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一、背景介绍

居住区规划设计是指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和居民生活需求,对居住区的布局、建

筑风格、公共设施等进行规划和设计,以提高居住环境的品质和居住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详细介绍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原则、内容和步骤。

二、目标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宜居、舒适、安全、便利的居住环境,满足

不同居民群体的需求,促进社区共建共享,提升居住者的生活品质。

三、原则

1. 人性化原则:以人为本,关注居民的需求和福祉,提供舒适、便利的居住环境。

2. 生态环保原则: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可持续性,推动低碳、绿色、可持续发

展的居住区建设。

3. 社区共建原则: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共建,提倡社区自治和居民自治,促进社

区凝聚力和社交互动。

4. 综合配套原则:合理布局公共设施,满足居民的生活、教育、医疗、文化、

娱乐等需求。

5. 交通便捷原则:合理规划交通网络,提供便利的交通方式,减少交通拥堵和

环境污染。

四、内容

1. 布局设计:

- 合理划分居住区的功能区域,如住宅区、商业区、公共设施区等。

- 考虑居住区的地形地貌特点,合理布局建筑和道路,提供良好的视野和通

风条件。

- 考虑社区规模和人口密度,确定合理的居住单元规模和居住密度。

2. 建筑设计:

- 注重建筑风格的统一性和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

内涵的建筑。

- 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 设计多样化的户型,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提供舒适、安全的居住空间。

3. 公共设施设计:

- 规划并合理布局公园、广场、体育场馆、健身设施等公共休闲娱乐场所,

满足居民的休闲需求。

- 设计便民设施,如超市、便利店、银行、邮局等,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

- 规划教育设施,如学校、幼儿园等,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

4. 交通规划设计:

- 规划合理的交通网络,包括道路、人行道、自行车道等,提供便捷的交通

方式。

- 考虑公共交通设施的布局,如地铁、公交站点等,方便居民的出行。

- 设计停车场和停车位,解决居民停车难题。

五、步骤

1. 调研和分析:了解居住区的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状况和居民需求,进行调研

和分析。

2. 规划设计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方案,包括布局设计、建筑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和交通规划设计等。

3. 方案评估和优化: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和优化,考虑各方面的可行性和

可持续性。

4. 编制规划报告:根据优化后的规划设计方案,编制详细的规划报告,包括目标、原则、内容、步骤和实施计划等。

5. 实施和监督:根据规划报告,组织实施居住区规划设计,同时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六、总结

居住区规划设计是提高城市居住环境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合

理的布局设计、建筑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和交通规划设计,可以打造宜居、舒适、安全、便利的居住环境,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人性化、生态环保、社区共建、综合配套和交通便捷等原则,以实现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各个步骤的认真执行和有效实施,是确保规划设计方案的成功落地的关键。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一、背景介绍 居住区规划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对舒适、安全、便利的居住环境的需求而进行 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将详细介绍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原则、内容和步骤。二、目标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宜居、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满足 居民的生活、工作、娱乐等多方面需求。具体目标包括: 1. 提供高质量的住宅,满足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 2. 创造舒适、安全、绿色的生活环境; 3. 构建便利的交通网络和配套设施; 4. 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5. 促进社区的社交互动和共享资源。 三、设计原则 居住区规划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人本原则:以人为本,满足居民的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2. 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3. 空间优化原则:合理规划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避免浪费; 4. 多样性原则: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包括年龄、职业、收入等方面的差异; 5. 公平原则:公平分配公共资源,避免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出现。

四、设计内容 居住区规划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1. 用地规划:根据居住区的规模和功能,确定合理的土地使用方案,包括住宅 用地、商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 2. 道路交通规划:规划交通网络,包括主干道、支路、人行道、自行车道等, 确保交通便利和安全; 3. 绿化景观规划:设计公共绿地、花园、景观道路等,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改 善居住环境; 4. 公共设施规划:规划公共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商场、公园等,满足居民 的基本需求; 5. 建筑设计规划:设计住宅建筑,注重建筑风格、空间布局、采光通风等,提 高居住质量; 6. 环境保护规划: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设计合理的污水处理系统、垃圾 处理系统等。 五、设计步骤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步骤包括: 1. 调研和分析:了解居住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需求,进行市场调研和环境分析; 2. 制定规划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居住区规划方案,包括土地用途、道路 交通、绿化景观等; 3. 评估和优化:评估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进行优化调整,确保方案的科 学性和可行性;

居住小区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住宅与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说明 一、规划设计依据 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如《城市居住区规划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住宅设计规范》等; 《洛阳市城市建筑规划暂行技术规定》; 住宅与居住小区的设计任务书及要求; 二、区位分析 小区基地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一滨河地段,规划建设用地120000平方米。基地的北部为洛阳市市中心一繁华商业区,南部为一滨河公园,西部是一居住小区,东部则为洛河水域。整体环境非常有利于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其中基地的南部和东部分别与洛阳市的两条主干道余沣路,滨河路邻 接,使得即将建设的居住小区内部的居民交通出行十分的 便利。右图为小区基地地势高差分析图,南北两端的高差 相差十米左右,且南高北低。 三、总平面布置分析 该规划设计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创造出一个布 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且适合各类人群居住的生活 社区。 现今有很多的居住小区都想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为 人们建造一个清幽宁静舒适的居住环境,比如住宅户型的 合理设计,小区环境的优美设计,及各项生活设施的完善 等等。但是在我们对新老居住小区的调研过程中,却是深刻地体会到这种改变仅仅是表面上的,并未给小区人们带来生活上的影响,也就是不实用,比如很多居住小区中小水渠等景观设计,就算是在很高档的社区也有水渠干涸的现象存在,还不如将其改成室外座椅,或者多种植一些能够美化环境的植物。所以,在规划的最开始我就摒弃了这些类似的设计,寻找那些既能更好的服务于人们日常生活,又能美化居住环境的设计。在我的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我大量的使用了室外运动场地与小区绿地及小区广场结合的景观。 四、住宅分析 该小区规划任务是要以多层为主,同时有要求居住人数不小于6000人。我将高层住宅作为提升小区入住人数的关键。高层选用的是一梯六户,同时偶数层与奇数层之间又有两个小楼梯连接,形成高层住宅的每个奇偶层为一个单元。高层住宅的每一层都有两个三室两厅,两个二室两厅,两个一室一厅,户型搭配比例适当。又因为小区的周边环境非常好,又添加以少量的中高层作为高档住宅。中高层是一梯两户,一个二室一厅,一个三室两厅,顶层则为复式,低层可做商铺,为小区内部的居民服务。因多层住宅在现今社会的需求量本就很高,再加上用地建设等各类因素的影响,使得多层的价位本身就很高,在多层住宅中也分为经济多层和少量的高档多层作为区分。经济多层是一梯四户,每层有两个三室两厅,两个二室两厅。高档多层则与中高层户型一致。低层住宅位于基地的最高处,也就是东南部,低层是该居住小区的豪华区,为了凸显其位置的优越,在低层区的左面设置了小区的第二个中心绿地及步行道路,并且与小区的会所相对。

(完整版)居住区规划设计文本

蓝湾印象 (1)蓝湾概况及环境 蓝湾新城小区位于平顶山新城区东侧的门户位置。北临长安大道,靠近主干道,但与主干道之间又有城市景观公园相隔,环境宜人且受道路交通噪音污染小。南临白龟山水库,东为黄河外国语学校,西边与市国税局的翠林蓝湾小区有西干渠相连。西南毗邻平顶山高校——平顶山学院,可以充分领略高校的文化气息和学术氛围。(2)交通状况 本区交通便捷,四通八达,项目北侧为城市主干道长安大道,往东连接老城区,往西可至鲁山,且离公交站台较近,西侧为宽阔的未来路,现时未来路打通工作已经展开,打通后未来路将直达姚孟电厂。 (3)规划理念 本区充分考虑自然状况、人文景观、市政设施等条件,抱着为入住居民提供一个环境清新、日光充裕、生活便利的高品位花园居住空间。以高起点、高标准严格要求并尊重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空间为目标创造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交通便捷、环境幽美的现代居住区。 (4)设计说明 具体设计由八位负责人实地考察,结合平顶山新城区具体的用地规划以及国家对于居民住房的基本政策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理念

设计而成.。结构清晰,功能用地紧凑合理,采用人车合流的道路系统,以流畅的曲线主干道和水系将基本地块分为五个相对独立的组团:引入活水景观,沿水洗构建连续的步行轴线,形成多元化的开敞空间,营造多样化、宜人化的步行系统,打造安全、方便、和谐的宜居的社区。 (5)技术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22hm2 总建筑面积:248980m2 总户数:1872户 停车率:80% 绿地率:37% 容积率: 1.13 用地平衡表:

(6)专项分析 1.区位分析 蓝湾新城位于平顶山新城区东面.南洛高速在此经过,交通的重要性和便利性不言而喻,北面紧邻长安大道,设有便利的公交系统,便于小区居民出行。南面是风景秀美的平西湖,是炎炎夏日避暑的绝佳好去处。 2. 道路交通分析 该小区道路系统采用人车分流的设计原则,并注重道路分级,一条小区级大道可用于小区的车辆出入,组团道路若干。 其中小区级道路宽10米,红线宽度为14米 组团级道路宽7米,红线宽度为9米 步行道路宽3.5米 本小区道路分级明确,能够很好的满足小区居民的出行,而且安全问题也可以得到绝对的保证。主入口位于南面,其余三面也有次级车行入口。 3. 功能结构分析 我们设计的蓝湾新城采用五大组团配合一个公建组团,中间配合活水景观,打造一个宜居、宜行、公共设施方面的居住胜地。 南面是小区正门为一个车行入口,与东面和西面2个次级车行入口相连。居民楼主要分布在组团A、B、D、E(详情参照设计图)小区绿化也间或分布在各居住小区,其中组团C设有喷泉等活水景观,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 一、总体概述 基地西侧、东侧为住宅区,北侧为田地,南侧则为河流。东侧及南北侧均为城市主干道,30m宽.规划用地约15公顷.本项目的目标是建成一个环境优美,造型新颖,设施完善,设备齐全,使用方便的中高等档次的居住小区。 此方案共有居住建筑总计51栋,其中高层17栋,小高层14栋,多层20栋。会所2个,小学1所,幼儿园1所。其中东南步行入口处为商业街,向西、向北皆设有沿街商铺. 二、总体构思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1)、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及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立面造型,更好地契合了当今时代人们得需求,创造了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 (2)、设计了流畅而经济实用的贯通式小区主道路系统,在汽车驶入小区后,能就近地停靠,使小区内部靠近中心的道路做到了“人车分流”,保证了小区内部中心区的人流的安全与便捷。小区路及宅间小尽量做到流畅且方便使用,以满足人们对于小区内部的步行的要求。 三、设计构思说明 1、总体布局 本居住小区用地布局的分布主要为:住宅用地、公共建筑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小区主干道以及中心绿地把小区分为六个大组团,每个大组团围绕中心绿地进行布置 2、规划结构 根据用地现状条件和规划用地布局,结合道路系统结构,小区分为六个大组团,每个大组团中的小组团围绕组团景观节点布置。 3、道路交通组织 本小区共设有4个主要出入口,其中三个车行出入口,一个步行出入口,满足了小区居民的就近进出。考虑到小区内主要人流方便乘车,南、北、东面各有一个车行出入口。道路网大致设置为S型,整体上看小区路网结构丰富活泼,充满变化。小区道路分为三级:小区干道路宽10米,为方便小区居民的晨练,散步和出行要求。;组团级道路路宽4-5米,满足了内部的一些日常出行,地面停车位主要布置在这片区域。宅间路宽2-3米,造型多变,活泼生动,与周边环境及建筑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4、公建系统 本小区小学设在基地西南,为18班小学,设有250米环形跑道,满足本小区及周围孩子上学需求。会所以及幼儿园围绕中心绿地布置,拥有良好的环境,让住户有一个良好的休闲环境,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成长空间. 5、景观系统

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居住区景观设计说明 一、前言 家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一个舒适温馨的家能够让人松弛工作生活中的压力,使人们在工作之余,生活,休息在花繁叶茂,富有生机、优美舒适的环境中,与自然的阴晴雨雪和动植物协调地生存在一起,是人对文化和自然的追求是永恒的理想。而整个居住区是以江南水乡式的民国时期的风格设计的。 二、设计原则: 环境设计将建筑重组为景观的一部分,与道路、树、花坛、广场、及建筑天际轮廓组成完美的小区景观。所有景观布置环绕建筑,环境这种园景开放式的组合关系,使小区内具有移步景异的多层次效果。可以从每个不同的角度,不同时从环境中感受不同景观。人作为一个活动的观察者和先导者,是小区环境欣赏与享受的主体。所以环境设计以人为本,遵循人与自然共同融合统一的设计思想。因此,环境的设计与营造,是从更感性的角度去设计生活。 诠生活,设计居家需要,设计人的情感需要。这就是我们做三清翡翠城景观设计规划的精髓。我们设计的原则是: 1、景观的生态体现 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住宅区植物造景采用多层次配植的丛林来进行景观空间的竖向分隔,创造出植物群落的整体美,这是生态景观要求;在满足一定数量的铺装硬地前提下,尽量多采用林荫草地和疏林草地来进行美化;同时强调生态美,景区内以种植常绿大乔木为主,大乔木可增加叶面积系数,在有限的绿地中达到最佳的生态效果;适当地采用自然流畅的花灌木色带,可形成色彩、质感和季相对比,以满足植物配植的层次美和景观展示的条件。 2、景观与功能相结合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居住区景观的景观设计,主要是满足小区居民休闲、娱乐等的要求。绿地的使用性质决定于功能,绿地设计首先应考虑满足功能要求,在此基础上创造景观的空间,使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挂哦小品的实际功用,又要满足居民的审美要求。例如,设置座凳、廊架、亭子,以满足居民休息、遮荫的需要;同时其本身又有良好的景观价值。还有,考虑居住区由各个层次的居住人群,划分各个年龄阶段的的活动区域。具体的可见景观区植物配置图。 3、景观的美学原则 居住区景观的设计遵循着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即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四大原则。我们根据规划的总体布局,根据四季的季相变化,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人们欣赏水平欣赏角度,设计不同形态的组合,层次的排比,达到多方景观的效果。具体可从两方面来体现: ●景观与空间的统一 空间是展现景观的场所,景观是空间的主体和特质。杂乱无章的空间景观不能称为园林景观,没有景观的空间更不可能成为园林空间。因此,园林景观必须以空间作为展现的舞台,通过框景、夹景、对景、呼应等处理手法,使景观在有限的空间更具有层次的对比; 而空间必须赋予景观灵魂,是景观在有限的空间中得到无限得延伸,而更富魅力。 ●景观与建筑的关系 区内建筑作为大地景观的一部分,而园林景观又为建筑外部空间的延伸,应使建筑能融合在环境之中。环境设计总体布局采用自然式与规则式相结合的手法,立足中外结合的造园思想,运用于建筑统一的材料表现园林景观的统一感。

住宅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

说明部分: 第一章工程概况第........................................ 01页第二章总平面设计说明第.................................. 03页第三章建筑设计说明第.................................... 05页第四章技术经济指标第.................................... 06页第五章节能环保设计说明第................................ 08页第六章消防设计说明第.................................... 08页

第七章人防设计说明第.................................... 09页 第八章结构设计说明第09页 第九章给排水保设计说明第.................................. 10页第十章暖通设计说明第....................................... 13页第十一章电气设计说明第................................ 14页 设计图纸部分

xxxxxxxxxx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商住小区规划设计说明 第一章工程概况一概述 1. 区位 xx县位于xx省东部、关山东麓,地处xxx三省(区)交汇处,东临xx县,西连xx县和xx县,南接xx县和xx省x县。 xx工业基础雄厚,素有陇东“煤城瓷镇”之称,矿区煤炭储虽33.7亿吨,占全省已探明煤炭储虽的40.2%,是全国13个重点产煤基地、xx3大产煤矿区之一,也是xx省煤、电、化、运一体化综合产业开发的核心区;xx人文历史荟萃,北魏普泰二年立xx镇,以皇市山麓有华尖山而得名。随大业元年(公元605年)谿xx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xx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宝中铁路横穿境内,北距xx市55公里,西至xx395公里,南到xxx国际机场290公里,国道、省道公路纵横交错,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2. 基地范围 本工程项目名称为“xxxxxxxxxx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商住小区”,建设地点位于xx市xx县西城区,小区规划用地西临xx路、南到xx大道、东靠xx路、北至xx街,东西宽约273m,南北长约366米,基地中有一条东西向18m宽的规划xx路,用地北侧道路红线宽度为20g西侧道路红线宽度为13m;南侧道路红线宽度为20nx东侧道路红线宽度为7.5m。总建设用地100564.4平方米(合约150.84亩)。 3. 用地现状分析 用地东侧、南侧、西侧、北侧均邻城市道路,东侧为xx煤矿和xx客货运中心。本工程建设用地呈长方形,场地呈北局南低、西局东低,区位优越,交通便利4. 建设单位提供的规划条件主要内容摘要 1)东西向规划一条宽21米的道路(其中车行道12米),南北向邻陈家沟煤矿规划一条宽15米的道路(其中车行道7米); 2)建筑密度:不大于30%。 3)容积率:不大于1.8。 4)建筑间距:建筑正面间距满足□类气候区大寒日3小时日照要求。5)绿地率:>30% 6)建筑控制层数:住宅以多层为主,在不影响区内日照的情况下规划小高层(地上11层,建议地下1层)。 7)建筑退让距离:建筑红线退让道路红线仪洲大道,西大街多层最少5米, 高层最少12米,西二路、义华路多层不少于3米,高层不小于10米。 5. 市政设施规划要求 1)给水:由西大街南侧城市给水管网接入,并入仪洲大道北侧支给 水管网,形成环路给谁系统。 2)热力:在小区内设谿供热站自行解决。 3)供电、通讯:由西大街或仪洲大道供电、通讯系统引入。 4)污水:采用雨、污分流排水系统,排入仪洲大道排污管。 5)燃气:从仪洲大道北侧接入。 二设计指导思想 1. 以人为本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特点,营造绿意盎然、自然和谐、

居住小区设计说明范文

居住小区设计说明范文 1. 小区景观设计说明书是什么 一、设计理念 人的生活离不开建筑,建筑组成居住小区,居住小区构成了我们的环境,环境是构成自然的主体,然而人又是自然的产物。因而,在本规划设计中次要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设计中以生态环境优先为准绳,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大处着眼,全体设计。在规划的同时,辅以景观设计,最大限度的体现居住区本身的底蕴,设计中尽量保留居住区原有的乐观元素,加上合谐亲切的人工造景,使居民乐居其中。 承继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建筑规划理念,并却尽可能的处理和完善了人们欣赏、消遣、休闲、集会、居住、健康、工作、沟通等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一永恒的主题。 居住环境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空间。居住与人类之间的亲密关系世人皆知。在本规划设计中留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内部环境中强调生活、文化、景观间的连接,以达到美化环境、便利生活之目的。因而,处理好“自然—住宅—人”的关系,就是小区规划着重需要处理的问题。 二、设计构想 构想一: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为轴线。 ⒈总平面规划: 在本规划设计中采纳的是周边式规划方式,住宅共有五个组团构

成次要围围着中心广场区和中心水景区四周布置,以及南向沿街布置对外商业组团。小区四周分散设置了四个出入口,其中,主入口在西南角面对南朗河,有最佳的朝向和风景,然后,北向、南向、东北向各有一个次入口。小区内组团之间由循环双车道相贯穿,组团内侧有单车道和尽端道路相连。小区主景观为中心的水景区和广场区,优越的位置构成了小区内的主体环境,依山就水达到了良好的景观效果。 2功能、结构形式: 结构分析 一轴两中心——以东南向城市干道为轴;以城市进展方向为重心以服务规划区为中心。将住宅区与城市中心有机的结合体现了进展 服务共存的准绳。 一带一片——西向为南朗河沿河绿化带;东向为规划绿地片区。 做为两个生态区域,它丰富了规划区范围内的自然环境,是不行缺少 的生态资源,在本规划设计中得以的充分利用,更体现了当今"人与 自然"和谐的主题。 两界——以纵向两条道路为界。 规划区南侧为公共设备用地,则在南侧考虑了对外商业价值, 将住宅与商业相结合,充分利用了该地段的商业价值,也体现了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范文(合集3篇)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范文(合集3篇) 富丽家园居住小区的道路系统采用东西向干道贯穿全区中布,小区主入口设于用地东侧,B区主入口设于潭中西路上,在西侧规划路上设有A区及C区次入口。小区主干道宽度5米,采用双车道行车方式。并在小区会所位置放大为交通环路,解决车流的分流同时也增加行车的趣味。主干道的布置自然地形成了小区的分区。同时,使每个分区内都没有机动车穿行,实现了“人车分流”。位于A区的次入口采用宽度6米的次干道,双车道行车方式。尽端式道路尽头设回车场。沿西边入地下车库车道设停车场,充分地利用了资源。 小区的步行道设计自成系统,相连为一体,并通过步行系统将区内的若干个景观节点和中心绿地串联起来,形成中心景观区及景观带。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范文第2篇 (一)、设计原则: 1、生态原则:充分应用现有自然景观,并结合周边景观特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多维视觉感观,营造舒适亲人的景观环境。 3、分期建设原则:分期分阶段实施,每阶段与整体空间形态和谐统一。 (二)、设计创意: 1、中Y绿色主轴线:利用东西入口及主干道,规划出一条舒展

的弧线林荫道,中Y会所、游泳池、叠水低瀑,有机的结合于其间,展现出小区雍容、自然的大家气派。 2、中Y景观区:结合建筑规划设计,以一条自然流动的休闲步道贯穿全区,由架空活动平台、运动休闲区、住宅中心花园组成完整视觉景观,满足小区中心区域功能需求,静态水景、喷泉、流水曲径点缀缤纷绚丽多姿的生活景象。 3、住宅组团区域:亲子乐园、架空层、中心庭院,休闲区域、运动区域、 树阵广场等,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充分考虑每个区域的合理划分及有机联系,功能区景观特性鲜明,与主题呼应统一。 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范文第3篇 本规划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面向大众、创造一个布菊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居住小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 1、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强调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将自然环境充分地溶入建筑群中;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创造园林式的生态型小区。 2、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合理的规划布菊,现代气息的建筑造型,创造现代化风格的居住小区。 3、设计流畅而经济实用的道路系统,体现“人车分流”的基本原则。 4、结合基地的自然环境,进行总体的景观规划和设计,为总体

居住区和商业街景景观设计方案说明

居住区和商业街景景观设计方案说明 一、居住区景观设计 (一)设计思路 以人为本,体现生态性、舒适性、参与性,营造居民生活环境,反映现代人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愿景。按照现代人对物质和精神需求,合理配置功能,力求满足人本要求,创造一个感性的、可观可游的园林景观环境。 (二)设计原则 1、人性化原则 环境设计要按照居住者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体现人本效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提倡居民参与意识,追求环境的舒适性、多样性,实现对居民的不同需要的满足。 2、协调性原则 小区的景观设计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协调,与主体建筑相协调,充分利用规划设计手段,将住宅、道路、绿化、公建配套、市政配套等在用地范围内进行精心合理的布置和组合,创造有序流动的小区空间系列。 3、整体性原则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灵魂”是居住小区的整体性。通过整个小区的空间组织、住宅建筑群体布置、小区的整体色彩、绿化布局等,构造小区的整体形象。另外,彼此间的协调也要加以保证,形成有变化、有韵律、疏密有致的居住空

间。 (三)规划布局与功能分区 规划场地为长条形,总体布局采用组团式布局,以游步道串联,形成大核心,小组团的景观布局结构,使每栋住宅楼的居民都享有均好的景观环境。 1、主要景观节点 在两个组团之间形成主要节点,为人群集中的区域,以无视觉障碍的大形铺装为主,可以体现出小区内的地形开阔、清新,使人入目一新的感觉。布置休息座椅、景观亭、大型景观树木等,营造热闹、闲适的生活环境;结合茵绿的草地,色彩缤纷的上层中型乔木,中层有观花小乔木及灌木,低层配以高贵的龙舌兰等,使整个节点广场显得高端、大气。 2、小组团 以宅旁、楼间绿地空间为载体,就近布置儿童活动场地、运动场地、休闲场地等功能区,与主体建筑相结合,形成小组团,满足组团内居民的休闲活动需求。 3、消防扑救场地 消防扑救场地占用了较大区域,是不可缺少的功能区,为使其与景观环境相融合,需对其进行了景观化处理。一是铺装材料采用彩色透水混凝土,既丰富了地面色彩,又具有良好的生态效果。二是在场地内喷涂趣味图案,如儿童跳房子游戏图案、猫抓老鼠游戏图案、迷宫图案等,在不影响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