发自己心中的块垒。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陆游的游记散文——《过小孤山大孤山》。

二作者连线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词人。

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

|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人”。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三文体知识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中国古代山水游记以描山画水、传达山川神貌为主;同时在描写见闻中又包含着作者的独特感受,常常熔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让人叹为观止,对现代游记散文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代表作有苏轼的《赤壁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

四感知全文 1、生字词注音矶jī燧suì窦dòu潦lǎo巉chán 上干云霄gān榭xiè鹘 hú抟tuán 蠡lǐ葭jiā赪chēng 湓pén 汲jí 2、对照注释翻译文章(以第一、二段为例)原文:八月一日,过烽火矶。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包爱平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包爱平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

1《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握不同类型散文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特性,了解塑造艺术形象的手段;2、培养品味散文语言的能力;3、通过对古代散文的诵读培养良好的语感;4、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重点:1、把握不同类型散文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特性,了解塑造艺术形象的手段;2、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男生读陆游《钗头凤》:红酥手,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女生读唐琬《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

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师:从这首凄婉的宋词里,我们感受到的是那段在江南的烟雨里忧伤了千年的爱恋。

接下来我们再去看一首诗。

齐读《示儿》师:在这首悲慨的诗里,我们高手到的是老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心。

今天,就让我们顺着如练的澄江,去探访山苍苍,水茫茫,静立水中央的大孤山、小孤山……二、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学习游记写景的要领。

(重点、难点)3、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别句式。

(重点)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三、陆游名句:《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病起书怀》: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冬夜读书示子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三、作者简介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秦朝珍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秦朝珍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设计巧家县第三中学秦朝珍第一课时一、导入(2分钟)陆游名句导入(师生一起回忆)如:《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学习目标(课件展示、板书展示)(1分钟) 1、理清此篇游记的行文线索。

2、朗读、自主翻译第一段,掌握重点实词、虚词。

3、理清第一段中作者对景物的描写。

三:知人论世(3分钟) 1、作者简介(见课件)(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

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

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

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匪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2、写作背景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

至1169年,起用为夔州通判,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

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

途中作者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以记其胜。

《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

四、自主学习检测(8分钟)1.字音字形识记①烽火矶.()②烽燧.()③潦.缩() 2、理清作者行舟的线索:过烽火矶→3、自主翻译第一段,掌握重点实词、虚词。

(先齐读第一段)四、学生展示(自主翻译第一段),教师纠错。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10分钟)五、小组探究展示、填表。

(先自己思考3分钟,小组讨论4分钟) |观看角度观看对象景物特点轮廓移远就近大石特写舟中远望近景“杰然特起”的巨石 |六、课堂检测(巩固重点实词虚词)(4分钟)1、下列读音有错的一项()A.有俊鹘抟.水禽(tuán )B.沙洲葭.苇(jiā)C.潦.缩(liáo )D.岸如赪.(chēng ) 2.翻译下列词、句子。

1、列置烽燧:2、杰然特起:然: 3、突兀而已:4、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5、故得尽见:七、课后作业自主翻译课文第2、3段。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谭宏强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谭宏强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过小孤山大孤山》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学习本文的写景方法。

学习准备充分预习课文,梳理字词句。

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陆游的《过小孤山大孤山》。

著名艺术家罗丹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在这一篇游记中,陆游用他的慧眼和妙笔,给我们描绘了长江小孤山至大孤山一段优美的山川景物。

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美景,学习本文的写景方法。

二、教读部分(学一学)老师:我先带着大家读第一段文字。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一段,找出写景的句子。

老师:本段描写的对象是什么?(学生:烽火矶)老师:曹海峰,请你用文中的话概括烽火矶的特点。

学生1:突兀、怪奇万状、杰然特起。

老师:非常准确,坐下。

山有万状,石有万种。

作者为什么只突显烽火矶的突兀和它上面怪异奇特的石头呢?联系作者的生平及时代背景,作为主战派的陆游与当时软弱求和的南宋统治集团是水火不容的。

所以,高耸的烽火矶,似作者一般傲然于世;怪异奇特的山石,寄托着作者的坚韧的品质;不附山之石,|寄托着不随波逐流的追求。

作者对烽火矶描写如此细腻,可见作者很喜欢这里的美景。

老师:那么,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烽火矶?学生2:由远及近的顺序。

(老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自舟中望山”,“望”说明是从远处观察;“及抛江过其下”,把船停靠在烽火矶的下面,近距离的观察。

老师:非常棒!有理有据,切中肯絮。

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烽火矶,他的观察视角也是变化的。

既有舟中的远望,也有抛江过其下的近观,还有不附山之石的特写。

这样多角度的描写,使画面具有很强的层次感和立体感,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

老师:这段文字结尾处还引用了杜甫的诗句:“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幸好小舟走的慢,能够看尽它的所有美景。

作者此时乘舟而上,正值深秋,江水下降,能够看尽烽火矶的所有美景。

作者在用心与美景进行交流的同时,也获得了与杜甫心灵相契合的一种愉悦之感。

这种感觉是很美妙的。

PPT展示西湖荷花盛开的图片,当你欣赏这美景时,你心中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响起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过小孤山大孤山》课件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过小孤山大孤山》课件设计

小孤山
பைடு நூலகம்
小孤山, 形
态特异,孤峰耸立 。以奇、险、独、 孤而著称。
它素有“海门 第一关”,“长江 天柱”,“江上蓬 莱”之美称。被历 代诗家学者吟赞为 “长江绝岛、中流 砥柱”。
大孤山,其形似鞋,传说是仙女落入湖中的绣花鞋, 人称鞋山。岛上绿树葱茏,远处湖水涌浪,烟波帆影,一 片天高水阔的世界。
大孤山
拓展练习
将苏轼的《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改 写成一段散文,要求:文辞精美,使用恰 当的修辞手法,从多个角度展现山水景物 之美。
• 小孤山
• 宋代谢枋得
• 原文:
•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不与主和派为伍、立志收复中原的孤傲情怀
2、泊沙夹,游小孤山中庙宇,“徙倚久之而归”,为 什么?
对胜景的喜爱留恋 面对半壁江山忧闷的心绪
课堂小结
1、重点实虚词
潦 干 如宝装屏风 信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虽
2、赏析景物描写 体会诗人情感
景观: 小孤山 孤立峭拔 大孤山 如浮江面
情感: 热爱山水
恢复中原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苏轼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对比突出 —— 峭拔秀丽 巉然孤起
大孤山 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
类比——西梁山 对比——小孤山
作者在记述山川景物的过程中,将有关 的传闻轶事、 前人诗句都信手拈来,这 样写有什么作用?
具有思想深度 丰富作品内容 增强文化底蕴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刘家如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刘家如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1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课文,把握文中所描写的山川景物形象。

2、培养学生品味散文语言的能力,培养语感。

3、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教学难点:1、通过诵读课文,把握文中所描写的山川景物形象。

2、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课时设计: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如果散文是一弯浅浅的小溪,那诗歌就是一片深邃的大海;如果散文是稚嫩孩子脸上灿烂的笑容,那诗歌就是羞涩少女紧掩的心扉。

诗歌和散文创造的形象又有着怎样的差别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一探究竟。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1、陆游简介:(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

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

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

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匪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2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

直到秦桧死后几年,他才赐进士出身。

因为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所以他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仕途不是很顺利。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

今存诗9300余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还有一百三十首词和大量的散文。

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

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豪迈奔放。

后期多为田园诗,诗风清丽平淡。

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而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

他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

2、写作背景: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

至1169年,起用为夔州通判,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中语文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案B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
文欣赏》
【学习目标】
1.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等。

2.鉴赏本文的写作特色,学习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等。

【预习案】
【文学常识】
1.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典型的代表。

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他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

他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近的时代,他怀抱“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生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无法施展抱负,公元1210年,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吟着“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诗句,离开人世。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将近万首。

他的诗风格宏丽,豪迈奔放,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慷慨激昂,悲壮雄奇,在当时和后代的文坛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2.陆游名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位卑未敢忘忧国。

--《病起书怀》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书愤》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临安春雨初霁》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九月一日,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剑门道中遇微雨》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文章》
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

--《太息宿青山铺作》
【文本研读】
1.本文写了很多景点,作者是怎样将各个景点联系在一起的?
2.作者是怎样融情入景,显露自己的心境。

(1)写孤石。

(2)泊沙夹,游小孤山中庙宇,“徙倚久之而归”。

(3)写“俊鹘抟水禽”。

(4)江水清浊分明,“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探究案】
1.本文写了很多景点,作者是怎样将各个景点联系在一起的?
【训练案】
1.指出下列句子与其他三句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
A.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B.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C.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D.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

2.下列句子中均含有活用作状语的名词,其中还有比喻用法的一项是()A.晚泊沙夹 B.岸土赤而壁立
C.掠江东南去 D.上干云霄
3.一词多义
(1)胜:(一)shèng
①亦占一山之胜
②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孙子•谋攻》)
③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④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⑤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六国论》)
(二)shēng
①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②沛公不胜杯勺(《鸿门宴》)
(2)过:
①过小孤山大孤山
②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李贺小传》)
③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苏武传》)
④过蒙拔擢(《陈情表》)
⑤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⑥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⑦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3)类:
①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

②大孤状类西梁。

4.古今异义
(1)上干.云霄。

古义:今义:做,担任。

(2)不与江水乱.。

古义:今义:没有秩序,没有条理。

(3)凡.江中独山。

古义:今义:平凡,凡是。

(4)与江山相发挥
..。

古义:今义:指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或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
(5)军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

古义:今义:军队;军队的编制单位,下辖若干师。

5.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
(2)名词作状语
①如宝.装屏风②南.望彭泽、都昌诸山。

③掠江东南
..而去(向东南)④岸土赤而壁.立⑤晚.泊沙夹⑥上.干云霄6.特殊句式
(1)此山当是其一也。

(2)及抛江过其下
(3)丹藤翠蔓,罗络其上
(4)皆名天下
(5)信造化之尤物也。

(6)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7)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8)三面临江,倒影水中。

(9)盖以此得名也。

(10)小姑前年嫁彭郎。

(11)实不然也。

(12)晚泊沙夹。

(13)方立庙门。

(14)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15)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16)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柴桑、栗里,皆其地也。

(17)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

(18)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

(19)泊湓浦。

(20)其间一日阻风不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