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天津大学第四版)..
《物理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天津大学第四版)

青 海 民 族 学 院 ( 化 学 系
)
物 理 化 学
(第四版)
习题及答案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组 编 王正烈 周亚平 李松林 刘俊吉 修订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2.5 始态为25°C,200kPa的5mol某理想气体,经途径a,b两不同 途径到达相同的末态。途经a先经绝热膨胀到 -28.47°C,100 kPa,步骤的功Wa=-5.57KJ,再恒容加热到压力200 kPa的末态,步 骤的热Qa=25.42KJ。途径b为恒压加热过程。求途径b的Wb及Qb。 解:先确定系统的始、末态
同上题,先求功
同样,由于汽缸绝热,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2.23 5 mol双原子气体从始态300 K,200 kPa,先恒温可逆膨胀到压 力为50 kPa,在绝热可逆压缩到末态压力200 kPa。求末态温度T及整 个过程的及 。 解:过程图示如下
要确定
,只需对第二步应用绝热状态方程 对双原子气体
因此 由于理想气体的U和H只是温度的函数,
g的
系统冰和水的质量分别为
2.30 蒸汽锅炉中连续不断地注入 20 °C的水,将其加热并蒸发成 180 °C,饱和蒸汽压为 1.003 MPa 的水蒸气。求生产 1 kg 水蒸气所需要 的热量。 已知:水 在 100 °C的摩尔蒸发焓 , 水的平均摩尔定压热容 ,水蒸气 的摩 尔定压热容与温度的函数关系见附录。 解:将过程看作是恒压过程( ),系统的初态和末态分 别为 和 。插入平衡相变点 ,并将蒸汽看作理想气体,则过程的焓变为 注:压力对凝聚相焓变的影响可忽略,而理想气体的焓变与压力无关 查表知 因此,
利用附录中各物质的数据求上述反应在25利用附录中各物质的数据计算上述反应在2525c若始态chg的分压均为150kpa末态cog和hg的分压均为50kpa求反应的3设立以下途径341已知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摩尔定压热容与温度间的函数关系为这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熵与温度的关系为试用热力学基本方程推导出该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与温度t的函数关系式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第四版答案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第四版答案【篇一:5.天津大学《物理化学》第四版_习题及解答】ass=txt>目录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 ....................................................................................................... (2)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 . (6)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 .. (24)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 . (51)第五章化学平衡 ....................................................................................................... .. (66)第六章相平衡 ....................................................................................................... (76)第七章电化学 ....................................................................................................... (85)第八章量子力学基础 ....................................................................................................... . (107)第九章统计热力学初步 ....................................................................................................... ...... 111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 ....................................................................................................... . (117)第一章气体的pvt性质1.1 物质的体膨胀系数与等温压缩率的定义如下试推出理想气体的,与压力、温度的关系。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第四版)课后答案 第六章 相平衡

0 1.08 1.79 2.65 2.89 2.91 3.09 3.13 3.17 (1) 画出完整的压力-组成图(包括蒸气分压及总压,液相线及气相线);
(2) 组成为
的系统在平衡压力
下,气-液两相平衡,求
课 后 答 案 网
平衡时气相组成 及液相组成 。
(3) 上述系统 5 mol,在
课 后 答 案 网
(3) 某组成为 (含 CCl4 的摩尔分数)的 H2O-CCl4 气体混合物在 101.325 kPa 下恒压冷却到 80 °C 时,开始凝结出液体水,求此混合气体的组成; (4) 上述气体混合物继续冷却至 70 °C 时,气相组成如何; (5) 上述气体混合物冷却到多少度时,CCl4 也凝结成液体,此时气相组成如
(5) 上述气体混合物继续冷却至 66.53 °C 时,CCl4 也凝结成液 体(共沸),此时 H2O 和 CCl4 的分压分别为 26.818 kPa 和 74.507 kPa,因此
课 后 答 案 网
6.12 A–B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的液-固平衡相图如附图,试指出各个相区
(2) 当温度由共沸点刚有上升趋势时,系统处于相平衡时存在哪 些相?其质量各为多少?
解:相图见图(6.7.2)。(1)温度刚要达到共沸点时系 统中尚无气相存在,
课 后 答 案 网
只存在两个共轭液相。系统代表点为
。
根据杠
杆原理
(2)当温度由共沸点刚有上升趋势时,L2 消失,气相和 L1 共存,因此
何? (2)外压 101.325 kPa 下的共沸点为 66.53 °C。 (3)开始凝结出液体水时,气相中 H2O 的分压为 43.37 °C,因此
(4) 上述气体混合物继续冷却至 70 °C 时,水的饱和蒸气压,即水在气相中 的分压,为 31.16 kPa,CCl4 的分压为 101.325 – 31.36 = 70.165 kPa,没有达 到 CCl4 的饱和蒸气压,CCl4 没有冷凝,故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版答案解析

4.恒温下的理想气体,其摩尔体积随压力的变化率 Vm / =( - RT / p2 )。
理想气体满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m RT, 所以
pVm / p Vm 0,即Vm / p Vm / p RT / p2
5.一定量的范德华气体,在恒容条件下,其压力随温度的变化率 / T V =( nR /V nb)。
8、一定量理想气体,恒压下体积功随温度的变化率 W nR 。
T p
对比温度Tr =( T / Tc )。
1、2、2 单项选择题
1.在任意T , p 下,理想气体的压缩因子 Z (C)。
(a)>1
(b)<1
(c)=1
(d)无一定变化规律
因为理想气体在任意条件下均满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m RT ,由定义式 Z pVm /RT
知,在任意温度、压力下 Z 1。
6、真实气体在(d)的条件下,其行为与理想气体相近。
(a)高温高压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版答案解析
(b)低温低压
(c)低温高压
(d)高温低压
7、当真实气体的 T 与其波义耳温度 TB 为:
V p
lim (1)T﹤TB 时,
p0
P
m
T(b)
V p
lim (2)T=TB 时,
p0
P
m
=8 28.314 400 /2Pa 0.8 13.302 kPa
2.在 300K,100 kPa下,某理想气体的密度 80.8275 10-3 kg m3 。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M=( 2、01610-3 kg mol 1 )。
pV nRT m / M RT V / M RT
2.在一定的T , p 下,某真实气体的Vm,真实 大于理想气体的Vm,理想 ,则该气体的压缩因子 Z (a)。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版答案解析

1.2.1 填空题1.温度为400K,体积为23m 的容器中装有2mol 的理想气体A 和8mol 的理想气体B ,则该混合气体中B 的分压力B p =(13。
302)kPa .()a k P V RT n p B B P 302.13a 2/400314.88/=⨯⨯==或 ()[]B B A B B y V RT n n py p /+===()}{kPa Pa 302.138.02/400314.828=⨯⨯⨯+2.在300K ,100kPa 下,某理想气体的密度33-108275.80-⋅⨯=m kg ρ.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M=( 2。
01613-10-⋅⨯mol kg )。
()()pRT M RT M V RT M m nRT pV ///ρρ=====()Pa K K mol J m kg 31133-10100/300314.8108275.80⨯⨯⋅⋅⨯⋅⨯---=13-10016.2-⋅⨯mol kg3.恒温100C ︒下,在一带有活塞的气缸中装有3。
5mol 的水蒸气()g O H 2,当缓慢地压缩到压力=p (101。
325)kPa 时才可能有水滴()l O H 2出现。
()出现。
时才会有水滴,故当压缩至时的水的饱和蒸气压为l O H p kPa C 2kPa 325.101325.101100=︒4.恒温下的理想气体,其摩尔体积随压力的变化率()γρ∂∂/m V =( 2/-p RT ).()()2///,0/,p RT p V p V V p V p RT pV m m m m m -=-=∂∂=+∂∂=γγ即所以状态方程,理想气体满足理想气体5.一定量的范德华气体,在恒容条件下,其压力随温度的变化率()V T ∂∂/ρ=(()nb V nR -/)。
将范德华状态方程改写为如下形式:22Van nb V nRT p --=所以 ()()nb V nR T p V -=∂∂//6.理想气体的微观特征是:(理想气体的分子间无作用力,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 ).7.在临界状态下,任何真实气体的宏观特征为:(气相、液相不分)。
物理化学第四版上册课后答案天津大学第一章气体PVT关系

第一章习题解答1.1物质的体膨胀系数αV与等温压缩率κT的定义如下:试导出理想气体的、与压力、温度的关系解:对于理想气体:PV=nRT , V= nRT/P求偏导:1.2 气柜储存有121.6kPa,27℃的氯乙烯(C2H3Cl)气体300m3,若以每小时90kg的流量输往使用车间,试问储存的气体能用多少小时?解:将氯乙烯(M w=62.5g/mol)看成理想气体:PV=nRT , n= PV/RT n=121600300/8.314300.13 (mol)=14618.6molm=14618.662.5/1000(kg)=913.66 kgt=972.138/90(hr)=10.15hr1.3 0℃,101.325kPa的条件常称为气体的标准状况,试求甲烷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解:将甲烷(M w=16g/mol)看成理想气体:PV=nRT , PV =mRT/ M w 甲烷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m/V= PM w/RT=101.32516/8.314273.15(kg/m3)=0.714 kg/m31.4 一抽成真空的球形容器,质量为25.0000g。
充以4℃水之后,总质量为125.0000g。
若改充以25℃,13.33kPa的某碳氢化合物气体,则总质量为25.0163g。
试估算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水的密度按1 g.cm-3计算。
解:球形容器的体积为V=(125-25)g/1 g.cm-3=100 cm3将某碳氢化合物看成理想气体:PV=nRT , PV =mRT/ M wM w= mRT/ PV=(25.0163-25.0000)8.314300.15/(13330100 10-6)M w =30.51(g/mol)1.5 两个容器均为V的玻璃球之间用细管连接,泡内密封着标准状况下的空气。
若将其中一个球加热到100℃,另一个球则维持0℃,忽略连接细管中的气体体积,试求该容器内空气的压力。
解:因加热前后气体的摩尔数不变:加热前:n=2 P1V/RT1加热后:n=P1V/RT1PV/RT2列方程:2 P1V/RT1=P1V/RT1PV/RT2P=2 T2P1/( T1T2)=2373.15100.325/(373.15 273.15)kPa=115.47kPa1.6 0℃时氯甲烷(CH3Cl)气体的密度ρ随压力的变化如下。
物理化学类课后习题答案大全

【物理化学类课后习题答案大全】▆▆▆▆▆▆▆▆▆▆▆▆▆▆▆▆▆▆▆▆▆▆▆▆▆▆▆▆▆▆▆▆【物理化学类课后习题答案大全】▆▆▆▆▆▆▆▆▆▆▆▆▆▆▆▆▆▆▆▆▆▆▆▆▆▆▆▆▆▆▆▆《大学物理》完整习题答案/viewthread.php?tid=217&fromuid=1000程守洙、江之永主编《普通物理学》(第五版)详细解答及辅导/viewthread.php?tid=3&fromuid=1000《生物化学》复习资料大全(3套试卷及答案+各章习题集)/viewthread.php?tid=258&fromuid=1000《化工原理答案》课后习题答案(高教出版社,王志魁主编,第三版)/viewthread.php?tid=195&fromuid=1000《传热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viewthread.php?tid=200&fromuid=1000《高分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潘祖仁主编)/viewthread.php?tid=236&fromuid=1000《物理学》习题分析与解答(马文蔚主编,清华大学,第五版)/viewthread.php?tid=50&fromuid=1000《有机化学》课后答案(第二版,高教版,徐寿昌主编)/viewthread.php?tid=3830&fromuid=1000《有机化学》习题答案(汪小兰主编)/viewthread.php?tid=69&fromuid=1000《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版,高教版)/viewthread.php?tid=122&fromuid=1000《物理化学》习题解答(天津大学, 第四版,106张)/viewthread.php?tid=2647&fromuid=1000《大学基础物理学》课后答案(共16个单元)/viewthread.php?tid=25&fromuid=1000《物理化学》习题答案与课件集合(南大)/viewthread.php?tid=205&fromuid=1000《大学物理学》习题解答/viewthread.php?tid=114&fromuid=1000《物理化学》习题答案(南大,第五版)/viewthread.php?tid=143&fromuid=1000《高分子化学》习题答案(第四版)/viewthread.php?tid=144&fromuid=1000《电机与拖动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机械工业出版社,顾绳谷主编)/viewthread.php?tid=45&fromuid=1000《大学物理基础教程》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版,等教育出版社)/viewthread.php?tid=172&fromuid=1000《普通化学(第五版)》习题详解(配套浙大编的)/viewthread.php?tid=94&fromuid=1000《结构化学基础》习题答案(周公度,北大版)/viewthread.php?tid=212&fromuid=1000《数学物理方法》习题解答案详细版(梁昆淼,第二版)/viewthread.php?tid=38&fromuid=1000《数学物理方法》(第三版)习题答案/viewthread.php?tid=101&fromuid=1000《传热学》课后答案(杨世铭,陶文铨主编,高教版)/viewthread.php?tid=33&fromuid=1000《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胡宏纹,第三版)/viewthread.php?tid=72&fromuid=1000《热工基础》习题答案(张学学主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viewthread.php?tid=184&fromuid=1000《大学物理实验》实验题目参考答案(第2版,中国林业出版社)/viewthread.php?tid=175&fromuid=1000《固体物理》习题解答(方俊鑫版)/viewthread.php?tid=274&fromuid=1000《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修订版,夏清陈常贵主编)/viewthread.php?tid=2627&fromuid=1000大学物理习题及答案/viewthread.php?tid=51&fromuid=1000《大学物理》课后答案(陈信义)上下册的/viewthread.php?tid=104&fromuid=1000《电磁场与电磁波》(第4版)习题答案及自学辅导/viewthread.php?tid=87&fromuid=1000《工程光学》习题答案/viewthread.php?tid=89&fromuid=1000《仪器分析》课后答案(第三版,朱明华编)/viewthread.php?tid=145&fromuid=1000《普通物理学教程电磁学》课后习题答案(梁灿斌,第2版)/viewthread.php?tid=160&fromuid=1000《光学教程》习题答案(第四版,姚启钧原著)/viewthread.php?tid=245&fromuid=1000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指导书及参考答案/viewthread.php?tid=30&fromuid=1000《分析化学》习题答案(第三版,上册,高教版)/viewthread.php?tid=139&fromuid=1000流体输配管网习题详解(重点)/viewthread.php?tid=213&fromuid=1000《简明结构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夏少武)/viewthread.php?tid=271&fromuid=1000《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册)/viewthread.php?tid=621&fromuid=1000《固体物理》习题解答(阎守胜版)/viewthread.php?tid=152&fromuid=1000《流体力学》实验分析答案(浙工大版)/viewthread.php?tid=242&fromuid=1000生物化学笔记/viewthread.php?tid=3560&fromuid=1000《光学》习题答案及辅导(赵凯华)/viewthread.php?tid=92&fromuid=1000电工学课后习题答案/viewthread.php?tid=1942&fromuid=1000《控制电机》习题答案/viewthread.php?tid=196&fromuid=1000《分析化学》习题解答/viewthread.php?tid=121&fromuid=1000《原子物理学》习题答案(褚圣麟版)/viewthread.php?tid=141&fromuid=1000《无机化学》(第四版,吴国庆,高等教育出版社)习题答案/viewthread.php?tid=4527&fromuid=1000《激光原理与激光技术》习题答案完整版(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viewthread.php?tid=153&fromuid=1000《普通物理》习题答案(磁学,电学,热学)/viewthread.php?tid=133&fromuid=1000高分子化学(整理)/viewthread.php?tid=3347&fromuid=1000《材料物理导论》习题解答(科学出版社,第二版)/viewthread.php?tid=1098&fromuid=1000大学物理实验/viewthread.php?tid=2093&fromuid=1000《分析化学》课后答案,高教第五版/viewthread.php?tid=3609&fromuid=1000材料化学课后答案啊!!!!!!!!!!!!!!!/viewthread.php?tid=1527&fromuid=1000《现代电工学》习题答案(顾伟驷,科学出版社)/viewthread.php?tid=3029&fromuid=1000大学物理课后部分习题答案(理工版!)/viewthread.php?tid=2207&fromuid=1000大学物理作业解答/viewthread.php?tid=1507&fromuid=1000《激光原理》课后习题详细解答(周炳锟,国防工业出版社)/viewthread.php?tid=3041&fromuid=1000《热学》完整习题答案+思考题答案(李椿章立源钱尚武版,136页)/viewthread.php?tid=1667&fromuid=1000北邮的通信原理合订本的课后习题详解/viewthread.php?tid=3046&fromuid=1000《化工热力学》习题与习题答案/viewthread.php?tid=3016&fromuid=1000第五版普通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程守洙)第一册/viewthread.php?tid=5691&fromuid=1000有机化学一到四章课件/viewthread.php?tid=2268&fromuid=1000大学物理第一册课后练习题解/viewthread.php?tid=3675&fromuid=1000高分子物理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viewthread.php?tid=8203&fromuid=1000大学物理答案/viewthread.php?tid=1375&fromuid=1000化工原理修订版上册(夏清陈常贵著) 课后答案/viewthread.php?tid=4869&fromuid=1000《分析化学》思考题答案(第四版,武汉大学版)/viewthread.php?tid=2646&fromuid=1000传热学课后习题答案建工出版社/viewthread.php?tid=2474&fromuid=1000《现代基础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viewthread.php?tid=8426&fromuid=1000【word格式】《精编有机化学教程》答案郝爱友孙昌俊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viewthread.php?tid=3475&fromuid=1000光学教程-第三版-姚启钧习题答案/viewthread.php?tid=534&fromuid=1000高分子物理复习提纲/viewthread.php?tid=3348&fromuid=1000传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同济三版四版通用)/viewthread.php?tid=1107&fromuid=1000化工原理第三版各章练习题及试卷陈敏恒/viewthread.php?tid=7861&fromuid=1000第五版普通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程守洙)第二册ppt.rar.rar/viewthread.php?tid=5692&fromuid=1000《动力学》(第2版)课后习题部分答案/viewthread.php?tid=5058&fromuid=1000《工程电磁场导论》习题详解/viewthread.php?tid=188&fromuid=1000分析化学(武大第四版)导教导学导考/viewthread.php?tid=1590&fromuid=1000杂化轨道形成的flash动画/viewthread.php?tid=2470&fromuid=1000物理导学与练习习题解答(全78页)/viewthread.php?tid=2166&fromuid=1000结构化学答案北京大学出版社第四版周公度/viewthread.php?tid=8180&fromuid=1000量子物理习题/viewthread.php?tid=5436&fromuid=1000无机化学课后练习答案1-6/viewthread.php?tid=8428&fromuid=1000微型高分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技术PPT/viewthread.php?tid=845&fromuid=1000大学物理实验空气比热容/viewthread.php?tid=4484&fromuid=1000大学物理练习题/viewthread.php?tid=6475&fromuid=1000大学物理课件-量子物理/viewthread.php?tid=7670&fromuid=1000南京理工大学工程光学历年真题/viewthread.php?tid=7205&fromuid=1000电化学原理课后习题解答/viewthread.php?tid=8518&fromuid=1000第五版普通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程守洙)第三册ppt.rar.rar/viewthread.php?tid=5693&fromuid=1000量子力学习题答案郭硕鸿第三版/viewthread.php?tid=8168&fromuid=1000秦充豪《热学》的课后习题答案/viewthread.php?tid=5587&fromuid=1000《新编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张景昌版,PDF格式,28页)/viewthread.php?tid=823&fromuid=1000电动力学答案/viewthread.php?tid=3717&fromuid=1000《原子物理学》习题解答/viewthread.php?tid=2111&fromuid=1000大学物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viewthread.php?tid=6704&fromuid=1000大学物理学期末试卷/viewthread.php?tid=6574&fromuid=1000高分子化学(第四版)导读和题解/viewthread.php?tid=7184&fromuid=1000大学物理课件-电磁学1/viewthread.php?tid=7666&fromuid=1000示波器的使用/viewthread.php?tid=7657&fromuid=1000《静力学》(第2版)部分习题答案/viewthread.php?tid=5057&fromuid=1000化工热力学各章习题及答案/viewthread.php?tid=7054&fromuid=1000分析化学(第六版)李发美主编/viewthread.php?tid=8668&fromuid=1000无机化学下《无机化学》高教版课后答案/viewthread.php?tid=8215&fromuid=1000大学物理(张三慧)/viewthread.php?tid=7356&fromuid=1000乙酸乙酯皂化反应/viewthread.php?tid=1893&fromuid=1000大学物理课件-分子物理与热力学/viewthread.php?tid=7665&fromuid=1000大学大一物理练习册答案/viewthread.php?tid=7545&fromuid=10001996年高考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上海卷)/viewthread.php?tid=7493&fromuid=1000第五版普通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程守洙)ppt/viewthread.php?tid=8956&fromuid=1000。
物理化学 天津大学第四版 课后答案 第九章 统计热力学初步

0
0
2
4
6
8
10
12
c QuantumNumber J
差 ∆ε = 0.426 ×10−23 J ,试求 300
. K
时
I2
分子的 Θv
、 qv
、
q
0 v
及
f
0 v
。
hν ∆ε
w ∆ε
解:分子的振动特征温度为
=
hν , Θv
=
k
=
k
= 308.5 K
a 分子的振动配分函数为
d 1
1
q = e − e = e − e v
. nj+1 w nj
= exp(− ∆ε
kT
)
=
⎧5.409 ⎨
×
10 −7
for
⎩0.3553 for I 2
HCl
课 后 答 案 网
a 12.试证明离域子系统的平衡分布与定域子系统同样符合波尔兹曼分布,即
d ni =
N q
gi
exp {-
ei
kT }
h 略。
k 14.2 mol N2 置于一容器中,T = 400 K, p = 50 kPa ,试求容器中 N2 分子的平动 . 配分函数。
能级上粒子的分布数 n 与基态能级的分布数 n0 之比。
解:根据 Boltzma nn 分布
n n0
=
g g0
exp{− (ε
− ε0)
kT} =
g g0
exp{− 11× 0.1kT
kT}
g = 0.3329
g0
( ) 基态的统计权重 g0 = 1,能级
nx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300 kg的水煤气中CO(g)和H2(g)的物质量分别为
300 kg的水煤气由1100 °C冷却到100 °C所放热量
设生产热水的质量为m,则
2.18 单原子理想气体A于双原子理想气体B的混合物共5 mol,摩尔分 数 ,始态温度 ,压力 。今该混合气体绝 热反抗恒外压 膨胀到平衡态。求末态温度 及过程的 解:过程图示如下
由于P1V1=P3V3,则T3=T1,对有理想气体∆H和∆U只是温度的函数 ∆H=∆U=0 该途径只涉及恒容和恒压过程,因此计算功是方便的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Q= ∆U-W=0-5.00=-5.00KJ
2.13 已知20°C液态乙醇(C2H5OH,l)的体膨胀系数 等温压缩率 ,密度 ,摩尔定压热 容 。求20 °C,液态乙醇的 。 解: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证明,定压摩尔热容和定容摩尔热容 有以下关系
2.14 容积为27 m3的绝热容器中有一小加热器件,器壁上有一小孔与 100 kPa的大气相通,以维持容器内空气的压力恒定。今利用加热器 件使器内的空气由0 °C加热至20 °C,问需供给容器内的空气多少 热量。已知空气的 假设空气为理想气体,加热过程中容器内空气的温度均匀。 解:在该问题中,容器内的空气的压力恒定,但物质量随温度 而改变
整个过程由于第二步为绝热,计算热是方便的。而第一步为恒温可逆
2.24 求证在理想气体p-V 图上任一点处,绝热可逆线的斜率的
因此绝热线在
处的斜率为
恒温线在
由于 对值。
处的斜率为
,因此绝热可逆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大于恒温可逆线的绝
2.25 一水平放置的绝热恒容的圆筒中装有无摩擦的绝热理想活塞, 活塞左、右两侧分别为50 dm3的单原子理想气体A和50 dm3的双原子 理想气体B。两气体均为0 °C,100 kPa。A气体内部有一体积和热 容均可忽略的电热丝。现在经过通电缓慢加热左侧气体A,使推动活 塞压缩右侧气体B到最终压力增至200 kPa。求: (1)气体B的末态温度 。 (2)气体B得到的功 。 (3)气体A的末态温度 。 (4)气体A从电热丝得到的热 。 解:过程图示如下
注:在上述问题中不能应用 ,虽然容器的体积恒定。这是因 为,从 小孔中排出去的空气要对环境作功。所作功计算如下: 在温度T时,升高系统温度 dT,排出容器的空气的物质量为
所作功 这正等于用 和 所计算热量之差. 2.15 容积为0.1 m3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有一绝热隔板,其两侧分别为 0°C,4 mol的Ar(g)及150 °C,2 mol的Cu(s)。现将隔板撤掉,整个 系统达到热平衡,求末态温度t及过程的∆ H。已知:Ar(g)和Cu(s)的 摩尔定压热容 分别为 且假设均不随温度而变。
分析:因为是绝热过程,过程热力学能的变化等于系统与环境间 以功的形势所交换的能量。因此, 单原子分子 ,双原子分子
由于对理想气体U和H均只是温度的函数,所以
2.19 在一带活塞的绝热容器中有一绝热隔板,隔板的两侧分别为2 mol,0 °C的单原子理想气体A及5 mol,100 °C的双原子理想气体B, 两气体的压力均为100 kPa。活塞外的压力维持在100 kPa不变。今将 容器内的隔板撤去,使两种气体混合达到平衡态。求末态的温度T及 过程的 。 解:过程图示如下: 假定将绝热隔板换为导 热隔板,达热平衡后, 再移去隔板使其混合, 则 由于外压恒定,求功是方便的
解:图示如下
假设:绝热壁与铜块紧密接触,且铜块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可忽略不 计, 则该过程可看作恒容过程,因此
假设气体可看作理想气体
则:
2.16 水煤气发生炉出口的水煤气的温度是1100 °C,其中CO(g)和 H2(g)的摩尔分数均为0.5。若每小时有300 kg的水煤气由1100 °C冷却 到100 °C,并用所收回的热来加热水,是水温由25 °C升高到75 °C。求每小时生产热水的质量。CO(g)和H2(g)的摩尔定压热容 与温度的函数关系查本书附录,水 的比定压热 容 。
对于途径b,其功为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2.6 4 mol的某理想气体,温度升高20 °C,求∆H - ∆U的值。 解:根据焓的定义 H=U+PV ∆H - ∆U= ∆(PV) PV=nRT ∆H - ∆U= ∆(nRT)= nR ∆T=4 ╳ 8.314 ╳ 20=665.12J 2.10 2 mol某理想气体,Cp,m=7R/2。由始态100 kPa,50 dm3,先 恒容加热使压力体积增大到150 dm3,再恒压冷却使体积缩小至25 dm3。求整个过程的W,Q, ∆H,∆U. 解:过程图示如下
由于汽缸为绝热,因此
2.20 在一带活塞的绝热容器中有一固定的绝热隔板。隔板靠活塞一 侧为2 mol,0 °C的单原子理想气体A,压力与恒定的环境压力相等; 隔板的另一侧为6 mol,100 °C的双原子理想气体B,其体积恒定。 今将绝热隔板的绝热层去掉使之变成导热板,求系统达平衡时的T及 过程的 。 显然,在过程中A为恒压,而 解:过程图示如下 B为恒容,因此
面 向 21 世 纪 课 程 教 材
青 海 民 族 学 院 ( 化 学 系
)
物 理 化 学
(第四版)
习题及答案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组 编 王正烈 周亚平 李松林 刘俊吉 修订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2.5 始态为25°C,200kPa的5mol某理想气体,经途径a,b两不同 途径到达相同的末态。途经a先经绝热膨胀到 -28.47°C,100 kPa,步骤的功Wa=-5.57KJ,再恒容加热到压力200 kPa的末态,步 骤的热Qa=25.42KJ。途径b为恒压加热过程。求途径b的Wb及Qb。 解:先确定系统的始、末态
同上题,先求功
同样,由于汽缸绝热,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2.23 5 mol双原子气体从始态300 K,200 kPa,先恒温可逆膨胀到压 力为50 kPa,在绝热可逆压缩到末态压力200 kPa。求末态温度T及整 个过程的及 。 解:过程图示如下
要确定
,只需对第二步应用绝热状态方程 对双原子气体
因此 由于理想气体的U和H只是温度的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