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测量技术》课件 李宝树 第四章解析
合集下载
《电磁量测量技术》课件

补偿法
通过引入一个已知的修正量,抵消原有的误差分 量。
统计处理法
对大量随机误差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到更接近 真实值的平均值。
数据处理与误差修正
数据筛选
去除异常值和离群点,确保数据质量 。
数据平滑
通过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平滑处理, 减少噪声干扰。
数据处理与误差修正
• 数据变换:将数据转换为更易于分析和处理的格 式。
02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电磁量测量 的精度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因 此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测量技术 。
课程目标
01
02
03
04
掌握电磁量测量的基本原理和 方法。
熟悉各种电磁量测量仪器和设 备的使用。
了解电磁量测量技术的发展趋 势和应用前景。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02
电磁量测量的基础知识
电磁场与电磁波
电磁场
是由电荷和电流产生的场,包括电场 和磁场,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电磁波
电磁波的传播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 介质中传播,其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 。
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以波动形 式传播,具有能量、动量和质量。
电磁量的定义与单位
电磁量
是指描述电磁场和电磁波的物理 量,如电流、电压、电阻、电容 、电感、磁通量等。
《电磁量测量技术》 PPT课件
xx年xx月xx日
• 引言 • 电磁量测量的基础知识 • 电磁量测量的常用方法 • 电磁量测量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 电磁量测量的应用实例 • 未来电磁量测背景
01
电磁量测量技术在现代工业、科 研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 如电力、通信、交通、医疗等领 域。
误差的来源与分类
系统误差
通过引入一个已知的修正量,抵消原有的误差分 量。
统计处理法
对大量随机误差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到更接近 真实值的平均值。
数据处理与误差修正
数据筛选
去除异常值和离群点,确保数据质量 。
数据平滑
通过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平滑处理, 减少噪声干扰。
数据处理与误差修正
• 数据变换:将数据转换为更易于分析和处理的格 式。
02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电磁量测量 的精度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因 此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测量技术 。
课程目标
01
02
03
04
掌握电磁量测量的基本原理和 方法。
熟悉各种电磁量测量仪器和设 备的使用。
了解电磁量测量技术的发展趋 势和应用前景。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02
电磁量测量的基础知识
电磁场与电磁波
电磁场
是由电荷和电流产生的场,包括电场 和磁场,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电磁波
电磁波的传播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 介质中传播,其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 。
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以波动形 式传播,具有能量、动量和质量。
电磁量的定义与单位
电磁量
是指描述电磁场和电磁波的物理 量,如电流、电压、电阻、电容 、电感、磁通量等。
《电磁量测量技术》 PPT课件
xx年xx月xx日
• 引言 • 电磁量测量的基础知识 • 电磁量测量的常用方法 • 电磁量测量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 电磁量测量的应用实例 • 未来电磁量测背景
01
电磁量测量技术在现代工业、科 研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 如电力、通信、交通、医疗等领 域。
误差的来源与分类
系统误差
《电磁测量技术》课件_李宝树_第二章

阻可分别计算如下:
R1
U1 Ig
Rg
R1
R2
R3
R2
U2 Ig
Rg
R1
U2 Ig
Rg
(U1 Ig
Rg )
U2 U1 Ig
U1
U2
图2-7 多量程电压表
U3
R3
U3 Ig
Rg
R1
R2
U3 Ig
Rg
(U1 Ig
Rg )
U2 U1 Ig
U3 U2 Ig
电压表灵敏度 电压灵敏度是电压表任一量程的内阻与该量
1.单量程电压表
磁电系测量机构能直接测量的电压很小,当被测电压超过表
头两端能够承受的电压时,需要用分压电阻与表头串联来扩大量
程,如图2-6 所示,分压电阻的计算公式为:
Rm
U Ig
Rg
Ig
Rg
Rm
2.多量程电压表
如图2-7所示是一个三量程电压表 的电路,在确定电压量程以后,分压电
图2-6 单量程电压表
程电压的比值,用SU表示,单位是Ω/V。
SU
R1 Rg U1
R1 R2 Rg U2
R1 R2 R3 Rg U3
1 Ig
3.使用电流表应注意的事项 (1)电压表必须并入电路中。 (2)注意电压表的极性,要求电压表的“+”端接高电位,“-”端接 低电位。 (3)正确选择仪表的量程,测量时尽量使指针在半偏以上。 (4)选择内阻合适的仪表,希望电压表内阻越大越好。
(3) 阻尼力矩的产生 当线圈通入电流而发生偏转时,铝框切割磁通,在框内感应 出电流,其电流再与磁场作用,产生与转动方向相反的制动力, 于是可转动部分受到阻尼作用,快速停止在平衡位置。
磁性测量概论PPT讲稿

磁力效应 磁致伸缩 旋磁效应
扭矩效应
压磁效应 线性效应
横向Joule效应 Guillemin效应 Brackett效应
圆周效应 体效应
Joule效应 Barrett效应
Einstein-de Hass效应 Wiedemann效应 扭矩减小效应
磁秤(常用的有7种)
劲度系数效应
转矩
交变梯度磁强计
磁声效应
空间变化 振动样品、提拉样品、冲击法、SQUID磁强计 电磁感应
时间变化 动态磁性测量仪、永磁材料测试仪
光
SMOKE、磁圆(线)振二向色性
物理效应
电
交、直流电输运
力
磁转矩、磁秤、交变梯度磁强计
磁共振
稳恒磁场 微波磁场
ESR、FMR、AFMR、NMR、Mössbauer谱 回旋共振
磁性测量
20
• 磁性测量: 传统 仪 器
一、直接测量原子的磁矩
真正测量单原子:磁圆(线)振二向色性 中子散射 ? Mössbauer谱 ?
原子核磁矩?
二、间接测量原子的磁矩
间接测量单原子:假设、计算
再谈
统计平均:总体平均
磁性测量
• 磁性测量原则
粒子 光
盘点我们的本事 人
磁
物质
电
力、声
热
8
各 种 谱
磁性测量
9
• 磁性测量原理
间接测量-直接测量
信号采集
信号采集方法
探测线圈
悬丝扭矩、杠杆失衡 梯度线圈、压电晶体电压 极化光偏振方向、检偏器 电阻应变片应变、激光行程
(微波)能量吸收
仪器设备
振动样品磁强计 提拉样品磁强计 SQUID磁强计
电磁测量全套精品课件

系统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但有一定规律,可以采取必要的 措施,将其消除或减小。
2.偶然误差 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个量,误差的大小 和符号不定,不存在已知的变化规律,也不可预知,这种误 差称为偶然误差。产生偶然误差的原因主要是电源电压或频 率无规则波动和环境条件的瞬态变化。 偶然误差具有以下特征: (1)有界性;(2)单峰性;(3)对称性;(4)抵偿 性。
3.5共10个等级; ……
>>返回
二、仪表准确度等级的确定
一般采用标准表与被确定等级的仪表在相同的条件下同 时测量同一个量,被测量的变化范围为0 ~Am,取标准表的 读数作为实际值,被确定等级的仪表的读数作为测量值,然 后逐点计算绝对误差,找出最大绝对误差,再计算最大引用 误差,根据值与国标对照,最后确定仪表的准确度等级。
最大引用误差
nm
m Am
100%
K%
用K来描述仪表的准确度等级。显然,值越小,仪表的准
确度越高。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准确度等级分为0.05、0.1、0.2、0.3、
0.5、1、1.5,2、2.5、3、5共11个等级;
功率表分为0.05、0.1、0.2、0.3、0.5、1、1.5、2、2.5、
2.便携式仪表的型号组成 与安装式仪表区别:无形状代号 举例:T62-V
设计序号为62的电磁系电压表 另有:系列代号前加一个汉语拼音字母 表示类别
如:Q 表示电桥Pຫໍສະໝຸດ 表示数字式四、仪表中的符号
列表
五、度量器
度量器 :测量单位的复制实体 分 类:基准器(基准量具)
标准器(标准量具) 工作量具
高准 确
低度
电磁测量中的标准器: 标准电池、标准电阻、标准电容、标准电等。
《电磁测量技术》课件 李宝树 第九章

0
0
Bm
t
H'
e
图9-9(e) 磁感应强度B'的不对称梯形波
0
图9-9(b) 励磁磁场 H的交流三角波
t
T1 T2
图9-9(f) 电动势e’的不对称方波
如果将探头放在被测直流磁场H0中,铁芯除了受交流磁场H作用外,还 受直流磁场H0作用,铁芯中的合成磁场为H’。在交流磁场与直流磁场方向相 同的半周期中,铁芯提前进入饱和区,滞后退出饱和区;在交流磁场与直流 磁场方向相反的半周期,铁芯滞后进入饱和区,提前退出饱和区。因此,铁 芯中的磁感应强度B’是不对称的梯形波,如图9-9(e)所示。在测量线圈中感应 出的电动势e’也是不对称的方波,如图9-9(e)所示。(图中T1<T2;如果直流磁 场是-H0,则T1>T2),此方波中不但有奇次谐波,还包含偶次谐波,偶次谐波 的大小和相位分别反映了直流磁场的大小和方向,测出测量线圈中的感应电 动势偶次谐波电压的幅值和相位,即可测得直流磁场的大小和方向。
图9-10是磁通门磁强 计总体结构框图。给磁场 探测器通入频率为f0的交 流励磁电流i1,把探测器 放入被测磁场中,在输出 线圈两端就会出现二倍频 的电动势,在经过放大、 检波后,便能在指示器上 指示出被测磁场的强度。 相敏检波的作用是反映而 次谐波的相位,以反映被 测直流磁场的相位。
滤波
2 f0
或
m SQ Q Q CQ m
其中SQ称为冲击检流计的冲击灵敏度,CQ=1/SQ,称为冲击常数, 由实验测定。
1.用冲击检流计测定磁通的原理 将匝数为N,面积为S的测量线圈放到被测的磁场中,线圈平 面要和磁场垂直。这时通过测量线圈的磁通就是要测的磁通。把 测量线圈与冲击检流计回路相连,如图9-6所示,设整个回路的电 阻为R,电感为L。 B 测量时,要使穿过测量线圈的磁 通发生变化,例如设法使磁通消失、 反向或突然将线圈从磁场中移开,此 时线圈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并通过 检流计构成的回路中形成感应电流, 这个电流持续时间很短,并与感应电 G R 动势有下列关系 L d di e N Ri L 图9-6 用冲击检流计测磁通的电路 dt dt 对上式两边从电流开始通过的时间t1=0到电流结束的时间t2=τ求定 积分:
0
Bm
t
H'
e
图9-9(e) 磁感应强度B'的不对称梯形波
0
图9-9(b) 励磁磁场 H的交流三角波
t
T1 T2
图9-9(f) 电动势e’的不对称方波
如果将探头放在被测直流磁场H0中,铁芯除了受交流磁场H作用外,还 受直流磁场H0作用,铁芯中的合成磁场为H’。在交流磁场与直流磁场方向相 同的半周期中,铁芯提前进入饱和区,滞后退出饱和区;在交流磁场与直流 磁场方向相反的半周期,铁芯滞后进入饱和区,提前退出饱和区。因此,铁 芯中的磁感应强度B’是不对称的梯形波,如图9-9(e)所示。在测量线圈中感应 出的电动势e’也是不对称的方波,如图9-9(e)所示。(图中T1<T2;如果直流磁 场是-H0,则T1>T2),此方波中不但有奇次谐波,还包含偶次谐波,偶次谐波 的大小和相位分别反映了直流磁场的大小和方向,测出测量线圈中的感应电 动势偶次谐波电压的幅值和相位,即可测得直流磁场的大小和方向。
图9-10是磁通门磁强 计总体结构框图。给磁场 探测器通入频率为f0的交 流励磁电流i1,把探测器 放入被测磁场中,在输出 线圈两端就会出现二倍频 的电动势,在经过放大、 检波后,便能在指示器上 指示出被测磁场的强度。 相敏检波的作用是反映而 次谐波的相位,以反映被 测直流磁场的相位。
滤波
2 f0
或
m SQ Q Q CQ m
其中SQ称为冲击检流计的冲击灵敏度,CQ=1/SQ,称为冲击常数, 由实验测定。
1.用冲击检流计测定磁通的原理 将匝数为N,面积为S的测量线圈放到被测的磁场中,线圈平 面要和磁场垂直。这时通过测量线圈的磁通就是要测的磁通。把 测量线圈与冲击检流计回路相连,如图9-6所示,设整个回路的电 阻为R,电感为L。 B 测量时,要使穿过测量线圈的磁 通发生变化,例如设法使磁通消失、 反向或突然将线圈从磁场中移开,此 时线圈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并通过 检流计构成的回路中形成感应电流, 这个电流持续时间很短,并与感应电 G R 动势有下列关系 L d di e N Ri L 图9-6 用冲击检流计测磁通的电路 dt dt 对上式两边从电流开始通过的时间t1=0到电流结束的时间t2=τ求定 积分:
大学物理《电磁学》PPT课件

电场和磁场都由电荷产生,也都由电荷的受力 情况来检验。那么,这两种场之间到底有什么本质 的区别呢?
众所周知,电荷的静止与运动都是相对观察者 而言的,我们对运动与静止的描述依赖于所选择的 参照系,这样看来,电场和磁场的区别,也只有相 对意义了。
具体地说:给定一试验电荷,在不同的参照系 上,测定该试验电荷的受力情况从而辨认其周围空 间的电场和磁场,所得描述结果是不同的。
作用于
运动电荷 B
产生
三、磁感应强度(Magnetic Induction)
1. 磁感应强度 B 的定义:
对比静电场场强的定义 F q0 E
将一实验电荷射入磁场,运动电荷在磁场中 会受到磁力作用。
实验表明
① Fm v
② Fm q0v sin
2
时Fm达到最大值
Fm
q0
v
θ=0 时Fm= 0,
①方向:
曲线上一点的切线
方向和该点的磁场方
B
向一致。②大小:ຫໍສະໝຸດ 磁感应线的疏密反映磁场的强弱。
③性质:
•磁感应线是无头无尾的闭合曲线,磁场中任
意两条磁感应线不相交。
•磁感应线与电流线铰链
通过无限小面元dS 的磁感应线数目dm与dS 的 比值称为磁感应线密度。我们规定磁场中某点的磁
感应强度的值等于该点的磁感应线密度。
i jk
F e 0 v y 0 e(v yBzi v yBxk )
Bx 0 Bz
Fz e v y Bx
Bx
Fz e vy
8.69 10-2 T
B
Bx2
B
2 y
0.1T
tan Bz 0.57
Bx
300
资料
原子核表面 中子星表面 目前最强人工磁场 太阳黑子内部 太阳表面 地球表面
电磁探测技术及其应用讲解

对上式平方并与 k2 2 i 式相对应,得下
列联立方程
a 2 b2 2
2ab
平面谐变电磁波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
解得的a与b为:
a b
1(
1(
)2 1)
2
1( 2
1 ( )2
1)
503 / f (米)
波阻抗及均匀大地电阻率
对于谐变场情况:
E iH
由于E只有Z方向的导数值和H仅有Y分量,故 上式变成:
E x z
iH y
将 中的Ex的表达式代入上式有: H y Ex
H yoe kz E x0e kz
波阻抗及均匀大地电阻率
电磁法探测技术 及其在找矿中应用
电磁感应法的理论基础
电磁感应法是以地壳中岩石和矿石的导电性与导磁性差异为 主要物质基础,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观测和研究电磁场空间与 时间分布规律,从而寻找地下良导矿体或解决其它地质问题 的一组分支电法勘探方法,简称电磁法。
电磁法中利用多种频率的谐变电磁场或不同形式的周期性脉 冲电磁场,前者称为频率域电磁法,后者称为时间域电磁法。
2H k 2H
2E k2E
式中 k [ 2 i]1/ 2 称为波数(或传播系数),
在导电介质中忽略位移电流时
k 2 i
通常频率f<1000赫及介质电阻率小于105欧姆·米范 围内,就可忽略位移电流作用。
电磁场的支配方程
除了电磁场的支配方程以外,在不同介质的 分界面上,即在电性参数出现不连续外,应 满足以下边界条件 :
最后的谐变解为:
H y H y0ebzei( ta z)
《电磁量测量技术》课件

电磁场的测量方法
感应法
介绍感应法的测量原理、适用范围和使用实例。
基于物理场的测量法
介绍基于物理场测量法的实践方法和优缺点。
移动探头法
阐述移动探头法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和适用 范围。
散射矢量网络法
介绍散射矢量网络法在电磁场测量中的应用案 例和实践方法。
电磁波的测量方法
1
频谱分析法
介绍频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案例。
标准 GB/T 17626 GB/T 9254 GB/T 16258 GB/T 17618
简介 电磁兼容性试验标准 电工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 设备及系统固有的辐射发射测量方法 继电保护装置电磁兼容性试验
磁场测量技术 & 电场测量技术
磁场测量技术
• 霍尔效应 • 磁化法 • 磁滞回线法
电场测量技术
2
时域测量法
介绍时域测量法在电磁波测量领域的应用、技术优劣分析和实践案例。
3
电磁波成像技术
阐述电磁波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和优点。
电磁辐射的测量方法
辐射安全标准
剖析电磁辐射的安全标准以及如 何正确评估和应对辐射问题。
辐射源的测量方法
介绍手机、微波炉等辐射源的测 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人体辐射的测量与防护方法
电磁量测量技术:研究电 磁波的探索与挑战
探索电磁场的基本概念、特性及其测量方法,深入了解电场测量技术、微波 测量技术、暗电流测量技术等。
电磁场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电场
介绍电荷与电势的关系,探究静 电场、恒定电场及变化电场等电 场基本概念。
磁场
探讨磁场的来源、磁荷、磁矩、 磁化等基本概念。
电磁波
剖析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所形成 的电磁波,探究电磁波的性质和 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第五节),计算出负载的功率因数,在计算出负载消耗的功率。
四、差流法
测量电路如图4-12所示,Z为被 测负载,R1和R2为已知标准电阻。分 别测出开关S合向“1”时的电流I1和开 关S合向“2”的电流I2,即可算出被测 负载消耗的功率
P
R1R2 2(R2 R1)
(I12
I
2 2
)
A
S
u
1
2
Z
R1
R2
)
I
IN
IZ
二、三电流表法
U
RN
Z
由图4-10及图4-11得:
I
2
I
2 Z
I
2 N
2IN
IZ
cos(
)
I
2 Z
I
2 N
2 U RN
IZ
cos
I
2 Z
I
2 N
2 RN
P
图4-10 三流表测量功率的电路
IN
U
I
IZ
图4-11 三流表测功率的相量图
P
RN 2
(I 2
I
2 Z
I
2 N
)
三、电位差计法
用电位差计分别测出负载两端的电压和通过负载的电流(第三
Uo KPUI cos
可见,滤波器输出的电压与负载消耗的功率成正比,把功率变换 成了电压。
第三节 三相功率的测量
一、三相有功功率的测量 1.一表法
A
*
* W
ZA B
ZB
C
ZC
图4-14 星形连接的负载
*
A
*W
B
ZCA
Z AB
Z BC C
图4-15 三角形连接的负载
*
A
*W
三
R0 B
R0
相 负
载
C
图4-12 差流法测量功率的电路
五、功率------电压变换
i
如图4-13所示,假设
负载的电压、电流为
u Um sin t
RH
u
i Im sin( t )
将电流i通过线圈变换成磁
场,其磁感应强度为
R
B
H
iH
C
图4-13 功率----电压变换电路
B KBi KBIm sin( t )
将电压u通过霍尔元件变换成电流 iH,即
2.低功率因数功率表在结构上采取的措施
(1)提高灵敏度。用张丝代替轴承,即可消除摩擦力矩,又可 提高灵敏度。
(2)增加补偿线圈。(图4-6) (3)增加补偿电容。(图4-7)
*
*
*
*
U
Rm
ZL U
Rm1
C
ZL
Rm2
图4-6 带补偿线圈的功率表
图4-7 带补偿电容的功率表
3.低功率因数功率表的读数 低功率因数功率表是在较低的额定功率因数(通常有 cosφN=0.05、cosφN=0.1或cosφN=0.2 等)的条件下刻度的。因此, 其功率常数为:
在功率测量中常遇到被测电路功率因数很低的情况,从原理 上说,普通的电动式瓦特表也可以用于低功率因数电路的功率测 量,但在实际上,存在以下问题:
(1)读数误差大:由于被测功率较小,所以指针偏转较小; (2)角误差大:所谓角误差是指在普通瓦特表电压支路中由于 忽略了电压线圈的感抗,而认为电压支路中的电压与电流同相,这 样所引起的误差称为角误差。 (3)测量误差大:普通功率表本身的功率损耗大,在低功率因 数的电路中,被测功率较小,导致测量的(相对)误差增大。
图4-16 人工中性点法
2.两表法
适用于三相三线制电路,任意负载(对称、不对称均可), 接线方法如图4-17所示,两表读数之和即为三相负载消耗的总功 率
P P1 P2 U ACI A cos1 UBCIB cos2
证明从略。可参阅邱关源《电路》(第五版)p.311。也可采用图418所示的两种接线方法。
图4-4 电流线圈接反
图4-5 电压线圈接反
三、功率表的读数
P CD
式中P为被测功率,C为标尺的每格瓦数,又称功率表的功率常数。 C的数值可由下式决定:
C U N I N (瓦 / 格) Dm
正确选择功率表量程
功率表包括三个量程:电压量程、电流量程和功率量程。
四、低功率因数功率表
1.普通功率表测量低功率因数的负载存在的问题
C U N I N cosN (瓦 / 格)
Dm
注意:cosφN并非测量时负载的功率因数,而是在电流量程、电 压量程下指针满刻度偏转时的功率因数。
第二节 单相有功功率的间接测量
一、三电压表法
U N
RN
U
Z U Z
图4-8 三电压表测量功率的电路
图4-9
U U Z
U N
I
三电压表测功率的相量图
如图4-8所示,分别测出标准电阻RN两端的电压UN、负载Z(设 为感性负载)两端的电压UZ和电源电压U,三电压的相量图如图4-9 所示,则根据余弦定理有
U
2
U
2 Z
U
2 N
2UZU N
cos(
)
U2
U
2 Z
U
2 N
2UZ IRN cos
U
2 Z
U
2 N
2RN P
P
1 2RN
(U 2
U
2 Z
U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N
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学院电力工程系 主讲: 李 雨 润
1
内蒙古工业大学电力学院电力工程系 主讲: 李 雨 润
2
第四章 功率和电能的测量
第一节 用电动系功率表直接测量单相有功功率
一、电动系功率表的工作原理
I1
静圈:称为瓦特表的电流线圈
动圈:称为瓦特表的电压线圈 U
Rm
ZL
由图4-1可见
I1 I
I2
也可测交流功率,且刻度均匀。
二、功率表的接线
1.两种正确的接线方法
*
*
U
Rm
图4-2 电压线圈前接
*
*
ZL
U
Rm
ZL
图4-3 电压线圈后接
图4-2电压线圈前接,适用于负载阻抗远大于电流线圈阻抗;
图4-3电压线圈后接,适用于负载阻抗远小于电流线圈阻抗。
2.两种错误的接线方法
Rm
*
*
*
*
U
Rm
ZL
U
ZL
U Rv
I2
图4-1 电动系功率表的电路
Rv是电压支路的总电阻,即动圈电阻和附加电阻之和。因此,偏
转角:
KI1I2 cos
KI U Rv
cos
K p IU cos K p P
KI1I 2
cos
KI
U Rv
cos
K p IU
cos
Kp
P
由此可见,指针偏转角与负载消耗的有功功率成正比,若按
有功功率刻度,即可制成功率表。电动系功率表可测直流功率,
iH
u RH
KIUm sin t
霍尔元件输出的电动势为 eH KH BiH
RL
u0
eH KH BiH KH KBIm sin( t ) KIUm sin t
KH KBKIUmIm sin t sin( t )
KPUI cos KPUI cos(2t )
经有源滤波器将两倍频的交流分量滤掉,得
*
A *W
三
*相
B
*W
负
载
C
图4-17 两表法测量三 相功率的电路
* A *W
B
C *W *
三
相
*W *
负
载
*W *
图4-18 两表法测量三相功率的电路
说明: (1)图4-17和图4-18的三种接线方法测量结果完全相同,即使 负载不对称。
(2)在正确接线的情况下,由于1或2可能大于90o,W1或W2