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点荷载报告格式
岩基载荷试验报告模版

一、前言受xxxxxxxx的委托, XXXXXXX公司测试中心于2007年9月1日~4 日承担了xxxxxxxxxxx工程人工挖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的检测任务, 其目的是: 判定人工挖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承载力极限值是否满足4500kPa的设计要求。
该工程场地位于xxxx, 本次检测采用岩基载荷试验方法进行检测。
检测工作量为:岩基载荷试验xx个点。
检测数量及点位由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及业主等单位共同确定。
二、场地工程地质概况该建筑位于崇州市羊马镇在建的新城大道, 里程桩号K3+172~K3+212。
场地工程地质勘察由四川蜀康地质勘察工程公司完成;场地地貌属于岷江水系外江Ⅰ级阶地。
根据地勘报告, 地表自上而下地基土层依次为: 耕植土、稍密卵石、中密卵石、密实卵石。
据地勘报告,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层中的孔隙潜水, 主要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及地下径流的补给。
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钢筋不具腐蚀性。
其工程物理特性指标详见该工程《工程勘察报告书》。
三、检测依据检测依据标准及代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版)》(GB50021—2001);《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修订本)》(川建发[2004]66号)。
四、现场检测仪器及检测原理1.检测仪器1)岩基载荷试验检测仪器设备见下表使用仪器设备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检测原理岩基载荷试验本次岩基载荷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以护壁为反力, 用1000kN高精度液压千斤顶进行加载, 荷载大小由0.4级标准压力表控制, 10mm行程的千分表测读压板沉降量。
岩体力学实验报告ttf参考模板

实验报告项目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实验矿业工程系 08 级采矿工程专业(2)班成绩姓名:刘佳海学号:120080201086 第 4 组日期:2011年6月21一.实验项目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实验。
二.实验目的测定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R c。
当无侧卸式样在纵向压力作用下出现压缩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载荷称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即式样破坏时的最大载荷与垂直与加载方向的截面积之比。
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主要用于岩石的强度分级和岩性描述。
本次试验主要测定天然状态下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
三.实验仪器设备1.钻石机、切石机、磨平机等其他制样辅助设备2.测量平台、角尺、游标卡尺3.压力机压力机满足的要求:①.压力机应能连续加载且没有冲击,具有足够的吨位,能在总吨位的10%~90%之间进行实验;②.压力机的承压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其中之一为具有球形座,板面平整光滑;③.承压板的直径应不小于试样的直径,同时也不宜大于试样直径的2倍。
如压力机承压板尺寸大于试样尺寸的2倍以上时,需在试样上下两端加辅助承压板。
辅助承压板的刚度和平整度应满足压力机承压板的要求。
④.压力机的校正与检验,应符合国家计量标准的规定。
四.实验原理所谓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是指岩石试件在无侧限的条件下,受轴向力作用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荷载,即PR c=A式中R c——单轴抗压强度,有时也称作无侧限强度P——在无侧限条件下,轴向的破坏荷载A——试件与轴向荷载垂直的截面面积1.单轴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试件的直径或边长为4.8~5.4cm,高度为直径的2.0~2.5倍,试件两端面的不平整度不大于0.05mm,在试件的高度上直径或边长的误差不得大于0.3mm,两端面应垂直于试件轴线,最大偏差不得大于0.25°。
2.在单向压缩荷载作用下试件的破坏形态在荷载作用下,岩石试件的破坏形态是表现岩石破坏机理的重要特征。
它不仅表现了岩石受力过程中的应力分布状态,同时,还反映了不同实验条件对强度的影响。
岩石点荷载试验报告

岩石点荷载试验报告
《岩石点荷载试验报告》
本报告是根据河南省某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岩石点荷载试验研究而成。
试验岩石来自河南省某地山坡的残堆积物,采样粒度为
15.1~35mm。
岩石在开展实验前经过烘干,最终测定属于岩石的试验样品总质量为82克。
实验使用橡胶球和钢盘两种仪器,以不同角度将岩石逐渐弯曲,最终得到岩石在弯曲时屈服的屈服荷载和屈服强度。
结果显示,试验岩石的屈服荷载为12.9 KN,屈服强度为138.8 KN/m2。
因此可以确定,该类岩石为建筑工程所需的中等强度岩石。
本报告作者:XX工程实验室
日期:2019年11月20日。
点载荷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点载荷试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测定岩石的点载荷强度指标,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点载荷试验是一种测定岩石强度指标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岩石试件置于两个球形园锥状压板之间,对试件施加集中荷载,直至破坏。
根据破坏荷载求得岩石的点载荷强度。
点载荷强度可作为岩石抗拉、抗剪和抗压强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点载荷仪:用于施加集中荷载。
2. 岩石试件:规格为50mm×50mm×50mm的立方体。
3. 扭力传感器:用于测量破坏荷载。
4. 计算机及数据采集系统: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
四、实验步骤1. 将岩石试件清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杂质和风化层。
2. 将试件放入点载荷仪的试验腔内,确保试件中心与加载点对齐。
3. 启动点载荷仪,缓慢施加荷载,直至试件破坏。
4. 记录破坏荷载值,计算点载荷强度。
5. 对多个试件进行重复实验,以减小误差。
五、实验数据试件编号 | 破坏荷载(N) | 点载荷强度(MPa)--------|------------|----------------1 | 98 | 1.962 | 102 | 2.043 | 97 | 1.944 | 100 | 2.005 | 99 | 1.98六、数据处理与分析1. 计算点载荷强度的平均值:$$ \bar{F} = \frac{1}{n} \sum_{i=1}^{n} F_i $$其中,$ \bar{F} $为点载荷强度的平均值,$ F_i $为第$i$个试件的破坏荷载,$ n $为试件数量。
2. 计算点载荷强度的标准差:$$ S = \sqrt{\frac{1}{n-1} \sum_{i=1}^{n} (F_i - \bar{F})^2} $$其中,$ S $为点载荷强度的标准差。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点载荷强度的平均值为2.00MPa,标准差为0.04MPa。
岩石力学评价报告模板

岩石力学评价报告模板1.引言1.1 概述岩石力学评价报告是对岩石力学特性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的报告,旨在为岩石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和参考。
本报告包括岩石力学基础知识、岩石力学测试方法、岩石力学参数评价等内容。
通过对岩石的各项力学性质进行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岩石的力学行为,为岩石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的编写旨在为相关岩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套规范的评价模板,方便他们进行岩石力学评价工作,并为岩石工程的可靠性提供保障。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简要概括本报告的背景与目的,引导读者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接着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岩石力学的基础知识、测试方法和参数评价的相关内容,以及对相关研究的综述和分析。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文章进行总结,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给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通过以上结构的安排,我们将全面而详细地呈现岩石力学评价的报告内容,为读者提供清晰的展望和阅读指南。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岩石力学评价报告的编写目的和重要性进行说明。
可以描述岩石力学评价报告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岩石力学参数的情况,以便对岩石的稳定性和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测。
同时,还可以强调岩石力学评价报告对工程设计、施工和监测等环节的指导作用,能够为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依据。
最后,可以强调编写岩石力学评价报告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工程的安全可靠,促进岩石工程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2.正文2.1 岩石力学基础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受力及其变形行为的科学,它是岩土工程、矿山工程、地质工程和岩土材料工程的基础。
岩石力学基础包括以下几个重要内容:1. 岩石强度与变形特性:岩石的强度是指岩石抵抗外部力量作用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等;而岩石的变形特性包括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蠕变等。
2. 岩石的断裂特性:岩石在受力作用下会发生断裂,其断裂形式可分为拉伸断裂、压缩断裂、剪切断裂等,了解岩石的断裂特性对预测和控制岩石的破坏具有重要意义。
点荷载试验报告范文

点荷载试验报告范文《点荷载试验报告》研究目的:本次试验旨在通过对不同材质杆件的点荷载试验,分析其在载荷作用下的强度和变形性能,为工程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试验装置:1.试验机:使用标准静力试验机。
2.试验样品:选取不同材质的杆件样品,包括钢制和铝制材料。
3.传感器:使用应变计和位移传感器对杆件进行监测。
4.载荷装置:采用均匀分布的点荷载,通过液压或机械装置施加在试验样品上。
试验过程:1.准备试验样品:根据规定尺寸和要求,制备相应的杆件样品。
2.安装传感器:在试样上安装应变计和位移传感器,用以记录载荷作用下的变形情况。
3.载荷施加:以均匀分布的点荷方式,逐渐加大施加在试样上的载荷,直至达到预定的载荷水平。
4.载荷持续:在达到预定载荷后,保持载荷稳定并持续一段时间,记录试样的变形情况。
5.卸载试样:卸载载荷,记录试样的恢复情况。
6.数据处理:对试验过程中采集到的载荷、变形等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试验结果分析:1.载荷-变形曲线:根据试验数据绘制载荷-变形曲线,分析杆件的负荷承受能力和变形特性。
2.极限载荷:根据曲线中的峰值点,确定杆件的极限负荷,用以评估杆件的强度。
3.变形性能:根据曲线的斜率和曲线形态,分析杆件的屈服和塑性变形特性。
4.材料比较:对比不同材质的杆件试验结果,评估其强度和变形性能差异,为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依据。
结论:通过本次点荷载试验,得出以下结论:1.钢制杆件的极限负荷普遍高于铝制杆件,说明钢制杆件具有更高的强度;2.铝制杆件的变形性能优于钢制杆件,表现出更高的塑性变形能力;3.在选取杆件材料时,需综合考虑强度和变形性能的要求,根据具体工程需求进行选择。
备注:报告内容中的数据和结论为虚构,仅为示范文本。
测定岩石的点荷载强度指标实验报告

测定岩⽯的点荷载强度指标实验报告试验1:测定岩⽯的点荷载强度指标试验⽬的:1、掌握点荷载仪的⼯作原理;2、掌握点荷载仪的实⽤⽅法及注意事项;3、试验数据的处理。
⼀、基本原理点荷载试验是将岩⽯试件置于两个球形园锥状压板之间,对试件施加集中荷载,直⾄破坏,然后根据破坏荷载求得岩⽯的点荷载强度。
点荷载强度,可作为岩⽯强度分类及岩体风化分类的指标,也可⽤于评价岩⽯强度的各向异性程度,预估与之相关的其它强度如单轴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等指标。
⼆、仪器设备1、点荷载试验仪:如下图所⽰,它包括:(1)加载系统,由摇式加压杆、承压框架,球端圆锥状压板组成。
油泵出⼒⼀般约为50kN;加载框架应有⾜够的刚度,要保证在最⼤破坏荷载反复作⽤下不产⽣永久性扭曲变形;球端圆锥状压板球⾯曲率半径为5mm,圆锥的顶⾓为60°(见下图),采⽤坚硬材料制成。
(2)标距测量部分:采⽤0.2mm刻度钢尺或位移传感器,应保证试件加荷点间的测量精度达±0.2mm。
2、卡尺或钢卷尺;3、地质锤。
三、操作步骤1、试件制备(1)试件分组:将⾁眼可辨的、⼯程地质特征⼤致相同的岩⽯试件分为⼀组,如果岩⽯是各向异性的(如层理、⽚理明显的沉积岩和变质岩),还应再分为平⾏和垂直层理加荷的亚组,每组试件约须15块。
(2)本试验可⽤岩芯样,规则或不规则岩块样,对不同形状试件的尺⼨要求如下:岩芯径向试验,试件的径长⽐应⼤于1.0;轴向试验,试件的径长⽐应等于或⼩于1.0;不规则岩块样,其长(L)、宽(W)、⾼(h)应尽可能满⾜L≥W≥h,试件⾼度(h)⼀般控制在0.5~10cm间,使之能满⾜试验仪器加载系统对试件尺⼨的要求,另外,试件加荷点附近的岩⾯要修平整。
(3)根据试验要求对试件进⾏烘⼲或饱⽔处理。
烘⼲试件:是在105~110℃温度下烘⼲12h;饱⽔试件,是先将试件逐步浸⽔,按试件⾼的1/4、1/2、3/4及4/4等份⽤6h将试件全部浸⼊⽔中(如试件⾼度很⼩,允许分1/2、1等份浸⽔),⾃由吸⽔48h,然后⽤煮沸法或真空抽⽓法饱和试件。
岩石点荷载试验报告

岩石点荷载试验报告
本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测定岩石的点荷载承载力和变形特性,从而进一步了解岩石的力学性质。
试验原理:
本试验采用点荷载试验方法,即在岩石表面施加一个集中载荷,通过测定载荷和岩石的沉降量来计算岩石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试验中所使用的载荷为静载荷,即施加的载荷在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
试验过程:
本次试验选择了一块破碎花岗岩样品进行测试。
首先,对样品进行了清洁和研磨处理,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然后,将样品放置于试验台上,调整试验机的位置和工作状态,以便开始试验。
接下来,开始施加载荷,并通过外部传感器记录下载荷大小和岩石的沉降量,直到岩石出现破坏或载荷达到最大值为止。
试验完成后,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得出了岩石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等参数。
试验结果:
根据试验数据,我们得出了破碎花岗岩样品的点荷载荷载荷承载力为XXXkN,变形特性表现为XXX。
此外,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
我们还得出了该破碎花岗岩样品的力学特性参数,如弹性模量、刚度、泊松比等。
结论:
本次试验的结果表明,点荷载试验方法能够有效地测定岩石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岩石的力学特性
参数,为岩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同时,本试验所采用的方法和工具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