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园林绿化建设中植物保护的新理念
园林绿化养护创新方案

园林绿化养护创新方案一、养护理念的创新。
1. 把植物当成“居民”咱们不能只把园林绿化里的植物当成是一堆绿色的东西,得把它们当成是住在这儿的“居民”。
就像人一样,每一种植物都有自己的脾气和喜好。
比如说,有的植物喜欢阳光充足的“大别墅”(向阳的地方),像向日葵;有的植物就偏爱有点阴凉的“小公寓”(背阴的角落),像苔藓。
咱们在养护的时候就得按照它们的喜好来安排,这就叫“个性化养护”。
2. 从“治病”到“养生”以前啊,咱们的养护总是等到植物生病了才去想办法治疗。
现在可不行,咱们得像对待人一样,从“养生”的角度出发。
平时就给植物做好“体检”,定期检查土壤的肥力、湿度,看看叶子有没有发黄、长虫的迹象。
要是发现有点小问题,就赶紧调整养护措施,给它补充营养(施肥)或者调整居住环境(改变光照、水分等),这样就能预防植物生病,让它们一直健健康康的。
二、养护技术的创新。
1. 智能灌溉系统。
咱们都知道,浇水是个技术活。
有时候浇多了,植物会被淹死;浇少了,又会渴死。
所以啊,咱们可以搞一个智能灌溉系统。
这个系统就像一个聪明的小管家,它能根据土壤湿度传感器传来的数据,知道什么时候该浇水,浇多少水。
比如说,在大晴天的时候,它可能会多浇点水,像给植物来一场“痛快的淋浴”;要是下雨天或者土壤湿度还够,它就会控制住,不浇水,避免植物被“泡澡”。
而且这个系统还能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咱们养护人员就算不在现场,也能随时掌握植物的“喝水”情况。
2. 无人机巡查。
以前咱们巡查园林绿化的时候,得靠两条腿或者骑着车在园区里转,又累效率又低。
现在有了无人机就不一样了。
无人机就像一只在空中飞舞的小蜜蜂,它可以快速地飞过整个园林区域,拍摄高清的照片和视频。
通过这些图像,咱们就能清楚地看到哪些地方的植物长得不太好,有没有被破坏的情况,就像给园林做了一次“空中体检”。
而且无人机还可以配备一些特殊的设备,比如热成像仪,能检测出植物有没有生病或者遭受虫害,因为生病或者有虫的植物温度可能会和健康的植物不一样呢。
园林植物保护新理念和技术措施

01
资源调查
利用遥感技术,实现对园林植物资源的快速、准确调查,为保护和管
理提供科学依据。
02
生长监测
通过遥感技术,实现对园林植物生长状况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
并采取相应措施。
03
灾害预警
利用遥感技术,实现对园林植物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预警和监测,提
高灾害防控能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物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和持续发展。
技术创新
03
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提高园林植物保护的技
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人文景观理念
文化传承
强调园林植物保护与历史文化传承相结合,保护 和传承优秀的园林文化遗产和传统技艺。
景观美学
注重园林植物的景观美学价值,创造具有独特魅 力和艺术特色的园林景观。
社会参与
倡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园林植物保护工作,促进 公众对园林植物保护的认知和参与。
02
园林植物保护技术措施
生物防治技术
保护和利用天敌
通过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虫等,可以有效控制害虫数 量,减少其对园林植物的危害。
微生物防治
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园林植物病虫害进行防治,如细菌、 真菌等。
根据园林植物的需求,合理浇水,避免过度湿润 或干燥,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修剪和清理
定期修剪植物,清除落叶和枯枝,保持园林的清 洁和整洁,减少病虫害的繁殖场所。
建立病虫害监测体系
设立监测点
在园林区域内设立病虫害监测点,定期观察和记录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 发现并采取措施。
加强信息交流
与相关部门和专家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获取病虫害的最新信息,采取科学有 效的防治措施。
解析城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保护问题

解析城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保护问题城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保护问题是指在城市园林规划和设计中,如何科学地保护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城市绿化质量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绿化需求的增加,城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以下将从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解析。
一、植物保护的重要性1. 生物多样性维护:城市植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城市植物能够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促进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2. 空气净化:城市植物具有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颗粒物、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氧气等功能,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 温度调节:城市植物可以降低城市的气温,改善城市的热岛效应,提供凉爽的绿色空间,为居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4. 噪音减少:城市植物可以吸收和隔绝噪音,减少城市噪音对人体的干扰,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存在的问题1. 城市建设对植物资源的破坏:城市建设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砍伐植物,引起植物资源的丧失和破坏。
城市化还导致土地面积减少,给城市绿化带来困难。
2. 植物品种单一化:由于种植园林绿化植物的品种选择过于单一,植物病虫害易发生和传播,导致植物资源的破坏和城市绿化质量的下降。
3. 技术和管理不足:城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保护技术和管理手段相对薄弱,对于植物病虫害的预防、治理和植物生长的科学引导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三、解决方法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植物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和意识,号召公众积极参与植物保护并养成良好的城市绿化习惯。
2. 选择适合的植物品种: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应选择适应城市环境和生态需求的植物品种,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品种,提高城市绿化的抗病虫害能力。
3. 引进植物科学管理技术:加强城市植物的科学管理,提高抗病虫害的能力,通过合理的修剪、施肥和喷药等技术措施,减少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4. 提高绿化面积:加大城市绿地建设规模,扩大绿化面积,增加植物资源的供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园林植物保护新理念和技术措施

对园林植 物枝干上的伤 口应及 时治疗 , 以免伤 口扩大。如 是因病 、 、 害、 虫 冻 日灼或修剪等造成 的伤 口, 应首先用锋利 的 刀刮净削平伤 口四周 , 使皮层边缘呈弧形 , 然后用 药剂消毒 。
2 2 补 树 洞 .
生物 , 必然影响人们 的工作和游憩 , 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的。 单
33 加 大 资金 投 入 , 倡 民 间 资本 进 入 . 提
四J 省数字动漫 、 画产业要 以我 国 目前 数字动漫 、 i I 动 动画
产业 重 要 的 发 展 机 遇 为 契 机 , 大力 发 挥 本 省文 化 特 点 , 极 开 积
发原 创产品和衍生产 品 , 形成 多媒 体播映 、 多产 品开发 的数字
关 键词 : 园林植 物 保 护 : 术 措 施 : 念 技 理
d iO3 6 /i n10 — 5 42 1 . . 6 o l. 9js . 6 8 5 . 0 0 : 9 .s 0 013 8
0 前 言
和游憩不会有较大影响。所 以, 有效 的预防和管理方法的选择
就显 得 异 常重 要 。
21 枝 干伤 口的 治 疗 .
物可 以在 白天用一种器械 、 一种药剂 、 一种方法管理某种有害
生物 , 园林植物很难办到 。因为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时期对不 同的化学药剂 的敏感程度 不同 , 不作试验难免发生药 害。大规 模地使用化学农药在农 田里可以 ,在城市公园显然是不允许
的 。在 城 市 和 公 园 的 白天 , 人们 活 动 频 繁 , 规模 地 管 理 有 害 大
券化等多种 市场化的方式 进行筹融资 ,利 用资本市场盘 活资
保持资金机 动性 , 做到资金来 源的安全可靠 。 3 . 适用性原则 .4 2 融筹资金要符合各高速公路项 目自身的特点 , 做到 以用定 融、 以投定融。在融资筹 划中 , 要考虑项 目效益测算 、 资金需求 数量 、 资金使用期 限以及对风 险控制 的需求 , 既保证 项 目资金 合理流动 , 又降低资金成 本。 3 . 可得性原则 .5 2
解析城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保护问题

解析城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保护问题城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保护问题是一种注重新建区域植物保护、生长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设计形式。
作为城市园林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植物保护问题也是一个需要我们注意的环节。
以下是对城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保护问题的解析。
1. 植物的生长和保护在城市园林设计中,植物的生长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让植物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我们需要考虑植物根系的生长情况、水分的供应和光线的照射等多方面的因素。
同时,我们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植物特性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和地点,以及适当的管理措施,如修剪、浇水、肥料施用等。
此外,保护植物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城市园林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气温的变化、虫害的影响、自然灾害等。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防止这些因素对植物造成的损害。
2. 植物的种植和选择在城市园林设计中,我们需要根据区域的环境和气候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种植。
这样才能保证植物能够生长得更加健康和茁壮。
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植物的生态环境,根据植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土壤、湿度等因素,为植物提供更加适宜的生长条件。
为了植物的生长和保护,我们还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植物的抗病、抗虫、抗旱等能力。
在城市园林设计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较强适应性和抗病、抗虫能力强的植物进行种植,以避免植物生长过程中受到一些病虫害的影响。
3. 生态土工生态土工是在园林设计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是一种以土壤为介质,通过建造生态墙、绿化屋顶等形式,利用植物的生长和自净作用,达到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生态土工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起到治理水质、减少雾霾等作用。
生态土工在园林设计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植物生长的同时,可以同时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等。
通过生态土工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还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城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保护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只有在设计过程中注重植物的生长和保护,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种植、选择适当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才能够让城市园林设计更加完美。
更新绿化养护新理念

更新绿化养护新理念
1. 可持续发展: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绿化养护中,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选择耐旱、抗病虫的植物品种,减少对水和农药的依赖。
推行有机肥料和绿色防治方法,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 生态平衡:强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不仅关注植物的生长,还要考虑植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提供适合鸟类和昆虫栖息的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
3. 人性化设计:在绿化养护中考虑人们的需求和舒适度。
设计人性化的景观空间,提供舒适的休息区域和步行道。
注重景观的可视性和美感,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享受和融入自然环境。
4. 科技应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绿化养护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使用智能化灌溉系统,根据气象数据和植物需求自动调节浇水时间和量。
应用无人机技术进行植保和监测,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5. 社区参与: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绿化养护工作,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组织志愿者活动,开展植物种植和养护培训,促进社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和融合。
6. 创新设计:鼓励创新的设计理念,突破传统的绿化模式。
引入艺术元素和创意装置,使绿化空间更具个性和吸引力。
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打造独特的绿化景观。
通过更新绿化养护新理念,我们可以推动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和社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园林植物保护创新理念和措施

2 0 1 5 年第 l O 期
园林植物保护创新理念和措施
李旭平
( 上 海东外 滩园林 市政有 限公 司, 上 海 2 0 0 1 2 3 )
摘 要: 以保护 园林 植物的健康成长为 出发 点, 阐述 了园林植物保护的创新理念 , 并提 出了相应的技 术保 护措施 , 以 期为保 护园林植物的健康成 长提 出可行性的参 考和建议。 关键词 : 园林植物 ; 保护 ; 创 新理念 ; 措施
树 立 创新 的保 护理 念 。通过 科 技创 新 来 实现 保 护 措 施 的创
树如倾斜不稳或大枝下垂时需设立柱支撑 ,立柱可用金属、 木桩 、 钢筋混 凝 土材料 等做 成 。
2 . 4 涂 白
园林 植 物枝 干涂 白 , 目的是 防治病 虫 害 、 延 迟萌 芽 , 也 可 避 免 日灼危 害 。如在 果树 生 产管 理 中 , 桃 树枝 干涂 白后较 对 照花期 能推迟 5 天, 可有 效避 开早 春 的霜冻危 害 。因此 , 在早 春 容易 发生 霜冻 的地 区 ,可 以利 用此法 延 迟芽 的 萌动 期 , 避
2 . 2 补 树 洞
园林树木因各种原因造成的伤 口长久不愈合 , 长期外露
的木 质部 会 逐 渐腐 烂 , 形成树洞 , 严 重 时会 导 致 树 干 内部 中
植物 的生长和发育。必须对园林植物进行及时地保护, 而保
护 的前提 就是要 树立 保护 的创 新理 念 。
空, 树皮破裂, 一般称为 “ 破肚子” 。 为了防止树洞继续扩大和
等。
2 . 3 吊枝 和 顶 枝
顶枝 法在 园林 植 物上应 用 较 为普遍 , 尤其 是在 古 树 的养 护 管理 中应 用最 多 , 而 吊枝 法在 果 园 中应用 较多 。大 树 或古
园林绿化和植物保护的新技术和方式

园林绿化和植物保护的新技术和方式现代社会对环境的重视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的不断提高,园林绿化和植物保护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这个背景下,新技术和新方式的应用也在不断地出现,为环境保护和美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新技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1.新型花草种植技术在新型的花草种植技术中,高科技种植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其种植的花卉和草本植物可以达到空中花园的效果。
这样的种植方式不仅可以节省土地资源,还可以节约水资源,同时也可以在城市中创造美丽的绿化景观。
2.垂直绿化与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是将不同种类的植物、花卉和草本植物垂直种植在地面及建筑物墙面上形成的新型绿化方式,这种方式可让人们在狭小的空间之中也能够享受到自然的美丽。
而屋顶绿化则是在建筑物屋顶种植花卉、草本植物等的一种绿化方法,这种方式除了美化环境外,还能够起到保温、降噪等功效。
3.无痕种植技术无痕种植技术能够让园林绿化事业做到保护环境、修缮后不留痕迹的目的。
这项技术可以很好地保护原有环境,减少对进行绿化的地区的侵蚀,同时保护了野生植物的生态环境。
二、新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1.生物有机灭虫剂生物有机灭虫剂是指一些天然、无毒的灭虫剂,这种灭虫剂对人体不会产生危害,其中有些天然食材甚至可以食用。
这些灭虫剂一方面对环境不造成污染,同时又能够有效地杀虫。
2.灵敏的微型传感技术灵敏的微型传感技术能够实现对植物生长环境的实时准确检测温度、湿度、光照等,通过数据采集可以对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合理的管控。
3.光合作用模拟技术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重要途径,光合作用模拟技术能够模拟出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生长情况,从而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结语总体来说,新技术和新方式在园林绿化和植物保护方面的应用,不仅能够使环境更加美丽,而且能够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未来,这些新技术和新方式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人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推动园林绿化和植物保护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园林绿化建设中植物保护的新理念
论述园林绿化建设中植物保护的新理念
摘要:目前,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使城市园林的地位更加突出,它不仅表现在景观设计上,还表现在绿化美化环境效果上,在陶冶人的情操、传播文化上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园林植物保护施工措施
1城市园林植物保护发展状况
植物保护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农业中,主要是针对农作物的病虫害进行化学防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研究广泛而深入,植物保护又发展到林业上,之后又分支到城市园林上。
由于研究的对象不同,也就决定了园林植保有着与农林业不同的特点。
园林植物涉及的品种多,既有乔木又有灌木和草坪,形成的植物生境比较复杂,各种有害生物之间的关系也很复杂,这就要求园林植物保护要讲究科学性、效益性、人文性。
当前的植物保护已不限于有病治病,有虫治虫,而是从植物本身、环境本身这个大系统上做文章,达到植保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可持续,就是以保持自然,使生态良性发展为基础,使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作为城市环境建设的园林树木绿化,具有保护环境与资源的鲜明特征,这就要求病虫害的防治必须采取IPM策略(综合治理)。
在考虑害虫种群动态及其环境的基础上,利用所有适当的方法和技术,相互配合,将害虫种群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之下。
IPM要求无论采取什么防治措施,不要“彻底消灭”,只要求降低害虫的种群数量,使园林系统内的病虫害种群与植物类群达到生态平衡,城市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对于促进生物物种丰富、营养梯度增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更趋复杂和完善,具有重要作用。
这样作为城市的园林绿地,真
正代表着城市中的一片片“净土”,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欣赏红花绿草、流水潺潺的要求。
2城市园林植物保护新理念
2.1全程监控理念
植物保护工作不仅仅限于农药的使用,还涉及到植物检疫、土壤消毒、新技术培训与推广、抗病性植物选育、生产管理技术提高等方面。
根据欧盟有机农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可将其“回溯追踪管理”体制引入我们的园林植物保护工作中,形成全新监控理念。
从新型无公害环保药剂的使用到植物保护全新技术的推广使用,从园林植物的检疫到土壤消毒都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并形成法规,一切按规定办事,从始至终要跟踪管理。
哪个环节有差错和纰漏都可通过回溯找到,便于及时修正,使植物保护工作全程科学化、规范化、无害化。
2.2综合治理理念
在病虫害的防治上,应优先考虑生物的、生物技术的、植物育种的、物理的,以及苗木栽植技术的综合治理措施,是园林植物保护的基本策略。
如通过品种选育、科学栽植方式、土肥水合理管理、天敌保护、声光电等物理方法控制病、虫、草害,尽可能综合各种非化学措施,以最优组合,最低成本投入达到最佳保护效果,同时保护生物资源和环境。
2.3善待环境理念
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外部各种条件的总和。
善待环境的理念是在环境问题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传统的发展模式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背景下产生的1989年第15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对可持续发展作了定义:这就是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
由于化学农药的滥用使环境遭受大面积污染,同时使园林有害生物产生
了顽固的抗药性。
随着天敌的大量杀伤和死亡,生态环境失去平衡,一旦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条件形成,会造成病虫害的流行和猖獗。
因此,园林植物保护要建立无公害药剂防治示范区。
“善待环境,共生共存”,应该成为植物保护的目标。
2.4规范操作理念
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着许多操作不规范的现象,如药剂配置不按要求浓度、配比不均匀、雾化不好,这样做的后果往往造成药害或防治无效;另外在苗木引进、栽植方面忽视检疫,不对土壤进行消毒,引起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使土壤中发生病虫害而造成苗木死亡,严重影响绿化效果和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所以,应该提倡规范操作的理念,在农药使用上必须按国家允许使用的药品名录进行选用,对特殊要求的要在特定范围内使用。
喷药技术操作规范,检疫消毒严格,从各个环节把关,规范操作。
3园林植物保护的主要技术措施
3.1测报防治
植物保护的一条重要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在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和提倡植物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结合气象、土壤、植物长势等条件对病虫害的发生进行预测预报是植物保护工作发展的新趋势,这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测报监测设备和一定的数学模式。
只要及时发布病虫害动态,就能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在节约资金、人力、物力时又不破坏生态环境,使自然界各种生物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3.2农药、药械
引进及开发研制植物保护新产品、新技术,进行示范试验,筛选适合本地推广应用的新品种、新药械。
采用植物源、动物源物质、微生物制剂和新型无公害
环保农药,如除虫菊酯。
天然除虫菊的提取物作为农药使用,明胶作为杀虫剂,植物油作为杀虫剂、杀螨剂、杀真菌剂防治效果良好。
纯活性微生物制品,如Bt病毒、磷酸氢二铵作为诱饵,用于昆虫诱集。
新型无公害环保农药,如猎手、30%苦参碱、4.50%氯氰菊酯等。
3.3建档管理
建立园林植物保护的技术、信息档案,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便于在制定工作措施时参考,对养护管理进行技术指导,使管理更加科学。
3.4实验室
建立小型实验室,可对病虫害种类进行鉴定,搞好植物的检疫;对非病原体引起的植物生长不良等现象,要进行土壤、肥料及环境因素分析;对无法及时判断的病虫害,要进行室内培养和观察,同时开展课题研究。
3.5病虫检疫
“引种”作为生产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和先进手段,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面貌。
但是,国外引进、国内交流的一些新物种已经开始影响到国家和地方的生态安全,形成“生物入侵”,这就要求必须对病虫害检疫提高警惕。
古今中外生物入侵危害人类健康和生物安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十分沉痛的。
园林作为生物物种“输入”的主渠道和“引进”的主战场,必须在植物保护上采取严格的措施。
监测、控制要着眼于源头防治,切实搞好植物病虫害检疫工作,确保城市的生态安全。
4建立相应的植物保护法律体系
鉴于植物保护在生态园林城市中的重要作用,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在植物保护工作上进行立法,以唤起全民对该项工作的重视。
并使各项植物保护工作有章可寻,有法可依,形成一套完整的园林法律体系,在强制性与自觉性结合的基础上,
为园林植物保护工作打开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