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的人》ppt课件
合集下载
11《再塑生命的人》课件(共28张PPT)

3.莎莉文老师到来后,发生了哪些事情?海伦·凯勒的感受又是如何的?
段落 第5段 第6、8段 第7段 第9—12段
事件
海伦的感受
“我”第一次与老师亲密接触
陌生
给“我”洋娃娃, 教“我”拼写doll
自豪、高兴
教“我”学会简单的字
领悟
不耐烦—恍然大悟 教“我”学会区分“杯”和“水” —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第13段
默读感知
1.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内容。 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具体的事物,为“我” 开启了知识的大门,
“我”有了求知的欲望,心中充满喜悦,十分感激莎莉文老师。
2.在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海伦的生命的原貌是什么样子的? 海伦•凯勒的内心世界是: 绝望、愤怒、苦恼、迷惘、恐慌、黑暗、没有爱…
不幸
默读感知
她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 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她的事迹曾两次被拍成电影,曾获 “总统自由勋章”。
走近作者
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因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从此,她坠入 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1887年3月3日,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 安妮•莎莉文。莎莉文教会她写字、手语。在莎莉文老师充满爱心的教育下, 海伦自强不息,最终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作家和教育家。海伦内心充满了对安 妮•莎莉文老师的感激。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研读探究
本文突破了“以写老师为主”的惯例,既写老师,也写自己,而且写 自己的篇幅比写老师的还多。
你认为作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写自己的种种感受,写自
己的思想感情的变化等等。都是为了从侧面写老师对自己的巨大影响, 写老师的可敬可爱。
段落 第5段 第6、8段 第7段 第9—12段
事件
海伦的感受
“我”第一次与老师亲密接触
陌生
给“我”洋娃娃, 教“我”拼写doll
自豪、高兴
教“我”学会简单的字
领悟
不耐烦—恍然大悟 教“我”学会区分“杯”和“水” —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第13段
默读感知
1.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内容。 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具体的事物,为“我” 开启了知识的大门,
“我”有了求知的欲望,心中充满喜悦,十分感激莎莉文老师。
2.在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海伦的生命的原貌是什么样子的? 海伦•凯勒的内心世界是: 绝望、愤怒、苦恼、迷惘、恐慌、黑暗、没有爱…
不幸
默读感知
她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 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她的事迹曾两次被拍成电影,曾获 “总统自由勋章”。
走近作者
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因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从此,她坠入 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1887年3月3日,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 安妮•莎莉文。莎莉文教会她写字、手语。在莎莉文老师充满爱心的教育下, 海伦自强不息,最终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作家和教育家。海伦内心充满了对安 妮•莎莉文老师的感激。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研读探究
本文突破了“以写老师为主”的惯例,既写老师,也写自己,而且写 自己的篇幅比写老师的还多。
你认为作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写自己的种种感受,写自
己的思想感情的变化等等。都是为了从侧面写老师对自己的巨大影响, 写老师的可敬可爱。
《再塑生命的人》ppt课件(30页)

积极心态可以帮助你应对生活中的压力、 克服困难,并从中学会成长和适应。
关键观点二:改变思维模式的力量
1
意识到限制
改变思维模式的第一步是认识到自己的限制和负面思维模式,并开始思考如何破 除它们。
2
寻找新途径
改变思维模式意味着寻找新的方法、新的途径来解决问题和达成目标。
3
培养习惯
通过不断练习和养成积极的思维模式,你可以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为习惯。
案例二 案例四
《再塑生命的人》ppt课 件(30页)
本课件以《再塑生命的人》为主题,介绍了该书的作者以及背景知识。通过 创造积极心态,改变思维模式,设定明确目标并持续学习和成长,实现自我 突破和成功。
书名和作者介绍
《再塑生命的人》
这本书探讨了如何逆转逆境,从失败中重新崛 起并实现个人突破。
作者:XXX
作者是一位成功的创业家、心理学家,他通过 自己的经历和研究,总结出重新塑造生活的关 键要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标受众和背景知识
目标受众
适合那些希望改变自己的人,无论是在事业、人际关系还是个人成长方面。
背景知识
不需要特殊的背景知识,适合任何人阅读。无论你处于什么阶段,这本书都能给你带来启 发和指导。
关键观点一: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1 正面思考
2 抗压能力
通过积极心态,你能更好地应对挑战、改 变自己的情绪,并引发积极行动。
成长思维
培养成长思维,相信自己的潜 力是无限的,并不断追求个人 发展。
总结和启发
《再塑生命的人》通过讲述个人故事和研究结果,总结出改变生活的关键要 素。通过培养积极心态,改变思维模式,并设定明确目标和不断学习成长, 每个人都能重新塑造生活,实现突破和成功。
七年级第0课《再塑生命的人》 (共34张PPT)优秀课件

1.莎莉文老师都教 了海伦什么(三方 面)?海伦有什么收 获和感受?
2.从中表达了作 者对老师怎样的思想 感情?
莎莉文老师教 授的知识认识事物名称“我”的收获感受
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唤醒了 充 满
我的灵魂,给予我光明、希望、快 乐和自由
希
望
感受、认识 感到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美好;体验 启 迪
•2、认识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 希望、快乐、自由。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3、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到来。
4、感到了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 5、我常常对一件事物一而再、再而三的问个究竟 •6、懂得了什么是“爱”,生命得到升华。
请说说对“再塑生命”的理解。
意指“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 生命”。
大自然 到自然不慈爱的一面。
思想
领悟
第一次领悟到抽象的概念,感觉到 领悟爱
“爱”的涵义
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 和其他人的心灵之间。
的真谛
层次结构
第—部分(第1-13段),写莎莉文老师来到 “我”身边,并教我认识实物的名称。
第二部分(第14-21段),莎莉文老师引导 “我”在大自然中接受教育,让“我”走 进自然,亲近自然。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怠倦。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 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盲了的人 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后失明、失聪的人就更是如 此。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利用他们 的这些天赋。他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任何鉴赏之 心。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 留恋它。人们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如果让每个人 在他成人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黑暗将使 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 乐……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课件(共25张PPT)

叁
新课讲授
肆 新课讲授
感慨( kǎi) 挫捻 (cuò niǎn )绽开(zhàn ) 争执( zhí) 惭愧(cán kuì) 悔恨(huǐ ) 拼凑( còu) 企盼(qǐ ) 截然不同(jié ) 疲倦不堪 ( kān ) 小心翼翼( yì) 混为一谈(hùn) 恍然大悟(huǎnɡ) 花团锦簇 (cù )譬如(pì ) 暖和(huo )绚丽(xuàn )小憩( qì )
肆 新课讲授
1.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2.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花团锦簇 小心翼翼
3.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看不过来)。 美不胜收
4.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的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不求甚解
5.形容一下子明混在一起,当做同样的事物谈论。 混为一谈
肆
课堂小结
肆 课堂小结
感 激 崇 敬
感 谢 观 看
授课人:木木
贰
作者简介
贰 作者简介
海伦·凯乐:美国聋盲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安妮·沙利文:美国教育家。海伦·凯乐的老师。
贰
写作背景
贰 写作背景
《再塑生命的人》的写作背景:选自《假如给我 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1880-1968),美 国女回作家,答自幼因病成为集聋、哑、盲于一 身的人,但她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克服了生活上 的种种困难并且以优秀的成绩考上名牌大学。一 生写了十几部作品,同时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 保护妇女权利和等的社会活动。
叁 新课讲授
文1、章生命中的是原貌如:何像大重雾塑中的生航命船 的?
2、光辉的起点:相识
请3、具幸福体的说复苏明:。认识具体事物
4、成长的浪花:了解大自然 5、生命的升华:理解爱
11 再塑生命的人 课件(共26张PPT)

——世界不给他欢乐 他却创造 了欢乐给予世界 。
拓展延伸
张海迪:
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 有进过学校.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她 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1983 年,海迪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的毅力 克服疾病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至今已出 版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和散文集《鸿 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 等。并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她的事迹在社会 上在青少年中引起了很强的反响,激励了几代青少 年的成长。
海伦·凯勒 情感变化
海伦·凯勒成长情感变化图
快乐、自豪 厌烦、不悔恨
光明、快乐 希望、幸福
莎莉文 老师到来
愤怒、痛苦 消沉、无助 茫然无措
教我拼写 教我区分 井房学习 娃娃单词 水杯和水
莎莉文老师到来后海伦凯勒的内心感受是: 希望、快乐、自由、光明、有生命、有爱……
课上小结
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勒
布置作业
支点
内容
形象
教
给我以“爱”
第4、5、6、9段
有爱心、有耐心
育
揭示真理
第7、8段
有慧心
家
思考探究
本文在原书中没有标题,《再塑生命的人》这 个标题是后加的。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
这个标题好。"再塑生命的人"指的是莎莉文老师。 对于"我"来说,莎莉文老师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她的到来使饱受生理缺陷折磨的"我"获得了受教育 的机会,实现了认识世界、自我表达的愿望,为黑 暗和绝望中摸索的"我"带来了光明、希望、快乐和 自由,这对"我"来说无异于一次重生。因此,把莎 莉文老师称为"再塑生命的人"是非常恰切的。
拓展延伸
张海迪:
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 有进过学校.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她 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1983 年,海迪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的毅力 克服疾病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至今已出 版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和散文集《鸿 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 等。并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她的事迹在社会 上在青少年中引起了很强的反响,激励了几代青少 年的成长。
海伦·凯勒 情感变化
海伦·凯勒成长情感变化图
快乐、自豪 厌烦、不悔恨
光明、快乐 希望、幸福
莎莉文 老师到来
愤怒、痛苦 消沉、无助 茫然无措
教我拼写 教我区分 井房学习 娃娃单词 水杯和水
莎莉文老师到来后海伦凯勒的内心感受是: 希望、快乐、自由、光明、有生命、有爱……
课上小结
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勒
布置作业
支点
内容
形象
教
给我以“爱”
第4、5、6、9段
有爱心、有耐心
育
揭示真理
第7、8段
有慧心
家
思考探究
本文在原书中没有标题,《再塑生命的人》这 个标题是后加的。这个标题好不好,为什么?
这个标题好。"再塑生命的人"指的是莎莉文老师。 对于"我"来说,莎莉文老师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她的到来使饱受生理缺陷折磨的"我"获得了受教育 的机会,实现了认识世界、自我表达的愿望,为黑 暗和绝望中摸索的"我"带来了光明、希望、快乐和 自由,这对"我"来说无异于一次重生。因此,把莎 莉文老师称为"再塑生命的人"是非常恰切的。
《再塑生命的人》ppt课件(6页)

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勒[美]
生命的原貌 再塑后的生命
初学知识
玩学乐 中中生 学乐趣
初遇挫折
发区 生分 争杯 执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井唤 房醒 体灵 验魂
传递爱
盲人作家海伦·凯勒,除了 突破功能障碍学会说话,更奉献 自己的一生,四处为残障人士演 讲,激励他们肯定自己,立志做 一个残而不废的人。海伦·凯勒 这份爱心,不但给予残障人士十 足的信心,更激起各国人士正视 残障福利,纷纷设立服务机构, 辅助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1968 年,87岁的海伦去世。
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海伦·凯勒[美]
生命的原貌 再塑后的生命
初学知识
玩学乐 中中生 学乐趣
初遇挫折
发区 生分 争杯 执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井唤 房醒 体灵 验魂
传递爱
盲人作家海伦·凯勒,除了 突破功能障碍学会说话,更奉献 自己的一生,四处为残障人士演 讲,激励他们肯定自己,立志做 一个残而不废的人。海伦·凯勒 这份爱心,不但给予残障人士十 足的信心,更激起各国人士正视 残障福利,纷纷设立服务机构, 辅助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1968 年,87岁的海伦去世。
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再塑生命的人》ppt课件

跟着音频朗读课文,思考: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归纳本文主题。
她是一个热爱学生,了解儿童心理,讲究教育方法,善良和蔼的教育艺术家。 主题:这篇散文通过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认识事物,从而使我
重获“光明”的故事,表现了莎莉文老师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和高超的教育 艺术,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1.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写到:“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 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为什么作者要在开头强调这一天是“我”一 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因为“这一天”莎莉文老师来了,“我”从此获得了“新生”。强调 “这一天”,是为了突出了莎莉文老师对“我”的影响巨大。
2.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 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 快给我光明!’”这段话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3.任何困难都不可能锁住一颗向往伟大的心灵。 4.海伦·凯勒是一个让我们自豪与羞愧的名字,她应该得到永世流传, 以对我们的生命给予最必要的提醒。
1.生字识记
捡起(jiǎn) 感慨( kǎi) 搓捻( cuō ) 绽开( zhàn )
争执( zhí ) 惭愧( kuì) 悔恨( hùn ) 激荡( jī )
激情导入
• 播放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千手观音》的精彩画 面,老师介绍: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舞蹈《千手 观音》成为晚会亮点。生动地表现了千手观音圣母般 的美丽、温馨、祥和,华丽的金色盛装,优美的舞蹈 把人们带进了一个视觉天堂。给人以无限美好的艺术 享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激情导入
• 同学们,可能你们都已经知道,该舞蹈是由21 位聋哑演员表演的,她们听不到音乐的旋律,但她们 却动作娴熟,配合默契,技艺精湛,他们的一切表演 都是在四位手语老师的指挥下进行的。舞蹈结束时, 主持人周涛携聋哑主持人及四位哑语教师走上台教全 部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重复学习一句手语“爱 是我们共同的语言”。爱的人能创造奇迹,今天我们 一起来学习课文《再塑生命的人》,体会作者海伦• 凯勒的传奇人生。
《再塑生命的人》ppt课件

莎莉文老师爱海伦,对海伦的教育讲究方法和艺术,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 诱,而且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开启海伦思维、智慧和情感的大门。可以说,莎莉 文老师是一位出色的教育艺术家。
课堂总结
前(黑暗 痛苦)
海伦·凯勒
莎莉文老师
后(光明 幸福)
①第一次拥抱了“我” ②有意识地给“我”玩具,教玩 具娃娃“doll”这个词 ③教“我”拼写简单的词 ④教“我”认识和理解“水” ⑤教“我”复杂的单词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理解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2.能分析海伦·凯勒的形象
预学检测
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填空。 (1)对于海伦·凯勒来说,为她“再塑 生命的人”是_安__妮_ ·莎__莉__文__。文章节选 自《_假如给_我__三__天__光__明_》,讲述的是安 妮·莎莉文刚刚走进海伦·凯勒生活时 的故事。
预学检测
2.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搓捻( cuō niǎn ) 繁衍( yǎn ) 遐想( xiá ) zhàn开( 绽 ) 花团锦cù( 簇 )
企盼( qǐ ) 迁徙( xǐ ) 觅食( mì) jié然( 截 ) 疲倦不kān( 堪 )
预学检测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人的一生总免不了磨难,面对绝境,我们是 选择自暴自弃,还是迎难而上?很多人都给予我 们有益的启示:邰丽华和她的团队以聋哑之身演 绎《千手观音》,让我们体会到生命的绚烂;贝 多芬以残疾之躯谱写《命运交响曲》,让我们领 略生命的辉煌。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再塑生命 的人》,领略海伦·凯勒焕发的生命光彩。
第10课 再塑生命的人
重点探究
心路历程:
(1)“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 条大船,……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这时她充满迷茫,心理非常脆 弱。但她毕竟是一个求知欲极强、悟性极高、感情丰富的孩子。
课堂总结
前(黑暗 痛苦)
海伦·凯勒
莎莉文老师
后(光明 幸福)
①第一次拥抱了“我” ②有意识地给“我”玩具,教玩 具娃娃“doll”这个词 ③教“我”拼写简单的词 ④教“我”认识和理解“水” ⑤教“我”复杂的单词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理解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2.能分析海伦·凯勒的形象
预学检测
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填空。 (1)对于海伦·凯勒来说,为她“再塑 生命的人”是_安__妮_ ·莎__莉__文__。文章节选 自《_假如给_我__三__天__光__明_》,讲述的是安 妮·莎莉文刚刚走进海伦·凯勒生活时 的故事。
预学检测
2.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搓捻( cuō niǎn ) 繁衍( yǎn ) 遐想( xiá ) zhàn开( 绽 ) 花团锦cù( 簇 )
企盼( qǐ ) 迁徙( xǐ ) 觅食( mì) jié然( 截 ) 疲倦不kān( 堪 )
预学检测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人的一生总免不了磨难,面对绝境,我们是 选择自暴自弃,还是迎难而上?很多人都给予我 们有益的启示:邰丽华和她的团队以聋哑之身演 绎《千手观音》,让我们体会到生命的绚烂;贝 多芬以残疾之躯谱写《命运交响曲》,让我们领 略生命的辉煌。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再塑生命 的人》,领略海伦·凯勒焕发的生命光彩。
第10课 再塑生命的人
重点探究
心路历程:
(1)“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 条大船,……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这时她充满迷茫,心理非常脆 弱。但她毕竟是一个求知欲极强、悟性极高、感情丰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