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梅花的插花艺术
插花艺术论文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班级:2009级土地资源管理一班姓名:刘艺学号:200940410111课程论文题目:浅谈中国式插花艺术课程名称:插花艺术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浅谈中国式插花艺术学生:刘艺(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一班,学号200940410111)摘要:插花主要是借用花材的组合与造型而展现装饰美的一种表现形式.。
插花可以分为式东方式插花与西方式插花两大流派。
东方式插花以日本和中国插花为代表,具有东方艺术的特色。
而中国式插花主张以精取胜,注重线条,追求自然典雅,手法简练,表现力非常丰富。
不过分要求花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寡,但十分强调每种花材的色调、姿态和神韵之美。
同时,东方插花体现一种东方人的艺术性格,不过多追求华美的外型,往往通过造型和构图来表达一种意境。
关键词:插花艺术;中国;特点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
中国式插花,历史悠久。
人们爱花,人们爱花,插花以自娱,继而用作佛教供花,后来才逐渐扩展到装饰领域,由此而发展成一门艺术。
它与我国的哲学、文学、绘画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一、中国式插花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插花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花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大约在5000多年以前的原始社会后期,我们的祖先就把美丽的花卉纹饰烧制在陶器上。
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夏商西周时期,花卉纹饰不仅可以从陶器上看到,在青铜器上也可以看到。
到了西周至春秋中期有了文字记载。
成书于春秋时代的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记载“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即芍药)。
”这是描写男女青年为表达相互爱慕之情;临别时折下芍药花枝相赠的诗句。
插花艺术是劳动人民长期与自然亲近所形成的。
人们先出于爱美,折取野花装点鬓发,装饰居穴,所谓"菊花须插满头归","插了梅花便过年",便是这一情景的写照。
梅兰竹菊操作方法

梅兰竹菊操作方法
梅兰竹菊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文化艺术,主要是通过插花的形式来展示四种名花的美丽和气质。
下面是梅兰竹菊的常用操作方法:
准备工作:
1. 准备一束新鲜的梅花、兰花、竹节和菊花。
2. 准备一个花瓶或花插。
插花步骤:
1. 将花瓶或花插装满清水,保持花水的清洁。
2. 先将梅花插在花瓶中心位置,可按照偏左原则插入,突出梅花的孤高之意。
梅花要留出一段较长的茎,以便后续插入其他花朵。
3. 将兰花从梅花旁边插入,与梅花形成对比和互补。
兰花可插入较高位置,突出其高雅和清香。
4. 在梅花和兰花之间,插入一根或多根竹节,以体现竹节的挺拔和坚韧。
5. 最后,插入一些菊花作为点缀,突出其独特的形状和色彩。
菊花可插在梅花和兰花的下方,形成一个整体的平衡布局。
注意事项:
1. 插花时要注意花的位置和高度的搭配,使整束插花看起来和谐而不显得拥挤。
2. 花朵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应该有所区别,以增加层次感。
3. 插入花朵时,要保持花枝的纵向和平衡,确保花瓶内插花的稳定性。
4. 可根据个人喜好,适当添加一些叶子或者枝条来丰富整束花的层次感。
这是一个基本的梅兰竹菊的操作方法,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进行调整和发挥。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式插花中的梅花

中式插花中的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是我们中国有名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它却不一样。
他的花开在冬天,愈是寒冷,花开的愈精神,愈秀气。
他不管经历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就连欧美的友人也开始接受梅花精神,盛赞梅花的香气是冬天的甜蜜。
梅花有多种颜色,有浅绿色、深粉色、白色。
梅花的叶子是纯嫩绿色的,边缘有细锯齿。
梅花的干是褐紫色,干上有许多条纹路。
梅花的干饱含着一种沧桑有力感,从远处看好像是一条长龙。
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分外夺目,好似一个又大又甜的水蜜桃,馋得我直流口水,真想咬上一大口。
每一节枝干上都开放着一至两朵梅花,盛开的梅花非常美丽,花瓣有五片,叠叠层层的错落有致的组成一朵红梅。
当它开放时,就像是小孩们灿烂的笑脸一样。
梅花的花蕊是黄色的,更加衬衫出梅花美丽。
梅花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在光照充足、通风良好条件下能较好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薄,耐寒,怕积水。
适宜在表土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底土稍黏的湿润土壤上生长。
梅花是蔷薇科杏属的落叶乔木,通常在冬春季节开放,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也与松树、竹子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
梅花美,却把美留给了洁白无瑕的天地;梅花香,却又有谁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艰辛;梅花俏,却“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梅花傲雪斗霜,以一抹余红换来了春满天地!中国人爱梅花,是爱梅花傲雪斗霜的精神,爱梅花谦逊的精神。
爱的是“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爱的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爱它不怕困难,于无声处,傲然挺立。
爱它甘愿在幕后无私奉献的心。
爱的是梅花有灵魂、有骨气、有品格的精神。
古人有句话说的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吹拂梅花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滋润梅花的不是清凉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气逼人的冰雪;照耀梅花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严寒里的一缕残阳。
插花艺术浅谈

插花艺术浅谈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城市一年四季都有品种繁多的鲜花供人们选择,满足家庭和单位各种庆典、迎客、结婚和装点家居的需要。
插花就是把花卉包括枝、叶、花、果作为素材,插在花瓶、花盘、花盆等容器里,不需泥土栽培,以达到给家庭带来一种情趣和温馨,使人观赏后起到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
插花与盆景有共同之处,但也有自己独特的一面。
主要表现在花卉不带根,没有泥土,插在瓶里所吸收的水分和养分受到限制,花期多则十余日,半个月,少则一至两天。
因此,瓶插花卉作品,要求做到根据不同季节,掌握好花期,才能按时欣赏和品味到插花艺术之美。
学会插花并不难,但要学得精并不容易。
初学者要掌握好花卉素材的选择和处理,造型和搭配,先从简单易学开始,不妨可找些彩色插花图片作参考。
与此同时,还应学些有关花卉、绘画、文学等方面有关知识,提高和丰富艺术修养。
在熟练技巧的基础上,深入生活,再去学习高难度的插花艺术。
插花的种类,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
1. 鲜花插花,具有自然之美,色彩艳丽,清新真实,适用于家庭客厅、卧室、书房等,其缺点是保养时间短。
2.干花插花,所选用的花材是经过脱水,加工后的自然植物材料,既不失去花形自然美,还可修饰染色,经久耐用,管理方便。
其缺点是怕潮湿环境。
3.人造插花,即各种绢花、绦纶花、水晶花、塑料花等,仿真性很强,品种较多齐全,使用时间较长,还可清洗扫尘,缺点是生命力的真实感差。
浅谈插花艺术的魅力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
2.在意境营造方面,插花表现题材广泛,多赋予作品深刻的寓意,观之耐人寻味,回味悠长。
插花艺术是生活在水泥丛林中的现代人寻找精神家园,亲近大自然的最好方式。
插花艺术是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
插花艺术品是凝固的音乐。
音乐的美感富于流动性,音符的跳动旋律或缠绵、或高亢,给人以无限遐思和联想。
插花作品中那飘扬的丝带,斜逸的枝叶,优雅的造型和深邃的意境使人仿佛聆听到了美妙的音乐。
浅谈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浅谈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东方传统插花艺术是一种古老而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它起源于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是东方文化中独特的表达方式。
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东方国家,插花艺术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就东方传统插花艺术进行浅谈,分析其起源、特点及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的祭祀活动,这些活动中总有花卉的运用。
在古代东方文明中,人们对自然的景仰与尊崇使得插花成为一种信仰表达的方式。
在中国,插花起始于商周时期的祭祀活动,祭品中常使用鲜花与干花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
而在日本,插花则起源于佛教寺庙,随着佛教在日本的传入,插花成为一种祭拜佛神的仪式。
在韩国,插花则常用于代表宇宙、人生和自然的传统寓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插花逐渐发展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成为一种美学的体现。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其中表现了对自然的尊崇与对生命的敬畏。
插花艺术中的每一种花材都有着它自己的特殊寓意,比如菊花象征着高洁的品质,梅花代表着坚贞不渝的品格,竹子则象征着坚韧的性格。
在插花作品中,艺术家们常以各种不同的花材来表现不同的意境,通过花材的形态、色彩和香气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理解与感悟。
在插花的构图与结构上,东方传统插花艺术强调“天人合一”的美学理念,即将自然界的美与人类的情感融为一体,力求达到一种超然的艺术境界。
在当代,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不仅传承了古代的传统技艺,更融合了现代的审美观念与艺术表达方式。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插花艺术家开始将传统的插花技巧与当代艺术元素相结合,不断创新并开发出独树一帜的作品。
在日本,有一些插花艺术家会将插花作品置于立体的花艺器皿中,以展现出一种更加动态的空间美感。
而在韩国,一些插花艺术家则会将传统的韩服元素融入到插花作品中,使得作品更具韩国风情。
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东方传统插花艺术不断融合新的理念与文化元素,使得插花作品更具当代艺术价值与审美意义。
浅谈传统中式插花艺术与现代插花艺术

浅谈传统中式插花艺术与现代插花艺术传统中式插花艺术与现代插花艺术是两种不同的插花风格,每一种风格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传承。
传统中式插花艺术强调平衡、谐调和整齐。
它注重空间的运用和花材的有机组合,强调花材之间的对比和统一,追求整体的和谐美。
传统中式插花注重形式的规矩和技巧的熟练,讲究自然和人文的相融合,反映了中式文化的审美观念和人文情怀。
它通常采用柔和的色彩和温暖的氛围,寓意着吉祥、如意和幸福。
传统中式插花艺术的材料多为中国传统花卉,如牡丹、梅花、菊花等,这些花卉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内涵和象征意义,让人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与传统中式插花艺术相比,现代插花艺术更加注重个性和创新。
现代插花艺术大胆地运用各种材料和造型来表达创作者的想法和情感。
它追求形式的多样性和独特性,突破传统插花的限制,对空间和色彩有更大的创造性发挥。
现代插花艺术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强调艺术的表现力和表达方式,有时会运用寓意深远的主题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现代插花艺术的材料不再局限于传统花卉,可以使用各种植物、树枝、果实甚至纸张、铁丝等材料,以及各种绝活的造型技巧,使作品更具创意和时尚感。
传统中式插花艺术和现代插花艺术都有各自的价值和魅力。
传统中式插花艺术传承了千年的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技法,在东方艺术界占有重要地位。
它富有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能够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现代插花艺术则更加开放和多元化,强调个人风格和创新精神,能够反映当代社会的多样性和潮流。
传统中式插花艺术与现代插花艺术各有千秋,在不同的时代和背景下,都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思考。
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插花艺术都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花材和形式的组合,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和人类情感的丰富。
梅花的文化内涵、栽培管理要点以及其在插花中的应用

梅花的文化内涵、栽培管理要点以及其在插花中的应用一、文化内涵梅花位居“中国十大名花”之首,被誉为“花魁”。
因为她与兰花、竹、菊花都具有顶霜傲雪的大无畏精神、刚正不阿的高贵品质和谦虚正直的君子风度,所以共同被誉为“花中四君子”;又因为梅花与松、竹都具有顶冰雪、战寒霜的艰苦经历,为中国古今文人所敬慕,因此又被共同誉为“岁寒三友”,以此比喻在艰苦的条件下,同甘苦、共患难、风雨同舟的真挚友谊。
二、栽培管理要点梅花原产我国的东南、西南、华中及台湾等地,性喜温暖,但也能较耐低温。
梅花对土壤要求不严,耐贫瘠,凡排水良好的粘土,壤土及沙壤土,微碱性土(ph值在6—8),均能良好生长。
梅最怕涝,如遇大量积水,常易烂根致死。
梅花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但冬季过于干燥常易落蕾。
北方早春的干风常造成生理性干旱,使部分枝条干枯。
所以北方忌栽在风口处。
梅花性喜阳,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良好。
浇水:梅花整个营养生长期,都需要足够的水分。
合理供水,才能使梅花生长良好。
梅花虽然耐旱性较强,但严重缺水,也会造成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北方寒冷地区,梅树常因土壤缺水而造成生理性冻害。
因此,冬季更要注意保墒。
春天至初夏还要浇水防旱。
梅花与桃树一样最怕水浸,一般根系浸水24小时以上,加上夏季高温,植株很快会因无氧呼吸而受害。
造成植株停止生长,出现黄叶、落叶现象。
时间长了,植株便死亡。
因此,夏天雨季,大田内要挖好排水沟。
施肥:梅花较耐贫瘠,一般不需要施肥过多,过多则枝叶徒长,花芽不易形成。
但是,过少会引起生长不良。
施肥的原则是‘少量,多次。
’花芽分化前以氮肥为主。
可施腐熟的人粪尿和豆饼水,也可加施少量尿素,以10天左右施肥一次为宜。
7至8月份,花芽分化后,以施磷、钾肥为主。
如过磷酸钙、磷钾含量高的复合肥等。
每月施肥2-3次。
也可用磷酸二氢钾、叶面微肥喷施。
三、梅花在插花中的应用我国梅花插花的传统植物配置材料有松、竹、兰、菊,把这几种植物配置在一起,强化植物象征意义,表达人们的思想境界。
制作梅花陈设品的设计理念

制作梅花陈设品的设计理念梅花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一直以来都被视为高雅、纯洁、坚韧的象征。
梅花陈设品的设计理念旨在通过梅花的形象和寓意,传达出一种高尚品质、优雅气质和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内涵。
首先,设计理念注重提取梅花的形态特征,以其独特的花形和花纹为设计基础。
通过精心的构思和简化,使梅花得以以最简练的形式呈现,达到凝练、纯粹之美。
同时,设计师还结合梅花的花瓣的曲线与外形,运用不同的创意手法,将梅花的形态延伸到陈设品的造型设计中,使之互相协调与统一。
其次,设计理念强调梅花的情感表达。
梅花有着“傲雪寒梅”的形象,寓意着坚忍和坚韧的品质,同时也意味着对自然界的独立和自由。
梅花陈设品的设计力求通过形状和材质的运用,表达出这种坚忍和坚韧的精神。
比如,可以用高贵的金属材质来制作梅花的边框,以突出其坚韧不拔的形象;或者用质地柔软的布料来制作梅花的花朵,以突显其柔和和高雅的气质。
第三,设计理念追求简约与现代感。
梅花陈设品的设计理念将简约与现代感相结合,力求使其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符合现代审美的要求。
通过简化形状和色彩的配搭,使梅花陈设品的整体设计具备时尚感和艺术感。
可以使用简洁而富有鲜明对比的颜色搭配,或者采用大胆的线条和形状组合,以突破传统的束缚,呈现出现代风格的梅花陈设品。
总的来说,梅花陈设品的设计理念致力于通过梅花的形象和寓意,传达出高尚品质、优雅气质和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内涵。
在形状和材质的运用上,力求简练而纯粹;在情感表达上,强调坚忍和坚韧的品质;在整体设计上,追求简约与现代感的结合。
通过这些设计理念的体现,梅花陈设品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内涵,展现出传统文化的瑰丽与现代艺术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梅花的插花艺术
浅谈梅花的插花艺术胆样银瓶玉样梅,北枝折得未全开。
为怜落寞空山里,唤入诗人几案来。
这是宋诗人杨万里写的《瓶里梅花》诗,由此足见:插梅迎春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
究竟这门梅花插花艺术,有何讲究,笔者体会如下几点。
1.插梅的构图与立
意牡丹重姿、重彩,插牡丹必须显出她的富贵堂皇;玉兰洁白、清丽,插玉兰要突出她亭亭玉立之姿;桃杏娇艳、缤纷,插桃杏要烘托热闹的氛围。
而梅花,她不以华丽取宠,而以韵格为胜,具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及风格。
所以插梅的构图与立意与众花不同。
宋代诗人范成大云: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者为贵。
《潜确类书》载:梅有四贵:贵稀不贵繁,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
清代启蒙主义思想家龚自珍虽斥病梅为文人画士之祸,但对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献为美,正则无景;梅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这一点仍是肯定的。
_上述的这些观点,我们仍可继承为插梅的构图原则。
人们爱梅,不只是欣赏她的外在风姿,更在于她的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的品格,人们视她为坚贞、顽强、幸福及友情的象征。
因此,我们插花之前应先立意:或以冰中孕蕾、雪里开花的梅花为主体,配以苍松、翠竹,构成松、竹、梅岁寒三友图;或以欲传春信息,不怕雪里藏(宋陈亮)为题来歌颂她威武不屈的精神;或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晋陈凯)以寄予友人之情谊;或以赏梅倍
思亲来抒发盼祖国统一、亲人团聚的愿望;或以喜迎佳节春意闹,象征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
2.插梅的主要方式插梅的主要方式可分花瓶式插梅、盆景式插梅和壁挂式插梅三种:(1)花瓶式插梅:花瓶深色素净者均可,铜质和陶瓷的古朴花瓶更能显示梅花的高雅。
切忌用华丽的花瓶,以免喧宾夺主。
如瓶口太大花枝摆动,可剪几根短枝架设瓶口,也可将花枝基部的中间切开,使它能夹住瓶内的小横木,以固定花枝。
如花瓶较轻不易立稳,瓶中可投铅、石等,以防倒伏。
梅花有红、白、绿等色,可一色单插,也可几色合插;但必须以一色为主,以免纷杂。
插梅时也可适当配些南天竹、文竹等,以调和色彩与层次。
(2)盆景式插梅:一种插器是浅身阔口的水盆器皿,一种是用以制作小型写意盆景的各种观赏浅盆。
用水盆器皿插梅,必须借助于花插座(也称剑山),它是由金属铸制而成的。
圆形或方形平底,向上一面有较多针刺,用来固定花枝之用。
根据自己的立意要求进行构图。
在插岁寒三友图时,由于竹枝易干枯,必须将它尽量低插,近于水面为好。
若松枝过于笨重粗大,不能平稳放置,可先将其基部钉在方块木板上。
置于盘中后用卵石盖压木板,这样可固定松枝。
如梅枝较粗,可在花枝下中间处,用刀切成十字形,切隙深度应比剑山的针约长两倍,切好后再插。
挑选好横斜疏瘦的小梅枝,借古人咏梅的佳句名言为意境,创作寓意深刻的写意盆景,置于书房几案.以假乱真,同样可收到极好的观赏效果。
其制作方法为:用湿棉花或湿纱布将梅枝基部缠绕,用塑料布包好后,根据立意要
求,或直或斜栽于盆中,并适当点缀一些蕨类、小草等小植物和玩石、朽木之类的小配件,再用土铺成起伏不定的山峦,也可留些空白做水体,最后用苔鲜将土体全部铺盖。
这样,一盆梅花写愈盆景就制成了,只要经常在苔藓上喷些水就可欣赏数日之久,花谢后可再换梅枝。
(3)壁挂式插梅:采用竹器、陶瓷等悬挂式的花器。
斜垂的梅枝,配以文竹或常春藤的长蔓,这样刚毅的梅枝与摇曳的长藤在合适的背景前交相辉映,一刚一柔,别有风味。
若梅枝不斜垂,可在适宜弯曲处,锯1-2个缺口,用三角形硬木填塞、巩固其隙,以符所需角度。
3.插梅的保鲜技术花瓶口小身高,水应盛至瓶身最宽阔处,使水与空气有较大的接触面。
以雨水为佳,河塘水亦可,浑浊者须澄清方可使用。
自来水中因有氯气,须贮放数日再用。
唯井水碱性大,切勿使用。
水温应与气温相一致,为使瓶水不腐,可在水中加入0.1%的食盐或1/4000的高锰酸钾或适量的硫磺。
并注意经常换水。
花枝浸入水中剪切,避免剪切时空气侵入枝茎导管中,利于它吸收水分。
切口斜度越大越好,以扩大吸水面积,增大它的吸水量。
在切口处多开裂缝,也可达到此目的。
用厚报纸将梅枝上部包裹好,把切口浸入加了少许食盐或明矾的滚水中10秒钟左右,这既可杀灭切口细菌,又能将导管中所存空气排出。
或者将梅枝切口用火烧焦,使它局部炭化。
明王象晋《群芳谱》载:煮鲫鱼汤可插梅。
清陈涅子《花镜》载:梅宜用猪肉汁去油俟冷插花,且瓶不结冻,虽细蕊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