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建湖县上冈实验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3.1 多变的天气(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多变的天气》【教案+课件(19张PPT)】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多变的天 气》【 教案+ 课件(19 张PPT) 】
保护大气,从小事做起
若要为清新空气做个广告宣传,请你画一幅漫画, 或者设计一条广告语。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多变的天 气》【 教案+ 课件(19 张PPT)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多变的天 气》【 教案+ 课件(19 张PPT) 】
第三单元 · 天气与气候
多变的天气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多变的天 气》【 教案+ 课件(19 张PPT)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多变的天 气》【 教案+ 课件(19 张PPT)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多变的天 气》【 教案+ 课件(19 张PPT) 】
秋高气爽
低温少雨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多变的天 气》【 教案+ 课件(19 张PPT)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多变的天 气》【 教案+ 课件(19 张PPT) 】
我们如何描述天气呢?
1. 天气的阴晴 2. 冷热(气温的高低) 3. 有无雨或雪 4. 风向、风力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多变的天 气》【 教案+ 课件(19 张PPT)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多变的天 气》【 教案+ 课件(19 张PPT)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多变的天 气》【 教案+ 课件(19 张PPT) 】
认识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城市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例如气压的高低、风
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有的时候,人类活动的影响尤为重
请用“天气”与“气候”
1、昆明的( 气候 )四季如春 2、明天的( 天气 )情况有大风且降温
七年级地理上册 3_1 多变的天气教案 新人教版

多变的天气一、导入新课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今天的天气情况。
二、自主学习1、人们经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 等来描述天气。
2、天气两个重要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降水概率为 100%,表示肯定“_______”;降水概率为 0,表示肯定“_______”。
当天空布满云时,为“_______”;当天空无云或云很少时为“_______”。
风向是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基本方向。
6、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_______,蓝色表示_______,白色表示_______。
三、考考你的记忆力1、画出下列的天气符号。
晴___多云___阴___小雨___中雨____大雨_____暴雨____雾___冰雹____雷阵雨___雨夹雪____霜冻_____小雪____中雪___大雪____沙尘暴____2 个级别组成。
一道风尾表示_______ 级。
3、从东南方向吹来的风,我们叫它()学生读课本46到49页,自主探究风风尾每一道羽尾代表风力2级①风的符号包含两层含义:_______和_______。
②风向标由_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组成。
有风尾的一头指示方向,风从那里来,风尾所在一头在平面上的位置就是风向。
③风级的判断:风力用风尾表示。
风力的大小有 0-12 个级别组成。
一道风尾表示_______ 级。
3、从东南方向吹来的风,我们叫它()A、东南风B、东风C、南风D、西北风4、早晨学校升国旗,小红发现国旗迎风朝东北飘扬,请问这时吹哪个风向的风()A、东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西北风5、识别下列天气符号,回答(1)-(2)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3.1多变的天气(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反思
教师总结;
1.天气的特点:(时刻在变化)(短时间)
2.气候的含义: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3,气候的特点:(一般变化不大)(长时间)
六.联系实际,想想天气与人们的关系
教师总结:
天气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对人类生活,生产影响很大。
1.对生活的影响:1>好的天气是我们的生活更舒适,如晴朗的天气有利于人们出行和锻炼,适当的降水使空气更湿润。2>灾害性的天气对生活有不利的影响,有的甚至危害生命、财产的安全。
2. 对生产的影响;天气对于农业生产最大。
七.看图3.2武汉暴雨成灾。解决问题
八.小结
九.作业
观察讨论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观察图片,小组思考问题,“什么叫天气?”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小组探讨,
1.天气有哪些特点
2.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气候指什么,他有什么特点
自由联想,说出自己的想法
看图解决问题
导入新课
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变的天气
章节(课题)名称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学时
3-1
总课时
20
三维目标
知识
技能
1.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含义
2.天气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个重要特点;
3.简单的认识天气与人们的关系
过程
方法
看图观察,问题探究,讲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识人类生产、生活与天气的关系,提高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1.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含义
2.天气的两个重要特点;
江苏省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 第1节《多变的天气》名师精编教学设计简案 新人教版

《多变的天气》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这一术语;用实例说明或分析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应用,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通过师生互动,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重点、难点:本课中“正确认识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是重点;“理解天气这一概念”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四、教学主题:为思维而教的教学研究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一些视频和图象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此外,加大了材料分析的力度,向学生展示一些历史的、或者是时事新闻的资料,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整合各学科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良好思维品质。
教学过程【导入】:播放一组反映不同天气状况的歌曲〈师〉:提问:以上歌曲各提到了哪些自然现象?〈生〉:答(略)【讲授新课】:〈师〉:这些自然现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气状况,那有谁能描述一下今天的天气状况呢?〈生〉:答(略)学生说完后,再出示四张(晴、阴、雨、雪)反映不同天气状况的图片〈师〉:以上的天气又如何描述呢?〈生〉:答(略)〈师〉:可见,天气就是反映一个地方的~~~?〈生〉:齐答: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板书〉:定义:反映一个地方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师〉:继续观察以上图片,看一下这些状况会持续多久呢?〈生〉:答(略)〈师〉:可见,天气反映的是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提问:以上几种状况有可能在一天内发生吗?〈生〉:答(略)〈师〉:因此说,天气还是多变的。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3.1多变的天气1-人教版

活动6课堂小结知识归纳
活动7习题分析学以致用
从实际出发,让学生了解气候与生活息息相关。
图片分析,总结天气的特点。
从习题中分析天气与气候区别。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天气符号和认知卫星云图。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天气播报的活动中。
归纳和梳理本节的知识和方法
习题解析,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六、教学过程设计
3、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天气预报图和使用天气预报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通过收听、收看当地电视台、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和全市空气质量预报的节目,了解家乡的天气及大气环境,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观看视频引入课题
《天气与我们息息相关》
学生观看动画视频
引入:视频里有多少种天气?
天气与我们息息相关,那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多变的天气。--------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从视频引入,让学生息息相关,从而而激发学生兴趣。
活动2:
图片分析探究新知
本环节的任务: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天气?天气的特点。
七年级上册《多变的天气》教案
科目
地理
年级
七年级
课题
多变的天气
一、教学内容
二、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和比较能力。通过阅读讨论,让学生区分出天气与气候的不同。
七年级地理上册:《多变的天气》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多变的天气》教案七年级地理上册:《多变的天气》教案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与联系,认识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 掌握常用的天气符号,学会阅读简单的天气图。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片分析法、探究讨论法[教学过程]任务1 结合近期天气状况,学会正确描述某地区某时段的天气状况。
教师出示近5天的天气预报,引导学生观察天气预报中包含那些信息?(学生回答天气的阴晴、温度、风力、风向等)提问:你了解天气预报主持人口中的这些常用语吗?归纳描述某地区某时段天气状况的用语。
出示天气的概念,描述天气就是描述该地的大气状况,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此外还有雪、冰雹、雾、沙尘暴等天气状况。
问题:我们这里常见的天气现象有哪些?(学生发言)教师出示一段材料,提问:从时间上、变化上归纳天气的特点。
根据这段材料包含信息,可归纳天气的特点时间短,变化快。
教师再次展示两段材料,追问:你能根据下面的话归纳出天气的特点吗?东边日出,西边雨——第一,同一地点不同时刻天气有变化。
早晨雾,中午晴天,傍晚刮风下雨——第二,同一时刻不同地点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课堂练习1、下列词语中哪些是描述天气的?2、其余几个描述的是什么呢?(气候)引出下一个讨论问题: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教师解释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天气是气候在某段时间内的具体表现;气候是对长期以来天气变化规律的总结和概括。
教师组织课堂活动:讨论1: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讨论2:哪些人最关心天气?为什么?(有人说天气就像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那我们为什么还经常谈论天气呢?那是因为天气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会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
)任务2 分析下列材料,说说天气的影响。
教师:结合教材P43活动来引导学生认识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各方面影响。
请学生谈谈自己能感受到的生活受到天气影响的事例。
A、天气与交通B、天气与生活C、天气与农业D、天气与军事学以致用:假如你是一位营销员,现在有下面几种商品,你能选择每件商品销售的最佳天气吗?教师:天气的变化不仅影响到了我们的衣食住行,还影响到了农业、交通、军事等。
七年级地理上册 3.1 多变的天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目标】1.能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2.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了解空气质量指数,认识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1.能认识不同的天气符号,读懂天气预报。
2.能依据空气质量指数判断空气质量的优劣。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故事导入:教师讲《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的故事,激发学生们了解天气的兴趣。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学习活动一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自主探究】1.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来描述天气状况,教师注意他们的用词,例如:“今天”、“昨天”、“白天”、“晚上”等时间用词以及“刮风”、“下雨”、“闷热”、“气温高”等用语。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什么是天气?学生归纳: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3.教师提醒:我们常听说的“雾、霾、浮尘、扬沙、冰雹”等属于天气现象。
4.学生读课本P47页第二自然段内容,了解气候的概念。
学生归纳结论:人们通常用某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的天气平均状况来描述气候,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5.学生完成P47页活动1,强化对天气与气候的认识。
P47页活动答案:1.描述天气的是(②③),描述气候的是(①④)。
2.(1)A:天气与交通的关系。
B:天气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C:天气与农业的关系。
D:天气与战争的关系。
学习活动二了解天气预报,学会通过识别天气符号,判断天气状况1.学生读课本P49页图3.4,了解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
(1)说一说:卫星图中的绿色、蓝色与白色分别表示什么?(2)想一想:云的颜色越白,反映了什么天气现象?卫星云图中的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
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可能是阴雨区。
2.学生读课本P49页图3.5,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
教师提示:①注意风矢图的识别,在风矢图中,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向为北,说明风来自北方;风力是风的强弱级别,天气预报图中表示风向和风力的符号一般都是用带尾羽的箭头符号来表示的,箭头所指方向为风的去向,3根尾羽表示的是6级风;尾羽呈三角旗状时,则表示风力为8级或8级以上。
苏版初一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案

苏版初一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案并让同学之间互相关心识记②通过播报天气预报,锤炼学生表述简单天气预报。
五、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起止时刻(’”- ’”)环节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媒体作用及分析一、情境创设37”-3’14”通过情境的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本节课知识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学生观看视频用电子白板播放影片,渲染气氛,能够引起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并从感性的角度层层递进到理性的分析,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出现学习目标3’38”-4’26”学生一起识读学习目标白板幕布功能出现使学生更直观的明确学习的内容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三、讲授新课一)自主学习4’32”-8’50”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完成同步指导课程活动通过媒体的出现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针对性强。
1)自学展现9’-12’09”天气描述学生到黑板前指图进行展现。
白板放大镜通过读图、分析、归纳,增强学生从图中猎取信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天气的描述。
2)小组交流探讨12’15”-19’28”天气与气候的区分学生到黑板前指图进行展现小组讨论的成果。
通过图文信息的提取,实现学生更好地解决关于天气与气候的区分。
3)学以致用19’36”-21’40”天气对人们的阻碍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通过白板放大镜和矢量图功能分析材料提升了学生关于气候对人们的阻碍明白得。
二)自学展现改日天气如何样1)自学展现22’07”-22’48”看云识天气学生观图来识别天气用电子白板展现卫星云图直观清晰,激发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了学生的明白得。
2)观看天气预报23’-25’24”看天气预报学生观看天气预报通过白板视频的播放功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爱好,提高了学生的视觉冲击和感性认识。
3)识记常见的天气符号25’31”-26’19”识记常见的天气符号学生快速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白板出现常用的天气符号,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4)风力的判读26’27”-29’20”学生把握风力的判读方法学生观看老师的演示进行方法的把握利用白板的旋转功能达到演示风向提高了学习的成效5)巩固训练常用的天气符号29’27”-31’56”学生记住常用的天气符号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向回答常用的天气符号用聚光灯的功能,检测学生识记天气预报的符号,产生奇异感,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变的天气(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天气的概念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知道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初步学会阅读或收看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会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
3.了解主要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及其防范措施;
能力目标:
1.通过交流讨论,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性;
2.通过天气播报的形式,了解常用的天气符号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目标:
通过了解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及其防范,增强安全应对灾害的避险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渗透生命科学教育。
教学重点:
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天气符号,学会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
教学难点:
识别天气图及其应用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等
教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内容:
多变的天气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