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思考题及答案
工程地质复习思考题答案

《工程地质》复习思考题1.最重要的造岩矿物有哪几种?其主要的鉴别特征是什么?主要造岩矿物:黄铁矿、石英、赤铁矿、褐铁矿、方解石、白云石、石膏,橄榄石、辉石、角闪石、斜长石、正长石、白云母、黑云母、绿泥石、蛇纹石、石榴子石、滑石、高岭石、蒙脱石。
鉴别特征:造岩矿物就其化学成分而言,绝大多数为硅酸盐,其余为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碳酸盐和硫酸盐等。
2.试对比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三大类岩石在成因、产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方面的不同特征。
成因:火成岩是由岩浆侵入地球上部或喷出地表凝固而形成。
沉积岩是由沉积物固结变硬而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是由火成岩、沉积岩在某些作用下形成的新岩石。
产状:火成岩的产状有岩基、岩株、岩墙、岩床、岩盖与岩盆。
矿物成分:火成岩中分布最广泛的是橄榄石、辉石、角闪石、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和石英。
沉积岩中有石英、粘土矿物、长石、云母、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等。
变质岩中有红柱石、蓝晶石、硅线石、硅灰石、石榴子石、滑石、十字石、透闪石,阳起石、蓝闪石、透辉石,蛇纹石、石墨。
结构:火成岩有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斑状结构。
沉积岩有碎屑结构和非碎屑结构。
变质岩有变晶结构、变余结构。
构造:火成岩有块状构造、气孔和杏仁构造、流纹构造。
沉积岩有层理构造、递变层理、波痕和泥痕。
变质岩有变成构造和变余构造。
3.简述沉积岩代表岩石的特征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4.简述火成岩代表岩石的特征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5.简述变质岩代表岩石的特征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6.简述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主要有哪些类型。
第四纪主要沉积物: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湖泊沉积物、海洋沉积物、冰碛与冰水沉积物、风积物。
7.试述第四纪在地质年代表中的位置,第四纪的划分及其绝对年代。
8.简述什么是褶皱构造,褶皱的基本类型及其识别特征。
并简单说明褶皱构造的工程地质评价。
褶皱:岩层受力而发生弯曲变形。
基本类型:背斜和向斜。
识别特征:(1)确定新老地层层序(2)沿垂直地面走向进行观察,沿倾斜方向上相同年代的地层作对称式重复出现。
课后习题答案_重庆大学_工程地质_试卷答案

思考题及答案第1章【1】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哪几个方面?答: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问题,区域稳定性问题,地基沉降变形问题,地基、斜坡或洞室围岩的稳定性问题,渗漏问题等问题。
【2】工程地质学的定义。
答:工程地质学广义的讲是研究地质环境及其保护和利用的科学。
狭义的讲是将地质学的原理运用于解决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一门学科,是岩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3】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工程地质条件与人类的工程建筑活动的矛盾。
【4】工程地质条件有哪些?答:工程地质条件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各种地质要素的综合,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结构与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大方面,是一个综合概念。
【5】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什么?答:工程地质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地球与地貌、岩石与岩体、岩体的地质构造、第四纪堆积物与土的工程性状、地表水与地下水性质、不良地质现象及防治对策和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等内容。
【6】工程地质学的分析方法有哪些?答:工程地质学常用分析方法包括自然地质历史分析法,工程地质建模与计算,工程地质实验与现场试验,工程类比法。
上述4种方法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综合应用才能事半功倍。
第2章[1] 地球的内圈和外圈各分为哪三圈?各圈层的性质如何?各有哪些特点?答:地球的外部层圈有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地球的内部层圈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莫霍面以上的地球表层。
地壳厚度是变化的,地壳物质的密度一般为2.6-2.9g/cm3,其上部密度较小,向下密度增大。
地壳通常为固态岩石所组成,包括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三大岩类。
地幔是位于莫霍面之下,古登堡面之上。
体积约占内圈总体积的80%,质量约占内圈总质量的67.8%,主要由固态物质组成。
地核是地球内部古登堡面至地心的部分,其体积占地球总体积的16.2%,质量却占地球总质量的31.3%,地核的密度达9.98-12.5 g/cm3。
工程地质学施斌思考题答案

工程地质学施斌思考题答案一、绪论1、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与研究方法。
答;工程地质学是把地质科学的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目的是为了查明各类工程场区的地质条件,对场区及其有关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地质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和作用,选择最优场地,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工程措施,为保证工程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为了做好上述工作,必须经过地质调查、勘察、试验、观测、理论分析等手段,获得必要的地质资料,结合具体工程的要求进行研究、分析和判断,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
2、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是什么?它们具体包括哪些因素和内容?答:工程地质条件,通常指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及其稳定性的各种白然因素的总和。
这些自然条件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貌、物理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等。
工程地质问题,一般是指所研究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由于不能满足工程建筑的要求,在建筑物的稳定、经济或正常使用方面常常出现的问题。
工程地质问题是多样的。
依据建筑物特点和地质条件,概括起来有二个方面:一是区域稳定问题;二是地基稳定问题。
公路工程常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有边坡稳定和路基(桥基)稳定问题;隧道工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围岩稳定和突然涌水问题;还有天然建筑材料的储量和质量问题等。
二、地球的概况1、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是如何划分的?答:目前把地球内部构造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层圈。
这是根据对地震资料的研究。
发现地球内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在两个深度上作显著跳跃式的变化,反映出地球内部物质以这两个深度作为分界面,上下有显著的不同。
上分界面称“莫霍面”,它位于地表以下平均33km 处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下分界面称“古登堡面”,位于地表以下2 900km处,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
2、什么叫地质作用?地质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答:地质作用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松造和地表形态等进行的破坏和建造作用。
工程地质复习思考题(1)

A.背斜直立褶曲 B.背斜倾斜褶曲 C.向斜直立褶曲 D.向斜平卧褶曲
8.(
)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下滑,下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的断层称为
A.正断层
B.逆断层
C.平移断层
D.逆掩断层
9.(
)对岩层的地质构造进行野外观测时,常采用穿越法,沿垂直于岩层的走向路线
穿越观察,若观察到在地表出露的岩层无间断地从新到老、又从老到新重复对称出露,这种
4
⑵ 图中的褶皱属于向斜;通常根据区域性的角度不整合的时代来确定褶皱的形成年代; 该褶皱的形成年代晚于石炭系中统地层的形成,早于三叠系下统地层的形成。 2. 如图 2 所示,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包括哪几种?指出图中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图
中的褶皱属于背斜还是向斜?如何判断褶皱的形成年代?该褶皱其形成于什么年代? 和辉绿岩的形成年代相比,哪一个更早?
图 3 某地地质剖面图 【答】:(1) 地层之间接触关系包括: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假整合接触、侵入接触、沉 积接触等;白垩系地层与其下岩层的接触关系为不整合接触,泥盆系地层与奥陶系地层之间 的接触关系为假整合接触,石炭系地层与泥盆系地层、奥陶系地层与寒武系地层、寒武系地
5
层以及震旦系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为整合接触。
的地层。
2. 垂直于走向线,顺倾斜面引出一条直线,此直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方位角,称为岩层
的
。
3. 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向同一方向倾斜,其中一翼岩层倒转的褶皱称为
褶皱。
2
4. 水平岩层的地质分界线的弯曲形态与地形等高线的关系为
。
5. 中间出露的是新岩层、两翼依次出露的是相对较老的岩层的褶皱为 向斜
6. 节理按其成因可分为原生节理、
A.走向断层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复习思考题(全)

第一篇地质学基础第一章地球的基本知识1.地球的圈层构造如何划分?答:以地表为界,地球可分为外圈层和内圈层,两者各有不停的圈层构造。
外圈层可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大气圈是指包围地球的气体,厚度在几万km以上,但占大气总质量3/4的大气是集中在地表以上10km的高度范围以内。
水圈是指地球表层的水体,大部分汇聚在海洋里,部分分布于河流、湖泊、沼泽、冰川一级地球表层的样式和土层的空隙中。
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生存和活动的范围。
地球的内圈层又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核位于深约2800km的古登堡面一下直到地心,主要由比较常见的铁、硅、镍溶解体组成。
地核和地壳之间称为地幔,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壳。
(外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内圈层:地壳、地幔、地核)2.什么是矿物?什么是岩石?答:矿物是地壳中及地球内层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元素或化合物,它是构成地壳岩石的物质基础。
岩石是在各种不同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地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3.何谓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有几种类型?答:(1)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及表面形态,一直都在进行演变和发展,促地壳演变和发展的各种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
2.地质作用分为内地质作用和外地质作用。
内地质作用包括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及火山作用和变质作用。
外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沉积成岩作用。
4.地质年代和地层年代如何划分?答:地质年代的单位是宙、代、纪、世、期;相对应的地层年代是宇、界、系、统、阶。
5.如何确定地层的相对年代?答:地层相对年代的确定方法有四种。
第一,古生物法。
即利用分布时代短、特征显著、数量众多而地理分布广泛的化石确定地层的地质年代。
第二,岩性对比法。
即将未知地质时代的地层特征与已知地质时代的地层的岩性特征进行对比,用于确定地层时代。
第三,标志层法。
即在地层剖面中某些厚度不大、岩性稳定、特征突出、分布广泛和容易识别的岩层可以作为地层对比的标志。
工程地质复习思考题(1)(修订)

地质构造为
A.背斜构造
B.单斜构造 C.褶皱构造
D.向斜构造
10. (
)下列不属于次生结构面的是
A.风化裂隙
B.泥化夹层
C.卸载裂隙
D.古风化夹层
11. ( )水平岩层的岩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
A.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界线的弯曲度小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
B.弯曲方向一致,但岩层界线的弯曲度大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
7. 采用结构面的
、主要结构面的结合程度、主要结构面类型和相应结构类
型四个方面作为定性划分岩体完整性的依据。
(3)图 1 中的褶皱属于向斜。 (4)通常根据区域性的角度不整合的时代来确定褶皱的形成年代。 (5)该褶皱的形成年代晚于石炭系地层的形成,早于二叠系地层的形成。 (6)其年代比辉绿岩的形成年代早。 3. (1) 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包括哪几种?图 3 中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如何? (2) 图 3 中断层上盘的褶皱属于背斜还是向斜?如何判断褶皱的形成年代?该褶皱形成 于什么年代?和断层的年代相比,哪一个更早?
(3) 属于走向断层的是:
F2 断层、F3 断层
7. 对褶皱的工程地质进行评价。
8. 对断层的工程地质进行评价。
第三章 岩体的工程性质
一、填空题
1.在岩石形成后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所形成的节理称为
。
2. 岩体结构包括
和结构体两个要素。
3.
结构的岩体,其整体性强度高,在变形特征上可视为均质弹性各向同性体。
6
【答案】
【提示】 ①选择剖面方位。 ②确定剖面图比例尺。 ③按确定的比例尺做好平面坐标和垂直坐标。 ④画完地形剖面线后,将岩层界限、断层线等投影到地形剖面线上。然后,根据岩层的倾向、 倾角、断层面的产状等画出岩性及断层符号,并加注地质年代代号。
工程地质学原理和勘察期末考试思考题

工程地质学原理和勘察期末考试思考题1.岩体和土体,岩块和岩体有何区别?岩体的特点是什么?答:(1)区别是: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其特征可以用岩块来表征。
(2)岩体的特点:则是由一种岩石或多种岩石组成,甚至可以是不同成因岩石的组合体。
2.结构面和结构体的定义答:结构面:一般把岩体中存在的各种不同成因、不同特征的地质界面,包括物质分界面(层理、沉积间断面等)和各种破裂面(例如节理、断层及片理面等)以及软弱夹层。
结构体:结构面在空间按不同的组合可将岩体切割成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岩块,这些被结构面围限的岩块称为结构体。
3.结构面的成因类型及其特征是什么?卸荷裂隙与风化裂隙的分布有何规律?答:结构面按成因类型可分为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和次生结构面三类。
其特征有:A.结构面的方位:即结构面的产状;B.结构面的密集程度:包括间距和线密度。
C.结构面的连续性:它是表征结构面延伸长度和展布范围的指标;D.结构面的粗糙程度:结构面的平整光滑程度不同,抗剪强度也不同;E.结构面侧壁强度:它可以反映结构面经受风化的程度,可用施密特回弹仪或点荷载仪测定节理壁的强度;F.结构面的张开度:结构面两壁的垂直距离,通常不大,一般小于1mm;G.结构面的填充物:结构面内常见的填充物有砂、黏土、角砾,岩屑及硅质、钙质、石膏质沉淀物;H.结构面内的渗流:结构面内有无渗流及流量的大小,对结构面的力学性质、有效应力的大小及施工的难易程度均有重要影响;I.节理组数:节理组数的多少,决定课岩石块体的大小及岩体的结构类型;J.块体大小:自然界中结构体的性状非常复杂,他们的基本形状有块状、柱状、板状、菱形、锲型及锥形等六种。
4.结构面的自然特征应从哪些方面描述?如何评价结构面?答:从以下方面进行描述:结构面的产状、结构面的密集程度、结构面的连续性、结构面的粗糙度、结构面的侧壁强度、结构面的张开度、结构面的填充物、结构面内的渗流、节理组数、块体大小。
评价应从结构面的规模等程度去评价,规模不同对岩体的稳定性和渗漏的影响都不一样。
100906-1工程地质补充思考题及习题(1)--胡春林

工程地质补充思考题及习题(1)一. 名词解释或简答题(或改为选择题,填空题,判断对错等)1. 工程地质学2. 工程地质条件3. 工程地质研究的基本任务4. 地基,基础5. 内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6. 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固结成岩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7. 风化作用是一种变质作用吗?剥蚀作用和风化作用的区别8. 工程地质作用(人为地质作用)9. 摩氏硬度计中,金刚石、石英、石膏、滑石等的相对硬度10. 解理与断口11. 蒙脱石,高岭石的特征12. 火成岩,喷出岩,气孔与杏仁构造,花岗岩、玄武岩是岩浆岩类吗?13. 沉积岩,层理构造14. 石灰岩、白云岩、砾岩、砂岩、泥岩和页岩属沉积岩类吗?粘土及有机生物残骸主要存在于沉积岩中吗?15. 变质岩,片理构造,板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及千枚岩属变质岩类吗?16. 相对地质年代17. 地层层序律,切割律18. 用切割律确定图3.3中(教材)岩石形成的顺序19. 矿物年龄的计算公式20. 地质年代--白垩纪,侏罗纪,三叠纪,地质年代表中古生代分为哪六个纪?21. Pt、Z、∈、O、S、D、C、P、Q分别代表哪个年代?22. 2.1亿年以来对我国地质构造影响较大的三大地壳运动23. 第四纪地质,新构造运动24. 从全新世Q4开始至现在约有多长时间?25. 残积物,坡积物26. 洪积物,洪积物是否是沿冲沟搬运到山前或山坡的低平地带?27. 冲积物由河流的沉积作用而形成吗?28.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29. 岩层产状,岩层产状三要素30. 在平面图上绘出110030∠∠ ,240030∠ ,3300/WS3031. 在节理裂隙发育的强一中等风化花岗岩岩体中,开挖形成一条走向为N60 W的高斜坡,延伸较长,坡面倾向南偏西,倾角45 。
花岗岩岩体内发育有四组节理裂隙(裂隙中有粘土充填),其产状分别如下。
请判断其中哪一组节理裂隙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最为不利?(A)N85 W/SW<75 (B)N85 W/SW <65 (C) N50 W/SW <35 (D) N50 W/SW <6532. 对岩石斜坡,下列哪一种情况对斜坡稳定性最不利?(A)岩层倾向与斜坡同向,倾角大于45o且大于斜坡坡度(B)岩层倾向与斜坡同向,倾角大于45o且小于斜坡坡度(C)岩层倾向与斜坡同向,两者倾角相等(D)岩层倾向与斜坡逆向,倾角大于45o,斜坡较陡33. 岩层界限(露头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一致,表明岩层是水平构造形态还是直立形态?34. 岩层露头线呈直线延伸,不受地形影响,表明岩层是水平构造形态还是直立形态?35. 地层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36. 褶皱,褶皱有哪两种基本形态?褶皱的野外识别方法37. 背斜谷,向斜山还是背斜山,向斜谷?38. 节理与裂隙,非构造节理和构造节理39. 绘制节理走向玫瑰图的方法(图4.26)40. 节理对工程的影响41. 断层,断层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42. 优势面,优势节理面43. 活断层,活断层重复活动周期,大震周期的计算公式44. 活断层的判别标志45. 活断层评价的方法46. 地震效应,砂土液化47. 土的孔隙率及孔隙比48. 含水层,隔水层49. 上层滞水具暂时性及局部性,且位于地表以下不深的位置,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50. 潜水,潜水面的形状主要受地形的控制,潜水面的高度主要受季节的控制51. 承压水,承压水头52. 岩溶水53. 粗砂层的渗透系数54. 地下水的补给55. 达西渗透定律,其适用条件;水力坡度的计算,临界水力梯度,流土失稳条件及验算56. 地下水的实际流速57. 基坑突涌,基坑底板的安全厚度58. 物理风化作用, 水的冻结59. 化学风化作用,溶解作用,氧化作用60.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61. 岩石风化的防治62. 河流的作用可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63. 河漫滩沉积具有二元相构64. 河流阶地,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基座阶地65. 岩溶,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66. 岩溶地区可能遇到石芽地基、溶洞地基和土洞地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分析三大岩的成因、矿物成分、结构及构造特征,并比较其不同之处。
1岩浆岩成因: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向地表上升过程中,由于热量散失逐渐经过分异等作用冷凝而形成岩浆岩。
岩浆岩形成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岩浆的侵入形成侵入岩,另一种是火山的喷出形成喷出岩。
岩浆岩矿物成分:1浅色矿物如石英、正长石斜长石、白云母等。
2)深色矿物如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
岩浆岩结构:全晶质结构(等粒结构似斑状结构),半晶质结构(斑状结构),非晶质结构岩浆岩构造:块状构造流纹状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2沉积岩成因:岩石、矿物在内外力作用下破碎成碎屑物质后,经水流、风吹和冰川等的搬运,堆积在大陆低洼地带或海洋,再经胶结、压密等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称为沉积岩。
沉积岩矿物成分(1)碎屑物质。
(2)粘土矿物(3)化学沉积矿物(4)有机质及生物残骸沉积岩结构: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生物结构沉积岩构造:层理构造。
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层面构造和含有化石是沉积岩在构造上区别于岩浆岩的重要特征。
3变质岩成因:岩浆岩或沉积岩在高温、高压或其他因素作用下,经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变质岩矿物成分(1)原生矿物(2)变质矿物变质岩结构:变质岩的结构与岩浆岩类似,以结晶结构为主;变质岩构造: 片理构造(板状构造片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麻状构造 ). 块状构造二:1.简述影响岩石工程性质的因素。
内因:1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单矿岩比复矿岩耐风化.矿物的硬度大,岩石抗压强度高。
矿物的相对密度大,岩石相对密度也大,岩石抗压强度高.深色矿物的抗风化能力要比浅色矿物的抗风化能力差.在岩浆岩中酸性岩比基性岩的抗化学风化能力高;沉积岩抗风化能力要比岩浆岩和变质岩高。
2 结构、构造等:结晶结构的岩石孔隙度小,吸水率低。
在荷载作用下变形小,弹性模量大,抗压强度高,细晶岩石的强度要高于同成分的粗晶岩石的强度,胶结连结3.片理构造、流纹构造等影响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层理、节理、裂隙和各种成因的孔隙,使岩石结构的连续性与整体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或破坏,从而使岩石的强度和透水性在不同方向上发生明显的差异; 外因:即由来自岩石外部的客观因素,如气候环境、风化作用、水文特性等。
2.褶皱构造和断层构造的特征是什么?野外如何识别?断层构造对工程有何影响?○1褶曲的基本形态向斜和背斜背斜是岩层向上拱起的弯曲形态,其中心部位(即核部)岩层较老,翼部岩层较新,呈相背倾斜。
•向斜是岩层向下凹的弯曲形态,其核部岩层较新,翼部岩层较老,呈相向倾斜。
.野外识别褶曲构造的方法穿越法 :垂直岩层走向进行观察。
用穿越的方法便于了解岩层的产状、层序及其新老关系。
追索法: 平行岩层走向进行观察的方法。
平行岩层走向进行追索观察便于查明褶曲延伸的方向及其构造变化的情况。
穿越法和追索法,不仅是野外观察识别褶曲的主要方法,同时也是野外观察和研究其它地质构造现象的一种基本方法。
通常以穿越法为主,追索法为辅的原则.○2断层:正断层:一般规模不大,断层线较平直,断层面倾角常大于45度。
逆断层:一般为规模较大的区域性断层。
平移断层:倾角大,断层面近直立,断层线较平直。
断层的野外识别⑴地貌上的反映:上升盘的前缘可能形成陡峭的断层崖,如果经剥蚀,就会形成断层三角面地形。
另外,山脊错断、断开,河谷跌水瀑布,河谷叠瓦式构造方向发生突然转折等,很可能均是断裂错动在地貌上的反映。
(2)地层特征若岩层发生不对称的重复,岩脉被错断,或者岩层沿一走向突然中断,与不同性质岩层突然接触等。
(3)断层的伴生构造断层的伴生构造是断层在发生、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
常见的有牵引弯曲、断层角砾、糜棱岩、断层泥和断层檫痕。
(4)水系河流遇断层面而急剧改向,甚至发生河谷错断现象。
湖泊、洼地呈串珠状排列,往往意味着大断裂的存在;温泉和冷泉呈带状分布往往也断层存在的标志;线状分布小型侵入体。
断层工程地质评价(1)断层造成岩层断裂变动,导致岩体强度降低,对工程建筑造成不利影响。
(2)公路工程建设中,路线布局,选择桥位和隧道时应尽量避开大的断层破碎带,否则带来涌水、坍塌等问题。
(3)断层地带修建隧道,容易发生涌水和围岩稳定问题,因此,应尽量使隧道横穿断层。
三:1.什么是风化作用,可分为几类,各有何特点,岩石的风化程度和风化带如何划分?地表岩石受日照、降水、大气及生物等风化营力作用影响,其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发生一系列变化,使岩石崩解破碎以至逐渐分解的现象。
风化作用的类型根据风化营力不同,可分为:(1)物理风化指岩石在地表条件下,在原地产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主要作用方式有:卸载(释荷)、温差和冰冻作用。
(2)化学风化指大气和水所引起的氧化、溶解、水解、水化、碳酸化等作用对岩石的分解破坏过程。
主要作用方式有:氧化、溶解和水解作用。
(3)生物风化指生物的生命活动,促使岩石发生破坏的作用。
主要作用方式有:生物机械和生物化学等风化作用。
岩石风化岩层:粉碎带。
碎石带。
块石带。
整石带岩石风化程度分类未风化微风化中等风化强风化全风化2.河流地质作用有哪些地质现象,各有何特征?1侵蚀作用:河水在流动过程中不断加深和拓宽河床的作用2搬运作用:河水在流动过程中夹带沿途冲刷侵蚀下来的物质(泥沙、石块等)离开原地的移动作用。
3沉积作用:河流在运动过程中,能量不断受到损失,当河水夹带的泥沙、砾石等搬运物质超过了河水的搬运能力时,被搬运的物质便在重力作用下逐渐沉积下来.河流的沉积特性:具有明显的分选性4阶地:河谷内河流侵蚀或沉积作用形成的阶梯状地形或台地阶地特征:成因:地壳震荡式间歇性上升运动;年代:位置越高,级次越大,年龄越老;类型:侵蚀阶地,基座阶地,堆积阶地;与公路的关系:一方面,可以缓和山谷坡脚地形的平面曲折和纵向起伏,有利于路线平纵面设计和减少工程量;另一方面,又不易遭受山坡变形和洪水淹没的威胁,容易保证路基稳定。
四:(1)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类型是什么,各自具有什么基本特征,其工程地质性质如何?按成因分为: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湖积物海洋物风积物冰积物1、残积物(残积层)基本特征:残积物不具有层理,碎屑物质大小不均匀、棱角显著,无分选,粒度和成分受气候条件和母岩岩性控制。
工程地质性质:残积物具有较多的孔隙和裂隙,易遭冲刷,强度和稳定性较差。
2、坡积物(坡积层)基本特征:多由碎石和粘性土组成,层理不明显,碎石棱角清楚。
工程地质性质:松散、富水,易滑,强度差。
3、洪积物(洪积层)含义:是由山洪急流搬运的碎屑物质组成的。
易在沟口形成洪积扇。
基本特征:组成物质分选不良,粗细混杂,碎屑物质多带棱角,磨圆度不佳;有不规则交错层理、透镜体、尖灭及夹层4、湖泊沉积物湖岸沉积物以近岸带土的承载力高,远岸较差。
湖心沉积物一般压缩性高、强度很低。
5、海洋沉积物:滨海带沉积物承载力高,透水性强浅海带沉积物较滨海带沉积物疏松、含水量高、压缩性大,强度低。
6、风积物:常见风积物是砂和黄土。
砂承载力高但抗风蚀能力差,黄土一般具有湿陷性。
(2)什么是软土,它有何特征?并对其工程性质进行评价。
1.软土及其特征定义:指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和抗剪强度很低的一种软塑到流塑状态的粘性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等。
特征:(1)多为灰绿、灰黑色,有滑腻感,有机质含量高,具腥臭味。
(2)主要为粘粒和粉粒,粘粒含量高达60%~70%。
(3)粘粒的粘土矿物成分以伊利石和蒙脱石为主,高龄石次之;含大量的有机质,含量一般达8%-9。
(4)具海绵状和蜂窝状结构。
(5)常具有层理构造,与粉砂、泥炭层等相互交替沉积或呈透镜体相间,形成性质复杂的土体。
软土的工程性质(1)高孔隙比和高含水量:w>wL 达50%~70%,最大甚至超过200%。
e>1.0 ,最大达3-4。
饱和度一般大于95%。
(2)低透水性和高压缩性:渗透系数K<10-6cm/s;压缩系数a0.1~0.2为0.7~2.0MPa-1,压缩系数随着土的液限和天然含水量的增大而增高;压缩模量Es为1~6MPa。
(3)低抗剪强度:为10~40MPa;不排水φ=20~50,c=10~15kPa。
(4)显著的触变性:用灵敏度St表示,,St一般为3~4,个别达8~9。
(5)显著的流变性:软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变形可以延续很长时间,最终引起破坏。
五:1.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有何特色,地下水的侵蚀性如何?物理性质温度、颜色、嗅味、口味、导电性和放射性等。
二、化学成分 1、地下水中主要化学成分地下水中发现化学元素60种以上。
化学成分常以离子状态、气体状态和化合物状态存在于地下水中。
地下水中离子状态的元素主要有:、、、、、和、、、、、、等等,其中最为常见的有七种:、、、、、、。
地下水中气体状态的物质主要有:、、、。
地下水中呈分子状态的化合物(胶体)有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作用有三种:(1)分解性侵蚀:(2)结晶性侵蚀:(3)分解结晶复合性侵蚀:2.地下水有哪些类型,它们各有何特点?上层滞水特点:接近地表,埋藏浅,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季节变化明显。
潜水主要特征①潜水具有自由水面,为无压水。
在重力作用下可以由水位高处向水位低处渗流,形成潜水径流。
②潜水的分布区和补给区基本是一致的。
在一般情况下,大气降水、地表水可通过包气带入渗直接补给潜水。
③潜水的动态随季节不同而有明显变化。
如雨季降水多,潜水补给充沛,使潜水面上升,含水层厚度增大,水量增加,埋藏深度变浅,而在枯水季相反。
④在潜水含水层之上因无连续隔水层覆盖,一般埋藏较浅,因此容易受到污染。
承压水承压性是承压水的重要特性3. 掌握岩体的结构特性(结构面、结构体)、区分岩石和岩体的概念。
结构体:被各种构造形迹和裂隙分割而成的岩石块体;结构面:各种构造形迹或裂隙,也就是各种地质界面。
结构面和结构体的排列组合方式称为岩体结构。
岩石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聚集而形成的自然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石头,它是岩体中被结构面切割出的单一岩块。
岩体是指一定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地质体。
它除本身是由岩石构成外,还包含了地应力及各种地质作用于长期地质历史时期中在岩石中所形成的各种构造痕迹4.岩体的结构类型有哪些?岩体结构面的类型有哪些?整体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碎裂结构散体结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次生结构面六:1、简述赤平极射投影的原理与作图方法。
极射赤平投影,实质是利用一个球体作为投影工具,把物体置于球体中心,将物体的几何要素(点、线、面),通过极射投影于赤平面上,化立体为平面的一种投影。
(1)利用一个球体作为投影工具;(2)通过球心作一平面EAWC,这个平面通过球体赤道,叫赤平面;(3)以球体的一个极点S(南极)或N(北极)为视点,发出射线SB,称为极射;(4)射线SB与赤平面的交点M,即为B点的赤平极射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