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报告

合集下载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一、适用范围及检测目的1( 载荷试验适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2(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判定浅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二、检测工程量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每个场地不应少于3点。

设计要求承压板检测目的规格数量特征值原位载荷试验20.5m 3点不小于160Kpa 如上述三、检测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J256-20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南京地区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2/112-95)四、检测人员岗位姓名性别上岗证号持证项目项目经理技术负责安全科长材料员测试员测试员五、检测装置、仪器及设备1. 反力装置加载反力装置根据现场条件可以有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地锚反力装置等,南~海量资源尽在本账号~京市主要为压重平台反力装置,该种装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 压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 ?. 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

2. 荷载、沉降测试装置?( 分级荷载的提供采用油压千斤顶。

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并联同步工作。

并使:采用的千斤顶型号、规格相同;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应与桩轴线重合。

?( 荷载的测量可用荷载传感器直接测定,或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

并使: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大于1%,压力表精度不小于0.4级,试验用压力表、油泵、油管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

?( 沉降测量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

并使: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分辨力不小于0.01mm。

根据本工程检测要求,拟采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参见附录:用于本工程的主要仪器、设备。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报告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报告

表号:TSJL/JS-175-A委托编号:2019-模拟-052计量认证:160302340774资质证号:(冀)建检字第11147号检测报告(换填地基静载荷试验)工程名称:---****2019年10月注意事项1、报告无“检验检测专用章”或检验单位公章无效;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检验检测专用章”或检测单位公章无效;3、报告无报告人、审核、批准签字无效;4、报告涂改和无骑缝章无效;5、对检测签订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6、一般情况,委托检测鉴定,仅对委托项目负责。

浅层平板静载荷试验检测报告批准人:审核人:主检人:绘图人:目录一、工程概况二、检测目的三、检测依据四、工程地质概况五、检测数量及依据六、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法简介七、检测结果分析八、检测结论附图1、各试验点荷载-沉降(p-s)曲线2、检测现场影像资料一、工程概况拟建的工程由于其建筑场地天然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建筑物荷载设计要求,设计采用换填进行处理,要求换填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120kPa。

ak受委托单位的委托,我公司对该工程换填地基进行了浅层平板静载荷试验承载力检测。

外业检测工作于2019年9月30日进行。

二、检测目的检测换填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三、检测依据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四、工程地质概况详见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五、检测数量及依据六、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法简介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是模拟建筑荷载条件确定试验对象承载力的原位测试方法。

将荷载分级施加到试验对象上,同时观测分级荷载作用下的沉降量,最后绘制荷载与沉降等关系曲线,依据规范确定承载力特征值。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即逐级施加荷载,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加下一级荷载,试验最大荷载加至240kPa。

试验采用人工加荷、测读荷载及沉降。

具体作法参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有关技术要求执行。

平板荷载试验研究报告

平板荷载试验研究报告

平板荷载试验研究报告0引言任何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必须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的要求。

勘察提供地基承载力是地基基础设计所需的重要指标,试验技术是勘察地基承载力最直接、可靠的手段,而平板载荷试验是测定地基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的可靠方法。

由于平板载荷试验相当于基础受荷载时的模型试验,比较直观,它是目前世界各国用以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最主要方法,同时,在地基处理效果检验中也被广泛应用[1]。

1国内外研究现状岩土体是自然界的产物,其形成过程、物质成分以及工程特性是极为复杂的,并且随受力状态、应力历史、加荷速率和排水条件等的不同而变得更加复杂。

所以,在进行各类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对工程项目所在场地的岩土体进行土工试验和原位测试,以充分了解和掌握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从而为场地岩土工程条件的正确评价提供必要的依据[2]。

平板载荷试验是一种地基土的原位测试方法,是在野外现场用一个刚性承压板逐级加荷,测定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的变形随荷载变化而变化,可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3]。

根据承压板的设置深度及特点,载荷试验可分为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浅层地基土;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埋深大于3m和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基土。

平板载荷试验是模拟建筑物基础地基土受荷条件的一种测试方法。

在保持地基土的天然状态下, 在一定面积的承压板上向地基土逐级施加荷载, 并观测每级荷载下地基土的变形特性。

测试所反映的是承压板以下大约1.5 ~2倍承压板宽深度内土层的应力—应变关系, 比较直观地反映地基土的变形特性。

用以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 计算地基土的变形模量并预估建筑基础的沉降量[4]。

平板载荷试验在试验中相当于模拟建筑物基础工作条件,所以具有直接、直观和数据可靠的优点,作为一种主要的原位测试手段在土基勘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目前世界各国确定地基承载力及其变形特征的最主要方法[5]。

地基浅层平板试验报告

地基浅层平板试验报告

地基基础检测报告工程名称:工程地点:检测日期:检测单位:年月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深圳市九州建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广州市设计院勘察单位:三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检测单位:三亚强鑫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主要检测人:报告编写人:报告审核人:报告批准人:检测单位地址:电话:传真:邮政编码:目录第一章、前言 (3)第二章、检测工作 (3)第三章、检测方法 (4)第四章、检测结果 (5)第五章、检测结论 (6)附图表附表1 地基浅层平板荷载试验结果汇总表(共6页)附图1 地基浅层平板荷载试验p-s曲线(共6页)附图2 现场照片(共2页)附图3 试验点平面布置图图(共1页)第一章前言受XXXX委托,XXX对XX项目地基进行质量检测。

该项目地基为天然地基基础,土面标高为1#点12.57m、2#点12.57、3#点12.20、4#点12.61、5#点12.71、6#点12.88。

现采用地基浅层载荷试验,根据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承压板规格1m*1m,试验荷载值为240kN。

本次检测目的是检验天然地基基础地基浅层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第二章检测工作第一节检测工作量本次检测工程量为6个试验点,试验点最大试验荷载由设计单位、委托方委托。

第二节检测依据(1)设计要求;(2)委托要求;(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第三节检测进程(1)准备工作:2017年6月2日;(2)现场作业:2017年6月4日至2017年6月21日。

第三章检测方法一、设备仪器及安装1、压重平台反力装置:本次采用用一套设备做试验,设备采用主梁1根、次梁2根与钢筋混凝土块配重构筑压重平台。

压重不少于最大试验荷载的1.2倍。

试验开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放置于平台上。

采用200T油压千斤顶和1.5KW液压电动油泵控制逐级加载。

平板载荷试验报告书

平板载荷试验报告书

试验一:平板载荷试验一、试验目的通过平板载荷试验,了解平板载荷试验的加载系统、反力系统和变形量测系统及其安装方法,掌握试验的操作步骤及技术要求,采用试验数据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地基土的变形模量E0。

二、试验原理载荷试验(Plate Load Test,简称PLT)是在现场用一个刚性承压板逐级加荷,测定天然地基、单桩或复合地基的沉降随荷载的变化,借以确定它们承载能力的现场试验。

在拟建建筑场地上将一定尺寸和几何形状(方形或圆形)的刚性板安放在被测的地基持力层上,逐级增加荷载,由固定在基准梁上的变形测量装置测得相应的稳定沉降,直至达到地基破坏标准,由此可得到荷载沉降曲线,即p-s曲线。

通过对p-s曲线进行计算分析,可以得到地基土的承载力f ak、变形模量E0和基床系数K s。

三、试验仪器设备试验设备包括承压板、加荷装置和沉降观测装置。

1、加荷系统:承压板:圆形钢制板,面积0.2m2加荷装置:液压千斤顶,应力环2、反力系统:地锚、工字钢反力架一般反力可以由重物、地锚单独或地锚与重物联合提供3、量测系统:支撑柱、基准梁、位移测量原件等四、试验技术要求与操作步骤1、试验技术要求参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1)承压板尺寸一般为0.25-0.5m2,当在软土和粒径较大的填土上进行试验时,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5m2。

2)试坑宽度或直径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3倍,以防止周围图的盈利对试验有影响。

试坑底部的岩土应避免扰动,保持其原状结构和天然含水量,在承压板下铺设不超过20mm的砂垫层找平,并尽快安装设备。

3)加荷等级一般不小于8级。

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的2倍,荷载的量测精度应控制在最大加载量的±1%内。

4)沉降观测采用慢速法。

每级荷载施加后,间隔5min、5min、10min、10min、15min、15min测读一次沉降,以后间隔30min测读一次沉降,当连续2h、且每小时沉降量不大于0.1mm时,可认为沉降已相对稳定,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平板载荷试验报告书

平板载荷试验报告书

试验一:平板载荷试验一、试验目的通过平板载荷试验,了解平板载荷试验的加载系统、反力系统和变形量测系统及其安装方法,掌握试验的操作步骤及技术要求,采用试验数据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地基土的变形模量E0。

二、试验原理载荷试验(Plate Load Test,简称PLT)是在现场用一个刚性承压板逐级加荷,测定天然地基、单桩或复合地基的沉降随荷载的变化,借以确定它们承载能力的现场试验。

在拟建建筑场地上将一定尺寸和几何形状(方形或圆形)的刚性板安放在被测的地基持力层上,逐级增加荷载,由固定在基准梁上的变形测量装置测得相应的稳定沉降,直至达到地基破坏标准,由此可得到荷载沉降曲线,即p-s曲线。

通过对p-s曲线进行计算分析,可以得到地基土的承载力f ak、变形模量E0和基床系数K s。

三、试验仪器设备试验设备包括承压板、加荷装置和沉降观测装置。

1、加荷系统:承压板:圆形钢制板,面积0.2m2加荷装置:液压千斤顶,应力环2、反力系统:地锚、工字钢反力架一般反力可以由重物、地锚单独或地锚与重物联合提供3、量测系统:支撑柱、基准梁、位移测量原件等四、试验技术要求与操作步骤1、试验技术要求参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1)承压板尺寸一般为0.25-0.5m2,当在软土和粒径较大的填土上进行试验时,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5m2。

2)试坑宽度或直径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3倍,以防止周围图的盈利对试验有影响。

试坑底部的岩土应避免扰动,保持其原状结构和天然含水量,在承压板下铺设不超过20mm的砂垫层找平,并尽快安装设备。

3)加荷等级一般不小于8级。

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的2倍,荷载的量测精度应控制在最大加载量的±1%内。

4)沉降观测采用慢速法。

每级荷载施加后,间隔5min、5min、10min、10min、15min、15min测读一次沉降,以后间隔30min测读一次沉降,当连续2h、且每小时沉降量不大于0.1mm时,可认为沉降已相对稳定,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一、适用范围及检测目的1.载荷试验适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2.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判定浅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二、检测工程量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每个场地不应少于3点。

三、检测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J256-20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南京地区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2/112-95)四、检测人员五、检测装置、仪器及设备1.反力装置加载反力装置根据现场条件可以有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地锚反力装置等,南京市主要为压重平台反力装置,该种装置应符合以下规定:①.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②.压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③.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

2.荷载、沉降测试装置①.分级荷载的提供采用油压千斤顶。

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并联同步工作。

并使:采用的千斤顶型号、规格相同;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应与桩轴线重合。

②.荷载的测量可用荷载传感器直接测定,或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

并使: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大于1%,压力表精度不小于0.4级,试验用压力表、油泵、油管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

③.沉降测量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

并使: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分辨力不小于0.01mm。

根据本工程检测要求,拟采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参见附录:用于本工程的主要仪器、设备。

六、检测条件(需委托方配合)①试坑宽度或直径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

②试坑的岩土应避免扰动,保持其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并在承压板下铺设不超过20mm的砂垫层找平。

③试桩现场须保证220V照明电源,临时停电应预先通知。

关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中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的研究

关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中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的研究

关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中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的研究随着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项目数量的增长,工业与民用建筑所涉及的地基基础工程变得更加的复杂多样,无形中提升了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的要求。

作为地基基础工程中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的重要检测手段,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的标准化水平以及试验成效均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普遍存在数据处理和结论的判别混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成果,为此,开展关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中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标签: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所谓的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指的是勘察单位根据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范围作为试验的目标区域,结合承压板所反馈的数值观测各级荷载作用下的承压板沉降量,从而确定目标施工区域的地基承载力,以便于更好的服务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需求。

与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相比,传统的地基承载力评估主要采取触探或者是土工试验等方法来确定,然而一旦面对复杂多变的天然岩土地基,传统的地基承载力评估方法将会导致差值的出现,从而影响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进程。

1 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中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的技术要求1.1 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中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的技术要求首先,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工作中应当重點关注承压板面积以及软土面积,确保其符合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规范要求。

与此同时,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检测地基基础工程的基坑宽度,通常来说地基基础工程的基坑宽度应当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保持3倍的差距。

其次,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分10级施加的方式开展浅层平板载荷试验,为了保障沉降值的准确性,需要每级加载后的10分钟左右测读一次沉降值。

最后,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当关注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的终止加载状态,一旦发生承压板周围的土体明显由侧向挤出等现象时,为了避免对接下来地基基础工程的开展产生干扰,应当立即中止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报告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报告模板(CMA章)※※※※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报告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委托单位:※检测日期:※年※月※日报告总页数:※(含此页)报告编号:※ 合同编号:※(报告专用章)※※※※※※※※※※检测站※年※月※日(盖骑缝章)※※※※※※※※※※工程※※※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报告现场检测人员:※※※(1234) (上岗证号)※ 报告编写:※ (上岗证号) 校核: (上岗证号) 审核:(上岗证号) 技术负责人:声明:1、本检测报告涂改、错页、换页无效;2.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者无效;3. 本报告无我单位“技术资格证书章”无效;4. 本报告无检测、审核、技术负责人签字无效;5(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可在报告发出后20 天内向本检测单位书面提请复议。

(报告专用章)????? ※年※月※日 ??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联系人:目录一、前言?????????????????????(4) 二、技术方法及试验设备 ???????????????(5) 1、技术方法 ???????????????????(5) 2、试验设备 ???????????????????(6) 三、工程地质概况 ??????????????????(6) 四、检测结果分析 ??????????????????(7) 五、结论 ??????????????????????(7) 六、其他 ??????????????????????(7)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报告一、前言受*******的委托,常德博联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对其拟建**********工程进行了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抽样方式和数量为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共同指定。

我单位基桩检测组于2009年7月11日,2009年7月14日完成了现场检测工作。

工程概况详见表1。

二、技术方法及试验设备1、技术方法本次浅层平板承载力载荷试验方法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执行。

(1)荷载分级加载分级不应少于8级,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2倍。

(2)沉降测读每级加载后,按每隔10、10、10、15、15min,以后为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沉隆量,当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隆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3)终止加载条件及卸载方法按照规程,当试验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终止加载并卸荷。

1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地侧向挤出; ??2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出现陡降段; ?在某一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

?4沉降量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之比大于或等于0.06。

2、试验设备本次试验采用堆载法,由工字钢和跳板搭成堆载平台,上面均匀堆放砂袋,构成加载反力系统(详见图1)。

加载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

加载采用手动千斤顶,试验用千斤顶容许压力大于最大加载时压力的1.2倍。

浅层平板的沉降变形,通过二只对称布置于沉压板角点上的量程为50mm容栅式位移传感器,其分辨率为0.01mm。

所有传感器均用磁性表座固定于基准梁上,基准梁具有一定刚度。

基准桩中心与平板中心的距离均大于2m,基准桩中心与压重平台支墩边的距离均大于2m。

篇二:《浅层平板载荷检测规范》浅层平板载荷检测(4.1 适用范围4.1.1 本章所规定的是浅层地基土承载力性能现场载荷检测方法与评定。

4.1.2 浅层平板载荷检测适用于浅层地基土、灰土垫层地基、砂石垫层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垫层地基、粉煤灰垫层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垫层地基、预压地基的地基承载力检测。

4.1.3 抽样数量按第3.3条的要求执行。

4.2 设备仪器及其安装4.2.1 检测加载宜采用油压千斤顶。

油压千斤顶的中心应与承压板中心重合,它所提供的最大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1.5倍。

如不满足可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油压千斤顶并联同步工作,并联工作的油压千斤顶应采用同型号、规格的油压千斤顶,油压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应与承压板中心线重合。

4.2.2 荷载测量可用放置在千斤顶上的测力计、荷重传感器直接测定;或采用并联于油压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力,根据油压千斤顶校验率定值(曲线)换算荷载。

测力计、荷重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应不大于1%,应合理选择测力计或荷重传感器,最大检测荷载不宜小于测力计或荷重传感器量程的0.15倍。

压力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应不大于1%,压力表精度应优于或等于0.4级,最大试验荷载不宜小于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量程的0.25倍。

检测用油泵、油管、多通联通器、压力表、压力传感器的容许压力应大于最大加载时油压千斤顶压力的1.2倍,测力计、荷重传感器容许测力最大值应大于最大加载值的1.2倍。

4.2.3 沉降测量宜采用大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量程等于大于3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分辨力优于或等于0.01mm。

2 应在其载荷板两个方向对称安置4个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

3 沉降测定平面应在承压板上,测点应牢固地固定于承压板上。

4 基准梁应具有一定的刚度(宜采用工字钢作基准梁,高跨比不宜小于1/40。

),梁的一端应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应简支在基准桩上。

基准桩应打入地面以下足够的深度,一般不小于1米。

5 承压板的刚度要足够大,在最大载荷下承压板中心与承压板边的变形差与承压板边长的比应在1/1000之内。

6 固定和支撑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的夹具及基准梁应避免气温、振动及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

4.2.4 检测加载装置:加载反力装置可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取下列三种形式之一:1 锚桩横梁反力装置:锚桩横梁反力装置的承载力应不得小于预估最大试验荷载的1.2倍。

应对锚桩抗拔力(地基土、抗拔钢筋、桩的接头)进行验算。

2 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平台反力装置的容许承载能力不得少于预估最大检测荷载的1.2倍,压重量不得少于预估最大检测荷载的1.2倍;压重应在检测前一次加上,并均匀稳固放置于平台上,压重支墩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2倍。

3 地锚横梁反力装置:横梁反力装置的承载力应不得小于预估最大试验荷载的1.2倍,地锚的上拔力应大于预估最大试验荷载的1.6倍。

以承压板中心为中心点对称布置地锚。

4.2.5 承压板中心、锚桩、地锚、压重平台支墩边和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应符合下列表中规定:4.2.6 开挖试坑的边长不应小于承压板边长或直径的3倍,开挖至检测深度(一般是设计基底标高)。

4.2.7 放置承压板:在试坑中心根据承压板大小铺设不超过20mm厚度的砂垫层并找平,砂垫层尺寸应比承压板每边大出约50mm。

然后小心平放承压板,防止斜角着地。

4.2.7 所用压力表、压力传感器、测力计、荷重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百分表应校正合格后使用。

压力表、压力传感器要与千斤顶组装配套,进行荷载示值检定后使用。

4.2.8 检测装置图图4.2.8 检测设备安装示意图4.3 检测系统框图4.4 检测方法4.4.1 按工程设计要求的基底标高开挖试坑,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25m,对于软土不应小于0.5m。

试坑宽度应大于载荷板宽度或直径的3倍。

4.4.2 为了保持被检测的地基土的天然湿度与原状结构,应注意做到在检测之前,应在坑底预留20,30cm厚的原土层,待设备安装时挖去找平,在底部平铺上约20mm厚的密实中粗砂,并立即放上承压板。

试坑标高低于地下水位时,应先将水降到检测标高,在底部铺20mm厚的砂垫层,立即放上承压板,待水位恢复后进行检测。

4.4.3 在检测前应对仪表作如下检查: 221 检查油压千斤顶是否安装在承压板的中心位置,检查压力表指针是否指零,或压力传感器与仪器连接,仪器读数是否为零。

2 检查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与基准梁安装是否牢稳,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是否在承压板的中心线位置上;轻击基准梁,看百分表指针是否灵敏,或位移传感器与仪器连接,轻击基准梁,仪器读数是否灵敏。

4.4.4 检测加载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加荷应分级进行,施加的总荷载一般要达到或超过地基土的极限荷载。

试验地基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时,可加荷至地基土设计承载力特征值的二倍;加荷分级不应少于8级。

2 加载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10。

各级荷载下要随时观看压力表值或压力传感器是否在要求的数值上,如有减少要随时补压。

4.4.5 每级荷载下的沉降观测按每级加荷后,1小时内按间隔10、10、10、15、15min进行一次沉降观测,1小时后按每30min进行一次沉降观测。

应详细认真作好沉降记录,如有不正常情况出现应作好记录,分析找出原因。

4.4.6 各级荷载下的沉降必须达到相对稳定后,才可进行下一级荷载的加荷。

各级荷载下的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是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少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4.4.7 检测过程中可以终止加荷而卸荷的条件,当在检测过程中出现下列现象之一时,可以终止加荷而卸荷。

1 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的侧向挤出。

2 沉降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出现陡降段。

3 在某一级荷载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

4 沉降量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之比大于等于0.06。

4.4.8 检测资料的整理1 分别计算每级荷载下沉降增量和沉降量。

2 根据各级荷载和相应的总沉降量绘制p,s曲线图。

4.5 检测结果的判定4.5.1 对于满足第4.4.7条中各款情况之一时,其对应的前一级荷载定为极限荷载。

4.5.2 浅层平板载荷检测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1 当p,s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

2 当极限荷载小于对应比例界限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的一半。

3 当不能按上述二款要求确定时,当承压板面积为0.25,0.50m,可取s/b=0.01,0.015(s—承压板的沉降量;b—承压板的宽或直径)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4.6 检测结论的评定4.6.1 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检测点不应少于三点,当检测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取此平均值作为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特征值计算准确到5kPa。

如果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或超过设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检测结论为:该工程×××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kPa,达到设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的要求。

如果该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未达到设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检测结论为:该工程×××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kPa,未达到设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