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初中地理(人口问题简答题考点归纳汇总)

1.人口问题的表现形式:
①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1)资源枯竭,破坏环境。
如滥伐森林,滥垦草地,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自然环境进一步恶化。
2)社会问题进一步突出。
经济发展赶不上人口的增长,出现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社会问题。
②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人退休、养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生活孤独等。
③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产生的问题:交通拥挤、环境污染、食品短缺、犯罪率上升、生存竞争加剧,就业就医困难。
2.人口问题的对策:
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3.读漫画“人口爆炸”,回答问题:
(1)当今世界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过快,请举一个例子说明这一问题给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资源短缺,粮食不足。
(2)面对当今世界主要人口问题,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实行计划生育。
(3)人口问题还表现在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带来一系列城市问题,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
分析说明:漫画反映了世界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和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在城市还出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和犯罪率上升等问题。
世界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应采取计划生育措施,使人口的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世界上的主要人口问题与人口政策

世界上的主要人口问题与人口政策全球的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这给国际社会带来了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人口政策。
本文将探讨世界上的主要人口问题以及一些国家的人口政策。
人口问题一:人口增长过快全球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是一个主要问题。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目前全球人口约为78亿,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90亿。
人口的增长对世界各国的资源供给、生态环保以及社会稳定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实施合理的人口政策。
一些国家采取一孩政策或二孩政策来控制人口增长。
这些政策限制每个家庭的生育数量,以确保人口不会过快增长。
另外,提高人口素质也是解决人口增长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改善教育、医疗等条件,提高人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从而减缓人口增长速度。
人口问题二:老龄化问题全球范围内,老龄化问题也日益严重。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寿命也不断延长,导致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老龄化问题对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养老保险、医疗服务、社会福利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长。
很多国家都意识到了老龄化问题的紧迫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
例如,一些国家提高了退休年龄,延长职业生涯,以减轻养老金负担。
另外,改善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和社会福利,如建设养老院、提供居家护理服务等,也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重要途径。
人口问题三:人口流动与城市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口流动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工作,同时城市居民也流向更发达的地区寻找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种人口流动不仅影响了原有社会结构和资源分配,还给城市带来了就业、住房等方面的挑战。
为了解决人口流动问题,一些国家采取了限制或引导人口流动的政策。
例如,中国推行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工进入城市,并且鼓励他们在家乡发展。
同时,建设更多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也是解决人口流动和城市化问题的重要举措。
总结起来,世界上的主要人口问题包括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问题以及人口流动与城市化。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第一章12《人口》教案

《人口》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趋势。
2、使学生了解人口过多带来的众多问题,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3、运用《中国人口的分布》示意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重点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
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人口过多带来的众多问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提问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
2、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导入新课前一节我们学习了我国的疆域,真正认识了祖国的幅员辽阔。
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繁衍生息着众多的中华儿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人口》。
讲授新课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合作探究题(结合课文,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完成,详见课本。
)1.2021年我国人口为多少亿?占世界的多少?2.读图1.10“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分析问题: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如何?3.目前每年新增人口为多少?会给哪些方面带来压力?4.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产生那些负面影响?5.读P11课文和P12图1.11“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的影响”,回答:我国人口应如何发展?我国是怎样做的?6.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人口增长过快主要是因为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造成的。
解放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从而使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而与此同时,人口出生率还保持较高水平,因此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
补充材料:我国人口相当于欧洲西部30多个国家人口总和的2倍多,约相当于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口之和,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如果我国所有人手拉手站在一起,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
二、人口东多西少1.阅读“中国人口的分布”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人口的分布是否均匀?有什么特点?以哪条线为界?(2)比较东部沿海两省和西部内陆两自治区的人口密度的大小,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东西差异,并简要分析形成原因。
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挑战与对策

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挑战与对策作者:刘诣来源:《领导文萃》2023年第21期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党中央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已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作了专门部署。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我国老年人口将以年均约1000万人的规模持续增长,这必将对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方面面提出新要求,直面老龄化问题已变成整个社会共同应对的挑战。
如何更好地把握新发展阶段老龄化的现状和养老困境、如何瞄准未来老龄发展的重点方向和机遇,以及如何构建高质量的养老服务体系,皆是我国迫切需要回答的老龄化问题。
围绕上述问题,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社会学家李强。
《领导文萃》:人口老龄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老龄化社会是未来我国的基本国情。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首要任务是准确把握基本现状,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什么特点和趋势呢?李强: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普遍现象,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阶段,规模大、速度快、程度深,其中有五个突出特征:第一,老龄人口基数大,具有全世界最大的老年群体。
据统计,2022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978万人,占比14.9%。
据国家卫健委测算,到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比超过30%,届时我国将进入超老龄化社会;2050年以后,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预计将一直稳定在接近40%的高位,未来中国的老龄问题只会越来越严峻。
第二,老龄化增速快,呈现高度压缩的特征。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总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开始快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预计从2040年开始到本世纪末,中国老龄化程度将赶超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问题

人口增长问题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范围内的人口数量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而这一趋势可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关注人口增长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
1. 人口增长的原因人口增长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其原因包括生育率的增加、医疗条件的改善、食物供应的增加以及科技进步带来的更长寿命等。
然而,虽然人口增长可以看作是发展的标志,但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2. 环境影响人口增长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随着人口的增加,对于土地、水资源和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森林砍伐、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和能源消耗等问题日益突出。
这些问题不仅对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还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威胁。
3. 资源需求人口的增加也带来了对资源的巨大需求。
人类需要足够的食物、水和能源来满足生活的需要。
然而,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如何平衡人口的需求和资源的供给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人口增长不可避免地导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浪费,这将进一步加剧资源短缺的问题。
4. 社会经济压力人口的增长也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随着人口的增加,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需求也会增加。
但是,资源有限和经济增长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平衡就业需求和经济发展成为了一个困难的课题。
人口增长还可能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不稳定等问题。
5. 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为了应对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人口控制。
首先,加强生育规划,鼓励合理生育,避免人口过度增长。
同时,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提高人口的健康水平,降低婴儿和妇女的死亡率。
此外,还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减少贫困和不平等问题。
总结人口增长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对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加大对人口增长问题的关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
只有通过合理的人口控制措施,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增长与人口结构高中地理必备知识点深入解读

人口增长与人口结构高中地理必备知识点深入解读人口增长和人口结构是地理科目中的重要知识点,对于理解人类社会和资源分配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解读人口增长和人口结构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意义。
一、人口增长的概念及影响因素人口增长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某一地区人口数量的增加程度。
人口增长受到生育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1. 生育率:生育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平均每位女性生育的孩子数量。
生育率高意味着每个家庭生育的子女数量多,从而推动人口增长。
2. 死亡率:死亡率是指一定时间内每一千人口中死亡人数的比例。
死亡率的下降意味着人们更长寿,也会推动人口增长。
3. 迁移率:迁移率包括迁入率和迁出率,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比例。
迁入率高于迁出率会导致人口增长,反之则推动人口减少。
除了以上因素,还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条件、文化传统等都对人口增长产生影响。
二、人口结构的概念及类型人口结构是指人口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方面的分布和组成情况。
人口结构直接反映出一个地区的人口特征,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年龄结构:年龄结构反映不同年龄段人口的比例关系。
一般分为幼年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三大类。
年龄结构的变化与人口的出生、死亡和迁移等因素密切相关。
2. 性别结构:性别结构反映男性和女性在人口中的比例关系。
性别结构会受到出生性别比例、生育和死亡率等因素的影响,对社会稳定和人口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 职业结构:职业结构反映不同职业群体在人口中的比例关系。
不同职业的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社会分工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4. 民族结构:民族结构反映不同民族在人口中的比例关系。
不同民族的人口结构与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因素紧密相连,对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三、人口增长与人口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增长通常伴随着劳动力的增加,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中国人口增长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中国人口增长的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人口问题一直是引人注目的话题。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增长的速度也是全球最快的之一。
虽然人口增长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积极影响,但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国人口增长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一、人口增长的问题1.自然资源紧张人口增长导致中国的自然资源压力越来越大。
人口的增加意味着更多的需求和消耗,例如能源、水资源、食品等自然资源。
中国的水资源不足,沙漠化逐年加剧,导致水源枯竭和荒漠化进一步扩大。
随之而来的还有大气污染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2.食品供应不足人口的增加也会带来食品供应短缺的问题。
尽管中国是世界上一大农业国家,但随着农村人口流失和经济结构的改变,农业生产的效率下降。
加之城市化进程加速,好的土地资源进一步被城市占用,导致了食品供应压力越来越大。
3.就业压力人口的增加也带来了就业压力的问题。
中国的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而就业机会主要集中在城市。
这导致了大量农民外出打工,从而造成不稳定的就业情况。
此外,随着技术革新和自动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行业和职业正在消失,尤其是非技术含量的工作。
4.社会问题人口增长也会对社会带来很多问题,例如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问题。
由于人口的增加,教育和医疗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同时,社会保障体系也随之扩大,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
二、解决方案1.完善计划生育政策近年来,中国已经放宽了计划生育政策,鼓励夫妻生育两个孩子。
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龄化问题,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多的人口增长压力。
因此,需要完善计划生育政策,鼓励人们生育适量的孩子,保持人口增长的合理水平。
2.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人口增长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关政策措施可以鼓励农民进入城市,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推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平衡发展。
同时,这样的政策也可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3.优化产业结构人口增长也与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密切相关。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备考 学案:人口问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备考学案:人口问题前言:①从命题趋势看,命题者常以某小区域或某城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为切入点,探究人口现象产生的原因。
考试重点是人口统计图表的判读。
②考核能力要求是判读人口统计图表,解读图表信息,展开人文要素之间的逻辑推理。
③因此,在复习中首先是理解人口相关概念,其次要发挥数学计算能力,从量的增减,量的变化趋势、量的变化率,到极值意义等方面思考问题。
再次是强化图表解读训练,在训练中提升解题能力。
一、人口基础概念1.人口增长模式①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人口的增长要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社会生产力水平深刻影响着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的关系。
②3种人口增长模式a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3%右右。
自然增长率<1%b传统型:出生率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c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1%左右。
自然增长率<1%,接近0,甚至负值。
④相关计算a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b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十迁移率(机械增长率)c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
当人口增长率(自然+机械)>0,人口净增长。
d2021年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人口共14.1178亿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
e几个国家的人口参数美国:美国是世界第三大人口大国,美国2022总人口数为 3.349亿人,美国的人口增长率为0.59%,而且每年有将近100万人口迁入。
俄罗斯:总人口1.46亿人。
人口增长率-0.72%日本:1.257亿人,人口增长率-0.3%印度:14.07088亿人,人口增长率0.99%巴基斯坦:2.29亿人,人口增长率2%越南:9733.86万人,人口增长率0.9%韩国:5106.9万人,人口增长率0.5%巴西:2.16亿人,人囗增长率0.72%2.人口老龄化①区域人口老龄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第1课时
教案编号001 备课人徐进芬使用时间2013-2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图表分析认识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并学会运用图表分析、预测人口增长的特点和趋势。
运用图表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了解各人口增长模式的代表性国家。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表资料,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状况。
运用本地人口资料,绘制图表,探究本地人口增长模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联系不同国家和本地实际,学会辩证地
分析人口问题,初步形成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人口问题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所带来的问题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学过程
第 1 页共 3 页
第 2 页 共 3 页 新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这一单元内容属于“人口地理
学”的基本内容,本单元主要探讨人口与地理环境这一课题。
本小节我
们从人口的自然增长谈起。
教学引入: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世界60亿人口日”——1999年10月12日
1、决定因素:出生率 死亡率
2、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特点
(1)总趋势:不断增长
(2)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
读图1-1-2思考
a .产业革命之前,生产力水平低下。
那时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情
况大致是怎样的?
点拨: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
b .从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又有明显加快。
这是为什么呢?
点拨:随着社会向工业化发展,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
同时由于人口基数增大也会导致人口增加。
c .二战以后,人口“爆炸性”增长
原因:过去的100多年来,伴随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等方面的
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医疗卫生条件
大大改善,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这使人类对自然
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二、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
1、构成指标: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
(1)划分依据:依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总体趋势: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低出
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转变
(3)划分:原始低增长阶段、加速增长阶段、增长减缓阶段、低速增长
阶段
读图1-1-4、1-1-5思考 谈论填表
此部分可以采取由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的程序进行
人口增长模式
所处时期
主要特征 形成原因
原始
低增长 农业社会 高出生率,高死亡
率,自然增长率低,
波动大,人口增长处于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状态
农业丰收与和平年代,人口增加;灾荒
瘟疫流行的年代,人口则下降
出生率高,死亡率
布置
作业
完成《建构式生态课堂》1.1第一课时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二、人口增长的模式转变
1、原始低增长阶段
2、高增长阶段
3、增长缓慢阶段
4、低增长阶段
课后反思作为人文地理的第一节课,该部分知识较为简单,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由于图标较多,教师需加以指导读图,课件中缺少人口增长阶段示意图,下节课前要添加,方便师生看图分析。
第 3 页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