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 走进名校之古诗文大练习 全国通用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名校专项习题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名校专项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快乐阅读。
石灰吟_________________,烈火焚烧若等闲。
_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1]补全古诗。
[2]解释下列词语。
(1)等闲:_________________(2)清白: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古诗内容,用适当的关联词将句子连接起来。
(______)千锤万凿,(______)烈火焚身,(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4]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亡同:无)[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画上“√”)清平乐(lèyuè)茅檐(yán yáng)剥莲蓬(bōbāo)亡赖(wáng wú)相媚好(méi mèi)翁媪(wēn ǎo)[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1)“相媚好”的意思是__________。
这两句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相媚好”的意思,想象两位老人聊些什么?想想当时情景,写一段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画线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卧”换成“趴”好不好?(____)A.好,“趴”的意思和“卧”相近,可以互换。
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名校专项习题

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名校专项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与理解。
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十五夜”指的是___________。
[2]诗人写院中的月色,只用了“地白”二字,给人澄澈、空明之感,由此你想到了李白的哪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你根据古诗内容,把诗人笔下的月上中天时庭院的景色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知秋思落谁家”这句诗委婉地表达了游子()之情。
A.喜爱秋天B.热爱祖国C.热爱大自然D.思念家乡和亲人[5]望月怀远的诗还有很多,请你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鹿柴》中的“柴”应读(______)。
[2]这首诗描绘的是(______)时分的幽静景色。
[3]诗的三四句由声响转到夕阳返照深林,更突出了深林的(____)[4]诗人王维是个才子,苏轼曾经赞他(__________________),他与孟浩然合称(______)。
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题目中的“醉”的意思是_____,这首诗是苏轼在望湖楼______的时候所写的一首诗。
[3]这首诗中的每一句都是一幅图画。
请你参照示例,补充所缺的图画名字。
第一句:云翻图第二句:_____第三句:风卷图第四句:__________[4]第一句诗人把乌云比作___,形象逼真,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____。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训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1部分积累与运用(48分)一、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6分)学完了这些古诗,我收获颇多:我知道了好雨“当春乃.(nǎi nái)发生”的喜悦,领略了“天街小雨润如酥.(sūshū)”的清爽,感受到了“客舍.(shèshě)青青柳色新”的明丽,明白了江上渔者“出没.(méi mò)风波里”的辛苦,了解到了“钟山只隔数重.(zhòng chóng)山”的距离,体会到了诗人“明月何时照我还.(hái huán)”的思乡之情。
二、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20分)1. 下列诗词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B.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D.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2.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晓看红湿处.最是一年春好处.B. 少.壮不努力谁道人生无再少.C. 时.鸣春涧中好雨知时.节D. 岂因.祸福避趋之因.风飞过蔷薇3. 下列古诗与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 《马诗》——李贺B. 《泊船瓜洲》——范仲淹C. 《春夜喜雨》——杜甫D. 《游园不值》——叶绍翁4. 下列对诗词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劝君/更尽一/杯酒B. 小/扣柴扉/久不开C. 谁道/人生/无再少D. 若/有人/知春/去处5. 下列对诗词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夸张)B.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设问)C.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比喻)D.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拟人)6. 【新题型】《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弘扬诗词文化的电视节目,节目中有“看画猜诗”的环节。
如果你是参赛选手,当看到这幅图画时,你应该答出的诗句是()A.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名校专项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名校专项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课外美文欣赏。
题金陵渡[唐]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1]这首诗的诗眼是_________。
[2]诗句“潮落夜江斜月里”的“斜”字能否换成别的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凉月如眉挂柳湾。
()A. 圆圆的月亮。
B. 新月。
[2]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越中山色镜中看。
()A. 越过中间。
B. 周代诸侯国名。
[3]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兰溪三日桃花雨。
()A. 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
B. 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4]根据下面的画面,写出合适的诗句。
(1)一弯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鱼群在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对的画“√”,错的画“×”。
(1)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
全诗清新灵妙地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
(______)(2)首句写行舟看见的江岸边的景色,因为是雨后的春夜,因此皎洁的月色显得更加清澄。
(______)(3)古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从“桃花雨”一词可以判断出来。
(______)(4)“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名校专项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名校专项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古诗赏析。
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热爱故乡感情。
“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B.“单车欲问边”,写自已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
“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C.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D.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燕然”两字中。
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
[1]把诗句补充完整。
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2]诗中描写的“河”指(________),“岳”指(________)。
A.长江B.黄河 C.黄山D.华山[3]诗的前两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_____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字则突出了山的高峻。
这一句诗表现了。
[4]从第三句的“_________、_________”看出了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从第四句的“_________南望、又一年_________”看出了百姓对和平的渴望。
[5]诗中表达作者对苦难百姓的同情和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前两句诗展示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B.一个“入”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C.诗题点明了时间是秋季的夜晚。
D.全诗表达了诗人热切盼望朝廷收复失地的心情。
[7]末句“南望王师又一年”中的“又”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理解。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精选测试卷(六套)含答案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测试卷(一)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4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 .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 .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4,写雨的诗句很美,下列写雨的诗句中不是表达诗人内心愉悦心情的一项是()A.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5.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哪一项能与它组成对偶句?( )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蓉点点雨D. 丁香初绽悠悠云6.古诗中,诗人写“柳”,常表示“挽留”“思乡”的意思。
下列诗句中的“柳。
没有“挽留”“思乡”意思的一项是()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B.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二、按要求完成诗词句填空。
(16分) ①行道迟迟,O ②晓看红湿处,。
Λ.雨雪霏霏(yu ) B.鲂鱼(lu ) C.浣溪沙(win )D.泊船(bo )渭城(wei ) 柴扉(fei ) 清平乐de )崭水(qi ) 泡轻尘(yi ) 斯水(jι) 百唯(zhuαn )润如酥(yun ) 一水间(jian ) 屐齿(jι) 卜算子(bu )A.野径云俱黑。
路路径直走过去,毫不客气地大快朵颐。
B.送元二使安西。
这个想法使他忘记了一切困难。
C.劝君更尽一杯酒。
刮了一夜北风,天更冷了。
D.送鲍浩然之浙东。
送孟浩然之广陵。
A.当春乃发生(产生) B.渭城朝雨泡轻尘(沾湿) C.游园不值(值得) D.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绝胜烟柳满皇都(远远胜过) 昔我往矣(从前) 才始送春归(方才)因风飞过蔷薇(因为)③君看一叶舟,o④,千万和春住。
⑤山下兰芽短浸溪,O⑥百噤无人能解,O(1)第①句节选自《》,它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名校专项习题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名校专项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诗词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也用相同的手法,以“春雨”为描写对象,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联想到“__________”的格言。
(提示:《春》文中一句话)[3]请你谈一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诗词阅读。
清平乐·春归何处[宋]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时节,表现了强烈的之情。
(2)阅读这首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
词的上片,一个“”字直接道出了作者的设想:有人知道春的去处,唤回与自己同住。
词的下片,通过黄鹂“”,写出了春天已过,初夏已来。
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之情。
(3)这首词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首词的下片充满了奇妙的想象和美丽悠长的情味,请对此进行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与理解。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根据原文补全诗文。
湘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名校专项习题

湘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名校专项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才上马齐声儿喝到,只这的便是那送了人的根苗,直引到深坑里恰心焦。
祸来也何处躲,天怒也怎生饶,把旧来时威风不见了![1]解释从“才上马……心焦”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解释”要路”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渔家傲·秋思》,体会不同的军旅情怀。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所写的时间是_______,地点是_______。
[2]①“风景异”中“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②戍守边塞的士兵与“秋雁”的不同之处是(______)。
A.秋雁能飞翔空中,士兵却只能守在陆地B.秋雁能离开边塞南飞,士兵却不能归乡[3]以下不是“燕然未勒归无计”所体现出的情感的一项是()A.思乡B.哀婉C.忧心D.爱国[4]“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泪”是为()而流。
A.边塞的艰苦B.不平遭遇C.羌笛的曲声D.壮志难酬,归期无望[5]请你将以下军旅诗句补充完整。
①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
②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
3. 课内阅读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这首诗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写的。
[2]这首诗后两句揭示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活中你有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经历吗?写一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名校古诗大练习
【2018成外点招】
国学古文一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2.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韦应物《滁州西涧》)
3.粉骨碎身全不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谦《石灰吟》)
4.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6.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昌龄《出塞》)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9.去年天气旧亭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10.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忆江南》)
11.去年今日此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崔护《题都城南庄》)
12.荷叶罗裙一色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昌龄《采莲曲》)
13.____________________,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
14.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A.此诗第二句写雨景,运用“如烟”的比喻,绘出了雨的形态
B.第三、四句写农事繁忙,“才”“又”两字的搭配使用,不说“忙”而读者已感受
到忙的气氛、忙的节奏。
C.《乡村四月》写江南农村初春的风光及繁忙的农事,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
热
爱之情
D.这首诗写景、叙事相结合,语言质朴、清新。
15.下列各项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这是唐代诗人李白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B.这里的“渭城”指秦故都咸阳城,“故人”是老朋友的意思。
C.诗的一、二句写景,写出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氛围。
D.诗的三、四句叙事抒情,抒发了强烈的、真挚的惜别之情。
国学古文二
春兴(注)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春兴:这里指诗人由春日景物而引发的种种情思。
1.(2分)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分)仿写:(“爱”的对象可填人、景、物等)
人们都爱春天,爱它杨柳如烟,爱它莺啼燕啭。
人们都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嘉祥点招】
一、分别写出含有雪、雨、日、月的古诗各一句。
(1)含有雪的:___________________ (2)含有雨的:_________________ (2)含有日的:___________________ (4)含有月的;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词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船迟又遇打头风。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2.诸葛亮一生辅佐蜀国,立下不朽的功勋,却从不求回报。
正如他自己说的一样,真正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楚王好细腰》一文中,楚灵王喜欢臣子有纤细的腰身,所以楚灵王的臣子们每天都只吃一顿饭,每天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回答)
4.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塞下曲》)
5.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与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姑苏城外寒山石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轻舟已过万重山。
9.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知识的获得单靠书本终究肤浅,还要注重实践。
正如陆放翁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出下列诗句所描写的景物。
①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③遥看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
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四.补充诗句,并在括号里写出诗句描写的城市或名胜。
①水光潋滟__________,山色空蒙雨亦奇。
()
②横看成岭__________,远看高低各不同。
()
③湖光秋月___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
()
【2018实外小升初】
一、根据提示填写古诗文。
(1)人们往往因悲伤而哭泣,可杜甫却因高兴而哭,因为官军终于收复了失地,他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不错,正如刘禹锡的两句诗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好的事物是任何禁锢也阻止不了的。
(3)表面写天的晴朗或者下雨,实际是写人的有情无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苏轼脍炙人口的词作《水调歌头》中有两句富含哲理,表现了对人间离合的洞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可用于歌颂老师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
二、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自缘身在最高层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只缘身在此山中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登飞来峰》的作者是( )代的(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代的()
(3)“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看峰,对事物的认识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
(1)《忆读书》的作者是( ),她在文中用了九个字来指导我们如何读书,就是
()
(2)陶渊明说:“( ),疑义相与析。
”
(3)“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出自李白的《》。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中“(),唯见长江天际流”让我们看到了其对友人的依依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