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合集下载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措施
• 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能充分燃烧。 • 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
质。 • 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 • 加大检测尾气力度,禁止未达环保标准的汽车
上路。
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
乙醇C2H5OH俗称酒精,可通过高粱、玉米和薯类等经过发酵、蒸
年 产 量 开采年限
1.89亿吨
约15年
851.7亿立方米 约38年

3261亿吨
30.5亿吨 约107年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
2、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氧气不充足时,燃料中的碳不能充分燃烧,产生黑烟, 并生产CO等物质,使燃料燃烧的利用率降低,浪费资源, 且污染空气。 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二是燃料要与空气要有足 够大的接触面。
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 生的,最常见的就是生活燃料的使用。
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 煤、石油 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 杂变化而形成的,是不可再生能源。
植物或植物枯萎后
植物等被埋于土
中,经长期复杂
变化形成煤。
图7-18煤的形成示意图
• 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他新能源:太阳能、风 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
。 • 开发新能源的作用:解决化石能源枯竭,减少环境污染
图7-41利用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电示意图
太阳能电池
图7-43风力发电
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7—3 在一个烧杯中加入少量干燥的生 石灰,再加入适量水,观察想象,并用手轻轻 触碰烧杯外壁。

《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

《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石燃料的应用和污染情况,理解化石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讨论,学习如何减少化石燃料的污染和开发新能源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人类需要合理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培养环保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化石燃料的应用和污染情况,学习如何合理利用和开发新能源。

2.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和讨论,掌握如何开发和利用可更生能源,以及减少化石燃料污染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械和设备,以便进行化石燃料燃烧的实验。

2. 准备一些化石燃料和新能源的资料和图片,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3. 提前组织学生分组,以便在教室上进行讨论和交流。

4. 准备一些相关视频和案例,以便在教室上进行展示和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的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氢气等,让学生思考它们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它们的应用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燃料的种类和作用,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和开发燃料。

2. 探究活动设计一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不同燃料的性质和用途,并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和开发燃料。

例如:(1)探究煤和石油的组成元素:通过燃烧煤和石油,收集产生的气体,通过化学方法检测其中含有的元素。

(2)探究天然气的性质:让学生观察天然气的颜色、气味等外观特征,并尝试点燃天然气,观察火焰的颜色和气味。

(3)探究氢气的性质和用途:让学生收集氢气并观察其颜色、气味等外观特征,并尝试点燃氢气,观察火焰的颜色和气味。

同时,介绍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和缺点,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氢气作为燃料。

在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和开发燃料,如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等。

同时,让学生了解燃料的应用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更好地利用和开发燃料。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

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材分析]化石燃料是生活和生产中常用的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对于学生来说也并不陌生。

所以,本课题采用活动与探究的编写方式,通过学生自己思考、阅读和讨论,来学习有关煤和石油的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关于天然气,则是从认识其主要成分出发,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燃料的燃烧和应用。

在了解化石燃料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的同时,让学生对化石燃料的使用年限进行估算,以认识到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资源的重要性。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课题结合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说明使用清洁燃料和开发新能源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学习本课题,学生可通过亲身体验探究活动来认识化石燃料燃烧对空气的污染,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本单元通过燃烧反应中热量的利用,引出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认识到化学反应利用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组成和用途;知道甲烷的性质,尤其是化学性质;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能源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教学难点]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意义;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实验准备】试管、滴管、镁带、铝片、盐酸、(煤炉、蜂窝煤、热水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听写化学方程式:三个吸收热量、三个放热反应引入新课谈谈自己知道的人类利用化学变化放出的热量在工业、农业、科技等领域的运用情况。

可借助课本的图7-25、图7-26、图7-27,学生、老师共同交流。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第二节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中 国
中国的能源消耗总量仅低于美国, 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消耗能源水 平很低,还不到世界人均能耗的 1/3。
思考 1.你认为石油资源会不会耗竭?
石油资源会耗竭。因为石油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它们 的生成需要亿万年的时间并且具备一定的地质条件,就其 总量来说用一点,少一点,加之人类消耗石油矿物燃料在 快速增长,所以石油最终会耗竭。
在矿区生产中应保护耕地, 合理利用土地 对化石燃料进行深加工和 精加工 实行能源结构改革,尽可 能使用天然气
防止生态破坏
采 取 措 施 的 目 的
减少环境污染
减少环境污染
因为在煤、石油、天然气中,天然气所产生的各类污染物是最 低的,可以说天然气是三种燃料中最清洁的能源。
目前全球能源发展的总趋势
由于人口数量增 长,人均能源消 费量增长,人类 对能源资源的需 求持续增长 化石燃料的使用 对环境造成不良 影响,由此引发 的全球环境问题 日趋严重 世 界 能 源 的 总 趋 势 和发 高展 效多 、元 清化 洁结 的构 能的 源能 技源 术系 统 资的 许 源消 多 耗国 ,家 日都 益力 重图 视减 利少 用化 可石 再燃 生料
2.如果石油资源开采完了,会对人类活动产生哪 些影响?
石油不仅是人类优质的能源,更重要的是优质的化工原 料,所以石油资源耗竭会影响化学工业的发展和生产、生 活所需的能源,进而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3.你认为人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石油资源 的耗竭?
提高化石燃料的利用率,开发替代能源,面向可再生能 源,发展新能源,日益减少石油单纯作为燃料的比重,延 长人类使用石油的时间。
地热能丰 富的地区, 如青藏高 原
世 界
半球,北半球 两个煤带的储 量占全球96%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授课时间:班级:姓名:组名:课题:第七单元课题二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②、知道化石能源的用途;认识化石能源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③、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以及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运用思考、讨论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实验的方法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化石燃料的形成,使用年限、及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合理利用开发能源、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②、树立辩证认识问题的意识,正面认识化学的作用。

重、难点:1、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危害,合理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了解煤和石油产品燃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1、复习燃烧的三个条件:、、。

2、下列化学变化有何不同:(从反应条件、反应有无热量放出角度分析)蜡烛燃烧、过氧化氢制氧、木炭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二、自主探究:知识点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演示实验7-3现象手的感觉化学方程式可见,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的变化。

有些反应能热量(如碳等的燃烧),有些反应热量(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注意:在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热量还是放出热量时,不能单纯依据该反应发生需用的条件来进行判断,例如,碳和氧化铜的反应需要高温的条件,但该反应却是一个放热反应。

【自学】阅读教材P136~137.【讨论】:能量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知识点二:化石燃料的利用一、三大化石燃料1.煤和石油煤(工业的粮食)石油(也叫原油,工业的血液)形成等被埋于土中→经长期复杂变化成煤的遗骸被沙泥掩埋→经复杂变化形成石油物质分类主要元素元素(还有H、、与元素等)和元素,还含有有害的元素铅等。

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七单元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燃料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燃料的燃烧之后,进一步学习化石燃料的燃烧。

本课先从感受燃烧放热入手,初步了解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之后过渡到化学变化产生能量对于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和自主学习,了解三大化石燃料。

同时认识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新能源的开发。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具备了一定自主学习、采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同时化石燃料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学生们对于煤、石油、天然气并不陌生,本节课在此基础上通过演示实验、课件展示、自主学习等方法来使学生达到学习目标。

但在本节课学生也容易出现以下极大问题:(1)对化石燃料的形成、组成、利用等知识存在误区。

不清楚如何将化石燃料充分合理的进行利用。

(2)学生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不够全面。

并不了解化学变化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三、素养目标(即教学与评价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事例、分组实验探究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过学生自主阅读了解三大化石燃料的形成、重要性及不可再生性;通过元素质量守恒猜想甲烷燃烧产物并进行实验验证。

了解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知识与技能)2.通过阅读材料获取信息,逐渐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从文本中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产物的推断,强化化学思维;结合生活实际做法推断燃料充分燃烧条件,不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3.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利用。

通过认识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重要性等,让学生树立节能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目标】1. 通过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探究实验,诊断和发展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探究水平)。

2. 通过自主阅读探究三大化石燃料,对化石燃料燃烧产物的推断,诊断与发展学生对材料阅读分析能力,对质量守恒中元素守恒的认知水平(认知水平)。

3. 通过对化石燃料的日益减少树立合理利用化石燃料和开发新能源的意识,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应用学科价值的认知水平(价值水平:学科价值、社会价值和育人价值)。

九年级化学上册《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知识全解

九年级化学上册《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知识全解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知识全解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了解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组成和用途;知道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4.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能源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思考、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2.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2.了解使用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3.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知识结构44222C S N C H S N CH CH +2O CO +2H O ⎧⎨⎩⎧⎨⎩⎧⎨⎩⎧⎧⎪⎪⎪⎪⎪⎪⎨⎪⎨⎪⎪⎪⎪⎪⎩⎪⎪⎩点燃放热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组成元素:(少量、)煤及其综合利用煤的干馏:煤焦油、焦炭、煤气组成元素:(少量、)石油及其综合利用石油的分馏:汽油、煤油、柴油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化石燃料主要成分:甲烷()天然气能源燃料化学性质:可燃性,用途化石燃料燃2225222222SO NO C H OH +3O 2CO +3H O 2H +O 2H O ⎧⎪⎪⎪⎧⎧⎪⎪⎪⎪⎪⎪⎪⎪⎪⎪⎪⎪⎪⎪⎪⎪⎪⎪⎪⎪⎪⎪⎪⎪⎪⎪⎪⎪⎨⎪⎪⎪⎪⎪⎪⎪⎨⎨⎪⎪⎪⎪⎪⎪⎪⎪⎪⎪⎪⎪⎪⎪⎪⎧⎪⎪⎪⎨⎪⎪⎪⎩⎩⎪⎪⎪⎪⎧⎪⎪⎪⎨⎪⎪⎪⎪⎪⎩⎩⎪⎪⎪⎩点燃点燃酸雨:、烧对环境的影响汽车尾气乙醇:新型燃料氢气:(来源广、热值高、无污染)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重难点突破本课题的重点是:1.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2.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3.培养学生的能量观和节能环保的意识。

本课题突破重点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探究实验利用生石灰煮鸡蛋等等趣味实验探究,引发学生思考原因,分析化学反应中存在放热和吸热现象,得出化学反应中存在能量变化。

初中化学_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反应中伴随有能量变化,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多向度平台,体验独立学习、合作探究、团队交流等学习方法,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理念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激发民族自豪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二、重点、难点:重点:(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化石燃料的一些基本知识。

难点:对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理解,以及对充分燃烧的条件的探究。

三、教学过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本课中我以合作探究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有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共同特征经过近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同学对化学这门学科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通过前面6个单元的学习,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了化学反应的原理,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经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也具有一定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此外,初三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喜欢做实验,很想自己动手操作实验。

3、我校学生情况我校学生生源中上,但是知识面不宽,动手能力差,好多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在课堂上总是显得被动;一些成绩落后的学生认为自己考上高中无望,便有所放弃,不愿意认真学习。

因此,让更多学生动手去做实验,既能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动手能力,又能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便于学生理解。

此外,学生对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有所认识,兴趣较高。

这节课总体难度不大,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很高,通过测试题的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错,但是个别题目错误较多,比如2、4、17等题,反映出学生对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仍然不是十分清楚,需要多做练习,及燃料充分燃烧的问题理解不够,需要课下继续交流讨论。

教材的内容、地位:本节课学习内容是《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第一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一、中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的原因:
①_____ 虽丰富,而___________ 低
②_____ 少,_______ 多,加之开釆中采富弃贫,使矿产品品位下降
③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与__________ 的布局不匹配
二、化石燃料的分类
能源分类: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是指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

其中_________ 、______ 和_______ 是千百万年前理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又称为化石能源,它们是当今世界中一次能源的三大支柱,构成了全球能源家族结构的基本框架。

一次能源中还包括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以及核能等。

二次能源是指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经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

是最主要的二次能源。

电能是从其它形式的一次能源转化而来的。

焦炭、汽油、煤气、沼气等。

按形成和来源:
与太阳有关的能源:太阳能、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水能、风能、波浪能、海流能
与地球内部的热能有关的能源:地热能、温泉,
与地球一月球一太阳相互联系有关的能源:潮汐
按利用时间长短:
常规能源:已大规模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力等
新能源:正在研究开发和利用的能源。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生物质能(沼气)等
按性质:
可再生能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可再生能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以煤炭为例
▲四、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1.釆用科学方法开釆_____________ ,提高资源的____________ ,改变乱采滥挖、釆富弃贫、破坏矿产资源的现象,减少生产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 °
2.在能源资源开发与使用中,________________ 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

要防止各种有机、无机污染物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进入大气、水体、土壤,引起环境污染问题。

3.在矿区生产中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因开采能源而扰动、破坏土地,造成地面塌陷时,由采矿者负责_____________ ,恢复到可利用状态。

4.对化石燃料进行_______________ ,包括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实现脱硫,推广洁净煤技
术等,减少在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5.实行________________ ,在化石燃料中尽可能使用 _______ , __________ 在三类化石燃料中所产生的污染物最少,是三者之中最清洁的能源,尽量用_______________ 代替化石燃料资源
五、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
㈠太阳能——最重要的一种可再生能源
1、太阳能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2、太阳能的利用方式:①光热转换②光电转换
3、影响太阳能分布的因素:
①纬度:
②天气:
③地势:
④大气透明度:
4、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
四川盆地太阳能贫乏的原因:
台湾、海南岛西南部太阳能丰富的原因:
㈡风能
1、风能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2、我国风能分布规律:
空间:_方>—方;从__________ 向____ 迅速减弱,内陆又增强
时间:______ > ________
3、风力发电站选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㈢水能-------- 使用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
1、水电的优缺点:
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能资源前五位国家:中国、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
水电比重最大国家: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水能分布(影响因素:河流径流量,河流落差)西南:水量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中南:水量较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西北:水量小;—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华东:水量大;落差小
东北、华北:水量小;落差小
㈣潮汐能
1、分布:狭窄的海湾,浅海,江河入海口
2、优缺点:
㈤生物能
1、生物能传统利用方式——柴草,一方面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造成资源的浪费
2、新的利用方式——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为新能源,制取受温度限制南方利用时间长,北方利用时间短
3、沼气是农村比较理想的能源的原因
4、怎样解决我国农村能源不足问题
伏)地热能 1、优缺点:
优点: 缺点: 2、分布:板块交界处地热能丰富 习题
结合“中国未来石油供需平 1.未来十年我国()
①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
③石油产量平稳增长 来越高
A.①②
B.②④ D.①④ 衡预测表”(单位:亿吨), ②石油供应充足 ④石油对外依赖度越 C ・②③ 2.未来十年,我国受石油价格上扬冲击较小的工业是()
A-乙烯 B.小排量汽车
C.合成树脂
D.合成橡胶 3.表中数据说明,在未来十年里,我国应( ) ①加强国内石油开采 ③充分利用国际石油市场 A-①② B.②④ ②到国外投资开发
④鼓励合成纤维的出口 C.②③ D.①④ 据报道:中国地质科学院最新发表的报告指出,除了煤之外,中国所有矿产资源都处于紧 张状态,将在二三十年内面临包括石油和天然气 在内的各种资源短缺。

据此回答4〜6题。

4.下列关于能源消耗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耗普遍较高,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耗普遍较低
B. 中国的能源消耗总量和人均消耗量都很低
C.目前全球能源的年消耗量仍在增长,但全世界所用的能源大部分来自可再生能源
D.从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看,发展中国家应负有更大的责任 5.下列由于煤炭开发利用引发的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A.采煤导致地下采空区地面塌陷 B ・堆积如山的煤肝石自燃 C.煤炭运输中的粉尘污染
D.火电站造成的空气污染 6.下列采矿过程中的哪一环节能造成水污染()
①采掘②运输③废矿石堆放④表土剥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