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族大学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北方民族大学 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 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王建明 姓    名:张国生 学    号:XX0233 学    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学院 班    级:05信计2班 重力加速度的测定  一、实验任务 1 / 25精确测定银川地区的重力加速度 二、实验要求 测量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不超过5% 三、物理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初步确定有以下六种模型方案:  方法一、用打点计时器测量 所用仪器为:打点计时器、直尺、带钱夹的铁架台、纸带、夹子、重物、学生电源等. 利用自由落体原理使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选择理想纸带,找出起始点0,数出时间为t的p点,用米尺测出op的距离为h,其中t=0.02秒×两点间隔数.由公式h=gt2/2得g=2h/t2,将所测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二、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 ---------------------------------------------------------------范文最新推荐------------------------------------------------------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取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三、取半径为r的玻璃杯,内装适当的液体,固定在旋转台上.旋转台绕其对称轴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这时液体相对于玻璃杯的形状为旋转抛物面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取液面上任一液元a,它距转轴为x,质量为m,受重力mg、弹力n.由动力学知: ncosα-mg=0 (1) nsinα=mω2x (2) 两式相比得tgα=ω2x/g,又 tgα=dy/dx,∴dy=ω2xdx/g, 3 / 25∴y/x=ω2x/2g. ∴ g=ω2x2/2y. .将某点对于对称轴和垂直于对称轴最低点的直角坐标系的坐标x、y 测出,将转台转速ω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四、光电控制计时法 调节水龙头阀门,使水滴按相等时间滴下,用秒表测出n个(n取50—100)水滴所用时间t,则每两水滴相隔时间为t′=t/n,用米尺测出水滴下落距离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五、用圆锥摆测量 所用仪器为:米尺、秒表、单摆. 使单摆的摆锤在水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用直尺测量出h(见图1),用秒表测出摆锥n转所用的时间t,则摆锥角速度ω=2πn/t 摆锥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mgtgθ,而tgθ=r/h所以mgtgθ=mω2r由以上几式得: g=4π2n2h/t2. ---------------------------------------------------------------范文最新推荐------------------------------------------------------ 将所测的n、t、h代入即可求得g值. 方法六、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        在摆角很小时,摆动周期为:         &nbsp ;         &nbs p;         &nb sp;         &n bsp;       则        通过对以上六种方法的比较,本想尝试利用光电控制计时法来测量,但因为实验室器材不全,故该方法无法进行;对其他几种方法反复比较,用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原理、方法都比较简单且最熟悉,仪器在实验室也很齐全,故利用该方法来测最为顺利,从而可以得到更为精确的值。

《酒店管理系统软件项目范围说明书》.pdf

《酒店管理系统软件项目范围说明书》.pdf
2
4.4 人员数估算...................................................................................................................13 4.5 其他估算.......................................................................................................................14 5 项目范围管理计划...................................................................................................................14 5.1 项目范围管理要求.......................................................................................................14 5.2 项目范围管理的输入与输出...................................................................................... 15 5.3 范围确认.......................................................................................................................16 5.4 范围控制要求与活动概述.......................................................................................... 16 6 其他说明...................................................................................................................................17

频波斜率鉴频电路设计

频波斜率鉴频电路设计

北方民族大学课程设计报告院(部、中心)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姓名马福广学号 20090444 专业通信工程班级 09级2班课程名称通信电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名称 1.5MHz频波斜率鉴频电路设计起止时间2011.12.19——2011.12.23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摘要鉴频器使输出电压和输入信号频率相对应的电路。

按用途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用于调频信号的解调。

常见的有斜率鉴频器、相位鉴频器、比例鉴频器等,对这类电路的要求主要是非线性失真小,噪声门限低。

第二类用于频率误差测量,如用在自动频率控制环路中产生误差信号的鉴频器。

对这类电路的零点漂移限制较严,对非线性失真和噪声门限则要求不高。

实现调频信号解调的鉴频电路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调频—调幅调频变换型。

这种类型是先通过线性网络把等幅调频波变换成振幅与调频波瞬时频率成正比的调幅调频波,然后用振幅检波器进行振幅检波。

第二类是相移乘法鉴频型。

这种类型是将调频波经过移相电路变成调相调频波,其相位的变化正好与调频波瞬时频率的变化成线性关系,然后将调相调频波与原调频波进行相位比较,通过低通滤波器取出解调信号。

因为相位比较器通常用乘法器组成,所以称为相移乘法鉴频。

第三类是脉冲均值型。

这种类型是把调频信号通过过零比较器变换成重复频率与调频信号瞬时频率相同的单极性等幅脉冲序列,然后通过低通滤波器取出脉冲序列的平均值,这就恢复出与瞬时频率变化成正比的信号。

调频波的特点是振幅保持不变,而瞬时频率随调制信号的大小线形变化,调制信号代表所要传送的信息,在分析或实验时,常以低频正弦波为代表。

鉴频的目的就是从调频波中检出低频调制信号,即完成频率—电压的变换作用。

能完成这种作用的电路被称为鉴频器。

率鉴频器:其中,晶体管和LC回路实质上是一个调谐放大器,但回路的谐振频率f0与已调频信号的中心频率fc是失谐的。

一旦已调频信号的瞬时频率发生变化,放大器就输出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调幅-调频波。

无压烧结碳化硅陶瓷环的生产工艺设计

无压烧结碳化硅陶瓷环的生产工艺设计

1
3
1 产品简介
碳化硅陶瓷的发展情况1.1ຫໍສະໝຸດ 1.1.1 碳化硅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是碳化硅(SiC)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2009 年碳化硅总产量达 53.5 万吨左右, 占全球总数的 56.3%,居世界第一。我们预计,2010 年截止 9 月份仅绿碳化硅产量就将达到 80 万吨。碳化硅行业产量大,但缺乏竞争力。尽管产量足够供应,中国制造的碳化硅产品 大部分是低端和初步加工,对于某些需求供应高附加值的成品和深加工产品存在很大的差 距。尤其是高性能工程陶瓷、用以高端的研磨粉等产品的供应还远远没有满足,核心技术大 多仍由日本控制。主要还是靠进口弥补国内市场的不足。 随着传统矿物质能源日益枯竭, 以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光伏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据我国正在制定的 《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显示,到 2020 年可再生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要达到 15%,光伏产业发展趋势 总体呈现稳中有升。 碳化硅是光伏产业链上游环节——晶硅片生产过程中的专用材料, 受光 伏行业发展的带动, 碳化硅行业通过产品结构升级和下游需求的扩展带来了一些机会。 尽管 如此,由于碳化硅生产属于高耗能、高污染,受到能源短缺的阻碍和国家能源节约的政策影 响,还有一些具体审查和批准新项目受到闲置,比如低电价优惠的有关政策已经被取消;目 前国家严格控制新项目, 原有 6300KVA 以下规模的碳化硅冶炼要求强制关停。 所以碳化硅行 业的未来发展将面临很多不确定性。
1 2
5.1.3 SiC 陶瓷环的性能............................................................................. 27 6 参考文献 ............................................................................................................... 29 7 小结 ....................................................................................................................... 30

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北方民族大学课程设计课程名称: 数据结构与算法院(部)名称:信息与计算科学学院组长姓名学号同组人员姓名指导教师姓名:纪峰设计时间:2010.6.7----2009.6.27一、《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参考题目(一)参考题目一(每位同学选作一个,同组人员不得重复)1、编写函数实现顺序表的建立、查找、插入、删除运算。

2、编写函数分别实现单链表的建立、查找、插入、删除、逆置算法。

3、编写函数实现双向链表的建立、插入、删除算法。

4、编写函数实现顺序栈的进栈、退栈、取栈顶的算法。

5、编写函数实现链栈的进栈、退栈、取栈顶的算法。

6、编写函数实现双向顺序栈的判空、进栈、出栈算法。

7、编写函数实现循环队列的判队空、取队头元素、入队、出队算法。

8、编写函数实现链环队列的判队空、取队头节点、入队、出队算法。

9、编写函数实现串的,求串长、连接、求字串、插入、删除等运算。

10、分别实现顺序串和链串的模式匹配运算。

11、实现二叉树的建立,前序递归遍历和非递归遍历算法。

12、实现二叉树的建立,中序递归遍历和非递归遍历算法。

13、实现二叉树的建立,后序递归遍历和非递归遍历算法。

14、实现二叉树的中序线索化,查找*p结点中序下的前驱和后继结点。

15、分别以临接表和邻接矩阵作为存储就够实现图的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算法。

16、利用线性探测处理冲突的方法实现散列表的查找和插入算法。

(二)参考题目二(每三人一组,任选三个题目完成)1.运动会分数统计(限1 人完成)任务:参加运动会有n个学校,学校编号为1……n。

比赛分成m个男子项目,和w个女子项目。

项目编号为男子1……m,女子m+1……m+w。

不同的项目取前五名或前三名积分;取前五名的积分分别为:7、5、3、2、1,前三名的积分分别为:5、3、2;哪些取前五名或前三名由学生自己设定。

(m<=20,n<=20)功能要求:1)可以输入各个项目的前三名或前五名的成绩;2)能统计各学校总分,3)可以按学校编号或名称、学校总分、男女团体总分排序输出;4)可以按学校编号查询学校某个项目的情况;可以按项目编号查询取得前三或前五名的学校。

课题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题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书

北方民族大学课程设计课程名称: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院(部)名称:信息与计算科学学院组长姓名:金龙龙20080544同组人员姓名:任杰马鹏起赵俞军20080576赵庆康20080570设计时间:2015.6.1---2015.6.24金龙龙200805442、一元多项式计算任务:能够按照指数降序排列建立并输出多项式;能够完成两个多项式的相加、相减,并将结果输入;在上交资料中请写明:存储结构、多项式相加的基本过程的算法(可以使用程序流程图)、源程序、测试数据和结果、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另外可以提出算法的改进方法;存储结构:链表存储#include<stdio.h>#include<malloc.h>#include<stdlib.h>#define null 0typedefstructpolynode{intcoef;int exp;structpolynode *next;}node;node *create(){node *h,*r,*s;intc,e;h=(node*)malloc(sizeof(node));r=h;printf("coef:");scanf("%d",&c);printf("exp: ");scanf("%d",&e);while(c!=0){s=(node*)malloc(sizeof(node));s->coef=c;s->exp=e;r->next=s;r=s;printf("coef:");scanf("%d",&c);printf("exp: ");scanf("%d",&e);}r->next=NULL;return(h);}void arrange(node *pa){node *h=pa,*p,*q,*r;for(p=pa;p->next!=NULL;p=p->next);r=p;for(h=pa;h->next!=r;){for(p=h;p->next!=r&&p!=r;p=p->next)if((p->next)->exp>(p->next->next)->exp){q=p->next->next;p->next->next=q->next;q->next=p->next;p->next=q;}r=p;}}void neipai(node *head){ node *p,*q,*r,*Q;p=head;if(head->next->next!=NULL){for(q=p->next;q!=NULL;q=q->next)for(p=q->next,r=q;p!=NULL;)if(q->exp==p->exp){q->coef=q->coef+p->coef;r->next=p->next;Q=p;p=p->next;free(Q);}else{r=r->next;p=p->next;}} }void insert(node *head,node *s){node *pre,*p;pre=head;p=pre->next;while(p!=NULL){if(p->exp > s->exp) break;pre=p;p=p->next;}s->next=p;pre->next=s;}node *copyList(node *head){node *l = NULL, *newHead;newHead = (node *) malloc(sizeof(node)); newHead->next = NULL;head = head->next;while (head != NULL){l = (node *) malloc(sizeof(node));l->coef = head->coef;l->exp = head->exp;insert(newHead, l);head = head->next;}return newHead;}void print(node *p){while(p->next!=NULL){p=p->next;printf(" %d*x^%d",p->coef,p->exp);}}void polyadd(node *ha, node *hb){node *p,*q,*pre,*temp;int sum;p=ha->next;q=hb->next;pre=ha;while(p!=NULL&&q!=NULL){if(p->exp==q->exp){sum=p->coef+q->coef;if(sum!=0){p->coef=sum;pre->next=p;pre=pre->next;p=p->next;temp=q;q=q->next;free(temp);}else{temp=p->next;free(p);p=temp;temp=q->next;free(q);q=temp;}}else if(p->exp<q->exp){pre->next=p;pre=pre->next;p=p->next;}else{pre->next=q;pre=pre->next;q=q->next;}}if(p!=NULL)pre->next=p;elsepre->next=q;}void polysub(node *ha,node *hb) {node *p,*q,*pre,*temp,*x; int sum;p=ha->next;q=hb->next;x=q;pre=ha;while(x!=null){ x->coef=-x->coef;x=x->next;}while(p!=NULL&&q!=NULL){if(p->exp==q->exp)sum=p->coef+q->coef;if(sum!=0){p->coef=sum;pre->next=p;pre=pre->next;p=p->next;temp=q;q=q->next;free(temp);}else{temp=p->next;free(p);p=temp;temp=q->next;free(q);q=temp;}}else if(p->exp<q->exp){pre->next=p;pre=pre->next;p=p->next;}elsepre->next=q;pre=pre->next;q=q->next;}}if(p!=NULL)pre->next=p;elsepre->next=q;}void main(){node *ha,*hb,*hc,*hd;printf("please input the coef and exp of ha:\n");ha=create();arrange(ha);neipai(ha);hc=copyList(ha);print(ha);printf("\n");printf("please input the coef and exp of hb:\n");hb=create();arrange(hb); neipai(hb);hd=copyList(hb);print(hb); printf("\n");printf("add is :\n"); polyadd(ha,hb);print(ha); printf("\n");printf("sub is :\n"); polysub(hc,hd);print(hc);}运行结果赵俞军200805767、猴子选大王任务:一堆猴子都有编号,编号是1,2,3 ...m ,这群猴子(m 个)按照1-m的顺序围坐一圈,从第1开始数,每数到第N个,该猴子就要离开此圈,这样依次下来,直到圈中只剩下最后一只猴子,则该猴子为大王。

《酒店管理系统-软件项目范围说明书》

《酒店管理系统-软件项目范围说明书》

北方民族大学课程设计报告系(部、中心)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姓名况晓龙学号 20082616 专业软件工程班级 2008级2班同组人员王朝令(20082617)黄志刚(20082647)课程名称软件工程项目管理设计题目名称《酒店管理系统-软件项目范围说明书》起止时间 2010年12月6日——2010年12 月11日成绩指导教师签名陶铮贾艳波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目录1引言 (3)1.1编写目的 (3)1.2参考资料 (3)1.3重要术语 (3)2项目概述 (3)2.1系统与项目的定义 (3)2.2系统开发背景与目标 (3)2.3用户需求概述及系统主要功能 (4)3项目范围界定 (5)3.1开发技术选择与理由 (5)3.2开发团队与开发环境、工作方式 (5)3.3生命周期选择与资源配置情况 (6)3.4项目工作任务分解(WBS)工作概述 (8)3.5WBS图及必要的说明 (9)4软件估算 (9)4.1功能点估算 (9)4.2进度估算 (10)4.3成本估算 (10)4.4人员数估算 (11)4.5其他估算 (11)5项目范围管理计划 (11)5.1项目范围管理要求 (11)5.2项目范围管理的输入与输出 (12)5.3范围确认 (13)5.4范围控制要求与活动概述 (13)6其他说明 (14)1引言1.1 编写目的编写本文档的目的是确保项目包括成功完成项目所需的全部工作,但又只包括必须完成的工作的各个过程。

是项目管理团队确定、记载、核实、管理和控制项目范围的指南。

此文当中包括制作工作分解结构,并确定如何维持与批准该工作分解结构;规定如何正式核实与验收项目已完成可交付成果。

1.2 参考资料《软件项目管理案例教程》韩万江,姜立新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软件工程导论》——第5版张海藩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酒店管理工作——细化执行与模板》王宏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1.3 重要术语●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软件●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Windows XP:运行环境● 2005:软件开发语言●visual studio 2005 软件开发环境2项目概述2.1 系统与项目的定义本系统是建立在C/S系统架构下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采用技术分析、设计、开发用于酒店信息化管理的。

消费者生产者问题

消费者生产者问题

北方民族大学课程设计报告系(部、中心)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姓名杨和平学号 20060309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 1 同组人员课程名称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多进程同步方法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起止时间 2008年12月15日—2008年12月26日成绩指导教师签名韩强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多进程同步方法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摘要本文论述了多进程同步方法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过程。

该程序使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工作机制有了初步的了解,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撑握在Linux系统平台下的C语言编程,用来解决实现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并以Linux 系统开发平台,以及虚拟机来实现。

关键字:生产者-消费者问题,Linux系统平台,虚拟机,信号量,线程(thread)目录一、课程设计所需设备 (4)二、课程设计预期目的 (4)三、课程设计任务 (4)四、课程设计基本思想 (4)五.详细设计 (5)5.1.调试工具简介VI(VISUAL EDITOR) (5)5.2、调试问题分析 (5)5.3、程序流程图 (7)5.4、程序自定义函数 (8)5.5、系统函数调用 (8)六.源程序清单 (10)6.1、/*源程序PV.C*/ (10)6.2、编译及运行结果 (15)七.课程设计总结 (19)符录:参考文献 (19)多进程同步方法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一、课程设计所需设备计算机一台,Red Hat linux9.03系统一套。

二、课程设计预期目的通过研究Linux 的进程机制和信号量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并发控制。

三、课程设计任务1、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有界缓冲区进行操作后,即时显示有界缓冲区的全部内容,当前指针位置和生产者/消费者县城的标识符;2、生产者和消费者各有两个以上;3、多个生产者或多个消费者之间须有共享对缓冲区进行操作的函数码。

4、有界缓冲区内设有20个存储单元,放入/取出的数据项设定为1-20这20个整型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 附录..............................................(6)
-1-
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
《最优化方法》 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是一门综合 应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非线性规划、库存 论、排队论、博奕论、图与网络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模型等,以及有广泛应 用前景的运筹学问题的启发式算法。 《最优化方法》 中的运输问题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网络最优化模型,该模型的 主要目的是为物资调运,车辆调度选择最经济的运输路线。 《最优化方法》 运输问题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培 养目标的要求, 使我们学习掌握如何应用运筹学中的数量方法与模型来分析通过 计算机来实现研究现代企业生产与技术管理以及经营管理决策问题。 课程设计使 我们能成熟的理解和应用运筹学模型, 使我们认识运筹学在生产与技术管理和经 营管理决策中的作用, 领会其基本思想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路。为我们以后毕 业参加工作单位的策略策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 附录
参考资料: 运筹学(21 世纪教材) 韩伯棠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
-6-
运筹学教程 运筹学
胡运权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教材编写组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运筹学基础及应用 胡运权主编 哈工大出版社 1994 C 语言程序设计 何钦铭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7-
二共轭梯度法实验原理
1)实验原理:构造相互共轭的搜索方向,每个搜索方向的步长按一维搜索方 法求得.在函数是单峰函数时,用黄金分割法求得 .
-2-
2)共轭梯度法流程图
三 课程设计要求: 1)按照梯度法的程序框图,用 C 语言或 C++语言编写其计算机 程序,求解以下无约束优化问题
1 2 2 min f (x) x1 x2 2 的最优解,给定初始点 4,4 ,收敛精度
-5-
五 测试运行结果
六 运行结果分析 从以上运算结果可以知道:最后结果为: X[0]=0.000001 X[1]=0.000001
min f ( x) 1 2 3 2 12 x2 10 x 1 2 2
七课程设计总结
通过对共轭梯度法问题的课程设计使我对书本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 固, 具体化就是加深了我对共轭梯度法求线性规划最优解的深层次理解,使我能 成熟的理解和应用 c 语言编程。 为我们以后毕业参加工作单位的策略策划打下坚 实的基础。 还又我了解并发现了很多调试程序的方法,而且懂得了如何处理错误 的方法。对 C 语言以及 C++的使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经历了这次课程设计, 不仅对我的学习提供了帮助,而且在意志力方面也得 到了锻炼。 没有足够的耐力和信心就很难坚持对课程设计每一步的。实践是捡验 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使我们加强了对理论知道的理解。
三 课程设计要求:……………………………………………… (3).
四 源程序代码……………………………………………………(4)
五 测试运行结果…………………………………………………(6)
六 运行结果分析…………………………………………………(6)
七课程设计总结……………………………………………………(6)
x
1
T
2)本实验为验证型实验,要求用梯度法求解以上无约束优化问 题的最优解,并上机验证其正确性。所编写的计算机程序,应在满足 计算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简捷、易调、省内存、省时间,并具有良好 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3-
四 源程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define N 100 double F(double x[],double p[],double t) { double f; f=(0.5*(x[0]+t*p[0])*(x[0]+t*p[0])+(x[1]+t*p[1])*(x[1]+t*p[1])); return f; } double HJFC(double x[],double p[]) { double a=-1,b=1,x1,x2,f1,f2,e=0.00001,y; x2=a+0.618*(b-a); f2=F(x,p,x2); x1=a+0.382*(b-a); f1=F(x,p,x1); while(fabs(b-a)>e) while(fabs(b-a)>e) {if(f1<f2) { b=x2;x2=x1;f2=f1; x1=a+0.382*(b-a); f1=F(x,p,x1); } else if(f1==f2) { a=x1;b=x2; x2=a+0.618*(b-a);f2=F(x,p,x2); x1=a+0.382*(b-a);f1=F(x,p,x1); } else { a=x1;x1=x2;f1=f2;x2=a+0.618*(b-a); f2=F(x,p,x2); } } y=0.5*(b+a); return y; } main() { int k=1;
北方民族大学 最优化方法课程设计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信息与计算科学学院 07 级统计(2)班 xxx xxx xxxx
指导老师:
设计日期:20xx.4.10—20xx.4.26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2)
二 共轭梯度法实验原理……………………………………………(2).
-4-
double eps,bita,arph,g[4],x[2],p[4]; /*printf("请输入控制误差精度:\n"); scanf("%f",&eps); printf("请输入初始点:\n"); scanf("%d,%d",&x[0],&x[1]);*/ eps=0.001; x[0]=1.0,x[1]=1.0; printf("x[0]=%f\n",x[0]); g[0]=x[0]; g[1]=2*x[1]; printf("以下是迭代过程\n"); while((sqrt(g[0]*g[0]+g[1]*g[1])>eps)&&(k<N)) { if(k==1) { p[0]=-g[0]; p[1]=-g[1]; bita=0; } else { bita=(g[0]*g[0]+g[1]*g[1])/(g[2]*g[2]+g[3]*g[3]); p[0]=-g[0]+bita*p[0]; p[1]=-g[1]+bita*p[1]; } arph=HJFC(x,p); x[0]=x[0]+arph*p[0]; x[1]=x[1]+arph*p[1]; g[2]=g[0]; g[3]=g[1]; g[0]=x[0]; g[1]=2*x[1]; printf("第%d 次迭代:\n",k); printf("步长 arph=%f\t",arph); printf("bita=%f\t",bita); printf("x[0]=%f\tx[1]=%f\n",x[0],x[1]); k++; } printf("最后结果为:\n"); printf("x[0]=%f,x[1]=%f\n",x[0],x[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